朝鲜族风俗民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女装
• 朝鲜族民族服装根据穿着者的年龄和场合,选用各 种质地、颜色的面料制作。女子婚前穿鲜红的裙子 和黄色的上衣,衣袖上有色彩缤纷的条纹 ;婚后则 穿红裙子和绿上衣。年龄较大的妇女,可在很多颜 色鲜明、花样不同的面料中选择。 • 朝鲜族妇女的短衣长裙,是朝鲜族服饰中最具传统 的服装,这也是朝鲜族妇女服装的一大特色 • 中老年妇女多穿缠裙、长裙,冬天在上衣外加穿棉 (皮)坎肩
冷面是朝鲜族
的麦统食品,是 用荞麦面或小面 (也有用玉米面、 高粱米面、榆树 皮面的)加淀粉 加水拌匀,压成 圆面条,煮熟后 浸以冷水,再去 冷水伴牛肉片、 辣椒、泡菜、梨 或苹果片、酱醋、 香油等佐料,加 入牛肉汤即成。
冷面的魅力在何处? 入口后,柔韧耐 嚼,凉爽清淡,汤 汤水水,滑顺润喉, 而其中的辣、咸伴 以微甜能立刻勾出 口水,再配嚼冷面 菜,令人食欲大增。 越吃越辣,越辣越 爱吃,直至沁人心 扉、荡气回肠、余 味绵长,给人以醇 美的享受。另外, 冷面经济实惠,普 通百姓都能接受。
现有人口近20万。是国内15个人 口逾百万的少数民族之一。朝 鲜族主要聚居在吉林省延边朝鲜 族自治州,黑龙江、辽宁、内蒙 古自治区及内地的一些城市。
• 早期迁徙 1677年,清朝视长白山为民族发祥地,对鸭 绿江,图们江以北的长白山区实施了封禁令。 并且持续了将近200多年。直到1905年日俄争 夺东北的战争结束后,摇摇欲坠的清廷才终于 意识到人烟稀少对东北边疆防卫的巨大不利影 响,才于这一年正式彻底废除了延续200多年 的封禁令。 在这种情况下,于公元1700年在朝鲜北部首次 出现了携家眷、牵牛马而潜居中国东北谋生的 现象。 中国朝鲜族第一村-红旗村
打糕是把糯米煮熟后捶打
而成的。食用时切成块,蘸 上豆面,白糖或蜂蜜等,吃 起来筋道,味香。因此,朝 鲜族历来把打糕当作上等美 味,每逢年节或婚姻佳日及 接待贵宾时,都要做打糕。
1.先把糯米洗好,用清水浸泡十几个小时(如果 急着做,可用温水浸泡,时间可短些),泡到用 手指能把米粒捏碎为止,然后把米捞出来,把 水沥干。 2.把米放入笼屉内用大火蒸半个小时左右,要 蒸到软硬合适为止。 3.把蒸好的糯米饭放到砧板上,用木槌边打边 翻。打的人开始不能用力过猛,以免打的饭粒 四处飞溅;翻的人要用水沾手并不断擦砧板, 否则,打糕就会和砧板粘在一起,翻不动。这 种粘糕,要求打得越匀越好,一般打到看不见 饭粒为宜。 4.把打成的糕切成适当的小块,用豆沙或者熟 豆面等裹上一层就可以吃了。
拌 饭 ” , 是 韩 国 特 有 的 米 饭 料 理 。
层 锅 巴 , 喷 香 诱 人 , 石 锅 拌 饭 又 称 为 “ 石 碗
在 陶 锅 内 放 入 米 饭 及 菜 肴 , 再 烤 到 锅 底 有 一
Baidu Nhomakorabea
的 饭 完 全 吃 干 净 , 以 代 表 对 女 友 的 爱 情 。
女 友 无 法 将 饭 菜 吃 个 精 光 , 男 士 就 得 将 剩 下
民族概况 历史文化
美食 节日 歌舞 民族礼仪 民族之星
建筑
服饰
• 朝鲜族(조선족)又称高丽族,是东亚主要民族之一。朝鲜 族主要分布在朝鲜半岛的朝鲜、中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及其 他原属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其余散居美国、日本等世界各地。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朝鲜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 • 朝鲜族主要从事农业,以擅长在寒冷的北方种植水稻著称, 生产的大米洁白、油性大,营养丰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被 称誉为“北方水稻之乡”。延边地区还是中国主要的烤烟产 区之一。延边黄牛是中国五大地方良种黄牛之一。长白山林 区的特产人参、貂皮、鹿茸,被誉为“东北三宝”。
민속 음악과 무용
朝鲜族人民具有悠久 而优美的民族文化艺 术传统,尤其是能歌 善舞,节日或劳动之 余,都喜欢用歌舞来 表达自己的 感情。
伽椰琴弹唱、 顶水舞、扇 子舞、长鼓 舞、农乐舞 等都是传统 的歌舞节目。
家庭中遇有喜事,便 高歌欢舞,形成有趣 的“家庭歌舞晚会”。
朝鲜族歌曲旋律流畅婉转、欢快明朗,
结婚
朝鲜族的婚姻为一夫一妻制。按照传统习惯,近亲、同 宗、同姓不婚。“男主外,女主内”是一种普遍习俗。
花甲
朝鲜族人民非常注重礼节,尤其崇尚尊老爱幼的传统美 德。晚辈对长辈必须用敬语,吃饭时长辈动筷后其余人才能 就餐。父母诞辰60周年这一天,女子们还要为老人举办“花 甲宴”(也叫花甲礼)。花甲宴上,子女亲戚欢聚一堂,老 两口穿上新衣端坐正中,身穿盛装的子女以辈分长幼为序, 依次向老人敬酒。礼毕后子女们盛情款待亲朋好友。
点 石 锅 拌 饭 , 男 士 得 先 替 女 友 搅 好 拌 饭 ; 若
在 韩 国 也 成 为 爱 情 的 表 征 。 情 人 一 起 上 餐 馆
除 了 是 韩 国 的 代 表 性 饮 食 , 现 在 , 石 锅 拌 饭
辣白菜是朝鲜民族的传统美食,腌制过程中调料非
常重要,其主要原料是三辣:辣椒、大蒜、生姜,另外 还有白梨、苹果、梨、青萝卜丝,有条件的话再加入 味精和虾仁。辣白菜比一般泡菜或咸菜营养丰富,它 能保持多种维生素,因此在朝鲜族人的餐桌上无论丰 俭都少不了它。
朝鲜族的婚姻为一夫一 妻制。按照传统习惯,近 亲、同宗、同姓不婚。 “男主外,女主内”是一 种普遍习俗。
婚俗是中国朝鲜族家庭礼仪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过去,婚俗较为复杂,礼仪繁多,而今随着时代的 变迁逐渐得以简化。
崔 永 元
崔健
崔京浩
金 学 峰
• 后期迁徙 19世纪50~60年代,清政府对入境的朝鲜农 民尚采取封禁政策。后来改行招民开垦政 策.1881年在吉林设置荒务局,在南岗(珲春)、 延吉、东沟等地设置招垦局,招募移民,凡应募 移入者,均为中国臣民。1885年清政府将图们江 北岸长约700里、宽约50里的地区划为朝鲜族农 民专垦区,更便于朝鲜农民大批移入东北地区定 居。 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半岛,不堪忍受日本帝国 主义残酷压迫和剥削的朝鲜人民和部分抗日爱国 人士,更是大批移入中国东北各地,到1918年已 达36万多人。
朝鲜族村落多半坐落在依山的平 地上,房屋别具一格。屋顶四面斜 坡,屋里用木板隔成单间,各屋之 间有门道相通。屋内设平地炕,炕 底有火道,即使是严冬,室内也温 暖如春。
국립 드레스
朝鲜族一 般喜欢素白 色,以示清 洁、干净、 朴素、大方, 故朝鲜族自 古有“白衣 民族”之称, 自称“白衣 同胞”。
传统男装
• 朝鲜族男子一般穿素色 短上衣,外加坎肩,下 穿裤腿宽大的裤子。外 出时,多穿以布带打结 的长袍。男子短衣朝鲜 语也叫"则高利";成年 男子的上衣衣长较短, 斜襟、宽袖、左衽、无 纽扣,前襟两侧各钉有 一飘带,穿衣时系结在 右襟上方。
男女服饰结构图
민족 음식
饮食文化



朝鲜族过去生活在滨海多山地带,因而在饮食中“山珍”、 “海味”占很打大比重。朝鲜族的饮食可分为家常便饭和特制 饮食。 家常便饭包括米饭、汤、菜等。米饭是一人三餐中必不可少 的主食;汤是一人三餐中必备的,其种类达30多种。日常一般 喜欢喝大酱汤,三伏天喜欢喝凉汤;朝鲜族的菜肴种类颇多, 分生伴和熟食两类。生拌有脍、脯、鱼子酱等。熟食以烤牛肉 和神仙汤最有名。神仙汤是用火锅随煮随食的杂烩汤。 朝鲜族饼糕也是非常有特色的饮食之一,糕有用米和米面做成 的两种。用米做的打糕,是把蒸熟的糯米或黄米放到木槽或石 槽里,用打糕槌捶成粘糕。用米面做的有发糕、蒸糕、松饼等。
朝鲜族的节日基本上 与汉族相同。一年主 要的节日有春节、清 明节、端午节、中秋 节等。此外还有三个 家庭的节日,即婴儿 周岁生日、“回甲 节” 、“回婚节” 等。 正月十五不论男女老幼食 “五谷饭”喝“开耳酒”。 清明和除夕上坟,向故人敬 酒跪拜。 端午节的传统活动是摔跤和 跳板。
流头节
农历六月十五,是 朝鲜族的传统节日 “流头节”。众多 朝鲜族群众聚在一 起,依照习俗举办 祭祀、舞蹈、洗头 等活动,祝愿风调 雨顺、身体健康。
朝鲜族称民歌为“民谣”,其旋律优美, 自然流畅,富有很强的感染力与表现力。 常常是一人放歌,众人随合。著名的民歌 《桔梗谣》、《阿里郎》、《诺多尔江边》 等,几乎家喻户晓,人人会唱。
국립 에티켓
用餐礼仪
餐桌上,匙箸、饭汤的摆法都有固定的位置。如匙箸应摆 在用餐者的右侧,饭摆在桌面的左侧,汤碗摆在右侧,带汤的 菜肴摆在近处,不带汤的菜肴摆在其次的位置上,调味品摆在 中心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