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站桩基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光伏发电站桩基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光伏发电站桩基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旭姚30MWp光伏电站并网项目光伏组件桩基施工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编制日期:

光伏组件桩基施工方案

光伏组件桩基施工方案本项目共有10个光伏方阵,共计9MW,共有桩基6512根。每个桩基深1.8m,地上部分1000mm,桩基直径260mm,采用C30混凝土浇筑而成。桩基钢筋规格为φ12、φ6两种。其中φ12为主筋,每根桩内6根,φ6为螺旋箍筋。桩基总体施工流程为:放线测量→基础中心定位→钻孔→钢筋笼放置→地面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预埋件放置→模板拆除→混凝土养护。

1. 测量工程施工方案

1.1 工作依据现有施工蓝图和3个定位桩(W1.W

2.W3)。

1.2 测量人员

本工程共分为10个施工段,10个分区。本工程现场配备现场管理人员10名,测量员10名,后勤人员2名,工人按需配备。职责如下:

(1)管理人员对测量工作安排部署;

(2)测量员收集整理测量资料,负责具体的测量放线与复核工作。

1.3 配备的测量仪器

为满足工程施工测量放线的需求,拟配备的主要测量仪器如下:

1.4 测量仪器检测

本工程施工所配备的测量仪器均经专业维修人士检测校核,检测合格后才会投入使用。投入使用的测量仪器会做好日常的使用与保养工作。一经发现问题,立即停用并送检专业维修单位维修校正。

1.5 测量总体规划:

(1)对原始控制网复查及保护,对控制网现场交接后,我们对一级控制网进行了复查,复查所得横纵坐标误差均在20mm以内(可能受温度、大气、棱镜立不稳等原因造成),而后,我们对控制桩做了保护,在桩四周浇筑了混凝土护墩(护墩尺寸大约为300mm*300mm*200mm),作为永久性控制点。

(2)测量放样

为了便于施工,我们对整个施工板块采取了3级布控,一级控制网为甲方提供的W1、W2、W3(三个控制点组成);由于一级控制网各点距施工现场较远,施工不方便,我们从一级控制网导出二级控制网,二级控制网有2个点(即控制点桩,桩上均钉有小钉子作为坐标点,桩身喷有红漆,并有编号),分别为001#、002#、;三级控制网为地块边缘4角桩位(桩身上用黑笔具名各桩号位置及所属地块)。

(3)测量内业方面,根据总平面布置图及各方阵桩定位图,可得到各方阵定位坐标,从地坪标高图得知设计地坪标高。将这些数据整理汇总,以便在工地测量放线时使用。

(4)测量外业方面,我们将图纸上标示的构筑物位置放样到实际地形,并在构筑物位置四角做了编号标记(标记用长约50cm,桩顶截面10cm*10cm的木桩,编号顺序从各方阵西北角开始,按Z字形排序,分别为①、②、③、④。各桩均编号上属:方阵XX-X点,该桩顶标高XX,该地块设计标高XX,是挖是填一目了然,因方阵跨度大,为方便寻找边桩,在桩边都插有彩旗。

(5)方阵具体操作如下: a) 由技术员用GPS将每个方阵的每组轴线打上定位桩; b) 由技术员用GPS将每排定位桩加密并且引出控制桩并加固,确保轴线不移位及二次放线时使用; c) 由技术员用100m钢尺及GPS进行桩孔定位放线,然后用筷子进行定位撒上白灰点; d) 由质检员组织各部门人员进行验线,对桩基定位点进行自检,若发现桩基位置有偏差的进行重新定位放线,确保桩基的准确位置。合格后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e) 自检合格后通知监理验线,经监理复检合格同意进入下道工序后开始打桩,桩基施工过程中配专人进行过程控制; f) 打桩完毕后,质检员进行验桩孔、自检,如发现桩基孔有偏差及时整改,整改完成后重新检查; g) 自检合格后通知监理验收桩孔,待全部验收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h) 桩孔成型后,用GPS通过控制木桩进行二次放线,每组钉上轴线控制桩及标高控制桩,然后在轴线控制桩上拉上细线,以方便桩模板及模具支架安装;

(6)报验、检查在施工过程中,我们会将每次测量和放样的资料同步上报给业主、监理。

2、钻孔施工方案

1)钻机就位

就位时,钻头尖对准桩位,对位误差≤2.0cm,调整钻机平整稳固,保证主钻杆垂直地面,主杆垂直度≤10mm.

2)成孔

采用机械成孔,钻杆直径260mm,钻孔机就位时,保持平稳,不发生倾斜、位移,保持钻杆垂直,在钻杆上标注1800mm刻度线,以便控制钻孔深度不低于1800mm。成孔质量要求:桩孔的中心位置偏差:±10mm,桩孔深度允许偏差+10mm(只能深不能浅),钻孔垂直度偏差:≤10mm桩长,孔低虚土须清理干净。

3、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

3.1 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前的具体准备工作如下:

(1)混凝土浇筑前的模板、钢筋、预埋件等全部安装完毕,经检验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并办完隐检手续;

(2)模板内的杂物及钢筋上的污物等已清理干净。模板的缝隙及孔洞已堵严,并办完隐检手续;

(3)混凝土原材料的各项指标已经过检验;

(4)技术交底全面完成,各专业负责人已在浇筑申请书上签字;

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中,自拌混凝土人力拉车沿施工便道运至离浇筑地点最近点,运至浇筑地点后,挂好料斗,倒入桩基内,快到顶部时停止倒料,工人用铁锹装混凝土至模板上平面,用铁抹子压实抹

桩基工程施工方案汇总

桩基工程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标段起讫桩号为K0-567~K8+000,全长8.567公里,全线共有特大桥、大桥、分离立交、匝道桥、小桥各一座,涵洞通道共计43座,本合同段共有钻孔灌注桩472根,其中φ1.2m桩基196根,6524延米,φ1.5m桩基246根,11616延米,φ1.8m桩基30根,1320延米,全线桩基共计19460延米,全线地质情况良好,土层深厚,土壤多为沙壤土。本标段沉积的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地层、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地层。漳卫新河特大桥桩基共264根,其中φ1.2m的24根、φ1.5m的210根、φ1.8m的30根。 二、编制依据 1、济南至乐陵高速公路LQSG-01标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2、中铁建山东京沪高速公路济乐公司颁发的招标文件、技术规范及施工标准化管理手册; 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5、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有关资料; 6、我单位拥有的科技工法成果和现有的管理水平、劳力设备、技术能力,以及从事高速公路建设所积累的丰富的施工经验。 三、工程地质调查 本标段沉积的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地层、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地层。第四系冲积物以亚砂土,沙土夹粉沙为主的多层结构居多,上层多为沙瓤土。地基土层深厚,土质松软,地基承载力较低。本桩地质情况良好,土层深厚,土壤多为沙壤土。 四、施工准备 1、现场准备 ⑴施工便道通畅、各种安全生产标志和标识牌醒目,施工现场的“三通一平”和临时设施等满足施工需要。 ⑵钻孔桩施工现场附近原有机井一口,可满足桩基施工用水要求,此地段水质经

桩基础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范文

桩基础工程施工组 织设计

上海天限公司 4.5代TFT-LCD生产线项目桩基础工程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上海天工程有限公司 x x x x年x x月x x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工程工期和质量目标:

三、施工准备 四、主要施工机械 五、沉桩流程 六、施工布署 七.施工平面布置 八.质量保证措施 九.质量保证体系 十.文件和资料控制 十一.物资采购控制 十二.安全生产: 十三.文明施工: 十四.资料提交和验收 4.5 LCD生产线项目 桩基工程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拟建中的上微电子有限公司4.5代TFT-LCD生产线项目位于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产业东区,北至合庆港,南至小湾浜,东至西市河,西至顾江路.该项目设计由世源科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承担。该工程桩基形式为PHC管桩,设计桩径Φ500,有效桩长35~40M,设计砼强度C80,设计桩数241根,4#楼桩数 210根;设计桩径Φ500,有效桩长40~50M,设计砼强度C80,设计桩数241根;设计桩径Φ500,有效桩长50~55M,设计砼强度C80,设计桩数240根;设计桩径Φ600,有效桩长35~40M,设计砼强度C80,设计桩数47根;设计桩径Φ600,有效桩长40~45M,设计砼强度C80,设计桩数47根;设计桩径Φ500,有效桩长35~40M,设计砼强度C80,设计桩数46根;总工程量为41650 米。 接桩采用电焊焊接法,沉桩采用锤击法。 二、工程工期和质量目标: 2.1工程工期目标 2.1.1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参照我公司以往施工过的类似项目,我公司认为采取赶工形式,加强管理力度,合理安排施工措施。在施工技术上确保工程质量,围绕施工工期采用新工艺、新技术进行工程施工,我公司有把握把桩基施工工期控制在30天以内。 2.2工程质量目标

光伏发电系统方案专业设计书

光伏发电工程 项 目 方 案 设 计 书

目录 一、概述 (4) 1.1项目概况 (4) 1.2编制依据 (4) 二、建设地址资源简述 (4) 2.1日照资源 (4) 2.2接入系统条件 (5) 三、总体方案设计 (6) 3.1光伏工艺部分 (6) 3.2太阳电池组件选型 (6) 3.3光伏阵列设计 (11) 3.4系统效率分析 (14) 四、电气部分 (15) 4.1概述 (15) 4.2系统方案设计选型 (15) 4.3电气主接线 (18) 4.4主要设备选型 (18) 4.5防雷及接地 (27) 4.6电气设备布置 (27) 4.7电缆敷设及电缆防火 (28) 五、工程案例...........................................................................................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系统配置以及报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概述 1.1 项目概况 1)建设规模:光伏系统用来供给小区道路亮化用电及楼宇亮化用电。该系统设计使用最大负荷50KVA,为保证系统在连续阴雨天或其它太阳辐射不足情况下正常使用,系统接入市电作为辅助能源,提高系统的稳定性能。为减少系统因直流端电流过大造成的线路损耗,系统采用220V直流接入逆变输出三相380V/220V交流。针对固定式安装电池板,采用最佳倾角进行安装,石家庄地区最佳角度为46度(朝向正南),控制柜、逆变器及蓄电池储能系统均须安放于在室内。 1.2 编制依据 本初步设计说明书主要根据下列文件和资料进行编制的: 1)GB5005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2)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3)GB31/T316—2004《城市环境照明规范》; 4)GBJl33—90《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5)JGG/T16—92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6)GBJ16—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7)《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8)国家发展改革委《可再生能源发电有关管理规定》; 二、建设地址资源简述 2.1日照资源 我国属世界上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全年辐射总量在917~2333kWh/㎡年之间。全国总面积2/3 以上地区年日照时数大于2000 小时。 我国的太阳能资源按日照时间和太阳能辐射量的大小,全国大致上可分为五类地区: 一类地区: 全年日照时数达到3200~3300小时的地区,主要包括青藏高原、甘肃省北部、宁夏北部和新疆南部等地。 二类地区: 全年日照时数达到3000~3200小时的地区,主要包括河北省西北部、

光伏组件安装施工方案

目录 1.工程概况 (1) 2.编制依据 (1) 3.主要工程内容 (1) 4.参加作业人员的资格和要求 (1) 5.作业所需的工器具 (1) 6.作业前应做的准备工作 (1) 7.支架制作安装方案 (2) 8.光伏板安装 (5) 9.防雷接地 (6) 10.电缆敷设 (7) 11.试验方案 (8) 12.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8)

1.工程概况 东营(胜利)城卫分布式光伏示范区20兆瓦项目(以下简称本工程)规划容量为20MWp。项目建设地位于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胜利油田孤东十万亩土地开发项目区东营金润盐化有限责任公司初级蒸发区水池,坐标为北纬37°56'29.8",东经119°0'21.7",海拔高度0m,项目规划容量为20MWp。本工程装机容量为20MWp,采用分区发电、集中并网方案。光伏组件是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部件,其各项参数指标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整个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性能。通过比较,本工程电池组件选270Wp多晶双玻硅电池组件,逆变器选用1250kW光伏并网逆变器。光伏组件采用固定式安装形式,结合建设方意见,电池方阵的固定倾角为26。本工程系统综合效率取80%,由计算可得,本工程25年总发电量约为64749万kW· h,25年年平均发电约2589.96万kW· h,平均年利用小时数为:1112小时。 本工程容量为20MWp,本期建设开关站一座,站内35kV侧采用单母线接线方式,并建设1回35kV出线接至系统侧。本期将16个发电单元组按照每8个发电单元组为一组,通过2回35kV 集电线路接入35kV母线上,再通过1回35kV出线接入系统。本期整个20MWp光伏并网电站系统由16个约为1.25MWp的光伏并网发电单元组成,每个发电单元由1套1250kW光伏并网逆变器组成,每台逆变器输出电压为360V三相交流电,通过断路器接到升压变压器的低压绕组上,经1250kVA箱式变压器升压至35kV高压,将8台变压器经35kV集电线路并联后,通过高压开关柜接入35kV配电室35kV母线上,共设计2回路。35kV配电装置采用屋内布置,成套金属铠装开关柜,开关柜单列布置,开关柜均采用"下进下出"接线方式。无功补偿装置的连接变压器室外布置,消弧线圈接地变兼站用变布置在35kV配电室外。 2. 编制依据 2.1江苏谦鸿电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设计施工图 2.2《光伏电站验收规范》(GB50796-20012) 2.3《光伏发电站施工方案》(GB 50794-2012) 2.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5009.1-2013)

大桥桩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大桥桩基工程施工 组织设计

监理表格 分项工程开工申请批复表 承包单位:云南云桥建设股分有限公司合同编号:R-[ ]09-414 监理单位:武汉大通监理公司工程编号:SSASS

塘厦大桥桩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 本桥为东深一级公路改扩建工程塘厦大桥,中心桩号为K30+364.122,桥为简支T梁桥,全长137.44m,桥梁前进方向与水流方向右夹角为66°。桥梁上部构造采用7跨(16m+5×20m+16m)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下部构造采用独柱墩及柱式桥台,钻孔灌注桩基础。 地质条件: 本桥桥位位置地貌属剥蚀残丘和石马河一级阶地。钻探揭露该桥场地深度范围内主要分布人工堆积层、全新统沼泽淤积层,全新统河流相冲洪

积层、第四系残积层、燕山期花岗岩。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 二、钻孔灌注桩施工 塘夏大桥设计为桩基础,共计20根桩基。各墩号桩基统计表: 根据设计图纸及地质情况,本方案采用钻孔灌注桩法施工。建议采用冲击钻。投入钻机数量4台,控制工期1个半月。 (一)桩基冲击钻孔施工工艺 工艺流程:桩位的测定→桩机就位→埋设护筒→桩位复核→开孔造浆→冲孔与排碴→持力层岩样的确定与终孔验收→清孔验收→钢筋笼吊(安)装→砼浇筑导管的吊装、连接和检查→桩身砼的灌注→成桩验收。 1、桩位的测定 明确工程测量负责人,测量人员要熟悉设计图纸,对图纸尺寸必须经过审核无误后再放桩位。建筑物的测量基点、坐标必须严格复核,并办理文字移交手续,桩位要独个测定,用钢筋头打入夯实的地层,或用木桩打入夯实的地层,在木桩上用小铁钉表示桩位中心,然后用水泥沙浆,将钢筋固定并保护好。对桩位的复测采用互检,当该桩施工完毕后进入另一根桩施工时必须先对桩位进行复核检查。

光伏组件桩基施工方案设计

实用标准文档 光伏组件桩基施工方案 施工单位: 编制人: 审批人:

光伏组件桩基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该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及部份设计图纸。 二、工程概况与地质情况 1、工程概况 本项目位于平泉县杨树岭镇,共有桩基7000根,每个桩基深2.5m,地上部分200mm,桩基直径300mm,采用C30商品混凝土浇筑而成。桩基钢筋规格为Φ12、φ6两种。其中Φ12为主筋,每根桩内6根,φ6为螺旋箍筋。 2、地质情况 本工程地基分层详见《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三、桩基总体施工流程为: 放线测量→基础中心定位→钻孔→钢筋笼及钢管放置→地面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模板拆除→混凝土养护→挖桩周土,回填中、粗砂 1. 测量工程 1.1 工作依据 图纸和定位桩。 1.2 测量人员 本工程现场配备技术员1名,测量员1名,工人按需配备。职责如下:(1)技术员对测量工作安排部署; (2)测量员收集整理测量资料,负责具体的测量放线与复核工作。 1.3 配备的测量仪器 全站仪一台,经纬仪两台,水准仪三台,100m钢卷尺两把,50m钢卷尺两把。 1.4 测量仪器检测 本工程施工所配备的测量仪器均经专业维修人士检测校核,检测合格后才会投入使用。投入使用的测量仪器会做好日常的使用与保养工作。一经发现问题,

立即停用并送检专业维修单位维修校正。 1.5 测量总体规划: (1)对原始控制网复查及保护 对控制网现场交接后,我们对一级控制网进行了复查,复查所得横纵坐标误差均在20mm以内(可能受温度、大气、棱镜立不稳等原因造成),而后,我们对控制桩做了保护,在桩四周浇筑了混凝土护墩(护墩尺寸大约为300mm*300mm*200mm),作为永久性控制点。 (2)测量放样 为了便于施工,我们对整个施工板块采取了3级布控,一级控制网为甲方提供的三个控制点组成;由于一级控制网各点距施工现场较远,施工不方便,我们从一级控制网导出二级控制网,二级控制网有5个控制点桩,桩上均钉有小钉子作为坐标点,桩身喷有红漆,并有编号),分别为001#、002#、003#、004#、005#;三级控制网为各地块边缘4角桩位(桩身上用黑笔具名各桩号位置及所属地块)。 (3) 测量内业 根据总平面布置图及各方阵桩定位图,可得到各方阵定位坐标,从地坪标高图得知设计地坪标高。将这些数据整理汇总,以便在工地测量放线时使用。(4) 测量外业 现场放样,我们将图纸上标示的构筑物位置放样到实际地形,并在构筑物位置四角做了编号标记(标记用长约50cm,桩顶截面10cm*10cm的木桩,编号顺序从各方阵西北角开始,按Z字形排序,分别为①、②、③、④。 (5)每个方阵具体操作如下: a) 由技术员用全站仪将每个方阵的每组轴线打上定位桩; b) 由技术员用经纬仪将每排定位桩加密并且引出控制桩并加固,确保轴线不移位及二次放线时使用; c) 由技术员用100m钢尺及经纬仪进行桩孔定位放线,然后用筷子进行定位撒上白灰点; d) 由质检员组织各部门人员进行验线,对桩基定位点进行自检,若发现桩基位置有偏差的进行重新定位放线,确保桩基的准确位置。合格后进行下一道工序施

桩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桩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编制说明 新疆52万吨/年尿素装置拟采用桩基础,但未给设计图纸及要求。根据招标文件中给出的场地地质资料及我公司的施工经验,对本工程桩基类型进行论证后认为,本工程采用冲击成孔钢筋混凝土桩、钢筋混凝土预制桩较适宜,散装仓库地基用挤密砂桩进行加固。估算桩基规格及工程量如表1-1所示。 估算桩基规格及工程量一览表1-1 2 编制依据 2.1阿克苏华锦化肥有限责任公司年产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项目工程招标文件 2.2标准及规范 GB58202-2002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300-2001 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GJ33-86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操作规程 JGJ46-88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94-94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3 冲击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 尿素装置中造粒塔、框架等工程拟采用冲击成孔灌注桩,灌注桩φ800,共353根,其中长度为24m的桩144根,长25m的桩209根。 3 .1 施工准备 3.1.1施工技术准备 3.1.2施工现场准备 3.2施工程序及施工方法 3.2.1施工程序如下 测放桩位设护筒冲孔机就位冲击成孔吊放钢筋笼下砼导管二次清孔浇筑砼拨出护筒成桩 3.2.2施工方法 3.2.2.1护筒埋设 护筒的作用是固定桩孔位置,保护孔口,提高孔内水位,增加孔内静水压力,以维护孔壁稳定,护筒用2mm厚钢板卷制而成,护筒内径大于钻头直径200mm,护筒埋入土中深度不宜小于1.5m,在护筒顶部开设1~2个溢浆口。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的偏差不得大于50mm。 3.2.2.2护壁泥浆制作 3.2.2.2.1泥浆的作用是加固保护孔壁,防止孔壁坍塌。泥浆用塑性指数 I P≥17的粘土或膨润土经搅拌器搅拌均匀制成。搅拌好后,在贮浆池一般静止24小时,最低不少于3小时,以便膨润土颗粒充分水化、膨胀,确保泥浆质量。 3.2.2.2.2成孔时,设置循环泥浆池和泥浆泵,泥浆比重控制在1.3~1.5范围内。

光伏发电设计方案

1概述 1.1设计依据 1.1.2设计范围 本工程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一期工程规模10MW,本工程设计范围为(1)新建110KV升压站一座 (2)相关电器计算分析,提出有关电器设备参数要求 (3)相关系统继电保护、通信及调度自动化设计 2.电力系统概述 3..1.电气主接线 本期工程建设容量为20MWp,本期光伏电站接入110KV系统,光伏电站设110KV、35KV集电线路回,经一台升压变电站接入电站内110KV变电站,SVG容量为10Mvar 3.1.3.1 110KV升压站主接线设计 本期110KV升压站设计采用1台20MWa/110KV升压变压器,1回110KV出线。 3.1.3.2 光伏方阵接线设计 1概述;1.1设计依据;1.1.11遵循的主要设计规范、规程、规定等:;1)《变电所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DL/T205;2)《35kV-110kV无人值班变电

所设计规程;3)《3kV~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4)《35-110KV 变电站设计规范》(GB20;5)《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范》(GB14; 6)《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 1 概述 1.1设计依据 1.1.11遵循的主要设计规范、规程、规定等: 1)《变电所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DL/T2056-1996); 2)《35kV-110kV无人值班变电所设计规程》(DL/T5103-1999); 3)《3kV~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20060-92); 4)《35-110KV变电站设计规范》(GB20059-92); 5)《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范》(GB14285-93); 6)《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20062-92); 7)《交流电气装置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8)《微机线路保护装置通用技术规程》(GB/T15145-94); 9)《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程》(DJ9-87); 10) 其它相关的国家规程、规范及法律法规。

光伏支架基础桩基施工方案

第一章编制依据 1.1本工程有关设计参考图纸 1.2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1.3甲方提供的标高基准点 1.4《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02) 1.5《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T50221-1995; 1.6《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1.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33/1001-2003; 1.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地理位置 南召县中机国能电力有限公司太山庙10MWp光伏电站工程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伏牛山南麓,南阳盆地北缘,东邻方城,南接南阳市卧龙区、镇平县,北靠鲁山、嵩县,属南阳市。场址中心位于东经112°38′、北纬33°21′,海拔高度197m~226m。东西长约95公里,南北宽约62公里,总面积2946平方公里。 2.2地形条件 南召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大体分为三个阶梯。秦岭山脉东延形成的伏牛山脉,绵亘于西北部、西南部和北部、东北部,大小群峰300余座。诸山呈弓形自西北向西南和北东北部蜿蜒展开,最高峰石人山海拔2153.1米。海拔在500米~2000米之间,为第一阶梯。中部丘陵起伏,有山地向平原过度,有西北向东南敞开,海拔在200米~500米之间,为第二阶梯。南部衔接南阳盆地,为平原地带,海拔在200米以下,为第三阶梯。全县地势整体轮廓略呈“箕”形。山地面积占34.4%,丘陵面积占62.5%,平原面积占3.1%。 2.3气象条件 南召县位于中国重要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线上,南北方交汇区,800毫米等降水线上,湿润带与半湿润带交汇处,属北亚热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具

10MW光伏电站设计方案

10MW光伏电站设计方案 10兆瓦的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推荐采用分块发电、集中并网方案,将系统分成10个1兆瓦的光伏并网发电单元,分别经过0.4KV/35KV变压配电装置并入电网,最终实现将整个光伏并网系统接入35KV中压交流电网进行并网发电的方案。 本系统按照10个1兆瓦的光伏并网发电单元进行设计,并且每个1兆瓦发电单元采用4台250KW并网逆变器的方案。每个光伏并网发电单元的电池组件采用串并联的方式组成多个太阳能电池阵列,太阳能电池阵列输入光伏方阵防雷汇流箱后接入直流配电柜,然后经光伏并网逆变器和交流防雷配电柜并入0.4KV/35KV变压配电装置。 (一)太阳能电池阵列设计 1、太阳能光伏组件选型 (1)单晶硅光伏组件与多晶硅光伏组件的比较 单晶硅太阳能光伏组件具有电池转换效率高,商业化电池的转换效率在15%左右,其稳定性好,同等容量太阳能电池组件所占面积小,但是成本较高,每瓦售价约36-40元。 多晶硅太阳能光伏组件生产效率高,转换效率略低于单晶硅,商业化电池的转换效率在13%-15%,在寿命期内有一定的效率衰减,但成本较低,每瓦售价约34-36元。 两种组件使用寿命均能达到25年,其功率衰减均小于15%。 (2)根据性价比本方案推荐采用165WP太阳能光伏组件。 2、并网光伏系统效率计算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总效率由光伏阵列的效率、逆变器效率、交流并网等三部分组成。 (1)光伏阵列效率η1:光伏阵列在1000W/㎡太阳辐射强度下,实际的直流输出功率与

标称功率之比。光伏阵列在能量转换过程中的损失包括:组件的匹配损失、表面尘埃遮挡损失、不可利用的太阳辐射损失、温度影响、最大功率点跟踪精度、及直流线路损失等,取效率85%计算。 (2)逆变器转换效率η2:逆变器输出的交流电功率与直流输入功率之比,取逆变器效率95%计算。 (3)交流并网效率η3:从逆变器输出至高压电网的传输效率,其中主要是升压变压器的效率,取变压器效率95%计算。 (4)系统总效率为:η总=η1×η2×η3=85%×95%×95%=77% 3、倾斜面光伏阵列表面的太阳能辐射量计算 从气象站得到的资料,均为水平面上的太阳能辐射量,需要换算成光伏阵列倾斜面的辐射量才能进行发电量的计算。 对于某一倾角固定安装的光伏阵列,所接受的太阳辐射能与倾角有关,较简便的辐射量计算经验公式为: Rβ=S×[sin(α+β)/sinα]+D 式中: Rβ--倾斜光伏阵列面上的太阳能总辐射量 S--水平面上太阳直接辐射量 D--散射辐射量 α--中午时分的太阳高度角 β--光伏阵列倾角 根据当地气象局提供的太阳能辐射数据,按上述公式计算不同倾斜面的太阳辐射量,具体数据见下表:

光伏电站现场施工方法

光伏电站施工方案 一、测量放线及定点:测量人员以控制网为基础进行光伏组件基础放点,按照图纸准确放出桩基基础高程、中心线,用木桩或者钉子喷上红漆标记清晰,以便施工。如下图: 二、桩基打孔:按照测量放线的点位,用潜孔机进行桩基的打孔。打孔顺序按前立柱和后立柱分别进行。如下图: 注意事项及问题:孔的垂直度;孔的中心定位;前立柱和后立柱孔必须在一条线上; 三、地锚桩布料:将地锚桩倒运至施工子方阵内,并按照事先打好的孔量整齐布放在各施工区域内。如下图: 注意事项及问题:地锚桩上面焊接钢筋笼是否符合要求;焊点位置及布料过程中镀锌是否破坏,补救方法; 四、地锚桩浇筑:准备振捣工具(钢筋棍)挂线将桩基中心及高程定位 将钢桩放入已打好的孔位并定位(固定)灌入混凝土分层浇筑并振捣浇筑完成后,检查、确认点位符合要求。如下图 注意事项及问题:如何在浇筑的过程中控制钢桩的位移 五、拉拔实验: 注意事项及问题:灌注桩浇筑完成后多少天可以做拉拔实验? 六、支架安装:支架倒运布料(横梁、前后立柱、檩条、斜撑、托架、后立柱斜拉筋)准备配件及安装工具(连接板、连接螺丝螺母垫片、扳手、角度尺、钢卷尺、施工线、马凳、人字梯、手套)将托架、斜撑、连接板安装到斜梁上四角立柱放入钢桩定位挂线测量对角线以线为基准安装所有前后立柱安装横梁安装檩条檩条连接板的安装

注意事项及问题:四角立柱定位,测量对角线是否相等;所有长短立柱底脚限位螺丝可初步紧固,其余螺丝均手动紧固;注意螺丝的方位或者朝向及垫片的数量和大小; 七、组件安装:检验支架安装合格后,安装光伏板。 1、电池组件倒运布料,准备配件及安装工具 2、先安装最高排光伏版:首先根据图纸位置安装四个已打孔的橡胶垫片,加底部夹片,安装最高排第一个光伏版按设计图纸定位,最高处拉横向、立向基准线,作为光伏版的横向基准;光伏板靠近支架外侧一端穿入顶部盖片,紧固螺栓。内侧盖片在安装第二片光伏板之后安装,并紧固螺栓。依次安装其他光伏板。 3、安装中间一排光伏版,方法同上。 4、安装最下排光伏版,方法同上。 5、复测平整度、边缘高差等,调整至符合质量要求。 6、安装完毕后,安装长、短立柱最后的固定螺栓。 注意事项:轻拿轻放;注意磕碰;光伏版可能已经因日照带电,注意两端线端不要连接,造成触电或者损坏光伏板。 八、接地镀锌扁铁: 九、电器: 1、电池组件安装 1.1安装流程 电池组件安装施工流程框图

桩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51页)

桩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016年5月12日

桩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编写: 审核: 审定: 2016年5月12日

目录 1.工程概况 (1) 1.1概述 (1) 1.2编制依据 (1) 1.3场地条件 (2) 1.4设计要求及工程量 (2) 1.5工程项目质量目标、工期目标、安全文明施工目标 (11) 2.施工组织 (11) 2.1场地平面布置 (11) 2.2施工工期 (12) 2.3设备组织计划 (12) 2.4人员组织计划 (12) 2.5材料组织计划 (12) 3.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17) 3.1施工方案 (17) 3.2施工技术措施 (18) 4.质量保证措施 (31) 4.1建立质量管理保证体系 (31) 4.2钻孔桩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33) 4.3钻孔桩常见质量问题的预防与处理 (35) 5.安全、文明生产措施 (38) 5.1建立安全管理保证体系 (38)

5.2文明生产保证措施 (41) 5.3环境保护措施 (42) 6.其他施工保证措施 (42) 6.1雨季施工保证措施 (42) 7.工程验收及资料提交 (44) 附:施工进度计划表、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1.工程概况 1.1概述 拟建场地位于位于苏州吴江区滨湖新城水秀街东侧,东太湖大道北侧。本场地原为耕地,地势较为平坦,交通便利。 工程名称:xxxx 建设单位:xxxx 勘察单位:xxxx 设计单位:xxxx 施工单位:xxxx 工程总工期:60天。 质量等级:合格 1.2编制依据 1.2.1 编制依据 1、冶金工业部华东勘察基础工程总公司提供的吴江新苏中心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号2013-KC011); 2.xxxx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的“桩位平面图”及相关图纸。 1.2主要规范规程 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桩基施工组织设计预案详述

桩基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04) 1.1 编制依据 (04) 1.2 工程概况 (04) 第二章施工总体安排与部署 (07) 2.1 项目部组织机构、人员配置及治理人员的岗位职

责 (07) 2.2 施工总平面布置 图 (13) 2.3 施工临时设 施 (13) 2.4 施工总体部 署 (13) 2.5 工期、质量、安全目 标 (14) 第三章要紧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法 (15) 3.1 施工测 量 (15) 3.2投入的桩基施工设 备 (15) 3.3桩基施工方 案 (15) 3.4施工场地三通一 平 (24) 3.5临建设 施 (24) 3.6技术预 备 (24) 第四章工程质量保证措

施 (26) 4.1方针目标 (26) 4.2质量保证体系 (26) 4.3文件和资料的操纵 (30) 4.4采购的治理 (31) 4.5标识和可追溯性 (32) 4.6过程操纵 (33) 4.7验测量和试验设备 (35) 4.8质量记录 (35) 4.9质量操纵措施 (36) 第五章工期保证措施 (37) 5.1工期进度打算表 (37) 5.2 施工进度打算的保证措

施 (37) 5.3 施工进度打算的保证措施 (37) 第六章安全施工保证措施 (40) 6.1安全施工保证措施 (40) 6.2安全施工治理体系 (45) 6.3安全施工应急预案 (46) 第七章文明施工及环境爱护保证措施 (49) 7.1劳动力使用打算表 (49) 7.2施工机械设备使用打算 (49) 7.3桩基施工进度打算网络图 (50) 7.4环境爱护和文明施工方案 (50) 比选人:湖北中南岩土工程有限公司(盖单位章) 法定代表人(或托付代理人):(签名)

光伏组件桩基施工方案

光伏组件桩基施工方案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光伏组件桩基施工方案 施工单位: 编制人: 审批人: 光伏组件桩基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该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及部份设计图纸。 二、工程概况与地质情况 1、工程概况 本项目位于平泉县杨树岭镇,共有桩基7000根,每个桩基深,地上部分200mm,桩基直径300mm,采用C30商品混凝土浇筑而成。桩基钢筋规格为Φ12、φ6两种。其中Φ12为主筋,每根桩内6根,φ6为螺旋箍筋。 2、地质情况 本工程地基分层详见《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三、桩基总体施工流程为: 放线测量→基础中心定位→钻孔→钢筋笼及钢管放置→地面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模板拆除→混凝土养护→挖桩周土,回填中、粗砂 1.测量工程 工作依据 图纸和定位桩。

测量人员 本工程现场配备技术员1名,测量员1名,工人按需配备。职责如下:(1)技术员对测量工作安排部署; (2)测量员收集整理测量资料,负责具体的测量放线与复核工作。 配备的测量仪器 全站仪一台,经纬仪两台,水准仪三台,100m钢卷尺两把,50m钢卷尺两把。 测量仪器检测 本工程施工所配备的测量仪器均经专业维修人士检测校核,检测合格后才会投入使用。投入使用的测量仪器会做好日常的使用与保养工作。一经发现问题,立即停用并送检专业维修单位维修校正。 测量总体规划: (1)对原始控制网复查及保护 对控制网现场交接后,我们对一级控制网进行了复查,复查所得横纵坐标误差均在20mm以内(可能受温度、大气、棱镜立不稳等原因造成),而后,我们对控制桩做了保护,在桩四周浇筑了混凝土护墩(护墩尺寸大约为 300mm*300mm*200mm),作为永久性控制点。 (2)测量放样 为了便于施工,我们对整个施工板块采取了3级布控,一级控制网为甲方提供的三个控制点组成;由于一级控制网各点距施工现场较远,施工不方便,我们从一级控制网导出二级控制网,二级控制网有5个控制点桩,桩上均钉有小钉子作为坐标点,桩身喷有红漆,并有编号),分别为001#、002#、003#、

【工程】预制桩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施工组织设计 一、编制依据及原则 二、工程概况 三、施工组织机构 四、现场施工总平面图 五、总体施工方案 六、施工顺序、总进度安排及总进度网络图 七、主要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 1、预制桩制作工程 2、运输、堆放工程 3、试桩、打桩工程 4、截桩工程 5、工程验收 八、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1、安全目标及保证措施 2、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 4、工期目标及保证措施 4、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5、季节性施工措施

一、编制依据及原则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招标文件、招标答疑、设计图纸、地质勘察报告、国家现行法规标准规范强制条文、对施工现场的踏勘、我公司的生产经营能力和多年来的施工经验、其他相关地方规章等。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原则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响应招标文件和招标答疑文件中的要求;合理安排流水施工,合理利用资源;积极推广“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贯彻“节材、节能、节约资金、提高质量、增进效益”的宗旨;坚持安全施工、文明施工,加强环境保护、不扰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组织设计指导服务于施工管理。 相关规范: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0-2001 2、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JGJ94-94 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99 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94 7、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 GBJ119-88 8、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50164-92 9、钢筋焊接接头方法 JGJ26-95

桩基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概况

第一章工程概况 石家庄××电视台电视节目编辑及制作用房工程位于石家庄××市××区世纪公园内,体育南大街和槐南路交叉口东南角。拟建建筑在现有电视塔塔座外侧,作为石家庄××电视塔主体建筑的扩建。本工程基础采纳钻孔灌注桩,桩径600,主筋采纳HRB335 1 / 1

级Ф14钢筋,螺旋筋采纳HPB235级Ф8钢筋,混凝土标号为C25。 第二章施工组织设计依据 2.1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设计的相关图纸; 2.2地质矿产部河北水文工程地质勘察院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第三章施工预备 第1节施工组织 为保证按期、优质高速完成任务,公司派出精干的人员组成项目部。下设质量、安全、工程技术、材料设备等职能部门,项目部对全场的施工生产、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成本节约目标的实 1 / 1

现进行协调、监管并承担全部责任(项目部成员见附表)。 第2节临建搭设 采纳彩钢保温板房。 第3节供水系统 以现场既有水源为准,通过管道引到各用水地点。 第4节供电系统 以现场既有电源为准,要紧为钻机用电,高峰用电量为200KW。通过地下电缆引至钻机、砼输送泵及各用电地点。 第5节技术预备 1、认真作好施工方案的预备工作。和设计单位结合,了解设计意 1 / 1

图,使施工方案的设计在质量、工期、工艺技术等方面能适应当地建材、施工设备等的水平,为施工扫除障碍; 2、熟悉和审查施工图纸。在建设单位的主持下,与设计及监理单位共同作好图纸会审工作,形成图纸会审纪要。组织作好图纸自审及技术交底工作。了解该工程上部的建筑和结构特点,熟悉桩基工程的要紧施工工艺流程。 3、原始资料的调查分析。调查分析建设场地的地形、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地下障碍物状况及其他周围环境的情况。收集好工程地质报告等技术资料和要紧材料的价格等经济技术资料。 4、编制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计算出要紧材料、机械设备和人工的用量,并做好施工预算。 第6节材料预备 依照施工预算的材料分析和施工进度打算的要求,要紧建筑材料 1 / 1

光伏发电站桩基施工方案7.29.docx

. xxx 光伏电站 光伏组件桩基施工方案 编制:万科为 2014. 8. 9

本项目共有 20 个光伏方阵,共计 20MWp,共有桩基 31000 多根。每个桩基深 1.5m,地上部分 300-600mm,桩基直径 300mm,采用 C30 商品混凝土浇筑而成。桩基钢筋规格为φ10、φ6 两种。其中φ10 为主筋,每根桩内 4 根,φ6 为螺旋箍筋。 桩基总体施工流程为:放线测量→基础中心定位→钻孔→钢筋 笼放置→地面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预埋件放置→模板拆除→混凝 土养护 1.测量工程施工方案 1.1 工作依据 现有电子版图纸和 3 个定位桩( GPS3、GPS4、GPS5)。 1.2 测量人员 本工程共分为1 个施工段,7 个分区。本工程现场配备技术员1 名,测量员 1 名,工人按需配备。职责如下: (1)技术员对测量工作安排部署; (2)测量员收集整理测量资料,负责具体的测量放线与复核工作。 1.3 配备的测量仪器 为满足工程施工测量放线的需求,拟配备的主要测量仪器如下: 序号测量仪器品牌型号数量单位备注 1全站仪拓普康1台 GTS-102N

2单棱镜2根 3经纬仪SANDING3台 4水准仪新华测绘 X85台 5塔尺5把 67.5m 钢卷10把 尺 50m 钢卷尺5把 1.4 测量仪器检测 本工程施工所配备的测量仪器均经专业维修人士检测校核,检测合 格后才会投入使用。投入使用的测量仪器会做好日常的使用与保养工作。一经发现问题,立即停用并送检专业维修单位维修校正。 1.5 测量总体规划: (1)对原始控制网复查及保护 对控制网现场交接后,我们对一级控制网进行了复查,复查所得 横纵坐标误差均在20mm 以内(可能受温度、大气、棱镜立不稳等原 因造成),而后,我们对控制桩做了保护,在桩四周浇筑了混凝土护 墩(护墩尺寸大约为300mm*300mm*200mm ),作为永久性控制点。(2)测量放样 为了便于施工,我们对整个施工板块采取了 3 级布控,一级控制 网为甲方提供的GPS3、GPS4、GPS5(三个控制点组成);由于一级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设计方案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 设 计 方 案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20 年月

目录 1 工程概述 (3) 1.1 工程名称 (3) 1.2 地理简介 (3) 1.3 气象资料 (3) 2 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介绍 (4) 2.1 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工作原理 (4) 2.2 主要组成设备介绍 (4) 3 方案设计 (5) 3.1 设计依据 (5) 3.2 设计原则 (5) 3.3 系统选型设计 (6) 3.4 主要设备的选型说明 (6) 4 发电量估算 (11) 5 系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1) 5.1 经济效益 (11) 6 设备材料清单 (12) 7 工程业绩表及典型工程照片 (12) 8 英利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9 附图1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工程概述 1.1 工程名称 河北省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1.2 地理简介 项目地点位于河北省保定市,保定市地处太行山东麓,冀中平原西部。北纬38°10′-40°00′,东经113°40′-116°20′之间。北邻北京市和张家口市,东接廊坊市和沧州市,南与石家庄市和衡水市相连,西部与山西省接壤。保定年平均气温12℃,年降水量550毫米,属于温带季风性气候。这里四季分明,冬季寒冷有雪,夏季炎热干燥,春季多风沙,来此旅游一般以夏秋季为宜。 1.3 气象资料 气象资料以NASA数据库中保定市气象数据为参考。 表1 气象资料表

桩基项目工程施工方案计划

第一章工程概况 G30连霍高速公路兰州东(定远匝道)收费站项目位于兰州市榆中县,该拟建场地横跨G30连霍高速公路,西侧紧邻312国道,场地地形起伏较大,场地地面高程在1736.72~1767.89米之间,相对高差31.17米。地貌类型为黄土丘陵,总体由西向东倾斜。 该地区属北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是:夏热而无酷暑,冬冷却无严寒,四季分明,光照充裕。 根据地质勘探揭露,该场地在勘探揭露深度内地层为第四系素填土、冲洪积粉土及圆砾组成。 拟建GL1K0+334.477天桥上跨兰州东收费站过渡段。该桥起点桩号为GL1K0+300.477,终点桩号为GL1K0+368.477,桥梁全长68m,桥梁上部共1联:1×60m;上部结构采用槽型钢混组合简支梁,桥宽8米。下部结构采用扶壁式桥台,钻孔灌注桩基础。本桥共有基桩12根,桩长为65米,桩直径为1.5米,桩基为C30水泥混凝土,共计1378.3立方米。

第二章施工方案 一、施工方案编制原则和依据 1、编制说明 本施工方案是结合本工程特点,明确了施工控制的各项目标。从施工组织及部署的科学性、施工工序的合理性、施工方法选用的技术性、经济性和实现的可能性进行了科学地论证和详细地阐述,并针对一些关键控制环节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2、编制原则 (1)求实、优质、高效、可行的施工方案设计。 (2)诚信、合理、经济的指导思想,最优化的项目管理组合,完善的施工组织体系,最大限度地发挥人、财、物等生产要素作用以及充足的资源配置。 (3)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积极组织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广泛征集合理化建议,推进技术理论创新。 3、编制依据 (1)《G30连霍高速公路兰州东(定远匝道)收费站项目》相关施工图设计文件。 (2)我公司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及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等。 (3)有关项目法施工、质量、技术、安全等管理文件。 (4)国家现行建筑施工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以及甘肃省现行建筑施工的规定和文件。 (5)我公司已完和在建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目前我公司的科技成果、工法成果、管理成果及技术力量、机械设备装备情况。 (6)施工现场的环境、交通及水、电的供给情况。 (7)建设部现行规范、规程及兰州市有关规程。主要规范、规程如下:

旋挖桩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工程地质情况 根据本次详勘钻探资料,勘探深度围,场地地层自上而下为:第四系全新统 人工堆积层(Q 4ml)、第四系全新统海陆交互相沉积层(Q 4 mc)、第四系中更新统残 积层(Q 2el)奥寒武系冶里组白云岩石(εO y )。 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 4 ml) ①素填土(Q 4 ml):黄褐色、杂色,主要由粘性土、角砾及碎石组成,角砾、碎石成分为页岩及石灰岩,大小混杂,不均匀,粒径一般为5-150mm左右,硬杂质含量50%左右,局部夹杂灰岩大块石,块石直径可达400mm以上,分布不均,回填时间大于3年。稍湿-饱和,松散-稍密。该土层在整个场地均有分布,层厚4.50-6.80米,层底标高-0.99-1.82米。 2、第四系全新统海陆交互相沉积层(Q 4 mc) ②粉砂(Q 4 mc):灰黑-灰褐色,饱和,稍密状态,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间隙充填粘性土,局部夹薄层粗砂透镜体,含少量贝壳,含少量有机质,稍有腥味。揭露层厚2.30-6.00米,层底标高-4.69- -1.29米。该土层在整个场地均有分布。 3、第四系中更新统残积层(Q 2 el) ③粘土(Q 2 el):棕红色,可塑状态,切面光泽,韧性强,干强度高,夹杂黄褐色全风化岩碎屑及碎块。揭露层厚0.60-5.50米,层底标高-9.44- -9.70米。该层仅在ZK6、ZK7号钻孔后缺失。 4、奥寒武系冶里组白云岩石(εO y )

④强风华白云岩(εO y ):灰色,灰白色,化学结构,层状构造,岩体节理裂隙发育,岩芯呈块状、破碎状,局部有溶蚀痕迹,岩质较软,岩芯破碎,成碎块状。岩体破碎,属较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层厚0.60~5.00mm,层底标高-9.59~-5.51m。该层仅在ZK2、ZK4、ZK6号钻孔揭露。 ④ 1中风化白云岩(εO y ):灰色,灰白色,化学结构,层状构造,岩体节理裂 隙较发育,主要矿物成分为白云岩和方解岩,岩芯呈短柱状、长柱状,柱长10-30cm,裂隙由方解石脉充填,方解石脉宽1-4mm,局部有溶蚀痕迹,属较硬岩,岩体较完整,局部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III级。揭露层顶埋深7.50-15.60米,揭露层顶标高-9.44- -1.29米。 ④ 1 溶洞:白云岩溶蚀而成,洞全充填软塑-可塑状态粘性土及白云岩碎石、碎屑。 1.2地下水情况: 地下水以两种方式存在:其一赋存于场地素填土层、粉砂层中,水量较丰富;其二赋存于裂隙、溶蚀空隙中,属岩溶裂隙潜水,水量丰富。 1.2现场状况: 本工程桩基穿过土层主要为新近回填土层、粉砂、粘土、强风化与中风化白云岩,上部填方区较为松散,桩的深度预计最深将达20米以上。地质特征较为复杂,并且有长年地下水、块石等地下障碍物。 1.3现场条件 1.3.1合理布置施工现场,清理场地影响施工的障碍物,坑底土质为流沙层,不能用作钻机作业面,砂层顶须用碎石渣回填,(回填厚度约0.5—1.5m,以能站钻机为标准,现场实际把控)达到“三通一平”,挖好稳定液搅拌池。 1.3.2对现场设备、机具进行安装、调试检查和试运转,确保机械正常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