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强度计算方法(统计法及非统计法)

混凝土强度计算方法(统计法及非统计法)
混凝土强度计算方法(统计法及非统计法)

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旧规范)

(3)统计方法评定

①、当混凝土的生产条件在较长时间内能保持一致,且同一品种混凝土的强度变异性能保持稳定时,应由连续的三组试件组成一个验收批,其强度应同时满足下列要求:

mf cu≥f cu,k+0.7σ0

f cu,min≥f cu,k-0.7σ0

同一验收批抗压强度的平均值≥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如C30)+0.7×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

同一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最小值≥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如C30)-0.7×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高于C20时,其强度的最小值尚应满足下式要求:

f cu,min≥0.85 f cu,k

同一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最小值≥0.85×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如C15)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20时,其强度的最小值尚应满足下式要求:

f cu,min≥0.90f cu,k

同一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最小值≥0.85×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如C30)

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应根据前一个检验期内同一品种混凝土试件的强度数值,按下列公式确定:

σ0=∑△f cu,i

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第i批试件立方体抗压强度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m —用以确定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差的数据总批数

②、当混凝土的生产条件在较长时间内不能保持一致,且混凝土强度变异性不能保持稳定时,或在前一个检验期内的同一品种混凝土没有足够的数据用以确定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时,应由不少于10组的试件组成一个验收批,按统计法评定,此时,验收批混凝土的强度必须同时符合下列要求:

m fcu—λ 1 s fcu≥0.9 f cu,k

f cu,min≥λ2f cu,k

同一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平均值—合格判定系数×验收批混凝土强度的标准差(s fcu的计算值小于0.06 f cu,k时,取s fcu=0.06 f cu,k) ≥0.9×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如C30)

同一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最小值≥合格判定系数×混凝土立方体抗

表2 – 6 合格判定系数

(4)非统计方法评定

对零星生产的预制构件的混凝土或现场搅拌批量不大的混凝土,当仅有一组混凝土试件时,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1.15f cu,k;当混凝土试件组数在2~9组时,可采用非统计法评定,此时,验收批混凝土的强度必须同时符合下列要求:

m fcu≥1.15 f cu,k

f cu,min≥0.95 f cu,k

同一验收批抗压强度的平均值≥1.15×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如C30)

同一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最小值≥0.95×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如C30)

旧规范与新规范的非统计法一样,统计法的系数更改

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新规范)

补习数学知识

“西格玛”是希腊字母,也有念作“西玛”“希玛”等各种读法,符号是∑,英文译音是Sigma, 表示数学中的求和号,是数学中常用的符号,主要用于求多项数的和,用∑表示。

∑下面的小字,如i=1表示从i=1开始求和

上面的小字,如n表示求和到n为止

比如下面写i=1,上面写n,后面写xi(i是下角标)

表示从x1+x2+ (x)

比如下面写i=5,上面写n,后面写xi(i是下角标)

表示从x5+x6+ (x)

Sigma(大写Σ,小写σ),是第十八个希腊字母。在希腊语中,若果一个单字的最末一个字母是小写sigma,要把该字母写成Sigma的小写另一种。在现代的希腊数字代表6。

大写Σ用于:

数学上的总和符号

小写σ用于:

化学上的一种共价键,σ键。

统计学上的标准差

再深的例子(以下跟统计完全没关系,可忽略)

1023

∑mi

i=1

问题补充:

具体题目:

集合M{-1,0,1,-2,2,10,20,-30,99,-100}有10个元素,设M的所有非空子集为Mi(i=1,2,3...1023)每一个Mi中所有元素的乘积为mi。求

1023

∑mi

i=1

请用中文语言解释一下所求,谢谢!!

2008-10-2 17:57

最佳答案

简单说,就是求m?+m?+m?+...+m????.

==================================

具体解释:

M的所有非空子集总共有1023个,为

{-1},{0},...,{-100},{-1,0},{-1,1},...,{99,-100},{-1,0,1},.........,{-1,0,1,-2,2,10,20,-30,99,-100}.

他们分别就是所谓的M?,M?,M?...,M????.

每一个Mi中所有元素的乘积为mi,

也即m?=-1,m?=0,m?=1,...,m10=-100,...,m????=-1*0*1*-2*...*-100.就是求这一堆积的和。

和式号(音译:西格马)

以“∑”来表示和式号(Sign of summation)是欧拉(1707-1783)於1755年首先使用的,这个符号是源于希腊文(增加)的字头,“∑”正是σ的大写。

示例:∑An=A1+A2+...+An

∑是数列求和的简记号,它后面的k^2是通项公式,下面的k=1是初始项开始的项数,顶上的n是末项的项数。

n

∑k^2=1^2+2^2+......+n^2 (1)

k=1

n

∑(2k+1)=3+5+......+(2n+1) (2)

k=1

则(1)+(2)=

n

∑(k+1)^2=2^2+3^2+……+(n+1)^2 k=1

著名的二项式定理的展开式可以表示成n

∑C(n,k)a^(n-k)b^k.

k=0

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值计算

1 总 则 1.0.1~ 本规范系根据国家标准《水利水电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199—94)》(简称《水工统标》)的规定,对《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DJ20—78)》(简称原规范)的设计基本原则进行了修改,并依据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增补有关内容后,编制而成。其适用范围扩大到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和地震区的结构,其它与原规范相同。但不适用于混凝土坝的设计,也不适用于碾压混凝土结构。 当结构的受力情况、材料性能等基本条件与本规范的编制依据有出入时,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通过专门试验或分析加以解决。 1.0.4 本规范的施行,必须与按《水工统标》制订、修订的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等各种水工建筑物设计标准、规范配套使用,不得与未按《水工统标》制订、修订的各种水工建筑物设计标准、规范混用。 3 材 料 混凝土 按照国际标准(ISO3893)的规定,且为了与其它规范相协调,将原规范混凝土标号的名称改为混凝土强度等级。在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时作了两点重大修改; (1)混凝土试件标准尺寸,由边长200mm 的立方体改为边长150mm 的立方体; (2)混凝土强度等级的确定原则由原规范规定的强度总体分布的平均值减去倍标准差(保证率90%),改为强度总体分布的平均值减去倍标准差(保证率95%)。用公式表示,即: f cu,k =μfcu,15-σfcu =μfcu ,15(1-δfcu ) (3.1.2-1) 式中 f cu,k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即混凝土强度等级值(N /mm 2); μfcu,15──混凝土立方体(边长150mm )抗压强度总体分布的平均值; σfcu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 δfcu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变异系数。 混凝土强度等级由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确定,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本规范混凝土 其他力学指标的基本代表值。 R (原规范的混凝土村号)与C (本规范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之间的换算关系为: )1.0() 27.11(95.0645.1115,15,R C fcu fcu δδ--= (3.1.2-2) 式中为试件尺寸由200mm 立方体改为150mm 立方体的尺寸效应影响系数;为计量单位换算系数。 由此可得出R 与C 的换算关系如表3.1.2所列 表3.1.2 R 与C 换算表 注:表中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变异系数是取用全国28个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合格 水平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调查统计分析的结果。 3.1.3 混凝土强度标准值 (1)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

例:砼强度保证率查询表 (1)

例: 水工砼隧洞单位工程质量评定(按评定规程划分后评定) 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单元工程划分要求及说明 泄洪洞工程△1.进水口或竖井(土建) 进口明槽开挖 1.开挖与砼的造价显然有差异,划☆2.有压段│可视情况划│进口明槽砼浇筑(含中间产品合格) 分时应尽可能在造价上尽可能基 3.无压段│为数个分部│竖井开挖本一致 △4.工作闸门段(土建) 竖井砼浇筑(含中间产品合格) 2.施工中并不一定要按项目划分 5.出口消能段有压段洞室开挖的顺序进行施工,而可按现场施 6.尾水段有压段砼浇筑(含中间产品合格) 工要求进行施工,在一个单元内 7.金属结构及启闭机安装无压段洞室开挖累计检查数据后填写单元表 无压段砼浇筑(含中间产品合格) 3.检查与施工可分数次累计 检修闸门段开挖 4.重要分部.单元由设计.监理 检修闸门段砼浇筑(含中间产品合格) 质监站共同确定 检修闸门埋件安装 5.各单元相应用了什么时间,即 检修闸门及启闭机安装哪个单元的中间产品要注明 工作闸门段开挖 工作闸门段砼浇筑(含中间产品合格) 工作闸门埋件安装 工作闸门及启闭机安装 出口消能段开挖 出口消能段砼浇筑(含中间产品合格) 尾水段开挖 尾水段砼浇筑(含中间产品合格) 出口明槽开挖 出口明槽砼浇筑(含中间产品合格) 固结灌浆 回填灌浆

施工工序及填表、评定程序 (1).开挖: 评定方法在单元工程质量评定标准中 (2).基础面或砼施工缝处理: 同上 (3).架筋: 同上 (4).立模: 同上 (5).砼生产中可能涉及的中间产品的检查及质量评定 ①砂: 按月.季进行检查,500M3取样一组,按月不少于10组,按季不少于20组,料场、材质、气候变化时要抽一组 ②粗骨料:?同① ③水泥: 水泥厂有相应规定 ④钢材: 按同一炉(批)号、同一截面尺寸的钢筋为一批,重量不大于60T,各取一组拉力和一组冷弯试件 ⑤外加剂: 按规范和产品说明书要求检验 ⑥掺和料(如硅粉.粉煤灰.磷渣等): 按规范要求检验 ⑦板材: 按规范分批次检验 ⑧砼拌和物: a.原材料称量、砂子含水量的检查按施工规范要求进行 b.砼拌和时间,至少3次/每班 c.均匀性1次/每班(现场) 湿容重二盘之差不大于25Kg d.坍落度1次/每班(现场),至少3次/每班(出机口) e.试块分规格统计,同一标号R28 3个/100M3,R设3个/200M3 砼拌合各检查基础上检查次数,按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但月内每项检测次数不得少于30次 ⑨砼质量评定: 按月(季)统计,在同一月(季)内任一标号砼。 围内 优良:主要检查项目符合优良质量标准,其它检查项目符合相应合格质量标准 B.砼试块质量评定(参见评定表) 合格:主要检查项目符合合格质量标准,其它检查项目基本符合相应合格质量标准相应允许偏差范围内 优良:主要检查项目符合优良质量标准,其它检查项目符合相应合格质量标准 C.砼拌合质量总评定 凡砼拌合质量优良或合格,砼试块质量优良,即评为优良;凡砼拌合质量、砼试块质量均为合格,即评为合格 (6).止水、伸缩缝和排水管安装:评定方法在单元工程质量评定标准中 (7).砼浇筑: 评定方法在单元工程质量评定标准中 (8).某一单元工程质量评定 在中间产品合格或优良的前提下;凡基础岩面、砼施工缝;模板;钢筋;止水、伸缩缝和排水管;?砼浇筑全部合格的基础上,凡钢筋,砼浇筑两项达到优良,其它三项中任一项达到优良,则本单元工程评定为优良。(需说明的是在钢筋及其它工序质量评定表中,应注明钢筋设计直径及设计允许偏差)。 分部以上评定外观部表的缺陷

混凝土强度评定计算方法

混凝土强度评定计算方法 2009年05月25日星期一 21:46 混凝土强度评定计算方法mfcu: 同一验收批强度平均值 fcu,k:设计要求强度值 fcu,min: 同一验收批强度最小值 1、非统计法:mfcu≥1.15fuc,k fcu,min≥0.95 fcu,k 2、统计方法: mfcu-λ 1 Sfcu≥0.9 fcu,k fcu,min≥λ 2 fcu,k Sfcu=每组试验值的方差 (N=10-14: λ 1=1.7 λ 2 =0.9) (N=15-25: λ 1=1.65 λ 2 =0.85) (N=25组以上: λ 1=1.6 λ 2 =0.85)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J107-87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了统一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方法,促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确保混凝土强度的质量,特制定本标准。 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普通混凝土和轻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检验评定。 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其强度的检验评定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第1.0.3条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除应遵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注:对按《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J10—74)设计的工程,使用本标准进行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时,应按本标准附录一的规定,将设计采用的混凝土标号换算为混凝土强度等级。施工时的配制强度也应按同样原则进行换算。 第二章一般规定

第2.0.1条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划分.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符号C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以N/m㎡计)表示. 第2.0.2条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系指对按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的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28d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的百分率不超过5%。 第2.0.3条混凝土强度应分批进行检验评定.一个验收批的混凝土应由强度等级相同、龄期相同以及生产工艺条件和配合比基本相同的混凝土组成。对施工现场的现浇混凝土,应按单位工程的验收项目划分验收批,每个验收项目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确定。 第2.0.4条预拌混凝土厂、预制混凝土构件厂和采用现场集中搅拌混凝土的施工单位,应按本标准规定的统计方法评定混凝土强度。对零星生产的预制构件的混凝土或现场搅拌的批量不大的混凝土,可按本标准规定的非统计方法评定。 第2.0.5条为满足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混凝土强度评定的要求,应根据原材料、混凝土生产工艺及生产质量水平等具体条件,选择适当的混凝土施工配制强度。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强度可按照本标准附录二的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确定。 第2.0.6条预拌混凝土厂、预制混凝土构件厂和采用现场集中搅拌混凝土的施工单位,应定期对混凝土强度进行统计分析,控制混凝土质量。可按本标准附录三的规定,确定混凝土的生产质量水平。 第三章混凝土的取样,试件的制作、养护和试验 第3.0.1条混凝土试样应在混凝土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频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每100盘,但不超过100 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 二、每一工作班拌制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其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 注:预拌混凝土应在预拌混凝土厂内按上述规定取样。混凝土运到施工现场后,尚应按本条的规定抽样检验。 第3.0.2条每组三个试件应在同一盘混凝土中取样制作。其强度代表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取三个试件强度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每组试件的强度代表值; 二、当一组试件中强度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间值的15%时,取中间值作为该组试件的强度代表值; 三、当一组试件中强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均超过中间值的15%时,该组

混凝土离差系数及保证率计算方法

混凝土离差系数及保证率计算方法 1、离差系数CV %100) 1(28 ?-= R n CV σ 2、混凝土保证率P : ① 先计算z 值:)(128--= n z R R σ标 ) 1 1 2 281- ? ?-=∑=-n n i i ) (n R R σ 上两个式中: R 28 ——抽样混凝土试件平均强度(MPa ); R 标 ——混凝土强度设计值(MPa ); σ(n-1)——混凝土统计均方差;(MPa ) Cv ——混凝土离差系数(%) ② 以z 值查标准正态分布表(附表1续)可求得混凝土保证率P 。 SL176-2007 ● 同一标号混凝土28d 强度组数5≤i<30 R 28 -0.7) (1-n σ>R 标 R 28 -1.6) (1-n σ≥0.83R 标(R 标≥20MPa ) ≥0.80R 标(R 标<20MPa ) )(1-n σ<2.0(1.5)MPa ,应该)(1-n σ=2.0MPa (R 标≥20MPa ),)(1-n σ=,1.5MPa (R 标<20MPa ) ● 同一标号混凝土28d 强度组数2≤i<5 R 28 ≥1.15R 标 R min ≥0.95R 标 ● 同一标号混凝土28d 强度组数i=1 R ≥1.15R 标 ● CV <0.14,0.18(R 标≥20MPa )

CV <0.18,0.22(R 标<20MPa )离差系数Cv= n R S n =0.053;;概率度系数t= n S R R n 标 =1.935,再经查询正态分布表得出保证率为97.3。 无筋混凝土保证率P85%优良,80%合格 配筋混凝土保证率P95%优良,90%合格

混凝土抗压强度计算表

混凝土抗压强度计算表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通过试验得出的,我国最新标准C60强度以下的采用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作为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标准尺寸试件。按照《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制作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在标准养护(温度20±2℃、相对湿度在95%以上)条件下,养护至28d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极限抗压强度,称为混凝土标准立方体抗压强度,以fcu表示。[1]按照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在立方体极限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具有95%强度保证率的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称为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以MPa计),用fcu表示。 依照标准实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作为混凝土强度等级。 按照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普通混凝土划分为十四个等级,即: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C80。例如,强度等级为C30的混凝土是指30MPa≤fcu<35MPa 影响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因素主要与水泥等级和水灰比、骨料、龄期、养护温度和湿度等有关。 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是抗压强度,从混凝土强度表达式不难看

出,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用水泥的强度成正比,按公式计算,当水灰比相等时,高标号。 水泥比低标号水泥配制出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高许多。一般来说,水灰比与混凝土强度成反比,水灰比不变时,用增加水泥用量来提高混凝土强度是错误的,此时只能增大混凝土和易性,增大混凝土的收缩和变形。 所以说,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强度和水灰比,要控制好混凝土质量,最重要的是控制好水泥质量和混凝土的水灰比两个主要环节。此外,影响混凝土强度还有其它不可忽视的因素。 粗骨料对混凝土强度也有一定影响,所以,工程开工时,首先由技术负责人现场确定粗骨料,当石质强度相等时,碎石表面比卵石表面粗糙,它与水泥砂浆的粘结性比卵石强,当水灰比相等或配合比相同时,两种材料配制的混凝土,碎石的混凝土强度比卵石高。 因此我们一般对混凝土的粗骨料粒径控制与不同的工程部位相适应;细骨料品种对混凝土强度影响程度比粗骨料小,但砂的质量对混凝土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施工中,严格控制砂的含泥量在3%以内,因此,砂石质量必须符合混凝土各标号用砂石质量标准的要求。

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值计算

1 总则 1.0.1~本规范系根据国家标准《水利水电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199—94)》(简称《水工统标》)的规定,对《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DJ20—78)》(简称原规范)的设计基本原则进行了修改,并依据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增补有关内容后,编制而成。其适用范围扩大到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和地震区的结构,其它与原规范相同。但不适用于混凝土坝的设计,也不适用于碾压混凝土结构。 当结构的受力情况、材料性能等基本条件与本规范的编制依据有出入时,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通过专门试验或分析加以解决。 1.0.4 本规范的施行,必须与按《水工统标》制订、修订的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等各种水工建筑物设计标准、规范配套使用,不得与未按《水工统标》制订、修订的各种水工建筑物设计标准、规范混用。 3 材料 混凝土 按照国际标准(ISO3893)的规定,且为了与其它规范相协调,将原规范混凝土标号的名称改为混凝土强度等级。在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时作了两点重大修改; (1)混凝土试件标准尺寸,由边长200mm的立方体改为边长150mm的立方体; (2)混凝土强度等级的确定原则由原规范规定的强度总体分布的平均值减去倍标准差(保证率90%),改为强度总体分布的平均值减去倍标准差(保证率95%)。用公式表示,即: f cu,k=μfcu, 15-σfcu =μfcu, 15 (1-δfcu) (3.1.2-1)

式中 f cu,k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即混凝土强度等级值(N /mm 2); μfcu,15──混凝土立方体(边长150mm )抗压强度总体分布的平均值; σfcu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 δfcu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变异系数。 混凝土强度等级由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确定,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本规范混凝土 其他力学指标的基本代表值。 R (原规范的混凝土村号)与C (本规范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之间的换算关系为: )1.0() 27.11(95.0645.1115,15,R C fcu fcu δδ--= (3.1.2-2) 式中为试件尺寸由200mm 立方体改为150mm 立方体的尺寸效应影响系数;为计量单位换算系数。 由此可得出R 与C 的换算关系如表3.1.2所列 表3.1.2 R 与C 换算表

混凝土抗压强度计算表

抗压强度检测 1.1 一般规定 1.1.1 钻芯法可用于确定检测批或单个构件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推定值,也可用于钻芯修正方法修正间接强度检测方法得到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换算值。 1.1.2 抗压芯样试件宜使用直径为100mm的芯样,且其直径不宜小于骨料最大粒径的3倍;也可采用小直径芯样,但其直径不应小于70mm且不得小于骨料最大粒径的2倍。 1.2 芯样试件试验和抗压强度值计算 1.2.1 芯样试件应在自然干燥状态下进行抗压试验。当结构工作条件比较潮湿,需要确定潮湿状态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时,芯样试件宜在20℃±5℃的清水中浸泡40h~48h,从水中取出后应去除表面水渍,并立即进行试验。 1.2.2 芯样试件抗压试验的操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中对立方体试件抗压试验的规定。

1 检测批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推定值应计算推定区间,推定区间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fcu,cor,m——芯样试件抗压强度平均值(MPa),精确至0.1MPa; fcu,cor,i——单个芯样试件抗压强度值(MPa),精确至0.1MPa; fcu,e1——混凝土抗压强度推定上限值(MPa),精确至0.1MPa; fcu,e2——混凝土抗压强度推定下限值(MPa),精确至0.1MPa; k1,k2——推定区间上限值系数和下限值系数,按本规程附录A查得; scu——芯样试件抗压强度样本的标准差(MPa),精确至0.01MPa。 2 fcu,e1和fcu,e2所构成推定区间的置信度宜为0.90;当采用小直径芯样试件时,推定区间的置信度可为0.85。fcu,e1与fcu,e2之间的差值不宜大于5.0MPa和0.10fcu,cor,m两者的较大值。 3 fcu,e1与fcu,e2之间的差值大于5.0MPa和0.10fcu,cor,m两者的较大值时,可适当增加样本容量,或重新划分检测批,直至满足本条第2款的规定。 4 当不具备本条第3款条件时,不宜进行批量推定。

混凝土强度保证率计算方法精选文档

混凝土强度保证率计算 方法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混凝土强度保证率P(%)计算方法 1、同标号(强度等级)试块组数n≥30时,混凝土试件强度应分别计算混凝土强度保证率和离差系数。 离差系数计算方法:Cv = S n / R n 当混凝土抗压强度<20 MPa时 Cv<为优良;Cv<为合格。 当混凝土抗压强度≥20 MPa时 Cv<为优良;Cv<为合格。 混凝土强度保证率P(%)可按表1混凝土强度保证率t—P对照 表直接查得, t = (R n - R标) / S n。

2、同标号(强度等级)试块组数30>n ≥5时,混凝土试件强度同时应满足下列两式,该统计单位的混凝土强度应判为合格。 R n - >R 标 (2-1) R n - ≥标 (当R 标≥20) (2-2) ≥标 (当R 标<20) 式中,S n —n 组试件强度的标准差,按下式计算: 当(R 标≥20MPa )统计得到的S n 小于 MPa 时,应取S n = MPa ; 当(R 标<20MPa )统计得到的S n 小于时,应取S n = MPa 。 试中:R n —n 组试件强度的平均值MPa ; R i —单组试件强度MPa ; R 标 —设计28天龄期抗压强度值MPa ; n —样本容量。 3、同标号(强度等级)试块组数5>n ≥2组时,混凝土试块强度应同时满足下列两式,该统计单位的混凝土强度应判为合格。 R n ≥ R 标 (3-1) R min ≥标 (3-2) 试中:R n —n 组试件强度的平均值(MPa ); R 标—设计28天龄期抗压强度值,(MPa ); R min —n 组试块中抗压强度最小一组值。 4、同标号(强度等级)混凝土试块28天龄期抗压强度的组数只有1组时,混凝土试 块强度应满足下式要求: R ≥ R 标 1 )(12 --= ∑=n R R S n i n i n

混凝土、砂浆抗压强度计算表

混凝土抗压强度计算表说明 1、混凝土强度验收批应符合下列规定(GB50204-92): 混凝土强度按单位工程同一验收批评定,但单位工程仅有一组试块,其强度不应低于1.15f cu,k,当单位工程试块数量在2~9组时,按非统计方法评定;单位工程试块数量在10组及其以上时,按统计方法进行评定。 2、混凝土试样应在混凝土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频率应符合下列规定(GB50204-92): (1)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3)对现浇混凝土结构: 1)每一层配合比的混凝土,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同一单位工程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注:预拌混凝土应在预拌混凝土厂内按上述规定取样,混凝土运到施工现场后,尚应按上述规定留置试件。 3判定标准: m fcu-λ1S fcu≥0.9 f cu,k f cu,min≥λ2 f cu,k m fcu≥1.15f cu,k f cu,min≥0.95 f cu,k 统计方法非统计方法

m fcu——同一验收批混凝土强度的平均值(N/mm2); f cu,k——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N/mm2); f cu,min——同一验收批混凝土强度最小值(N/mm2); S fcu——同一验收批混凝土强度的标准值(N/mm2)。 如S fcu的计算值小于0.06 f cu,k时,则取S fcu=0.06 f cu,k 混凝土强度合格判定系数 混凝土强度的标准差S fcu按下列式计算: 式中f cu,i——第I组混凝土试件强度值(N/mm2); n——一个验收混凝土试件组数。 当检验结果能满足上两式要求的,则该批混凝土强度判为合格,当不满足上述规定的,则该批混凝土强度判为不合格。 由不合格批混凝土制成的结构或构件应进行鉴定,对不合格的结构或构件必须及时处理。

混凝土强度保证率计算方法

混凝土强度保证率P(%)计算方法 1、同标号(强度等级)试块组数n》30时,混凝土试件强度应分别计算混凝土强度保证率和离差系数。 离差系数计算方法:Cv = 5 / R n 当混凝土抗压强度v 20 MPa时Cv V0.18为优良;Cv v 0.22为合格。当混凝土抗压强度》20 MPa时Cv v0.14为优良;Cv v0.18为合格。 混凝土强度保证率P (%)可按表1混凝土强度保证率t—P对照 表直接查得,t = (R n - R标)/ 5。 表1 混凝土强度保证率t?P对照表

2、同标号(强度等级)试块组数30> n》5时,混凝土试件强度 同时应满足下列两式,该统计单位的混凝土强度应判为合格。 R n - 0.7S n > R 标(2—1) R n - 1.60S n>0.83R标(当R标》20)(2—2) > 0.80R 标(当R 标V 20) 式中,S n—n组试件强度的标准差,按下式计算: n ' (R i - R n)2 i =1 n - 1 当(R标》20MPa)统计得到的$小于2.0 MPa时,应取2=2.0 MPa; 当(R 标V 20MPa)统计得到的S n小于1.5MPa时,应取S=1.5 MPa。试中:R n —n组试件强度的平均值MPa; R i —单组试件强度MPa; R标一设计28天龄期抗压强度值MPa; n —样本容量。 3、同标号(强度等级)试块组数5>n>2组时,混凝土试块强度应同时满足下列两式,该统计单位的混凝土强度应判为合格。 R n》1.15 R 标(3 —1) R mi n》0.95R 标(3 —2) 试中:R n—n组试件强度的平均值(MPa); R标一设计28天龄期抗压强度值,(MPa); R min —n组试块中抗压强度最小一组值。 4、同标号(强度等级)混凝土试块28天龄期抗压强度的组数只有1组时,混凝土试 块强度应满足下式要求: R A 1.15 R 标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50107-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Standard for test and evaluation of concrete compression strength GB50107-2010 2010-05-31发布2010-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二OO二~二OO三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3]102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的主要内容有:1总则;2术语、符号;3基本规定;4混凝土的取样与试验;5混凝土强度的合格评定。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是:1增加了术语、符号;2补充了试件取样频率的规定;3增加了C60及以上高强混凝土非标准尺寸试件确定折算系数的方法;4修改了评定方法中标准差已知方案中的标准差计算公式;5修改了评定方法中标准差未知方案的评定条文;6修改了评定方法中非统计方法的评定条文。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管理组(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邮政编码:100013;电子信箱:standards@https://www.360docs.net/doc/a0185994.html,)。 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参编单位: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湖南大学 北京市建筑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 上海建工材料工程有限公司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云南建工混凝土有限公司 舟山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 北京东方建宇混凝土技术研究院 贵州中建建筑科学研究院 沈阳北方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混凝土离差系数及保证率计算方法

1、离差系数CV 2、混凝土保证率 ①先计算z值: 上两个式中: Rn = R28 混凝土离差系数及保证率计算方法CV 亠1)100% = Sn/ R28 P : R 28 R 标 n 1 抽样混凝土试件平均强度(MPa; (n 1) ”R标一一混凝土强度设计值(MPa ; Sn =c(n-1)——混凝土统计均方差; (MPa Cv——混凝土离差系数(% ② 以z值查标准正态分布表(附表1 续)可求得混凝土保证率P。

附录C普通混凝土试块试验数据统计方法

C.0.1同一标号(或强度等级)混凝土试块 28天龄期抗压强度的组数 n > 30寸,应符合表C.0.1的要求: 表C.0.1混凝土试块28天抗压强度质量标准 > n 》5时,混凝土试块强度应同时满足下列要求: 0.7Sn (C.0.2-1) 式中: Sn ---- n 组试件强度的标准差,MPa 。 当统计得到的Snv2.0(或1.5) MPa 时,应取Sn 二2.0MPa (R 标》20MPa ; Sn=1.5MPa (R 标< 20Mpa ); Rn —— n 组试件强度的平均值, MPa ; Ri ――单组试件强度,MPa ; 设计28天龄期抗压强度值,MPa ; n ——样本容量 项 目质量标准 优良 合格 任何一组试块抗压强度最低不得低于设计值的 90% 85% 无筋(或少筋)混凝土强度保证率 85% 80% 配筋混凝土强度保证率 95% 90% 混凝土抗压强度的离差系数:V 20MPa < 0.18 V 0.22 > 20MPa < 0.14 < 0.18 C.0.2同一标号(或强度等级)混凝土试块 28天龄期抗压强度的组数30 Rn Rn — 1.60Sn 》0.831标 (当R 标》20 (C.0.2-2) 或 > 0.80RS (当R 标< 20) (C.0.2-3)

混凝土强度保证率计算方法之令狐文艳创作

混凝土强度保证率P(%)计算方法 令狐文艳 1、同标号(强度等级)试块组数n≥30时,混凝土试件强度应分别计算混凝土强度保证率和离差系数。 离差系数计算方法:Cv =S n/ R n 当混凝土抗压强度<20 MPa时Cv<0.18为优良;Cv<0.22为合格。 当混凝土抗压强度≥20 MPa时Cv<0.14为优良;Cv<0.18为合格。 混凝土强度保证率P(%)可按表1混凝土强度保证率t—P对照 表直接查得, t = (R n- R标) / S n。

2、同标号(强度等级)试块组数30>n≥5时,混凝土试件强度同时应满足下列两式,该统计单位的混凝土强度应判为合格。 R n - 0.7S n>R标(2-1) R n - 1.60S n≥0.83R标(当R标≥20)(2-2) ≥0.80R标(当R标<20) 式中,S n—n组试件强度的标准差,按下式计算: 当(R标≥20MPa)统计得到的S n小于2.0 MPa时,应取S n=2.0 MPa; 当(R标<20MPa)统计得到的S n小于1.5MPa时,应取S n=1.5 MPa。 试中:R n —n组试件强度的平均值MPa; R i —单组试件强度MPa; R标—设计28天龄期抗压强度值MPa; n —样本容量。 3、同标号(强度等级)试块组数5>n≥2组时,混凝土试块强度应同时满足下列两式,该统计单位的混凝土强度应判为合格。 R n≥1.15 R标(3-1) R min≥0.95R标(3-2) 试中:R n—n组试件强度的平均值(MPa); R标—设计28天龄期抗压强度值,(MPa); R min—n组试块中抗压强度最小一组值。 4、同标号(强度等级)混凝土试块28天龄期抗压强度的组数只有1组时,混凝土试 块强度应满足下式要求: R≥1.15 R标

混凝土强度保证率计算方法Word文档

混凝土强度保证率P(%)计算方法 1、同标号(强度等级)试块组数n≥30时,混凝土试件强度应分别计算混凝土强度保证率和离差系数。 离差系数计算方法:Cv = S n / R n 当混凝土抗压强度<20 MPa时 Cv<0.18为优良;Cv<0.22为合格。 当混凝土抗压强度≥20 MPa时 Cv<0.14为优良;Cv<0.18为合格。 混凝土强度保证率P(%)可按表1混凝土强度保证率t—P对照表直接查得, t = (R n - R标) / S n。

2、同标号(强度等级)试块组数30>n≥5时,混凝土试件强度同时应满足下列两式,该统计单位的混凝土强度应判为合格。 R n - 0.7S n >R 标 (2-1) R n - 1.60S n ≥0.83R 标 (当R 标≥20) (2-2) ≥0.80R 标 (当R 标<20) 式中,S n —n 组试件强度的标准差,按下式计算: 当(R 标≥20MPa)统计得到的S n 小于2.0 MPa 时,应取S n =2.0 MPa ; 当(R 标<20MPa )统计得到的S n 小于1.5MPa 时,应取S n =1.5 MPa 。 试中:R n —n 组试件强度的平均值MPa ; R i —单组试件强度MPa ; R 标 —设计28天龄期抗压强度值MPa ; n —样本容量。 3、同标号(强度等级)试块组数5>n≥2组时,混凝土试块强度应同时满足下列两式,该统计单位的混凝土强度应判为合格。 R n ≥1.15 R 标 (3-1) R min ≥0.95R 标 (3-2) 试中:R n —n 组试件强度的平均值(MPa ); R 标—设计28天龄期抗压强度值,(MPa ); R min —n 组试块中抗压强度最小一组值。 4、同标号(强度等级)混凝土试块28天龄期抗压强度的组数只有1组时,混凝土试 块强度应满足下式要求: 1 )(12 --= ∑=n R R S n i n i n

混凝土抗压强度计算表

混凝土抗压强度计算表 抗压强度,就是30MPA,也就是30N/mm2 但这是设计值,实际值一般都比这个高 混凝土是脆性材料,没有屈服点,也就没有屈服强度.只有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和抗拉强度的标准。 1 混凝土标号与强度等级 长期以来,我国混凝土按抗压强度分级,并采用“标号”表征。1987年GBJ107-87标准改以“强度等级”表达。DL/T5057-1996《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DL/T5082-1998《水工建筑物抗冰冻设计规范》,DL5108-1999《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等,均以“强度等级”表达,因而新标准也以“强度等级”表达以便统一称谓。水工混凝土除要满足设计强度等级指标外,还要满足抗渗、抗冻和极限拉伸值指标。不少大型水电站工程中重要部位混凝土,常以表示混凝土耐久性的抗冻融指标或极限拉伸值指标为主要控制性指标。 过去用“标号”描述强度分级时,是以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数值冠以中文“号”字来表达,如200号、300号等。 根据有关标准规定,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以混凝土英文名称第一个字母加上其强度标准值来表达。如C20、C30等。 水工混凝土仅以强度来划分等级是不够的。水工混凝土的等级划分,应是以多指标等级来表征。如设计提出了4项指标C9020、W0.8、F150、εp0.85×10-4,即90 d抗压强度为20 MPa、抗渗能力达到0.8 MPa下不渗水、抗冻融能力达到150次冻融循环、极限拉伸值达到0.85×10-4。作为这一等级的水工混凝土这4项指标应并列提出,用任一项指标来表征都是不合适的。作为水电站枢纽工程,也有部分厂房和其它结构物工程,设计只提出抗压强度指标时,则以强度来划分等级,如其龄期亦为28 d,则以C20、C30表示。 2 混凝土强度及其标准值符号的改变 在以标号表达混凝土强度分级的原有体系中,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用“R”来表达。 根据有关标准规定,建筑材料强度统一由符号“f”表达。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为“fcu”。其中,“cu”是立方体的意思。而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以“fcu,k”表达,其中“k”是标准值的意思,例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时,fcu,k=20N/mm2(MPa),即立方体28d抗压强度标准值为20MPa。 水工建筑物大体积混凝土普遍采用90d或180d龄期,故在C符号后加龄期下角标,如C9015,C9020指90d龄期抗压强度标准值为15MPa、20MPa的水工混

混凝土强度评定计算公式

混凝土强度评定计算公式 答:根据《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淮》GB/T50107―2010,评定混凝土强度的方法有:用统计方法和非统计方法,(统计方法又分一、二,但一、二适用的条件不同,一、适用方差已知的统计方法,二、适用方差未知的统计方法)。 一、方差已知的统计方法:《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淮》GB/T50107―2010中规定公式进行评定。 5.1.2 一个检验批的样本容量应为连续的3组试件,其强度应同时符合下列规定: m?cu≥?cu,k+0.7σ0 (5.1.2—1) ?cu,min≥?cu,k-0.7σ0 (5.1.2—2)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高于C20时,其强度最小值尚应满足下列要求: ?cu,min≥0.85?cu,k (5.1.2—4)当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20时,其强度最小值尚应满足下列要求:?cu,min≥0.90?cu,k (5.1.2—5) 二、方差未知的统计方法:《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淮》GB/T50107―2010中规定公式进行评定。 5.1.3 当样本容量不少于10组时,其强度应同时符合下列规要求: m?cu≥?cu,k+λ1●S?cu (5.1.3—1) ?cu,min≥λ2●?cu,k (5.1.3—2) 当检验批混凝土强度标淮差S?cu 计算值小于2.5N/mm2时,应取 2.5N/mm2。 λ1、λ2按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淮》GB/T50107―2010表5.1.3选。三、非统计方法:《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淮》GB/T50107―2010中规定公式进行评定。 5.2.2 当样本容量小于10组时,其强度应同时符合下列规要求: m?cu≥+λ3●?cu,k (5.2.2—1) ?cu,min≥λ4●?cu,k (5.2.2—2) λ4取0.95。混凝土强度等级<C60,λ3取1.15,≥C60,λ3取1.10。

混凝土离差系数及保证率计算方法

混凝土离差系数及保证率计算方法 1离差系数CV CV 3 100% R 28 2、混凝土保证率 P: 上两个式中: R 28 ――抽样混凝土试件平均强度(MP3 ; R 标一一混凝土强度设计值(MPa ; (T (n-1 ) -- 混凝土统计均方差; (MPa Cv --- 混凝土离差系数(%) ②以z 值查标准正态分布表(附表 1续)可求得混凝土保证率 P 。 SL176-2007 同一标号混凝土 28d 强度组数5E <30 R 28 -0.7 ;-(n J ) >只标 R 28 -1.6 ;:((n 」)为.83R 标(R 标丝OMPa ) 为.80R 标(R 标<20MPa ) ;:((n 」) <2.0( 1.5)MPa ,应该-(nj ) =2.0 MPa (R 标为0MPa ),,(n 」)=,1.5 MPa ( R 标<20MPa ) 同一标号混凝土 28d 强度组数2E <5 R 28 羽.15R 标 Rn in 巽).95R 标 同一标号混凝土 28d 强度组数i=1 R N .15R 标 CV<0.14,0.18 (R 标丝0MPa ) z ①先计算z 值: R 2 8 一 R 标

CV

附录C普通混凝土试块试验数据统计方法 C.0.1同一标号(或强度等级)混凝土试块的要求: 表C.0.1混凝土试块28天抗压强度质量标准项目质量标准 任何一组试块抗压强度最低不得低于设计值的无筋(或少筋)混凝土强度保证率 配筋混凝土强度保证率 混凝土抗压强度的离差系数:v 20MPa > 20MPa C.0.2同一标号(或强度等级)混凝土试块28天龄期抗压强度的组数n > 30寸,应符合表 C.0.1 优良合格 90% 85% 85% 80% 95% 90% v 0.18 v 0.22 v 0.14 v 0.18 28天龄期抗压强度的组数30 > n》5时,混凝土试块

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值计算

1 总 则 1.0.1~1.0.3 本规范系根据国家标准《水利水电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199—94)》(简称《水工统标》)的规定,对《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DJ20—78)》(简称原规范)的设计基本原则进行了修改,并依据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增补有关内容后,编制而成。其适用范围扩大到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和地震区的结构,其它与原规范相同。但不适用于混凝土坝的设计,也不适用于碾压混凝土结构。 当结构的受力情况、材料性能等基本条件与本规范的编制依据有出入时,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通过专门试验或分析加以解决。 1.0.4 本规范的施行,必须与按《水工统标》制订、修订的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等各种水工建筑物设计标准、规范配套使用,不得与未按《水工统标》制订、修订的各种水工建筑物设计标准、规范混用。 3 材 料 3.1 混凝土 3.l.2 按照国际标准(ISO3893)的规定,且为了与其它规范相协调,将原规范混凝土标号的名称改为混凝土强度等级。在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时作了两点重大修改; (1)混凝土试件标准尺寸,由边长200mm 的立方体改为边长150mm 的立方体; (2)混凝土强度等级的确定原则由原规范规定的强度总体分布的平均值减去1.27倍标准差(保证率90%),改为强度总体分布的平均值减去1.645倍标准差(保证率95%)。用公式表示,即: f cu,k =μfcu,15-1.645σfcu =μfcu ,15(1-1.645δfcu ) (3.1.2-1) 式中 f cu,k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即混凝土强度等级值(N /mm 2); μ fcu,15──混凝土立方体(边长 150mm )抗压强度总体分布的平均值; σfcu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 δ fcu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变异系数。 混凝土强度等级由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确定,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本规范混凝土 其他力学指标的基本代表值。 R (原规范的混凝土村号)与C (本规范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之间的换算关系为: )1.0() 27.11(95.0645.1115,15,R C fcu fcu δδ--= (3.1.2-2) 式中0.95为试件尺寸由200mm 立方体改为150mm 立方体的尺寸效应影响系数;0.1为计量单位换算系数。 由此可得出R 与C 的换算关系如表3.1.2所列 表3.1.2 R 与C 换算表 注:表中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变异系数是取用全国28个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合格 水平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调查统计分析的结果。 3.1.3 混凝土强度标准值 (1)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

混凝土强度评定手工计算方法

混凝土强度评定手工计算方法 混凝土强度评定一般是按相同强度相同分部来评定的:例如:基础垫层,基础,主体,地面等。如果主体中有两种不同强度的混凝土,则必须分开评定:像一层至二层柱为C25,二层以上为C20。则必须按C25和C20强度分别进行评定。评定时一般分两种情况: 一、非统计方法:施工工程较小,混凝土试块总数不足10组时,评定其强度只能采用非统计方法评定。这时验收批的混凝土的强度应符合下列公式要求:(符号含义见最后面)Mfcu≥1.15fcu,k fcu,min≥0.95fcu,k 例如有六组混凝土试块强度,设计强度为C20,其每组的平均值为:23.10、22.2、24.1、20.7、19.1、21.2。 经计算:Mfcu=21.73(平均值) 判定强度:Mfcu≥1.15 fcu,k 21.73<1.15×20 不符合 fcu,min≥0.95 fcu,k 19.1>0.95×20 符合 该批混凝土虽然平均强度大于C20的标准强度,但不符合大于或等于标准强度的1.15倍;虽第二公式试块最小值大于标准强度的0.95倍。但这批试块还认为不合格。因此也认为该批试块所代表的结构混凝土也不合格。对于一般人来说认为不合理,想不通。但按规范判定就这么严格。原因是说明我们混凝土强度离散性大,管理差,保证率低。因此我们做试块要尽量多些,代表性强些,并应保证每组试块强度都比标准强度高出15%左右,这样保证性就可靠了。 二、统计方法: 应由不小于10组相同分部相同强度的试块代表一验收批,其强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Mfcu -λ1Sfcu≥0.9 fcu,k fcu,min≥λ2 fcu,k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