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沥青的老化后指标对沥青路面的影响
沥青改性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沥青改性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沥青改性技术旨在利用化学、物理或生物等手段对沥青进行改性,以提高沥青的物理性能和抗老化能力,从而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并解决道路养护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目前,沥青改性技术已成为道路建设和维护领域的重要技术之一,为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交通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沥青改性技术的研究现状1. 常用的沥青改性技术目前,常用的沥青改性技术主要包括添加剂、改变沥青组成结构、填充物和再生沥青等技术。
其中,添加剂的使用广泛,常用的添加剂主要有聚合物、沥青橡胶和功能性添加剂等。
2. 沥青改性技术的性能评价对沥青改性技术的评价常采用黏度、剪切稳定性、温度敏感性、弹性恢复等指标。
例如,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可对改性沥青的流变性质进行分析,对改性沥青的抗老化性能采用高温氧化稳定性测试等手段进行评价。
3. 沥青改性技术的应用范围沥青改性技术不仅适用于高速公路、城市道路等各种路面,也适用于飞机跑道、港口码头、停车场等各种道路设施的建设和维护。
二、沥青改性技术的发展趋势1. 环保化、可持续化未来,沥青改性技术将更加重视环保因素,对可回收资源的利用和减少污染物排放进行深入研究。
同时,沥青改性技术也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推进路面绿色化和智能化。
2. 基于多学科学科的研究模式沥青改性技术的研究要求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如材料科学、交通工程、化学、环境科学等。
未来,沥青改性技术的研究模式将更加基于多学科学科的研究模式,以实现更高效的创新和发展。
3. 交流合作、资源共享不同国家和地区在沥青改性技术研究和应用方面存在差异。
未来,沥青改性技术领域将更加倡导国际交流、合作和资源共享,以促进沥青改性技术的跨国发展和应用。
三、结束语沥青改性技术是道路建设和维护领域的重要技术之一,具有重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将更加重视沥青改性技术的环保化和可持续发展,基于多学科学科进行研究模式创新,强化交流合作和资源共享等方面的措施,以推动沥青改性技术更好的发展和应用。
RCA改性剂对SMA-13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研究

道i路I工I程0RCA改性剂对SMA- 13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 的影响研究张宏敏(广西交科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南宁530007)摘要:文章为评价复配双改性剂RCA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对RCA-SMA-13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水稳定性及低温性能进行试验,并与SBS- SMA- 13混合料进行对比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RCA改性剂对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有一定提升,但在水稳定性及低温性能方面,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处于同一水平。
由于RCA改性剂造价较SBS更低,因此有一定的应用研究价值。
关键词:道路工程;复配双改性剂;RCA- SMA-13;路用性能中图分类号:U416.217 文献标识码:A DOI:1〇.13282/ki.wccst.202l.01.023文章编号:1673 - 4874(2021 )01 - 0081 - 03〇引言当前我国高等级公路路面用沥青多为改性沥青,即在基质沥青中加入改性剂,提升 了沥青在高、低温等方面的性能。
改性沥青的应用在大大改善我国沥青路面使用质量的同时,也丰富了我国沥青路面的设计及施工工艺。
我国路面目前使用的聚合物改性剂主要有SBS、SBR、EVA、PE等,SBS属热塑性橡胶类,SBR属橡胶类,EVA、PE属热塑性树脂类。
而复配双改性剂RCA主要是以天然沥青和纳米高分子材料进行精加工而成。
其中天然沥青性质极其稳定,耐老化性能好,与基质沥青相容性好;而纳米高分子材料的比表面积极大,表面活性更高,使得沥青路面更适用于高温、重载等较为严苛的交通条件。
拌和沥青混合料时,与SBS改性剂直接加入沥青进行“湿拌”不同,RCA改性剂先与集料进行“干拌”,之后再向拌缸中投入沥青。
本文主要研究RCA改性剂对SMA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
1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1.1原材料本文试验采用的沥青有两种,70*基质沥青用来和RCA改性剂一同制备沥青混合料,同级配下,用SBS改性沥青制备混合料作为对比研究对象。
SBS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C2015年42期 205SBS 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技术分析李守源 解际强 诸葛飞 陈 冰 乔俊峰 临沂市公路应急处置中心,山东 临沂 276000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道路建设也越来越多。
在路面施工技术术中,混凝土材料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材料。
其中SBS 改性沥青具有: 耐高温、抗低温、抗车辙等能力,使得其在国内的高速公路、城市中的主干道路等施工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本文就SBS 改性沥青混凝土技术在路面的施工作出分析。
关键词:SBS ;改性沥青;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U416.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10(2015)42-0205-011 引言公路交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很多工路面施工中,都运用到了SBS 改性沥青混合料,这种混合料主要是在沥青中添加改性剂,以此改变沥青的原有性能,与普通的混合料相比,性能更加优良,有效的延长了道路使用寿命。
目前,改性沥青是提升沥青材料质量和性能的有效途径,在道路改造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 SBS 改性沥青概述SBS 改性沥青是在基质沥青中加入一定比例的 SBS 改性剂,通过剪切、搅拌等方法,使得 SBS 可以均匀分布在沥青中,同时加入适当的专属稳定剂,形成 SBS 共混材料,利用SBS 良好的物理性能,对沥青进行改性处理。
SBS 属于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其中存在的聚苯乙烯链段和聚丁二烯链段存在明显的两相结构,前者为分散相而后者为连续相。
这种两相分离结构可以与沥青基质形成空间立体网络结构,对沥青材料的温度性能、拉伸性能、弹性以及混合料的稳定性、抗老化性等进行改善,从而提高沥青对于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
3 改性沥青种类以及性质研究改性剂种类改性沥青以及改性沥青混合料主要是指在沥青中掺加高分子聚合物、橡胶粉以及其他外掺剂或者经过对沥青进行轻度的氧化处理的沥青结合料。
沥青PG分级技术在沥青路面建设中的应用

保持较好的服务状态,不出现车辙、裂缝和水损害等路面病害。 路用性能等级,脚标 x 代表路面设计最高温度(7d 最高平均路面
而沥青胶结料对混合料性能及路面抵抗病害的能力有决定性影 温度),脚标 y 代表路面设计最低温度(年极端最低温度)。按照
响,因此合理有效地选取沥青是沥青路面质量和服务水平的保 路面设计温度,将沥青分为 7 个高温等级以及相应的低温压级,
在国内外的高等级公路的路面中,绝大多数为沥青路面。交
二、PG 分级在沥青路面建设中的应用
通量的增长,汽车载重量的加大,以及行车速度的提高对沥青路
在美国 SHRP 成果的 Superpave 沥青胶结料分级体系中,
面的使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沥青路面建成后需能够长期 沥青等级以 PGx-y 表示,PG 是 Performance Grade 的词首,表示
文对沥青 PG 分级技术在沥青路面建设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筑后长期使用时的阶段。沥青 PG 分级技术评价沥青胶结料性能
一、沥青 PG 分级技术背景
的试验包括沥青 加速老化试验 (PAV)、动 态剪 切流 变 试验
沥青 PG 分级技术是美国从 1987 年开始,历时五年投资一 (DSR)、弯曲梁蠕变劲度试验(BBR)和直接拉伸试验(DT)。
分级具有以下优点:
和装卸的基本要求。二是将该沥青经旋转薄膜烘箱或薄膜烘箱
1.传统针入度分级的试验是经验性的,试验结果与实际性能 加热后的残留物在高温级温度下作动态剪切试验,其标准值是
之间的关系由经验获得,这导致试验结果与实际性能之间的关 G*/sinδ≥2.2kPa,以此代表沥青在拌和及铺筑过程短期老化的
应用技术交流
技术协作信息
沥青路面在使用过程中对长期性能和服务水平要求较高,为保证路面建成后不出现车辙、裂缝和水损害等路面病 害,需对沥青胶结料的性能进行严格把控。采用沥青 PG 技术可以对沥青性能进行更有效的评价,从而保障沥青路面的 性能和服务质量。
道路沥青老化性状分析及评价

第22卷 第4期2005年4月 公 路 交 通 科 技Journal of Highway and T ransportati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V ol 122 N o 14 Apr 12005文章编号:1002Ο0268(2005)04Ο0005Ο04收稿日期:2004Ο02Ο19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2002AA335100)作者简介:李海军(1969-),男,山东东营人,高级工程师,博士研究生,现从事路面材料方面的研究1道路沥青老化性状分析及评价李海军,黄晓明,曾凡奇(东南大学交通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6)摘要:分析道路沥青在不同因素影响下的老化机理,以及沥青在老化过程中微观性状的变化特点。
基于表征沥青使用性能的流变力学指标,测试4种道路沥青在不同老化过程中的特征。
在评价沥青耐老化性能方面,提出考虑沥青初始粘度和粘度增加值两种因素的老化指标,以及用温度变化表示的老化沥青低温性能衰变指标。
试验分析得出,不同沥青有不同的耐拌和老化性能、耐使用老化性能,在分析当地气候、交通特点,选择使用沥青标号品种的同时,应考虑到沥青不同使用条件下抗老化性能的差异。
关键词:道路工程;沥青老化性状;SHRP 方法;评价中图分类号:U414 文献标识码:A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Aging Behavior of Road AsphaltLI Hai Οjun ,H UANG Xiao Οming ,ZENG Fan Οqi(T ransportation C ollege S outheast University ,Jiangsu Nanjing 210096,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aging mechanism and microcosmic character of road asphalt under different in fluence factor ,and m oreover ,different characters of four kinds aging asphalt were tested based on rheologic property of asphalt pavement performance 1T o e 2valuate anti Οageing property of asphalt ,an aging index considering asphalt original viscidity and increased viscidity of aged asphalt were put forward 1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different asphalt has different anti Οaging properties in mixing cycle and in service life 1S o when choosing the grade and the breed of road asphalt ,not only the climate and traffic characteristics but als o the different performance of dif 2ferent asphalt on anti Οaging behaviour should be considered 1K ey words :R oad engineering ;Character of aging asphalt ;SHRP ’method ;Evaluation0 引言沥青性质随时间而变化的现象,称为沥青的老化。
老化程度对硅藻土改性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的影响研究

表 s 克拉玛依 1 1 0 沥青 混 合 料 低 温 弯 曲试 验 结 果
从表 3 ~5可 以看 出 :
土掺 量 的增加 逐渐增 大 , 硅藻 土 掺 量为 1 3 ~1 4 时 弯拉 强度达 到峰 值 , 之 后 随 着硅 藻 土掺 量 的进 一
( 1 )相 同标 号沥青 混合 料 的弯拉 强度 随着硅 藻
硅 藻 土 是 由单 细 胞 水 生植 物 硅 藻 长 年 累 月沉
将 经过 拌 和 的 松 散 沥 青 混 合 料 再 进 行 一 次 加 速 老
化 。长期 老 化模 拟 方 法有 加 压 氧 化 ( P VA) 、 延 时 烘
积, 体 内原 生质 分解 , 以硅 酸 为主要 成 分 的遗壳 成层
沥 青 种类 弯 拉强 度 比 弯 拉 应 变 比 劲 度 模 量 比 弯拉 强 度 比
1 . 1 8
弯拉应变 比
0.7 4
劲 度 模 量 比
1 .6 3
1. 4 3 1. 2 8 1. 51 1. 4 0
0. 81 O. 87
O. 92 0.9 4 0. 86
验、 受 限制应 力试 验 、 三 点弯 曲 J积分 试 验 、 C 积 分 试验 、 收缩 系数试 验和应 力松 弛试验 等 。其 中 , 低 温
表3 中海 7 0 沥青 混 合 料 低 温 弯 曲试 验 结 果
沥青混凝土质量控制

沥青混凝土质量控制沥青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道路建设、机场跑道、停车场等工程中的重要材料。
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耐久性、安全性和使用性能。
因此,对沥青混凝土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至关重要。
一、原材料的质量控制1、沥青沥青是沥青混凝土中的粘结剂,其质量对混合料的性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在选择沥青时,应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气候条件、交通量以及路面使用要求等因素,确定合适的沥青标号。
同时,要对沥青的针入度、软化点、延度等指标进行严格检测,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2、集料集料在沥青混凝土中占据了较大的比例,其质量和级配直接影响着混合料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集料应坚硬、耐磨、表面粗糙且洁净,不得含有杂质和风化颗粒。
对于粗集料,要重点检测其压碎值、洛杉矶磨耗损失、针片状颗粒含量等指标;对于细集料,应关注其含泥量、砂当量等指标。
此外,集料的级配应符合设计要求,通过合理的级配可以提高混合料的密实度和稳定性。
3、矿粉矿粉在沥青混凝土中起着填充空隙和增强粘结的作用。
矿粉应干燥、洁净,其粒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通常,矿粉的亲水系数应小于 1,以保证其与沥青的良好相容性。
二、配合比设计的质量控制1、目标配合比设计在进行目标配合比设计时,应根据工程的要求和原材料的性质,通过试验确定最佳的沥青用量和集料级配。
常用的试验方法有马歇尔试验、车辙试验等。
通过这些试验,可以评估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等性能,从而确定最优的配合比方案。
2、生产配合比设计在目标配合比确定后,需要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
生产配合比设计是在拌和厂的实际生产条件下,对目标配合比进行调整和优化。
通过对热料仓中集料的筛分分析,重新确定各热料仓的比例,并再次进行马歇尔试验,验证生产配合比的合理性。
3、生产配合比验证三、拌和过程的质量控制1、拌和设备的选择和调试选择性能良好、计量准确的拌和设备,并在使用前进行调试和校准,确保各种原材料的计量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2.5cm改性沥青超薄罩面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中的应用探讨

2.5cm改性沥青超薄罩面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中的应用探讨摘要:随着水泥混凝土路面运营年限的增加,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路面露骨、轻微裂缝、平整度差、抗滑性能不足等缺陷,及时对路面实施预防性养护,可有效增加公路的使用寿命,降低后期维修成本。
本文以某高速公路预防性养护工程为例,详细介绍了2.5cm改性沥青超薄罩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的优势、工艺、质量控制要点和实施效果,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预防性养护;超薄罩面;工艺;效果。
1.引言预防性养护的概念是,当路面还处于良好状态时,即针对所出现的早期病害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而不是等到路面损坏进一步恶化后再进行修补性养护,是一种主动式的养护理念。
目前常用的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有稀浆封层、碎石封层、微表处、薄层罩面等。
2.5cm改性沥青超薄罩面采用热拌沥青混合料体系,是将间断级配的大孔隙改性沥青混合料摊铺在高粘改性乳化沥青粘层上,使用摊铺设备进行摊铺,经压路机压实以后一次成型的路面结构,施工速度快,单日完成施工后即恢复路面标线,能有效提高路面抗滑能力,同时,高粘改性乳化沥青优异的粘结性能避免了以往薄层罩面存在的易推移风险。
该技术尤其适用于抗滑性能差、平整度差、噪音大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提升改造,具有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值得在路面预防性养护中推广应用。
2 工程背景某高速公路部分路段原设计路面结构为20cm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20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6cm水凝混凝土面层。
随着运营年限的增长,水泥混凝土路面平整度及抗滑指标出现明显下降,尤其部分隧道内路面出现的“镜面现象”,严重影响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
经检测评价,该路段路面技术状况指数(PQI)平均值为94.3,评价等级为优;路面损坏状况指数(PCI)平均值为95.5,评价等级为优;路面行驶质量指数(RQI)平均值为88.1,评级等级为优;路面抗滑性能指数(SRI)平均值为89.6,评价等级为良。
为有效提升路面的平整度和抗滑指标,延缓路面行驶质量下滑速度,决定对该路段及时采取预防性养护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性沥青的老化后指标对沥青路面的影响
摘要:本文针对改性沥青的老化后指标对沥青路面的影响进行探讨,主要介
绍了改性沥青的特点及优点,并对改性沥青道路施工的质量控制进行了论述,结合
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对改性沥青路面的主要类型和应用状况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改性沥青;沥青路面;质量控制
1改性沥青的优越性
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主要包括:高温抗车辙性能、低温抗脆裂性能、耐久性
和路面表面特性等。基质沥青经过改性以后,温度敏感性大幅度降低,一方面使沥
青的软化点大幅度提高,提高了路面的高温抗推拥和抗车辙能力;另一方面沥青的
脆点降低,在寒冷季节不发脆,具有柔性和韧性,减少路面裂缝,同时使沥青与石料
的粘结力提高,可以防止石料受水的作用造成剥落、松散等,沥青经过改性以后,
能有效地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2沥青老化后指标分析
沥青路面的冉生主要是沥青的再生。从化学组分移行出发. 由于组分的移
行,沥 青老化后,沥青的胶体结构发生了改变,某 些组分偏多,而某些组分偏
少。各组分间比 例不协调,所以导致沥青路用性能降低,针 对这种路用性能上
的改变旧沥青材料的再 生沥青胶体结构理论,向旧沥青中加入一 定量的再生
剂,使旧沥青中的各种化学组 分重新分配,旧沥青恢复原来的性质,性能 达到
规范所规定的技术指标要求。再生剂 的作用就是可以使沥青达到施工和最终路
用的粘度要求;改善再生沥青混合料,从而 达到其最佳的耐久性能,提供足够
的沥青 胶结料以裹附外加的新集料,提供混合料 设计所要求的结合料。 3.3
再生剂性能分析 再生剂必须有利于改善IEt沥青化学组 分的重新分配,并且要
与旧沥青有很好的 配伍关系,有溶解和分散沥青质的能力,从 而改变旧沥青的
化学组分及流变性能,达 到道路沥青所规定的技术指标要求。有A, B两种再
生剂,分别按旧沥青用置的2%, 3%,4%,5%,6%的加入量,测定再生后
沥青沥青的针人度,延度,软化点指标。
沥青的针入 度与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具有密切的关 系,它是我国选择沥青
标号的最主要的依据,对油源相同或温度敏感性相同的沥青, 针入度大即较稀
的沥青有较低的劲度模 量,比较稠沥青的路面裂缝少。对于老化后 的针人度与
沥青路面的抗裂性能关系也很 密切。分析数据表明,随着再生剂含量的增 加针
入度不断增大,使沥青的路面的抗裂 性能以及高温稳定性都得到良好的改善。
沥青的延度是通过在规定的速度和温 度下,拉伸标准试件的焉端直到断裂的长
度。延度反映了沥青的感温性,试验的结果 又反映了沥青各组分的内在联系,
是决定 沥青使用性能的誊要支柱,针入度相同的 材料,延度大的明显使用效果
较好。沥青的 软化点是高温条件下的性能指标,测定的 方法是环与球法。 分
析数据表明,随着再生剂含量的增 加,沥青的延度是逐渐增大的,软化点是逐 渐
降低的,都表明了在老化的沥青中加入 再生剂对于改善沥青的性能是有效的。
当 采用B型再生剂时沥青的质量分数为5%或采用A型再生剂沥青的质量分数
为6%时, 旧沥青的针入度,延度,软化点等各种路用 性能指标都有较大程度
的改善。
3改性沥青混和料的应用
3.1国内外的应用现状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由于高速公路网建成较早,已经进入维修养护的阶段、改
性沥青主要用于:做排水或吸音磨耗层及其下面的防水层;在老路面上做应力吸收
膜中间层,以减少反射裂缝;在重载交通道路的老路面上加铺薄或超薄沥青面层,
以提高耐久性;在老路面上或新建一般公路上做表面处治,以恢复路面使用性能或
减少养护工作量等。发达国家主要用SMA改善老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特别是用
于承受交通荷载及高轮胎压力的道路和机场路面。改性沥青还广泛用于透水路
面、稀浆封层和高刚度基层等;另外在桥梁伸缩缝、快速道路修补混合料等局部
领域也应用很多。
3.2常见的改性沥青路面的种类
3.2.1SMA路面
于20世纪60年代发源于德国,现已发展成欧洲重交通道路、机场和港区道
路流行的沥青混合料,随后又推广应用至美国,并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应用。SMA由
粗集料构成的坚固的骨架结构有优良的抵抗永久变形的能力,而填充粗集料结构
空隙的沥青赋予其高度的耐久性,其粗糙的表面构造则使路面具有优良的抗滑性
能和较低的交通噪声。德国于1984年建立了SMA国家标准,迄今铺筑面积超过
1亿m2;一些欧洲国家也陆续建立了SMA标准,瑞典、西班牙SMA铺筑面积超
过5000万m2,荷兰、法国、丹麦、挪威和波兰铺筑面积也超过1000万m2。1993
年我国在广佛高速公路和首都机场高速公路首次采用SMA,首都机场路使用至今
除了出现一些横向温度裂缝外,使用情况良好。1996年在首都机场东跑道和八达
岭高速公路,1997年在北京长安街,也修建了SMA路面,另外河北、辽宁、山西、
江苏等省也先后修建了SMA路面。
3.2.2OGFC路面
OGFC路面又称为大孔隙透水性沥青路面,它主要具有以下特点:OGFC路
面即指多孔性排水沥青面层,它具有较大的空隙率,能迅速让路表降水渗入结构层
内,从结构层内部排至道路边缘,使沥青路表保持相对于燥。使用OGFC路面,不仅
能有效地降低因表面积水引起的水雾、水溅及晴日眩光,而且可提供足够的表面
粗糙度,提高抗滑性能并能降低道路沿线噪音。美国早在1950年就开始研究
OGFC,并在许多州得到了推广应用,例如亚利桑那州95%州际公路铺筑了OGFC,
加上非州际公路的铺筑,总铺筑面积占道路铺筑面积的26%。
3.2.3SUPER路面
到1998年,美国利用Superpave方法的工程项目已达1339个,代表了全美1/3
热拌沥青工程项目。在我国上海浦东南干线和杨高南路立交南段进行了Super路
面的铺筑与研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乌鲁木齐于2001年也修建了Super改
性沥青路面(用于城市快速路),西安也进行了Super改性沥青路面的铺筑试验,其
路用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验证。随着时间的推移,优良的改性沥青路面结构在新
的世纪里,将会在公路领域和机场道面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结语
世界上石油资源是有限的,是不会再 生的,过度的开采必将造成资源的枯
竭。我 国公路建设,尤其是高速公路的大规模建 设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已取得
很大成绩, 目前有的高速公路已进入大、中修期。按照 沥青路面的设计寿命(1
5—20年),从现在 起,每年12%的沥青路面需要翻修,旧沥青 废弃量将达到
每年220万t之巨,如能加以利 用,经济效益是相当可观的,沥青再生技术 的
研究是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 莫一魁,田小革,王文强.沥青使用性能随老化时间变化关系的研究[J]. 公
路与汽运. 2011(02)
[2] 伍真川.老化对沥青性能的影响[J]. 公路与汽运. 2012(02)
[3] 邹桂莲,张肖宁,李智.改性沥青应用SHRP PG高温分级存在的几点问题
[J]. 中南公路工程. 2012(01)
[4] 田小革,郑健龙,张起森.老化对沥青结合料高温性能的影响[J]. 公路.
2011(01)
[5] 王翠红,王子军,黄伟祈,龙军.用SHRP手段评价国产沥青的性质[J]. 石油
沥青. 2013(04)
[6] 刘红瑛,林立,任伟,张涛.沥青混合料高温车辙评价指标的研究[J]. 石油沥
青. 2012(04)
[7] 李文胜.老化对沥青结合料三大指标的影响[J]. 公路与汽运.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