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标志物的跟踪检测在肺癌化疗中的应用价值
5种肿瘤标志物检测对晚期肺癌化疗疗效

5种肿瘤标志物检测对晚期肺癌化疗疗效摘要:目的探讨5种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评价晚期肺癌患者化疗疗效的价值。
方法我院晚期肺癌接受化疗的患者,根据肿瘤病理类型分为:腺癌组、鳞癌组和小细胞癌组。
肿瘤分期为IIIb期和IV期。
患者年龄49岁~89岁,平均年龄68.5±15.1岁、男57例、女43例。
对比(1)腺癌、鳞癌、小细胞癌患者化疗前后肿瘤指标。
结果(1)腺癌化疗后有效组、腺癌化疗后无效组CEA、CA50、CYFRA21-1、NSE、SCC比较有差异(P<0.05)。
(2)鳞癌化疗后有效组、鳞癌化疗后无效组CEA、CA50、CYFRA21-1、NSE、SCC比较有差异(P<0.05)。
(3)小细胞癌化疗后有效组、小细胞癌化疗后无效组CEA、CA50、CYFRA21-1、NSE、SCC比较有差异(P<0.05)。
结论联合多种肿瘤标志物对评价晚期肺癌患者化疗疗效具有简单、易操作的特点,可以为临床工作者提供丰富信息。
关键词:肿瘤标志物;晚期;肺癌;化疗疗效化疗药物在治疗肿瘤的同时,如何判断药物治疗疗效,如何预测患者的预后生存期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2]。
本文拟收集我院2011年3月~2016年1月我院晚期肺癌接受化疗的患者,分析5种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收集2011年3月~2016年1月我院晚期肺癌接受化疗的患者,根据肿瘤病理类型分为:腺癌组、鳞癌组和小细胞癌组。
肿瘤分期为IIIb期和IV期。
患者年龄49岁~89岁,平均年龄68.5±15.1岁、男57例、女43例。
1.4 研究方法根据WHO制定的实体瘤客观疗效,在患者化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
分为①完全缓解(CR):患者病灶完全消失;②部分缓解(PR):患者病灶缩小50%以上;③稳定(SD):患者病灶缩小不足50%;④进展(PD):有新病灶出现。
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定义为化疗有效,稳定、进展定义为化疗无效。
肺癌的肿瘤标志物检测和临床意义

肺癌的肿瘤标志物检测和临床意义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通常由于长期吸烟、环境污染或遗传因素而引起。
早期诊断对于肺癌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肿瘤标志物是一种用来表征肿瘤细胞产生的特殊蛋白质、糖类和遗传物质的指标,可以通过血液、尿液或组织样本进行检测。
本文将探讨肺癌的一些常见肿瘤标志物,以及它们在临床上的意义。
一、糖类标志物1. 碳酸氢根酶Ⅸ(CA-IX)CA-IX是一种酶类标志物,它的表达在肺癌细胞中较为常见。
CA-IX的检测可以用于早期诊断和疾病进展的监测。
此外,CA-IX还可以预测肺癌患者的预后和治疗效果。
2. 糖类抗原125(CA-125)CA-125是一种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在肺癌患者中也有较高的表达水平。
CA-125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肺癌患者的治疗反应和预后。
二、蛋白质标志物1. 癌胚抗原(CEA)CEA是一种常见的肺癌标志物,它的提高与肺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CEA的检测可以用于肺癌的早期筛查、疾病监测和治疗效果评估。
2.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ENOA)ENOA是一种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常常表达在肺癌细胞中。
ENOA的检测可以用于肺癌的早期诊断和疾病进展的监测,同时也可以预测肺癌患者的预后。
三、遗传物质标志物1. 野生型肺癌基因(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肿瘤细胞中EGFR的突变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
EGFR的突变类型可以通过DNA分析来检测,这对于指导EGFR靶向治疗非常重要。
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VEGF是一种促进肿瘤血管生成的物质,在肺癌患者的血液中常常表达升高。
VEGF的检测可以预测肺癌患者的预后,同时也可以用于监测肿瘤治疗的效果。
综上所述,肺癌的肿瘤标志物检测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检测肺癌标志物,可以帮助医生进行肺癌的早期筛查、疾病监测、治疗反应评估和预后预测。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单一的标志物并不能完全确定肺癌的存在或预测患者的预后,因此综合多种指标的检测结果更具有临床意义。
论肿瘤标志物检验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

健康域检验本文选取2020年2月到2021年2月我院接受的33例肺癌患者为例,对其体内的TM进行检测、筛选以及鉴定,并探究TM对早期肺癌诊断的价值,现将研究情况及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0年2月~2021年2月在我院内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肺癌组研究对象均为在这个时间内到我院诊治并分别通过纤维支气管镜、病例、免疫组化以及胸水细胞等检查后确诊,其中男性20例,女性13例,均龄(64.25±9.71)岁,患者的基本类型有腺癌、鳞癌以及小细胞癌,例数分别为13、12、8例。
将小细胞癌分为局限期、广泛期,将非小细胞癌划分为I-II期和III-IV期,其中III-IV为晚期[1]。
另外取同一时间范围到我院接受诊治的33例经肺部检测为良性疾病的患者作为对比,其中男性19例,女性14例,均龄(62.24±11.02)岁,基例数分别为12、11、6、4例。
另外从我院健康体检中心筛选出33名年龄与两个患者组之间无较大差别的健康人群33例作为比对组,其中男性18例,女性15例,年龄(60.25±13.68)岁,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并无明显差异。
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神志无异常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研究对象排除标准:表达能力有误者;凝血功能障碍者。
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采集血液标本前需要提前一天安排专员为患者和健康组人群进行相关知识宣教,叮嘱参与本次研究的所有对象需要在次日接受采血前保持空腹[2]。
采集好的标本由护理人员一同送往我院的检验科进行保存[3]。
检验科人员接收到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液标本需要进行离心操作,离心处理完毕后放置在-20℃的环境中保存,根据操作说明书指示进行处理,所有处理过程均需要采用盲法[4]。
根据所有试剂盒上提升的阳性参考值作为研究对象血液标本阳性率界限[5]。
2研究指标和统计学处理方法2.1研究指标根据本研究所选试剂盒上的提升和参考值,本研究将所有研究对象的阳性率界限定义如下:(1)CYFRA2-1-:>3.3ng/ml;(2)NSE:>16.3ng/ml;(3)CA125:>35U/ml;(4)CEA:>3ng/ml[6]。
肿瘤标志物在肺癌患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3年10月上第21卷第28期·医学综合论坛·作者简历:王海燕(1982.05—),女,本科,主管检验师,研究方向:临床检验。
肿瘤标志物在肺癌患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王海燕(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山东 济南 250132)【摘要】目的:评价在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肿瘤标志物的价值。
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的50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以及50例肺癌患者,均检测两种疾病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对比两种患者的检测结果,并且对比不同分期、不同分型肺癌患者的肿瘤标志物阳性率。
结果:肺癌患者的癌胚抗原、糖类抗原CA125、甲胎蛋白、糖类抗原CA199、人细胞角蛋白21-1片段高于肺部良性病变患者(P <0.05)。
不同分期患者的癌胚抗原阳性率、甲胎蛋白阳性率、糖类抗原CA199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 >0.05)。
对于糖类抗原CA125阳性率、人细胞角蛋白21-1片段阳性率,Ⅲ期患者高于Ⅰ-Ⅱ期患者、Ⅳ期患者(P <0.05)。
不同分型患者的糖类抗原CA199阳性率、人细胞角蛋白21-1片段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 >0.05)。
对于癌胚抗原阳性率、糖类抗原CA125阳性率,肺腺癌患者高于小细胞肺癌患者、肺鳞癌患者(P <0.05)。
对于甲胎蛋白阳性率,小细胞肺癌患者高于肺腺癌患者、肺鳞癌患者(P <0.05)。
结论:肺癌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要高于肺部良性病变患者,所以肿瘤标志物可辅助肺癌患者的诊断;肿瘤标志物对于肺癌患者的预后还存在一定的预测作用。
【关键词】肺癌;临床诊断;肿瘤标志物;预后【中图分类号】R73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249(2023)28-0183-03随医学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较为准确、可靠的癌症诊断方法,即肿瘤标志物检测法。
肿瘤标志物是指在恶性肿瘤细胞特征性存在的,或恶性肿瘤细胞产生的,或宿主对肿瘤刺激产生的一些物质,在肿瘤患者的体液、组织、体液以及排泄物等存在,可通过免疫学方法、生物学方法、化学方法等检测出来[1]。
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肺癌诊断与临床分期中的应用

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肺癌诊断与临床分期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三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血清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21-1(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对肺癌检测的敏感性以及联合检测对肺癌的应用价值。
方法:研究对象采用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经我院健康体检受检者60例,另选取呼吸科疗区其他肺部疾病患者60例以及同期肺癌患者60例,其中腺癌患者28例,鳞癌患者14例,小细胞癌患者18例,对全部受检患者均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测定以及CEA、CY21-1、NSE试剂盒测定。
结果:三种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NSE 的检测结果均明显高于健康组和良性病变组;三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各种类型肺癌均有较高的阳性检测率,在肺癌分期诊断的研究结果中可见,IIIa期至IV期的三种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高于I期和II期。
结论: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NSE对肺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三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对肺癌的诊断有较好的特异性,且对IIIa期至IV期患者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可作为临床诊断重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肺癌;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化学发光R2【文献标号】A1671-8725(2014)11-0021-01肺癌在临床上主要分为小细胞肺癌(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后者包括鳞癌、腺癌、未分化的大细胞癌三种组织学分型。
由于肺癌与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的鉴别较为困难,且肺癌具有恶化度高、生长快速、病因复杂等特点,早期诊断对于患者的生存率和有效治疗干预至关重要,所以临床上针对肺癌需要更加灵敏、更具特异性的诊断手段[1]。
本研究就血清肿瘤标志物三项癌胚抗原(CEA)、血清细胞角蛋19片段21-1(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对肺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研究,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以及在肺癌不同临床分期的应用价值。
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在晚期肺癌患者化疗疗效评估中的价值

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在晚期肺癌患者化疗疗效评估中的价值引言肺癌是世界范围内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而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疗难度较大,预后较差。
目前,化疗是晚期肺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案之一,然而化疗疗效评估一直是临床上的难点。
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是一种肿瘤标志物,它在晚期肺癌患者的化疗疗效评估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本文将探讨SCC在晚期肺癌患者化疗疗效评估中的价值及其临床意义。
一、SCC的生物学特性SCC是一种肿瘤相关抗原,它主要存在于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因此被称为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
SCC的含量可以通过血清检测得到,它在晚期肺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较高。
研究表明,SCC与肿瘤的侵袭性和复发性密切相关,因此可以作为肿瘤进展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二、SCC在化疗疗效评估中的价值1.预测化疗敏感性化疗是晚期肺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然而对于不同患者来说,化疗的敏感性是不同的。
一些研究表明,SCC的表达水平可以预测肿瘤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高水平的SCC 表达可能意味着肿瘤对化疗药物更为敏感,相反低水平可能意味着化疗的效果不佳。
通过检测SCC的表达水平,可以为医生提供一个重要的参考,指导他们选择合适的化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2.监测化疗疗效3.提示肿瘤进展和复发对于晚期肺癌患者来说,肿瘤的进展和复发是一个常见的临床问题,而及时发现并干预肿瘤的进展和复发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
一些研究表明,SCC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进展和复发密切相关,当肿瘤进展或复发时,SCC的表达水平会显著升高,因此通过检测SCC的水平,可以及时发现肿瘤的进展和复发,为患者提供及时的治疗干预。
1.个体化治疗2.指导治疗方案选择3. 提高生存率通过及时有效地监测化疗的疗效和肿瘤的进展复发,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从而提高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率。
一些研究表明,对于SCC表达水平高的患者,其化疗的疗效较好,生存率也相对较高,因此SCC的检测可以为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提供重要的参考。
为什么肿瘤标志物检测对癌症的辅助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为什么肿瘤标志物检测对癌症的辅助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621000肿瘤标志物是一种特定的蛋白质或其他物质,在癌症患者体内产生异常或增加。
肿瘤标志物检测是一种辅助诊断和治疗癌症的重要方法,它通过测量体内特定肿瘤标志物的存在和水平,协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癌症、确定肿瘤类型、评估疾病进展以及指导治疗方案。
肿瘤标志物检测可以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来辅助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和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肿瘤标志物检测并不能单独作为癌症的诊断依据,仅作为其他临床检查和病史等信息综合判断的辅助手段。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肿瘤标志物检测的重要性。
1.肿瘤标志物检测可以用于早期癌症筛查早期癌症筛查是指通过对高风险人群进行定期的肿瘤标志物检测,以便尽早发现潜在的癌症病变。
早期发现癌症是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的关键,因为在癌症的早期阶段,肿瘤通常较小且没有扩散到其他部位,治疗的成功率更高。
某些癌症在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或体征,而肿瘤标志物检测能够填补这一诊断空白。
肿瘤标志物是在肿瘤细胞或它们周围产生的特殊分子或化学物质,在肿瘤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会发生变化。
通过监测和测量这些标志物的存在和水平,可以及早发现癌症的存在,从而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作为示例,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乳腺癌筛查常用的肿瘤标志物有CA 15-3和CA 27-29。
这些标志物的升高可能暗示乳腺癌细胞的存在。
定期检测这些标志物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患者是否存在乳腺癌的风险,进而进一步进行乳房影像学检查或组织活检,以确诊和确定治疗方案。
结直肠癌也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CEA(癌胚抗原)是结直肠癌的常用肿瘤标志物。
CEA的升高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存在和进展有关。
通过定期检测CEA的水平,可以提前发现结直肠癌的征兆,并进一步进行结肠镜检查等来确诊和制定治疗方案。
在早期癌症筛查中,肿瘤标志物检测作为一个简单、无创且成本低廉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它能够为高风险人群提供机会,通过定期检测肿瘤标志物来尽早发现癌症并将其纳入进一步评估和治疗的流程中。
肿瘤标志物在癌症筛查与诊断中的应用前景

肿瘤标志物在癌症筛查与诊断中的应用前景肿瘤标志物是指在癌症发生时,在患者的体内能够被检测到的特定物质。
它们通常是由肿瘤细胞产生或释放的,可以通过血液、尿液、组织等样本进行检测。
肿瘤标志物在癌症筛查和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提供早期发现和预测治疗效果的信息。
本文将就肿瘤标志物在癌症筛查与诊断中的应用前景进行探讨。
一、癌症筛查中的应用前景肿瘤标志物在癌症筛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测量特定肿瘤标志物的含量,可以早期发现患者是否存在潜在的癌症风险。
一些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如CEA(癌胚抗原)、CA125(卵巢癌标志物)等,在早期癌症筛查中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借助这些指标的筛查,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患者是否患有癌症,从而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此外,肿瘤标志物也可用于癌前病变的筛查。
一些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可能在肿瘤形成之前或早期发生变化,因此,通过检测这些标志物的变化,可以帮助及早识别患者是否存在癌前病变的风险,从而采取预防措施或早期治疗。
二、癌症诊断中的应用前景在癌症诊断中,肿瘤标志物可作为辅助诊断的依据,帮助医生确定其它影像学检查或组织活检的结果。
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变化可以提供有关肿瘤的生物学特征、转移倾向以及预后信息。
通过结合肿瘤标志物与其他诊断手段的综合分析,既可以提高癌症的诊断准确性,又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检查或手术风险。
临床实践中,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如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AFP(甲胎蛋白)等在癌症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例如,PSA作为前列腺癌的标志物,可通过血液检测来帮助诊断和监测疾病进展。
AFP则是在肝癌和胎儿畸形中常见的标志物,通过检测AFP水平可以辅助判断肝癌的存在与否。
三、肿瘤标志物的局限性然而,尽管肿瘤标志物在癌症筛查与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但其应用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某些肿瘤标志物的特异性较低,可能受到其他疾病的干扰。
此外,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可能受到个体差异、年龄、性别、肝肾功能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对肿瘤的诊断和监测不准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蔡永广,徐云华,符爱珍,等.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肺癌中 的检测和临床意义[J].宁夏医学杂志,2007,29(2):118
—120.
7马淑萍,秦建文,周静敏,等.肿瘤标记物在肺癌化疗中 的应用[J].中国肿瘤临床,2005,32(10):568—570. (收稿:2008—09—26)
肺癌的患病率不断上升,已居于男性恶性肿瘤 的首位。国内外近年对CEA、CYFRA21—1、NSE等 肿瘤标志物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诊断方面 的报道较多,而在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方面的资料甚 少。本文检测142例NSCLC患者及56例小细胞未
FRA21—1、NSE。采用Roche(罗氏)电化学发光试 剂盒Elecsys 2010电化学发光分析仪,严格按照说 明书操作。推荐正常值为CEA:0—10 1.3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 以均值4-标准差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方差分析。 2结果
2.10±2.12 2.74 4-2.55
6.84±5.35 7.02±5.96
6.77±4.68 7.09 4-5.27 8.11±6.23 8.41±4.97 15.16±12.31‘ 44.3±9.14
鳞癌组PR+CR 鳞癌组
NC+PD
4.76±4.44+8.03±5.99 16.04±9.88 2.11±2.73 2.21±2.12 8.46±5.23 43.30±23.97 43.01±25.41
1):151—155.
Jmed,1971,285:1182—1186.
as a
4杨岷,夏黎明.MSCT灌注成像对肺内肿块的定性及定量
prognostic
2
Weidner N.Intratumor microvessel density
factor
研究[J].放射学实践,2005。6:493—496. 5张清波,陈绪光,焦俊.胃癌螺旋cT增强扫描表现与肿 瘤血管生成关系的初步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5,39(7):714—717. (收稿:2008—03—17)
(下转60页)
万 方数据
・60・
塞旦耻疸堂盘查兰螋生筮丝鲞箜!翅!量篁塑翅
参考文献
with histopathologic pl
grading[J].Acad Radiol,2002,9(sup—
1
Folkmen Nengl
J.Tumor angiogenesis:therapeutic implication[J].
cancer[J].Am J
Pathol,1995,147:9—19.
3
Robe,s HC,Robe.s TP,Ley S,et tion of microvascular
a1.Quantitative estima-
permeability in human brain tumors:
correlation of dynamic Gd——DTPA・-Enhanced MR imaging
2.1 ug/L,NSE: 0.00—12.5 ug/L,CYFRA21一I:0.0—3.3 ug/L。
分化患者血清CEA、CYFRA21—1、NSE水平,并测
定其化疗后的CEA、CYFRA21—1、NSE水平,与化 疗前对照,观察其临床意义。 1材料与方法
1.1
各病理类型肺癌患者CEA、CYFRA21—1、, 如表1所示,血清CEA在腺癌组、鳞癌组与小
776.
疗疗效,预测病情变化上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对临
床医师调整治疗方案具有指导意义。虽然肿瘤标 志物的检测目前已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但如何合理 使用这3种m清肿瘤标志物,既做到合理检查,避 免资源浪费,又可在医患矛盾日益紧张的今天,减 少医生和病人之问经济利益冲突,提高在诊断和治 疗中的价值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检测的几 项指标尚不能完全反映化疗疗效,还需临床进一步
f
小细胞未分化癌
拳P<0.01
表2各组肺癌化疗前后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元±s)
腺癌组PR+CR 腺癌组
NC+PD
75 11 50 6 42 14
43.79±28.35 55.29±30.26 4.04土5.49 4.25±4.56 4.17±5.05 4.21±4.05
17.11±8.23+2.12土2.03 61.68±34.23 4.10±4.68 4.61±4.75 3.91±5.12 4.19 4-4.08 2,53±2.31 12.96±10.23 15。45±11.61 1.93±1.65 2.13±2.21
小细胞组PR+CR 小细胞组
NC 4-PD
¥P<0.01
3讨论 近年来,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越来 越广泛,但在肺癌治疗中肿瘤标志物跟踪检测的报 道还不是很多。CEA是人类具有胚胎抗原特异性 决定簇的糖蛋白,其本质上是腺癌的标志物。196j 年有学者首先在结肠癌患者血清中发现癌胚抗原 (CEA),肺癌中CEA阳性率高达40%一80%,在肺 腺癌中尤为显著。有研究显示CEA对腺癌的敏感 性达88.1%,是目前诊断肺腺癌最有价值的血清肿 瘤标志物。Laberge等认为CEA在SCLC和NSCLC 中的血清含量与治疗反应相关,随访CEA水平异 常者有助于评价治疗反应。本组腺癌血清CEA测 定值增高明显,高于鳞癌组和小细胞肺癌组;再分 别比较腺癌组与鳞癌组、小细胞肺癌组,差异显著 (P<0.01),但在鳞癌和SCLC之间则无显著差异 (P>0.05),与文献报道一致…;三种类型肺癌患 者化疗后血清CEA水平均比化疗前下降,尤其在 肺腺癌组,本组资料显示肺腺癌治疗有效组治疗前 后CEA水平有明显差异(t=3.118,P<0.01),故 于化疗前后测定血清CEA水平可以评价肺腺癌化 疗疗效。 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是一种分 子质量为40 kD的酸性亚单位,在多种正常上皮及
癌上皮内均有表达。研究表明,CYFRA21—1在多 种上皮肿瘤患者的血清中均见增高。本组实验提 示CYFRA21—1在鳞癌中这种差别尤为显著。有 研究显示其主要是鳞癌的标志物,是检测肺鳞癌的 最佳标志物。化疗后鳞癌组的CYFRA21一l水平 较化疗前明显下降(t=2.981,P<0.01),腺癌组和 小细胞肺癌组则未见这种差异(t=0.922,t= 0.897,P>0.05),文献中亦见报道,但亦有不同意 见…,有待进一步研究。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为烯醇化酶的1二聚体同工酶,特异性的位 于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质中,在肺癌尤其在 SCLC中的血清水平显著增高,有报道SCLC患者血 清NSE阳性率高达86.4%一87.5%H’31。NSE在 肺癌组织细胞内的含量较高,与小细胞肺癌关系密 切H J。本组资料显示小细胞肺癌治疗有效组治疗 前后NSE水平有明显差异(t=3.120,P<0.01)。 研究显示JfIL清CYFRA21—1的测定对非小细胞肺 鳞癌疗效观察具有一定价值;血清CEA测定值在 肺腺癌中的特异性及灵敏度较高,本组病例显示血 清CEA对腺癌、NSE对小细胞肺癌、CYFRA21—1 对鳞癌具有诊断意义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H’6 J。综 上所述,血清CEA、NSE和CYFRA21—1均可作为
岁,中位年龄57岁。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42例其
中腺癌86例、鳞癌56例以及56例小细胞未分化 肺癌(SCLC),以上病例均经病理确诊,非小细胞肺
癌患者均接受以NP或EP化疗方案两个周期以
上,小细胞未分化肺癌患者接受以COEP或EP化 疗方案两个周期以上,疗效评价按照WHO实体瘤 近期疗效评定标准分为CR(完全缓解),PR(部分 缓解),NC(无变化),PD(进展),并根据疗效进行 分组,化疗前后均采集静脉血测定CEA、CY— FRA2121和NSE水平。
1.2
小细胞肺癌组。NSE在腺癌组、鳞癌组与小细胞肺
癌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其中小细胞肺 癌组明显高于鳞癌组和腺癌组。 2.2不同病理类型化疗前后血清肿瘤标记物变化
与疗效的关系
如表2所示,腺癌PR+CR组化疗后CEA测定 值明显降低,NC+PD组化疗前后无明显变化,鳞癌 PR+CR组化疗后CYFRA21—1测定值明显降低, NC+PD组化疗前后无明显变化.小细胞肺癌PR+
3
肺癌的组织分型有良好的相关性,三项肿瘤标志物
联合检测则可提高诊断的敏感性,二者是相互补充
的,对提高肺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而本 文根据肺癌患者不同病理A21—1的浓度变
化,结果发现血清CEA对检测肺腺癌化疗效果具 有一定意义;血清NSE和CYFRA21—1分别在化 疗有效的小细胞肺癌和鳞癌中显著降低,在评价化
方法
取静脉血3 mL,离心后取血清检测CEA、CY—
作者单位:辽宁省肿瘤医院检验科(沈阳110042)
作者简介:亢澜涛,男,(1966一),本科,主管检验师,从事临检免疫方面工作。
万 方数据
塞腰贮疸堂盘查至塑生箜蛰鲞筮!塑!垫箜22塑
CR组化疗后NSE测定值明显降低,NC+PD组化 疗前后无明显变化。
临床资料 收集本院2006年11月一2008年5月住院患
NSE的水平
者198例,男性133例,女性65例,年龄37岁一80
细胞肺癌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其中腺 癌组明显高于鳞癌组和小细胞肺癌组。CYFRA21 —1在腺癌组、鳞癌组与小细胞肺癌组之间存在显 著差异(P<0.01),其中鳞癌组明显高于腺癌组和
(转接55页)
肺癌诊断的临床辅助指标,并且这些肿瘤标志物与
参考文献
1刘波,宋恕平,陈阵,等.化疗药物对肺癌患者血浆ET、 CYFRA2121、CEA影响的观察[J].中国肿瘤杂志,2002, 29(3):178—1821. 2佟玉峰,易群,余惠芳.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 诊断中的应用[J].华西医学,2007,22(1):35—36.
・55・
表1化疗前三种肿瘤标志物在不同病理类型肺癌中水平(面±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