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说明书 - 副本 - 副本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基础设施及防灾规划

1目标

构建生态友好、兼顾景观、便于活动的综合性基础设施及防灾体系,服务海湾居民和外来游客

2战略

修复海岸的生态和景观功能

结合不同水体,兼顾生态景观,实现污水处理和防洪蓄洪功能

升级现有基础设施系统

3能源体系

3.1供电系统规划

(1)供电来源体系

区域电源包括奉贤火电厂及奉贤880KV换流站,海湾风电场和海上风电场。考虑到海湾镇多台风灾害的特性,鼓励居民建设分布式发电系统。

结合海湾风电场,建设海上风电场。海上风电场布置在距离海岸3千米的海域,宜布置3~4兆瓦的大风轮直径机组,可采用桩基结构和筒型基础结构。排列形式为2*13,间隔为600*1000米。至2035年,海湾镇年使用风电比例达到30%,绿电比例达到40%。

(2)输电高压网络

高压线路总体保持现状,新增由区域电网至碧海变电站220KV高压线,以及到达旅游区变电站的35KV高压线。

(3)变电站

变电站总体保持现状,新增碧海变电站和随塘河变电站,总共9个变压站。碧海变电站服务临港奉贤工业区,随塘河变电站服务镇区中心。

3.2燃气

燃气供应基本充足,只需局部调整管网即可。

3.3分布式绿色能源

在社区层面建立社区级分布式能源站,鼓励居民使用太阳能发电板等绿色能源装置。4给排水及海绵城市

4.1供水规划

由奉贤二水厂和星火中法水务水厂供水。沿浦星公路、民乐路下敷设原水管接进星火中法水务水厂。

4.2污水规划

表9-5 污水厂规划表

保留奉贤东部污水处理厂。

规划二处生态湿地:森林公园南侧人工湿地和金汇港生态湿地,结合河网建立人工湿地自净系统。奉贤东部污水处理厂可结合人工湿地净化污水。

农场河网两侧做好生态护坡工程,采用耐涝、农药吸附力强、耐污染能力强的乡土植物,做好农业污水的初次净化。对于小型农村居民点的污水排放,可采用小型分布式污水处理系统。

4.3雨水系统

4.4海绵城市

4.4.1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集中新改建单元,如核心区、板块中心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80%;其余单元进行改造,加强雨水入渗、滞留和收集利用能力,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75%;镇区总体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77.5%

4.4.2雨水资源利用率

加强生态绿地的水体保护及土壤保水措施,实现生态绿地用水完全自给。采用多种海绵城市建设设施与技术措施,例如透水铺装、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植草沟、生态树池、雨水湿塘、表流人工湿地、植被缓冲带,配合耐涝、耐旱、耐污染能力强的乡土植物,新建及改建公园及道路绿地的雨水资源利用率达到30%。

4.4.3透水铺装覆盖率

新建绿地内透水铺装率应不低于50%,改建绿地内透水铺装率应不低于30%。对人行道、专用非机动车道和轻型荷载道路,采用透水铺装或透水沥青铺装。行道树种植应采用生态树池。

5环卫环保工程

5.1环卫机构及转运站

响应海湾镇绿色环保的发展战略,建立健全垃圾分类收集制度,至2035年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80%。

表9-9 环卫机构及转运站规划表

36辆大中型专用车辆。

5.4.2公共厕所

在广场、主要交通干路两侧、车站、码头等公共建筑附近、公园、市场、大型停车场附近及其它公共场所设置公共厕所。流动人口密集的街道和商业闹市区道路的公厕间距为300-500米,一般街道间距不大于800米,居住区按每平方公里3座设置。农村地区按实际要求配置公共厕所。

5.4.3垃圾箱

供居民使用的生活垃圾容器、袋装垃圾堆放点的位置要固定并利于垃圾的分类收集和机械化搬运,既不能影响市容又要方便居民使用。生活垃圾的收集点服务半径不应超过70米。

6.通讯及智慧城市

.6.1智慧城市

建立智慧小镇数据管理中心(2000平方米),将智慧城市和特色小镇建设相结合,做到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以及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创新。

6.2通信

保留现状特色组组团、星火组团、燎原组团和五四组团内的4座通信机房。

表9-10 邮政局规划表

7.综合防灾

7.1防灾等级标准

河(江)洪、海潮重现期为50年,重要工程的校核标准频率为1%(100年一遇)。金汇港港口的防洪标准重现期是20年。

7.2海岸防灾设施

海湾镇中段建设围堰,与海上风电场共同建设。东段和中段海岸设置沙引擎,培育动物滨海生态栖息地。西侧海岸强化海堤的生态和旅游功能,改造海堤,提高旅游人群与海岸的可达性。

7.3河道防洪

7.3.1生态软岸防洪

镇区采用排蓄结合为主的防洪措施。疏通河道,修复镇区河道网络,沿河布置绿化;利用人工芦苇湿地、国家森林公园、河道、公园和校园水系滞蓄雨洪。

金汇港两岸防洪堤岸后退,西侧堤岸结合滨河景观步道,东侧堤岸与城市道路相结合。并设立生态湿地用于调蓄洪水,承接金汇港生态走廊。

7.3.2泵站水闸

拆除二号泵站和燎原污水泵站。规划有4个泵站和5个水闸。

7.4镇区应急疏散场所

结合水体设置公园绿地,作为应急疏散场所。区级应急避难场所4个。

7.5应急疏散通道

结合河道绿地和主干道路,作为应急疏散通道。

7.6消防设施

保留星火消防站,新增一个一级消防站和3个二级消防站。

7.7人防工程

按战时留城人口约占城市总人口30%~40%左右,按人均1~1.5平方米标准计算,共81000平方米。

规划设置镇级民防指挥所、民防医疗工程以及民防专业队工程各1处。保留镇级民防指挥所现和防空专业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