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三节

第二章第三节
第二章第三节

第三节生命的起源

“生命是从哪儿诞生的?”古往今来,许多哲学家和科学家都致力于寻求这个答案。一种观点认为,生命是自然界自然而然地产生出来的;另一种观点认为,生命是从其它星球上飞来的;第三种观点则认为,生命是上帝创造的……因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设想和假说。

一、关于生命起源的各种假说

1.神创论

在古代,“神创造生物”的宗教思想很流行,基督教圣经的“创世记”是“神创论”的主要代表。按照“创世记”的说法,天体、大地以及各种生物,包括人类,都是由一个“万能”的上帝在6天之中分别创造的。这种宗教迷信的邪说虽然是极其荒诞的,可是在欧洲中世纪的漫长年代里,它和亚里士多德(L·Aristote)的灵魂观念结合在一起,被奉为当时科学的“最高圣典”,统治欧洲的精神生活长达千年之久。很明显,“神创论”是发展科学的枷锁,它严重地阻碍了对生命起源问题的科学探讨。

2。自然发生论

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人们根据表面现象的观察,认为生命是自然发生的。“自然发生论”主张,地球上的一切生物,包括结构复杂的高等生物在内,最早都是直接从非生命物质中突然产生出来的。在中国、埃及、希腊、罗马等国家的古老文献中,都有这种观念的记载。例如,在我国有流传至今的“腐草化萤”、“腐肉生蛆”、“汗液生虱”等观念。

欧洲文艺复兴之后,科学精神得到发扬,自然科学有了迅速发展。1668年,雷地用科学实验证明古代那种生命自然发生说是不科学的,虱、蛆虫等等是不能自然发生的。雷地的实验是这样做的:用一块纱布盖在有鱼、肉的瓶口上,以便使腐肉同生物(苍蝇等)隔开。这样,不管瓶中的肉腐臭多久,招来多少苍蝇,瓶中也生不出蛆虫来。因为苍蝇不能把卵产在腐肉上。雷地的实验令人信服地说明,动植物不可能自然发生。雷地使那种认为现在生存的动植物甚至高等哺乳动物都可以自然发生的思想,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但是,雷地的工作只是否定别人的错误观点,并没有科学地回答生物到底是从哪里来的这个根本问题。

3.生源论

大约同雷地做实验的同时,列文虎克(A·V·1eeuwenhoek)发现了人们过去从来不知道的微生物世界,如各种细菌、鞭毛虫、酵母菌等等。法国细菌学家巴斯德(L·Pasteur)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证明:和其他现存的生物一样,渺小的微生物也是不能自然发生的;微生物只能由散存于空气、土壤、水流和各种物件上的微生物孢子(胚种)而产生。巴斯德的实验是这样做的:把肉汁注入到一个曲颈瓶内,然后用火将肉汁煮沸,以达到杀死其中微生物和微生物孢子的目的。经过这样处理后,瓶内肉汁就再也不会腐败了,也就是说不再有微生物产生了。巴斯德断言生物只能由同类生物产生。这就是流行一时的生命只能来自于生命的“生源论”。巴斯德把有机界和无机界绝对地割裂开来,断然否定地球上的最初生命是从非生命物质发展来的可能性。他的实验也并没有证明最原始的生命不管在什么条件下都不能从非生命物质产生,而只是证明现存的任何简单的生物不能一下子从非生命物质中直接产生。

4.宇宙生命论(生命永恒论)

一些生物学家无批判地完全相信巴斯德的生源论思想,但又不愿屈从于上帝,于是设想出“宇宙胚种”的概念,并且提出生命在整个宇宙中是永恒的,即所谓生命永恒论。李比希(J·F·Liebig)提出:“我们可以假定,生命正像物质自己那样古老,那样永恒,而至于生命起源的一切争论,在我看来已由这个简单的假定给解决了。事实上,为什么不应当去想一想有机的生命正像碳和其他化合物一样,或者正像不可创造和不可消灭的所有物质一样,正像永远在宇宙空间中的物质的运动联结在一起的力一样,是原来就有的呢?”他又说:“我们星球上的有机生命可能从宇宙空间‘输入’的这产假说是可以接受的。”生命永恒论是没有科学根据的。科学早已证明:除了一般的物质及其能量是不生不灭的以外,一切具体的事物,包括化学元素在内,都是有生有死的,都有一个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

5.原始发生论。

19世纪初以来,由于道尔顿(J·Dalton)原子论的提出(1803年),化学开始了飞跃的发展,分析化学的兴起及其随后在生物学中的应用,使人们对生物的化学构成等方面的认识有了长足的进步,促进了对生命起源的科学认识。这种进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认识到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无例外地都存在于非生命世界中。现在知道,生命体中的化学元素主要有21种。其中,宏量元素11种,微量元素10种。事实说明,生物体中没有任何自身独有的“生命元素”,这表明了生物同非生物在化学元素上的统一性。

第二,对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除早已认识到的糖类、脂类之外,从19世纪30年代中期到40年代中期的十多年间,对蛋白质也有了初步的认识。

第三,1828年,维勒(F·Wohler)正式公布了他用无机化合物合成尿素的成果。随后,1845年用无机物合成了有机化合物醋酸,后来又合成了柠檬酸、苹果酸等。1854年,合成了脂类。1861年合成了糖类等过去一直认为只能由具有生命力的生物合成的有机物。这样,有机界同无机界的鸿沟开始填平了。

凡此种种成果,使得进化论者很自然地想到,生命由无机物自然发生是完全可能的。海克尔(E·H·Haeckel)等人指出:巴斯德等人的实验证明了生命在现今的地球条件下,不可能自然发生,但他却没有证明在地球形成之初,在原始地球条件下,生命也不可能自然发生。自从康德、拉普拉斯提出星云假说之后,由于天文学等方面的发展,人们认识到,当今的地球同原始的地球有很大的差别。因此,耐格里(Legri)、赫胥黎(T·H·Huxley)等人相继提出原始发生的思想。他们认为:原始生命是在最初的原始地球条件下,由无机物自然发生而来的。由此提出了一条全新的探索生命起源的科学之路。

二、现代科学的观点

真正采用科学方法研究生命的起源,还是到了20世纪才开始的。现代科学的观点是:生命一定是在地球诞生和进化的过程中,从非生物产生出来的。

1.生命前的化学进化

在距今大约40亿年前,地球诞生后不久,原始地球表面逐渐形成了坚硬的地壳,浩瀚的海洋愈益扩展。被人们誉为“水的行星”的地球,至今还有3/4的表面被海洋所覆盖。可见,那时的浅海大概要比现在的海面更为广阔。笼罩着

这个原始地球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氨、氢和水蒸气,还含有二氧化碳。而氧当时几乎还不存在。这种思想是由原苏联学者奥巴林(А·Н·Опарин)在1924年首先提出来的,他认为原始地球上的大气是还原性的,这种大气在太阳辐射出的强烈紫外线、雷电和火山爆发的热量等的作用下,被激活的大气中的分子便相互进行化学反应而结合起来,结果便产生了诞生生命所必需的各种有机物质。这个结论已经过实验证明。1953年,美国青年科学家米勒(Miller)按照这种还原性大气的主要成分而进行的人工模拟原始地球条件下合成氨基酸的实验获得巨大成功。米勒的实验装置是一种由烧瓶和玻璃管构成的简易装置。将水倒入烧瓶后,加热沸腾形成水蒸气。然后在这种水蒸气中加进甲烷、氨和氢的混合气体,用电线通上60000V的高压电,使其产生火花放电。水蒸气、甲烷、氨和氢的混合气体如同原始大气的成分一样,而火花放电则代替了雷电。当实验持续到一周以后,烧瓶中的水呈深红色。这是由于火花放电的能量引起原始大气的反应,生成的有机物积留在水中的缘故。米勒当时采用新的分析技术探查了水中究竟积留了什么物质,他意外地发现其中除含有甘氨酸和丙氨酸等重要的氨基酸之外,还有诸如乳酸、醋酸、尿素和蚁酸等大约20种有机物质。由于产生的有机物比预料的多,所以米勒的导师尤里博士推断,“原始地球汤海中的有机物的浓度一定曾经达到1/100左右”,其他各国科学家的实验也都证实了米勒的实验。此外,用紫外线或放射线(γ射线和电子射线)代替火花放电,也同样能够制造有机物质。

大气中形成的有机物随着降雨一起溶入海洋后逐渐积聚起来,于是从氨基酸那样简单的物质演变为复杂的有机物质。蛋白质、核酸、多糖类等生命不可缺少的复杂有机物一定是在浅海海底的粘土表面层逐渐形成的。人们把溶解大量有机物质的原始海洋称为“汤海”,生命就诞生在这里。

2.生命的起源

奥巴林正是依据上述思想来进行他的生命起源研究的。他以生源性的蛋白质为中心组分,同其他有机高分子,如多聚核苷酸、组蛋白等各种蛋白质或阿拉伯树胶等碳水化合物分别混合,这些混合物的水溶液在一般温度和酸碱度等条件下,会自然凝成一个个的小滴。奥巴林把这些小滴叫团聚体,这些团聚体外面自然包裹着一层外膜。在功能上,它们具有选择性吸收的能力,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呈现某种新陈代谢、生长、繁殖等类似生命活动的现象。因此,奥巴林认为,团聚体可能是从原始蛋白质演化为原始生命的过渡性的结构形式和场所。

美国的福克斯(G·Fox)博士认为,很可能是由于火山热生成蛋白质。福克斯把若干种氨基酸混合在一起并适当地加热,便发现形成类似于蛋白质的物质,因而被命名为“类蛋白”。当将这种类蛋白放入热食盐水中时,就分裂成微粒,只能在显微镜下才能勉强看到一些小球。这种小球称为“微球体”。福克斯指出,在海洋附近的火山地带,氨基酸受热就变成类似蛋白质的类蛋白,它溶解于海水后就成“微球体”。这种微球体与团聚体一样也可能成为原始细胞的基础。

但是,限于科学水平和指导思想的局限,他们没有能够完成生命起源的研究,也就不能回答生命的基本活动之一的遗传过程的起源。

蛋白质就是生命的思想,在生物学中统治了近一个半世纪。1944年,艾弗里(O·T·Avery)通过转化实验证明,遗传物质不是蛋白质,而是脱氧核糖核酸(DNA)。直到1951~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噬菌体感染细菌的过程时才发现,侵入细菌体内的只是噬菌体的DNA,其蛋白质外壳只有1%~2%随DNA进入细菌体内,绝大多数留在外面。这时,核酸遗传功能才得到公认。

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被发现。经研究表明,从细菌到人类,他们所使用的遗传密码原则上就是一套,只有个别例外。这些发现暗示了在生命起源的过程中,必然有一个同蛋白质的原始发生同样重要的核酸的发生。20世纪60年代人们已经清楚,在生物界,蛋白质是在遗传密码的程序调控下合成的,而核酸的复制合成是由蛋白体(酶)催化完成的,它们相互依存,循环发展。但是,在它们各自原始发生之前,是没有什么循环及相互作用可言的。这样,就产生了一个谁先产生的问题。

奥巴林、福克斯等人认为,蛋白质是生命的执行者,它在所有生命物质中最重要,所以理应首先产生蛋白质,然后由这些蛋白质形成类似团聚体和微球体那样的多分子体系,再由这些团聚体把具有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功能的核酸吸收进来,通过选择、协同和不断有序化,最后形成原始生命。

20世纪60年代以后,另一些学者如克里克(F·H·C·Crick)等人认为,蛋白质的合成是受核酸指令控制的,没有核酸就没有蛋白质;同时设想,核酸由自我催化,构成自我繁殖体系,然后把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吸收进来,逐渐形成原始生命。有人甚至认为,只要出现了核酸分子,原始生命就诞生了。

这种只建立在核酸基础上的生命,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如果没有酶(蛋白质)的帮助,核酸的人工合成至今没有成功。“核酸生命”还有一个致命缺陷,那就是由于半保守性复制,核酸分子中不断发生的突变会得到误差积累,结果使得任何进化都难以实现。因此,为了保证稳定和进化,必须有保护性机制,这在现存生物体中都是由蛋白质(识别和修复系统)完成的。核酸自身没有这种功能。

美国物理学家戴森通过对截止到20世纪80年代的有关成果进行的全面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他提出:原始生命不是只有一次起源,而是两次起源。他认为,惟一可能的出路就是核酸靠蛋白质催化完成。这就是说,他认为蛋白质是首先独立自我发生的。戴森指出,同核酸的困难相对照,蛋白质独立自我发生比较容易,这已由米勒和福克斯等人的诸多实践所证明。并且,奥巴林证明,以蛋白质为中心组分形成的团聚体小滴,可以具有类似生命的新陈代谢、生长、繁殖等活动。戴森通过数学分析的结果表明,蛋白质分子在原始细胞(团聚体)内可以自我随机复制,并且可以允许高达20%~30%的误差率。这样,如果是由5个氨基酸构成的活性中心,就会保持有1/4的机会准确复制,从而保证了该种分子已有的正常功能,这是奥巴林团聚体学说的一大优点。同时,戴森的分析还表明,一个分子群体(团聚体)可以拥有2000~20000个分子,这样大的能够自保持(不退化消亡)的群体,核酸是达不到的。蛋白质不但可以形成上述大分子群体,并且允许高突变率,这就保证了团聚体的稳定存活,同时也保证了其代谢功能得以实现,并能够不断复杂化、有序化。

基于上述种种情况,戴森支持奥巴林的学说,认为原始地球上首先起源的是蛋白质。他认为,奥巴林的团聚体可能是生命起源最适宜的演化场所,是从原始蛋白质群体进化为原始生命的过渡性结构形式。

那么,核酸是怎么起源的呢?戴森把核酸同蛋白质的关系类比成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关系。他指出,核苷、核苷酸、核酸是在团聚体中由蛋白质催化合成的。如此原始发生的核酸同蛋白质的关系,最初只是作为寄生物存在于团聚体之中,结果有的团聚体因此而“得病”死亡,被淘汰了;有的则逐渐变得能够容忍核酸及其复制活动,从而使得它们之间的关系进化成一种寄生关系。后来,又经过数百万年,才一步步建立起协同的耦合关系,形成了互相依赖的共存、共生的有机整体。如此推动了团聚体形成原始的但具有如现代生命的基本结构和属性的生命

形式。戴森的生命两次起源的基本思想认为:首先是蛋白质的原始独立起源,由这些蛋白质形成团聚体,并不断改进其代谢机能,这是生命的第一次起源;随后,团聚体在外界供应有关原料的条件下,通过蛋白质的催化合成核酸。核酸同蛋白质经过选择与协同耦合起来,形成原始生命,这是生命的第二次起源。只有经过这样两次起源,一种初步完善的生物才出现在我们的地球上。

由此,我们得出生命起源的途径可以划分为化学进化和生物进化两个层次和5个阶段。这五个阶段是:①生命物质的原料的产生;②生物小分子(如氨基酸、核糖等)的合成;③由生物小分子合成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④以蛋白质和核酸为主要成分的多分子体系的出现,如团聚体和微球体;⑤具有原始细胞结构和自我更新、自我繁殖能力的原始生命的形成。

思考题

生命的起源可分为哪些层次和阶段?试简单叙述之。

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第二课时) 一、教材分析:在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进行实验探究和总结后,教材通过科学史实 等实例,让学生认识化学反应限度问题,经过对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可逆反应化学平衡状态的分析推进,认识化学反应是有限度的,并以上述观点为指导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限度的存在,了解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和产生原因。 (2)知道达到化学反应限度的特征。 (3)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认识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的重要性和方法。 2.能力目标: (1) 重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2)通过探究实验认识化学平衡与反应限度,并用得到的结论去指导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原因探究,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和质疑精神。(2)通过同组合作实验和全班共同交流培养合作精神和与人沟通交流分享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化学反应限度概念;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限度的因素。 难点:化学反应限度的本质原因及外部特征。 三、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差,需要教师多引导,学生对于反应限度的理解不透彻。 五、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学案《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设疑]炼铁高炉尾气之谜(学生阅读课本45页科学史话)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就能解开这一谜底了。你想知道吗?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化学反应限度。我们来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然后展示探究的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存在化学反应限度的问题?已经布置学生们课前预习了这部分,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让学生把预习过程中的疑惑说出来。设计意图:步步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习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为什么存在化学反应限度的问题?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第3课时教学案

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 第3课时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班级姓名小组________第____号 【学习目标】 1.运用海陆性质差异原理||,解释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和分布||。 2.理解东亚、南亚季风的成因及影响||。 3.举例说明气压带风带及气压中心对气候的影响||。 【重点难点】 1.掌握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季节移动规律||,能够运用其分析全球气候类型的成因、分布和特点||。(重点) 2.识记北半球冬、夏季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的气压中心;理解东亚、南亚季风的成因及影响||。(重点)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热力环流以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理解本节内容相对不是很难||,但本节是重点||,需要学生们熟练的掌握||。 【导学流程】 自主学习内容 一、回顾旧知 1、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作用力||。 2.三圈环流 (1)低纬环流:位于赤道与__________之间||,形成北半球的__________带和南半球的__________带||。 (2)中纬环流:位于副热带与副极地之间||,形成__________带||。 (3)高纬环流:位于极地与副极地之间||,形成__________带||。 3.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1.原因:__________有规律的南北移动||。 2.规律: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__________||,冬季__________||。南半球则恰好相反||。 二、基础知识感知 (一)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 (1)成因:海陆热力差异影响到海陆的__________分布||。夏季||,大陆上形成__________;冬季||,大陆上形成__________||。

10第二章第三节房地产的种类及第四节房地产状况描述(2012版)

第三节房地产的种类 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按照不同的标准,从不同的角度对房地产进行分类。对房地产估价来说,有意义的房地产分类主要有:①按照立法用语的分类;②按照房地产用途的分类; ③按照房地产开发程度的分类;④按照房地产实物形态的分类;⑤按照房地产权益状况的分类;⑥按照房地产经营使用方式的分类;⑦按照房地产是否产生收益的分类。弄清了房地产的分类,在某种程度上就了解了估价对象的种类。【原教材为6类,2011版教材为7类】 一、按立法用语划分的种类【教材新增内容】 中国的土地和房屋的所有制、管理部门及其征收、登记等活动或行为适用的法律法规通常不同。根据《物权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的习惯用语,可以把房地产分为土地、房屋和其他不动产三类。其中,土地有时特别指集体所有的土地。房屋是指土地上的房屋等建筑物及构筑物,有时特别指国有土地上的房屋,可能还包括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土地。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所称被征收房屋价值,不仅包括土地上的房屋价值,还包括土地使用权价值。其他不动产是指土地、房屋以外的林木等不可移动的财产。 二、按用途划分的种类 按照房地产的用途,首先可以把房地产分为居住房地产和非居住房地产两大类,非居住房地产又可分为商业房地产、办公房地产、工业房地产、农业房地产和特殊用途房地产,具体可细分为下列10类: (1)居住房地产:是指供家庭或个人居住使用的房地产,又可分为住宅和集体宿舍两类。住宅是指供家庭居住使用的房地产,又可分为普通住宅、高档公寓和别墅。集体宿舍又可分为单身职工宿舍、学生宿舍等。 (2)商业房地产:是指供出售商品使用的房地产,如商铺、商场、购物中心、超级市场、专卖店、批发市场等。 (3)办公房地产:是指供处理各种事务性工作使用的房地产,即办公楼,又可分为商务办公楼(俗称写字楼)和行政办公楼两类。 (4)旅馆房地产:是指供旅客住宿使用的房地产,如宾馆、饭店、酒店、度假村、旅店、招待所、度假村、疗养院、培训中心等。 (5)餐饮房地产:是指供顾客用餐使用的房地产,如餐馆、饭馆、酒楼、饭庄、餐厅、快餐店、美食城等。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三节社会行为教案1 新人教版

第三节社会行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哪些动物营群体生活,能描述动物的社会行为的特征;说出分工合作对动物生存的意义,并能举出实例;举例说出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 2、能力目标:通过对<蚂蚁的通讯>的探究,进一步的学习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思维的品质。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社会行为》的学习,使学生认同社会成员间分工合作的重要性,增强友爱的思想。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对小动物的观察了解,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 1、重点:群体生活的动物社会行为的特征,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方法。 2、难点:群体生活的动物社会行为对个体及种族延续的意义,探究问题的组织与实施。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蜜蜂、白蚁、狒狒、群体生活的动物成员图片。 2、制作牧羊人拴羊而牧的图片。 3、出示“白蚁分工连线题”与“探究提示”的小黑板。 学生准备:收集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的资料、图片。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 新课: 群体生活的动物 群体生活的动物具有社会行为。 社会行为特征:群体内部形成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有的群体形成等级,有的群体等级。 白蚁的社会分工 哺乳动物的群体中有等级。 等级划分的依据。明确学习目标 结合教材及生活经验说 出群体生活的动物。 观察蜜蜂群体成员挂图, 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分 析解答。 培养观察能力、分析问题 的能力。 结合蜜蜂的社会行为并 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讨 论总结社会行为的特征。 观察白蚁群体成员的分 工图片。根据阅读作连线 题。进一步理解社会行为 的特征。 观察“拴羊而牧”的图片, 从生物学的角度说出存 在的问题。“羊群有等级, 控制头羊即可控制羊群” 从人类群体生活形成了人 类社会,成员很多行为具 有社会性,引出动物的社 会行为的教学。 创设问题情境:哪些动物 是群体生活的? 出示蜜蜂群体成员挂图, 引导观察: 1、个体的大小、工作、地 位是否相同? 2、个体的行为是否只为自 己服务?这种利他行为是 什么行为? 提出问题:社会行为有哪 些征?参与讨论、指导阅 读。 引导观察、分析。 小黑板出示连线题。 出示漫画家丰子恺给友人 的“拴羊而牧”漫画,引 导观察,利用本节知识说 出画中存在的问题? 出示狒狒群体生活图片。 .为什么你说他是首领?

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伴性遗传

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三节伴性遗传 一、性别决定: 1. 常染色体与性染色体: (1)常染色体:雌(女性)、雄(男性)个体相同的染色体。如:人的1—22号染色体。 (2)性染色体:雌(女性)、雄(男性)个体不同的染色体。如:人的X染色体和Y 染色体。 2. 性别决定: (1)性别决定:生物的性别通常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2)性别决定的类型: 雌性雄性 ①XY型XX XY ②ZW型ZW ZZ ③XO型XX XO ④蜜蜂型2N N 注意: <1> 自然界中的绝大多数雌、雄异体生物的性别决定属于XY型。 <2> 生物的性别通常 ..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但有些生物的性别是由染色体的数目决定的(如蜜蜂的雄蜂);还有些生物的性别与后天的生活环境有关(如蜜蜂的工蜂和蜂王)。 (3)XY型性别决定遗传: ① XY型性别决定: 雌性个体异型性染色体XX 雄性个体同型性染色体XY ② XY型性别决定的存在范围:许多昆虫、某些鱼类、两栖类、所有的哺乳动物、人以及许多雌雄异株植物,如:菠菜、大麻等。 ③ XY型性别决定的遗传图谱: P ♂XY ×XX ♀ 配子X Y X 子代XX XY ♀ 1∶1♂ 根据基因分离定律: 雄性个体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精子时,可同时产生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和Y染色体的精子,比例接近1∶1。 雌性个体卵原细胞只能产生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受精时两种精子和卵细胞随机结合因而形成两种数目相等的受精卵XX和XY,比例为1∶1 (4)ZW型性别决定: ① ZW型性别决定: 雌性个体异型性染色体ZW 雄性个体同型性染色体ZZ ② ZW型性别决定的存在范围: 鸟类(包括鸡、鸭等),蛾、蝶类鳞翅目昆虫多数属于这一类型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二节激素调节含答案

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 知识点一素调节的发现 1.法国学者沃泰默的实验 (1)实验假设:胰液分泌是一种神经调节。 (2)实验方法:单变量对照法。 (3)实验步骤及现象 ①把稀盐酸注入狗的上段小肠腔内――→引起胰腺分泌胰液。 ②直接把稀盐酸注入狗的血液――→没有引起胰液分泌。 ③切除通向该段小肠的神经,只保留血管,再向小肠内注入稀盐酸――→引起胰液分泌。 (4)实验结果分析:小肠上微小的神经难以剔除。 2.斯他林和贝利斯对沃泰默实验现象的分析及验证实验 (1)斯他林和贝利斯对沃泰默实验现象的分析 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可能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进入血液后,随血液到达胰腺,引起胰液分泌。 (2)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 ①实验方法:单变量对照法。 ②实验步骤及现象 剪下狗的一段小肠,刮下黏膜,将黏膜和稀盐酸混合磨碎后的提取液注射到同一条狗的血液――→引起胰液分泌(本实验是和沃泰默的实验②作对照)。 ③实验结果分析:小肠黏膜能够分泌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具有促进胰液分泌的作用。他们把这种物质称为促胰液素。 (3)促胰液素发现的意义

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这一重要发现使人们认识到人和动物体的生命活动,除了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外,还存在一些化学物质的调节。 知识点二动物体内的主要激素 1.激素调节的概念 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这就是激素调节。 2.人体内主要的激素及其作用(如下表)

知识点三激素调节的实例——血糖平衡的调节 1.血糖的来源与去路 (1)“三来”——食物的消化吸收(主要)、糖原分解、非糖物质转化。 (2)“三去”——氧化分解(主要)、合成糖原、转化为脂肪和某些氨基酸等。 2.调节血糖浓度的激素 (1)胰高血糖素 ①内分泌细胞:胰岛A细胞。 ②作用:作用于肝脏,主要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升高血糖。 ③这是升高血糖最重要的激素。 (2)胰岛素 ①内分泌细胞:胰岛B细胞。 ②作用:促进细胞对血糖的摄取、氧化分解、合成和转化,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总之是通过促进血糖去向,抑制血糖来源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 ③这是惟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 (3)肾上腺素 由肾上腺分泌的一种氨基酸衍生物,也有升高血糖的作用。

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

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学设计 五山镇中心学校刘敬凤 一、教学内容: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二、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能读图和阅读资料说出黄河的奉献和忧患。 (2)能够解释黄河水患的原因以及探索治理措施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地图、图片的分析,了解黄河对人类的贡献。 (2)通过对地图、图片及统计资料的分析,说出各河段产生的忧患及原因和治理措施。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分析黄河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唤起学生对治理黄河、保护黄河的责任感,并逐步树立人和自然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 黄河水患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四、教学难点: 水患的成因。 五、教学准备: 地图册、课本、PPT课件 六、教法学法分析 1、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长江的开发与治理》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分析河流的基本方法,为这节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基础。 2、教法 探究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计算机辅助教学 3、学法 图文结合、交流合作、一分为二分析问题的方法

七、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本节课注重了知识的拓展和综合,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体现开放式的地理教学。在黄河的根治中,断流和水污染的治理是本节课难点中的难点,要求学生结合当今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原因,找出最合理的根治办法,并布置学生结合我们当地的河流去探究学习,体现了开放式的地理教学。 本节课还突出人文教育,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如在根治黄河上,让学生献计献策,并对学生及时地进行思想教育,为治理黄河和建设我们的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还有,我们如何去治理,才能使我们附近的河流更好的为我们服务等等。这些问题中,既渗透着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又培养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不足之处是本节课注重了知识的全面性,而对教材的重点——黄河的治理部分的教学无论从占用的时间上,还是处理黄河各段治理的措施上都不够充分。有些问题自己提问和引导的不到位,还没有充分地调动起所有学生学习积极性。 第三节河流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一、黄河的概况 1、发源地、入海口、形状——第一大河 2、水文特征:水量较小、含沙量大、有凌汛 3、奉献: 4、忧患:治理: 上游—— 中游—— 下游——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教学设计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的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必修(2) 章节:第二章第三节 一、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1.理解地域文化的含义,能够说明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的关系。 2.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在乡村景观上的体现。 3.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镇景观上的体现。 二、教学重点: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三、教学难点:地域文化的含义。 四、教学方法 问题引导法、讨论法、辩论法、材料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 一、城镇化 1.概念 2.标志 3.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指标 4.城镇化与工业化的联系 5.城镇化的意义 (1)促进区城经济增长(2)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改善城乡居住环境(4)增强区域社会和谐 二、世界城镇化的进程 1、时间差异 2、空间差异 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过程 (1)发达国家的城镇化过程 (2)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过程 4.城镇化进程示意图 (1)初级阶段(2)中期阶段(3)后期阶段 三、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 环境问题 2. 社会问题 四、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1.城市管理 2.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 [提问] 1.城镇化的意义 2.城镇化的概念、标志及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指标 3.城镇化过程三个阶段的特点 [新课导入]: 出示“智利瓦尔帕莱索城市景观”图,导入。 [新课教学]: 一、地域文化 1.文化具有地域性 文化如同空气,我们置身其中,须臾不能脱离。

文化源于人类对自身和世界的感悟与认知。我们每天从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中看到世界各地的文化现象,它们可能与我们身边熟悉的文化有许多不同,这说明文化具有地域性,俗语所云“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2. 地域文化的存在形式 地域文化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形成,可以是物质方面的,如建筑、服饰、饮食等,也可以是非物质方面的,如价值观、制度、习俗、语言、艺术等。 3. 地域文化的含义 地域文化是指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形成的物质方面和非物质方面的文化。 4. 地域景观的类型 感受地域文化,我们可以从景观人手。景观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之分。 (1)自然景观 行云飞瀑、高山流水是自然景观,较少受到人类的直接影响或未受人类的影响。 (2)人文景观 人文景观也称文化景观,是人类的文化留在地球表面上的印记,是人类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利用自然物质加以创造的结果。农田、村落、矿山、道路、建筑、雕塑等都是人类所创造的文化景观。 5. 城乡景观 城乡景观既包括聚落整体,又包括聚落内的建筑、道路等。不同自然环境与长期以来的人类活动,给我们生活的城镇和乡村造就了特色各异的景观,并留下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使得 我们生活的城镇和乡村具有独特的风貌和个性。我们可以从城乡景观的角度来探寻地域文化及其影响。 [出示图片]: 红河哈尼梯田景观及剖面示意图。 二、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1. 红河哈尼梯田的乡村景观----顺应自然、趋利避害 图2.33展示了红河哈尼梯田的乡村景观,而地域文化就蕴含在其中。较之城镇,乡村的主要经济活动与自然的关系更为直接,其景观所体现的人地和谐理念更为鲜明。 2. 人多地少的丘陵地区----“宅高田低”的空回格局----高宅可避洪水、低田便于灌溉,形成了一种人地和谐的乡村景观 例如,在我国人多地少的丘陵地区,乡村民居多分布在山麓的台地或高地上,而农田则分

2021学年高中化学第二章第三节第3课时物质的量浓度课后训练含解析人教版必修一.docx

第3课时物质的量浓度 合格考过关检验 1.从100 mL 4 mol·L-1的KOH溶液中取出5 mL,这5 mL溶液中K+的浓度为( )。 A.2 mol·L-1 B.0.2 mol·L-1 C.4 mol·L-1 D.0.4 mol·L-1 答案C 解析这5mL溶液中K+的浓度与KOH的浓度相等,均为4mol·L-1,故选C。 2.下列溶液中,c(Cl-)与50 mL 1 mol·L-1的AlCl3溶液中c(Cl-)相等的是( )。 A.150 mL 1 mol·L-1的NaCl溶液 B.75 mL 2 mol·L-1的NH4Cl溶液 C.150 mL 3 mol·L-1的KCl溶液 D.75 mL 1 mol·L-1的BaCl2溶液 答案C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40 g NaOH溶于水所得1 L溶液的浓度为1 mol·L-1 B.1 mol·L-1的Na2CO3溶液中Na+的浓度为1 mol·L-1 C.从1 L 0.1 mol·L-1的NaCl溶液中取出0.1 L溶液,则NaCl的浓度变为0.01 mol·L-1 D.1 L 0.2 mol·L-1的Na2SO4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为0.2 mol 答案A 解析40gNaOH的物质的量为1mol,溶液体积为1L,由公式得c=n n =1mol 1L =1mol·L-1,A项正 确;Na2CO3溶液的浓度为1mol·L-1,则Na+浓度为2mol·L-1,B项错误;原溶液浓度为0.1mol·L-1,则取出的0.1L溶液和剩余的0.9L溶液的浓度都为0.1mol·L-1,C项错 误;n(Na2SO4)=cV=0.2mol·L-1×1L=0.2mol,则n(Na+)=2n(Na2SO4)=2×0.2mol=0.4mol,D项错误。 4.容量瓶是用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定量仪器,其上标有:①温度②浓度③容量 ④压强⑤刻度线⑥酸式或碱式这六项中的( )。 A.②④⑥ B.③⑤⑥ C.①②④ D.①③⑤ 答案D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二节(一)

(10)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以洞庭湖区为例 【学习目标】 1.掌握湿地的概念,明确湿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及其重要价值。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会分析湿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 保护措施。 3.激情投入,用全身心的激情投入到学习中。 [教学重点] 1.湿地的重要价值 2.湿地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难点] 湿地的综合治理与保护措施 【自主学习】 1.湿地的概念、分类、特点及分布?(了解) 2.湿地有哪些重要的生态价值?(理解、记忆) 3.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5点,记忆)

4.我国湿地资源存在的问题(原因、表现、危害、萎缩的洞庭湖) 5.列举湿地资源的利用方式(合理、不合理)? 6.湿地破坏的危害及保护湿地的意义。 【合作探究】 探究一:有水的地方就是湿地吗? 探究二:干旱、半干旱地区没有湿地的分布?

探究三:湿地是如何调蓄洪水的? 探究四:洞庭湖地区为什么从“围湖造田”到退田还湖”? 探究五: 1.读图“洞庭湖变迁”,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最大的湖泊是___,最大的淡水湖是___。 (2)A平原的名称是___,B平原的名称是___。 (3)乙图与甲图相比,洞庭湖发生了什么变化? ___,

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自然原因:______; 人为原因:______。 4)为什么要在洞庭湖周边地区设立大片蓄洪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当堂检测】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湿地的是() A.海南岛红树林 B.鄱阳湖 C.长江下游稻田 D.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 2.下列地理事物中,不全属于湿地的是() A.洞庭湖 B.黄河 C.江南水稻田 D.黄海 3.2010年世界湿地日主题是“湿地、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湿地有“地球之肾”之称,湿地的作用有() ①湿地能为我们提供矿产资源,一片湿地就是一个“聚宝盆”②湿地是许多珍稀水禽的重要栖息地③湿地能够为人类提供大量粮食、肉类、药材及多种工业原料④为人类提供旅游资源⑤调节气候⑥提供大量木材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⑥ C.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⑤⑥ 湿地是自然界中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和“鸟类的乐园”,保护湿地十分必要。据此回答4~6题。 4.下列属于湿地的是() ①青海湖②三峡水库③东海滩涂④日本海⑤尼罗河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必修三第二章第二节学案

高二 生物必修3第一章第一节1 学案 课型:新课 设计时间:2012-8-22 预计使用时间:2012-08-27 实际使用时间: 主设计人:杨顶成 审核人 第7页 课题: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讨论在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 【学习重、难点】总结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描述动物和人体的激素调节。 【学习方法】 课前预学、自主学习、质疑讨论、反馈矫正、迁移创新 【预学】阅读教材23页到24页的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一、促胰液素的发现历程 1、 沃泰默的实验, 实验假设:胃酸刺激小肠的神经,神经将兴奋传递给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 实验过程: (1)稀盐酸 小肠肠腔 。 (2)稀盐酸 血液 。 (3)稀盐酸 小肠肠腔(去除神经) 。 实验分析: 实验中用稀盐酸代替胃酸,刺激小肠,(1)与(2),(2)与(3)对照说明: 。 (1)与(3)对照说明: 。 实验结论: 。 沃泰默的结论:将稀盐酸注入小肠腔内引起胰液分泌,是一个十分顽固的神经反射。 2、 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 实验假设: 这种实验现象不是神经调节的结果,而是化学调节的结果: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进入血液后,随着血流到达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 实验过程: 小肠黏膜+稀盐酸+砂子 制成提取液 注入狗静脉 胰腺分泌胰液。 实验结论: 在稀盐酸的作用下,小肠粘膜产生了 ,引起 分泌。 【例1】下列有关促胰液素发现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 B.沃泰默实验其中一组对照组排除盐酸作用于胰腺分泌胰液。 C.斯他林和贝利斯在沃泰默研究的基础上,勇于向权威观点挑战,大胆质疑、探索与创新是成功的关键。 D.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作用于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3、激素调节 由 (或细胞)分泌的 对动物体的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 激素的本质: 。 【疑难导学】 观察课本图2-8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结合初中所学过的知识分析: 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种类和功能 (2)与激素有关的人体疾病 【随堂检测】 1.人们发现的第一种生物激素是; ( ) A .促胰液素 B .生长素 C .促甲状腺素 D .胰岛素 2.在人体内,都是因为缺乏激素而引起的一组疾病是: ①呆小症②糖尿病③白化病④血友病⑤巨人症⑥侏儒症⑦大脖子病⑧夜盲症 A.①②④⑤⑦ B.②③⑥⑦ C. ①②⑥ D. ①④⑥⑧ 3.下列每组疾病中,由同一种激素分泌异常所引起的疾病是 ( ) A.糖尿病和坏血病 B.侏儒症和肢端肥大症 C.呆小症和侏儒症 D.巨人症和大脖子病 4.下列激素中可直接影响婴儿智力发育的是( ) A .性激素 B .胰岛素 C .甲状腺激素 D .生长素 5.手术切除成年大白鼠的整个甲状腺,一段时间后,该大白鼠表现为 ( ) A .分解代谢增强 B .生长发育加快 C .自由活动减少 D .食欲增强 6.下列腺体中,既能分泌生长激素,又能分泌多种其他激素的腺体是( ) A.甲状腺 B.垂体 C.唾液腺 D.卵巢。 【能力提升】 1.当动物缺乏某激素时,可以通过“饲喂法”或“注射法”对该激素进行人为补充,下列只可通过以上一种方法补充的激素是( ) ①生长激素 ②甲状腺激素 ③胰岛素④性激素 A .②③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②④ 【课后反思】1.请选择 A.100%掌握 B.50%以上掌握 C.只学会一点 D.基本不懂 研磨 注入 注入 注入

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三节社会行为

◆自主学习 1.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共同维持的生活,这就是动物的行为。这类动物如:。 2.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成员之间有明确的,有的群体中还形成,这是的重要特征。 3.群体中的分工合作需要及时交流信息,动物的、和都可以起传递的作用。在群体、和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这现象叫。 5.用提取的或人工合成的作引诱剂,可以诱杀农业害虫。 ◆合作探究 1.蜂群中蜂王、雄蜂和工蜂,它们分工协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属于 A.繁殖行为 B.贮食行为 C.攻击行为 D.社会行为 2.狒狒群体的“首领”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这是一种 A.防御行为 B.学习行为 C.社会行为 D.攻击行为 3.关于动物的信息交流方式,恰当的表述应该是 A.动物的动作 B.动物的气味 C.动物的声音 D.动物之间起传递作用的动作、声音、气味等4.“人有人言,兽有兽语”,动物能利用“行为语言”传递信息。以下各种动物行为语言中,能在同种个体间交流信息的是 A.壁虎断尾 B.乌贼释放墨汁 C.蜥蜴变色 D.蜜蜂跳圆形舞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动物信息交流的是 A.母鸡“咯咯”地召唤小鸡 B.蜜蜂的各种舞蹈 C.乌贼受到威胁时释放墨汁 D.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引诱异性 6.下列动物具有社会行为的是() A、农家养殖的鸡群 B、在一片森林筑巢的鸟类 C、生活在同一栖息地的狒狒 D、一块棉田里所有的棉铃虫 7.下列不属于动物社会行为特征的是() A、群体内部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B、群体内部成员之间能够进行信息交流 C、群体内部成员各自独立生活 D、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8.不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是() A、鲫鱼 B、象 C、白蚁 D、金丝猴 9.具有社会行为的一组动物是() ①蚂蚁②菜粉蝶③苍蝇④蜜蜂⑤黑猩猩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 城市化》测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第三节城市化》测试题 山东省鄄城县第一中学孙继勇 一、选择题 1.下图为中国台湾城市发展过程示意图。从1950年到1989年,该地区城市发展的特征是() A.东部地区发展快,西部地区发展慢B.从分散到集中,出现城市群 C.大城市增长快,中小城市增长慢D.中部地区城市发展最快 考查目的:考查城市化特征。 答案:B 解析:结合图表材料可知,该地区从1950年到1989年,城市数量逐渐增加,尤其是中小城市增长速度较快;就地区而言,北部和西部城市发展速度快;此外,该地区的城市发展从分散到集中,出现了以台北、台中和高雄为中心的城市群。 下图为某国人口增长和城市人口比重历史统计图。读图回答2~3题。

2.2008年该国的城市人口约为() A.4亿B.1.55亿C.2.45亿D.2.4亿 考查目的:考查城市人口数量的计算。 答案:C 解析:根据2008年的该国人口总数和城市人口比重数据可计算得到结果。 3.在图示期间,该国城市化进程最慢的时段是() A.1776年以前B.1776年~1915年 C.1915年~1967年D.1967年~2008年 考查目的:考查城市化进程。 答案:D 解析:通过全国人口总数、城市人口比重的数据信息,经计算得出各阶段城市人口总数的变化,可判断出1967年~2008年该国城市化进程最慢。 下面是世界城市发展趋势表,据此回答4~5题。

4.上表说明() A.1950-1980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都缓慢 B.1980-2010年,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变慢 C.1980-2010年,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及人口增长速度始终超过发达国家 D.1950-2010年,世界城市人口始终超过农村人口 考查目的:考查城市化进程。 答案:C 解析:1950年以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加快;1980年以后,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超过发达国家城市人口;结合1980~2010年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数量可以加算出城市人口增长速度。 5.城市人口猛增,导致交通拥挤。下面是人们对解决大城市交通拥挤发表的观点,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A.开辟公共汽车、自行车绿色通道B.限制私家车的使用 C.减少市区主干道红绿灯设置 D.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考查目的:考查城市交通问题及对策。 答案:C 解析:开辟公共汽车、自行车绿色通道,可使不同交通工具各行其道;限制私家车的使用,可减少上路车辆;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可使道路更畅通,这些措施都有利于有效解决城市

第二章第三节第2课时

第2课时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一) 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学习目标定位]1?通过外界条件对可逆反应速率的影响,掌握化学平衡移动的内在因素。 2?通过实验探究,讨论分析浓度、压强影响平衡移动的规律。 1. 在一定条件下,把 1 mol N 2和3 mol H 2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2+ 3出 2NH 3, 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在某一时刻,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充入 N 2,此时,C (N 2)增大,v 正增 大,C (NH 3)不变,v 逆不变,随着反应的进行, C (N 2)减小,v 正减小,C (NH 3)增大,v 逆增大, 最终V 正=V 逆。 2?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 (如浓度、气体反 应的压强、温度等),化学平衡状态被破坏(正、逆反应速率不再相等),直至正、逆反应速率 再次相等,在新的条件下达到新的化学平衡状态。 这种现象称作平衡状态的移动, 简称平衡 移动。 3. 化学平衡移动可表示为 反应开抽 化営平 1 1 建也平H [归纳总结] 化学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 [■若v 正=V 逆,平衡不移动; 条件改变 < 若v 正>v 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若V 正<v 逆,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活学活用] 1. 试根据下列图像判断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 ] I“1=#$ tl * (D 0 xi r G ri ③ 答案 ①向正反应方向移动;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③平衡不移动。 二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1. 按表中实验操作步骤完成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填写下表: 些些*叫护呃 条件 时间

实验原理CnO:- + £0=^23:- +2H + (黄色) 实验步骤1 a 丁(I.L irul L 1 孑K心:O瞬揪 f_6 mol-L_, 4 N 0.4 mid L 1 实验现象橙黄色变为橙色橙黄色变为黄色 实验结论c(H )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NaOH溶液使c(H +)变小,平衡向正反 应方向移动 原理Fe + 3SCN Fe(SCN)3(红色) 实验(1)步骤L 地杆貢心牌淞Linwl-r1I rlT 齐KSMIS SinLD.mSnwl'L 'FHJ.聃港* 5mL0j[Hniol L 七 (D ? 现象溶液颜色变深溶液颜色变深 实验(2)步骤向试管①中滴加0.01 mol ? t NaOH溶液 向试管②中滴加0.01 mol L一1 NaOH溶液 现象溶液颜色变浅溶液颜色变浅 实验结论 对可逆反应Fe3 ++ 3SCN 一Fe(SCN)3,分别增大c(Fe3十)和c(SCN「)后,Fe(SCN)3的浓度均增大,即化学平衡均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滴加NaOH 溶液,由于3OH「+ Fe3+ ===Fe(OH)3^,减小了Fe3+ 的浓度,Fe(SCN)3的浓度也减小了,即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 3?已知反应mA(g) + nB(g) pC(g) H<0 , m+ *p,当反应达到平衡后,有关物质的浓度发生改变,其反应速率的变化曲线分别如下图所示: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五单元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三节社会行为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五单元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三 节社会行为教案新人教版 本节教学建议 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很多,学生会很感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前给出更多的资料,或让学生自己收集资料,课上进行讨论。组织好讨论很重要,要引导学生注意把握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即群体中的分工与合作,认识群体的力量大于个体,理解分工合作对于动物生存的意义。 群体成员间的分工合作是如何实现的呢?这是认识到合作必要性之后很容易产生的问题。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认识信息交流是分工合作的必要条件。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繁多,同种生物间、不同生物间的联系错综复杂。他们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正是因为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才“牵一发而动全身”,生物与环境才成为统一的整体。 信息交流的意义果真如此重要吗?信息交流的方式是怎样的?提出这样的问题后,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本节的探究活动“蚂蚁的通讯”。这一活动需要教师提前做好准备。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在室外做。 关于本节的技能训练,可提示学生从已有经验出发进行推理和假设。如蛾类有明显的趋光性,蚊子也有。是不是昆虫都有趋光性呢?怎样才能证明?实验的基本设计思路是:用来实验的昆虫要有黑暗和光明两种环境可以选择,此外,昆虫种类和数量要足够多,还应具有代表性。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描述动物的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说出分工合作对于动物生存的意义,举例说出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 方发与过程: 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推理和假设,尝试探究蚂蚁的多咱行为。对比观察四种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发展过程中的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同群体的力量大于个体群体中合作交流的重要性,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课时作业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 1.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定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任何一种生成物浓度的增加 B. 化学反应速率为“0.8mol/(L·s)”所表示的意思是:时间为1s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mol·L-1 C. 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知道化学反应进行得快慢 D. 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就越明显 解析: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物质的量浓度的增加,是正值,是反应物的平均速率,且不能用纯液体或纯固体表示反应速率,故A、B错误。 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而言,速率大小与现象没有关系,故D不正确。 答案:C 2. 把下列四种X溶液分别加入四个盛有10mL2mol·L-1盐酸的烧杯中,均加入水稀释到50mL,此时,X和盐酸溶液缓慢地进行反应,其中反应最快的是( ) A. 10℃20mL3mol/L的X溶液 B. 20℃30mL2mol/L的X溶液 C. 20℃10mL4mol/L的X溶液 D. 10℃20mL2mol/L的X溶液 解析:化学反应速率随浓度的增大而加快,随浓度的降低而减慢。当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温度高化学反应速率快,温度低化学反

应速率慢。分析本题,要比较反应速率的大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比较速率大小,先比较浓度的大小。此时,浓度必须是混合后的浓度,由于混合后各烧杯中盐酸浓度相等,所以只要求出X的浓度是最大者,反应最快,然后比较温度的高低。因反应后溶液体积均为50mL,所以X的物质的量最大者即浓度最大。通过观察可知,混合后A、B选项中X的浓度最大,但是二者温度不同。A项中10℃,B项中20℃,故B项中化学反应速率最快。 答案:B 3. 下列各组反应(表中物质均为反应物):则反应刚开始时,放出H2的速率最大的是( ) 编号金属(粉末状)mol 酸的浓度及体积反应温度 A Mg 0.1 6mol/L硝酸10mL 60℃ B Mg 0.1 3mol/L盐酸10mL 60℃ C Fe 0.1 3mol/L盐酸10mL 60℃ D Mg 0.1 3mol/L硫酸10mL 60℃ 解析:影响反应速率的内因是反应物的性质,外因是条件。所以C项速率最小,其他三项中只比较c(H+)即可,由于A项中不产生氢气,故选D。 答案:D 4. 对于A2+3B2===2C的反应来说,以下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 v(B2)=0.8mol/(L·s) B. v(A2)=0.4mol/(L·s) C. v(C)=0.6mol/(L·s) D. v(B2)=4.2mol/(L·s)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三节社会行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三节社会行为教案(新版)新 人教版 知识结构 社会行为的特征 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由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生物与环境才成为统一的整体。 知识要点 1.社会行为的特征:①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②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③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2.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3.昆虫能产生性外激素(挥发性物质,有特殊气味)传递信息,人们可以制成引诱剂来杀灭害虫(既节约农药,又可以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4.社会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靠群体的力量往往更易获得食物和战胜天敌的侵袭,能有效保证物种的繁衍,使群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维持个体和种族的生活。 5.由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生物之间的联系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生物与环境才成为统一的整体。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明确社会行为的特征;阐明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信息交流的探究活动,认同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合作、创新等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群体的力量大于个体,增强集体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动物的社会行为对个体及种族延续的意义; 2.群体中信息交流的重要性; 3.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探究活动的问题提出、方案设计及实施。 课前准备 第一碟AV22视频 蚂蚁图片 狒狒图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导学过程 一、观察 1.观察一 问:在片中都看到了哪些动物?这些动物中有哪些是群体生活的?你们还知道别的群体生活的动物吗? 群体生活的动物与独居的动物相比有哪些特征呢? 小结:只要是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共①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 ②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③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动作、声音和气味等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这种现象叫做通讯。

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 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学案 .doc

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第1课时)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1、了解反应速率的概念、表达式、单位; 2、了解影响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有哪些。 二、预习内容: 预习课本P47—P48 一、化学反应的速率: 1、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来表示。 2、公式:V =ΔC/Δt 3、所对应的单位:V:,ΔC:, Δt:。 预习课本P48—P50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三、提出疑惑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理解基本的化学反应速率概念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 学习重难点: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 二、学习过程 【思考与交流】课本P47

(一)、化学反应速率 1、化学反应速率 (1)概念: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或 (均取正值)来表示。 (2)计算公式:。 【思考】 ①反应速率是瞬时速率还是平均速率? (3)单位:或。 练习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是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B.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生成或消耗某物质的质量的多少来表示 C.在同一个反应中,可以用反应物或生成物来表示反应速率 D.化学反应速率的常用单位有mol/(L·s)和mol/(L·min) (4) 化学反应速率的简单计算: [例1]在一密闭容器里装有氮气和氢气。反应开始时,氮气的浓度为2mol/L,氢气的浓度为5mol/L, 反应开始2min时,测得容器中氮气的浓度为1.8mol/L。2min后氢气的浓度为多少mol/L?这2min内氮气的平均反应速率是多少?氢气和氨气的平均反应速率各是多少?2min内氮气、氢气和氨气的速率之比为多少? 练习2.已知反应2SO2+O22SO3在10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测得SO3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5 mol,求SO3、SO2、O2的平均反应速率及速率之比。 【思考】 ②同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其反应速率时,数值相同吗?意义相同吗? ③同一化学反应,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与什么有关? 练习3.在2 L容积不变的容器中,发生N2+3H22NH3的反应。现通入0.8 mol H2和0.4 mol N2,2 min 后生成了0.12 mol NH3,求V (H2)、V (N2) 、V (NH3)。 (二)、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