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招聘分析报告(给力版)

全年招聘分析报告(给力版)
全年招聘分析报告(给力版)

2011(上半年度)招聘分析报告

第一项 招聘工作概况

一、 招聘小组人员组成及分工情况 序号 人员 分工 职责 备注 1 HRA 初试 基本条件审查,各项外在信息的收集

2 部门直属主管 复试一 技术资格审查

3 部门负责人 复试二 任职资格审查

4 HRM 复试三 综合能力考察

5 BOSS 终试 确认是否入职 6

二、 招聘工作一般流程

第二项 招聘数据汇总

一、基础数据统计

数量与质量评估参数说明:

1、应聘比=应聘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 总成本效用计算:

2、面试比=面试人数/应聘人数×100% 1、总成本=网络招聘费+现场招聘费

3、录用比=录用人数/应聘人数×100% 2、网络招聘费=(3000元/12月)*5月=1250元(3月—8月)

4、招聘完成比=录用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 3、现场招聘费=2000元*1次=2000元

5、总成本效用=录用人数/招聘总成本4、总成本效用=18人/(1250元+2000元)=0.55%

2、部门招聘数据汇总(表二)

数量与质量评估参数说明:

1、应聘比=应聘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

2、面试比=面试人数/应聘人数×100%

3、录用比=录用人数/应聘人数×100%

4、招聘完成比=录用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

5、总成本效用=录用人数/招聘总成本

3、招聘成本数据汇总(表三)

数量与质量评估参数说明:人均招聘成本计算

1、单位耗时:该岗位招聘所需工作日1、总招聘成本=1250+2000=3250元

2、人均招聘成本=总招聘成本/录用人数2、人均招聘成本=3250/18=181元

备注:

1、仅统计根据招聘申请流程报上来的岗位;

2、按照流程上报,但人员通过非招聘途径录用的岗位不统计在内;

3、因为新入职人员离职造成二次招聘的数据不统计在内;

4、各地分公司的招聘数据不统计在内;

5、招聘成本仅统计网络招聘包年费和招聘会费用,其他费用(工资、广告费、交通费等)不包括在内;

6、因产品一部招聘正在进行中,核算招聘成本时不统计在内。

第三项招聘工作分析

一、概述

CU 2007年度招聘工作从3月初开始,之前因配合公司经营战略调整,从2006年下半年起招聘工作一直处于半停顿状态,此种状况持续到06财务年度止仍未有改变。

07财务年度始,关于本年度的招聘计划及相关部门的招聘需求仍在酝酿中,云深不知处。考虑到年前的招聘氛围以及XXX总裁在06年终大会上关于人员控制的讲话,对07财务年度招聘工作的整体预计是:严控招聘人数,主要为关键项目和关键岗位补充人员,淘汰冗员,尽量少而精。

07年3月始,各部门招聘需求集中上报,尤以管理培训中心、技术中心、营销管理总部、系统集成事业部、市场部为主,岗位数达19个,计划招聘人数达33人,通过精简(1、类似岗位压缩为一个,减少招聘人数,比如培训主管和培训师,档案管理和培训助理,软件开发项目经理和软件开发工程师,GIS产品经理和GIS开发工程师;2、删去研发部实习生等岗位。),岗位数为12个,计划招聘人数为26人。

07年4月中旬以后,公司再次对招聘工作进行严格控制,之前已经发布的岗位陆续停招,其后发布的岗位包括:

1、管理培训中心新增6个岗位,计划招聘人数10人(该招聘人数已压缩);

2、医药事业部美工岗位,计划招聘人数1人(已结束);

3、产品一部软件工程师岗位,计划招聘人数2人;

4、产品二部新入职人员离职,进行二次招聘,人数1人;

5、研发部DBA工程师和研发工程师岗位,计划招聘人数待定;

6、总裁办实习生岗位,计划招聘人数2人。

二、基本分析

***因现场招聘收到的有效简历数量很少,不计入统计,本次分析只考察网络招聘发布效果***

分析:

a.网络招聘整体发布效果较差,与发布的岗位多为专业技术类职位有关;

b.事务类岗位和基础岗位应聘比较高,网络是招聘该类职位的有效渠道;

c.管培的几个职位偏冷门(比如课件策划),或者岗位要求较高(比如运营总监、技术总

监),发布效果欠佳。

备注:因招聘渠道单一,取样时间段较短,取样数量有限,很多职位都没有招到合适人选,上述录用比与所招聘人员质量之间只存在理论上的相关关系,相关性较低,因而仅供参考。

3、招聘完成比分析:46%,不及格!

a、薪资仍然是求职者寻求新职位的主要动因,提出的薪资要求通常比原公司高20%左右;

b、公司薪资水平处于市场中位数(即一大堆差不多的公司挤在一起的意思,不等于甚至低

于50%水平),竞争激烈;

数量与质量评估参数说明:

1、试用期通过率=过试用期人数/(试用期限已到人数-主动离职人数)×100%

三、SWOT分析

当前招聘工作SWOT分析日期:2007年9月9日

S 1、有一套相对成形的招聘流程;

2、公司制度相对规范,管理较为人性化;

3、公司在业界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对人才有一

定吸引力;

4、公司成立至今将近10年,在对IT人才的招

募上积累了一定心得,业内人才招募网络正

逐步形成中;

5、HR招聘人员的敬业度和工作效率尚可。

W

1、HR招聘人员缺乏经验,专业度有待提升;

2、公司经营战略不够明晰,难以形成并有效实

施公司人力资源招募计划;

3、招聘流程不够标准和严谨,一般岗位的招聘

流程甚至比高阶岗位更繁琐;

4、招聘渠道相对单一,尚无打造公司在IT业

内的人才交流平台;

5、公司薪资福利水平的竞争力有限,难以吸引

高端人才;

6、HR基础性工作尚没做到位,岗位招聘标准不

够清晰;

7、用人部门对招聘工作的了解有限,在接待应

聘者、面试过程控制、问题设计、任职岗位

要求和考察关键点等方面的认识有待加深。

O 1、《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及相关法律法规的

不断完善,加大了公司用人成本和风险,公

司不得不提高对招聘工作的重视程度;

2、IT业竞争激烈,特别在中小规模IT公司之

间,难有突出者,人才争夺上亦如此,有机

会获得性价比均高的人才;

3、政府持续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

IT业蛋糕将越做越大,IT人才培养也将加

速,可供选择的空间将更大。

T

1、在可预见的将来,IT业竞争将加剧,优胜劣

汰的速度会更快,公司将面临严峻考验;

2、随着劳动用工的进一步规范,政策对劳动者

就业权益的倾向性保护,可以预计人才的流

动性将进一步加大;

3、烟草业的变革,可能导致公司经营战略的相

应变动,进而影响公司对人员规模、结构和

质量的要求。

备注:

1、关于SWOT分析:SWOT通常用于公司经营战略分析,分两大部分,四个矩阵模块,是对影响企业经营战略的

内外各类因素进行通盘考虑,进而制定公司经营目标、计划、资源配置方案,确定达成组织目标的策略和实现路径。现将其用于对当前招聘工作的分析,冀望通过这一分析工具的运用,对影响目前招聘工作的各

类因素做一整体考察,理清思路,确定下一阶段的工作目标和实现策略。

2、S=Strength——公司在招聘工作上的优势;

W=weak——公司在招聘工作上的弱项;

O=Opportunity——对招聘工作产生积极影响的外部因素;

T=Threaten——对招聘工作产生消极影响的外部因素。

第四项目标和策略

一、目标设定

07上半年度招聘工作已经结束,在对其进行数据汇总分析和工作总结的基础上,应该就下一阶段招聘工作的开展制定出详尽计划,并结合公司考核体系,设定科学、合理和具体的工作目标。

初步设定,07财务年度下半年度的招聘工作目标由2大部分组成,分别为:

1、关键考核指标

●招聘完成比达到80%(≥ 80%);

●到岗率维持在80%以上水平(≥ 80%);

●试用期离职率控制在10%以下(≤ 10%);

●招聘费用控制在5000以内(≤ 5000.00元);

●招聘工时控制(一般岗位≤15工作日,技术类岗位≤25工作日)

●录用人员职位吻合度达到90%以上(≥ 90%)。

2、工作改进指标

●招聘人员专业程度的提升;

●提升招聘流程的标准化程度;

●招聘数据及信息汇总工作的完善;

●招聘渠道的拓展,人才交互网络的构建尝试;

●基础性HR工作的完善;

●招聘标准的清晰、统一;

●尝试制定变动较小的区间段招聘计划;

●加强与用人部门的沟通交流,就用人的标准和招聘的具体细节尽可能达成一

致。

二、实现路径

策略及路径选择

第五项招聘工作计划(略)

****应参照公司07财务年度下半年度经营计划制订****

****其内容的详实程度及执行力度如何,是实践上述策略,落实工作目标的关键****

人力资源部

XXXXXX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07年9月9日

我就在旁边静静地呆着,不言不语,生怕惊扰这静谧的美好,惟愿时光驻留,变成永恒回忆;惟愿几十年后,两鬓斑白的我们仍然携手坐在阳台上,不谈悲喜,只闻花香。

携手的日子总是温暖多过于寒冷,欢笑多过于失意,此时此刻,感恩日子的温润让自己满足。一个人的独立,两个人的扶持,让光阴有滋有味,富有弹性。

时光清浅,流年素淡,携挽着光阴同行,缠绕着故事与共。酸甜苦辣和油盐酱醋茶的生活让日子交织着烟火味,感受生活的踏实和柔韧。

时光如梦,梦里梦外总是有许多憧憬美好,执着这份美好,烟火的生活在平淡中闻到花香,茶香和米香。

静坐时光,把喧嚣关在窗外,悠然恬淡。一缕缕柔风也会温润流年,一轮明月也会涌出丝丝柔情。

岁月静好,与君语;细水长流,与君同;时光如水,与君老。

相伴的时光,简单微笑着,从容平淡着。如若真心,那份灵犀,那份执意,那份默契,让一切俗世纷扰,也过得惬意悠然。

爱就一个懂,一份守,一个眼神就领会了眼眸里的含义,一个怀抱就温暖了整个身心。

光阴无言流淌,岁月无声的叩问着百味世事,彼此相视一笑,你在,我在,阳光还是那么明媚,日子还是那么温馨,你若安好,岁月无恙。

红尘陌上,择一方心灵的净土,种下文字的馨香,于文字中寻一份感悟,让心安暖;于岁月中守一份懂得,感恩生命。

朝霞暮露,四季更迭,花开花谢皆如画,月圆月缺皆如诗。当时光辗转着记忆的年轮,当清风摇曳起祝福的风铃,我在风中优雅的翩跹,回味携手的光阴,淡淡的犹如一朵茉莉花,洁白淡雅,清香宜人。

在素色光阴里,有古韵婉转的琴音入耳,有清幽淡然的花香入鼻,有真情实意的友情入心,有相处不厌的爱入魂,温柔地牵起时光的手,用善待一朵花开的温婉,来守望一生的幸福。人生会在知足中嫣然一笑,花香依旧。

凉风习习,花影阑珊,瓜果飘香,时光是多么轻盈、温柔和生动。

永远是多长,爱意有多浓,一切无足轻重,只想把此刻定格成温暖的笑靥。回味,感恩,彼此执手的岁月,是多么知足和无悔。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最完整编辑的招聘分析结果汇报

招聘分析报告 --老司机出品 第一项 招聘工作概况 一、 招聘小组人员组成及分工情况 序号 人员 分工 职责 备注 1 HRA 初试 基本条件审查,各项外在信息的收集 2 部门直属主管 复试一 技术资格审查 3 部门负责人 复试二 任职资格审查 4 HRM 复试三 综合能力考察 5 BOSS 终试 确认是否入职 6 二、 招聘工作一般流程

第二项招聘数据汇总 一、基础数据统计 数量与质量评估参数说明: 1、应聘比=应聘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 总成本效用计算: 2、面试比=面试人数/应聘人数×100% 1、总成本=网络招聘费+现场招聘费 3、录用比=录用人数/应聘人数×100% 2、网络招聘费=(3000元/12月)*5月=1250元(3月—8月) 4、招聘完成比=录用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 3、现场招聘费=2000元*1次=2000元 5、总成本效用=录用人数/招聘总成本4、总成本效用=18人/(1250元+2000元)=0.55%

日期:2017年09月04日 序号部 门 岗 位 数 计 划 人 数 应 聘 人 数 应聘 比 面 试 人 数 面试 比 录 用 人 数 录用 比 招聘 完成比 到 岗 人 数 到岗 率 录用 未到 原因 备 注 1 行政部 1 1 17 2 172 18 10% 1 1% 100% 1 100% 2 工程部 1 1 22 22 3 14% 1 5% 100% 1 100% 3 市场部 2 3 35 11.7 9 26% 0 -0 0 - 4 管理培训中心10 20 333 16.7 33 10% 9 3% 45% 7 78% 薪资 5 营销管理总部 1 4 6 6 16.5 6 9% 1 2% 25% 1 100% 推荐 6 产品三部 1 2 23 11.5 7 30% 2 9% 100% 2 100% 7 产品二部 1 4 37 9.25 8 22% 3 8% 75% 3 100% 8 产品一部 1 2 16 8 2 13% 0 --0 - 9 医药事业部 1 1 19 19 9 47% 1 5% 100% 0 0% 薪资 10 系统集成 1 1 30 30 2 7% 0 -0 0 - 合计20 39 753 19.3 97 13% 18 2% 46% 15 83% 数量与质量评估参数说明: 1、应聘比=应聘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 2、面试比=面试人数/应聘人数×100% 3、录用比=录用人数/应聘人数×100% 4、招聘完成比=录用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 5、总成本效用=录用人数/招聘总成本

人事招聘分析报告【最新】

人事招聘分析报告 人力资源部在2014年下半年到2014年上半年的工作重点中的重要的一项任务是招聘,本情况分析的目的一是总结几个月以来的招聘工作,二是为下一步的招聘工作的展开提供指导。以便于公司更快更准确的招到适合公司的人才,为公司的发展打好基础。 一、招聘情况 8-10月份公司各招聘渠道情况对比分析 招聘渠道招聘简历数有效简历数安排面试数录用数备注 网络招聘1132875015其中有一人因个人原因离职 内部推荐2626269 社会招聘13131313多为后勤人员和司机 合计11488937 由上面的表格和饼图可以看出,当下公司招聘的主要方式为网络

招聘,内部推荐和社会招聘也占一小部分,下一步应进一步拓宽招聘渠道,如出展大型招聘会、开展校园招聘、限制范围内的内部推荐、与当地人才介绍机构合作等其他招聘渠道。 二、针对各个渠道的分析 1、网络招聘 网络招聘作为当下主要的招聘渠道,显示出其以下优点: (1) 信息量大。当下公司用于招聘的网站有三个----智联招聘、中华英才网、电力人才网。其中电力人才网人才的专业性较强,也是招聘各风场专业人才的主要的网站;而智联招聘网、中华英才网较为综合,成为公司行政部门人才招聘的主要网站。上述三个网站因其知名度较高,为公司提供了大量的简历资源。自八月份以来,电力英才网提供简历476份,智联招聘网提供简历346份,中华英才网提供简历203份,求职者自己投简历107份。各网站所占比例如下: 上述的几个渠道为公司的招聘提供了大量的简历资源,并且公司可以利用各个网站不同的优势,有重点的进行招聘。 (2) 人工成本较低。当下网络招聘的主要方式在于邮箱接收,在

招聘分析分析报告

招聘分析 数据为XXXXX部(包括:XXXXX组) 1、全年招聘走势分析: 图1:本年每月度招聘人数统计表,招聘的高峰集中在2月、3月、8月、9月及10月份(一季度和三季度);从面试的成功率来看,全年1月份及6月份招聘成功率较高,录用率高达70%;招聘成功率最低的是在10月份仅为10%。 图2可以看出,本年度招聘功录用到谈薪成功,其成功率为50%;再到正式到岗入司成功率为100%,这也说明我们谈薪过程中与录用者充分的沟通,达到有效沟通;上图中的其它,有后期再联系的或本人选择放弃。

2、入职基本情况分析 部门分布统计如下: 图3:部门入职分布 图4:招聘一揽表 图3、图4看出:面试效果比较好的部门为A组;相比之下H部就比较差,面试、录用及到岗比为10:1:0,其原因除我们招聘效率外,用人部门自己对人员的需求并在2014年并不强烈,所以使招聘效率达成较低; 3、渠道统计如下:

图5:招聘渠道分布 渠道面试数录用数到岗数 智联60 17 9 校招7 3 1 前程无忧12 3 3 内部推荐9 1 1 图6:渠道招聘一揽表 结合以上图5、图6可以看出,研发体系主要的招聘渠道为这4个,总来讲还是比较局限;招聘人员重点来源于智联招聘;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及竞争的日益激烈,研发体系对人才的需求及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我们也更倾向于招聘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人才,可以适当的开辟新的渠道包括猎头。 三、总结 1、人才结构方面:中坚力量是23-27岁的年轻人,行业工作经验在1-3年之间。同时,应届毕业生和医药相关行业的销售是重要的人才补充渠道。 2、用人机制方面:员工流失率偏高,在同行业同规模的医药公司中,对员工的吸引力不够。这同该企业逐年增加的招聘数量相矛盾,只有完善用人机制,同时提高招聘效率,才可以解决这个矛盾。 3、招聘效率方面:社会招聘方面,把重点放在国内规模较大的内资企业,效率会提高。校园招聘方面,还可以继续增加本科相关专业的招聘力度,把新员工的培养和用人机制相结

(招聘面试)招聘度量分析报告

(招聘面试)招聘度量分析 报告

10月份招聘度量分析方案 Preparedby 拟制Date 日期 Reviewedby 评审人Date 日期 Approvedby 批准Date 日期 Authorizedby 签发 Date 日期 Allrightsreserved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仅供内部使用)

Revisionrecord修订记录 DistributionLIST分发记录

Catalog目录 1、n troduction简介 1.1Purpose目的 1.2Scope范围 2、MetricsDefinition度量定义 3、DataSource数据源 4、MetricsAnalysis度量分析 4.1简历初选通过率 4.2有效简历率 4.3通知有效简历率 4.4初试通过率 4.5复试通过率 4.6报到率 4.7招聘计划完成率 4.8人均招聘成本 4.9招聘渠道分布 4.10录用人员信息分布 备注:各个指标附分析图表及关联辅助表格目录

10月份招聘度量分析方案 Keywords关键词:初选通过率、有效简历率、通知有效简历率、初试通过率、复试通过率、报到率、招聘计划完成率、人均招聘成本、招聘渠道分布、录用人员信息分布。Abstract摘要:本月人力资源部对2402份简历进行了初步筛选,简历初选通过率44.42%,有效简历率7.31%,初试通过率33.33%,复试合格率57.69%,招聘计划总体率完成为 15.31%,最终录用15人,人均招聘费用1080.12元。 Listofabbreviations缩略语清单:

1Introduction简介 1.1Purpose目的 本招聘度量分析方案是对XXXXXXXX股份公司各部门招聘工作的度量和分析,本方案的适用对象为总经理、高级管理者、招聘工作组、招聘接口人其他关联人。 1.2Scope范围 本方案度量和分析的范围为2003年10月份XXXXXXXX公司招聘计划完成率、简历初选通过率、有效简历率、笔试通过率、报到率、人均招聘费用、面试人员信息渠道分布、录用人员来源分布指标进行说明。 2MetricsDefinition度量定义 本方案使用的度量定义可见各表标题 3DataSource数据源 本方案计算使用的原始数据来源为由招聘经理拟制经人力资源部经理审核的10月份招聘计划、10月份招聘工作总结。 4MetricsAnalysis度量分析

需求调查分析报告

企业用工需求调查分析报告 区企业用工需求调查分析报告 充分开发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前提和基础。为准确掌握我区当前用工状况及培训需求,分析判断当前就业形势,切实解决单位用人需求问题,确保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芙蓉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于**年3月在全区重点企业开展了一次用工需求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区企业用工总体环境较好,从业人员流动率较低,用工需求总量较大,并呈逐年增长趋势;但用工需求与劳动力供给存在结构性失衡,企业用工难问题日益突显,就业压力持续加大,就业形势复杂,存在招工、求职“两头难”现象。 一、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采用重点调查方法,重点调查单位为全区境内第二、第三产业的工商企业(不含行政机关和社会团体)、产业活动单位和规模个体户(年营业收入在200万以上的个体户)。共抽取重点调查单位7873家,进行入户调查,收回有效调查问卷7870份。 被调查的**户企业,企业法人单位**家,占总数的78%;产业活动单位—企业法人单位分支机构1245家,占总数的16%;规模个体户**家,占总数的6%。企业类别比例所涉及的行业有1、工业;2、建筑业;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4、批发和零售业;5、住宿和餐饮业;6、房地产业;7、金融保险证券业; 8、现代服务业。其中工业有441家,占总数的6%;建筑业220家,占总数的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350家,占总数的4%;批发和零售业有**家,占总数的15%;住宿和餐饮业有393家,占总数的5%;房地产业有302家,占总数的4%;金融保险证券业有270家,占总数的3%;现代服务业有**家,占总数的60%。 行业比例图被调查的**户企业,从业人员共**万人,规模最小的2人,最大的5500,上年度离职人数2.9万人,从业人员流动率9.6%。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就业人员为**人,占总人数的12%;现代服务业就业人员为**人,占总数的62.9%。被调查企业预计**年用工需求4万人,其中现代服务业占67%;批发和零售业占10%。 万人,用工需求率为12%。从**年需招用人员职业(工种)要求来看,用工需求人数集中在一些重点职业(工种),主要为第二产业中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和第三产业中传统服务业企业,其中现代服务业和批发零售业需求尤为凸显,分别为23730人和2541人,占全区企业需求的77%。 (二)岗位薪酬在不断提高 调查结果显示,企业拟定**年新招用员工平均月薪为2758元,其中在3000元以上的占到45.8%,2500-3000元占**%,20xx-2500元占7.2%,1500-20xx元占26.7%,1500元以下占14.9%。**年较**年月薪有所提升,且出现了很多高薪职位,有48.8%企业在2500元以下,有**%企业在2500元以上。可见,**年很多企业都在积极提高薪酬,招揽各地英才。 (三)企业普遍出现“招工难” 目前急需招聘的企业存在用工缺口的工种主要集中在销售、服务、业务、技术型、普工等相对灵活型就业人员,尤其是技能人才缺口较大,而高级技工更是成为人才市场的香馍馍。而像管理人员、行政人员、项目经理、文员、it人员、司机、医护人员等需求量相对较小,从几人到几十人不等。

XX公司招聘效果分析实施报告(专业范本)

北京xxxx公司Confidentiality level 密级 内部公开 Total pages:共13页X月份招聘度量分析报告 Prepared by 拟制Date 日期 Reviewed by 评审人Date 日期 Approved by 批准Date 日期 Authorized by 签发 Date 日期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仅供内部使用)

Revision record 修订记录 Date 日期 Revision Version 修订 版本 Section Number 修改 章节 Change Description 修改描述 Author 作者 x月x日 Distribution LIST 分发记录 Copy No. Holder's Name & Role 持有者和角色Issue Date 分发日期 1 总经理11月6日 2 高级管理者11月6日 3 招聘工作组11月6日 4 招聘接口人11月6日

Catalog 目录1、ntroduction 简介 1.1Purpose 目的 1.2 Scope 范围 2、Metrics Definition 度量定义 3、Data Source 数据源 4、Metrics Analysis 度量分析 4.1简历初选通过率 4.2有效简历率 4.3通知有效简历率 4.4初试通过率 4.5复试通过率 4.6报到率 4.7招聘计划完成率 4.8人均招聘成本 4.9招聘渠道分布 4.10录用人员信息分布 备注:各个指标附分析图表及相关辅助表格目录

X月份招聘度量分析报告 Keywords 关键词:初选通过率、有效简历率、通知有效简历率、初试通过率、复试通过率、报到率、招聘计划完成率、人均招聘成本、招聘渠道分布、录用人员信息分布。 Abstract 摘要:本月人力资源部对2402份简历进行了初步筛选,简历初选通过率44.42%,有效简历率7.31%,初试通过率33.33%,复试合格率57.69%,招聘计划总体率完成为15.31%,最终录用15人,人均招聘费用1080.12元。 List of abbreviations 缩略语清单: 1、INTRODUCTION 简介 1.1Purpose 目的 本招聘度量分析报告是对XXXX股份公司各部门招聘工作的度量和分析,本报告的适用对象为总经理、高级管理者、招聘工作组、招聘接口人其他相关人。 1.2Scope 范围 本报告度量和分析的范围为XXXX年X月份XXXX公司招聘计划完成率、简历初选通过率、有效简历率、笔试通过率、报到率、人均招聘费用、面试人员信息渠道分布、录用人员来源分布指标进行说明。 2、METRICS DEFINITION 度量定义 本报告使用的度量定义可见各表标题 3、DATA SOURCE 数据源 本报告计算使用的原始数据来源为由招聘经理拟制经人力资源部经理审核的10月份招聘计划、10月份招聘工作总结。 4、METRICS ANALYSIS 度量分析

招聘网站需求分析报告

招聘网站需求分析说明书 2012年12月26日

文档信息及修订记录

目录 1 引言 (3) 1.1编写目的 (3) 1.2项目背景及意义 (3) 1.3定义 (3) 1.4预期读者和阅读建议 (3) 1.5参考资料 (3) 2 任务概述 (4) 2.1目标 (4) 2.2运行环境 (4) 2.3条件限制 (4) 3 功能需求 (4) 3.1用户界面 (4) 3.2功能需求 (4) 3.1.1 功能分类 (4) 3.1.2 功能描述 (5) 4 数据描述 (7) 4.1数据库描述 (7) 4.2数据字典 (9) 4.3数据流图 (7) 5 其它非功能需求 (11) 5.1性能需求 (11) 5.1.1数据精确度 (11) 5.1.2时间特性 (11) 5.1.3适应性 (11) 6其它需求 (12) 6.1可使用性 (12) 6.2安全保密性 (12) 6.3可维护性 (12)

1引言 1.1编写目的 本文档描述招聘网站的软件需求,阐明项目的背景,客户对软件实现的功能要求、性能要求等内容,目的是给设计人员提供要描述问题的范围,解决问题的基础,最终能够从需求中提炼出设计内容。 1.2项目背景及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公司在招聘时都会收到成千上万的简历,如何挑选合适的应聘者称为公司比较棘手的事情,这给公司的人事部门带来相当大的工作负担。与其他传统的人才中介相比,网上招聘具有低成本、大容量、速度快和强调个性化服务的优势。它允许更加灵活的交互方式,提供更丰富的信息资源。在本题中要求设计一个自动化的招聘系统以方便人事部门的招聘工作,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同时也能让公司找到满意的人才。 ●xxx招聘网站 ●由xxx公司提出 1.3定义 招聘网站:为求职者提供招聘信息,为公司人事部门提供应聘信息,提高公司工作效率,在求职者和公司之间建立信息联系,方便求职者了解招聘信息,同时也能让公司找到满意的人才。 1.4预期读者和阅读建议 1.5参考资料

招聘分析报告模板

招聘分析报告 本范例仅供参考请酌情修改后再使用 不同于招聘计划书,其作业职能主要在于控制与调整,但其与招聘计划书相互 对应。招聘分析报告,不是对一些数据的简单堆砌(如应招多少人,实招多少人等等),而是对招聘人员、被招聘人员、相关业务部门共同沟通、总结、分析的结果。所以分析报告一般在被招聘人员已经工作一段时间后才能进行。同时分析报告与计划相对应,但同时对计划本身提出改进,而不是简单的对比。比如要求招十个人,结果招了八个;不能简单认为差两人完成任务,还要分析招十个人是不是合理的,计划制定有没有问题。但有一点要注意,即使分析表明八人是合理的,由于招聘计划没有完成,考核中也要有所体现。这个道理不用多说了吧。 笼统而言,招聘分析报告作业流程如下: 建议分析人员同招聘人员应独立,如涉及考核理应如此。 1、进行招聘工作结果汇总(招聘人员组成、招聘工作程序、招聘到岗情况、 人员要素水平、工时耗用、招聘费用、特殊情况说明) 2、同招聘人员进行沟通(了解具体工作成果和问题,要求招聘人员对工作汇总中的结果做出评价、就结果汇总中和计划要求的差异做出说明,同时提出意见和建议)。 3、同应聘部门人员进行沟通(就招聘人员组成、招聘程序、到岗人员表现、 数量等做出评价,同时提出意见和建议) 4、同应聘人员进行沟通(就招聘人员素质、招聘程序、个人工作表现和应聘 动因分析,同时提出意见和建议) 5、综合上述内容,编写招聘分析报告。

6、报批,归档,分发相关部门,作为日后工作参考 《招聘分析报告》大体格式: 1、招聘工作结果汇总 (绝对数和与计划相比的比较量) 招聘小组的人员组成及分工情况 招聘工作开展的流程及相应的工作质量汇总 应聘人员的到岗情况(计划数、应聘数、实际到岗数) 应聘人员同招聘标准的吻合情况(年龄、性别、学历、经验、薪金要求等) 招聘工作耗用工时 招聘工作费用 招聘工作中的特殊问题 2、招聘工作结果评价(综合各方面意见,根据相关标准,给予类似ABC级评价,这是一项关键工作,希望大家共同探讨) 对招聘人员评价做出相应解释 对招聘工作流程的评价做出相应解释 对应聘到岗情况评价做出相应解释 对招聘吻合度评价做出相应解释

公司月份招聘度量分析报告

10月份招聘度量分析报告 Prepared by 拟制Date 日期 Reviewed by 评审人Date 日期 Approved by 批准Date 日期 Authorized by 签发 Date 日期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仅供内部使用)

Revision record 修订记录 Distribution LIST 分发记录

Catalog 目录 1、ntroduction 简介 1.1Purpose 目的 1.2Scope 范围 2、Metrics Definition 度量定义 3、Data Source 数据源 4、Metrics Analysis 度量分析 4.1简历初选通过率 4.2有效简历率 4.3通知有效简历率 4.4初试通过率 4.5复试通过率 4.6报到率 4.7招聘计划完成率 4.8人均招聘成本 4.9招聘渠道分布 4.10录用人员信息分布 备注:各个指标附分析图表及相关辅助表格目录 10月份招聘度量分析报告 Keywords 关键词:初选通过率、有效简历率、通知有效简历率、初试通过率、复试通过率、报到率、招聘计划完成率、人均招聘成本、招聘渠道分布、录用人员信 息分布。 Abstract 摘要:本月人力资源部对2402份简历进行了初步筛选,简历初选通过率

44.42%,有效简历率7.31%,初试通过率33.33%,复试合格率57.69%,招聘计划 总体率完成为15.31%,最终录用15人,人均招聘费用1080.12元。 List of abbreviations 缩略语清单:

人力资源部2020年一招聘分析报告

人力资源部2017年招聘分析报告 一、目的 本报告是对招聘工作进行的定期汇总与分析,旨在总结前一阶段招聘工作中的经验,发现问题和不足并分析解决,不断提升招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二、对象 本报告汇总和分析的对象为2017年度一季度公司各部门获批的招聘计划完成情况,通过初试通过率、复试通过率、到岗率、招聘计划完成率、人均直接招聘成本、招聘渠道分布等指标进行说明。 三、数据来源 本报告计算使用的原始数据来源于根据招聘面试情况每日更新的《招聘面试统计表》、经公司领导批准的《2014年度招聘计划》以及《人员补充申请表》。 四、总体情况 根据年度招聘计划,本季度人力资源部需招聘XX、XX工人、XX工人等9个岗位共计0人,面试0人,初试通过率为0%,复试合格率为0%,到岗率为0%,招聘计划完成率为0%,最终录用0人,人均直接招聘成本为0元。 五、数据统计 2017年一季度招聘数据统计

(一)初试通过率: XX工人和XX工人由于需要XX或数控经验,所以初试通过率较低。 (二)复试通过率: XXXX具体工作了解不够具体,导致招聘的复试通过率较低。 (三)到岗率:

50%;XX中因一名应聘者在原单位辞职出现问题,导致未能按时报到被公司放弃,降低了到岗率,其他岗位到岗率均为100%。 (四)到岗后辞职率: XX工人辞职主要是因为车间内部讨论薪资,使新入职员工对自己转正后的薪资没有信心而离职,此方面需要生产部门加强车间管控,禁止讨论薪资或进行薪资误导。XX工人离职率较高主要是求职者对XX的工作的认识和实际情况的差异以及薪资等原因导致其辞职。XX工人和XX工人辞职均因个人体质对洁净车间过敏导致辞职,属例外因素。 (五)招聘计划完成率: 截止2014年3月31日,共需招聘0人,到岗0人,暂缺1人(XX工人),本季度招聘计划完成率为0%。 六、招聘渠道分布 本季度的招聘主要通过网络招聘和张贴招聘广告进行,主要在威海人才网、58同城、赶集网等发布用工需求,由于一季度是求职者求职的高峰期,因而获得了较好的推广效果。在周边小区张贴招聘广告的方式,招聘效果一般。由于公司用人需求未出现较大缺口,所以本季度未参加相关用工招聘会。 另外,参加正月初十毕业生招聘会,搜集收到简历37份。经筛选后,存入人才库简历10份,并进行了人才库更新。 七、录用人选信息分布 (一)婚育方面:在被录用的人员当中,0人(0%)为未婚未育,且均为男性,其余均为已婚已育女性;

某公司招聘效果分析报告(专业范本)

X月份招聘度量分析报告 Prepared by 拟制Date 日期 Reviewed by 评审人Date 日期 Approved by 批准Date 日期 Authorized by 签发Date 日期

All rights reserved 所有侵权必究 (仅供部使用)

Revision record 修订记录 Distribution LIST 分发记录

Catalog 目录

1、ntroduction 简介 1.1Purpose 目的 1.2 Scope 围 2、Metrics Definition 度量定义 3、Data Source 数据源 4、Metrics Analysis 度量分析 4.1简历初选通过率 4.2有效简历率 4.3通知有效简历率 4.4初试通过率 4.5复试通过率 4.6报到率 4.7招聘计划完成率 4.8人均招聘成本 4.9招聘渠道分布 4.10录用人员信息分布 备注:各个指标附分析图表及相关辅助表格目录 X月份招聘度量分析报告

Keywords 关键词:初选通过率、有效简历率、通知有效简历率、初试通过率、复试通过率、报到率、招聘计划完成率、人均招聘成本、招聘渠道分布、录用人员信息分布。 Abstract 摘要:本月人力资源部对2402份简历进行了初步筛选,简历初选通过率44.42%,有效简历率7.31%,初试通过率33.33%,复试合格率57.69%,招聘计划总体率完成为15.31%,最终录用15人,人均招聘费用1080.12元。 List of abbreviations 缩略语清单: 1、INTRODUCTION 简介 1.1Purpose 目的 本招聘度量分析报告是对XXXX股份公司各部门招聘工作的度量和分析,本报告的适用对象为总经理、高级管理者、招聘工作组、招聘接口人其他相关人。 1.2Scope 围 本报告度量和分析的围为XXXX年X月份XXXX公司招聘计划完成率、简历初选通过率、有效简历率、笔试通过率、报到率、人均招聘费用、面试人员信息渠道分布、录用人员来源分布指标进行说明。 2、METRICS DEFINITION 度量定义 本报告使用的度量定义可见各表标题 3、DATA SOURCE 数据源 本报告计算使用的原始数据来源为由招聘经理拟制经人力资源部经理审核的10月份招

人力资源招聘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集团招聘的“星星之火”定在何方 一、现今人力市场现状分析 在2015年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的情况下,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企业获取和提升竞争力的首要和关键性资源,人力资源配置和效能优化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关键作用和重要影响,合理化的人力资源配置能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竞争力。人力资源配置涉及到选人、用人、留人以及组织人与人之间、人与岗之间的合理组合、企业效益高低等多方面问题。就目前各行业人力资源配置情况来看,不同企业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大部分企业普遍存在着人未尽其能、未尽其才等问题。 1、生产与营销部门,对人员需求旺盛 从部门人员配置分析表中可看出,产品生产和营销依然是人员配置较多部门,总数超过员工总人数1/2,其中人力资源、行政、财务、内审等占比依然较少,说明企业更多考虑的是这部分职能人员供给满足基本需要,只有在少数企业,这些部门在企业战略中表现得较为强势,占比接近1/2的部门,说明这些部门被赋予了极高的关注度和部门使命,如产品生产部、市场部、销售部。 2、高层招聘周期长,阻碍企业稳定发展

人才的高流失和高空缺率,已经成为中国企业用工的一大常态。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社交信息的颠覆性改变,新生代员工难以驾驭、与企业粘性大幅度降低成为众多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在招聘板块。根据调研结果,基层、中层和高层管理者的招聘周期中,高层招聘耗时最长,中位值达到78天,主要渠道集中在猎头、熟人引进,说明一段时间的高层职位空缺将严重阻碍企业稳定发展的步伐。 3、应届毕业生“太挑剔”造成求职难 2015届广州生源高校毕业生约有51539人,已就业48091人,就业率为93.31%。与2014年基本持平。根据广州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广州市高校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意向报告(2014)》,广州市大学生在择业的行业选择当中具有比较明显的偏重性,在职业选择当中,商业服务、公共事业单位、学校科研单位、金融和计算机等位居前列。而选择农业、运输服务业、旅游和制造业的偏低。其中希望从事商业服务和金融的选择次数占到了35.7%,想进入学校科研单位和公共事业行业的占到了30.1%。相比之下,想从事农业、制造业和运输服务的仅有11.9%。由于太过于挑剔,也造成了所谓的“求职难”问题。但人才市场负责人始终认为这是个“伪命题”。 对于“求职难”的原因,专科生认为择业最大的阻力来自于工资待遇低,而本科生和研究生认为相较于薪资标准,专业是否对口和有无工作经验才是成功就业的最大阻力。 用人单位在选聘毕业生时主要考量“专业是否对口”,其次考量“所在院校”和“专业技能水平”,在经过2015年初和年中的薪酬上涨之后,大多数用人单位表示导致选聘不到所需人才的主要原因是“毕业生专业素质和技能无法满足工作需要”而非薪资水平低。 4、市场营销专业需求最旺,医药养老行业需求增长快 从需求的专业情况来看,工商管理类需求所占比重最大,市场营销占需求职位榜首。工商管理类专业在企业所需专业中成为首个热门专业类别,占总需求的18.95%。工商管理类专业中需求量最大的是市场营销专业,

招聘情况分析报告

招聘情况分析报告 篇一:招聘分析报告 - 人力资源部2014年(9—11月) 招聘分析报告 一、目的 本报告是对招聘工作进行的定期汇总与分析,旨在总结这一阶段招聘工作中的经验,发现问题和不足并分析解决,不断提升招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二、对象 本报告汇总和分析的对象为2014年度9—12月份公司各部门获批的招聘计划完成情况,通过初试通过率、复试通过率、到岗率、招聘计划完成率、人均直接招聘成本、招聘渠道分布等指标进行说明。 三、数据来源 本报告计算使用的原始数据来源于根据招聘面试情况更新的《招聘之星录入信息表》以及筛选简历库信息以及《招聘需求申请表》。 1 四、总体情况 目前暂未建立招聘计划,根据此前工作量需求情况,人力资源部需招聘海运操作经理、管道安装工程师、机械工程师、海外土建工程师、汽机安装工程师、外贸业务员、采购、SEO、美工、司机、行政专员、生产计划管控员、仓库主管13个岗位共计20人,面试122人,初试通过率为32.79%,复试合格率为80%,到岗率为 71.88%,招聘计划完成率为94.44%,最终录用11人。 五、数据统计 (一)初试通过率:

在初试通过率方面,由于外贸业务员、机械工程师及行政专员、司机的要求相对较低,通过率较高;而海运操作经理、管道安装工程师由于需要相关经验,所以初试通过率较低。 (二)复试通过率: 在复试通过率方面,由于机械工程师应聘人数较多,且招聘人员对具体工作了解不够具体,导致招聘的复试通过率较低。 (三)到岗率: 在到岗率方面,由于外贸业务员试用期薪资较低等原因,导致到岗率只有50%;机械工程师有一名入职不到7天因交通不便发生离职而被公司放弃,降低了到岗率,其他岗位到 2 岗率均为100%。 (四)到岗后辞职率: 在到岗后的辞职率方面,ZS工人、仓库工人均较高,ZX工人辞职主要是因为车间内部讨论薪资,使新入职员工对自己转正后的薪资没有信心而离职,此方面需要生产部门加强车间管控,禁止讨论薪资或进行薪资误导。仓库工人离职率较高主要是求职者对仓库的工作的认识和实际情况的差异以及薪资等原因导致其辞职。XX 工人和XX工人辞职均因个人体质对洁净车间过敏导致辞职,属例外因素。 (五)招聘计划完成率: 截止2014年11月30日,共需招聘20人,到岗5人,暂缺15人,本季度招聘计划完成率为94.5%。 六、招聘渠道分布 本季度的招聘主要通过网络招聘进行,主要在智联招聘、58同城、九博人才网、中州人才网、机械人才网、油脂人才网发布用工需求,由于9—12月份是求职

人才招聘需求分析报告

v1.0 可编辑可修改 人才招聘需求分析报告 软件0904 第一项目小组 人员:杨鑫(组长)、陈安全、张程杭、何晨宇、朱田莉

目录 一、引言 (6) .项目名称 (6) 编写背景 (6) 编写目的 (7) 参考资料 (7) 定义与缩写 (7) 开发语言 (8) 二、任务概述 (8) 目标、简介及要求 (8) 用户的特点 (8) 假定和约束 (8) 风险估计 (8) 三、需求规定 (9) 对功能的规定 (9) 对性能的规定 (10) 完整性及精度 (10) 时间特性 (10) 灵活性 (10) 输入输出要求 (11) 数据库管理要求 (11) 故障处理要求 (11) 操作界面要求 (11) 技术方案要求 (12) 数据库设计要求 (12) 四、功能的具体分析及实现 (12) 实现概述 (12) 用户管理 (12)

系统管理 (14) 五、运行环境规定任务概述 (16) 设备 (16) 支持软件 (16) 接口 (17) 用户接口 (17) 外部接口 (17) 内部接口 (18) 运行模块组合 (18) 运行控制 (18) 运行时间 (18) 六、模块描述 (19) 总模块 (19)

(19) 用户管理总模块 (19) 用户好友关系模块 (21) 用户资料组成模块 (21) 邀请注册模块 (22) 会员用例模块 (23) 应聘模块 (24) 招聘模块 (25) 七、数据统计 (26) 地区人数申请统计 (26) 月份人数申请统计 (26) 7.3每日人数申请统计 (27) 应聘职位人数统计 (28)

八、网站设计 (28) 1屏幕布局及网页设计 (28) 2访问性 (28) 3.与用户的沟通 (29) 4.一致性 (29) 5.导航 (29) 一、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的普及,利用计算机实现企业招聘人员管理势在必行。对于大中型企业来说,利用计算机支持企业高效率完成劳动招聘管理的日常才务,是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推动企业劳动招聘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必要条件;计算机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招聘人员管理的效率,也是企业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的招聘人员管理制度,这就决定了不同的企业需要不同的招聘管理管理系统。 招聘网站为应聘者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应聘途径。对招聘单位来说,招聘网站也为他们提供了查询、检索应聘者信息库的条件,使招聘工作中的人员初选工作变得轻松易行。此系统的开发为应聘者及招聘公司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和经济,使他们足不出户就可以轻轻松松地完成求职和招聘工作。 本系统开发的核心内容就是实现招聘时企业和人才的交互选择,这个交互可以理解为企业本身的信息,企业的招聘信息、人才本身的信息及人才的求职信息 . 项目名称 人才招聘网站 编写背景 待开发的软件系统名称:人才招聘网站 提出原因目:前人才与企业交流不方便,不利于人才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和交

完整的招聘分析报告

招聘分析报告 第一项 招聘工作概况 一、 招聘小组人员组成及分工情况 序号 人员 分工 职责 备注 1 HRA 初试 基本条件审查,各项外在信息的收集 2 部门直属主管 复试一 技术资格审查 3 部门负责人 复试二 任职资格审查 4 HRM 复试三 综合能力考察 5 BOSS 终试 确认是否入职 6 二、 招聘工作一般流程 第二项 招聘数据汇总

一、基础数据统计 数量与质量评估参数说明: 1、应聘比=应聘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 总成本效用计算: 2、面试比=面试人数/应聘人数×100% 1、总成本=网络招聘费+现场招聘费 3、录用比=录用人数/应聘人数×100% 2、网络招聘费=(3000元/12月)*5月=1250元(3月—8月) 4、招聘完成比=录用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 3、现场招聘费=2000元*1次=2000元 5、总成本效用=录用人数/招聘总成本4、总成本效用=19人/(1250元+2000元)=0.55% 2、部门招聘数据汇总(表二)

数量与质量评估参数说明: 1、应聘比=应聘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 2、面试比=面试人数/应聘人数×100% 3、录用比=录用人数/应聘人数×100% 4、招聘完成比=录用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 5、总成本效用=录用人数/招聘总成本 3、招聘成本数据汇总(表三)

数量与质量评估参数说明:人均招聘成本计算 1、单位耗时:该岗位招聘所需工作日1、总招聘成本=1250+2000=3250元 2、人均招聘成本=总招聘成本/录用人数2、人均招聘成本=3250/19=191元 备注: 1、仅统计根据招聘申请流程报上来的岗位; 2、按照流程上报,但人员通过非招聘途径录用的岗位不统计在内; 3、因为新入职人员离职造成二次招聘的数据不统计在内; 4、各地分公司的招聘数据不统计在内; 5、招聘成本仅统计网络招聘包年费和招聘会费用,其他费用(工资、广告费、交通费等)不包括在内; 6、因产品一部招聘正在进行中,核算招聘成本时不统计在内。 第三项招聘工作分析

人才招聘需求分析报告

人才招聘需求分析报告 软件0904 第一项目小组 人员:杨鑫(组长)、陈安全、张程杭、何晨宇、朱田莉

目录 一、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项目名称............................................... 错误!未定义书签。编写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编写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定义与缩写............................................. 错误!未定义书签。开发语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任务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目标、简介及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用户的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假定和约束........................................ 错误!未定义书签。 风险估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需求规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对功能的规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对性能的规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完整性及精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时间特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灵活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输入输出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库管理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故障处理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操作界面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技术方案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库设计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功能的具体分析及实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现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用户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招聘情况分析报告

招聘情况分析报告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招聘分析报告 一前言 撰写此报告的主要目的是为公司今后一段时间内的招聘情况提供参考数据及意见,因此报告的侧重点为2007年至今公司招聘情况的总结、数据分析及根据调查问卷的统计数据给出的在网络招聘渠道的倾向性选择意见。 二正文 (一) 2007年至今招聘情况综述 综述周期为2007年1月1日至2009年9月30日,此周期内公司共新进员工299人,根据各分析维度分析结果见下表系列: 根据以上分析结果,暂得以下结论: 1该周期内所招聘员工教育水平以本科和大专的中层员工为主要群体,两者的比例分别达到了%和%,合计高达%,因此在招聘渠道的选择中应以这两类应聘人员的数量及质量较多的平台为重点;但考虑到公司仍有部分低层及高层人员的补充,因此在选择招聘渠道供应商的附加值时以配送普工现场招聘会和高端人才交流会为佳,另外根据供应商平台实力,若能给公司提供合适的猎头服务也应当纳入甄选范畴。 2该周期内所招聘员工的年龄分布以30周岁以下的年轻员工为主,比例高达%,且该周期内招聘的所有员工的平均年龄为周岁,结合此年龄段员工的社会经历及教育水平,在招聘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招聘方法,提高甄选准确性及效率(推荐团体面试、结构化面试与传统面试方法相结合)。

3该周期内所招聘员工的比例为男性%,女性%,男性较女性约多出一半的比例,在今后的招聘中应根据公司各部门的男女比例及岗位需求进行控制,以防出现因性别比例失调所带来的工作困扰。 4该周期内所招聘员工的入职类型中社会招聘占到了主要地位,占总人数的%,,其次为应届毕业生的招聘,所占比例约为%,此数据表明在选择照片渠道时仍要以面向社会求职人员渠道为主,结合当今的大学时就业形势,侧重于校园招聘的招聘渠道应放在次要位置考虑。 (二) 2007年至今招聘效果分析 综述周期为2007年1月1日至2009年9月30日,此周期内公司共招聘员工262人(剔除因特殊原因进入公司的37名员工),在此招聘的262名员工中共有103名员工离职,即截止2009年9月30日共计实现有效招聘员工人数为159人,总招聘有效率为%,各年具体招聘有效率见下表: 在以上的统计周期内所招聘员工已离职人员按公司服务年限进行的分类统计见下表: 由上表可知,入职后1年期限内是离职可能性高危的阶段,此阶段的员工一般仍处于适应阶段,离职原因绝大多数是不能适应企业的某些方面,因此需要从事招聘工作的人员在面试阶段切实与应聘者沟通好双方的期望值,并慎重考虑对方的接受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