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重点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重点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重点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重点

考试题型

1、填空题(10分)

2、名词解释(20分)【人格、刻板印象、曝光效应”】

3、理论解释(20分)【社会交换、自我解释、社会渗透理论、爱情三角立论】

4、简答题(30分)

5、应用分析(20分)

本学期一共学了六章(第一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十三章),其中有四章要重点复习,即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

第一章导论社会心理学学科特点

社会心理学概念:指研究在社会的相互作用中,有个人和群体的社会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变化规律的科学学科。

第三章人际关系

第一节人际关系概述

一、人际关系研究状况

(P43)人际关系的概念:广义的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角色关系、文化关系、心理关系等一切方面。社会心理学上所研究的人际关系是狭义的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

(P44-45)【注意中西方人际关系的“本位”区别,“关系取向”区别】

二、人际关系的维度与模式

(P46)(一)人际关系的两个基本维度:情感上的“亲疏“、地位上的“尊卑”

费孝通“差序格局”概念:以自己为中心,把他人按亲疏远近分为几个同心圆圈,与自己越亲近的,处于中心越贴近的小圆圈内。即人们会以不同的交往法则来对待属于不同圈层的人,跟中心越接近的,对他们越好。

(详见P46)(二)费斯克社会关系的四种模式:共享、权威排序、对应互惠、市场定价。

(P47)(三)交换关系和共享关系克拉克、米尔斯

前者强调礼尚往来,讲究平衡与对等;后者关心对方的幸福,讲究需求法则,而不期望对方做出对等的回报。【图】(详见课本)

(P49)四、虚拟社区中的人际关系

网络人际交往的特点:匿名性、单面性、浅层型、随意性、自主性、广泛性。

第二节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一、人际吸引

(P50)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主要有三个:相貌、正面的交往、相似性与互补性。(详见课本P50-51)

(P51)曝光效应:熟悉本身可以增进喜欢,与我们接触及交往越频繁的人,越容易成为我们的朋友。

二、关系的发展

(P53)(一)社会交换:当你与人交往时,你希望获取一定的利益,作为回报,也准备给予他人某种东西,他人也是如此。

这种理论假定交换中的个体都是自利的:人们试图是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并使自己的成本最小化,从而确保交换结果是一个正的净收益。在这里,交换的东西非常广泛,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社会”性的,包括信息、金钱、地位、情感、服务和物品等。

(P53)(二)自我表露:即“敞开心扉”,把有关自我的信息、自己内心思想的和情感暴露给对方。

(三)关系的发展与变化

(P55)阿特曼社会渗透理论认为人际交往主要有两个维度,一是交往的广度,即交往或交换的范围;二是交往的深度,即交往的亲密水平。

良好的人系关系的发展,一般经过四个阶段:定向阶段、感情探索阶段、情感交流阶段、稳定发展阶段。

三、亲密关系与爱情

(P56)(一)亲密关系的特征

(1)相互依赖,即双方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相互影响。

(2)共同活动,关系密切双方来往频繁,喜欢经常在一起。

(3)自我与密切伙伴之间的界限被打破,对方成为自己个人心理自我的一部分。

(4)交往动机的转变,由注重交易转变为追求共享。

(5)亲密感,即心理上的密切感,表现为自我表露,相互理解,相互关心,相互接纳。(6)承诺。

(二)爱情:指一种特别亲密关系。

(P57)哈特菲尔德“友谊式爱情”“狂热式爱情”前者指一种对特定对象的亲密感情,不一定伴随着激情或生理性冲动;后者是一种对爱人的强烈渴望,伴随有明显的生理冲动,当爱情得到回报时,就充满狂喜与满足,否则就感到悲伤与失望。相对而言,美国配偶更重视狂热式爱情,中国配偶更重视友谊式爱情。

(P57)斯滕伯格爱情三因理论爱情有三个基本成分:亲密、激情、承诺,分别反映爱情关系中的情感、动机和认知特征。亲密是指两个人相处的情况,即是否有相互理解、相互喜欢、紧密依存的感觉,体现爱情的温暖。激情是指关系中令人激动的部分,实在性的基因及自尊、统治欲、服从、自我实现等动机的驱动下所体现出来的浪漫特征,反映爱情的热度。承诺是指愿意爱对方,并且保持关系、长相厮守的决策;往往是双方对彼此的关系进行冷静审视和理性预期之后的结果,能鼓励关系双方同甘共苦,体现爱情的理智。人类爱情中的亲密、激情和承诺彼此相关,相互影响,共同构成多种多样的爱情形式。

第三节人际关系中的典型行为

一、人际冲突与合作

1、冲突的实质

人际冲突的层次和类型

(P59)布瑞克、凯利三个层次的冲突第一层次:特定性为上的冲突,即双方对于某个具体问题存在不同意见。第二层次:关系规则上的冲突,即双方对于如何处理两个人的关系,再关系中各自的权利、义务有不同的理解。第三层次:个人性格与态度上的冲突,这往往涉及双方人格与价值观的差异,因此是比较深层次的冲突。一般来说,冲突层次越深,涉及的因素就越多,情感卷入程度越高矛盾就越复杂,解决起来也越困难。

(详见P59-60)多伊奇五种类型的冲突:平行的冲突、错位的冲突、错误归因的冲突、潜在的冲突、虚假的冲突。

2、冲突的过程

(P60)潘迪冲突五阶段模式:冲突潜伏阶段、冲突知觉阶段、冲突感受阶段、冲突外显阶段和结果阶段。

3、冲突的管理

(P60)冲突风格:指人们处理冲突时的方式,即对于冲突的习惯性反应。

处理冲突的方法从两个维度上分析,一个是合作性,即关注他人需求、愿意满足他人需求的程度。另一个是自持性,即关注自己的需求、坚持满足自己的需求的程度。

(详见P61)五种比较典型的冲突处理方式:竞争模式、回避模式、顺应模式、妥协模式、合作模式。

(二)人际合作

(P62)艾克斯罗德“重复囚徒困境”合作的的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关系的持续,人的交往都不是一次性的;二是相互回报。提高合作性,要:一建立持久的关系;二增加识别对方行为的能力;三维护自己的声誉,保证相互信任;四保证对关系的控制力,分步合作,对对方的行为奖罚分明。

(详见P62)阿盖尔“同事间的规范”

二、利他行为与侵犯行为

1、利他行为概述

(P62)利他行为:指不期待任何回报的亲社会行为。

与其关系密切的两个概念:亲社会行为是指任何对他人、对社会有利的行为。助人行为是指个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

利他行为四个特征:一目的是有益于他人的,而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二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不是迫于外界的压力而作出的;三不求任何回报,是一种真正的无私奉献;四具有自我牺牲,需要个人付出一定的代价,但个人并不会计较。

(详见P62)巴特森同情心—利他主义假说:当人们对需要帮助的人产生强烈的同情心

时,就会提供无私的帮助。

(P62)2、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动机因素、情境因素(旁观者的人数、其他人的示范、需要帮助者的特点等)、个人因素(可能提供帮助者的人格、性别、心情等)。

个人的价值观和个性特点是影响其是否愿意做出利他行为的重要因素。

(P64)旁观者效应:在有人需要紧急救助急救时,目睹此情景的人数越多,任何一个人出面相助的可能性越小。

(二)侵犯行为:又称“攻击行为”,是一种有意伤害他人,引起他人生理上或心理上痛苦的行为。

(P65)2、对侵犯行为的应付:学会采取自持行为。

自持行为:指在不侵犯别人权利的情况下维护自己的权利。一方面,它不放弃自己权利的过分顺从行为,敢于坚持自己的正当权利;另一方面,它又不用同于在追求自己的权利或权益时侵犯别人的权利的攻击行为。

(P66)采取自持行为的技巧:(1)基本的自持是对维护你的权利的简单表达。(2)当别人批评你的想法,却没有充分理由时,采用模糊化的方法,即不对批评提出挑战。(3)发现你和对方在某件事上以前达成的约定被他忽略了时,用自持的陈述或通过提问提醒对方。(4)使用坚决而稳定的语音和以事实为基础的语气。(5)不谴责、指责、威胁对方。

第四节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

(详见P66)一、中国人的关系取向

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可以从两个维度来分析:一是自主性趋势,即人努力征服和支配环境以满足自己的欲望和兴趣;二是融合性趋势,即努力使自己配合或顺从环境,并分享及参与超越个我较大事物或群体。

(详见P67-68)二、中国社会中的人际关系类型

(一)既有关系与交往关系

(二)情感性关系、工具性关系与混合性关系

(三)家人关系、熟人关系和生人关系

(四)核心区域、可靠区域及有效区域

第四章社会认知

第一节社会知觉

(P73)一、社会知觉:

1.含义: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某个个体或某个群体)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

向(社会特征和社会现象)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社会知觉是对人和社会群体的知觉。

2.对非社会性信息和社会性信息所形成的知觉,通称知觉;对社会性信息所形成的知觉叫

做社会知觉。

(详见P74)社会知觉的内容:(1)对人知觉(2)人际知觉(3)角色知觉(4)因果关系

知觉

(详见P74)社会知觉的独特性:(1)认知对象的独特性。(2)对他人行为的期望会影响社会知觉过程。(3)社会知觉加工过程的特殊性。

(详见P75)社会认知:含义与社会知觉相当,但侧重从认知结构的角度探讨社会知觉的过程。与社会知觉相互联系,两者都研究个体及群体如何感知与理解自己、他人及日常生活时间等。

二、自我知觉及自我概念的形成

(详见P76)自我知觉:指个体对自己的认识与评价。自我知觉的内容有两个基本成分:自我概念与自尊。

(详见P76)自我概念:又叫自我认识,是个体对自己所有特征的认识的集合。

(详见P76)自尊:指个体对自己的整体评价。

(详见P76-77)(一)自我概念形成的信息来源:

1、他人的反馈

2、反射性的评价

3、据自己的行为来推断

(P77)4、社会比较

费斯廷格1954年提出社会比较理论

伍德把社会比较的动机概括为自我评价、自我美化、自我保护、自我提高;社会比较的方式分向上比较、相似比较、向下比较。

自我美化的动机倾向于与不如自己幸运、成功、幸福的人比较,即向下比较,以证明自己还不错。自我提高的动机常驱使人们与更成功的人比较,即向上比较,以激励自己更上一层楼。

(详见P77-78)(二)自我概念的作用

自我表达:指人们试图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表达和反映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即自我概念。

自我表现:指为了获得权利、赞许等而给别人留下好印象的动机。

自我监控:指个体对社会情境的需要据此采取相应行动的敏感性及灵活性。高自我监控的人常根据当前所处的情景及观众的需要而采取相应的行动,呈现出相应的形象;而低自我监控的人常根据自己内心的态度及自己的性格而行动,所以,在不同的情境中,在面对不同的观众时,都表现出一致的行为。

三、自尊及其测量

(一)自尊的构建

(P79-81)影响个人自尊高低的三种信息:

1、生活中的成败经验。

2、社会比较得来的信息。

(详见P80)3、自己的内部标准。

希金斯自我差距理论:个体有两种内在的标准——理想的自我与应该的自我。前者指我们

想成为的人,它激励着我们实现我们的抱负;后者指我们觉得自己应该成为的人,它指引着我们尽职、尽责、尽义务。当实际自我与理想自我产生差距时,个体就会产生负性的情绪——抑郁;当实际自我与应该自我产生差距时,个体就会产生负性的情绪——焦虑。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失望、悲伤、内疚或不安等心境,并导致自尊的降低。

四、自我认同

(一)认同的含义

(P82)认同理论三大取向:生物取向、心理取向、社会取向。

认同含义:一等同于、认为一致;二同一性、一致;三身份、正身、本体。从学理讨论基本上有两层意思:(1)心理学上,指认识与情感的一致性。(2)在社会学上泛指个人与他人有共同的想法。

(详见P82)较早提出“认同”概念威廉·詹姆斯(自我认同)、佛洛依德(社会认同)(详见P83)社会认同:指个人的行为思想与社会规范或社会期待趋向一致。

(详见P82-83)【注意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的概念及区别】

(P85-86)(四)自我认同的研究

(详见P85)1、埃里克森对自我认同的研究

自我认同又可称为“自我同一性”,是青少年自我发展的一个重点。埃里克森提出了“循序渐进的发展学科”,认为人的一生发展要遵循胚胎的渐次生成原则。

(详见P86)埃里克森认为,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较好的适应社会和现实自身价值都有重要意义。

(详见P86)2、马西亚对自我认同的研究

两个社会心理指标:一是“危机”,即会有危机感,是个人想要尝试不同角色和寻找美好理念的感觉青少年;二是“承诺”,即青少年克服危机之后为自己找到自我定义,并为自己在社会上找到立足之地。

四种认同状态:认同成功、认同延缓、认同闭锁、认同混淆。

第二节对人知觉

一、印象形成过程的要素和组织结构

(详见P88)(一)信息要素1、外表2、非言语线索3、行为

三、影响形成过程中信息加工整合的一些规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