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论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论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邓小平同志一贯强调,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的一条根本经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邓小平首先提出的。改革开放伊始,针对当时社会上存在一股怀疑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的错误思潮,邓小平坚定地提出:“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即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今天重温邓小平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论述,对现阶段我国的改革与发展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四项基本原则发挥了立国之本的作用。四项基本原则提出后,先后被载入党章和宪法,成为全党全国人民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党的十四大修改通过的党章明确强调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它是中国人民长期流血奋斗取得的历史经验,是党和国家团结、稳定、发展、进步的最重要政治基础。四项基本原则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就是通过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确保社会主义方向,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可动摇。邓小平指出:我们“在四个现代化前面有‘社会主义’四个字,叫‘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我们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为了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而不是损害和背离社会主义;是为了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而不是削弱和否定党的领导;是为了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而不是动摇这个政权。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立国的根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是坚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四项基本原则保证了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稳定。邓小平指出,“不认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不能保持安定团结的局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全党就有一个明确的政治方向,全国各族人民就有一个团结凝聚的核心,一切活动和工作就能在一定的法制和规范的范围内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对稳定有利,对大局有利,对人民有利,也对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有利。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我们需要这样的一个政治基础。四项基本原则来源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也必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充实。邓小平指出:“这四项基本原则并不是新的东西,是我们党长期以来所一贯坚持的”。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立国”的根本方向。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只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我们的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我们的事业才能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稳定是发展的前提。稳定是发展和改革不可缺少的条件。邓小平指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在改革、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持稳定。只有保持社会稳定,才能在中国“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只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才能保持社会稳定。坚定不移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消除一切不稳定的社会因素,努力创造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精神,积极构建和谐社会。

【论文关键词】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实践意义

【论文摘要】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回顾改革开放的历史,总结改革开放的成绩,重温邓小平关于改革开放的论述,对于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以高超的领导智慧和胆略,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作了深刻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把握,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形成了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2008年,改革开放成为这一时期最鲜明的特征。

一、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的历史回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如今重读《邓小平文选》、《邓小平年谱》,我们会发现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其内容十分丰富。主要表现在:

(一)关于改革开放的必要性

邓小平从正反两个方面做了阐释。从正面说,“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要做到发展,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对内改革”;“中国一定要坚持改革开放,这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希望”;“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从反面说,“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不开放不改革没有出路,国家现代化建设没有希望”;“如果放弃改革开放,就等于放弃我们的根本发展战略”。邓小平认为,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是当代中国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改革是一场革命,改革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关于对外开放,邓小平从历史、现实与未来等不同角度做了论述:其一,回顾历史,“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其二,面向现实,“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其三,展望未来,“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二)关于改革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

邓小平认为,改革是一场革命,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的意义“是为下一个十年和下世纪的前五十年奠定良好的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改革就没有今后的持续发展……这件事必须坚决干下去”。邓小平说:“改革开放要贯穿中国整个发展过程,不是三年、五年、八年、十年,也不是二十年。”他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来看改革的地位和意义,认为“这场革命不仅影响中国,而且会影响世界”,“可以对世界上的社会主义事业和不发达国家的发展提供某些经验”。

(三)关于改革的性质和方向

邓小平明确指出:“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这次革命的特点在于:其一,其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而不是对它的否定。其二,这种革命不再采取阶级对抗的形式。改革“不是对人的革命,而是对体制的革命。”其三,这种革命是为了改变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为生产力的大发展开辟道路。其四,这种革命是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依靠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力量,依靠亿万人民的实践自觉进行的。

(四)关于改革的目标和任务

邓小平对改革目标设计给予了高度重视。改革伊始,他就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目标做了高度概括,即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此后,随着改革的深入,邓小平反复论述了这个问题,使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目标内涵越来越清晰。l987

年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样,“富强、民主、文明”就成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总目标。关于改革的任务,邓小平说得更为明确。他指出:“改革是解放生产力的必由之路”,“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改革的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五 )关于改革开放的内容

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开放是全方位的开放。邓小平指出:“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改革涉及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所有方面和环节,是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体制的全面改革。开放有两个内容: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对外开放不只是对西方国家开放,而是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对所有类型国家开放。中国要谋求发展,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六)关于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的原则

为保证改革的航向,邓小平明确了改革开放的方向和原则。其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他说:“改革开放是一个新事物,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照搬,一切都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他强调:“改革开放必须从各国自己的条件出发……别人的经验可以参考,但是不能照搬。”中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我们只能按照中国的国情进行改革。“我们既不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做法,也不能照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做法,更不能丢掉我们制度的优越性。”其二,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认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其三,既要反“左”,又要反右。邓小平多次强调,搞改革不会一帆风顺,“一定会有来自多方面的干扰,有…左?的干扰,也有右的干扰”。要坚定地执行改革、开放政策,必须坚决排除这些干扰。其四,必须始终保持稳定。邓小平指出:“中国一定要坚持改革开放,这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希望。但是要改革,就一定要有稳定的政治环境。”他曾反复强调:“中国的最高利益就是稳定”,“稳定压倒一切”,“没有安定的政治环境,什么事情都搞不成”。

(七 )关于改革的领导核心

邓小平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他曾明确指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我们的改革不能离开社会主义道路,不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这两点是相互联系的,是一个问题。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条战线举世瞩目的伟大胜利,都是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

以上这些思想系统阐释了社会主义改革进程的不可逆性、改革地位的重要性、改革目标的科学性、改革方向的明确性、改革内容的全面性、改革原则的坚定性、改革实践的创新性、改革方法的灵活性和改革过程的长期性。这些思想是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的主要内容,形成了一个体系,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与改革的思想。

二、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的实践经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和发展,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不断加强,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政治长期保持稳定。

(一)基本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性

转变

一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二是多种层次、比较完备的市场体系已经形成。商品和服务价格基本上由市场决定。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等要素市场加快发展。三是政府职能转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趋向成熟,国家计划、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机制初步形成。四是以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健全。五是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实现了从封闭型经济体系向开放型经济体系的转变。六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制建设取得显著进展,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二)经济体制发生根本性转变,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从1978~2007年,我国GDP从 3645.2亿元增长到 24.7万亿元,年均增长速超过 9%,增长了l3.86倍;财政收入从 l132亿元增长到 5万多元,外贸进出口总额从 206亿美元增长到2.17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从 1.67亿美元增长到 15282亿美元。目前,我国GDP位列世界前 4位,外贸进出口总额居世界第 3位,外商直接投资居世界前列,国家外储备居世界第 l位。

(三)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使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在实践中取得重大进展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国家民主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城乡基层民主不断扩大,公民的基本权利得到尊重和保障,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能力进一步提高,政府民主行政能力显著增强,司法民主体制建设不断推进。国家领导制度、立法制度、行政管理制度、决策制度、司法制度、人事制度和监督制约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邓小平提倡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实行退休制度,并且身体力行。这是他对政治体制改革的重大贡献

主要内容:第一节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第二节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第三节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教学重点: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授课时间:4学时

▲第五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

前一章我们已经阐明了发展问题是当代中国面临的根本问题。那么,如何不断推动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如何保证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这就是今天这堂课我们所要研究的问题——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

准备讲三个问题:

第一节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第二节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第三节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第一节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我国从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之后,如何进一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理论上有四个重大问题需要作出准确回答:一是社会主义社会还有没有矛盾;二是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是阶级斗争还是改革;三是改革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改革;四是用什么标准检验改革实践的成败得失。

对第一个问题作出正确回答的是毛泽东,从而形成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对第二、三、四个问题作出完整而科学回答的是邓小平,从而形成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理论。

▲一、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社会基本矛盾是任何社会革命的根源,也是任何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要认识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必须对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与改革的相互关系进行深入具体地分析。

▲(一)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揭示了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地解决了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内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也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种交互作用,形成了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系统。这个矛盾体系的运动,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在构成社会基本矛盾的诸因素中,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最,它制约着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变革,要求它们必须与自己相适应。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只有与生产力状况相适应,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同时,生产力又是最活跃的因素,它具有易变性和向上性的特点,总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而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却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相对稳定性。生产力的发展必然造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必然使矛盾走向尖锐化,导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发生相应的变革。矛盾的解决,新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建立,反过来又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在新的基础上又会产生新的矛盾。这样循环往复,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可见,社会的发展,就是一个基于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过程。人类社会正是在不断地解决这个矛盾的过程中向前发展的。

在现实的社会发展中,虽然生产力的发展是造成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变革的终极根源,虽然生产力的发展也造就了社会变革的进步力量,但生产力的发展并不能使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自然而然地发生变革。因为,尽管社会发展是客观的,但又是通过社会主体——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来实现的。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生产力是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力发展了,总是要革命的。生产力有两项,一项是人,一项是工具。工具是人创造的。工具要革命,它会通过人来讲话,通过劳动者来讲话,破坏旧的生产关系,破坏旧的社会关系。因而在旧的剥削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强烈的阶级矛盾和阶级对抗。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就表现为激烈的阶级斗争。革命阶级不通过阶级斗争的手段和社会革命的形式,要解决阶级社会的基本矛盾,实现社会变革,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是根本不可能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革命是历史前进的火车头,是现代社会变革的巨大杠杆,是解放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因此,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两种不同层次的动力:第一层次动力为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贯穿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各社会形态;第二层次动力,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和根本手段。这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从属于第一层次动力。社会基本矛盾对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作用,正是通过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和根本手段这一直接动力得到实现的。

那么,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状况是怎样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又是什么呢?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社会主义这方面的实践,当然不可能对这一问题作出直接而明确的回答。●恩格斯只是科学地预见到,“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第443页)列宁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革命过程中,深深感到,“今后在发展生产力和文化方面,我们每前进和提高一步,都必定同时改善和改造我们的苏维埃制度。”但由于列宁过早去世,这一思想未能付诸实践。斯大林一直未能搞清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问题。斯大林在很长一个时期里,不承认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他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完全适合生产力状况,道义上和政治上的一致是苏联社会发展的动力。似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一经建立就自然而然地能保证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这种“完全适合”和“一致”的无矛盾论,违反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没有也不可能真正寻找到社会主义社会前进的动力。这使苏共不能自觉主动地揭露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导致各项制度凝固化,使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失去了应有的活力。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状况是怎样的?这个问题是由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核心的毛泽东同志领导我们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解决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什么?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和根本手段即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什么?这个问题是由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的邓小平同志领导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解决的。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科学揭示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

▲(二)毛泽东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状况

首先,毛泽东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我国进入社会主义以后,毛泽东同志总结了苏联东欧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

经验教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观察社会主义社会,在1957年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正确指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没有矛盾的想法是不符合实际的想法,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只能在矛盾中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第214页)正是这个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的发展。

其次,他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状况作出了科学地分析

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矛盾,同旧社会的这些矛盾,同旧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罢了。”(《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第214页)由于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无产阶级专政(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建立,人民成了生产资料的主人和国家的主人,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已被消灭、从而就使基本矛盾失去了旧有的对抗性,变成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就其状况而言,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是“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相适应是主要的、基本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基本适应的。说它基本适应,是指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是适应社会主义生产力的状况的,存在着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潜力,具有旧社会不可比拟的优越性。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不相适应是次要的、非根本的。

再次,他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中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作出了原则的分析

由于社会主义制度是历史上的新事物,加之建立的时间很短,所以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可能一建立就达到十分成熟的地步,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环节,同生产力发展以及经济基础的状况相矛盾。这▲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但是,它又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除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的这种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以外,还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第215页)但由于矛盾不是对抗性的,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由此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无疑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的重大贡献。它从理论上回答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问题。但是毛泽东只是提出了问题,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他没有具体深入地分析和准确地把握现实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形式,因而也就不能真正找到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正确途径和手段。同时,由于在主要矛盾和基本国情的把握上出现了严重失误。所以,尽管毛泽东首次正确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

矛盾学说,但在后来的实践中并没有有效地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相反,矛盾越积越多,越积越尖锐,以致发生了严重的经济政治震荡,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上述毛泽东同志所没有解决的问题,是由邓小平同志解决的。

▲(三)邓小平科学地揭示了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认真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历史经验,在坚持了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的基础上,进而认为,●“指出这些基本矛盾,并不就完全解决了问题,还需要就此作深入的具体的研究。”(《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82页)那么,邓小平又作了哪些“深入的具体的研究”呢?

邓小平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科学地区分和正确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之间的关系,揭示了现阶段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形式,终于找到了长期以来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症结所在,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矛盾学说。为社会主义改革奠定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首先,邓小平科学地区分和正确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之间的关系,为社会主义改革奠定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并不等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做法。”(《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50页)这里的制度就是指基本制度,做法就是指体制。

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严格地科学地区别开来,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改革理论所作出的突破性贡献。那么,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呢?区别二者的意义何在呢?

社会基本制度和实现这一制度的具体体制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

社会基本制度是指在一定社会形态中占统治地位的经济、政治、文化制度,如我国实行的以公有制为主体、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制度等。它规定该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社会基本制度具有根本性、稳定性和原则性的特点,它是不能根本改变的,但需要不断完善。

具体体制是体现一定社会基本制度并为实现社会基本制度而建立起来的各种具体运行体制,它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如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教育体制等。具体体制具有具体性和可变性的特点,它必须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而适时改变,这种改变不是基本制度的根本改变,而是通过变革体制完善基本制度。具体体制在一定限度内的变化不会影响社会基本制度的性质。

社会基本制度是具体体制运行的制度基础,具体体制是社会基本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是社会基本制度得以实现和发挥作用的主要载体,社会基本制度的作用与性质要通过相应的体制来实现。具体体制的选择和更替必须服从于社会基本制度的性质和有利于社会基本制度本质的实现。

以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关系为例。经济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生产关系的总和。一定社会的经济制度构成该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其政治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并受该政治法律制度的保护。经济体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特定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及其运行方式。它包括社会经济组织和管理经济的制度、形式、方法以及经济运行机制。经济体制的主要内容包括:所有制结构、经济活动的决策体系、经济调节体系、经济利益格局、经济管理方式。在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下和同一社会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同阶段,经济体制的具体内容是可以不同的。经济体制与经济制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首先,经济制度决定着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质和主要特点。其次,在同一经济制度的不同时期,可以有不同的经济体制。再次,经济体制的改革将完善和发展已有的经济制度。

因此,经济体制是联结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关键环节和纽带。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就是通过经济体制来实现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经济体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则起阻碍作用。

搞清楚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的关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把两者混为一谈必然导致两种后果:

一种是把改革体制误看成是改变基本制度,反对对体制作任何改革。谁搞改革谁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谁就犯了弥天大罪。这必然形成僵化的体制,阻碍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例如,60年代初中国农村包产到户改革探索受批判,就是因为未能区分坚持基本制度与改革体制的问题。1962年7月,全国已有20%的农村实行了各种形式的包产到户。1962年8月,毛泽东在北戴河会议上说,搞包产到户,搞单干,半年时间就看出农村阶级分化很厉害。“还是到社会主义,还是到资本主义,农村合作化还要不要,还是搞分田到户、包产到户,还是集体化主要就是这样一个问题。”毛泽东批评邓子恢等人支持包产到户是站在地主、富农、资产阶级的立场上反对社会主义。包产到户的改革实验被压了下去。这就把本属于改变体制方面的问题当成了改变基本制度的问题,因担心动摇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反对包产到户式的体制改革,至使改革中途夭折。未能科学区分体制和基本制度,这也是毛泽东晚年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反修防修,最终导致“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的重要认识根源。

一种是把体制的改革变成对根本制度的改变,使改革变成“改向”。由于在理论上把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混为一谈,虽然在实践中看到僵化体制带来的明显弊端,却误以为是基本制度的弊端,因而必然会把体制的改革变成对根本制度的改变,使改革变成了“改向”。前苏联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之所以最后把改革变成了“改向”,原因就在于把“斯大林模式”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划等号,把体制上的弊端算到了基本制度的头上。因而,本应对体制的改革变成了“根本改造整

个社会大厦”。最终导致了改变的不是模式而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出现了历史大倒退。

因此,搞清楚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的关系是社会主义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没有这种区分,不可能提出社会主义改革任务,也不可能把改革坚持到底。

其次,提出了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通过体制改革来解决社会基本矛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如前所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实现这一制度的具体体制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需要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本质要求的各项具体体制更是需要一个长期摸索的过程。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各项具体体制,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它不能不受到当时认识程度的限制。建国初期,由于缺乏经验,我们照搬了苏联的体制模式,脱离了本国国情,脱离了生产力状况,加上“左”倾错误的影响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某些误解,形成了一套过分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及同这种经济体制相联系的权力过分集中的政治体制和封闭僵化的文化管理体制。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这些僵化的具体体制愈来愈不适应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6页)但是“我们现在的体制就很不适应四个现代化的需要。”(《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80页)这样邓小平同志就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指出的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中“相矛盾”的方面即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完善的方面和环节明确为体制上的缺陷和弊端。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具体表现为僵化的旧体制与不断发展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找到了矛盾症结所在,怎么解决矛盾?邓小平提出了体制改革的任务。从而准确地找到了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和根本手段——改革。邓小平同志指出“党和国家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中,还存在不少的弊端,妨碍甚至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如不认真改革,就很难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我们就要严重地脱离广大群众。”(《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27页)“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旧的那一套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37页)正是基于这种分析,▲江泽民同志科学指出:“立足本国国情,总结实践经验,根据社会生产力的现实水平和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自觉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社会主义改革。”(《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989年9月30日《人民日报》)二十年来,我们党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通过改革,从根本上解决生产力发展要求同现行体制之间的矛盾,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立高度文明和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综上所述,邓小平在总结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实践几十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学说,科学揭示了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

▲二、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邓小平在论述改革的性质和作用时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一论断,是相对于我们党领导的第一次革命而言的。什么是革命呢?一般意义上讲的革命是指社会革命。社会革命是指当社会基本矛盾发展到空前尖锐的程度时,代表生产力发展的先进阶级,运用暴力手段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夺取政权,用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落后的社会制度,从而把人类社会推向更高的阶段。社会革命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任何典型的社会革命都直接地解放生产力。邓小平同志指出:“革命是要搞阶级斗争,但革命不只是搞阶级斗争。生产力方面的革命也是革命,而且是很重要的革命,从历史的发展来讲是最根本的革命。”邓小平为什么把改革称作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呢?

改革的革命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革命的目的和本质是解放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邓小平同志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使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获得解放,这是革命,所以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0页)“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5页)改革同第一次革命的作用一样,也具有解放生产力的同等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第二,改革是政策的重新选择和体制的重新构建,是对旧体制全面的深刻变革

从改革引起的社会变革的深刻性这个意义上讲,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十四年来,我们从事的事业,就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其引起社会变革的广度和深度来说是开始了一场新的革命。它的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三,改革这样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必然引起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观念、精神状态等方面深刻而广泛的变化

这种变化,无疑具有革命性质。●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工作方式和精神状态的一系列深刻变化。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在一定的范围内也发生了某种程度的革命性变革。”(《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2页)

总之,改革虽然不是本来意义上的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大革命,但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对体制的重新构建,从引起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观念、精神状态等方面的深刻变化,从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来说,其实是又开始了一场新的革命,它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革命性作用不亚于我党领导的第一次革命。从“九五”我们亲历的几件大事这一独特视点,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一点。

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研讨材料 发言人:陈聪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研讨材料 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受中共中央委托,在中央召开的理论务虚会上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四项基本原则即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的政治基石,是为实践证明正确的,并应长期坚持,贯彻执行的政治思想结晶,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正确前进的根本保证。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因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除了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没有别的更好的道路可走。这是中国人民从五四运动到现在的切身经验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历史结论。再者,社会主义的中国在经济、技术、文化等方面依然很多方面不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美国、日本等国际大国对中国仍虎视眈眈。我们要保持社会主义优越制度的本质,再次基础上将资本主义好的东西为我所用,即不改变社会主义的本质,亦能加快中国的发展。我们要有计划、有选择地引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和其他队我们有益的东西。实现现代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不能局限于本国,要放眼世界,面向西方,学习西方,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是个恒古不变的道理。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因为人民民主专政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无产阶级专政,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社会主义民主的好形式,是争取和巩固安定团结政治局面的重要手段。水能载舟亦能浮舟。

人民的利益关乎整个国家的发展。人民民主专政是历史上最广泛的民主,必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但社会主义民主必须不断完善,不断扩大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民主化和现代化一样,也要一步一步向前推进。社会主义越发展,民主越发展。这是确定无疑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更要巩固发展人民民主专政的具体形式。同时要破除“民主万能论”,理解不是越民主越好,国家的发展和机构的运作要科学运用民主;破除“民主普世论”,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民主,选择什么样的民主发展道路。要根据国情和国家性质选择,“拿来”和“移植”均不可取,借鉴和创新才是真理。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核心,没有共产党的领导不可能有社会主义革命,不可能有无产阶级专政,不可能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这些是毋庸置疑的,是被实践证明的真理。无论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遇到何种困难,都应坚持党的领导,否则就像汪洋大海中的船只失去了方向。 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因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我们进行革命和建设事业的理论基础、指导思想、行动指南。亦是经验的总结和实践出来的真理,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甚至个人人生发展的正确的方法论。 总之,四项基本原则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反复证明了的科学真理,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动摇了其中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2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3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现金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我们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4入党宣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的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5党员的义务:1)、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党 的路线、方针、政 策和决议,学习党 的基本知识,学习 科学、文化、法律 和业务知识,努力 提高为人民服务 的本领。2)、贯彻 执行党的基本路 线和各项方针、政 策,带头参加改革 开放和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带动 群众为经济发展 和社会进步艰苦 奋斗,在生产、工 作、学习和社会生 活中起先锋模范 作用。3)、坚持党 和人民的利益高 于一切,个人利益 服从党和人民的 利益,吃苦在前, 享受在后,克己奉 公,多做贡献。4)、 自觉遵守党的纪 律,模范遵守国家 的法律法规,严格 保守党的秘密,执 行党的决定,服从 组织分配,积极完 成党的任务。5)、 维护党的团结和 统一,对党忠诚老 实,言行一致,坚 决反对一切派别 组织和小集团活 动,反对阳奉阴违 的两面派行为和 一切阴谋诡计。 6)、切实开展批评 和自我批评,勇于 揭露和纠正工作 中的缺点、错误, 坚决同消极腐败 现象作斗争。7)、 密切联系群众,向 群众宣传党的主 张,遇事同群众商 量,及时向党反映 群众的意见和要 求,维护群众的正 当利益。8)、发扬 社会主义新风尚, 带有实践社会主 义荣辱观,提倡共 产主义道德,为了 保护国家和人民 的利益,在一切困 难和危险的时刻 挺身而出,英勇斗 争,不怕牺牲。 6党员的权利: 1)、参加党的有关 会议,阅读党的有 关文件,接受党的 教育和培训。2)、 在党的会议上和 党报党刊上,参加 关于党的政策问 题的讨论。3)、对 党的工作提出建 议和倡议。4)、在 党的会议上有根 据的批评党的任 何组织和任何党 员,向党负责的揭 发,检举党的任何 组织和任何党员 违法乱纪的事实, 要求处分违法乱 纪的党员,要求罢 免或撤换不称职 的干部。5)、行驶 表决权、选举权, 有被选举权。6)、 在党组织讨论决 定对党员的党纪 处分或作出鉴定 时,本人有权参加 和进行申辩,其他 党员可以为他作 证和辩护。7)、对 党的决议和政策 如有不同意见,在 坚决执行的前提 下,可以声明保 留,并且可以把自 己的意见向党的 上级组织直至中 央提出。8)、向党 的上级组织直至 中央提出请求、申 诉和控告,并要求 有关组织给以负 责的答复。 7邓小平理论的 精髓是:解放思 想,实事求是是党 的思想路线的核 心,是邓小平理论 的精髓。 8党的纪律处分 有:警告、严重警 告、撤销党内职 务、留党察看、开 除党籍。 9申请入党的要 求:年满十八岁的 中国工人、农民、 军人、知识分子和 其他社会阶层的 先进分子,成人党 的纲领和章程,愿 意参加党的一个 组织并在其中积 极工作、执行党的 决议和按期交纳 党费的,可以申请 加入中国共产党。 10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取得进步的 根本原因是:开辟 了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道路,形成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体系。 11党的建设必须 坚决实现以下四 项基本要求:1·坚 持党的基本路线。 2·坚持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与时俱 进。3·坚持全心 全意为人民服务。 4·坚持民主集中 制。政治思 想组织 12党的全国代表 大会的职权是: 1·听取和审查中 央委员会的报告 2·提取和审查中 央纪律检查委员 会的报告3·讨论 并决定党的重大 问题4·修改党的 章程5·选举中央 委员会6·选举中 央纪律检查委员 会

回顾中国超级计算机研发历程 美国人总是震惊

“天河二号”获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三连冠 2014年06月24日09:51:47 新华信息化 新华网华盛顿6月23日电(记者林小春)国际TOP500组织23日公布了最新的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中国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以比第二名美国“泰坦”超级计算机快近一倍的速度,连续第三次获得冠军。 TOP500榜单每半年发布一次。自去年6月以来,“天河二号”就以每秒33.86千万亿次的浮点运算速度稳居榜首。除了芯片技术外,这一系统大多由中国自主研发。美国能源部下属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泰坦”则连续3次屈居亚军,其浮点运算速度为每秒17.59千万亿次。 第三名至第五名分别是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红杉”、日本理化研究所的“京”和美国阿尔贡国家实验室的“米拉”,这一排名与上一期榜单无异。与上一期相比,前十名的唯一变化是第十名,新入选的是隶属于美国政府的“克雷”XC30超级计算机,其运算速度不到“天河二号”的十分之一。 国际TOP500组织在一份声明中说,从榜单看,“超级计算机的整体性能提升速度已降至历史最低点”。例如,在1994年至2008年间,榜单最后一名的计算性能平均每年提升90%,而过去5年每年只提升了55%。 从整个榜单来看,美国进入前500强的超级计算机从上一期的265个下降至本期的233个,但优势依然明显。第二名中国大陆则从63个增至76个。日本和英国分别以30台并列第三。 超级计算机是国家科研的重要基础工具,在地质、气象、石油勘探等领域的研究中发挥关键作用,也是汽车、航空、化工、制药等行业的重要科研工具。TOP500榜是对全球已安装的超级计算机“排座次”的最知名排行榜。从1993年起,由国际

超级计算机的现状及展望

超级计算机的现状及展望 摘要:超级计算是解决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学进步、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等领域一系列重大挑战性问题的重要手段,是国家综合国力、科技竞争力和信息化建设能力的重要体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国争夺的战略制高点。在计算机领域,超级计算泛指设计、制造和应用超级计算机的各类活动;在其他行业领域,超级计算通常指在超级计算机上进行的大规模科学和工程计算、海量数据处理和信息服务等应用活动。超级计算机在全球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最近的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的公布,超级计算机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中国的“天河一号”虽然居于第二位,但是这已经表明中国的计算机事业正在突飞猛进的发展,正在逐渐成为我们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随着超级计算机运算速度的迅猛发展,它也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工业、科研和学术等领域。就拥有量和运算速度上我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但就超级计算机的应用领域来说我们和发达国家美国、德国等国家还有较大差距。如何利用超级计算机来为我们的工业、科研和学术等领域服务已经成为我们今后研究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超级计算机、发展、挑战 1、超级计算机概念 超级计算机是指“当前时代运算速度最快的大容量大型计算机,是计算机领域的珠穆朗玛峰”。类似称谓还有高性能计算机、高效能计算机等。超级计算机的界定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与当时的计算机技术和应用的发展水平紧密相关。以峰值速度指标为例,2000年前后,具有每秒万亿、十万亿次双精度浮点运算能力是超级计算机的标志;而在2009年前后,百万亿次以上成为超级计算机的新标志;当前,千万亿次已成为超级计算机的新高峰。 2、超级计算机主要用途 日常经济、科技、国防等领域存在一系列复杂、大型的问题,都建立了越来越精细的物理模型,都需要计算机求解。最复杂、最大型的一类被称为“挑战性问题”,必须依赖同时代中运算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读后有感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读后有感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下面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读后有感,欢迎阅读借鉴。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读后有感要想更好地使四项基本原则为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服务,必须首先要对四项基本原则提出的形势和它所肩负的任务作一个全面的了解。 19XX年XX月XX日,邓小平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即在国中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即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但是为什么在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为主要特征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刚刚闭幕,在中央专门讨论理论工作务虚会上,邓小平要作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说讲话呢?这是当时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客观要求。 粉碎“四人帮”后,我国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确立了党的正确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广大干部群众从过去盛行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精神伽锁中解脱

出来,党内外思想活跃,出现了努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新气象。但是,在历史的转折关头,党内和社会上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方面,党内一部分同志深受林彪、“四人帮”、“极左思潮”的毒害,有极少数人甚至散布流言蜚语,攻击中央在粉碎“四人帮”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全会以来,所实行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违反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另一方面,社会上也有极少数人散布怀疑或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潮,他们打着“民主”、“自由”、“人权”的幌子,反对党的领导,反对社会主义制度、诋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还有人成立非法组织、出版非法刊物,甚至出现了少数人闹事的现象。 对此,党内一些人不但不认识这种思潮的危害,甚至直接间接地对其给予了某种程度的支持。实践证明,如果不对来自“左”和右的怀疑和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两种错误思潮作坚决的斗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就会遭到破坏,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就无法实现,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建设就不能顺利进行。 另外,虽然当时中国经过两年多的大量的外交工作,为实现现代化争取到了一个较好的国际环境,但是国际环境仍不容乐观。 还有,当时我们一直没有摆脱经济比例严重失调,而没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读后感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读后感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要在政治原则方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而这四项基本原则是“第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第二,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第三,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第四,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而这便是我国的立国之本了。下面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读后感,欢迎阅读借鉴。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读后感要想更好地使四项基本原则为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服务,必须首先要对四项基本原则提出的形势和它所肩负的任务作一个全面的了解。 19XX年XX月XX日,邓小平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即在国中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即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但是为什么在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为主要特征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刚刚闭幕,在中央专门讨论理论工作务虚会上,邓小平要作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说讲话呢?这是当时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客观要求。 粉碎“四人帮”后,我国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确立了党的正确的政治路线、

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广大干部群众从过去盛行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精神伽锁中解脱出来,党内外思想活跃,出现了努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新气象。但是,在历史的转折关头,党内和社会上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方面,党内一部分同志深受林彪、“四人帮”、“极左思潮”的毒害,有极少数人甚至散布流言蜚语,攻击中央在粉碎“四人帮”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全会以来,所实行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违反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另一方面,社会上也有极少数人散布怀疑或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潮,他们打着“民主”、“自由”、“人权”的幌子,反对党的领导,反对社会主义制度、诋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还有人成立非法组织、出版非法刊物,甚至出现了少数人闹事的现象。 对此,党内一些人不但不认识这种思潮的危害,甚至直接间接地对其给予了某种程度的支持。实践证明,如果不对来自“左”和右的怀疑和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两种错误思潮作坚决的斗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就会遭到破坏,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就无法实现,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建设就不能顺利进行。 另外,虽然当时中国经过两年多的大量的外交工作,为实现现代化争取到了一个较好的国际环境,但是国际环境仍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第三讲(必要性和重要性)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性 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当时党中央这样提出问题,是不是小题大作呢?不是的。邓小平指出情况的发展使党不能不这样提出问题。 中央认为,今天必须反复强调坚持这四项基本原则,因为某些人(哪怕只是极少数人)企图动摇这些基本原则。这是决不许可的。每个共产党员,更不必说每个党的思想理论工作者,决不允许在这个根本立场上有丝毫动摇。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 一、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性 (一)四项基本原则是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前提 1、四个现代化的提出 四个现代化即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1964年12月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根据毛泽东建议,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在二十世纪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当前四个现代化面临的问题 一个是底子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长时期的破坏,使中国成了贫穷落后的国家。建国后我们的经济建设是有伟大成绩的,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我国工农业从解放以来直到去年的每年平均增长速度,在世界上是比较高的。但是由于底子太薄,现在中国仍然是世界上很贫穷的国家之一。中国的科学技术力量很不足,科学技术水平从总体上看要比世界先进国家落后二三十年。过去三十年中,我们的经济经过两起两落,特别是林彪、“四人帮”在一九六六年到一九七六年这十年对国民经济的大破坏,后果极其严重。现在我们要调整,也就是为了进一步消除这个严重的后果。 第二条是人口多,耕地少。现在全国人口有九亿多,其中百分之八十是农民。人多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在生产还不够发展的条件下,吃饭、教育和就业就都成为严重的问题。我们要大力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但是即使若干年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的关系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的关系 摘要:党的基本路线中包括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是这两者是互相区别的,又是不可分割的关系。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党历来坚持的根本原则,但是,如果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新的时代内容相结合,还是坚持那种不能摆脱贫穷落后状态的政策,那就无法正确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相结合,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保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 第一、两者互相联系、不可分割。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当今世界的深刻变化和当代中国的深刻变革中稳步发展,充满生机活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推进中国的进步发展,最根本的仍然是要坚持好这一宝贵经验。 第二、两者互相区别、各有侧重。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它规定我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主要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坚持社会主义的问题。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它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直接动力,主要解决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及如何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问题。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把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改革开放要在四项基本原则的指导下进行,四项基本原则要在改革开放中获得新的内容,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统一的基础,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它们都必须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其目的是更好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一是坚持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就是要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作为推进改革开放、谋划发展稳定的根本依据,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既不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脱离实际、急于求成;既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旗帜鲜明地抵制那些搞民主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言行,又清醒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和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认真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尤其要研究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夯实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物质基础;更加自觉地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使四项基本原则这一“立国之本”更富有时代特色,使改革开放这一“强国之路”更具有强大动力。只有一切从基本国情出发,才能更好地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二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定不移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更好地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相结合。一方面要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益和效率;另一方面要继续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加强和完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克服市场自身存在的某些缺陷,保障社会的公平和公正。促进国民经济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健康运行。一方面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积极探索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另一方面又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一方面要鼓励先进、促进发展;另一方面又要注重社会公

如何正确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的关系

如何正确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的关系摘要:改革开放伊始,针对当时社会上存在一股怀疑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的错误思潮,邓小平坚定地提出:“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是互相贯通、互相依存的。我们在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过程中,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两个基本点的辩证关系,对于坚持这两个基本点,全面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对这一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体现了发展生产力的本质要求;“坚持改革开放”,回答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和外部条件,体现了解放生产力的本质要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回答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政治保证,体现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本质要 求。“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统一,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体现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 邓小平同志一再强调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党的基本路线的实质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的。所以,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一、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内容 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 四项基本原则规定了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领导力量、指导思想,决定着国家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关系着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命运,是立国之本。 改革开放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根本方针。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即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包括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现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开放,主要指对外开放,在广泛意义上还包括对内开放。党的17大报告指

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读后感3篇

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读后感3篇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读后感【一】邓小平同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提出者,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和大战略家。寒假,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读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为了深入理解领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精神,我通过上网查资料、读历史文献等方法了解到其背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确立了党的正确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但是,党内一部分人受林彪、“四人帮”、“极左思潮”的毒害,认为所实行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违反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还有,当时我们一直没有摆脱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的问题。如果不坚决搞好党风,进一步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就可能出现一些本来可以避免的乱子,严重阻碍现代化建设。 19XX年XX月XX日,邓小平同志阐述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和立国之本的深远意义。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不仅牢固地确立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也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中国人民从五四运动到现在九十多年来的切身体验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历史结论。 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对于人民来说就是社会主义民主,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所共同享受的民主,是历史上最广泛的民主。中国人民今天所需的是适合我国的国情和符合国家性质的民主。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党要密切联系群众,实施正确而有效的领导。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指导思想,只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同中国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揭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反映了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要求,是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客观依据。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全党就有一个明确的政治方向,全国各族人民就有一个团结凝聚的核心,一切活动和工作就能在一定的法制和规范的范围内进行。 现在的中国,我们任然处于社会主义社会。尽管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都比当时的国情要好得多,但官僚贪污严重,农民走向城市众多,以至于城乡差距拉大,贫富差距严重。所以我们就要重视我们现在的国情。我们必须适应国内外形

本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本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党的教育事业,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遵纪守法,严以律己,服从组织的安排,对教育教学事业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团结教师,关心爱护学生,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处处以良师的言行严格要求自己,起表率作用;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及荣辱观,并将其贯彻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我深知当一名教师如果不重视更新自己的知识,将会被时代所淘汰,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接班人,我不心断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积极参加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学习、普通话培训学习、公修课培训学习以及学习新课程标准,参加校内外的教研教学活动。以及利用互联网和《初中数学教语学》《班主任》等教学杂志了解当前的教学教改动态等,积累别人的宝贵经验,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育观念,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工作效率。 教学工作中,我认真地解读新课程标准,并以此为依据,刻苦钻研教材、教法;根据实际情况,精心地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好每一节课,努力地向课堂的四十分钟要质量;课后认真批改作业。课堂里,我带着创新的意识去实验和实践新的教育理念,以“激活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为起点,采取“综合性学习”“选择性学习”等新颖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真正体现学生的主动地位,使学生想学、乐学,使课堂教学效率得以提高。在每学期的期末质检中,我所任教的学科平均分、合格率、优秀率均能达到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要求。 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我还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认真撰写教学论文和上好公开课。在任现职期间坚持每学期上一节校内公开课,所上的课都得到了全校老师的一致好评。 教育应该是温馨的、洋溢着浓浓的爱的氛围。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坚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信念,给学生一颗诚挚的爱心,用爱心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之火。后进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也不自学,性格内向,于是,我针对这些情况,对他们的思想和生活上做到“三多”,即多谈心、多表扬、多家访。利用课余时间和他们谈心,谈心时尽量创造轻松愉快的谈话氛围,让他们在没有任何心理压力的情况下流露出自己的内心世界,使自己及时真实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当他们有了进步,哪怕是一点点,我就“小题大做”,及时给予表扬,给其信心,树其威信。平时一有空闲就和科任老师一起去家访,随时了解他们在家庭中的表现,与家长交流转化信息。经过努力,部分学生的成绩进步明显,后来都能考到六、七十分。 本人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如有关学困生如何转化的研究等,今后还要加倍努力,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看我国高性能计算机产业的发展

服务高等教育支持学术探索 曙光打造高校超算平台 随着国内高校建设校园信息化的步程越来越紧,高性能计算机在高校的应用越来越频繁。从基础建设到计算平台的搭建,高性能计算机在数字校园的建设中成为热点。 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增加,各大高校在科研方面也有了长足的进步。高校中的各类科研课题小组已经成为了我国科技水平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正是因为高校科研水平的提高,使得各高校对高性能计算、网络计算和虚拟机技术等方面的需求激增,尤其在如电子、机械、制造、天文物理、医药、应用物理、生物、地质、化学、核能、基因、环境科学等我国重点学科的研究方面。 华东师范大学作为国家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 211 工程”、“ 985 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随着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深入和用户不断增加,以及海量信息处理、信息开发和科学研究对高性能计算服务的需求,华东师大用户对高性能计算能力的需求越来越大,存储系统的空间也严重不足,数字化校园系统已不堪重负。 近年来,我国的高性能服务器知名厂商曙光公司为国内各大高校建立的具有高度适应性的高性能计算平台,深受广大高校用户的青睐和认可。之前为地质大学构建的云计算——数字化校园超算平台,为提高地质大学的科研质量,保证学校各项科研工作的顺利完成等做出了重大的技术支持。 此次为解决华东大学的原有系统的不堪重负,华东师范大学与中国服务器厂商曙光公司再次深度合作,针对华东师大急需一种在高性能计算方面具有高速度、高质量、易管理的“校园超算”平台,以保障日益增加扩大的日常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迫切需求。曙光公司为华东师范大学提供了一个具有高度适应性的高性能计算平台。 经过双方技术研讨和论证,曙光公司除了为华东师范大学最终搭建了由64台内置英特

任现职以来本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任现职以来本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政治立场坚定,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拥护改革开放,思想上、行动上和党中央保持一致,模范执行学校的各项决议和各项规章制度。工作上能勇挑重担,服从组织分配,工作勤奋,任劳任怨,作风民主,以身作则,工作大胆,富有创新和进取精神。得到社会、家长和学生的好评和认可。团结同事,一心扑在教育上,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后进行辅导,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不断充实自己。积极探索教育理论,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具有正确科学的人才观和质量观。关心、爱护、尊重自己的同事和学生。 在教学中,本人关心爱护学生,因材施教,兼顾好中差,既注重对“尖子生”的培养,也不忘对那些“差生”的关注与帮助。本人担班主任,既是学生的“家长”,也是学生的“大哥哥”,更是学生的好朋友,在教学中,在课内外,本人和学生打成一片。同时,本人向德高望重的老教师看齐,注重加强自身修养,用自己的言行影响感染学生,本人曾经担任班主任的xx 班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中考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得到同行和社会的好评和认可。 在英语教学工作中,认真履行教师工作职责,严守教学常规,认真钻研大纲和课标,深入研究教材,努力学习和实践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不断地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与研究。做到精心设计每一节课,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热爱英语、学习英语的兴趣。扎实的专业知识为自己在教学上创造优良成绩奠定了基础。教学中,大胆探索和实践科学的教学方法,摸索使用“对话法”、“课前英语五分钟演讲法”、“微笑教学法”等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6年中学英语教学的探索和实践,砥砺出本人这把教学的宝剑,也酿制出一杯杯甘醇的美酒。中教二级履职5年多来,教学成绩斐然,深得学校领导的信任,连年安排本人承担毕业班英语教育教学任务,本人是本人校的毕业班英语教育教学的把关教师,历年中考、统考成绩都名列前茅。 任现职以来本人的教育教学,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这只是个开始,今后的路还很慢长。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本人将一如既往地扎实工作,埋头苦干,努力争取做一名具有学者型的老师。个人工作总结 时光飞逝,转眼间一学期结束了。在本学期,本人按照学校的安排,任教计算机一班、数控一班数学,教师都希望学生乐于接受自己所讲知识,但学生能否主动接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传授知识的方式和技巧。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深深感到:浓厚的兴趣,能

中国超算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战略与决策研究 S t r a t e g y &P o l i c y D e c i s i o n R e s e a r c h 【摘要】文章分析了国内外超级计算机研发的现状,介绍了曙光系列高性能计算机的产业化历程,总结了我国超算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提出了进一步发展超算技术和产业的策略建议,并对我国超算产业的未来进行了展望。【关键词】超级计算,高性能计算机,超算产业DOI 10.16418/j.issn.1000-3045.2015.01.003 文/历军 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049 超级计算的发展水平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竞相争夺的战略制高点。发展超级计算不但可以带动计算技术本身向更高水平发展,更重要的是可以解决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国家安全等方面的一系列挑战性问题。《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将超级计算(也称高性能计算)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技术方向和重点培育的信息产业群,并指出需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软件的研发,确保与超级计算机系统协调、平衡发展。 1国际超级计算领域的发展情况 超级计算机指当前时代运算速度最快的大容量大型计算机,是计算机领域的“珠穆朗玛峰”,世界上多数国家均积极部署了超级计算机发展规 划。2014年11月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TOP500)排行榜,我国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再次位居榜首,获得世界超算“四连冠”。前5名分别为中国“天河二号”(运算速度为每秒33.86千万亿次)、美国能源部下属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泰坦”(每秒17.59千万亿次)、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红杉”(每秒17.17千万亿次)、日本理化研究所的“京”(每秒10.51千万亿次)、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的“米拉”(每秒8.59千万亿次)。前10名中,中国、日本、瑞士和德国各占一席,美国占据其余6席。美国能源部还公布了“珊瑚(CORAL )”计划,将投资3.25亿美元建造两台超级计算机,其运算速度将达到“天河二号”的3—5倍。 2我国超级计算领域的发展情况 近年来,在国家“863”等多个科技计划的持续支持下,我国在超级计算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从

中国超级计算机夺第一 运算量相当13亿人算千年

中国超级计算机夺第一运算量相当13亿人算千年 北京时间6月17日下午,正在德国莱比锡召开的2013国际超级计算大会上,世界超级计算机TOP500组织正式发布了第41届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排名榜,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以峰值计算速度每秒5.49亿亿次、持续计算速度每秒3.39亿亿次双精度浮点运算的优异性能位居榜首。 中国超级计算机继天河一号之后,第二次登上了世界第一的宝座。天河二号成为当今世界运算速度最快、综合技术领先的超级计算机,中国超级计算机研制水平继续处于世界领先行列。 在被超越中再攀世界超算新高峰 2010年11月17日,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天河一号以每秒4700万亿次的峰值速度和每秒2566万亿次的持续速度,在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中位居第一,中国人首次站到了超级计算机世界冠军的领奖台上。

然而,仅仅过了不到8个月,日本一台名为“京”的超级计算机就将天河一号挤下冠军台。之后,美国研制的“红杉”、“泰坦”超级计算机先后坐上世界第一的交椅,天河一号排名滑落至第8名。 当外界还在为天河一号夺得世界第一而赞赏不已之时,该校计算机学院迅速做出再攀超算新高峰的决策部署。广大科研人员奋力攻关,突破了一系列核心关键技术,于今年5月将运算速度达到5.49亿亿次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呈现在世人面前。 今年5月底在中国主办的“高性能计算国际论坛”上,国际超算领域的权威专家实地考察了天河二号,纷纷给予高度评价。世界TOP500组织专家、美国田纳西大学杰克·唐加拉教授说:“天河二号与美国的‘泰坦’大小相当,速度却是它的两倍,制造这样强大的系统需要很强的技术。”德国尤利希科学中心的塞巴斯第安·施密特教授说:“天河二号是世界最好的计算机之一,它有着非常出色的表现。”日本筑波大学参加过“京”系统研制的大介博库教授说:“这是一部非常紧凑的机器,具有巅峰的性能表现,它真的是技术上的很大进步”。 创新驱动超算迈上新台阶 在该校“天河”大楼一间近800平方米的机房,由170个机柜组成的天河二号整齐排列,气势恢宏。 天河二号工程副总指挥李楠研究员告诉记者:“天河二号有五大特点:一是高性能,峰值速度和持续速度都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二是低能耗,能效比为每瓦特19亿次,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三是应用广,主打科学工程计算,兼顾了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读书笔记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重申四项基本原则,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的时代意义。读了邓小平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收获颇多,我的读书笔记将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和意义、文本观点总结、个人感想三方面进行阐释。 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和意义 1979年1月18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理论务虚会,讨论工作重点转移后的理论工作问题,邓小平在会上作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拨乱反正工作全面开始后,社会上极少数人曲解“解放思想”的口号,打着“社会改革”的幌子,夸大党在过去工作中的错误,企图否定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道路。针对当时社会上存在一股怀疑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的错误思潮,邓小平坚定地提出:“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四项基本原则提出后,先后被载入党章和宪法,成为全党全国人民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党的十四大修改通过的党章明确强调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 这四项基本原则,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国之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的一条根本经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必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揭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反映了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要求,是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客观依据,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是党和国家团结、稳定、发展、进步的最重要政治基础。四项基本原则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二、文本基本观点总结: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第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第二,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第三,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第四,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邓小平首先提出的。改革开放伊始,针对当时社会上存在一股怀疑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的错误思潮,邓小平坚定地提出:“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即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今天重温邓小平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论述,对现阶段我国的改革与发展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 四项基本原则发挥了立国之本的作用。四项基本原则提出后,先后被载入党章和宪法,成为全党全国人民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党的十四大修改通过的党章明确强调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它是中国人民长期流血奋斗取得的历史经验,是党和国家团结、稳定、发展、进步的最重要政治基础。 四项基本原则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就是通过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确保社会主义方向,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可动摇。邓小平指出:我们“在四个现代化前面有‘社会主义’四个字,叫‘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我们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为了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而不是损害和背离社会主义;是为了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而不是削弱和否定党的领导;是为了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而不是动摇这个政权。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立国的根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是坚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 四项基本原则保证了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稳定。邓小平指出,“不认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不能保持安定团结的局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全党就有一个明确的政治方向,全国各族人民就有一个团结凝聚的核心,一切活动和工作就能在一定的法制和规范的范围内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对稳定有利,对大局有利,对人民有利,也对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有利。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我们需要这样的一个政治基础。 四项基本原则来源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也必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充实。邓小平指出:“这四项基本原则并不是新的东西,是我们党长期以来所一贯坚持的”。 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立国”的根本方向。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只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我们的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我们的事业才能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稳定是发展的前提。稳定是发展和改革不可缺少的条件。邓小平指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在改革、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持稳定。只有保持社会稳定,才能在中国“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只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才能保持社会稳定。 坚定不移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消除一切不稳定的社会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