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悬浮动力学实验

合集下载

伯努利悬浮器实验报告

伯努利悬浮器实验报告

伯努利悬浮器实验报告伯努利悬浮器实验报告引言:伯努利悬浮器是一种基于伯努利定律的实验装置,通过利用流体动力学原理,实现了物体在气流中悬浮的效果。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伯努利悬浮器,观察和研究其悬浮原理,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能性。

实验装置:伯努利悬浮器由以下组成部分构成:一个水平放置的管道,管道中间有一个垂直的隔板,隔板上方有一个小孔,孔的上方放置一个小球。

实验时,通过向管道中注入气流,使气流通过小孔流过,从而产生上升的气流,使小球悬浮在空中。

实验过程:首先,我们搭建了伯努利悬浮器实验装置。

将管道水平放置,并在管道中间固定一块垂直的隔板。

在隔板上方的合适位置钻一个小孔,并在孔的上方放置一个小球。

接下来,我们使用气泵将气流注入到管道中,观察小球是否能够悬浮在空中。

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当气流通过小孔时,小球确实能够悬浮在空中。

当气流速度适中时,小球悬浮的效果最好,可以保持相对稳定的悬浮状态。

然而,当气流速度过大或过小时,小球的悬浮效果会变差,甚至无法悬浮。

实验分析:根据伯努利定律,当气流通过小孔时,气流速度增大,压力降低。

在垂直于气流方向的平面上,存在气流速度较快的区域和气流速度较慢的区域。

小球位于气流速度较快的区域上方,气流速度较快的区域的压力较低,从而产生了向上的浮力,使小球悬浮在空中。

此外,小球悬浮的稳定性还与气流速度的大小有关。

当气流速度过大时,气流对小球的作用力过大,使小球无法保持稳定的悬浮状态。

当气流速度过小时,气流对小球的作用力不足以抵消重力,同样无法保持悬浮状态。

因此,只有在适当的气流速度下,小球才能够实现稳定的悬浮。

实际应用:伯努利悬浮器的悬浮原理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潜力。

例如,在工业生产中,可以利用伯努利悬浮器实现物体的悬浮输送,减少摩擦损失,提高生产效率。

此外,在交通运输领域,伯努利悬浮器的悬浮原理也可以应用于磁悬浮列车等高速交通工具的设计和制造。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搭建了伯努利悬浮器实验装置,并观察到了小球在气流中悬浮的现象。

磁悬浮列车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磁悬浮列车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磁悬浮列车技术的研究及应用随着交通工具的更新换代,磁悬浮列车作为一种高速、环保、安静、省能源的交通工具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

它是一种基于磁动力技术的高速列车,由于不必受到轨道的约束,在运行速度、运行平稳度等多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

本文将介绍磁悬浮列车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一、磁悬浮列车技术的研究现状磁悬浮列车技术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但直到近年来才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磁悬浮列车技术研究的主要方向包括磁悬浮系统设计、控制系统设计、车辆气动力学和磁动力学研究等。

其中比较重要的是车辆气动力学和磁动力学研究,它们直接决定了磁悬浮列车的运行效果和运行能力。

1.车辆气动力学研究磁悬浮列车的高速运行需要面临很强的空气阻力,这就需要对列车的气动力学进行研究和优化,以减小空气阻力。

目前,磁悬浮列车气动力学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车体外形设计。

设计列车的前端形状和尾端形状,通过减小车体迎风面积和增加尾阻形距等方式来降低空气动力学阻力。

(2)空气动力学实验。

实验可以通过风洞实验和列车试验两种方法进行。

风洞实验可以低成本、高效地模拟列车在大气中的运行状态,而列车试验可以获得更真实的列车运行数据。

(3)模拟计算。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等数值模拟方法,对列车在速度、气流和气动力等方面进行模拟计算。

这种方法可以大幅度降低磁悬浮列车研制成本,加快研究进度。

2.磁动力学研究磁悬浮列车的优势在于没有与车轮接触的轨道,它利用磁场原理来使列车悬浮在轨道上。

为了达到更好的悬浮和驱动效果,磁悬浮列车需要研究磁动力学问题。

(1)悬浮模型及控制系统设计。

通过数学建模,分析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对稳定性、精度等性能影响,以实现高效稳定的悬浮。

(2)轨道准备工作和制造技术。

磁悬浮列车的磁导体需要放在轨道上,这就需要对轨道进行一些特殊的制造工作。

同时,相关部门也需建立一套标准化的轨道制造流程和规范。

(3)电磁滚向力研究。

这个方面主要是探讨磁悬浮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对弯道和高速转弯的适应性问题。

磁悬浮车辆结构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磁悬浮车辆结构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第27卷,第1期 中国铁道科学Vol 127No 11 2006年1月 C HINA RA IL WA Y SCIENCEJ anuary ,2006 文章编号:100124632(2006)0120104205磁悬浮车辆结构动力学建模与仿真缪炳荣,肖守讷,罗世辉,金鼎昌,雷 成(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机车车辆研究所,四川成都 610031) 摘 要:为了准确获得磁悬浮车辆结构的动力学特性,结合上海磁悬浮示范线车辆,对磁悬浮车辆结构建模和仿真方法展开研究。

通过分析整体结构受力载荷工况,给出夹层和车体结构的受力公式。

采用参数化和子结构建模技术,利用多体系统软件SIMPAC K 建立磁悬浮车辆首车动力学模型。

为简化整个磁悬浮车辆系统多体模型和提高计算效率,将车辆受到的作用力和部分刚体简化为力元或力矩。

仿真结果表明,多体动力学建模可以作为磁悬浮车辆结构设计方案优劣的有效评估工具,有益于磁悬浮结构国产化设计和开发。

关键词:磁悬浮车辆;多体动力学;建模;仿真 中图分类号:U26719;U27011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5201220 基金项目:教育部创新团队研究计划项目(IR T0452) 作者简介:缪炳荣(1970—),男,江苏泰县人,博士研究生。

磁悬浮车辆是一种轻量化、低噪、低维护和高可靠的地面高速载运工具,各国学者对磁悬浮的研究取得许多研究成果[1—6]。

对于磁悬浮技术的研究,常用原理主要有:日本电动悬浮方式(EDS )和德国电磁悬浮方式(EMS )。

上海磁悬浮示范线的磁悬浮系统主要采用德国TR08电磁悬浮技术,基本组成包括车辆、导轨以及命令控制中心。

而车辆结构又包括3个主要部分:车厢、夹层结构和磁铁走行机构[2]。

车辆结构设计还要求考虑较低的重心高度、足够的强度和刚度等,主要结构部件的连接方式也由过去焊接钢结构车体发展到焊铆混合结构,且以铆接为主的连接形式。

而结构在进行轻量化设计的同时,也要求能具备高可靠度和足够的安全性,这两者之间常常出现矛盾。

磁悬浮导轨上碰撞设计性实验

磁悬浮导轨上碰撞设计性实验

磁悬浮导轨碰撞设计性实验研究【实验目的】(1)了解磁悬浮的物理思想和永磁悬浮技术;(2)用两个磁悬浮滑块, 设计多种弹性和非弹性碰撞实验;(3)观察系统中物体间的各种形式的碰撞,考察动量守恒定律;(4)观察碰撞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变化,分析实验中的碰撞是属于那种类型的碰撞【设计要求及实验内容】(1)设计一种相对弹性碰撞;(2)设计一种相对非弹性碰撞;(3)设计一种尾随弹性碰撞;(4)设计一种尾随非弹性碰撞;以上实验需画出发生碰撞试验的示意图。

设计数据记录和处理的表格,表格中必须列入动量增量和动能增量及其相对变化值。

【主要实验器材】(1)DHSY型磁悬浮动力学实验仪(2)DHSY型磁悬浮导轨实验智能测试仪(3)磁悬浮滑块【实验原理、方法提示】1. 磁悬浮原理随着科技的发展,磁悬浮技术的应用成为技术进步的热点,例如磁悬浮列车。

永磁悬浮技术作为一种低耗能的磁悬浮技术,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实验使用的永磁悬浮技术,是在磁悬导轨与滑块两组带状磁场的相互斥力作用之下,使磁悬滑块浮起来,从而减少了运动的阻力,来进行多种力学实验。

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磁悬浮导轨实际上是一个槽轨,长约1.2米,在槽轨底部中心轴线嵌入钕铁硼NdFeB磁钢,在其上方的滑块底部也嵌入磁钢,形成两组带状磁场。

由于磁场极性相反,上下之间产生斥力,滑块处于非平衡状态。

为使滑块悬浮在导轨上运行,采用了槽轨。

在导轨的基板上安装了带有角度刻度的标尺。

根据实验要求,可把导轨设置成不同角度的斜面。

1.手柄2.光电门Ⅰ3.磁浮滑块4.光电门Ⅱ5.导轨6.标尺7.角度尺8.基板 9计时器图5.9.1 磁悬浮实验装置图5.9.2 磁悬浮导轨截面图2.碰撞本实验是在磁悬浮导轨上进行的,提供三辆滑块;一辆滑块是一头装有弹簧;一辆滑块装有粘性尼龙毛,一辆滑块装有粘性尼龙刺。

碰撞装置如图3所示。

设有两物,其质量各为1m 和2m ,碰撞前的速度各为0201υυ和,碰撞后的速度各为1211υυ和而且在碰撞的瞬间,此二物体构成的系统,在所考察的速度方向上不受外力的作用或所受的外力远小于碰撞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则根据动量守恒定律,系统在碰撞前的总动量等于碰撞后的总动量。

磁悬浮实验

磁悬浮实验

磁悬浮实验
何艳阳;赵江
【期刊名称】《教学仪器与实验》
【年(卷),期】2010(026)005
【摘要】@@ 1 创意rn可以模拟磁悬浮的实验很多.我们也曾经用过很多种方法.其中比较简单易行的方法之一就是利用扬声器(喇叭)中的磁铁,为了防止上面的磁铁侧移,用一根直棍或玻璃棒固定磁铁.
【总页数】2页(P11-12)
【作者】何艳阳;赵江
【作者单位】北京市北达资源中学,100080;北京市北达资源中学,10008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从磁悬浮导轨动力学实验简析大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 [J], 张伦;于建勇;李艳;郭三栋;渠立成
2.坐磁悬浮列车,玩转磁悬浮LP模拟唱机Amari LP-100磁悬浮式唱机登场 [J], 张国梁
3.磁悬浮球形飞轮不平衡振动前馈抑制与实验 [J], 刘强;尹兆京;吴波;任元;辛朝军;樊亚洪
4.基于磁悬浮储能飞轮阵列的地铁直流电能循环利用系统及实验研究 [J], 刘平; 李树胜; 李光军; 戴兴建
5.磁悬浮导轨上的力学实验误差分析 [J], 李爽;周晓红;胡永金;毛书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速列车磁悬浮系统的性能研究与设计

高速列车磁悬浮系统的性能研究与设计

高速列车磁悬浮系统的性能研究与设计随着科技不断的发展,高速列车的运行速度也越来越快。

在高速列车的设计中,磁悬浮系统是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的,它可以使高速列车快速、平稳地行驶在磁悬浮轨道上。

本篇文章将重点研究高速列车磁悬浮系统的性能研究与设计。

一、磁悬浮的原理和分类磁悬浮技术是一种利用磁力原理使车体悬浮在轨道上的技术,在磁悬浮技术中,车体悬浮的高度通过控制电磁吸引力或排斥力来实现。

大致可以分为电磁悬浮和永磁悬浮两种类型。

1. 电磁悬浮电磁悬浮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在车体与轨道之间形成定位、导向和悬浮力的一种技术。

电磁悬浮系统由轨道上的线圈组和车体上的磁铁组成,以磁悬浮的方式使车体离开地面,依靠各种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控制车体的运行方向和速度。

2. 永磁悬浮永磁悬浮技术是在车辆和轨道上均采用永磁体材料的,通过霍尔元件和磁阻传感器的组合控制运行状态和悬浮高度的技术。

永磁悬浮系统通过磁场力或磁场阻力的作用,使车体悬浮在轨道上,并且可以实现导向、定位和悬浮。

二、高速列车磁悬浮系统的性能研究高速列车磁悬浮系统性能研究是将磁悬浮系统在高速列车运行时的各种性能指标进行研究和分析,以便更好的调整和优化磁悬浮系统的电控参数。

高速列车磁悬浮系统的性能研究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悬浮性能高速列车在运行时,需要保证车身与轨道之间的悬浮性能和稳定性,保证车辆的平稳行驶。

悬浮性能因素包括悬浮高度、悬浮稳定性、偏移补偿和悬浮载荷等。

2. 列车的运行速度和加速度高速列车磁悬浮系统的性能关系到列车的可运行速度和加速度。

设计时需要考虑列车的最大运行速度和加速度,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和调整。

3. 导向性能高速列车在运行时需要保证轨道的导向性,避免列车出现偏离轨道的情况,要保证车辆的相对方位的恒定,使车辆运行稳健、平衡,不产生晃动。

4. 稳定性高速列车磁悬浮系统的稳定性是指车辆在受到外部干扰和不同路段的轨道变化时,系统能够保持平稳运行的能力,达到高速列车安全可靠的要求。

高速磁悬浮电机三段式转子动力学分析研究

高速磁悬浮电机三段式转子动力学分析研究

高速磁悬浮电机三段式转子动力学分析研究
李晖;徐向波;陈劭;毕中炜
【期刊名称】《微特电机》
【年(卷),期】2024(52)3
【摘要】为解决高速磁悬浮电机三段式转子的动力学分析问题,基于Workbench 有限元仿真平台完成了三段式转子建模、模态振型计算、坎贝尔图求解、不平衡响应分析。

总结讨论了关键因素对三段式转子的动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并通过模态试验对转子建模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

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误差在5%,证明了建模及分析方法的可靠性,为应用在高速磁悬浮电机上同类转子的进一步优化设计和不平衡响应抑制提供理论参考。

【总页数】5页(P6-10)
【作者】李晖;徐向波;陈劭;毕中炜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北京高孚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359.9
【相关文献】
1.永磁悬浮电机转子-轴承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分析
2.永磁悬浮电机轴承-转子系统动力学分析
3.磁悬浮高速电机转子低频振动机理及补偿方法
4.磁悬浮高速电机转子低频振动机理及抑制方法研究
5.高速永磁电机三段式转子模态分析与实验验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磁悬浮实验装置安装使用说明与自动控制原理实验V1.02

磁悬浮实验装置安装使用说明与自动控制原理实验V1.02

Googol Technology 磁悬浮实验装置安装使用说明与自动控制原理实验V1.02固高科技(深圳)有限公司2006年10月©Googol 2006固高科技(深圳)有限公司GOOGOL TECHNOLOGY (SHENZHEN) LTD版权声明固高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保留所有版权固高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固高科技)具有本产品及其软件的专利权、版权和其它知识产权。

未经授权,不得直接或间接的复制、制造、加工、使用本产品及相关部分。

声明固高科技保留在不预先通知的情况下修改设备和文档的权力。

固高科技不承担由于使用本说明书或本产品不当,所造成的直接的、间接的、特殊的、附带的、或相应的损失和赔偿。

商标声明Windows 和 Microsoft 为Microsoft 公司注册商标。

Mathematica为沃尔夫勒姆研究公司(Wolfram Research Inc.)公司注册商标。

Matlab为Mathworks公司注册商标。

安全注意事项磁悬浮实验装置主要用于教学和科研。

在安装,使用和维护之前,请仔细阅读本装置附带手册。

请将本手册妥善保存,以备需要时随时查阅。

使用注意事项使用(安装、运转、保养、检修)前,请务必熟悉并全部掌握本手册和其它相关资料,在熟知全部机器知识、安全知识、以及注意事项后再使用设备。

本手册将安全注意事项分为“危险”“注意”“强制”“禁止”分别记载。

表 1-1警告标志不正确的操作将会导致重大人身事故。

不正确的操作会导致设备损坏。

必须要做的操作。

被禁止的操作。

另外,即使“注意”所记载的内容,也可能因为不同的情况产生严重后果,因此任何一条注意事项都很重要,在设备使用过程中请严格遵守。

虽然不符合“危险”“注意”的内容,但是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的事项,在相关地方以记载。

z本手册记述了安全上一般应该注意的事项,在实际实验环境下实验研究人员的安全措施不可能完全记载,敬请原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HSY-1型磁悬浮动力学实验仪 实验一 动力学基础实验

随着科技的发展,磁悬浮技术的应用成为技术进步的热点,例如磁悬浮列车。永磁悬浮技术作为一种低耗能的磁悬浮技术,也受到了广泛关注。本实验使用的永磁悬浮技术,是在磁悬导轨与滑块两组带状磁场的相互作斥力之下,使磁悬滑块浮起来,从而减少了运动的阻力,来进行多种力学实验。通过实验,学生可以接触到磁悬浮的物理思想和技术,拓宽知识面,加深牛顿定律等动力学方面的感性知识。 本实验仪可构成不同倾斜角的斜面,通过滑块的运动可研究匀变速运动直线规律,加速度测量的误差消除,物体所受外力与加速度的关系等。 【一】 实验目的 1. 学习导轨的水平调整,熟悉磁悬导轨和智能速度加速度测试仪的调整和使用; 2. 学习矢量分解; 3. 学习作图法处理实验数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4. 测量重力加速度g,并学习消减系统误差的方法; 5. 探索牛顿第二定律,加深物体运动时所受外力与加速度的关系; 6. 探索动摩擦力与速度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 1.瞬时速度的测量 一个作直线运动的物体,在△t时间内,物体经过的位移为△s,则该物体在△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tsv

为了精确地描述物体在某点的实际速度,应该把时间△t取得越小越好, △t越小,所求得的平均速度越接近实际速度。当△t→0时,平均速度趋近于一个极限,即 vtsvttlimlim00 (1)

这就是物体在该点的瞬时速度。 但在实验时,直接用上式来测量某点的瞬时速度是极其困难的,因此,一般在一定误差范围内,且适当修正时间间隔(见图5、6),可以用历时极短的△t内的平均速度近似地 2

代替瞬时速度。 2. 匀变速直线运动 如图1所示,沿光滑斜面下滑的物体,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可视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位移公式、速度和位移的关系分别为: atvvt0 (2)

202

1attvs (3)

asvv2202 (4)

如图2所示,在斜面上物体从同一位置P处(置第一光电门)静止开始下滑,测得在不同位置0P,1P,2P……处(置第二光电门), 用智能速度加速度测试仪测量0t,1t,2t ……和速度为0v,1v,2v……。以t为横坐标,v为纵坐标作tv图,如果图线是一条直线,则证明该物体所作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图线的斜率即为加速度a,截距为0v。 同样取1iiiPPs,作tts图和sv2图,若为直线,也证明物体所作的是匀变速

直线运动,两图线斜率分别为a21和a2,截距分别为0v和20v。

图1 图2 物体在磁悬浮导轨中运动时,摩擦力和磁场的不均匀性对小车可产生作用力,对运动物体有些阻力作用,用fF来表示,即ffmaF,fa作为加速度的修正值。在实验时,把磁悬浮导轨设置成水平状态,在滑块放到导轨中,用手轻推一下滑块,让其以一定的初速度从左(在斜面状态时的高端)到右运动,依次通过光电门Ⅰ和Ⅱ,测出加速度值fa。重

复多次,用不同力度,推动一下滑块,测出其加速度值fa,比较每次测量的结果,查看有何规律。平均测量结果fa,得到滑块的阻力加速度fa。 3.系统质量保持不变,改变系统所受外力,考察动摩擦力的大小,及其与外力F的关系。 3

考虑到滑块在磁悬浮导轨中运动时,将其所受阻力用fF来表示。根据力学分析滑块所受的力 fFmgmasin

则有: mamgFfsin (5)

用已知重力加速度g=9.80m/s2,及小车质量,通过测量不同轨道角度时的滑块加速度值a,可以求得相应的动摩擦力大小。 将fF与F的值作图,可以考察fF与F的关系。

4.重力加速度的测定,及消减导轨中系统误差的方法 令ffmaF,则有: fagasin (6)

式中fa作为与动摩擦力有关的加速度修正值。

111sinfaga (7)

222sinfaga (8)

333sinfaga (9)

…… 根据前面得到的动摩擦力fF与F的关系可知,在一定的小角度范围内,滑块所受到

动摩擦力fF近似相等,且sinmgFf,即 sin...321gaaaaffff

由(7)(8)(9)式可得到: ...sinsinsinsin23231212aaaag (10)

5.系统质量保持不变,改变系统所受外力,考察加速度a和外力F的关系 根据牛顿第二定理maF, Fma1,斜面上sinGF,故: kFa 如图1所示,设置不同的角度1、2、3……的斜面,测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1a,

2a,a3……作Fa拟合直线图,求出斜率k,mk1,即可求得km1。 4

【三】实验装置 1.磁悬浮原理 1)、磁悬浮原理:磁悬浮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磁悬浮导轨实际上是一个槽轨,长约1.2米,在槽轨底部中心轴线嵌入钕铁硼NdFeB磁钢,在其上方的滑块底部也嵌入磁钢,形成两组带状磁场。由于磁场极性相反,上下之间产生斥力,滑块处于非平衡状态。为使滑块悬浮在导轨上运行,采用了槽轨。 在导轨的基板上安装了带有角度刻度的标尺。根据实验要求,可把导轨设置成不同角度的斜面。

1.手柄 2.光电门Ⅰ 3.磁浮滑块 4.光电门Ⅱ 5.导轨 6.标尺 7.角度尺 8.基板 9计时器 图3 磁悬浮实验装置

图4 磁悬浮导轨截面图 2.仪器使用 计时器按模式0功能进行操作(见附件); 每条导轨配有三个滑块,用来研究运动规律。每个滑块上有二条挡光片,滑块在槽轨中运动时,挡光片对光电门进行挡光,每挡光一次,光电转换电路便产生一个电脉冲讯号,去控制计时门的开和关(即计时的开始和停止)。 导轨上有两个光电门,本光电测试仪测定并存贮了运动滑块上的二条挡光片通过第 5

一光电门的时间间隔1t和通过第二光电门的时间间隔2t,运动滑块从第一光电门到第二光电门所经历的时间间隔t。根据两挡光片之间的距离参数x,即可运算出滑块上两挡光片通过第一光电门时的平均速度11vtx和通过第二光电门时的平均速度22vtx。

调整导轨和基板之间成一夹角,则实验仪成一斜面,斜面倾斜角即为,其正弦值sin

为块规高度h和导轨(标尺)读数L的比值,磁浮滑块从斜面上端开始下落,则其

重力在斜面方向分量为sinG。

光电门位置第一次挡光

第二次挡光光电门位置

光电门

xx

xt1t2

tt

v1v2t11212t2

图5 图6 为使测得的平均速度更接近挡光片中心处通过时的瞬时速度,本仪器在时间处理上已作图6处理,本实验测试仪中,从v1增加到v2所需时间已修正为21'2121tttt。

根据测得的1t、2t、t和键入的挡光片间隔x值,经智能测试仪运算已显示,得1v、2v,0a;测试仪中显示的1t,2t,3t对应上述的1t、2t、t。

【四】实验内容 1.检查磁悬浮导轨的水平度,检查测试仪的测试准备 把磁浮导轨设置成水平状态。水平度调整有二种方法:1)把配置的水平仪放在磁浮导轨槽中,调整导轨一端的支撑脚,使导轨水平。2)把滑块放到导轨中,滑块以一定的初速度从左到右运动,测出加速度值,然后反方向运动,再次测出加速度值,若导轨水平,则左右运动减速情况相近,即测量的a相近。 检查导轨上的第一光电门和第二光电门有否与测试仪的光电门1和光电门2相联,开启电源,检查测试仪中数字显示的参数值是否与光电门档光片的间距参数相符,否则必须加以修正,修正方法请参见本实验附录,并检查“功能”是否置于“加速度”。 2.匀变速运动规律的研究 调整导轨成如图2所示的斜面,倾斜角为 (不小于2°为宜)。将斜面上的滑块每 6

次从同一位置处P由静止开始下滑,光电门Ⅰ位置于0P,光电门Ⅱ分别置于1P,2P……处,用智能速度加速度仪测量△0t,△1t,△2t ……和速度为0v,1v,2v……;依次记录0P,1P,…的位置和速度0v,1v,2v……及由0P到iP的时间it,列表记录所有数据。 3.重力加速度g的测量 两光电门之间距离固定为s。改变斜面倾斜角,滑块每次由同一位置滑下,依次经过两个光电门,记录其加速度ia,由式(6)或(10)计算加速度g,跟当地重力加速度标g

相比较,并求其百分误差。 4.系统质量保持不变,改变系统所受外力,考察加速度a和外力F的关系 称量滑块质量标准值标m,利用上一内容的实验数据,计算不同倾斜角时,系统所受

外力singmF标,根据式(9)作Fa拟合直线图,求出斜率k,mk1,即可求

得km1。比较m和标m,并求其百分误差。 六、数据记录及处理 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数据记录表如下(供参考):

0P= x= =

i iP 0PPsii 0t 0v it iv it

1 2 3 4 5 6

分别作直线tv图线和tts图线,若所得均为直线,则表明滑块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由

直线斜率与截距求出a与0v,将0v与上列数据表中0v比较,并加以分析和讨论。 2. 重力加速度g的测量 数据记录表格如下(供参考): x= 12sss= f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