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二十八) “基因工程与克隆技术”课前诊断卷
2018年高考生物:试卷(二十八) “基因工程与克隆技术‘(含答案和解析)

检测(二十八)“基因工程与克隆技术”课前诊断卷1.(2018届高三·MPT64基因(能控制合成MPT64蛋白)成功导入胡萝卜细胞,最终表达出肺结核疫苗。
请回答下列问题:(1)为获取MPT64基因,可从结核杆菌的细胞中提取对应mRNA,在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下合成双链cDNA片段,获得的cDNA片段与结核杆菌中该基因碱基序列__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2)通常采用PCR技术扩增MPT64基因,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MPT64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______________,在操作步骤中需要加热至90~95 ℃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农杆菌的特点,如果将MPT64基因插入到_______________上,通过农杆菌的转化作用,就可以使目的基因进入胡萝卜细胞,并将其插入到植物细胞中的______________上。
要确认MPT64基因是否在胡萝卜植株中表达,应检测胡萝卜植株中是否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发现,如果将MPT64蛋白20位和24位的氨基酸改变为半胱氨酸,其保存时间将大大延长,科学家可以生产上述耐储存的MPT64蛋白的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以mRNA为模板合成cDNA的过程是逆转录,需要逆转录酶的催化。
由于DNA转录形成的mRNA过程中非编码序列不转录,所以形成的cDNA与结核杆菌中该基因碱基序列不同。
(2)在PCR技术中,以已知一段MPT64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为模板,合成引物。
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基因工程与克隆技术学前诊断

“基因工程与克隆技术”学前诊断考点一基因工程与蛋白质工程β肽链第6位氨基酸谷氨酸被缬氨酸代替,导致功能异常。
回答下列问题:(1)异常血红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改变的根本原因是编码血红蛋白基因的__________序列发生改变。
(2)将正常的血红蛋白基因导入患者的骨髓造血干细胞中,可以合成正常的血红蛋白达到治疗的目的。
此操作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蛋白质工程,理由是该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基因工程方法制备血红蛋白时,可先提取早期红细胞中的____________,以其作为模板,在______________酶的作用下反转录合成cDNA。
cDNA与载体需在____________________酶的作用下,拼接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受体菌后进行表达。
(4)检测受体菌是否已合成血红蛋白,可从受体菌中提取________,用相应的抗体进行__________杂交,若出现杂交带,则表明该受体菌已合成血红蛋白。
解析:(1)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遗传信息储存在基因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中。
(2)蛋白质工程是指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需求,故题中所述不属于蛋白质工程。
(3)利用逆转录法获取目的基因时,需先提取mRNA,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逆转录合成cDNA。
cDNA与载体需要在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的作用下拼接构建成基因表达载体,才可导入受体菌。
(4)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需要从转基因生物中提取蛋白质,用相应的抗体进行抗原—抗体杂交。
答案:(1)碱基对(2)不属于没有对现有的蛋白质进行改造(3)mRNA 逆转录限制酶和DNA连接(4)蛋白质抗原—抗体2.下图是科学家利用大肠杆菌生产人胰岛素的部分过程。
请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1)除图示方法获得目的基因(人胰岛素基因)外,还可通过__________的方法获得目的基因。
基因工程、克隆技术

控制药品合成的相应基因
①体外基因治疗 ②体内基因治疗
5.两种基因治疗途径及其特点
途径
方法
特点
体外基因 不 治疗 同 点
体内基因 治疗
从患者体内获得某种、 细胞扩增→输入体内(实 例中第一个)
状。
蛋白质功能
蛋白质
氨基酸
脱氧核苷酸
听课心得
审题关键:“工具酶”、“植物细胞”、“原理”、“染 色体上”、“预期”
命题来源: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
思路分析:(1)转基因植物的培育过程中,基因工程的工具酶是限 制制性核酸内切酶的DNA连接酶,目的基因只有含有启动子,才 能被RNA聚合酶识别并与之结合进行转录。(2)接受目的基因的受 体细胞若 植物体细胞,可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转基因植物 。(3)通过对比转基因植物是否普通的非转基因植物的出油率高。 (4)蛋白质工程设计流程是:预期蛋白质的功能→设计预期的蛋白 质结构→推测出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获取目的基因→构建表达载体→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区别
实质
定向改造或生产人类所需的蛋白质
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特性,以获得人类所需的生物类型或生物产品
结果
生产自然界没有的蛋白质
生产自然界中已有的蛋白质
联系
蛋白质工程是在基因工程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第二代基因工程,因为对现有蛋白质的改造或制造新的蛋白质,必须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实现
动物细胞
显微注射法 受精卵
微生物细胞
Ca2+处理法 原核细胞
转化过程
目的基因插入Ti 质粒的T-DNA上 →农杆菌→导入 植物细胞→整合 到受体细胞的染 色体DNA→表达
基因工程药物的临床前研究考核试卷

四、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请在答题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1.基因工程药物的临床前研究只需要在细胞水平上进行。()
2.基因工程药物的生产过程中,真核表达系统比原核表达系统更适合生产复杂的蛋白质药物。()
2.描述基因工程药物在临床前研究中,进行毒理学评估的目的和常见的研究方法。
3.阐述基因工程药物临床前研究中,药代动力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其在药物研发中的作用。
4.分析基因工程药物临床前研究中,如何评估药物的免疫原性,并讨论降低免疫原性的策略。
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A
2. A
3. D
4. C
5. B
C.药物候选分子的筛选
D.临床试验的设计
2.以下哪种技术常用于获取目的基因?()
A. PCR
B. Western blot
C. ELISA
D. Flow cytometry
3.下列哪种载体常用于基因工程药物的构建?()
A. λ噬菌体载体
B.质粒载体
C.病毒载体
D.所有上述载体
4.在基因工程药物的生产过程中,以下哪个环节通常涉及到细胞培养?()
A.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
B.生产细胞的种类
C.药物的储存条件
D.药物的给药途径
8.在基因工程药物的临床前研究中,以下哪个环节主要用于评估药物的安全性?()
A.药效学研究
B.毒理学研究
C.药代动力学研究
D.临床试验
9.以下哪个指标是评估基因工程药物免疫原性的关键?()
A.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
B.抗体中和活性
某大学《基因工程》课程考试试卷(含答案)

某大学《基因工程》课程考试试卷一、名词解释(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粘性末端2、基因工程3、质粒的不相容性4、基因组文库5、克隆(clone)6、电击转化法7、重组PCR8、限制性酶切图谱法9、质粒10、重组率的定义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在基因克隆中碱性磷酸单酯酶的主要用途有:A、在用P标记DNA 5′端之前;B、在DNA重组技术中,去除DNA片段的,可防止酶切后的载体的与。
2、载体的功能是运送高效转入;为外源基因提供能力或能力;为外源基因的或提供必要的条件。
三、简答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载体应具备的条件是什么?2、受体细胞应具备的条件?3、蓝白斑筛选原理是什么?4、PCR克隆目的基因的基本程序是什么?5、酵母菌表达外源基因的优势是什么?6、营养缺陷型的哺乳动物受体细胞的遗传标记是什么?7、λ-DNA作为载体的优点是什么?8、巴斯德毕赤酵母表达系统特征及优势是什么?9、融合蛋白表达质粒的构建原则是什么?10、分泌型目的蛋白表达系统的构建策略是什么?四、论述题(1-2每小题8分,3-4题每小题12分,共40分)1、论述PCR原理及引物设计的基本原则。
2、强化转录终止的必要性是什么?3、请论述λ-DNA载体的构建策略是什么。
4、请论述植物基因工程的共整合转化程序和二元整合转化程序及二元整合转化程序的特征。
某大学《基因工程》课程考试试卷答案一、名词解释(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粘性末端因酶切位点在两条DNA单链上不同(对称)酶切后形成的具有互补碱基的单链末端结构,酶切产生的两个粘性末端很容易通过互补碱基的配对而重新连接起来。
2、基因工程指重组DNA技术的产业化设计与应用,包括上游技术和下游技术两大组成部分。
上游技术指的是基因重组、克隆和表达的设计与构建(即重组DNA技术);而下游技术则涉及到基因工程菌或细胞的大规模培养以及基因产物的分离纯化过程。
高中基因工程试题及答案

高中基因工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基因工程是指:A. 基因的自然选择B. 基因的人工选择C. 基因的人工重组D. 基因的自然重组答案:C2. 基因工程中常用的载体是:A. 质粒B. 病毒C. 染色体D. 线粒体答案:A3. 基因枪法属于哪种基因转移技术?A. 化学法B. 物理法C. 生物法D. 机械法答案:B4. 以下哪个不是基因工程的步骤?A. 目的基因的获取B. 目的基因的克隆C. 目的基因的表达D. 目的基因的自然选择答案:D5. 基因工程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不包括:A. 基因治疗B. 基因检测C. 基因编辑D. 基因克隆答案:D二、填空题6. 基因工程的核心技术是________。
答案:重组DNA技术7. 基因工程中常用的受体细胞有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大肠杆菌、酵母菌8. 基因工程在农业上的应用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转基因作物、基因改良9. 基因工程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生物修复、污染物降解10. 基因工程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生物催化剂、生物制药三、简答题11. 简述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
答案: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目的基因从一种生物体中提取出来,然后通过重组DNA技术将其插入到另一种生物体的基因组中,使其在新的宿主细胞中表达,从而获得具有特定性状的生物体或生产特定的生物产品。
12. 基因工程在医学领域有哪些应用?答案:基因工程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包括基因治疗,通过将正常基因导入患者体内以治疗遗传性疾病;基因检测,用于疾病诊断和风险评估;基因编辑,通过修改基因序列来治疗疾病;以及生产生物药物,如胰岛素、干扰素等。
四、论述题13. 论述基因工程的伦理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答案:基因工程的伦理问题主要包括对人类基因组的修改可能带来的未知风险、基因歧视、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等。
基因工程试题及答案

基因工程试题及答案# 基因工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 基因工程中常用的工具酶是:A. 限制性内切酶B. DNA聚合酶C. 逆转录酶D. DNA连接酶2. 基因工程中,用于目的基因的克隆通常使用:A. 质粒B. 噬菌体C. 人工染色体D. 转座子3. 下列哪项不是基因工程的应用领域?A. 农业改良B. 疾病治疗C. 能源开发D. 武器制造## 二、填空题1. 基因工程中,常用的宿主细胞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 基因枪法是一种________技术,可以将目的基因直接导入植物细胞。
## 三、简答题1. 简述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
2. 基因工程在医药领域的应用有哪些?## 四、论述题1. 论述基因工程对现代农业的影响及其潜在风险。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 答案:A, D。
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是基因工程中用于切割和连接DNA片段的常用工具酶。
2. 答案:A。
质粒是基因工程中常用的载体,用于克隆和表达目的基因。
3. 答案:D。
基因工程的应用领域广泛,但武器制造不属于其应用范围。
### 二、填空题1. 答案:大肠杆菌、酵母菌、哺乳动物细胞。
这些是基因工程中常用的宿主细胞,用于表达外源基因。
2. 答案:基因转移。
基因枪法是一种基因转移技术,通过高速微粒子将DNA射入细胞内。
### 三、简答题1. 答案: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包括:目的基因的获取、载体的选择与构建、目的基因与载体的连接、转化宿主细胞、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目的基因的表达与检测。
2. 答案:基因工程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包括:生产重组蛋白药物、基因治疗、疫苗开发、疾病诊断等。
### 四、论述题1. 答案:基因工程对现代农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作物改良、提高产量、增强抗病虫害能力等方面。
通过基因工程,可以培育出抗旱、抗盐碱、抗病的作物新品种,提高作物的适应性和产量。
然而,基因工程也存在潜在风险,如基因流可能导致非目标物种的基因改变,以及转基因作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基因工程与克隆技术学前诊断

开躲市安祥阳光实验学校“基因工程与克隆技术”学前诊断蛋白分子β肽链第6位氨基酸谷氨酸被缬氨酸代替,导致功能异常。
回答下列问题:(1)异常血红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改变的根本原因是编码血红蛋白基因的__________序列发生改变。
(2)将正常的血红蛋白基因导入患者的骨髓造血干细胞中,可以合成正常的血红蛋白达到治疗的目的。
此操作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蛋白质工程,理由是该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基因工程方法制备血红蛋白时,可先提取早期红细胞中的____________,以其作为模板,在______________酶的作用下反转录合成cDNA。
cDNA与载体需在____________________酶的作用下,拼接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受体菌后进行表达。
(4)检测受体菌是否已合成血红蛋白,可从受体菌中提取________,用相应的抗体进行__________杂交,若出现杂交带,则表明该受体菌已合成血红蛋白。
解析:(1)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遗传信息储存在基因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中。
(2)蛋白质工程是指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需求,故题中所述不属于蛋白质工程。
(3)利用逆转录法获取目的基因时,需先提取mRNA,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逆转录合成cDNA。
cDNA与载体需要在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的作用下拼接构建成基因表达载体,才可导入受体菌。
(4)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需要从转基因生物中提取蛋白质,用相应的抗体进行抗原—抗体杂交。
答案:(1)碱基对(2)不属于没有对现有的蛋白质进行改造(3)mRNA 逆转录限制酶和DNA连接(4)蛋白质抗原—抗体2.下图是科学家利用大肠杆菌生产人胰岛素的部分过程。
请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1)除图示方法获得目的基因(人胰岛素基因)外,还可通过__________的方法获得目的基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测(二十八)“基因工程与克隆技术”课前诊断卷1.(2018届高三·MPT64基因(能控制合成MPT64蛋白)成功导入胡萝卜细胞,最终表达出肺结核疫苗。
请回答下列问题:(1)为获取MPT64基因,可从结核杆菌的细胞中提取对应mRNA,在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下合成双链cDNA片段,获得的cDNA片段与结核杆菌中该基因碱基序列__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2)通常采用PCR技术扩增MPT64基因,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MPT64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______________,在操作步骤中需要加热至90~95 ℃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农杆菌的特点,如果将MPT64基因插入到_______________上,通过农杆菌的转化作用,就可以使目的基因进入胡萝卜细胞,并将其插入到植物细胞中的______________上。
要确认MPT64基因是否在胡萝卜植株中表达,应检测胡萝卜植株中是否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发现,如果将MPT64蛋白20位和24位的氨基酸改变为半胱氨酸,其保存时间将大大延长,科学家可以生产上述耐储存的MPT64蛋白的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以mRNA为模板合成cDNA的过程是逆转录,需要逆转录酶的催化。
由于DNA转录形成的mRNA过程中非编码序列不转录,所以形成的cDNA与结核杆菌中该基因碱基序列不同。
(2)在PCR技术中,以已知一段MPT64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为模板,合成引物。
在操作步骤中需要加热至90~95 ℃,以打开DNA的双链。
(3)在农杆菌转化法中,将MPT64基因插入到农杆菌的Ti质粒的T-DNA上,通过农杆菌的转化作用,就可以使目的基因进入胡萝卜细胞,并将其插入到植物细胞中的染色体的DNA上。
基因的表达产物是蛋白质,要确认MPT64基因是否在胡萝卜植株中表达,应检测胡萝卜植株中是否含有MPT64蛋白。
(4)利用蛋白质工程可以通过设计改造原有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答案:(1)逆转录酶不同(2)引物目的基因DNA受热变性解链为单链(3)Ti质粒的T-DNA染色体的DNA MPT64蛋白(4)蛋白质工程2.(2017·衡水模拟)油菜中油酸为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人体血液的胆固醇含量,减少人体患心血管病的风险。
F基因控制合成的油酸酯氢酶催化油酸形成饱和脂肪酸,转反义F 基因油菜能提高菜籽油的油酸含量。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从油菜细胞的染色体DNA获取F基因后进行大量扩增的方法为___________。
(2)构建反义F基因表达载体时,需要用到的工具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农杆菌可用来将反义F基因表达载体导入油菜细胞,从分子角度分析,其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构建反义F基因表达载体时没有设计标记基因,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Le启动子为种子特异性启动子,将F基因反向连接在Le启动子之后构建了反义F 基因。
检测转反义F基因油菜细胞内F基因转录的mRNA含量,结果表明,因杂交形成双链RNA,细胞内F基因的mRNA水平下降。
由此推测,反义F基因的转录抑制了F基因的________(填“复制”“转录”或“翻译”)过程。
若F基因转录时,两条单链(a1、a2)中a1为转录的模板链,则反义F基因转录时的模板链为__________。
解析:(1)PCR技术是一种体外扩增DNA片段的技术。
(2)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首先需要用限制酶切割含有目的基因的外源DNA分子和运载体,其次还需要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与运载体连接形成重组DNA分子;因农杆菌的Ti质粒上的T-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且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故农杆菌转化法为常用的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标记基因表达产物,可能会对食品安全构成威胁,所以构建反义F基因表达载体时没有设计标志基因,这样不会产生标记基因表达产物,有利于食品安全。
(3)mRNA 是翻译的模板,转反义F基因油菜细胞内F基因转录的mRNA含量下降,可见反义F基因的转录抑制了F基因的翻译过程。
F基因转录形成的RNA能与反义F基因转录形成的RNA 互补配对,若F基因转录时,两条单链(a1、a2)中a1为转录的模板链,推测反义F基因转录时的模板链为a2。
答案:(1)PCR技术(2)限制酶、DNA连接酶其Ti质粒上的T-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且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无标记基因表达产物,有利于食品安全(3)翻译a23.科学家通过利用PCR定点突变技术改造Rubisco酶基因,提高了光合作用过程中Rubisco酶对CO2的亲和力,从而显著提高了植物的光合速率。
请回答下列问题:(1)PCR过程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该过程需要加入的酶是_____________。
(2)该技术不直接改造Rubisco酶,而通过对Rubisco酶基因进行改造,从而实现对Rubisco酶的改造,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传统基因工程技术相比较,定点突变技术最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PCR定点突变技术属于_______________的范畴。
(3)可利用定点突变的DNA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常用__________________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植物细胞,将该细胞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成幼苗,从细胞水平分析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
解析:(1)PCR技术是一种体外扩增DNA片段的技术,其原理是DNA双链复制,该过程需要耐高温的DNA聚合酶(或Taq酶)的催化。
(2)由于蛋白质空间结构较为复杂,改造困难,所以该技术不直接改造Rubisco酶,而通过对Rubisco酶基因进行改造,从而实现对Rubisco酶的改造;和传统基因工程技术相比较,定点突变技术最突出的优点是能生产出自然界不存在的蛋白质,PCR定点突变技术属于蛋白质工程的范畴。
(3)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植物细胞常用农杆菌转化法;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答案:(1)DNA双链复制耐高温的DNA聚合酶(或Taq酶)(2)蛋白质空间结构较为复杂,改造困难能生产出自然界不存在的蛋白质蛋白质工程(3)农杆菌转化法植物细胞的全能性4.在植物抗病毒基因工程中,利用植物病毒复制酶基因是一种常见的方法,某实验小组将芜菁花叶病毒复制酶(TuMV-Nib)反义基因导入大白菜中,经检测表明TuMV-Nib反义基因不仅整合到大白菜的染色体中,还获得表达,而且转基因植株的接种测试表明转基因植株具有明显的抗病性。
TuMV-Nib反义基因的作用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大量扩增TuMV-Nib反义基因常用的技术为___________,该技术需要加入的原料是____________,利用该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时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知道该基因的全部碱基序列。
(2)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该方法常将目的基因导入Ti质粒的T-DNA分子中,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图示可知,TuMV-Nib反义基因主要通过影响图中的_________(填序号)过程,影响TuMV-Nib基因的表达。
(3)对已经被病毒感染的植株,可选取该植株的茎尖通过_________________技术获得脱毒苗,利用茎尖作为材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大量扩展TuMV-Nib反义基因常用PCR技术,该技术需要加入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或dATP、dTTP、dCTP、dGTP)为原料,利用该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时不需要知道该基因的全部碱基序列,但需要根据基因两端的部分序列合成引物。
(2)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常用农杆菌转化法,该方法常将目的基因导入Ti质粒的T-DNA分子中,借助T-DNA 能主动转移并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的DNA分子中的特点导入目的基因。
据图可知,TuMV-Nib反义基因转录出反义mRNA,与mRNA结合,导致图中②翻译过程受阻,影响TuMV-Nib基因的表达。
(3)对已经被病毒感染的植株,由于茎尖很少或没有被病毒感染,可选取该植株的茎尖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脱毒苗。
答案:(1)PCR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或dATP、dTTP、dCTP、dGTP)不需要(2)农杆菌转化法T-DNA能主动转移并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的DNA分子中②(3)植物组织培养茎尖很少或没有被病毒感染5.(2017·新余市模拟)科学家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与pBR322质粒进行重组,将得到的重组质粒导入牛的受精卵,再通过细胞工程培育为转基因克隆牛。
pBR322质粒含有2个抗生素抗性基因和5个限制酶切点(如图2)。
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1中显示的人的生长激素基因是通过人工合成的,图中①过程需要的酶是_____________。
该过程所依据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2)图1中的mRNA是从人体的____________细胞中获取的。
(3)重组质粒形成与否需要鉴定和筛选,方法是将重组质粒的DNA分子导入大肠杆菌,通过含抗生素的培养基进行培养,观察大肠杆菌的生长、繁殖情况进行判断。
如图3所示:①如果受体菌在培养基A上能生长、繁殖形成菌落,而不能在培养基B上生长、繁殖,则使用限制酶a的切点是图2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即目的基因插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中。
②如果受体菌在培养基A上不能生长、繁殖形成菌落,而在培养基B上能生长、繁殖,则使用限制酶a的切点是图2中的_________,即目的基因插入了______________中。
③如果受体菌在培养基A和培养基B上都能生长、繁殖形成菌落,则使用限制酶a的切点是图2中的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