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症性心理障碍——神经症常见类型

合集下载

神经症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神经症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神经症的主要症状是什么?它有几种亚型?神经症与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如何鉴别?答:一、神经症的主要症状是:神经症是对一组精神障碍的总称,主要表现为焦虑、烦恼、抑郁、恐怖、强迫、疑病症状或各种躯体不适感,患者深感痛苦且妨碍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但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病理基础。

病程大多持续迁延或呈发作性。

病程不足3个月或仅有一次短暂发作者称为神经症性反应。

二、神经症包括了以下几种亚型:神经衰弱,焦虑症,癔症,强迫症,抑郁性神经症,恐怖症,疑病症等三、神经症与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的鉴别(一)、神经症是一组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症状,或神经衰弱症状的精神障碍。

本障碍有一定人格基础,起病常受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影响。

症状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作基础,与病人的现实处境不相称,但病人对存在的症状感到痛苦和无能为力,自知力完整或基本完整,病程多迁延。

各种神经症性症状或其组合可见于感染、中毒、内脏、内分泌或代谢和脑器质性疾病,称神经症样综合征。

神经症具有以下几个特征:a.神经症的发病通常与不良的社会心理因素有关,不健康的素质和人格特性常构成发病的基础。

b.症状复杂多样,其典型体验是患者感到不能控制他自认为应该加以控制的心理活动,如焦虑、持续的紧张恐惧、缠人的烦恼、自认毫无意义的胡思乱想。

强迫观念等。

患者虽有多种躯体的自觉不适感,但临床检查未能发现器质性病变。

c.患者一般能适应社会,其行为一般保持在社会规范容许的范围内,可以为他人理解和接受,但其症状妨碍了患者的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

d.患者对存在的症状感到痛苦和无能为力,常迫切要求治疗,自知力完整或基本完整。

神经症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的表现1.、恐怖症表现为:(1).广场恐怖症广场恐怖症又称场所恐怖症,它不仅包括害怕开放的空间或害怕离家(或独自于家),也包括害怕置身于人群拥挤场合以及难以逃回安全处所(多为家)的其他地方如商店、剧院、车厢或机舱等。

其临床表现有三个特点:焦虑症状。

心理障碍的基本分类

心理障碍的基本分类

心理障碍的基本分类
心理障碍的基本分类指在现代心理学领域内,将心理障碍按照其特征、原因、地位和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焦虑障碍:包括广泛性焦虑障碍、社交恐惧症、恐慌症、强迫症、
创伤后应激障碍等。

2.心境障碍:包括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等。

3.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类精神病: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妄想症、幻觉症、人格障碍等。

4.神经症性障碍:包括强迫症、身体形式障碍、抽动症、神经性厌食症、神经性贪食症等。

5.人格障碍与行为障碍:包括反社会人格障碍、边缘性人格障碍、依
赖性人格障碍、强迫性人格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

6.儿童精神障碍:包括儿童多动症、自闭症等。

以上分类不是绝对的,且实际上不同的心理障碍之间可能存在交叉。

神经症的类别及相关概念

神经症的类别及相关概念

第一节概述神经症是对一组心理障碍的总称,主要表现为持久的心理冲突,病人觉察到或体验到这种冲突,并因之而深感痛苦,且妨碍其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但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病理基础。

病各超过三个月可考虑神经症的诊断。

神经症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神经症的发病通常与不良的心理社会因素有关;(2)症状复杂多样,但临床检查未能发现器质性病变;(3)病人一般能适应社会,但其症状妨碍了病人的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4)不健康的素质和人格特征常构成发病的基础;(5)病人对症状有自知力;(6)感受到精神痛苦,常有迫切治疗的要求。

一、神经症的发病原因神经症的发生有内在的基础和外在的条件,内在素质的缺陷是病因因素,外在的精神刺激是重要的促发因素。

1.外在因素引起神经症的精神应激事件有以下几个特点:(1)持续时间很长。

应激事件的强度往往不十分强烈,常是多个事件反复发生,持续时间很长。

(2)造成患者严重的内心冲突。

应激事件往往对神经症患者具有某种独特的意义。

(3)患者难于将对应激事件的认识化为行动。

患对应激事件引起的心理困境或冲突,有一定的认识,但不能将理念化为行动,将自己从困境和矛盾冲突中解脱出来。

(4)应激事件多来源于患者内在的心理欲求。

神经症患的精神应激事件更多地源于患者内在的心理欲求。

2.内在因素主要指个体的人格和遗传学特征。

二、神经症的治疗原则神经症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的联合应用。

第二节恐惧症恐惧症又称恐怖症,是一种以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界客体、处境或人际交往,并常伴有明显的自主神经症状的神经症。

患者明知没有必要,但恐惧的症状在相同场合下仍反复出现,难以控制,以致极力回避所恐惧的客体或处境,影响其正常活动。

一、恐惧症的临床表现DSM-IV在焦虑障碍下并列出三种上恐怖障碍――无惊恐障碍史的场所恐怖症、社交恐怖症和特定恐怖症;CCMD-3则在恐怖症的标题下列出了以下三种恐怖症。

1.场所恐怖症患者恐惧的对象,主要为特定的公共环境或场所。

神经症性障碍

神经症性障碍

坏人的当。所以除了学校和家,我很少在外玩耍,从不和
男生交往.中学时,见到男女生之间的往来很反感。”
• 3、精神状态:
• 着装整洁,貌龄相称,谈话中总是低着头说话,不敢正 视人,偶尔抬头看人,便立即躲闪,并表现出局促不安、 紧张脸红。明知这种反应是不必要的,但不能克制并因 此而感到痛苦,迫切希望治疗。
——将有焦虑症状的障碍归入其中 • 中国的CCMD系统目前仍沿用神经症的名称
神经症性及相关障碍分类
CCMD-3 神经症
恐惧症 焦虑症 强迫症 躯体形式障碍 神经衰弱
癔症 应激障碍和适应障碍
ICD-10 恐怖性焦虑障碍
广场恐怖 社交恐怖 特定恐怖
其他焦虑障碍
惊恐障碍 广泛性焦虑障碍
强迫性障碍 应激及适应障碍 分离(转换)性障碍 躯体形式障碍 其他(神经衰弱等)
• 四、 观察和他人反映:
• 父母反映:杨晓从小个性内向,孤僻,不合群, 对事敏感,家庭和睦,姐姐对她百依百顺,过度 宠爱,使她更加娇嫩。她上小学三年级之前学习 成绩名列前茅,周围亲戚及外人夸奖她,同学之 间的仰视,使她渐渐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 特点,认为自己是完美的人,比其他同龄人都强, 应该得到夸奖和宠爱。有一次在班会上,因不慎 讲错一句话,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回家后开始 变得沉默寡言,持续好长时间。自此,学习成绩 开始下滑。
恐惧高处、飞行、狗、羽毛、锋利的物体等
也能对生活、工作产生影响
• 一、一般资料
案例
• 1、一般情况:
• 杨晓,女性,25岁,未婚,中专文化,私人企业工作,来 自农村,姐2人,父母健在,家庭经济状态一般。
• 2、个人成长史:
• 家住农村,自幼身体健康,未患过严重疾病。从小性格内 向,怕见人,特别爱面子,争强好胜。父母对我要求极严

医学超级全神经症

医学超级全神经症

回避性行为
以强迫意向、害怕被污染为主要症状时可因担心控制不住或讨厌反复洗涤,而出现回避性行为。如有的患者见了刀子便有拿其杀人的冲动,故见了尖东西就怕,接着不敢进厨房。这与恐怖症的回避行为有本质的不同。后者系因对客观对象或情境本身的恐惧而非对自身的控制能力的怀疑。
氯丙咪嗪:为治疗强迫障碍的第一个有效的药物。治疗强迫症的有效率为50-80%。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
神经症性与分离性障碍 皖南医学院神经精神病学教研室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医学心理科
汇报人姓名
汇报时间:12月20日
Annual Work Summary Report
第一节 概述
概念 神经症(neurosis),旧称神经官能症,是一组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疑病症或神经衰弱症状的精神障碍。
(一)广场恐惧症(agoraphobia)
(二)社交恐惧症(social phobia)
是指对特殊物体或情景引起不合理的恐惧,如接近某些动物,登高、雷雨、黑暗、外伤或血,害怕接触某些疾病等。
特殊恐惧症以儿童常见。成人特殊恐惧症中动物恐惧通常起于儿童,登高、黑暗、雷雨等恐惧则起于青年或成年。
病人在接触特殊的恐惧对象和场合时感到焦虑,甚至出现惊恐发作,可伴有某些植物性神经症状如心跳、出汗、头晕等。病人通常有回避恐惧情境的习惯。
01
02
03
04
器质性精神障碍
精神病性障碍和心境障碍
应激相关障碍
人格障碍
五、神经症性障碍的鉴别诊断
第二节 恐惧症
一、概念 恐惧症(phobia)是一种以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界某种客观事物或情境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症。是一种以过分的和不合理地害怕外界客体或处境为主的神经症性障碍,病人虽能明显地认识到没有必要,但仍不能控制恐惧发作,并伴有明显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病人极力回避所害怕的客体或处境,或带着惧怕的心情去忍受。

神经症的症状和表现

神经症的症状和表现

神经症的症状和表现神经症,也被称为焦虑症或神经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

它通常表现为情绪不稳定、过度焦虑、恐惧和强迫行为等症状。

本文将详细介绍神经症的各种症状和表现。

1. 广泛焦虑神经症患者通常表现出过度的担忧和焦虑,对生活中各种事情过分关注,并对可能发生的负面结果恐惧不已。

这种广泛焦虑可能涉及到工作、家庭、健康等方面的问题。

患者常常无法控制自己的焦虑情绪,导致睡眠障碍、精力不集中等问题。

2. 恐慌症状神经症患者常常会出现突发的恐慌症状,如心悸、气短、头晕、恶心、胸闷等。

这些症状往往没有明确的原因,出现时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恐惧感。

患者可能会避免与触发恐慌的刺激物接触,导致社交和日常生活的困扰。

3. 强迫症状神经症的另一个常见表现是强迫症状。

患者会出现反复的不可控制的重复行为和思维,如反复洗手、检查门窗是否关好等。

这些行为和思维常常无法与实际需要相匹配,但患者无法控制自己,否则会感到极度的焦虑和不安。

4. 人际关系问题神经症患者往往在人际关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他们可能对社交场合感到不安,担心自己的表现会被人嘲笑或批评。

患者常常避免或回避与他人的交流,导致孤立感和社交障碍。

5. 身体症状神经症患者也常常表现出一些身体上的症状,如头痛、胃痛、肌肉紧张等。

这些症状往往没有明确的生理病因,但患者会强烈感受到疼痛和不适,甚至可能误认为自己患上了严重的疾病。

6. 睡眠障碍神经症患者往往伴随着各种睡眠障碍,如入睡困难、多梦、早醒等。

他们可能因为持续的焦虑和担忧而难以入睡,或是因为恶梦和梦醒而频繁醒来。

睡眠质量差会影响患者的白天精力和情绪。

总结起来,神经症的症状和表现多种多样,但都与情绪不稳定、过度焦虑、恐惧和强迫行为相关。

这些症状可能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困扰,影响其正常社交和日常功能。

如果您或您身边的人有类似的症状,建议尽早咨询专业医生或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以便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几种神经症的区分

几种神经症的区分

神经症有很多的分类方法,许又新教授把神经症分为神经衰弱、焦虑神经症、恐惧神经症、强迫性神经症、疑病神经症等五种典型的神经症,还有抑郁神经症、人格解体神经症、其他类型和无法分型的神经症等四种不典型的神经症。

• 1.神经衰弱•症状可分三组:•1)与精神易兴奋相联系的精神易疲劳。

•①精神易兴奋的主要表现是联想和回忆增多而且杂乱•②注意力不集中与精神易兴奋往往是同一件事,注意力不集中的两方面:•③精神易兴奋的另一表现是感觉过敏•④疲劳有三种:A 正常的疲劳• B 躯体疾病时的疲劳• C 情绪性疲劳•神经衰弱疲劳的特点:•1)神经衰弱的疲劳具有弥散性。

•2)神经衰弱的疲劳不伴有欲望和动机的减退,相反,病人苦于“力不从心”,他们有追求,不甘心于混日子。

•3)精神疲劳不一定伴有体力疲劳,仅只有体力疲劳而没有精神疲劳便不是神经衰弱的症状。

•2)情绪症状主要有三方面:烦恼、易激惹、心情紧张。

•情绪症状具备特点:•a、病人感到痛苦,并常常向别人倾述,寻求帮助或治疗。

•b、感到控制不了或摆脱不了。

•c、情绪的强烈程度和持续时间之久与生活事件和处境不相称。

•①烦恼• A 烦恼区别于焦虑,焦虑没有明确对象和具体观念内容的忐忑不安。

烦恼有现实的内容。

• B 烦恼似乎是自找苦吃。

• C 精神科门诊的神经衰弱病人,至少有一半有显著而持久的烦恼。

•②易激惹• A 易激惹的典型形式是反复发作的三部曲:急躁发怒—后悔—加强压抑和控制,经过长短不等时间后这三部曲又重演一遍。

• B 易激惹很容易损害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不融洽又使易激惹趋于恶化。

•易激惹容易变形:容易伤感、好打抱不平、弥散性敌意。

•③心情紧张•过度紧张的人有以下五个特点:•1)紧迫感•2)负担感•3)自控感•4)精神过敏•5)效率下降•3)常见的心理生理障碍:•①睡眠障碍•睡眠障碍的主要形式是失眠。

•②头部不适感•神经衰弱的头部不适感主要是紧张性头痛。

•③个别内脏功能轻度或中度障碍。

神经症(neurosis)

神经症(neurosis)

2、癔病性躯体障碍 (1)感觉障碍 (2)运动障碍 (3)躯体化障碍 (4)癔病的特殊表现形式 :
集体发作(流行性癔病)

3、躯体化症状
(四)鉴别 1、癫痫 2、反应性精神病
(五)治疗 1、心理治疗 2、药物治疗 3、物理治疗
二、临床表现 1、单纯恐怖症 2、广泛恐怖
3、社交恐怖
三、治疗 1、抗焦虑治疗 苯二氮卓类:阿普唑仑 SSRI类
2、心理治疗
躯体形式障碍
特征: 1、反复陈述躯体症状 2、反复检查无阳性结果
3、不断求医
1、疑病症 疑病症状为主的神经症 心理治疗+抗焦虑治疗
2、躯体化障碍
神经衰弱
1、衰弱症状:精力不足、注意力不集中 2、情绪症状:易烦恼、易激惹 3、紧张性疼痛:头痛最常见,腰酸背痛 4、睡眠障碍:入睡困难、多梦、易醒 5、其他:头晕、耳鸣、心悸、气短、胸 闷、腹胀 治疗:心理治疗+抗焦虑药物
3、治疗 (1)药物治疗 苯二氮卓类 三环类 SSRI类 β受体阻滞剂 (2)心理治疗 行为治疗、认知行为治疗。
强迫症
(一)概述 反复出现强迫观念或强迫动作和行为, 明知无必要,但摆脱不了,并为此苦恼 和不安,求治心切。
(二)临床表现 1、强迫观念 (1)强迫思维 强迫怀疑 强迫回忆 对立性思维 强迫性穷思竭虑 (2)强迫意向
神经症(neuroses)
一、概述
1.定义:为一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精神活动能
力下降、烦恼、焦虑、抑郁、恐怖、强迫症状、 疑病症状、转移症状或各种躯体不适感。起病多 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病前多具有一定的素质或 个性特征;临床症状没有可以证实的器质性病变 作基础;社会功能相对完好,行为通常保持在社 会规范允许的范围之内;对疾病有相当的自知力, 有痛苦感受、有求知要求,现实检验能力不受损 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