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价键和分子间作用力习题及解析

合集下载

高二化学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试题

高二化学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试题

高二化学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试题1.以下大小关系不正确的是A.熔点:Na>Mg B.硬度:金刚石>晶体硅C.键能:H—F>H—Cl D.晶格能:NaF>NaCl【答案】A【解析】A.熔点:Na<Mg,错误;B.由于共价键C—C>Si—Si,所以硬度:金刚石>晶体硅,正确;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元素的原子与H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就越强,所以键能就越大。

由于非金属性F>Cl,所以键能:H—F>H—Cl。

正确;D.离子间的键长越短,键能越大,晶格能就越大,由于离子键Na—F>Na—Cl,则晶格能:NaF>NaCl,正确。

【考点】考查微粒之间的作用力及熔沸点、硬度等性质的比较的知识。

2.下列各组分子中,都属于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是A.C2H4C6H6B.CO2H2O2C.C60C2H4D.NH3HBr【答案】A【解析】A、乙烯分子中含有极性键,分子是平面结构,是非极性分子,苯分子中存在极性键,同样是非极性分子,正确;B、过氧化氢含有极性键,但是极性分子,错误;C、C60是非极性分子,但不含极性键,错误;D、氨气、溴化氢都不是非极性分子,错误,答案选A。

【考点】考查分子的极性和共价键极性的判断3.下列各组分子中,均含有非极性键且属于非极性分子的是A.C2H2、NH3B.Cl2、C2H4C.CO2、H2S D.CH4、H2O2【答案】B【解析】同种元素之间形成非极性共价键,不同元素之间形成极性共价键,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从整个分子来看,电荷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不对称的,这样的分子为极性分子,以极性键结合的双原子一定为极性分子,以极性键结合的多原子分子如结构对称,正负电荷的重心重合,电荷分布均匀,则为非极性分子。

A、C2H2中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是直线型分子,结构对称,分子中正负电荷重心重叠,为非极性分子;NH3中含有极性键,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正负电荷的中心不重合,属于极性分子,故A错误;B、Cl2为直线形结构,含有非极性键,正负电荷的重心重合,电荷分布均匀,为非极性分子;C2H4中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是平面型分子,结构对称,分子中正负电荷重心重叠,为非极性分子,故B正确;C、CO2中含有极性键,为直线形分子,结构对称,分子中正负电荷重心重叠,为非极性分子;H2S中含有极性键,空间结构为v形,正负电荷的中心不重合,属于极性分子,故C错误;D、H2O2中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但结构不对称,正负电荷的中心不重合,属于极性分子;CH4分子中含有极性键,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形,正负电荷的中心重合,属于非极性分子,故D错误;故选B。

高三化学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化学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化学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分子或离子中,能提供孤对电子与某些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的是①H2O ②NH3③Cl—④CN—⑤CO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⑤【答案】D【解析】①在H2O 的O原子上有孤对电子,能与某些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正确;②在NH3的N原子上有孤对电子,能与某些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正确;③在Cl—的Cl原子上有孤对电子,能与某些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正确;④在CN—的N原子上有孤对电子,能与某些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正确;⑤在CO的O原子上有孤对电子,能与某些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正确。

因此选项是D。

【考点】考查能与某些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的微粒结构的分析的知识。

2.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A.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B.单质分子中均不存在化学键C.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D.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答案】A【解析】A、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B、单质分子有的存在化学键,有的不含化学键;C、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不一定是极性分子;D、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键化合物.解:A、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如KOH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故A 正确;B、单质分子中有的含有化学键,如H2,有的不含化学键,如稀有气体分子,故B错误;C、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不一定是极性分子,如果分子正负电荷重心重合,则就是非极性分子,如CCl4,故C错误;D、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键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如NH4Cl,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键和物质的关系,注意不是所有的物质都含有化学键,如稀有气体分子中不含化学键.3.在电解炼铝过程中加入冰晶石(用“A”代替),可起到降低Al2O3熔点的作用。

冰晶石的生产原理为2Al(OH)3+12HF+3Na2CO3=2Al+3CO2↑+9H2O。

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1)冰晶石的化学式为,含有离子键、等化学键。

化学选修三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知识点及全套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化学选修三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知识点及全套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一.共价键1.共价键的本质及特征共价键的本质是在原子之间形成共用电子对,其特征是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2.共价键的类型①按成键原子间共用电子对的数目分为单键、双键、三键。

②按共用电子对是否偏移分为极性键、非极性键。

③按原子轨道的重叠方式分为σ键和π键,前者的电子云具有轴对称性,后者的电子云具有镜像对称性。

3.键参数①键能:气态基态原子形成1 mol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量,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

②键长: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之间的核间距,键长越短,共价键越稳定。

③键角:在原子数超过2的分子中,两个共价键之间的夹角。

④键参数对分子性质的影响: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分子越稳定.4.等电子原理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具有相似的化学键特征,它们的许多性质相近。

二.分子的立体构型1.分子构型与杂化轨道理论杂化轨道的要点:当原子成键时,原子的价电子轨道相互混杂,形成与原轨道数相等且能量相同的杂化轨道。

杂化轨道数不同,轨道间的夹角不同,形成分子的空间形状不同。

2.分子构型与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说明的是价层电子对的空间构型,而分子的空间构型指的是成键电子对空间构型,不包括孤对电子。

(1)当中心原子无孤对电子时,两者的构型一致;(2)当中心原子有孤对电子时,两者的构型不一致。

3.配位化合物(1)配位键与极性键、非极性键的比较(2)配位化合物①定义:金属离子(或原子)与某些分子或离子(称为配体)以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

②组成:如[Ag(NH3)2]OH,中心离子为Ag+,配体为NH3,配位数为2。

三.分子的性质1.分子间作用力的比较2.分子的极性(1)极性分子: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不重合的分子。

(2)非极性分子: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重合的分子。

3.溶解性(1)“相似相溶”规律:非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非极性溶剂,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极性溶剂.若存在氢键,则溶剂和溶质之间的氢键作用力越大,溶解性越好。

人民卫生出版社第7版《基础化学》习题第十章

人民卫生出版社第7版《基础化学》习题第十章

共价键与分子间力首页难题解析学生自测题学生自测答案章后习题解答难题解析[TOP]例10-1试用杂化轨道理论说明乙烯分子的形成及其构型。

分析根据杂化轨道理论,形成乙烯分子时,C原子的价层电子要杂化。

共价键形成时,σ键在成键两原子间能单独存在,且只存在一个; 键在成键两原子间不能单独存在,但可存在多个。

乙烯分子中C原子的4个价电子分别与其它原子形成三个σ键,C、C原子间的双键中有一个是π键。

三个σ键决定分子构型,因此C原子有三个原子轨道参与杂化,形成三个等性杂化轨道。

解乙烯分子C2H4中有2个C原子和4个H原子,每个基态C原子的价层电子组态为2s2 2p2,在形成乙烯分子的过程中,1个2s电子被激发到2p空轨道上,然后1个2s轨道和2个2p轨道杂化形成3个等同的sp2杂化轨道,彼此间夹角为120º。

每个C原子的2个sp2杂化轨道各与1个H原子的1s轨道重叠形成2个C—H σ键;2个C原子间各以1个sp2杂化轨道互相重叠,形成1个σ键。

由于2个C 原子的这6个sp2杂化轨道处于同一平面,未参与杂化的2p z轨道则垂直于该平面,“肩并肩” 重叠形成1个π键,构成C=C双键。

乙烯分子中6个原子在一个平面上,分子呈平面构型。

例10-2 利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I的空间构型。

3分析先确定中心原子的价电子对数,中心原子提供7个电子,配位提供1个电子,加上负离子的电荷数,得价层电子数的总和再除以2。

然后根据价层电子对构型和孤对电子决定-I的空间构型。

3解-I中有3个I原子,我们可将其中1个I作为中心原子,其余2个作为配位体。

中心原子I有73个价电子,2个配位I原子各提供1个电子,-I离子的负电荷数为1,所以中心原子的价电子对数为3(7+2+1)/2=5 。

价层电子对构型为三角双锥,因配位原子数为2,说明价层电子对中有2对成键电子对和3对孤对电子,以3对孤对电子处在三角双锥的三角形平面上排斥能最小,所以-I为直线型。

高中化学《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精品练习试题

高中化学《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精品练习试题

共价键 分子间作用力班级 学号 姓名1.下列物质的分子中,共用电子对数目最多的是 A.H 2 B.NH 3 C.H 2O D.CH 42.在化学上,常用一根短线“—”表示一对共用电子,即用结构式来表示共价分子,下列物质的结构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N 2:N NB.H 2O:H —O —HC.CO 2:O C OD.CH 4: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的物质中都含有化学键B.氯化氢分子内部存在共价键C.水分子中所有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D.分子间作用力是一种相对较弱的化学键4.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化学科学的世界通用语言,下列化学用语的书写正确的是 A.BeCl 2分子的电子式····················B.CO 2分子的球棍模型:C.次氯酸的结构式:H —Cl —OD.IBr 的电子式 ··············5.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A.CO 2的电子式·· ·················· B.乙炔的结构式:CH ≡CHC.CH 4的球棍模型:D.Cl -离子的结构示意图:6.氢元素与其他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称为氢化物,下面关于氢化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H 2O 的球棍模型为 B.NH 3的结构式为C.HCl 的电子式为H +········]-D.热稳定性:H 2S<HF7.若不断地升高温度,实现“水→水蒸气→氧气和氢气→氧原子和氢原子”的变化。

高一化学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中一定有化学键断裂,同时也有化学键形成B.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必是共价化合物C.含有阴离子的化合物一定含有阳离子D.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答案】B【解析】A.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反应物的化学键断裂和生成物中的化学键形成的过程,因此在化学反应的过程中一定有化学键断裂,同时也有化学键形成,正确;B.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可能是共价化合物,也可能是离子化合物,错误;C.含有阴离子的化合物中根据电荷守恒一定含有阳离子,正确;D.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因此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正确。

【考点】考查化合物与化学键的关系的知识。

2.下列化合物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A.BaCl2B.H2O C.Ca(OH)2D.Na2O【答案】C【解析】A、氯化钡中只含有离子键,错误;B、水中只含有共价键,错误;C、氢氧化钙中钙离子与氢氧根离子之间是离子键,O与H之间是共价键,既含共价键又含离子键,正确;D、氧化钠中只含有离子键,错误,答案选C。

【考点】考查物质中化学键的判断3.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有下列六种物质:①碳60(C60)晶体②硼晶体③Na2O晶体④ CaF2晶体⑤P4O10晶体⑥碳化硅晶体。

其中属于离子晶体的是,属于分子晶体的是,属于原子晶体的是____。

(2)有下列分子:HCN、P4、SO3、PCl3、BF3,其中属于非极性分子的是。

(3)有下列离子:SO32-、SO42-、CO32-,其中VSEPR模型为正四面体形的是,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属于sp2杂化的是。

(4)CaO晶胞如右图所示,CaO晶体中Ca2+的配位数为______;与每一个钙离子距离最近并且距离相等的钙离子有____个;CaO晶体和NaCl晶体的晶格能分别为:CaO:3 401 kJ/mol、NaCl:786 kJ/mol。

高二化学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化学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化学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131I与127I互为同位素,化学性质几乎相同B.pm 2. 5含有铅、镉、铬、钒等对人体有害的金属元素C.除去SO2中混有的少量HCl,使气体通过盛有饱和NaHSO3溶液的洗气瓶D.为了证明氢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可在瓷坩埚中将氢氧化钠固体熔化后测其导电性【答案】D【解析】A.131I与127I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二者互为同位素,化学性质几乎相同,正确;B.pm 2. 5含有铅、镉、铬、钒等达到胶体颗粒的大小,是对人体有害的金属元素,正确;C.除去SO2中混有的少量HCl,使气体通过盛有饱和NaHSO3溶液的洗气瓶既可以减小SO2的溶解,又可以除去杂质气体,正确;D.由于瓷坩埚的成分中含有SiO2,NaOH可以与之发生反应,所以不可在铁坩埚中将氢氧化钠固体熔化后测其导电性,错误。

【考点】考查同位素、杂质的除去、物质的结构及危害的知识。

2.下列分子或离子中,含有孤对电子的是A.B.CH4C.H2S D.SiH4【答案】C【解析】A.上无孤对电子,错误;B. CH4上无孤对电子,错误;C. H2S的S原子上有孤对电子,正确;D. SiH4上无孤对电子,错误。

【考点】考查分子内原子上的是否含有孤对电子的判断的知识。

3.下列对σ键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s­s σ键与s­p σ键的对称性相同B.烯烃分子中的碳碳双键的键能是碳碳单键键能的二倍C.分子中含有共价键,则至少含有一个σ键D.含有π键的化合物与只含σ键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不同【答案】B【解析】A、σ键都是轴对称图形,正确;B、烯烃分子中碳碳双键的键能小于碳碳单键的2倍,错误;C、分子中有共价键时,至少有一个是σ键,正确;D、含有π键的化合物具有不饱和性,而只含σ键的化合物不具有不饱和性,二者的化学性质是不同的,正确,答案选B。

【考点】考查分子的结构与共价键、键能的关系4. [Co(NH3)5Cl]2+配离子,中心离子的配位数是( )A.1B.2C.4D.6【答案】D【解析】根据结构可知配体是5个氨气和1个离子,配位数是6,答案选D。

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含氢键)汇总

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含氢键)汇总

结束放映
栏目导引
(4)离子化合物 MgCl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2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非金属单质及共价化合物 N2:_____________,H2O:_______________, CO2:____________________。 (6)羟基:___________,甲基:___________。
3.(1)形成离子键的静电作用指的是阴、阳离子 间的静电吸引吗?
既有阴、阳离子间的静电吸引,也有原子核与原 子核之间、电子与电子之间的相互排斥。
(2)形成离子键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和非金属 元素吗?仅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中一定不含离 子键吗?
都不一定,如铵盐全是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其 中的化学键就有离子键。
(4)W分别与X、Y形成气态氢化物a和b,在水中的
C.Na2O、NaOH和Na2SO4为离子化合物,HCl、NH3、NH4NO3、 H2SO4为共价化合物
D.共价化合物是由不同种非金属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
成的
属4A解原..析子下只:以列含共关有N价于共H4键C化价l结中合键合既物的形含的物成有说质的共法一可价正定能键确是为,的共共也是价价含化( 化有合D合离物)物子如键H,ClA,错也;可非能金 为物BC单,..质最由共如少两价H含种化2、有原合O两2子物,种组熔B不错成化同;的时的N纯破H非4净坏N金O物共3为属一价离元定键子素是化,化合非合物金物,属C原错子;是共通价过化共合用 电D子.对熔形化成状共态价下化不合导物电的的,化D合对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栏目导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价键和分子间作用力》作业参考解析
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按原子轨道重叠方式,共价键可分为σ键和π键
B. σ键构成分子的骨架,π键不能单独存在
C. 配位键既不是σ键,也不是π键
D. 双键或叁键中只有一个σ键
【C】按原子轨道的重叠方式不同,当其头碰头重叠时,形成“σ”键,当其肩并肩重叠时,
形成“π”键;由于σ键重叠程度大,稳定性更高,因此可以单独存在,并构成分子的骨架,
而π键重叠程度小,稳定性低,容易打开,因此不能单独存在,只能和σ键共存于双键或叁
键中;σ键由于头碰头重叠,因此重叠部分对键轴呈圆柱形对称,可以自由旋转,但是π键
对键轴呈镜面反对称,因此不能自由旋转;配位键是由一个成键原子提供孤对电子,另一个
成键原子提供空轨道形成的,在配位键形成的过程中,两原子的原子轨道可能发生头碰头重
叠而形成σ配位键,也可能发生肩并肩重叠而形成π配位键,因此C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AB2分子为直线型,其中心原子A一定发生了sp杂化
B. HCN是直线型分子,也是非极性分子
C. H-O键能比H-S键能大,因此H2O熔沸点比H2S高
D. 氢键不属于化学键,但是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D】A:一般对于AB2分子来说,如果中心原子发生了sp杂化,那么分子的空间构型是直
线型的,但是AB2分子如果为直线型,中心原子A不一定发生了sp杂化,典型的例子就是
I3-离子,这个离子的中心原子I发生的是sp3d杂化,价层电子对的空间构型为三角双锥,由
于中心原子上有3对孤对电子,分别位于三角双锥中间的三角平面上,因此分子的空间构型
就是直线型了(这可以用夹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来解释);B:HCN分子是直线型分子,但是
根据其分子中各原子的电负性大小的情况来看,这是一个极性分子;C:体系沸点的高低主
要与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有关,因此H2O熔沸点之所以比H2S高,是因为水分子之间除了
范德华力作用外,还存在很强的氢键作用;D:当一个氢原子形成一个氢键后,就不能再和
其它原子之间形成第二个氢键了,这体现了氢键的饱和性,同一个氢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和氢
键之间需以最大角度分布,这体现了氢键的方向性,不过氢键仍然属于分子间作用力,而不
属于共价键作用。所以D的说法是正确的。

3. 下列关于H3O+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O发生sp2等性杂化,空间结构为平面正三角形
B. O发生sp2不等性杂化,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
C. O发生sp3等性杂化,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型
D. O发生sp3不等性杂化,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型
【D】我们知道H2O分子中O发生了sp3不等性杂化,在与氢原子成键后,H2O分子中有两
对孤对电子。那么H3O+离子的形成可以认为是由H2O分子中的O提供一对孤对电子,H
+

离子提供空轨道,在两者之间形成了配位键而形成的,两者之间形成配位键时,并不会改变
O原子的原子轨道杂化类型,同时O原子上仍然有1对孤对电子,因此O发生sp3不等性
杂化,H3O+离子的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型。

4. 下列分子或离子中,不含有孤对电子的是
A. H2O B. PH3 C. NH4+ D. OH-
【C】A:H2O分子中O发生了sp3不等性杂化,在与氢原子成键后,H2O分子中有两对孤
对电子;B:PH3分子与NH3分子相似,中心原子P发生了sp3不等性杂化,在与氢原子成
键后,分子中有1对孤对电子;C:NH3分子的中心原子N发生了sp3不等性杂化,在与氢
原子成键后,分子中有1对孤对电子,当NH3分子与H+离子成键时,NH3分子中N原子提
供1对孤对电子,H+离子提供空轨道而形成配位键,这样N原子上所有的价电子均参与成
键,因此NH4+离子中不含孤对电子;D:OH-离子是由H2O分子失去一个H+离子后生成的,
因此应该含有3对孤对电子。

5. 下列化合物中存在π键的是
A. H2O B. NH3 C. HCl D. NaCN
【D】H2O、NH3、HCl分子中,成键原子都是各自提供一个单电子后形成共价键的,而CN
-

离子的C和N原子之间形成了共价叁键,根据前面的知识,我们知道共价双键和叁键中只
有一个是σ键,其余的都是π键,因此选择D。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共价键只存在于共价化合物中
B. 氨水中存在有4种氢键。
C. C—C单键的键能是C=C双键键能的一半
D. 由极性共价键形成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B】A:共价键不仅存在于共价化合物中,也可以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例如上题中的NaCN,
Na+离子和CN-离子之间形成离子键,而CN-离子中C原子与N原子之间形成了共价键;B:
氨水中存在4种氢键,分别是N-H„N、N-H„O、O-H„O和O-H„N;C:C-C之间形成
共价单键,为σ键,C=C双键之间形成一个σ键和一个π键,由于π键的稳定性低于σ键,
因此π键的键能低于σ键,所以C=C双键的键能不是C-C单键键能的两倍,而应该小于其
两倍;D:如果是双原子分子,那么由极性键组成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但是如果是多原
子分子(≥3个原子),就不一定了,大家所熟知的CO2、CH4等分子,都是非极性分子,
但是分子内两原子之间形成的都是极性共价键。

7. 下列物质沸腾时只需克服色散力的是
A. Cu B. NaCl C. CHCl3 D. CS2
【D】A:Cu是金属晶体,因此沸腾汽化时,应该要克服金属键的作用;B:NaCl是离子晶
体,沸腾汽化时,要克服离子键的作用;C:CHCl3是极性分子,沸腾汽化时要克服分子之
间的取向力、诱导力和色散力的作用;D:CS2分子与CO2分子一样,也是非极性分子,因
此沸腾汽化时,只需要克服分子之间的色散力。

8. 下列现象与氢键无关的是
A. 邻羟基苯甲酸的熔沸点低于对羟基苯甲酸
B. H2O的沸点高于H2S
C. C2H5OH(乙醇)在水中的溶解度远远高于C2H5OC2H5(乙醚)
D. HI的沸点高于HCl
【D】A:邻羟基苯甲酸由于形成分子内氢键,而对羟基苯甲酸形成分子间氢键,因此对羟
基苯甲酸分子之间除了范德华力的作用外,还存在氢键作用,因此其熔沸点高于分子间只存
在范德华力作用的邻羟基苯甲酸;B:H2O之所以具有反常高的沸点,就是因为水分子之间
C
H
H
H
O

H

存在较强的氢键作用;C:由于乙醇分子与水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而乙醚分子不能与水分
子之间形成氢键,因此其在水中的溶解度远远小于乙醇;D:HI分子和HCl分子都是极性
分子,但是都不能形成分子间氢键,由于HI的摩尔质量远大于HCl,其分子变形性更强,
分子之间的范德华力作用更强,因此其沸点高于HCl。

9.请根据甲醇分子的结构式(如左图所示),说明:
(1) C原子发生了杂化(指明杂化类型以及等性还是不等性杂化);
(2) O原子发生了杂化(指明杂化类型以及等性还是不等性杂化);
(3) C原子与O原子之间的成键情况(说明两者之间形成的共价键的类型以及成键的轨道,
用“σ(sp-s)”这样的形式作答。)
(4) CH3OH分子是分子(指明是“极性”还是“非极性”);
(5) 分子之间存在等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请具体说明是哪几种作用力)。
解:(1) (2)根据甲醇分子的空间构型可以分别判断出

C原子发生了sp3等性杂化,杂化过程方框图如下:
6
C
激发
sp3 杂化

2s
2p
2s
2p

sp
3

O原子发生了sp3不等性杂化,杂化过程方框图如下:
8
O
sp3 杂化
2s
2p
sp
3

(请注意的是,杂化过程中,如果中心原子的价电子不需要激发的,画方框图时就无需画出
激发的过程,激发不是杂化的必要条件)

(3) C和O之间的成键情况:σ(sp3-sp3)
解释(解释部分的内容在考试时不需要写在答案中):由于C原子和O原子之间形成了共价
单键,显然应该是σ键,由于杂化轨道的成键能力强(一头大,一头小,杂化轨道用大头成
键),因此杂化轨道参与成键时基本都形成σ键。因此两原子之间形成σ键时,如果都发生
杂化了,那么就分别将各自的杂化轨道提供出来形成σ键。所以C原子和氧原子成键时,
分别将其sp3杂化轨道提供出来,发生头碰头重叠以形成σ键。

(4)根据甲醇分子的空间构型可以判断出其为极性分子。
(5) 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和氢键。
解释(解释部分的内容在考试时不需要写在答案中):由于是极性分子,因此分子之
间存在取向力,诱导力和色散力(根据题意需具体说明范德华力的种类)。由于甲醇分子中
存在一个-OH,所以分子之间又可以形成一个分子间氢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