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利西斯》

合集下载

读《尤利西斯》有感

读《尤利西斯》有感

读《尤利西斯》有感
《尤利西斯》是古希腊著名的悲剧,讲述了尤利西斯的悲惨遭遇。

尤利西斯是一个勇敢的英雄,他有超凡的勇气,却受到命运的折磨。

他为了追求自己的荣誉,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

读完《尤利西斯》,让我感受到了古希腊文化中强调勇气和荣誉的精神。

尤利西斯的故事让我深深感受到,人生有时候需要我们做出牺牲,为了追求荣誉,哪怕是付出生命,也要勇敢去做。

《尤利西斯》的故事更加提醒我们,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不要轻易放弃。

即使遇到最悲惨的命运,也要勇敢地去面对,不要轻易放弃,要有勇气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以《尤利西斯》为例来谈意识流小说的艺术特征

以《尤利西斯》为例来谈意识流小说的艺术特征

以《尤利西斯》为例来谈意识流小说的艺术特征《尤利西斯》是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意识流小说的典型代表。

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文学中的一种重要文学流派,它以心理学和解构主义的思想为基础,通过在小说中模拟人类内心思想流转的过程,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心理冲突,让读者领略小说人物的独特思维方式和情感体验,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人类的本质和社会发展的趋势。

意识流小说的艺术特征主要包括三方面:主体性、相对性和分裂性。

首先,意识流小说注重展示意识和自我,强调主体性和独特性。

小说中的人物内心世界是关键,而不是外部行为,小说主要通过人物内心的回忆、联想、幻觉等方式展现出人物的真实面貌。

在《尤利西斯》中,乔伊斯运用大量的内心独白和自言自语,让读者切身感受到了史蒂芬和布卢姆等主角的思维过程,强调了自我构建的过程,也表达了一种探索自我、追求自由的精神。

其次,意识流小说建构了一种相对性的世界观。

小说中不再有固定的真理或价值观,而是强化了相对性和多元性,让读者根据自身经验和背景来理解和诠释文本。

在《尤利西斯》中,乔伊斯打破了小说传统的叙事方式和时间线性,采用了交叉叙事和异质叙事的方式,让不同的人物和事件织成了一个复杂的互动网络。

读者需要从不同角度来理解人物和事件,体验多样性的现实。

最后,意识流小说也体现了一种分裂性的特征。

小说中的人物的内心世界往往受到现实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处于一种分裂状态。

在《尤利西斯》中,布卢姆对于自己的犹太身份感到内疚和自卑,史蒂芬则对于自己的文化身份有着深深的追求。

小说中的人物思维通常是不稳定的和混沌的,而且常常产生分裂感和焦虑感。

总之,意识流小说以主体性、相对性和分裂性为基本艺术特征,反映了现代社会和人类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作为20世纪文学的重要流派,它打破了传统小说叙事方式,开创了一种新的文学表现手法。

同时,意识流小说也为读者提供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和理解人类内心世界的机会。

以《尤利西斯》为例来谈意识流小说的艺术特征

以《尤利西斯》为例来谈意识流小说的艺术特征

以《尤利西斯》为例来谈意识流小说的艺术特征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中一种重要的创作形式,以描绘人物内心思想与感受为主要手法,打破了传统线性叙事的限制,突破了时间、空间和事件的连续性,形成一种无序、碎片化的书写方式。

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被普遍认为是意识流小说的典范之作,本文以《尤利西斯》为例,探讨意识流小说的艺术特征。

《尤利西斯》采用了多重意识流的叙事方式。

小说中采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叙事视角,让读者能够深入了解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

小说中的主人公布鲁姆和斯蒂芬的意识流交替出现,通过他们的思想和感受的描写,读者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他们的情绪、思考和冲动。

这种多重意识流的叙事方式使得小说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结构,增加了阅读的难度和深度。

《尤利西斯》在叙事结构上出现了未完成的故事片段和突然的转换。

小说中的描写并不按照传统的线性叙事进行,而是通过断片化、跳跃式的叙述方式,展现出人物的思维和记忆的碎片。

这种结构的使用使得小说呈现出一种错综复杂的关联网络,读者需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推测来理解和解读这些碎片化的描写。

小说中的叙述也经常出现突然的转换,不同场景和事件之间没有明显的过渡,增加了阅读的挑战和探索性。

《尤利西斯》的语言运用独具特色。

乔伊斯通过精细的语言描写,展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感官体验。

小说中使用了大量的意象和隐喻,使得文字更加具象生动,读者能够感受到人物的感受和情绪。

乔伊斯还巧妙地运用了各种修辞手法,如象征、重复、对比等,使得文字具有多重的意义和味道。

这种独特的语言运用使得小说不仅是一种叙事,更是一种诗意的体验。

《尤利西斯》的意识流叙事兼具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的元素。

小说中对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现实的描写非常真实和精准,展现出人物的生活细节和社会背景。

小说中大量插入了古希腊神话和历史典故,将现实与象征相结合,使得小说具有了更加深远的内涵和意义。

这种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相结合的特点,使得小说既具有了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反思,又能够启迪人们对于人类意识和存在的思考。

《《尤利西斯》:现代主义文学的巅峰之作》

《《尤利西斯》:现代主义文学的巅峰之作》

《尤利西斯》:现代主义文学的巅峰之作概述《尤利西斯》是由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创作的一部现代主义文学巨著。

该小说于1922年首次出版,被广泛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

它以其复杂的结构、流动性的叙事风格和深度探索人类意识的描绘而闻名于世。

主题和意义1.现代主义:《尤利西斯》被认为是现代主义文学运动的巅峰之作。

它拒绝传统叙事方式,采用多声音、多视觉角度、断章取义等手法,挑战读者对线性故事结构的习惯想象。

2.格式与修辞:书中采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包括内心独白、无意识思维流、变幻风格等,使得整个故事更具有表现力和复杂性。

3.人类经验:《尤利西斯》通过描述人们在一天时间内生活琐事中所体验到的情感和冲突,展示了人类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反映出人类共同的内心体验和存在主义问题。

4.文化与历史:小说中融入了许多历史事件、文化象征和文学传统,如希腊神话、爱尔兰民族意识等。

它对当时社会的政治、种族和性别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

结构与风格1.多视角叙事:小说采用了18个不同的视角来描绘事件。

每个角色都拥有独特的语言和内心世界,为读者提供了多个观察现实的窗口。

2.流动性叙事:故事以在一天时间内发生的各种事件为线索展开。

通过琐碎而普通的日常生活情节,乔伊斯试图捕捉到人们内心深处微妙而非线性的思维过程。

3.非线性结构:故事不是按照传统的时间顺序进行叙述,而是跳跃式地穿插在不同时间层面之间。

这种结构增强了小说贯穿始终的高度流动感。

影响与评价1.文学影响力:《尤利西斯》对后来的现代主义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它开创了一种新的写作风格和叙事手法,并为后续的作家探索意识流、无限讲述等领域铺平了道路。

2.文化反响:该小说深刻地描绘了都市生活、人际关系和性别问题。

它对社会价值观、权力结构以及个体自由与制约之间的冲突提出了挑战,激发了当时社会中言论自由与审查制度之间的辩论。

3.评论评价:《尤利西斯》备受争议,因其语言难度和复杂性而被一些读者批评。

《尤利西斯》: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

《尤利西斯》: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

《尤利西斯》: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尤利西斯(Ulysses)是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于1922年出版的一部小说,被公认为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

它创新性地运用了流派意识流和内心独白的技巧,以及非线性叙事结构,展示了人类生活中琐碎而深刻的细节,并探索了个体与社会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

本文将详细介绍《尤利西斯》这部小说在现代主义文学中所扮演的角色。

首先,《尤利西斯》通过融合不同风格和语言形式来挑战传统小说写作方式。

乔伊斯将整个故事设定在一个单日内,在此期间探索了两位主人公——勒奈尔·布卢姆(Leopold Bloom)和史蒂芬·德迪劳(Stephen Dedalus)——各自经历着种种事件和思考。

他采用多重视角、跳跃式叙述以及无序片段等手法,使得读者需要从碎片化信息中去理解全貌。

这样的创新让读者体验到时间上、空间上甚至精神上的流动感,同时也挑战了传统线性叙事的限制。

其次,《尤利西斯》通过探索内心世界来呈现人类情感和意识。

小说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识流技巧,将角色内心世界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

通过无缝切换不同人物的思想、回忆、幻觉以及潜意识活动,乔伊斯揭示了个体独特而复杂的心理状态,并展示了人们对于自我认知、性欲、宗教信仰等问题所持有的深入思考。

这种精细而真实地刻画内在生活既引导着读者更加关注个体情感和存在,也使得小说成为一个多层次解读与阐释的对象。

第三,《尤利西斯》是一部充满文化隐喻和全球视野的作品。

乔伊斯不仅吸纳了爱尔兰历史背景和民俗文化元素,还涵盖了世界其他地方(如希腊神话、英国文学经典等)所代表的普遍主题与象征符号。

他通过交错式结构将布卢姆与荷马史诗《奥德赛》中的奥德修斯联系起来,从而提出了一个强大而普世的主题:个体在现代社会中寻找自我认同与归属感。

这种跨文化视野不仅使小说具有了广阔的知识背景和理解深度,也为读者开启了对于人类命运、历史传承以及全球意义等问题的思考。

以《尤利西斯》为例来谈意识流小说的艺术特征

以《尤利西斯》为例来谈意识流小说的艺术特征

以《尤利西斯》为例来谈意识流小说的艺术特征《尤利西斯》是由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所写的一部重要的现代主义小说,被认为是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品。

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以主人公内心思想的流露为基本特征。

现在,让我们来谈谈《尤利西斯》的艺术特征。

意识流小说以主人公内心思想的流露为创作手法,突破了传统叙事的线性结构。

《尤利西斯》通过采用不同的叙述视角和语言风格,展示了主人公们丰富而错综复杂的内心世界。

小说以一天的时间为基础,通过故事的时间结构呈现出不同角色的心理状态和情感变化。

通过这种逼真又多样的描写,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主人公的思想和情感。

《尤利西斯》运用了不同的叙述技巧和语言风格,展示了语言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乔伊斯在小说中使用了不同的语言和语境,包括直接引用、演讲、内心独白、旁白等形式。

这种多样化的语言运用不仅增加了小说的艺术魅力,也使读者能够更好地进入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乔伊斯还将不同的文学风格和文化背景融入到小说中,创造了丰富的语言体验。

这种语言的流动性和多样性使《尤利西斯》成为一部充满魅力的艺术作品。

意识流小说以内省、深入的方式探讨人类的意识和存在。

《尤利西斯》不仅描绘了主人公的日常生活和思维过程,还通过主人公的思考和回忆,反映了人类对自身存在和意义的思考。

通过描写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小说展示了人类情感、欲望、恐惧、痛苦等复杂的情感体验,深入探讨了人类的心灵与存在的关系。

乔伊斯通过细腻的叙述和剖析,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主人公的情感和思维过程,进而思考自己的生活和存在。

意识流小说强调了语言的美感和表现力。

乔伊斯在《尤利西斯》中运用了丰富而精细的描写技巧,使用了生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来描绘人物、环境和情感。

通过对语言的审美处理,他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氛围,使读者更好地体验到小说所传达的情感和意义。

乔伊斯还注重声音和韵律的运用,通过对语言音乐性的把握,增强了小说的艺术趣味。

以《尤利西斯》为例来谈意识流小说的艺术特征

以《尤利西斯》为例来谈意识流小说的艺术特征

以《尤利西斯》为例来谈意识流小说的艺术特征《尤利西斯》是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代表作,也被认为是意识流小说的经典之一。

意识流小说以其独特的叙述方式和深刻的心理描写而闻名于世,而《尤利西斯》则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之一。

本文将以《尤利西斯》为例,探讨意识流小说的艺术特征。

一、内心独白意识流小说的最显著特征之一就是内心独白。

小说通过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和思维过程来展现故事情节,而不再依赖于传统的第三人称叙述或者直接的对话。

《尤利西斯》中的内心独白是多样的,涉及到不同人物的思想和情感,同时也存在不同的叙述方式,包括联想、回忆、幻想等。

这种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得小说的叙述更加灵活和多维,也更贴近于人物内心的真实状态。

二、时间与空间的混合意识流小说常常模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通过内心独白来展现人物的思维流动和情感起伏。

《尤利西斯》中时间和空间的混合表现得尤为明显,整个故事发生在一天之内,但叙述却并不是按照传统的线性时间进行的,而是采用了交错叙事的手法。

这种叙事方式使得时间变得更加灵活和多维,也更贴近于人们内心对时间的感知。

三、语言的变体运用意识流小说在语言运用上有着独特的特点,通常会采用多种语言形式和风格,包括对话、内心独白、叙述等。

《尤利西斯》在这方面的表现也是非常突出的,乔伊斯将不同的语言形式运用得淋漓尽致,比如通过模拟不同人物的语言习惯来展现其个性特征,或者通过夸张和变异的语言形式来表现人物的情感状态。

这种语言的多样性不仅使得小说更加生动和具体,也更贴近于人们日常语言的变化和多样性。

四、情感的直观展现意识流小说强调对人物内心情感的直观展现,不再受限于传统叙述的客观描述,而是更加关注个体的主观感受和情感体验。

《尤利西斯》中的情感描写就表现出了极大的直观性和生动性,通过内心独白、语言变体等手法,乔伊斯将不同人物的情感状态展现得淋漓尽致,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人物的独特性格和情感经历。

五、对现实的多重解读意识流小说往往具有复杂的叙事结构和多重的意义层次,能够引发读者对现实的多重解读和思考。

无尽追寻的真理:《尤利西斯》的时间与空间穿越

无尽追寻的真理:《尤利西斯》的时间与空间穿越

无尽追寻的真理:《尤利西斯》的时间与空间穿越概述在文学界,詹姆斯·乔伊斯的巨著《尤利西斯》一直被誉为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之作。

这部小说以其复杂的结构、多样性的叙述手法和深刻而准确地描绘人类生活的方式而闻名。

其中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对于时间与空间的处理方式,通过强调人物内心的体验和意识流的呈现来突破传统线性叙事模式,使得读者可以在故事中体验到一种非凡而奇妙的时空穿越。

时间穿越《尤利西斯》中时间穿越是一种复杂且有序的情节安排。

故事发生在单个日子里,即爱尔兰国家独立日——1904年6月16日。

然而,在这一天里,乔伊斯通过交错呈现不同角色、不同场景和不同时刻的故事线索来展示出多元世界。

例如,在剧本第三章“红屠夫”中,读者将穿梭于主人公勒布朗和他儿子斯蒂芬的内心世界,以及他们在昏暗的酒吧里经历的情节。

通过这种交错呈现,乔伊斯展示了人类意识流的碎片化特征,以及对于时间和记忆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此外,在整部小说中,乔伊斯还引入了大量回溯和闪回手法来填充角色的过去和背景信息。

这种时间跳跃不仅丰富了故事情节,也呼应了现实生活中我们思考、回忆和理解时间经验的方式。

空间穿越除了时间穿越,空间也是《尤利西斯》中引人注目的要素之一。

小说将读者带到都柏林市内外各种场景,如家庭、酒吧、街道、海滩等等。

通过巧妙地切换视角和场景描述,乔伊斯在阐述主题时以多元而立体的方式展示出人类日常生活中广泛而复杂的空间感受。

例如,在第一章“代罪羔羊”中,故事发生在主人公勒布朗和他妻子凯蒂一天当中,在他们居住区内外跳跃。

这样的空间穿越不仅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都柏林市的真实感,还呈现了主人公之间微妙而繁复的关系。

此外,乔伊斯还通过描写细致入微的环境细节来增强场景的真实感,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故事中。

这种巧妙地结合时间和空间的处理方式,提供了一种全面而立体的阅读体验。

结论《尤利西斯》以其对时间与空间处理方式的创新而成为一部永不停息的真理追寻之旅。

通过对意识流、回溯和闪回等手法的应用,乔伊斯在小说中模糊了时间和空间边界,创造了一个丰富多彩、错综复杂却又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世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尤利西斯》——意识流小说的经典之作
【摘要】乔伊斯的巨作《尤利西斯》作为最杰出的意识流小说的典范广泛采用了内心独白、自由联想、“蒙太奇”手段——时空交错——心里时间运用、以及感性印象、声音节奏和散文文体,令我们广大文学爱好者更加清楚对于意识流小说的解读应重点放于以意识流的完整性对抗和理解意识片段的零散性,进而做到从整体上对小说的意识及其流程进行把握,最后联系生活实际,引发我们深刻的自省。

关键词:意识流;意识流小说;尤利西斯;
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初兴起于西方的以与传统的写实方法不同的创作手法写成的小说,“是现代心理学和现代哲学与文学相结合的产物”○1,它侧重于
探索意识的为形成语言层次的一类小说,其目的是为了揭示人物的精神所在。

意识流小说能打破时空界限,进行立体交叉式的叙述,在有限的篇幅,短暂的时间内,反映出人物思想活动的全过程。

因而具有较大的浓缩性和凝聚力。

它不讲究塑造人物,编织故事,而是着力于挖掘人物的深层意识及至潜意识的活动。

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作为一部典型的意识流小说,从技巧上看,它是文学表现方法实验高潮时期的一种产物,作者“创造性地运用了大量的意识流手法”
②“是一部运用意识流手法最完善、最彻底的现在小说”③,它一直被公认为是“20世纪意识流小说的最高成就”④。

之所以被尊称为20世纪的文学经典,除了它高度浓缩的时间、空间和人物形象反映了整整一个时代所面临的问题和危机外,还因为它创造了一种崭新的散文文体和一种崭新的小说形式。

从某个意义上来讲,“在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度和广度上,这部小说开辟了崭新的途径,为后世树立了典范”⑤
《尤利西斯》代表着意识流文学的最高成就,乔伊斯为这部作品耗费了十年的心血,他精心对小说形式进行一系列大胆的改革,使意识流技巧在这部作品中的运用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写作技巧上的突破:一.作家退出小说。

在《尤利西斯》中,“作者完全退居幕后,让读者直接看到人物原本状态意识活动的各个层次”⑥。

乔伊斯认为,“小说艺术最忌在情感上呈现动态,即小说家暴露自己的情感;真正的审美情感应该呈静态,即作品中不掺杂作者自己的情感”。

⑦“作家退出小说”,这是现代小说改革者所提出的口号,也是乔伊斯在作品创作中追求的目标,传统小说中,作家是无所不知的叙述者和评论者,他在作品中描写人物外在的真实,如介绍人物的个性、特征、人物之间的关系等,同时叙述故事情节发展,而在《尤利西斯》中,乔伊斯没有任何对人物的客观评述,而是让小说里的人物直接向读者展示他的全部内心世界,把埋藏在内心深处思想意识,从低级到高级的各种思维活动如实地展现出来,这也是意识流小说的一个最鲜明特征。

二、时间顺序颠倒和渗透。

“在乔伊斯的笔下,人物的精神世界始终处于主导地位。

读者见到的既有人物最原始、最低程度的模糊感觉,又有人物最完善、最高度的合理思维;既有流动不已的有线意识活动,又有辐射形块的意识结构。


⑧。

意识流小说在文学史上第一次完全打破了传统小说基本上按故事情节发生的先后次序或是按情节之间的逻辑关系而形成的单一的、直线发展的结构,故事的叙述已不再按时间进展依次循序地直线前进,而是随着人的意识活动,通过自由联想来组织故事,意识流小说家们“主张在时空同构和错位中展示人内在的心理
空间和意识时间”⑨。

由于要表现意识的自然性,那么情节就不可能受时间、空间或逻辑、因果关系的制约,往往把时序倒置表现为时间、空间的跳跃多变,前后两个场景之间不一定要有时间、地点方面的紧密逻辑联系,在时间上让过去、现在和将来互相颠倒、互相渗透、交叉重叠。

⑩意识流小说家大都喜欢把人物的“现在”浓缩在相当短狭的时空之中,而人物的“过去”是相当漫长的。

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故事发生的时间虽然只有18小时,但描写的却是三位主人公的漫长岁月和人生经历,作者充分地展示了“心理时间”“通过及其有限的时空跨越和故事情节,展示、挖掘出极为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和深刻的思想精神内涵”⑾乔伊斯的这种意识流写作手法“打破了以时间为顺序的小说模式,改变了传统小说的时空观念”⑿。

过去、现在和未来在布鲁姆的意识中相互穿插,自由地交替出现。

莫利和布鲁姆之间的漫长人生在莫利那长达40多页的意识活动中得到清晰的展现,斯蒂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则在他自己和布鲁姆夫妻之间的思维流动过程中有序地展开。

在这里,乔伊斯将几位主人公的“内心时间”任意拉长、缩短、变形,把自由联想、时空颠倒、幻觉、内心独白、梦境有机地融为一体。

三、跳跃穿插而又围绕中心的自由联想情节。

意识流活动类似于电影中的“蒙太奇”,一种是时间蒙太奇,主体在空间上保持不动,而人物意识却在时间上移动;另一种是空间蒙太奇,时间保持不动而空间因素发生变化,在《尤利西斯》中,乔伊斯成功地将时间蒙太奇和空间蒙太奇两种手法巧妙地结合起来,使其共同渲染小说主题,生动地塑造了主人公的形象。

主人公意识由现在的某一情景引起,出发对过去某一相似或表面上有点联系的情景的联想,或诱发对未来某种情景的向往,这种意识的流动有很大的跳跃性,它将过去、现在、将来相互穿插,却始终围绕着一个联想中心,贯穿而成一个或一组细节。

这个若隐若现的中心将凌乱、复杂的意识紧密组织在一起,成为一条体现作品主题的主导线索。

当布鲁姆游荡于都伯林各处时,他正在做的,他看到的,听到的,甚至闻到的,无不激发他无穷遥想。

四、心理分析式的内心独白。

传统小说偶尔也描写一个人物的内心活动,但常常是经过那位无所不知的叙述者整理加工后表现出来的,这种心里描写往往合乎逻辑和理性。

符合正常的时序,它在帮助刻画人物性格的同时,也体现作者的意志和感情。

而《尤利西斯》中的内心独白占了绝大部分篇幅,是主要的表现手段,作者“退出”作品,没有对任何一个人物进行介绍,而是让人物自己诉说自己的思想意识,作家把人物的思想和盘托出,把人物恍惚迷离的内心世界直接而又原原本本地显现在读者面前。

五、语言与文体上标新立异。

为了深入表现人的精神活动,表现飘忽纷乱的思绪,乔伊斯在语言上也进行了改革,他认为人的意识中的心理活动还没有经过严密的整理和组织。

因此常显得松散、凌乱,缺乏条理,为了生动逼真地表现它,乔伊斯在作品中使用了大量省略和截断的句子,表现突兀变化的思绪,或使用成分残缺不全的句子,或前言不对后语,超越语法常规。

六、在题材上,作品突破一般文学作品以英雄事迹为主的窠臼,主人翁既无高贵的社会地位,又无超群惊人的业绩,甚至在感情生活中也没有特别动人心魄的大起大落,全部是平常人、平常事,通过符合现代社会实际的现象反映人和社会的本质。

而现代西方社会道德和现代人的精神意识活动正是乔伊斯借古讽今的艺术手法所要表现的内容。

在乔伊斯看来,都伯林在精神上和行动上都陷入瘫痪,“布鲁姆的庸人主义、斯蒂芬的虚无主义,莫利的肉欲主义,在道德衰微、家庭
分裂、传统观念沦丧的现代世界里,其实他们都是飘零无依,精神上遭受挫折、充满动乱的人。

这正是当时西方社会道德与精神文明的深刻写照”。

意识流小说家们由于合理地使用了这些技巧,所以创作出了一些在文学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式的作品,然而,意识流小说作为现代主义文学的一种流派,只有到了乔伊斯的手中才真正达到了成熟并取得最辉煌的成就,大大的丰富了西方文学的表现力,“他对人性的洞察和直率的描述,他在语言应用与文体风格上的创新与探索对20世纪的文学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⒀
参考文献:
①廖星桥.外国现代派文学导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20.
②王守仁,何宁.20世纪英国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54.
③常耀信.英国文学大花园【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190.
④王左良,周钰良.英国20世纪文学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
社,2006:371.
⑤朱维之,赵澧,典晋凯.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M】.北京: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2007:325.
⑥黄源深,陈士龙.20世纪外国文学作品(上卷)【M】.上海:上海译文出
版社,2004:63.
⑦殷企平,高奋,童燕萍.英国小说批评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社,2004:63.
⑻李维屏.英国小说人物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96.
⑨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87.
⑩李维屏.英美意识流小说【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⑾余德庄.近看《尤利西斯》【N】.文学报,2006-03-16(14)
⑿王守仁.英国文学选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58.
⒀何树,苏友芬.英国文学导读【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5:2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