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转减振器的设计
橡胶扭转减振器轮毂的有限元分析及结构改进设计

却 风 扇 和 动 力 转 向 泵等 , 此 轮 毂 受 到 一 个 交 变 因
扭矩 的 作 用 。轮 毂 皮 带 轮 与其 他 附 件 轮 之 间 是 通
过 皮 带 来 传 递 动 力 的 , 以 轮 毂 还 受 到 皮 带 的 张 所
力作用。
应 力分 布情 况 , 根据 材料 的 P S N 曲线预 估 了轮 并 ——
摘要 : 利用 有 限元 软 件 A a u 计 算 了轮 毂 的 应 力 分布 情 况 , b qs 并根 据 材 料 的 P S N 曲 线预 估 了轮 毂 的 疲 劳 寿命 。 此 —- 在
基 础 上 对 轮 毂 的 结 构进 行 了改 进 设计 , 得 轮 毂 的最 大 应 力 大 幅减 小 。 使
关键词 : 橡胶 扭 转 减 振 器 ; 限元 ; 构 改 进 设计 有 结 中 图分 类 号 :4 3 4 U 6. 2 3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0 5 2 5 (0 2 0 — 0 6 0 10 — 5 0 2 1 )1 05 — 3
Th i i e e tAn l ssa d S r c u a m p o e e t eF n t Elm n ay i n tu t r l e I r v m n
橡胶 扭 转减 振 器被 广 泛 应 用于 汽车 发 动机 中 , 以减 小 发动机 曲轴在 工作 过程 中的扭 转振动 ,提 高 பைடு நூலகம்
减 振 器 在 工 作 过 程 中 ,轮 毂 上 的皮 带 轮 作 为
发 动 机 前 端 轮 系 的主 动 轮 , 发 动 机 的 功 率 传 递 将
给各 个附件 , 括 发动机 、 泵、 调 压 缩机 、 包 水 空 冷
工 艺 一 料 村
混动车辆传动系统扭振设计及验证

混动车辆传动系统扭振设计及验证混动车辆传动系统由一系列具有弹性和转动惯量的传动轴、齿轮和离合器等组成,传动系统的扭转共振现象往往对正常工作造成威胁,即发动机的工作频率落在传动系统的固有频率附近或与其相重合。
通过对扭振模型中刚度、阻尼、激励等参数的研究,采取有效的减振隔振等手段,以提高车辆动力传动系统的性能和寿命。
下面以某款在开发中的混合动力乘用车动力传动系统为分析对象,研究扭振参数的匹配设计、仿真与试验方法。
1 混合动力系统介绍图1为某混合动力乘用车的传动系统结构图,该车辆主要行驶工况包含驻车发电、纯电驱动、串联行驶、并联行驶、发动机驱动、行车发电和制动能量回收等。
低速起步时驱动电机驱动车辆行驶,当动力电池容量降低到某值后车辆进入串联行驶模式启动发动机,此时发动机发电,发电机将电能充入动力电池内或直接驱动电机,变速箱内部离合器断开,驱动电机驱动车辆。
当车速上升到某值或急加速时,车辆进入并联行驶,此时变速箱内部离合器接合,发动机和驱动电机动力耦合同时驱动车辆。
当车速较高(>120km/h)或高速巡航时发动机多余的动力可以用来发电,当车辆滑行或制动时驱动电机可当做发电机使用,回收制动能量。
另外驻车时启动发动机也可通过发电机对动力电池充电。
本文主要研究该混动车辆传动系统限扭减振器的参数匹配,以及当发动机运转时限扭减振器对车辆传动系统扭转振动及变速箱NVH性能的影响。
图1 某款混合动力乘用车传动系统结构2 限扭减振器介绍图2为限扭减振器(Torque LimiterDamper)在传动系统中的安装结构图,其利用碟形弹簧、摩擦片、花键毂等来传递发动机扭矩,当扭矩过载时依靠摩擦面之间打滑来防止传动系统过载损坏,同时内部安装有弧形弹簧扭转减振器,可以将发动机飞轮端较大的扭转振动角加速度衰减为变速箱输入轴处较小角加速度,保护变速箱内部轴齿在扭转冲击时不受损坏,以及防止变速箱内部空转齿轮产生敲齿声等传动系统NVH问题,其内部设置阻尼盘结构可衰减发动机的扭转振动并转化成热能耗散掉,其与普通手动挡离合器的区别在于不需要换挡时可以分离的功能。
曲轴减振皮带轮的设计myself

?
J eJ d?
M e (kd ? ? 2 J d ) 4 ? ( J d kd ? J d ke ? J e kd )? 2 ? kekd
(3)
由上式可见,系统有两
个共振频率
?
n1和?
,一个反共振频率
n2
?
2 an
?
kd
/ Jd
?
?
2。
d
在? n1和? n2处, Ae的幅值为无穷大,在 ? an处, Ae的幅值为零。
1、调频 调整曲轴扭振固有频率的基本方法是调整系统的转动惯量、扭转刚度及 分布规律。由于系统各阶固有频率对转动惯量、扭转刚度变化的灵敏度 不同,不同频率振型下的调频方案也不同。具体说来,节点及其附近刚 度的变化和远离节点的转动惯量的变化对固有频率影响最大。根据这个 特点,理论上可以做到仅调整某阶固有频率和使其他阶固有频率基本不 变。
三、扭振减振器设计
扭振减振器的设计主要是正确合理的确定减振器的三个基本参数 ?减振器惯性元件的转动惯量J d ?弹性元件的刚度 Kd ?以及阻尼比?
我们将原系统简化为一单扭摆,加上减振器后形成双扭摆。这种模型可以
反映原系统的基本扭转特性,由它可以导出减振器设计的基本概念。
对自由度系统简化为单扭摆的原则是使简化前后的固有频率相同,振动时
?
J d ke
?
J e kd
)?
2
?
ke kd ) 2
??
2
C
2 d
[
ke
??
2 (Je
?
J d )]2
ΔA为幅值差,为了说明阻尼弹性减振器的减振特性,首先讨论两种特 殊情况下Ae的变化曲线。
1、当减振器阻尼为零时,即Cd=0或ξ=0,图2所示系统变为无阻尼双 扭摆系统,式(2)中的Ae式简化为:
扭转减震器工作原理

扭转减震器工作原理减震器是一种常见的机械设备,它主要用于汽车、铁路、建筑物和其他工程结构中,以减少由震动和振动引起的不适和损坏。
扭转减震器是减震器中的一种,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扭转来减少或抑制振动的传递。
扭转减震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扭转弹簧、阻尼器和密封件等。
扭转弹簧通常由金属或橡胶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弹性和柔软性。
当结构体受到外部振动或冲击时,扭转弹簧可以通过扭转和变形来吸收和耗散掉一部分振动能量。
同时,阻尼器通过阻尼材料的摩擦和阻尼作用来消耗剩余的振动能量,从而起到减震的作用。
密封件则用来防止灰尘、水分和其他外界物质进入减震器内部,影响其正常工作。
在扭转减震器的工作过程中,当结构体受到振动或冲击时,它的扭转弹簧会开始扭转和变形。
扭转弹簧的柔软性可以分散和缓冲振动的传递,减少结构的共振和振动幅度。
同时,扭转弹簧的弹性能够将部分振动能量转化为弹性势能,并储存在减震器内部。
当振动停止或减小时,扭转弹簧通过释放弹性能量将结构体恢复到原始位置,从而起到稳定和减震的作用。
阻尼器是扭转减震器中的另一个重要部分。
它可以通过阻尼材料的摩擦和阻尼作用来消耗振动能量,从而减少振动的传递。
阻尼器通常采用油压阻尼和气压阻尼两种方式。
油压阻尼是利用油液在密闭的容器内产生摩擦阻尼,通过阻尼材料的粘滞特性消耗振动能量。
气压阻尼则是通过气体在阻尼器内部的压缩和膨胀来消耗振动能量,起到类似的减震效果。
阻尼器的选择和设置可以根据结构体的质量、振动频率和工作环境等因素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减震效果。
扭转减震器的工作原理可以通过以下实例进一步理解。
以汽车减震器为例,当汽车通过不平路面行驶时,车轮的振动会通过悬挂系统传递给车身。
这时,扭转减震器就开始发挥作用。
车身上的扭转弹簧可以通过扭转和变形来吸收和分散一部分振动能量,从而减少车身的共振和较大振幅。
同时,阻尼器通过摩擦和阻尼消耗剩余的振动能量,减少振动的传递,提供更加稳定和舒适的驾驶体验。
扭转减震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扭转减震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扭转减震器,听起来是不是像是一个高科技的“弹簧”呢?别急,让我给你来个生动形象的解释。
想象一下,你正在骑自行车,突然,一个调皮的风儿把你吹得东倒西歪。
这时候,你的小脑袋瓜里灵光一闪,想到了扭转减震器这个神器。
它就像是一位智慧的“老司机”,稳稳地抓住你的自行车,让你在风中也能稳稳当当。
让我们来聊聊扭转减震器的“身材”。
它长得有点像弹簧,但可不是那种普通的弹簧哦!它的“身体”是由橡胶制成的,弹性十足,能吸收和释放能量,就像弹簧一样,让你的骑行更加轻松。
再来说说它的工作原理。
当你骑着自行车,风儿一吹,扭转减震器就开始工作了。
它像个聪明的小精灵,紧紧地抓住你的自行车,不让风儿把你的车带跑偏。
它还像个温柔的妈妈,轻轻地帮你调整方向,让你的骑行更加平稳。
扭转减震器是怎么工作的呢?其实很简单,它通过内部的弹簧和阻尼器,巧妙地平衡了你骑行时产生的震动。
当你踩踏板时,扭转减震器会迅速响应,将震动转化为向下的压力,让你的脚感到踏实;而当风力过大时,它又会迅速释放压力,让你的脚轻松自如。
说到这里,你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想要体验一下扭转减震器的魅力了呢?别急,让我来给你一些实用的建议。
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扭转减震器,这可是关乎你骑行舒适度的关键哦!记得定期检查和维护你的扭转减震器,这样才能让它更好地为你服务。
记住,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无论你多么喜欢这款神奇的扭转减震器,都要记得在安全的范围内享受它带来的快乐。
扭转减震器就像是你骑行路上的小助手,它默默地帮助你抵挡风浪,让你的骑行之旅更加顺畅。
所以,下次再遇到风吹雨打的时候,不妨试试扭转减震器,说不定你会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哦!。
发动机曲轴多级橡胶阻尼式扭转减振器的设计

关 键词 : 多级 橡胶 减振器 ; 曲轴扭 转振 动 ; 计 方法 设
De in o lir b e -lme tT rin lVir to mp r o gn a k h f sg fMu t-u b r- e n o so a b ain Da esfrEn i e Cr n s at - e
o tmiai n meh d o t e in p r mee s ae p e e td. Th ac l td r s ls s o t a h r s n e a e p i z to t o fi d sg a a tr r r s n e s e c lu ae e u t h w h tt e p e e td d mp r c n b te o to h o so a i r t n o n i e c a k h f. a etr c nr lt e tr in lv b a i fe gn r n s at o Ke wor :M ulir be -l me a pe y  ̄ t- ub r ee ntd m r;Cr n ha t t r i a i a i a ks f o son lv br ton;De i n m e sg  ̄od
为紧配合 , 两物体合成为一个惯性质量 , 与橡胶元件
1 多级橡胶减 振器结 构
图1 为一两级并联式减振器 。物体 6为轮毂 ,
是减 振器 与发 动机 曲轴 的连 接件 ; 带轮 3和 物体 4 皮
车发动机上 已经采用 了多级的橡胶 阻尼式减振器 , 即多级 动力 吸振器 。
文 献 [ ] 立 了两 级 并 联式 动 力 吸 振 器 的数 学 2建 模 型 , 2个动 力 吸振 器 的质 量 比相 等 时 , 出 了 2 当 给
扭转减震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扭转减震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扭转减震器:生活中的“弹簧”大家好,今天我要跟大家聊聊一个既神奇又实用的小东西——扭转减震器。
你可能会觉得这玩意儿跟咱们的日常生活没啥关系,但其实它可是我们出行、运动甚至是家里的各种设备中不可或缺的“弹簧”。
## 什么是扭转减震器?扭转减震器,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绕口?其实就是那种能帮你在颠簸的路上稳稳当当,还能让你的车在急转弯时稳稳当当地保持平衡的小神器。
想象一下,当你开着车,突然遇到一个小坑或者不平的路,这时候如果没有扭转减震器,车子肯定会晃来晃去,让人心里慌慌的。
有了扭转减震器,车子就像有了一双“弹簧腿”,稳稳地踩在地面上,一点也不会摇晃。
## 扭转减震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简单来说,扭转减震器就是一个能够吸收和分散路面冲击能量的装置。
当你的车轮碰到不平的路面时,扭转减震器会迅速反应,通过内部的弹簧和阻尼器来吸收冲击力,减少车身的震动,保证车辆行驶的稳定性。
就像是你穿着一双运动鞋走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鞋子里的气垫能帮你分散脚下的压力,让你走路更稳当。
## 扭转减震器有哪些类型?扭转减震器的种类可不少,常见的有液压式、电子控制式和空气悬挂式等。
液压式的扭转减震器是通过液体传递力量,电子控制式则是通过传感器检测路面情况,然后通过电脑调节减震器的阻尼力。
空气悬挂式更是厉害,可以根据路面的不同自动调整高度和硬度,让驾驶体验更加舒适。
## 扭转减震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除了汽车,扭转减震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随处可见。
比如,家里的沙发、椅子、床垫,甚至是我们平时走的楼梯,都可能会用到扭转减震器。
想想看,当你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时,沙发的弹性是不是会让你感觉特别舒服?这就是扭转减震器在发挥作用呢!## 结语总的来说,扭转减震器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弹簧”,虽然不起眼,但却是我们日常出行、运动乃至享受生活的重要保障。
下次当你开车或者坐公交时,不妨多关注一下车内的扭转减震器是否工作正常,毕竟,一个良好的行车环境,离不开这些默默无闻的英雄们。
发动机曲轴多级橡胶阻尼式扭转减振器的设计

[摘要 ] 介绍了发动机曲轴系统中应用的多级橡胶阻尼式减振器的结构 ,提出了各级减振器设计参数的优化 方法 。计算结果表明 ,多级扭转减振器可以较好地控制发动机曲轴的扭振 。
关键词 :多级橡胶减振器 ;曲轴扭转振动 ;设计方法
Design of M ulti2rubber2element Torsional V ibration Dampers for Engine Crankshaft
…
-
λ2μ 11
λ21
0
0
-
λ2μ 22
…
0
0
λ22
0
0…
-
λ2μ nn
0
0
-
λ2 n
0
0
0
λ2 n
F ( ωj )
=
M0 k
f1
( ωj )
,
0,
0,
……,
0
T
式中 f1 ( ωj ) = f ( 。
曲轴和减振器各级惯性质量的角位移可由下式
解式 (5)得到 ,表 1 中给出了优化的参数 。对比曲
线 2和 5,三级扭转减振器对曲轴扭振的减振效果
和具有最优设计参数的单级扭转减振器时对曲轴扭
振减振的效果接近 。
· 994 ·
汽 车 工 程
2007年 (第 29卷 )第 11期
表 1 扭转减振器的设计参数
扭转减振器类型 最优参数单级 最优频率比和实际 阻尼系数比单级
Keywords: M ulti2rubber2elem en t dam per; Crankshaft torsiona l v ibra tion; D esign m ethod
前言
减少发动机曲轴扭振的常用方法是在曲轴前端 安装扭转减振器 。这种减振器在曲轴系统中的匹配 设计是基于动力吸振器的设计理论 。对于单级的减 振器 (只具有一个惯性质量 ) ,已有较为成熟的设计 理论与计算方法 [ 1 ] 。在轿车发动机曲轴系统中广 泛使用的橡胶阻尼式减振器的阻尼值偏小 ,达不到 最优设计阻尼系数比的要求 。硅油或硅油 橡胶式 阻尼减振器 ,可以提供较大的阻尼而满足设计的最 优阻尼 ,但其制造工艺复杂 ,成本相对较高 。为降低 成本 ,在轿车发动机的曲轴扭振减振系统中 ,一般采 用橡胶阻尼式减振器 。随着轿车发动机的轻量化和 大功率化 ,单级橡胶阻尼式减振器的减振效果已满 足不了曲轴系统扭转振动控制的要求 ,目前在一些 轿车发动机上已经采用了多级的橡胶阻尼式减振 器 ,即多级动力吸振器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扭转减振器的设计
扭转减振器主要由弹性元件(减振弹簧或橡胶)和阻尼元件(阻尼片)等组成。
弹性元件的主要作用是降低传动系的首端扭转刚度,从而降低传动系扭转系统的某阶(通常为三阶)固有频率,改变系统的固有振型,使之尽可能避开由发动机转矩主谐量激励引起的共振;阻尼元件的主要作用是有效地耗散振动能量。
所以,扭转减振器具有如下功能:
1)降低发动机曲轴与传动系接合部分的扭转刚度,调谐传动系扭振固有频率。
2)增加传动系扭振阻尼,抑制扭转共振响应振幅,并衰减因冲击而产生的瞬态扭振o
3)控制动力传动系总成怠速时离合器与变速器轴系的扭振,消减变速器怠速噪声和主 减速器与变速器的扭振与噪声。
4)缓和非稳定工况下传动系的扭转冲击载荷和改善离合器的接合平顺性。
扭转减振器具有线性和非线性特性两种。
单级线性减振
器的扭转特性如图2-1 4所示,其弹性元件一般采用圆柱螺
旋弹簧,广泛应用于汽油机汽车中。
当发动机为柴油机时,
由于怠速时发动机旋转不均匀度较大,常引起变速器常啮合
齿轮齿间的敲击,从而产生令人厌烦的变速器怠速噪声。
在
扭转减振器中另设置一组刚度较小的弹簧,使其在发动机怠
速工况下起作用,以消除变速器怠速噪声,此时可得到两级
非线性特性,第一级的刚度很小,称为怠速级,第二级的刚
度较大。
目前,在柴油机汽车中广泛采用具有怠速级的两级
或三级非线性扭转减振器。
图2-14 单机线性减震器
在扭转减振器中,也有采用橡胶代替螺旋弹簧作为弹性
元件,以液体阻尼器代替干摩擦阻尼的新结构。
减振器的扭转刚度ϕK 和阻尼摩擦元件间的摩擦转矩μT 是两个主要参数。
其设计参数还包括极限转矩j T 、预紧转矩n T 和极限转角j ϕ等。
1.极限转矩j T
极限转矩为减振器在消除限位销与从动盘毂缺
口之间的间隙△1(图2-1 5)时所能传递的最大转矩,即
限位销起作用时的转矩。
它与发动机最大转矩有关,一
般可取
j T =(1.5~2.O) max e T (2-27)
式中,货车:系数取1.5,轿车:系数取2.O 。
2.扭转刚度尾ϕk
为了避免引起系统的共振,要合理选择减振器 图2-15 减震器尺寸简图 的扭转刚度足ϕK ,使共振现象不发生在发动机常用
工作转速范围内.
ϕK 决定于减振弹簧的线刚度及其结构布置尺寸(图2-1 5)。
设减振弹簧分布在半径为0R 的圆周上,当从动片相对从动盘毂转过ϕ弧度时,弹簧相应变形量为0R 。
此时所需加在从动片上的转矩为
T =1000K j Z 2
0R ϕ (2-28) 式中,T 为使从动片相对从动盘毂转过ϕ弧度所需加的转矩(N·m);K 为每个减振弹簧的线刚度(N /mm);j Z 为减振弹簧个数; 0R 为减振弹簧位置半径(m)。
根据扭转刚度的定义ϕk =T /ϕ,则
ϕk =1000K j Z 20R (2-29) 式中ϕk 为减振器扭转刚度(N·m/rad)。
设计时可按经验来初选ϕk
ϕk ≤13j T (2-30) 3·阻尼摩擦转矩 μT
由于减振器扭转刚度ϕk 受结构及发动机最大转矩的限制,不可能很低,故为了在发动机工作转速范围内最有效地消振,必须合理选择减振器阻尼装置的阻尼摩擦转矩μT 一般可按下式初选
μT =(0.06~0.17)max e T (2-31)
4.预紧转矩n T
减振弹簧在安装时都有一定的预紧。
研究表明,n T 增加,共振频率将向减小频率的方移动,这是有利的。
但是n T 不应大于L ,否则在反向工作时,扭转减振器将提前停止工作,故取
n T =(O .05~O .1 5) max e T (2-32)
5.减振弹簧的位置半径0R
0R 的尺寸应尽可能大些,如图2-1 5所示,一般取
0R =(0.06~0.75)
2
d (2-33) 6.减振弹簧个数j Z j Z 参照表2-2选取。
7.减振弹簧总压力∑F
当限位销与从动盘毂之间的间隙△1或△2被消除,减振弹簧传递转矩达到最大值Ti 时,减振弹簧受到的压力∑F 为
∑F =j T /0R (2-34)
8.极限转角j ϕ
减振器从预紧转矩增加到极限转矩时,从动片相对从动盘毂的极限转角j ϕ为 j ϕ=2arcsin
2R l ∆ (2-35) 式中,l ∆为减振弹簧的工作变形量。
j ϕ 通常取3°~12°,对平顺性要求高或对工作不均匀的发动机,j ϕ取上限。
目前通用的从动盘减振器在特性上存在如下局限性:
1)它不能使发动机、变速器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降低到怠速转速以下,因此不能避免怠速转速时的共振。
研究表明,发动机、变速器振动系统固有频率一般为40~70Hz ,相当 于四缸发动机转速1200~2 100r /min ,或六缸发动机转速800~1400r /min ,一般均高于怠速转速。
2)它在发动机实用转速1000~
2000r /min 范围内,难以通过降低减振
弹簧刚度得到更大的减振效果。
因为在
从动盘结构中,减振弹簧位置半径较小,
其转角又受到限制,如降低减振弹簧刚
度,就会增大转角并难于确保允许传递
转矩的能力。
近年来出现了一种称为双质量飞轮
的减振器(图2-1 6)。
它主要由第一飞
轮1、第二飞轮2与扭转减振器11组
成。
第一飞轮1与联结盘9以螺钉10紧
固在曲轴凸缘8上,并以滚针轴承7和
球轴承5支承在与离合器盖总成3紧固
的同轴线的第二飞轮2的短轴6上。
在
从动盘4中没有减振器。
双质量飞轮减振器具有以下优点:
1)可以降低发动机、变速器振动系
统的固有频率,以避免在怠速转速时的
共振。
图2-=16 双质量飞轮减振器
1-第一飞轮 2-第二飞轮 3-离合器盖总成
4-从动盘5-球轴承6-短轴 7-滚针轴承
8-曲轴凸缘 9-联结盘 10-螺钉 11-扭转减振器
2)可以加大减振弹簧的位置半径,降低减振弹簧刚度K,并允许增大转角。
3)由于双质量飞轮减振器的减振效果较好,在变速器中可采用粘度较低的齿轮油而不致产生齿轮冲击噪声,并可改善冬季的换挡过程。
而且由于从动盘没有减振器,可以减小从动盘的转动惯量,这也有利于换挡。
但是它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如由于减振弹簧位置半径较大,高速时受到较大离心力的作用,使减振弹簧中段横向翘曲而鼓出,与弹簧座接触产生摩擦,使弹簧磨损严重,甚至引起早期损坏。
双质量飞轮减振器主要适用于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的转矩变化大的柴油汽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