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蓄冷中央空调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法

冰蓄冷中央空调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法
冰蓄冷中央空调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法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空调的高耗能给电力市场带来了巨大压力,冰蓄冷空调作为蓄热空调技术应用的一种主流形式,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冰蓄冷空调不仅能提高发电设备的年利用率,还可减小制冷设备容量和装设功率,大大降低空调系统的运行费用和维修费用,作为新技术当然也存在一些缺点和问题。本文就冰蓄冷中央空调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改进方法。

关键词:冰蓄冷;动态冰蓄冷技术;中央空调

中图分类号:u463.85+1 文献标识码:a

冰蓄冷中央空调将促进节能减排事业发展冰蓄冷中央空调是由冰提供冷源的中央空调系统,相对于常规中央空调增加一个蓄冰装置。冰蓄冷中央空调可以减缓用电高峰紧张,比常规空调系统每年节约运行费用10%-30%。冰蓄冷技术的诞生,是人类能源开发与利用的又一场革命。冰蓄冷利用电网峰谷之间的差异来平衡电网使用效率,用户投入较低的费用,便保证白天的空调供冷需求。

在我国,冰蓄冷技术的节能功效一直伴随着争议,不少人认为,冰蓄冷技术虽然是在晚上消耗电能的,但单位制冷量使用的电量是一定的,并没有节能;同时,因为是使用的低谷电,所以享受低谷电价,只是实现了"节钱"。对于这一说法,有人专门做过这样的估算,针对我国每年新增约3亿平米的商务建筑物而言,如果全面使用商用建筑蓄冰空调系统,每年可为国家节电38.4亿元,节煤31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867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1.2万吨。同时,这一技术的实施还相当于为大气减少217万辆汽车尾气的排放量,种树474万亩。在这样的数据面前,我们不能否认,冰蓄冷技术是有巨大的节能潜力的。

1 冰蓄中央冷空调工作原理

冰蓄冷空调就是利用水或一些有机盐溶液作为蓄冷介质,在夜间电力供应冰蓄冷空调就是利用水或一些有机盐溶液作为蓄冷介质,在夜间电力供应低谷期开机制冷,将它们制成冰或冰晶,到白天电力供应的高峰期,利用冰或冰晶融解过程的潜热吸热作用,将冷量释放出来,作为空调冷源,从而转移高峰用电负荷,达到合理利用电力资源和减小国家电力工业建设投资的目的。

2 冰蓄中央冷空调的优点

2.1 减少了电力需求。由于减少了风量,低温送风系统的风机能耗可降低30%~40%,且由于采用供回水大温差,冷水侧水泵的电耗也可降低,节约电费预计为20%左右。

2.2 充分利用冰蓄冷系统的高品位低温冷量,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了初投资和运行费用。较低的送风温度减少了所要求的送风量,减小了设备的大小和管路的尺寸,降低了系统费用,从而从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增加的制冰蓄冰费用。

2.3 占用建筑空间小。用较低的房间相对湿度提高了热舒适。提高了现有空调系统的供冷能力。

2.4 用电移峰填谷比较明显。在春、秋过渡季节时,除低谷时段开主机蓄冰外,其它时段可不开主机。高峰、平价时段用电完全转移。

3 冰蓄中央冷空调存在问题及优化

在与常规系统相比较的基础上,对冰蓄冷低温送风空调系统的特殊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其关键部分阐述了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

3.1 送风温度和蓄冷率是系统设计优化。冰蓄冷低温送风空调系统的经济分析,对冰蓄冷低温送风系统的初投资和运行费用进行了分析,对不同运行控制策略下系统运行费用计算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优化控制模式下系统全年运行费用的计算方法。同时介绍了冰蓄冷低温送风空调系统的评价方法。

3.2 冰蓄冷低温送风空调技术的全部生命力在于其经济性。实现一个系统的经济性即系

统优化在于对系统的优化设计、优化控制和优化管理,其中优化设计是系统优化的基础和关键。冰蓄冷低温送风空调系统的优化设计应在达到规定的空调设计参数与保证运行可靠的前提下,实现初投资、转移高峰用电负荷、节电与节省运行费用的最优化。

3.3 电价以及用电限制。当地的电价政策是是否使用蓄冷空调系统的重要因素。峰谷电价差越大,采用蓄冷空调越有利。国外有资料介绍,峰谷电价比为2:1时,可以考虑采用蓄冷系统;峰谷电价比为2.5:1时,可以放心采用蓄冷系统;峰谷电价比为3:1时,可以大胆采用蓄冷系统。当然,在我国由于电价政策与国外不同,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合理确定设备容量还必须考虑到当地电力部门对高峰用电的限制政策。

3.3 建筑物类型。不同的建筑物其负荷分布不同。对于负荷比较集中,且负荷多发生在用电高峰时期的建筑物,采用蓄冷系统就可以充分利用低谷电价,节省空调系统的运行费用。昼夜负荷较平均的场所,如果不是低谷电价特别具有吸引力,原则上不适合用蓄冷空调系统。

3.4 当地典型年的气象资料。冰蓄冷低温送风空调系统的选择必须以整个供冷季节的逐时冷负荷分布为基础,而逐时负荷是依据典型年的气象资料算出的。全新风循环作为省能器供冷的地区,采用低温送风空调系统就不合适了。

3.5 改进制冷设备。如压缩机、阀门、控制系统等。设备上选用合资ciat冰球,可靠的工业蝶阀等,从技术上采取国内外已有成功的经验,省去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中的板式换热器,认真做好增加系统的可靠性,采用变风量空调器,蝶阀和全部法兰联结,管道内壁防腐处理,增加乙二醇溶液回收装置,防止溶液损失一系列技术措施,完全可以克服无换热器缺点,达到降低投资运行费用的目的。

4 中央空调动态冰蓄冷技术的应用

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带和亚热带,每年空调使用时间较长,在南方地区甚至可达8个月。夏季高温时段空调用电负荷大而且集中,这是造成城市电力负荷峰谷差的主要原因,而冰蓄冷空调是实现用户侧调峰的有效技术之一。目前我国已有的蓄冰空调工程设备70%以上来自国外,且99%都属于静态蓄冰技术,主要包括盘管制冰、冰球制冰等传统静态制冰方式,其体积大、运行成本高、制冰效率低,平均制冷量只有空调工况制冷量的50%。

动态冰蓄冷技术采用制冷剂直接与水进行热交换,使水结成絮状冰晶;同时生成和溶化过程不需二次热交换,由此大大提高了空调的能效。冰浆的孔隙远大于固态冰,且与回水直接进行热交换,负荷响应性能很好。动态冰蓄冷技术可应用于新建系统以及既有系统的节能改造。新建系统需要根据冷量输送需求进行全新设计,其它过程相同,包括根据制冷机组的额定功率搭配制冰机组;根据负荷情况合理配置蓄冰槽,并根据应用场合配置不同的控制系统。

冰蓄冷技术(DOC)

1.技术原理 冰蓄冷空调技术是利用夜间电网谷电运转制冷主机制冷,并以冰的形式储存,在白天用电高峰时将冰融化提供空调用冷,从而避免中央空调争用高峰电力的一项调节负荷、节约能源的技术。 (1)削峰填谷、平衡电力负荷。 (2)改善发电机组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3)减小机组装机容量、节省空调用户的电力花费。 (4)改善制冷机组运行效率。 (5)蓄冷空调系统特别适合用于负荷比较集中、变化较大的场合加体育馆、影剧院、音乐厅等。 (6)应用蓄冷空调技术,可扩大空调区域使用面积。 (7)适合于应急设备所处的环境,

计算机房、军事设施、电话机房和易燃易爆物品仓库等。 2.冰蓄冷空调系统组成 冰蓄冷空调系统包括:空调主机、冷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蓄冷水泵、释冷水泵、换热器、储冰槽等。相对于常规空调系统,冰蓄冷系统增加了储冰槽、换热器等装置 3..工艺流程 冰球式(也称封装式)冰蓄冷工艺流程:在制冰时,通常要求制冷主机蒸发器出口温度为零下5摄氏度,因此冰球外循环的介质通常采用乙二醇溶液,乙二醇溶液在冰球外流动,在制冰循环中,从制冷主机出来的低温乙二醇溶液流过冰球表面,使冰球内的水结冰;在融冰供冷时,乙二醇溶液流过冰球表面,通过换热器与流往空调末端的冷冻水热交换,被

冷却后的冷冻水流向各个房间,通过风机盘管供冷,因此,空调末端的形式可以与常规中央空调相同。 冰盘管冰蓄冷工艺流程: 、 4.适用范围: 商场、饭店、写字楼、体育馆、展览馆、影剧院、宾馆、居民小区等场所;制药、食品加工、啤酒工业、奶制品工业等;需要对现有单班、两班空调系统扩大供冷量的场所,可以不增加主机,改造成冰蓄冷系统。5.冰蓄冷空调系统的适用条件 执行峰谷电价,且差价较大的地区。(峰谷电价比至少要达到4:1,否则无经济性可言)

冰蓄冷空调系统的优点和缺点

冰蓄冷空调系统的优点和缺点: (1)优点: ①平衡电网峰谷荷,减缓电厂和供配电设施的建设,对国家而言,是节能的; 对于大城市的商业用电而言,均会出现用电的峰谷时段,在用电的峰段,常常会出现供电不足的状况,而在用电的谷段,又常常会出现电量过剩的状况,如果将低谷电的电能转化为冷能应用到峰值电时的空调系统中去,则可以缓解电网压力,平衡电网; 对国家电网而言,要满足用户1kwh的用电需求,必须要发电站发出超过1kwh 的电量便于抵消电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而用户对电的需求和利用程度在实际过程中却是不定的,是随机的,尤其是对建筑内的空调而言,其使用程度往往同当天的室外天气条件密切相关,不定性特点尤为突出,倘若国家电网发出的余电无法被用户使用,一来是对能源的浪费,二来对国家电网的安全也存在着隐患,于是,冰蓄冷技术在空调系统中的应用便大大地减缓和减少了以上问题; ②能使制冷主机的装机容量减少; 冰蓄冷空调系统按运行策略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全部蓄冷模式,另一类是部分蓄冷模式。对于第一类,通俗地说就是建筑的所有冷负荷(注:蓄冰装置是无法作为热源使用的)全由蓄冰装置承担,而制冷机组(通常是双工况制冷机组)只扮演为蓄冰装置充冷制冰的角色,在空调系统运行的时候,制冷机组处于停机状态,而蓄冰装置则全时段运行,为用户提供冷量。对于第二类,也是实际工程中常用的运行方式,即蓄冰装置只承担建筑冷负荷的一部分,而另一部分则由制冷机组(双工况)承担。因此,由上述可知,不论哪种运行方式,蓄冰装置总是要承担一部分冷负荷的,我们所说的减少了制冷主机的装机容量,实质上就是蓄冰装置承担了制冷机组本应该要承担的一部分负荷,这部分负荷值的大小也就是蓄冰装置的蓄冷量大小; ③目前各地供电部门对用电限制较严,征收的额外费用也名目繁多,建筑业主与用户的经济负担较重,还常常受到限电、拉闸停电种种束缚。若发展冰蓄冷空调技术,就能较好的缓解空调用电与城市用电供应能力的矛盾; ④由于采用了冰蓄冷与低温大温差供冷送风相结合的技术,在初投资费用方面,既可减少空调处理设备、输配设备的大小,输送管网的粗细,还可减少机房管井的占用面积,压低建筑层高,从而不但可节省空调的初投资费用,而且还可降低建筑造价;在运行费用方面,由于送风温度低,风机、水泵的输配功率大幅度降低,制冷空调系统的整体能效得到提高,再加上分时电价的优惠,从而使建筑业主与用户支付比常规空调更少的运行费用; ⑤由于采用了低温大温差供冷送风,使空调处理与输送过程均在较低温度下进行,有利于抑止细菌、病菌的繁殖;较低的室内温度,可进一步改善室内空气品质与热舒适水平。 (2)缺点:

水蓄冷、冰蓄冷空调系统浅析

水蓄冷、冰蓄冷空调系统浅析 发表时间:2019-03-21T15:47:56.90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34期作者:丁岳峰 [导读] 在白天用电高峰时释放该冷量提供空调服务,从而缓解空调高峰电力的矛盾。目前较为流行的蓄冷方式有二种,即水蓄冷、冰蓄冷。 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0000 引言 蓄冷技术,简而言之,是利用夜间电网多余的谷荷电力继续运转制冷机制冷,并通过介质将冷量储存起来,在白天用电高峰时释放该冷量提供空调服务,从而缓解空调高峰电力的矛盾。目前较为流行的蓄冷方式有二种,即水蓄冷、冰蓄冷。 正文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央空调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耗电量也越来越大,一些大中城市中央用电量已占其高峰用电量的20%以上,使得电力系统峰谷负荷差加大,电网负荷率下降,电网不得不实行拉闸限电,严重制约着工农业生产,对人们正常的生活带来不少影响。解决该问题的有效办法之一是应用于蓄冷技术,将空调用电从白天高峰期转移到夜间低谷期,均衡城市电网负荷,达到多峰填谷的目的,蓄冷技术的原理,简而言之,是利用夜间电网多余的谷荷电力继续运转制冷机制冷,并以冰的形式储存起来,在白天用电高峰时将冰融化提供空调服务,从而避免中央空调争用高峰电力,最常用的蓄冷方式主要有两大类:冰蓄冷和水蓄冷。 一、冰蓄冷 顾名思义蓄冷介质以冰为主,不同的制冰开式,构成不同的蓄冷系统。蓄冷系统的思想通常有两种,完全蓄冷与部分蓄冷。因为部分蓄冷方式可以削减空调制冷系统高峰耗电量,而且初投资夜间比较低所以目前采用较多,在确定部分负荷蓄冷系统的装置容量时,一般有两种情况, 1、空调系统夜间不运行,仅白天运行,或者夜间运行的空调负荷较小,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制冷机的最佳平衡计算公式应为 qc=Q/(N1+CfN2) Qs=N2Cfqc, 式中qc:以空调工况为基点时的制冷机制冷量,kw,Qs:蓄冰槽容量,KWH; N1:白天制冷主机在空调工况下的运行小时数,由于白天制冷机不一空均为满载运行,计算时该值可取(0.8-1.0)n. N2:夜间制冷主机在蓄冷工况下的运行小时数。 Cf:冷水机组系数,即冷水机组蓄冰工况制冷能力与空调工况制冷能力的比值,一般活塞式与离心式冷水机组约为0.65,螺杆式冷水机组约为0.7.它取决于工况的温度条件和机组型号。 根据这个公式,我们结合具体的工程,就可得出应配置的冷水机组的制冷能力与蓄冰槽容量。 2、空调系统部分夜间运行,而且所需的冷负荷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我样一般以夜间所需的冷负荷为依据。选择基载主机。然后从总负荷中扣除基载主机所承担的负荷,再按第一种情况合理配制冷水机与蓄冰槽。 二、水蓄冷 水蓄冷是利用3-7°C的低温水进行蓄冷,可直接与常规系统区配,无需其它专门设备。 其优点是:投资省,维修费用少,管理比较简单。但由于水的蓄能密度低,只能储存水的显热,故蓄水槽上地面积大。如若利用高层建筑内的消防水池,在确定制冷机容量与蓄冷槽的容量时,可根据消防水池的容量来计算出蓄冷量,然后根据剩余负荷量来确定制冷机组的制冷量。最后校核一下冷水机组能否满足夜间蓄冷的需要。 三、冰蓄冷与水蓄冷的对比 水蓄冷系统不仅从节能而且从节省初投资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它充分利用了建筑的消防水池,不再占用建筑面积,节省了机房面积,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完全肯定水蓄冷,否定冰蓄冷,他们各用各自的适用范围,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根据公式qc=Q/(N1+CfN2) Qs=N2Cfqc 我们可得出蓄冷比率: η=Qs/Q=(N2Cfqc)/Q=(N2Cfqc)/[(N1+CfN2)×(N2Cfqc)/Q] =1/[1+(N1/(CfN2)) 对于一般的办公建筑来说,N1、Cf、N2均为确定值,分别为8.5,8,0.7,则η=1(1+8.5/0.7×8)=39.7% 在这个比率下,制冷机与蓄冷槽容量配置为最佳,对冰蓄冷而言,因蓄冰槽可根据蓄冷量的大小来配置,不受任何限制,我们就可根据这一比率来确定蓄冷量,从而配置出相应的制冷机与蓄冰槽,但对水蓄冷而言,因为它利用的是消防水池,而建筑物消防水池的容积只与建筑物的性质及使用功能有关,与建筑面积没有关系,那么在这一条件下限制下,对于空调面积只与建筑物的性质及使用功能有关,与建筑面积没有关系,那么在这一条件下,对空调面积较小的建筑物来说,水池所蓄存的冷量占全日总冷量的比率接近于39.7%,则我们建议采用冰蓄冷系统,对空调面积较小的建筑物来说,水池所蓄存的冷量占全日总冷量的比率接于39.7%,甚至高于39.7%,则我们应采用水蓄冷系统,同时,应与水系统的分区结合起来。 造价方面,同等蓄冷量的水蓄冷系统造价约为冰蓄冷的一半或更低。冰蓄冷需要的双工况制冷机组价格高,装机容量大,增加了配电装置的费用,且冰槽的价格高,使用有乙二醇数量多,价格贵,管路系统和控制系统均较复杂,因此总造价高。 蓄冷系统装机容量方面,水蓄冷的蒸发温度与常规空调相差不大,且可采取并联供冷等方式使装机容量减小。冰蓄冷工质的蒸发温度较低,制冷机组在蓄冰工况下的制冷能力系数Cf为0.6~0.65(制冰温度为-6℃时),其制冷能力比制冷机组在空调工况下低0.4~0.35。相同制冷量下,冰蓄冷的双工况制冷机组容量要大于常规空调工况机组。 移峰量上看在同等投入的情况下,水蓄冷系统一般设计为全削峰,节省电费大大多于冰蓄冷系统。冰蓄冷为降低造价,一般为1/2或1/3削峰,节省电费少于水蓄冷系统。

中央空调维保方案

中央空调系统维修维保方案 根据司法警察训练基地中央空调系统的实际运行状况,制定此中央空调维修保养方案。该方案具体项目包括:约克制冷机组维保、冷却塔维护保养、水处理系统维护保养、制冷制热主、支管道系统维护保养、天花板内置风管式室内机保养。 一、维修和保养服务的目标 中央空调的使用,改善了工作人员的环境,但是随着空调的运行时间变长,循环水就会生成沉淀,形成水垢,而水中的杂质又会引起设备的腐蚀。使其循环水中的杂质不断富集,这些水垢、杂质及腐蚀物会导致换热器热交换效率降低、制冷量下降,使循环水量减少、管道堵塞,冷量输送不畅等一系列问题,给中央空调的运行带来严重的危害。因此,有必须对中央空调系统进行维护保养,来达到: (1)保证空调系统运行正常,完全满足系统使用需要 (2)保证空调机组设备完好,运行工况良好 (3)防护性维修为主,确保故障处理快速、及时、安全、可靠 (4)严格按技术规程维修、保养 二、维保工期:35天左右 三、维保内容如下:

1、约克制冷机组维保 (1)更换约克冷水机组专用冷却油。 (2)采用外接循环泵敞开式循环清洗的方法清洗冷冻机组冷凝器。 (3)检查机组各个安全装置,对各个传感器参数进行核对,对机组控制盘、接线端进行开盖检查。 如传感器、控制盘内电器元件损坏及时更换。 (注:正常开机后巡视检查) (4)冷水机组清洗冷凝器及更换冷冻油后,开机运行,观察机组运行情况,对电机电流电压、声 音、温度等进行标准工况比对,分析机组运行 性能,必要时调整机组的运行参数,使其达到 最佳的运行状态。 2、冷却塔维护保养 (1)布水器及填料中冷却水要均匀分布,布水器清洗水垢、锈渣及其他杂质,以防堵塞。如布水 器已损坏及时修理。 (2)对填料清除表面的水垢、污物,可用高压水冲洗。如填料已破损,即使更换。 (3)集水盘、填料及配水器中如有青苔藻类或油类污物,易堵塞阻碍水流,进行处理使其清洁通 常。

浅谈冰蓄冷空调与常规中央空调的优缺点

浅谈冰蓄冷空调与常规中央空调的优缺点 发表时间:2016-08-18T10:15:48.877Z 来源:《低碳地产》2015年第2期作者:韩广玉 [导读] 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是在常规中央空调系统的基础上多加一套蓄冰装置。 深圳机械院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00 本人前段时间做了一个小型的冰蓄冷项目,通过这个项目认真学习了一下蓄冰系统,在此跟各位浅谈一下蓄冰空调与常规空调优缺点对比,以及本人累积的些许设计经验,希望能对初次做蓄冰项目的设计同行带来一些帮助。 现简单分析一下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常规空调系统的特点。 1)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特点 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是在常规中央空调系统的基础上多加一套蓄冰装置,利用夜间低谷用电时段开启制冷机组,将蓄冰装置中的水制成冰,白天在空调用电高峰时段利用融冰取冷满足部分空调负荷,宏观上起到调峰移谷,微观上在提高室内空调品质的同时大大降低用户运行费用的作用。 该技术在二十世纪30年代起源于美国,在70年代能源危机中得到发达国家的大力发展。从美国、日本、韩国、台湾等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情况来看,冰蓄冷已经成为中央空调的发展方向。比如,韩国明令超过2000㎡建筑,必须采用冰蓄冷或煤气空调,日本超过5000㎡的建筑物,就在设计时考虑采用冰蓄冷空调系统。很多国家都采取了奖励措施来推广这种技术,比如韩国转移1KW高峰电力,一次性奖励2000美元,美国一次性奖励500美元,等等。 中国在近年加大对蓄能技术的推广力度,国家计委和经贸委2001年底特地下达《节约用电管理办法》,要求各单位推广蓄能技术,并逐步加大峰谷电差价。一些建筑采用蓄能技术后直接给用户带去了收益,节约了运行成本。2001年10月举办APEC会议的10万㎡的上海科技城、广州大学城500万㎡等大型建筑采用的就是冰蓄冷空调系统。 冰蓄冷空调从其原理和实践中可以看出它有如下特点 优点: ①减少冷水机组容量(降低主机一次性投资),总用电负荷少,减少变压器配电容量与配电设施费。 ②冷主机制冷效率高(COP大于5.3),同时利用峰谷荷电价差,大大减少空调年运行费,可节约运行费用35%以上。 ③减少建筑的配电容量,节约变配电的投资,节约约30%(空调的配电投资);免双线路的高可靠性费用,节约投资。 ④使用灵活,部分区域使用空调可由融冰提供,不用开主机,节能效果明显。 ⑤可以为较小的负荷(如只使用个别办公室)融冰定量供冷,而无需开主机。 ⑥在过渡季节,可以融冰定量供冷,而无需开主机,不会出现大马拉小车的状况,运行更合理,费用节约明显。 ⑦具有应急功能,提高空调系统的可靠性。在拉闸限电时更能显示其优势:只要具备带动水泵的电力(如发电机发电、限电减电力供电)就能够融冰供冷,不会出现空调不能使用的状况。 ⑧制冷温度低而稳定,空调效果佳,提高大楼的舒适性和品位。 ⑨有低温冷源制冷速度快,上班前启动时间短。上班前启动时间越长,则空调无效运行越多,无谓的浪费越大。 ⑩作为驱动能源,清洁、环保、稳定、简单可靠,且峰谷电差价在不久的将来势必更优惠(周边省份在去年均已大幅优惠,国外的峰谷差更大)。 对于大型多建筑区域供冷,可以低温供水,降低送水能耗、减少管网投资;同时与每一建筑一个供冷站的形式比可以节约投资、减少管理费用、减少机房面积。 可以为末端提供低温冷冻水,降低末端的投资;加强除湿能力,大幅提高空调舒适性;如果采用低温送风系统,更是可以节约末端的风机能耗、提高空调品质、减少风管的尺寸和投资。 空调系统智能化程度高,可以实现系统的全自动运行,而且具备与大楼的BAS接口,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空调系统。 不足之处: ①如果主机和蓄冰装置等设备均布置于冷冻机房内,蓄冰装置需要占用一定的空间。 ②机房设备投资比常规水冷电制冷和溴化锂机组系统稍高。 ③冰蓄冷只能夏天供冷,需要供热系统。(可以采用热网换热采暖,热网容量远低于溴化锂机组所需,只有50%左右容量)2)常规电制冷中央空调系统特点 是目前使用较多的空调形式,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制冷主机的形式多种多样,具有制冷效率高等的优点,它有如下特点:优点: ①系统简单,占地比其他形式的稍小。

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

☆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 冰蓄冷概念冰蓄冷就是利用夜间谷期低价电力,满负荷运行制冰主机,使水发生相变制成冰,存储在专用的蓄冰槽中,然后在白天用电高峰时段融冰供冷。冰蓄冷系统与常规空调系统结合构成冰蓄冷空调系统,是电力系统及用户削峰填谷、平衡用电负荷的最有效方法。 冰蓄冷空调系统工作原理图 冰蓄冷空调系统工作模式 运行模式冷却泵乙二醇泵循环泵V1阀V2阀V3阀V4阀 制冷机蓄冰开开关开关开关 冷机蓄冰又供冷开开开开关调节调节 蓄冰槽单独供冷关开开调节调节关开 制冷机单独供冷开开开关开关开 冷机和冰槽联合供冷开开开调节调节关开 上述工作模式的相互切换是由共盈公司开发的冰蓄冷计算机控制系统自动完成的。 冰蓄冷空调系统组成由双工况制冷主机、储冰盘管及蓄冰槽、乙二醇溶液、乙二醇水泵、板式换热器、共盈冰蓄冷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流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电磁阀、电脑、控制软件等)、常规空调配件等部件组成。 冰蓄冷空调的优点 ◆节省初投资:新建冰蓄冷空调可节省主机、附属设备及配电设备初投资,包括变压器、配电柜等一次电力投资费用,但冰蓄冷专用设备的投资较大。 ◆节省运行电费:由于充分利用了廉价的电力低谷期满负荷蓄冰蓄冷,供高峰期融冰供冷,所以只要峰谷电价比达到3∶1以上,即可在全年节省电费达到30%以上。 ◆节省基本电费:冰蓄冷空调系统可减少主机和循环水泵装机容量和功率达30%~50%,平衡用电负荷,降低配电容量,由此每月可节省18元/kV A的基本电费,数量相当可观。 ◆系统安全可靠:整套系统采用智能控制,实行电脑监控,无须专人值守,管理简单可靠。蓄冷系统作为相对独立的冷源,增加了集中空调系统的运行可靠性。 ◆增大供冷能力:常规空调系统配上冰蓄冷设备可以提高30%-50%的供冷能力。 冰蓄冷自控系统简介冰蓄冷空调系统比较复杂,不可能靠手动操作控制系统运行,必须借助共盈蓄冷自控系统,根据室外温度、天气走势、历史记录、电价政策以及各种传感器件信息,自动选择主机优先、融冰优先模式或全量融冰模式,自动切换制冰、制冷工况与融冰、供冷模式,自动控制制冷主机和其它设备的启停,监视记录统计各设备工作状况与运行参数,自动诊断系统故障,使系统在任何负荷情况下都能达到用户要求,保证空调系统始终处于最经济的运行状态,提高系统的自动化水平,提高系统的管理效率,实乃冰蓄冷空调系统的关键部分。 冰蓄冷与水蓄冷比较

冰蓄冷空调系统的优点和缺点

冰蓄冷空调系统的优点 和缺点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冰蓄冷空调系统的优点和缺点: (1)优点: ①平衡电网峰谷荷,减缓电厂和供配电设施的建设,对国家而言,是节能的; 对于大城市的商业用电而言,均会出现用电的峰谷时段,在用电的峰段,常常会出现供电不足的状况,而在用电的谷段,又常常会出现电量过剩的状况,如果将低谷电的电能转化为冷能应用到峰值电时的空调系统中去,则可以缓解电网压力,平衡电网; 对国家电网而言,要满足用户1kwh的用电需求,必须要发电站发出超过1kwh 的电量便于抵消电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而用户对电的需求和利用程度在实际过程中却是不定的,是随机的,尤其是对建筑内的空调而言,其使用程度往往同当天的室外天气条件密切相关,不定性特点尤为突出,倘若国家电网发出的余电无法被用户使用,一来是对能源的浪费,二来对国家电网的安全也存在着隐患,于是,冰蓄冷技术在空调系统中的应用便大大地减缓和减少了以上问题; ②能使制冷主机的装机容量减少; 冰蓄冷空调系统按运行策略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全部蓄冷模式,另一类是部分蓄冷模式。对于第一类,通俗地说就是建筑的所有冷负荷(注:蓄冰装置是无法作为热源使用的)全由蓄冰装置承担,而制冷机组(通常是双工况制冷机组)只扮演为蓄冰装置充冷制冰的角色,在空调系统运行的时候,制冷机组处于停机状态,而蓄冰装置则全时段运行,为用户提供冷量。对于第二类,也是实际工程中常用的

运行方式,即蓄冰装置只承担建筑冷负荷的一部分,而另一部分则由制冷机组(双工况)承担。因此,由上述可知,不论哪种运行方式,蓄冰装置总是要承担一部分冷负荷的,我们所说的减少了制冷主机的装机容量,实质上就是蓄冰装置承担了制冷机组本应该要承担的一部分负荷,这部分负荷值的大小也就是蓄冰装置的蓄冷量大小; ③目前各地供电部门对用电限制较严,征收的额外费用也名目繁多,建筑业主与用户的经济负担较重,还常常受到限电、拉闸停电种种束缚。若发展冰蓄冷空调技术,就能较好的缓解空调用电与城市用电供应能力的矛盾; ④由于采用了冰蓄冷与低温大温差供冷送风相结合的技术,在初投资费用方面,既可减少空调处理设备、输配设备的大小,输送管网的粗细,还可减少机房管井的占用面积,压低建筑层高,从而不但可节省空调的初投资费用,而且还可降低建筑造价;在运行费用方面,由于送风温度低,风机、水泵的输配功率大幅度降低,制冷空调系统的整体能效得到提高,再加上分时电价的优惠,从而使建筑业主与用户支付比常规空调更少的运行费用; ⑤由于采用了低温大温差供冷送风,使空调处理与输送过程均在较低温度下进行,有利于抑止细菌、病菌的繁殖;较低的室内温度,可进一步改善室内空气品质与热舒适水平。 (2)缺点: ①系统异常复杂、庞大。冰蓄冷空调除了通常的制冷系统和空调设备外,还配备复杂的蓄冰设备,蓄冰设备包括蓄冷槽,乙二醇溶液泵、制冰泵、蓄冷介质

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

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 摘要:本文在分析了目前为解决峰谷用电量差应运而生的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对其原理,分类,优缺点,效益等方面做了简要介绍;并在此基础上,说明了评价冰蓄冷系统的一系列指标,如冰蓄冷系统的蒸发温度,制冷率与融冰率,热损失,安全性与可靠性等;此外,介绍了国外的冰蓄冷系统的技术发展趋势及特点,另外,对于国内冰蓄冷系统发展面临的问题也做了总结以及一些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冰蓄冷;移峰填谷;蓄能 Ice-Thermal-Storage Center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ice-thermal-storage center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for solving the problem of the peak and valley of electricity and introduces the the principl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classification, benefits and so on. Furthermore, the paper also explains a series of index that evaluate the ice-thermal-storage center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such as the evaporation temperature, the refrigeration rate and thaw rate, the heat loss, the security and reliability and so on. In addition, it shows the technology trend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ce-thermal-storage center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broad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f how to do in our country when we popularize the ice-thermal-storage center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Key words:The ice storage technology,; Peak load shaving; Energy storage 引言 众所周知,夏季用电紧张,时常导致拉闸限电的事情发生。到了夏季,随着空调用电的加大,让城市电力系统峰谷差急剧放大,电网负荷明显加大。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博士冯自平称“电力紧张有很大一部分是由峰谷差造成的,峰谷差造成浪费几乎是‘天文数字’。”,在我国电力结构中,空调是造成电力负荷峰谷差的主要因素之一。 综合全天的电量供应,其实电力紧张只出现在用电高峰时段,用电低谷期发电能力富裕的电量却往往因得不到有效利用而被白白消耗掉,造成巨大的能源浪费。特别在夏季高温期间,电力供需矛盾突出,重点是空调负荷呈现出“爆发性”增长,这种增长与气温密切相关。夏天电力出现缺口的时段主要集中在上午9时至11时、下午1时至3时和晚上6时30分至8时30分,夜间及凌晨为用电低谷期。在用电高峰期,由于负荷增加较大,与低谷形成峰谷差。据有关报道,去年广东空调的负荷绝对值就已超过1000万千瓦,而空调开启带来的负荷占总用电负荷已经达到35%以上。空调用电不仅增加了高峰负荷,而且加大了电网的峰谷差。 我国的电力工业发展很快,96年发电装机容量已达到世界第2位,到97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2.5亿千瓦,2004年装机容量达到4.4亿千瓦,预计2005年要突破5亿千瓦,仅比美国装机容量少3亿千瓦左右。但是,尽管如此,我国的电力供应仍日益紧缺,尤其是

广州汉正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动态冰蓄冷介绍

蓄冷技术介绍 广州汉正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 一、广州汉正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介 (2) 二、蓄冷技术简介 (3) 2.1 蓄冷原理 (3) 2.2 蓄冷优势 (3) 2.3 蓄冷应用范围 (4) 2.4 蓄冷分类 (4) 三、广州汉正蓄冷技术 (6) 3.1、动态冰蓄冷介绍 (6) 3.1.1冰蓄冷发展历程 (6) 3.1.2第三代蓄冰技术——动态冰蓄冷 (7) 3.1.3动态冰蓄冷技术优势 (9) 3.1.4动态冰蓄冷系统 (13) 3.2平行流水蓄冷技术介绍 (15) 3.2.1平行流水蓄冷技术优势 (15) 四、工程案例 (19) 1、东莞晶苑毛织制衣有限公司——华南地区最大水蓄冷工程 (19) 2、深圳富士康冰蓄冷项目 (21)

一、广州汉正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介 广州汉正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10月,是一家专业从事能源领域的公司。在工业冷冻、暖通空调、蓄能、变频节能、低压成套电气和自动化系统集成等领域有丰富的设计、施工经验和工程案例。公司拥有雄厚的技术开发力量,汇集了一批具有硕士、博士学历的高素质专业科研人员,与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山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相关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密切合作,先后开发出动态冰蓄冷、平行流水蓄冷、精密基站空调、变频喷淋螺杆冷水机组、高压开启式螺杆机组等系列产品。 “用心做好每件事”是汉正人的经营理念。公司将以雄厚的技术力量为依托,不断地研发新产品;以一流的工程质量为保障,不断地开拓新市场。 公司本着“诚毅”的核心价值观为每一个客户提供完美的产品和“诚毅”的服务。 ·主营业务:动态冰蓄冷工程的设计和工程建设 水蓄冷工程的设计和工程建设 ·为用户提供全面的蓄能和节能技术解决方案

中央空调系统维护保养方案报价

文件1 服务合同 甲方:XXXXXXXXXXX X公司 地址: 乙方:XXXXX X X公司 地址: 甲乙双方本着平等、自愿、公平的原则,经友好协商,就乙方提供中央空调维护保养服务事宜签署本维护保养服务合同(“合同”),以兹双方遵照执行。 一、维保标的、维保技术标准 1、维保标的:甲方委托乙方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筑或大厦名称)_内的中央空调设备系统进行维护保养。 2、维保技术标准:乙方应按国家及所在地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行业技术标准对甲方的空调设备提供维保服务,确保整个空调系统设备高效、安全、正常运行。 二、乙方声明及保证: 乙方应保证其在本合同有效期内:

1、其公司合法设立并有效存续; 2、持续具有资格履行其于本合同项下之义务,而该等义务的履行符合其经营范围之规定; 3、其可全权订立本合同,并且其授权代表已获得充分授权可代表其签署本合同; 4、其有能力履行其于本合同项下之义务,并且该等履行义务的行为不违反任何对其有约束力的法律文件的限制。 三、甲方的义务: 1、在空调设备运行期间,向乙方提供维保所需正常用电。 2、指派工程部特定人员与乙方工作人员进行协调配合。 3、在未得到乙方认可前,甲方不得私自拆卸、修理空调设备和相关配件,但在乙方不履行本合同约定的义务或其提供的维保服务质量达不到本合同约定的要求或相关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时除外。 4、按照本合同的相关约定向乙方支付本合同约定的维保费用。 四、乙方的义务 1、指派具有至少一名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在大楼现场对中央空调进行定期巡视(每周一[1] 次)及记录空调系统的运行状态。委派专业技术人员(应具备中级以上职称)(每月一[1] 次)对甲方的空调设备进行巡检、维护和保养,并提交每次相应的维保情况报告;在半年及年度检修后,向甲方提供系统详细的检修报告及保养建议书,该等报告、建议书等均要经过甲乙双方指定员工书面确认,以便建档备查。 2、应严格按照空调设备系统的相关专业维修保养要求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为甲方提 供空调设备系统的维修保养服务。开放式冷却塔每年清洗不少于一(1)次,空气过滤网、过 滤器和净化器等每六个月检查清洗一(1)次;空气处理机组的表冷器、加热(湿)器、冷凝水盘、空气处理机滤网一(1)年至少清洗一(1)次。风柜机的盘管至少每半年清洗一(1)次,中央主机冷冻油每年更换一(1)次(需另行报价),以保证空调系统的正常运作,更换时间统一安排在本合同生效后的第六(6)个月内完成。空气过滤网、冷冻油、油过滤器、干燥过滤器等设备应使用指定的符合原生产厂家标准的配件。当空气传播性疾病在当地暴发流行时(即国家正式公布为疫区时),乙方应当每周对运行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开放式冷却塔、过滤网、过滤器、净化器、风口、空气处理机组、表冷器、加热(湿)器、冷凝水盘等进行清洗、消毒或者更换。 3、在提供空调维保服务过程中,对于甲方空调设备中需要更换的配件,该零配件费用已经纳入本合同项下的保养费范围,乙方应免费向甲方提供。

冰蓄冷空调故障处理案例

冰蓄冷空调故障处理案例1.盘管系统制冰时主机如卸载如何处理? 答:盘管系统制冰时主机如卸载,系统肯定有问题,可以检查:①主机出口温度是否设定为-6.3℃左右②阀门动作是否正常③主机本身有没有问题④流量是否平 衡(可以通过调节阀门来调节管道阻力) 2.冰蓄冷系统的乙二醇浓度一般是多少? 答:乙二醇浓度一般在1.028-1.035之间(25-30%之间,此为20℃环境温度下测),太浓时(1.056)热效降低10%,太稀时冰点上升,制冰时会导致主机冻坏。开 主机前必须测乙二醇浓度(可用量程为1.0-1.1的浓度计,可拿水校一下)。制 冰时一台主机启动,另外的主机停止时,把停机的主机阀门关掉,以免主机冻 坏。制冰时,板换二次侧的冷冻水泵要定时开启,以免结冰。 3.制冰时,拐点出现在什么温度? 答:拐点出 现在什么温度 每一个系统均 不一样,要看主 机出口温度、冰 槽进口温度,一 个典型的曲线 如右。 4.乙二醇泵变频有什么讲究? 答:主机单供冷、主机制冰、联合供冷工况下乙二醇泵是定流量的,流量值为设计流量;单融冰供冷工况乙二醇泵是变流量的。乙二醇泵采用变频控制,但控制依据在不同运行工况下有所不同:在主机开启工作的状态下,乙二醇泵变频的依据就是满

足经过主机的流量基本稳定,由于乙二醇泵是按照联合供冷工况选型的,因此在联合供冷工况下,乙二醇泵工频运行。而在主机单供冷和主机制冰时,如果仍然以工频运行,则乙二醇泵必然出现超流量现象(由于旁通了蓄冰盘管或板式换热器),严重时可能导致乙二醇泵过载损坏。因此为保证乙二醇泵及系统稳定并且节能运行,在这两种工况时则将乙二醇泵分别设定在某一固定频率(该频率在调试时得出),使乙二醇泵流量稳定在设计流量。也就是在主机单供冷、主机制冰、联合供冷工况下乙二醇泵是定流量的,流量值为设计流量。系统在联合供冷主机优先工况下,板换乙二醇进口侧温度不控制,乙二醇泵定流量运行,通过调节蓄冰盘管直通与旁通电动阀直接控制末端供水温度。 5.软化水处理原理一般是怎样的? 答:一般有四个步骤:反洗→吸盐→正洗→正常注水。反洗的作用是冲掉水中的泥沙,吸盐的作用是用Na离子置换Ca、Mg离子。是否是软化水可用专用试剂化验(用来测硬度):红色表示有硬度,蓝色表示为合格的软水。 6.乙二醇定压装置补的是水吗? 答:乙二醇定压装置补的是25%的乙二醇溶液,不是水。 7.分集水器压差设定值如何确定? 答:压差设定值要根据实际的末端情况来设定,具体调试时,把末端全部打开,运行水泵,读此时压差,一般取此时的压差为设定值。 8.定压装置电节点压力计如何设定? 答:电节点压力计的范围一般设置在低压0.5bar高压1.5bar设定点上。 9.乙二醇溶液在管道中是如何灌注的? 答:可从乙二醇补液箱灌注。充填可分为初次充填与补充充填。初次充填时将水及乙烯乙二醇按重量比例加入蓄冰槽,并加适量防腐蚀抑制剂和杀菌灭藻剂。初次充填后,开启乙泵循环24小时,检测其浓度,如未到达规定浓度则需根据检测浓度及缺少量进行补充充填,填充完毕后再进行循环(不小于4小时),系统内溶液完全混合充分,然后在检测其浓度,如未达到继续调整,直至达到规定浓度; 10.传感器信号采集不到怎么办? 答:检查采集模块有没有供电,模块的跳线设置是否正确,外部接线是否正确。11.KEYSTONE阀门一般如何调试设置?

冰蓄冷空调原理汇总

冰蓄冷空调原理 冰蓄冷空调技术是指在用电低谷时用电制冰并暂时蓄存在蓄冰装置中, 在需要时( 用电高峰) 把。由此可以实现对电网的“移峰填谷”, 有利于降低发电装机容量, 维持电网的安全高效运行。 一、蓄冰空调系统组成部分 (1)制冷主机。 ①作用:制冷主机(双工况机组)负责对载冷剂(乙二醇)降温,输出冷源。 ②工作原理:制冷剂经过压缩机变成液态,在蒸发器气化吸热把冷量传递到盘管系统。(2)蓄冷设备。 ①作用:蓄冷设备(蓄冰罐、槽)主要功能是储存冷源并阻隔与外界冷热交换。 ②工作原理:蓄冰罐、槽外壁采用保温隔热材料层,隔绝与外界冷热交换,保持罐、 槽内的温度 (3)用户风机盘管系统。 ①作用:把冷源送到需要制冷房间。 ②工作原理:水经过换热板吸收冷量,经过冷冻泵输送到需要制冷的房间。 ③④⑤⑥二、蓄冰空调系统工作原理 (1)制冷机组(双工况机组)运行,将载冷剂(20%浓度的乙二醇液)流经主机降温,再输送至蓄冰罐对蓄冰罐中的水降温,降温一般降至-3℃左右,于此同时蓄冰罐的另一侧管道把乙二醇输送出,经过冷冻泵回流主机中,就这样低温的乙二醇对蓄冰罐的水进行循环降温。 (2)另一方面,经过主机降温的乙二醇液流经融冰式换热板,向风机盘管输送冷量,进入换热板前3.5℃,通过换热板后载冷剂温度上升到10.5℃,载冷剂通过冷冻泵回流制冷机组。

三、夜间蓄冰 夜间,用户风机盘管系统停止运行,前段只运行工况机组,打开V3、V1节流阀,关闭V2、V4、V5节流阀,让-3~-3.5℃低温20%浓度的乙二醇溶液被主机运送到蓄冰罐,在蓄冰罐中吸收热量,然后通过冷冻泵回流工况机组,一直循环,让蓄冰罐中的水冰化90%以上,白天高峰负荷时,储冰罐中0℃的水被输送到融冰板式换热器,换热后的高温水回流到储冰罐,被洒在冰上直接进行融冰,只要罐中有冰就可以一直保持出水温度在3.5℃左右,为融冰板式换热器的另一侧提供5-7℃的冷冰用于供冷

中央空调系统维护保养管理制度

中央空调系统维护保养管理制度 1、机房设备操作制度 1.1、机电操作员工必须熟悉和牢记设备的结构以及注意事项,严格按照设备特性进行运行和保养。 1.2、特殊工程必须凭有关特殊操作证方能操作,确保设备及人身安全。 1.3、运行操作人员应做到“四会”: 1.3.1、会使用 A、对所使用的设备,首先熟悉设备性能及操作程序,方可开洞设备。 B、在使用设备过程中,严格按照安全操作技术规程,防止设备事故发生及设备使用寿命缩短。 1.3.2、会保养 A、经常保持设备整洁。 B、认真做好每班日常保养。 C、按照设备润滑要求做到定质、定量、定时、定点,保证滑动面和传动部位运转正常。 D、定期认真执行日检、月检、年检及一级保养工作。 1.3.3、会检查 A、设备开动前必须检查各操纵控制系统,安全装置及油镜等一切正常后再启动设备运转,如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排除故障。 B、设备运行过程中,应该常观察各部位运转情况,如有异常应立即停止运转,检查、分析原 因。 1.3.4、会排除故障 A、凡属设备故障,维修人员应及时排除,如有严重问题向上级汇报,共同排除。 B、维修人员要熟悉设备电器机构、楼层照明系统,如遇电器故障应配合电工排除故障。 C、凡属人为所造成的设备损坏或故障应保持现场,立即向有关人员报告,逐级上报,根据事 故大小进行分析和处理。 D、检修员工在上班前对设备、楼层供电、生活水箱及消防系统进行一次检查,下班要做好交 班工作。 E、维修员工必须熟悉设备的各个润滑点,按要求进行润滑。 F、对设备根据各自不同的特点制定维护保养制度。 G、对设备无法实施的维护保养项目及对需委托外协保养的设备,维修员工必须熟悉设备性能 及设备使用情况、故障位置等,以便配合外协修理人员一起搞好维修工作。 H、做好季度、年度保养准备工作,为维护设备正常运转可推行专项修理。 2、维修管理制度

冰蓄冷中央空调技术原理及经济性分析

冰蓄冷中央空调技术原理及经济性分析 江苏安厦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卢义生 摘要:由于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具有节能环保等诸多优点,近几年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以滁州第一人民医院为例,通过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与常规中央空调系统的经济性分析对比,可以看出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 关键词:冰蓄冷空调系统常规空调系统经济性分析 国外利用机械制冷机的蓄能空调最早出现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但随着机械制造业的进步,蓄能技术的发展很快停滞下来。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蓄能空调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再次得到研究推广。到九十年代中后期,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的蓄能空调系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我国于九十年代中期正式引入冰蓄冷空调系统,近年来国家及地方电力部门相继制定了峰谷电价政策及优惠措施以促进冰蓄冷空调的发展。2000年,国家电力公司国电财[2000]114号文件明确要求加大峰谷电价推广力度,为此,全国多个省市纷纷出台了分时电价政策,一般低谷电价只相当于高峰电价的1/2甚至1/5,而且有取消电力增容费、电贴费等不同程度的优惠,在政策上支持冰蓄冷空调的发展。近两年来,随着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的不断推广,冰蓄冷空调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机电专业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北京制冷学会常务理事宋孝春表示:“冰蓄冷空调系统是人类在面对能源危机时优化资源配置、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技术革新,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我国冰蓄冷空调市场已走向成熟,全国范围内,近两年的工程几乎等于前十年的总和。未来一段时间内,这个数字仍以几何级数字向上递增……” 1冰蓄冷技术介绍 1.1冰蓄冷系统原理 冰蓄冷中央空调是在夜间利用制冷主机制冰,将冷量以冰的形式蓄存起来,然后在白天根据空调负荷要求释放这些冷量,这样在电力低谷段蓄冰,在用电高峰时期就可以少开甚至不开主机。这样就可以将电网高峰时间的空调用电量转移至电网低谷时使用,从而利用峰谷电价政策,达到为用户节约电费的目的。 在一般大楼中,空调系统用电量占总耗电量的35%~65%,而制冷主机的电耗在空调系统耗电量中又占65%~75%。在常规空调设计中,冷水主机及辅助设备容量均按尖峰负荷来选配,这不仅使空调系统的电力容量增大,而且使得主机等空调设备在大部分情况下都处于低效率的部分负荷状态运行,设备利用率也低,投资效益低。

外文翻译--PLC在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控制中的应用

PLC in the ice storage central air-conditioning system of control 1 Introduction In PLC in 30 years which developed, it passes through develops unceasingly, already could unify simulates I/O, the network corresponds as well as uses new programming standard like IEC 61131-3. However, engineers only must use digital I/O and few simulations I/O number as well as simple programming skill on potential 80% industrial application. PLC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all industrial sectors. According to "The United States market information" World PLC and software market report, in 1995 the global software PLC and its economies of scale of about 5 billion US dollars [5]. As electronic technolog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Because uses traditional the tool to be possible to solve 80% industrial application, like this intensely needs to have low cost simple PLC; Thus promoted the low cost miniature PLC growth, it has the useful trapezoidal logical programming digital I/O. However, this has also created the discontinuity in the control technology, on the one hand 80% application need to use the simple low cost controller, but on the other hand other 20% application then have surpassed the function which the tradition control system can provide. Engineer is developing these 20% application to need to have the higher circulation speed, the senior control algorithm, the more simulations function as well as can well and the enterprise network integration. In 80 and the 90's, these must develop "20% application" engineers had considered uses PC in the industry control. PC provides the software function may carry out the senior task, provides the rich programming and the user environment, and the PC COTS part enables control engineer the technology which develops unceasingly to use in other applications. These technologies including floating point processor; High speed I/O main line, like PCI and ethernet; Fixed data memory; software development kit. Moreover PC also can provide the incomparable flexibility, highly effective software as well as senior low cost hardware. Ice thermal storage air conditioning is the central power grid could be redundant-night ice electricity in the form of cold storage, in the daytime peak hour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