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语文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语文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练习题(含答案)

专项复习(四)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一、文学常识。

1.《沁园春·雪》是一首词(体裁),作者是毛泽东,“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标题。

2.《岳阳楼记》选自《范仲淹全集》,作者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朝代)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3.《醉翁亭记》作者是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4.《行路难》(其一)作者是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是刘禹锡,唐代(朝代)诗人,在扬州的一次酒宴上,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他屡遭贬谪、怀才不遇的命运给予同情,故其作此诗答谢。

5.《水浒传》又称《水浒》,是一部以北宋末年(朝代)宋江(人名)领导的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体裁)长篇白话小说。作者是施耐庵,元末明初(朝代)小说家。

6.《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描写了三国(朝代)时期的历史故事,集中表现了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作者是罗贯中,元末明初(朝代)小说家。

7.《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作者吴敬梓,清代(朝代)小说家。

8.曹雪芹,名霑,字梦阮,清代(朝代)小说家。《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9.下列对鲁迅作品的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

A.《故乡》——《彷徨》——小说集

B.《阿长与〈山海经〉》——《朝花夕拾》——散文集

C.《风筝》——《野草》——散文诗集

D.《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且介亭杂文》——杂文集

(解析:A.《故乡》——《呐喊》——小说集。)

10.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D)

A.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B.《我的叔叔于勒》作者莫泊桑是法国著名作家,其代表作有《羊脂球》《项链》等。

C.词是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和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又叫“长短句”。

D.小说以叙述故事情节为中心,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解析:D.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

1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C)

A.《范进中举》是吴敬梓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精彩片段,胡屠户、张乡绅等态度的变化反映了当时社会趋炎附势的众生相。

B.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抒写的不是一般游子的思乡之情,而是在特殊时代、特殊地理条件下,由海峡阻隔而产生的对大陆的思念之情。

C.“号”,是名和字之外的称号,一般用于自称,以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如西晋诗人陶渊明,号六一居士,表现了他不慕名利、安贫乐道、享受田园生活的志趣。

D.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解析:C.陶渊明是东晋诗人,自号五柳先生。)

1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A.《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水调歌头》都是“唐宋八大家”的作品。

B.“三顾茅庐”“刘姥姥进大观园”等故事分别出自小说《三国演义》《红楼梦》。

C.古人把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作“阴”,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作“阳”。

D.我国古代实行科举制度,“会试”是每三年举行一次的全省考试。

(解析:A.《岳阳楼记》是范仲淹的作品,范仲淹不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1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B)

A.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B.“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是诗人舒婷饱含深情的文字,抒发了对土地的炽恋之情。

C.谪,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即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太守。

D.五月初五端午节,相传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而设立的节日,有吃粽子、赛龙舟等风俗。

(解析:B.是艾青的作品。)

二、名著阅读。

(一)《艾青诗选》

1.下列对于《艾青诗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A.发表《我爱这土地》这首诗时第一次署名“艾青”,这是他的成名作。

B.20世纪30年代,艾青的诗歌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光明”。

C.《艾青诗选》中的诗歌也是自由体诗的代表,表现出简洁明快的特点,呈现出散文化、口语化的风格,诗中含有大量的设问、呼告、对话、引语等,极大地增强了真切感和表现力。

D.绘画出生的艾青,在他的诗歌创作中还明显地表现出“诗中有画”的特点,诗作具有鲜明的色调,清晰的线条,素描一般的简练、凝重。

(解析:A.发表《大堰河——我的保姆》时第一次署名“艾青”,这是他的成名作。) 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一棵树,一棵树

彼此孤离地兀立着

风与空气

告诉着它们的距离

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

它们的根伸长着

在看不见的深处

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1)这首诗的作者是艾青,原名蒋正涵,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光的赞歌》《向太阳》等。

(2)下面对这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D)

A.《树》的开头“一棵树,一棵树”,采用反复的手法,着意强调和突现一棵棵“树”的形象。

B.“彼此孤离地兀立着”反映了中华民族遭受凌辱精神受到扭曲的现象。

C.“风与空气/告诉着它们的距离”运用拟人修辞的手法,把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关系写得生动可感。

D.这首诗借景抒情,以点带面,小中见大,在冷静的客观描述中,寄寓了丰富的思想

内容。

(解析:这首诗采用的是托物抒情的象征手法的手法。)

3.阅读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节选),回答下列各题。

大堰河,深爱着她的乳儿;

在年节里,为了他,忙着切那冬米的糖,

为了他,常悄悄地走到村边的她的家里去,

为了他,走到她的身边叫一声“妈”,

大堰河,把他画的大红大绿的关云长

贴在灶边的墙上,

大堰河,会对她的邻居夸口赞美她的乳儿;

大堰河曾做了一个不能对人说的梦:

在梦里,她吃着她的乳儿的婚酒,

坐在辉煌的结彩的堂上,

而她的娇美的媳妇亲切地叫她“婆婆”

……

大堰河,深爱她的乳儿!

(1)节选部分有哪几个细节描写了母亲深爱乳儿?请结合诗句简要概括。

①年节里为乳儿切冬米糖;②把乳儿画的画贴在灶边的墙上;③对邻居夸口赞美乳儿。

(2)大堰河做了个梦,为什么不能对人说?既然“不能说”,为什么“我”知道她梦的内容?

不能说是因为:①大堰河自知地位低下,没有资格参加乳儿的婚礼;②大堰河深爱乳儿,不愿让人知道自己和乳儿的关系,怕给乳儿带来不好的影响。“我”知道母亲的梦是因为儿子理解母亲,两人之间有突破血缘、突破阶级的母子深情;儿子结婚成家是做母亲的最大梦想,参加儿子婚礼是母亲最大的幸福。

4.阅读艾青的《镜子》,回答下列各题。

镜子

艾青

仅只是一个平面

却又是深不可测

它最为真实

决不隐瞒缺点

它忠于寻找它的主人

谁都从中发现自己

或是醉后酡颜

或是鬓如霜雪

有人喜欢它

因为自己美

有人躲避它

因为它直率

甚至有的人

恨不得把它打碎

(1)这首诗歌中的“镜子”是怎样的一个艺术形象?请结合原诗简要赏析。

本诗中的“镜子”是直言刚烈之士的典型,“平面”展现了镜子出身普通,“真实”“不隐瞒缺点”“谁都从中发现自己”表现了镜子的率直与忠诚。

(2)这首诗歌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主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含蓄地刻画了人们对于直言之士的种种态度,鞭挞和嘲讽了生活中的种种丑恶现象,赞扬了正直无私的品格。

(二)《水浒传》

1.《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从下列人物、主要性格、主要事件中选出搭配不当的一项(A)

A.武松——疾恶如仇——怒杀阎婆惜

B.李逵——直爽率真——元宵闹东京

C.林冲——循规蹈矩——雪夜上梁山

D.鲁智深——粗中有细——大闹五台山

2.根据《水浒传》的叙述,梁山好汉议事的大厅,原来称“聚义厅”,宋江任寨主后改为“忠义堂”。

3.《水浒传》中,梁山泊先后有三任寨主,晁盖之前是王伦,晁盖之后是宋江。

4.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写的是以宋江为首的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杀富济贫,造反起义的故事。在这些好汉中,有两位打虎英雄,在景阳冈打虎的是武松,在沂岭杀四虎的是李逵。

5.《水浒传》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6.“八方共域,异姓一家。天地显罡煞之精,人境合杰灵之美。千里面朝夕相见,一寸心生死可同。相貌语言,南北东西虽各别;心情肝胆,忠诚信义亦无差。”由此可见梁山好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除暴安良,行侠仗义,虽是异姓,但亲如兄弟,用一个字概括就是“义”。

7.(苏州中考)鲁智深原是经略府的提辖,他被逼上梁山与林冲有什么关系?请简要说明。

鲁智深得知林冲被高俅所害,在野猪林救了林冲,将他护送到沧州。为此遭高俅追杀,只得在二龙山落草,最后投奔梁山。

8.鲁达是古典名著《水浒传》中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梁山英雄,他的故事家喻户晓,下图就是其中一个精彩的场面,请仔细观察,回答问题。

(1)请概括图片内容。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2)根据该故事情节简要概括鲁达的性格特征。

侠肝义胆、疾恶如仇、粗中有细、有勇有谋等。

9.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当日夜至三更,晁盖身体沉重,转头看着宋江,嘱咐道:“贤弟保重。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言罢,便瞑目而死。

(1)后来“捉得射死我的”人是卢俊义。

(2)晁盖因何事受重伤致死?

征讨曾头市,被史文恭射伤。

(3)简述“他”没有做“梁山泊主”的两个原因。

①宋江手下李逵等人不服;②宋江与卢俊义抓阄分别攻打两座城池,先攻破者为梁山泊主,结果宋江先攻下两座城池。

10.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他是梁山好汉,每有战斗,就赤膊抡斧,冲锋陷阵。他不止一次大嚷“杀去东京,夺了鸟位,在那里快活”。直到最后喝了毒酒,他还说“死了只是哥哥身边一个小鬼”。

(1)“他”是李逵,绰号黑旋风。

(2)请写出与“他”相关的一个故事情节。

【示例】黑旋风斗浪里白条、黑旋风沂岭杀四虎、李逵打死殷天锡、黑旋风探穴救柴进、李逵元夜闹东京、黑旋风扯诏谤徽宗。(任选其一即可)

11.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①武松乘着酒兴,走上冈子来,见一个败落的山神庙。行到庙前,见这庙门上贴着一张印信榜文。武松读了印信榜文,方知端的有虎,欲转身再回酒店……

②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抡起哨棒,尽平生力气,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打急了,正打在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

(1)上文节选自古典长篇小说《水浒传》。

(2)作者要塑造武松“打虎英雄”的形象,却为何写武松胆怯,想转身回去?

以人搏虎,本就危险,这样写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

(3)武松从柴进庄上出来,就一直将哨棒带在身边,作者也时时提起它,读者满以为定当靠它打虎,结果却没有用上,这样写有何作用?

制造悬念(平添波澜)或突出武松徒手打虎的高强本领。

12.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只说林冲就床上放了包裹被卧,就坐下生些焰火起来。屋边有一堆柴炭,拿几块来生在地炉里。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五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行不上半里多路,看见一所古庙。林冲顶礼道:“神明庇佑,改日来烧钱纸。”又行了一回,望见一簇人家。……看那雪,到晚越下的紧了。

(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版)

(1)选文选自《水浒传》,作者是施耐庵。

(2)林冲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其形象鲜明。面对高氏父子的欺压,他忍气吞声,被刺配沧州后仍安于现状,对未来充满幻想。请找出文中体现这种性格特点的句子。

“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或“林冲顶礼道:‘神明庇佑,改日来烧钱纸。’”)。

(3)选文中有两处对雪的描写:“那雪正下得紧”,“看那雪,到晚越下的紧了”。请写出这样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两个“紧”字,使境界全出,十分简洁地写出了雪越下越大的情景,不仅突出了风大雪猛的环境特点,而且暗示出林冲的处境越来越危险,形势越来越严峻,而林冲又全然不知,这就使得读者不能不随着雪下得紧而感到紧张,替人物捏一把汗。

13.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甲】“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乙】在窝里看得仔细,把刀朝母老虎尾底下,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戳,正中那母老虎粪门。……那老虎朝他一扑,他不慌不忙,趁着那老虎的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老虎颔下。

(1)【甲】【乙】两个文段均选自《水浒传》,文段中“洒家”和“他”分别指鲁智深、李逵。

(2)结合你读该名著的感受,说说“洒家”和“他”性格的共同点。

疾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

14.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林冲道:“你看我命苦么!等了三日,甫能等得一个人来,又吃他走了。”小校道:“虽然不杀得人,这一担财帛可以抵当。”林冲道:“你先挑了上山去,我再等一等。”……只见山坡下转出一个大汉来,……只见那汉子生得七尺五六身材,面皮上老大一搭青记,……林冲正没好气,……抢将来斗那个大汉。

(1)这段文字选自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朝代)人。

(2)林冲的绰号是什么?“那汉子”是谁?林冲“斗那个大汉”的原因是什么?结果怎样?

绰号:豹子头

那汉子:杨志

原因:林冲投靠梁山,王伦担心他会强占梁山,于是刁难林冲交纳“投名状”。

结果:二人不分胜负,被王伦等人制止(或“杨志前往东京,林冲如愿坐了梁山第四把交椅”)。

2020年中考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2020年中考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练习题及 答案 1.(20xx漳州市)下列各项中,对相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 A.豹子头林冲,因高俅陷害,刺配沧州道,看守草料场,后火烧草料场,雪夜上梁山。 B.《父亲的病》回忆了我儿时为父亲求医治病的种种荒诞情景,揭露了几位庸医草菅人命的丑恶面目。 C.在笛福的笔下,鲁滨逊勇敢乐观,开拓进取。在孤岛上,他凭着辛勤的劳动,改变了荒岛的面貌。 D.格列佛乘坐冒俭号第三次远航,先后到过飞岛国和慧因国。这两个地方很多东西新鲜而又荒唐,让人出乎意料,耳目一新。 【解析】第三次远航没有到慧因国。 2. (20xx成都)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冰心受泰戈尔的影响极大,善于用简短而清丽的语言抒写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如诗集《繁星》《春水》,歌颂了母爱、童真和自然,同时也不乏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读来情韵悠长,别有趣味。 B.由元末明初施耐庵创作的《水浒》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其中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

生的艺术形象,如林冲、鲁达、李逵、宋江等,小说通过叙写他们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C.《骆驼祥子》中,祥子在历经被抢劫、被敲诈、虎妞难产而死、小福子另嫁他人等一次次打击之后,彻底丧失了生活的梦想,由原来那个老实、坚韧、健壮的祥子变成了狡猾、麻木、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D.《伊索寓言》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骆驼羡慕牛有一对非常厉害的角,于是向宙斯请求赐予,宙斯非常生气,认为骆驼已经拥有了众多的好处还不知满足,就把它的耳朵变小了这个寓言说明贪得无厌的人最后往往会失去更多。 【答案】小福子不是另嫁他人,而是自杀。 3.(20xx绵羊)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A.《繁星》和《春水》是冰心表现爱的哲学的两部散文集,文笔清新优美。 B.《西游记》带有童话和神话双重色彩,孙悟空、猪八戒等形象深受人们的喜爱。 C.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根据一些航海家和流亡者的记载创作了《鲁滨逊漂流记》。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出自宋代文学家、三苏之一的苏轼的《水调歌头》。

初中文学常识汇总

6.《左传》,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旧传为春秋时期左秋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曹刿论战》 7.《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由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而成。《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 8.《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的历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杰出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陈涉世家》 9.史书:①编年体:《左传》《资治通鉴》;②纪传体:《史记》及其他二十四史;③国别体:《战国策》《国语》。 10.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观沧海》《龟虽寿》。 11.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东晋著名诗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五柳先生传》 12.《水经注》,作者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水经》是古代一部记我国河流水道的书,郦道元为之作注。《三峡》 13.王维,字摩诘,曾官至尚书右丞,故世人称"王右丞",晚年醉心佛学,被称为“诗佛”,作品多有空灵之感,擅长书画,苏轼

赞之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使至塞上》《《送元二使安西》《竹里馆》 14.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后世尊为“诗仙”。其诗想象丰富,感情奔放,语言瑰丽活泼。《行路难》《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15.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后世尊为“诗圣”,曾任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为"杜工部"。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作品风格沉郁顿挫。代表作为“三吏”“三别”。《江南逢李龟年》《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望岳》 16.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叫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反映人民疾苦,语言通俗易懂,作品收在《白氏长庆集》。《钱塘湖春行》《观刈麦》。 17.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首。积极提倡古文运动,恢复古代朴实文风。《马说》《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8.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和韩愈一起积极提倡古文运动。《小石潭记》 19.杜牧,字牧之,号樊川,晚唐诗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赤壁》《泊秦淮》 20.岑参,诗人,是写边塞诗的代表人物之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大全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大全 一、重要作家作品 先秦时期 1,《诗经》,又称《诗》或《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记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500年的诗歌约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是各地的歌谣。形式以四言为主,手法多用“赋”“比”“兴”。《诗经》为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它与《书》《礼》《易》《春秋》合为儒家“五经”。里面的名篇《关雎》《蒹葭》是我国最早的爱情作品,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2,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山东曲阜)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为孔门弟子编写,是儒家思想的经典之作。南宋朱熹把这部书和《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相传,《诗经》为孔子删定。 3,左丘明,春秋时期鲁国史官。相传《国语》《左传》为其所撰。《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以记西周末年和春秋时期周,鲁等国贵族的言论为主。《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按照鲁国国君的世系纪年,记载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后250多年的许多史料。也称《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4,《曹刿论战》:《左传》里的精彩章节,记述了齐鲁长勺之战,叙述了曹刿战前献策和战中协助鲁庄公。文章以简明的问答形式,表现了曹刿的政治见解和军事才能。 5,《孟子》:孟子和弟子著,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今山东邹县)。是孔子以后的儒家代表,有“亚圣”之称,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代表人,后世“孔孟”常并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等都是里面的名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论述了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表明作者实行“仁政”的政治主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论述逆境对人才成长、国家兴衰的重要性。两篇短文运用对比、举例的论证方法,充分证明了观点。《鱼我所欲也》也出自《孟子》,论述了“舍生取义”的重要主张。学习这篇文章,可以了解孟子散文“气势磅礴、感情强烈、生动活泼”的特点。 6,《公输》选自《墨子?公输》,《墨子》是一篇以对话为主的叙述性文章,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表现他“兼爱”“非攻”的主张。 两汉时期 1,刘向:汉朝人。《战国策》是汉朝刘向所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赵国依次分国编写,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

最新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知识点

最新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知识点 导读:一、人的称谓 谦称: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词。“家”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份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词,如家父、家母、家兄等。“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单幼亲属,前者如塞舍、敝舍,后者如舍弟、舍妹、舍侄等。 敬称: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叫做“尊称”。(1)对将军的敬称是麾下。(2)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有令、尊、等。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兄(对方的哥哥)、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儿)。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父亲)、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亲戚)、尊驾(称对方)、尊命(对方的嘱咐)、尊意(对方的意思),(3)称谓前面加“先”,表示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称已死的皇帝为先帝,称已经死去的父亲为先考或先父,称已经死去的母亲为先慈或先妣,称已死去的有才德的人为先贤。(4)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来表敬称,如称孔子为圣人,称孟子为亚圣。后来,“圣”通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等。 特殊称谓主要有以下三种: (1)百姓的称谓。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苍生、黎元、氓等。

(2)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叫“贫贱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金兰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叫“刎颈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叫“患难之交”;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叫“莫逆之交”;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朋友叫“竹马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不拘于身份、形迹的朋友叫“忘形交”;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情的朋友叫“车笠交”;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君子交”;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叫“神交”(“神交”也指彼此慕名而未见过面的朋友。) (3)年龄的称谓。垂髫(tiá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报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寇年华”)。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花甲是六十岁。古稀是七十岁。耄(mào)耋 (dié)指八九十岁。期颐是一百岁。 二、天文历法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文学常识与名着阅读 1.(2016·济南改编)下列关于名着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国演义》第九十一回“祭泸水汉相班师,伐中原武侯上表”中,“武侯”即诸葛亮。B.《简·爱》中女主人公自尊、独立性格的形成,是与她童年的幸福生活分不开的。C.《繁星》《春水》兼采中国古典诗词和泰戈尔哲理小诗之长,善于捕捉刹那间的灵感,以三言两语抒写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D.《海底两万里》描绘的是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渴望上天入地、自由翱翔的梦想。 2.(2016·德州)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科举考试中的乡试一般在秋天举行,称“秋闱”,因正是桂花开放时节,故金榜题名也称“折桂”。 B.“崔九堂前几度闻”中的“堂”是居所名称,古代居所前为“堂”,后为“室”。成语“登堂入室”出自《论语》,意即登上厅堂进入内室,指学问、技艺由浅入深,达到一定的造诣。C.古代制竹简以火烤竹去湿,刮去竹青部分便于书写和防蛀,称为“汗青”或“杀青”。后来“汗青”指“史册”,例如“留取丹心照汗青”;“杀青”现多指影视作品前期拍摄完成。D.古人将一夜从19点开始分为五更,每更一个时辰,《湖心亭看雪》中的“更定”指一更,即零点前后。 3. (2016·西宁)下列各项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罗曼·罗兰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着名的人道主义作家。他认为当时的欧洲是一个需要伟人的社会,为此他写作了《名人传》。我们在初中阶段还学过其他法国作家的作品,如都德的《最后一课》、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等。B.《水浒》作为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课文《智取生辰纲》就选自《水浒》。 C.《荷叶·母亲》的作者冰心,是我国现代散文家、小说家。《金色花》的作者泰戈尔,是印度文学家,1913年获诺贝尔奖。这两首散文诗都借助具体的形象歌颂了母爱。冰心的《繁星》《春水》是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而写成的。 D.“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篇幅一般不长。如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的《马说》、北宋哲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 4.(2016·黔南州)下列文学知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论语》中“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里的“六十”和“七十”分别被称为“花甲”和“古稀”。 B.季羡林是国际着名的东方学大师,他的文章《我的童年》介绍了自己的家庭和童年的小伙伴等内容,文中充满了对那段幸福、快乐的童年生活的依恋之情。 C.《雁门太守行》中“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里的“黄金台”,相传为战国时燕昭王所建,上面放着千金用来招揽人才。 D.我国现代着名作家沈从文的《云南的歌会》和汪曾棋的《端午的鸭蛋》,都蕴含着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抒发了作者内心深处对民间文化的由衷赞叹。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最全汇总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最全汇总 一、常见借代词语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学 6、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12、汗青:史册 13、伉俪:夫妻14、白丁、布衣:百姓 15、伛偻,黄发:老人16、桑麻:农事 17、提携,垂髫:小孩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20、华盖:运气 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22、庙堂:朝廷 二、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 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 儒家:孔子孟子法家:韩非子 道家:庄子、列子墨家:墨子 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 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 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20、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泼溜希金、阿巴贡。

名著阅读与文学常识答案

名著阅读与文学常识答案 1、下边的雅称分别是哪位诗人的?请填写在括号里。 诗仙诗骨诗狂诗杰大李杜小李杜 陈子昂——(诗骨) 王勃——(诗杰) 贺知章——(诗狂) 李白——(诗仙) 杜甫——(诗圣) 李商隐、杜牧——(小李杜)李白、杜甫——(大李杜) 2、我国古典名著中塑造了众多经纶满腹、智慧过人的艺术形象。一直被

人们视为智慧化身的诸葛亮,其“草船借箭等世人耳熟能详的故事无不闪耀着知识与智慧的光芒;《水浒传》绰号)吴用,梁山运机巧,水泊展谋略,识广才高,魅力四射??其实,他们的聪颖与智慧离不开丰富的阅历,更离不开广播的学识。这正应了英国著名思想家培根的至理名言:知识就是力量。 3、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其故事情节曲折、扣人心弦。你最喜欢的两个故事是: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 4、能够与“花和尚”形成工整对仗 的一个短语是(c) a、智多星 b、青面兽 c、黑旋风 d、豹子头 5、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中的“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中所写的“魏武”指的是《三国演义》里的曹操,其中“遗。

6、古往今来,许多文学作品都写过石头:女娲曾以石补天,精卫曾以石填海,,子。 7、《智取生辰纲》出自我国古代名著 《水浒传》。这则故事中因丢失生辰纲后来被逼上梁山的人物是杨志。 8、与下列对联、诗文有关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聊斋志异》《三国演义》①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②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9、《红楼梦》中,有一个女子,她模样标致,语言爽利,心机极深细,但“机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这个人是王熙凤;还有一个女子,他寄人篱下,

专项复习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专项复习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一、文学常识 1.填空。 (1)一篇新闻可分为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个部分,其中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 (2)《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3)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文学家、思想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其作品深刻地展现了俄国剧烈的社会变动。 (4)《三峡》作者郦道元,字善长,范阳涿县人,北魏地理学家,著有《水经注》。(5)《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宋代文学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这派代表,并称“苏辛”。 (6)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 (7)王维,字摩诘,盛唐诗人的代表,“山水田园”派代表人物,有“诗佛”之称。王维擅书画,亦通音律,多才多艺。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王摩诘文集》等行世。(8)《钱塘湖春行》作者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三大诗人之一。其诗早年与元稹齐名,称“元白”;晚年又与刘禹锡齐名,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9)《背影》的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 (10)《苏州园林》作者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著有童话故事《稻草人》,长篇小说《倪焕之》。 (11)《〈孟子〉二章》的作者是孟子,名轲,字子舆,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后人以“孔孟”并提,被称为“亚圣”。 (12)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西汉(朝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所著《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13)陶渊明,东晋诗人、辞赋家。名潜,字元亮。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 (14)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15)《赤壁》选自《樊川诗集注》,作者杜牧,唐朝著名诗人,和李商隐并称“小李杜”。(16)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在政治上负有盛名。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2.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 A.《三峡》——东晋——郦道元 B.《背影》——现代——朱自清 C.《中国石拱桥》——当代——茅以升 D.《周亚夫军细柳》——西汉——司马迁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汇总

初中文学常识集锦 古今中外重要作家作品选粹 1.《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使用赋、比、兴的手法。《关雎》选自《诗经·周南>,《蒹葭》选自《诗经·秦风》。 2.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作者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 3.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被推尊为“亚圣”。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向背。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记录了孟子的言行,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 4.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他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有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他用楚辞形式创写了我国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即遭遇忧愁,“离”通“罹”),还有《九歌》《九章》《天问》等。 5.《左传》相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比较详细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春秋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大事,《曹刿论战》即选自此书。 6.司马迁,汉朝人,著《史记>。鲁迅称该书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7.《战国策》,记载战国时期各国游说之士的策略。由西汉刘向整理而成,共计12国,33篇,国别体史书。此书还有《国策》《短长书》之名称。《战国策》长于说事。《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即选于此书。 8.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观沧海》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9.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官至蜀汉丞相,诗歌以《梁父吟》最著名。《出师表》是千古传诵的名篇。 10.陈寿,西晋史学家,著有国别体史书《三国志》。 11.《木兰诗>,民间叙事诗,北朝乐府民歌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12.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文学史上称“田园诗人”,东晋著名诗人。散文有《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诗歌有《归园田居》《饮酒》等。 13.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撰《水经注》。《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名篇有《三峡》。 14.初唐四杰:王勃、卢照邻、杨炯、骆宾王。王勃有抒情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5.孟浩然,唐代山水田园诗人。作品有《过故人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等。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大全最完整版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 中考文学常识复习 一、文体知识 文学体裁包括古代文体常识和现代文体常识两点。 古代文体:古代文体大致上可以分为韵文、骈文、散文,包括史传文。 韵文,即讲究押韵的文体,包括诗、词、赋、铭。散文,包括史传文、议论文、杂记文、应用文等。骈文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下面择其重点予以说明。 1、古体诗、近体诗 唐朝人把唐朝时盛行的格律很严的律诗、绝句称为近体诗,把唐以前的格律不严、形式较为自由的诗称为古体诗。现在一般把律诗和绝句称为近体诗,而把其他的统称为古体诗。古体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诗经》、《乐府》也属于古体诗。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两种,又有五言和七言之别。律诗共八句,分四联: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偶句押平声韵,中间两联的上下两句要讲究对仗。绝句共四句,其格律要求大体上与律诗相同,只是上下两句的对仗要求不是很严。 2、辞、赋、骈文 辞即楚辞,属诗歌。篇幅、句子较长,句式参差错落,形式自由,多用“兮”字,以抒情为主,有浓厚的浪漫色彩,以屈原的《离骚》为其代表。 赋,源于战国后期,句子大体整齐押韵,间杂散文句式,着力铺陈事物,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代表人物为司马相如。 骈文,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全篇基本上用对偶句构成,讲究用典,词藻华丽,因大多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又称“四六文”,也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高中学过的《朱元思书》、《阿房宫赋》便是此种文体。

3、词、曲 词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盛行于宋。是诗歌的发展,故称之为“诗余”。它有多种词牌,各种词牌都有其固定的格式,包括字、句多少,平仄押韵等。其句式长短不一,又称为长短句。按字数的多少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字至90字)、小令(58字以下)。 曲,盛行于元代,故称“元曲”,也是配乐的诗。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是清唱曲,杂剧是演出曲。散曲又可分为小令和套曲两类,其中小令由一支曲子组成,套曲也叫套数,由多支曲组成。杂剧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其结构是四折(相当于四幕)加一个楔子(序幕),其构成有科(人物动作、舞台效果的说明)宾白(人物对话、独白等)、唱词,角色有旦(女角)、末(男角)、净(花脸)、外(老年男子)、丑(丑角)等。曲有曲牌,规定其字数,句数、平仄、押韵的固定格式。宫调表示曲调声音的高低。 4、史传文 属历史散文,包括编年体(如《左传》、《资治通鉴》)、国别体(如《国语》、《战国策》)、纪传体(如《史记》、《汉书》、“二十四史”)、断代体(如《汉书》、《后汉书》)、通史体(如《史记》、《资治通鉴》)。 5、论说文 古代的论说文是从诸子论学语录发展形成的,它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若干种:“论”议论事理;“说”申说事理。 6、杂记文 包括名胜游记、山水游记。书画杂物记、人事杂记四类。杂记文范围很广,在部分题目有“记”字。记载历史掌故,遗闻轶事、科学资料、文字考证等文章均包括在内。 7、应用文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1.(2016·济南改编)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国演义》第九十一回“祭泸水汉相班师,伐中原武侯上表”中,“武侯”即诸葛亮。 B.《简·爱》中女主人公自尊、独立性格的形成,是与她童年的幸福生活分不开的。 C.《繁星》《春水》兼采中国古典诗词和泰戈尔哲理小诗之长,善于捕捉刹那间的灵感,以三言两语抒写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D.《海底两万里》描绘的是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渴望上天入地、自由翱翔的梦想。 2.(2016·德州)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科举考试中的乡试一般在秋天举行,称“秋闱”,因正是桂花开放时节,故金榜题名也称“折桂”。 B.“崔九堂前几度闻”中的“堂”是居所名称,古代居所前为“堂”,后为“室”。成语“登堂入室”出自《论语》,意即登上厅堂进入内室,指学问、技艺由浅入深,达到一定的造诣。 C.古代制竹简以火烤竹去湿,刮去竹青部分便于书写和防蛀,称为“汗青”或“杀青”。后来“汗青”指“史册”,例如“留取丹心照汗青”;“杀青”现多指影视作品前期拍摄完成。 D.古人将一夜从19点开始分为五更,每更一个时辰,《湖心亭看雪》中的“更定”指一更,即零点前后。 3. (2016·西宁)下列各项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罗曼·罗兰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他认为当时的欧洲是一个需要伟人的社会,为此他写作了《名人传》。我们在初中阶段还学过其他法国作家的作品,如都德的《最后一课》、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等。 B.《水浒》作为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课文《智取生辰纲》就选自《水浒》。C.《荷叶·母亲》的作者冰心,是我国现代散文家、小说家。《金色花》的作者

初中语文必背文学常识

初中语文必背文学常识大全 一、常见借代词语: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学 6、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 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 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册 13、伉俪: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 15、伛偻,黄发:老人 16、桑麻:农事 17、提携,垂髫:小孩 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 20、华盖:运气 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 22、庙堂:朝廷 二、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得就是韩愈与柳宗元,她们就是唐朝古文运动得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 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得伟大诗人,她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她就是儒家学派得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就是唐代伟大得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得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得“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就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就是汉朝得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就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就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就是她得书屋名,“志”就是记叙,“异"就是奇怪得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 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 儒家:孔子孟子 法家:韩非子 道家:庄子、列子 墨家:墨子 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 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 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就是东晋得陶渊明(陶潜),她“不为五斗米折腰”。 20、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泼溜希金、阿巴贡。 21、中国吝啬鬼得典型:严监生. 三、中国文学之最: 最早得诗歌总集就是《诗经》; 最早得爱国诗人就是屈原; 最早得田园诗人就是东晋得陶渊明; 最早得也就是最杰出得边塞诗人就是盛唐得高适与岑参;古代最杰出得豪放派词人就是北宋得苏轼; 古代最杰出得女词人就是南宋得李清照; 古代最著名得爱国词人就是南宋得辛弃疾; 古代最伟大得浪漫主义诗人就是唐代得李白; 古代最伟大得现实主义诗人就是唐代得杜甫; 古代写诗最多得爱国诗人就是南宋得陆游; 古代最著名得长篇神话小说就是明代吴承恩得《西游记》;古代最著名得长篇历史小说就是明初罗贯中得《三国演义》; 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得长篇小说就是元末明初施耐庵得《水浒传》; 古代最伟大得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就是清代曹雪芹得《红楼梦》; 古代最杰出得长篇讽刺小说就是清代吴敬梓得《儒林外史》; 古代最杰出得文言短篇小说集就是清代蒲松龄得《聊斋志异》; 古代最早得语录体散文就是《论语》; 古代最早得记事详备得编年体史书就是《左传》; 古代最早得纪传体通史就是《史记》; 古代最杰出得铭文就是唐代刘禹锡得《陋室铭》; 现代最伟大得文学家就是鲁迅; 现代最杰出得长篇小说就是茅盾得《子夜》; 现代最有影响得短篇小说集就是鲁迅得《呐喊》. 四、文化常识: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积累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积累 导读:【初中语文文学常识积累】 一、常见借代词语: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学 6、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 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 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册 13、伉俪: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 15、伛偻,黄发:老人 16、桑麻:农事 17、提携,垂髫:小孩 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 20、华盖:运气 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 22、庙堂:朝廷 二、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 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

《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 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 儒家:孔子孟子 法家:韩非子 道家:庄子、列子 墨家:墨子 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 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 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专项复习(三)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专项复习(三)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一、文学常识 1.《沁园春·雪》是一首词(体裁),作者是毛泽东,“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标题。 2.《我爱这土地》选自《艾青诗选》,作者是艾青,原名蒋正涵,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光的赞歌》《向太阳》等。 3.《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作者是雨果,法国(国籍)作家,主要作品有《九三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4.《岳阳楼记》选自《范仲淹全集》,作者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朝代)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5.《醉翁亭记》作者是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6.《行路难》(其一)作者是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朝代)诗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是刘禹锡,唐代(朝代)诗人,在扬州的一次酒宴上,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他屡遭贬谪、怀才不遇的命运给予同情,故其作此诗答谢。 7.《水浒传》又称《水浒》,是一部以北宋末年(朝代)宋江(人名)领导的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体裁)长篇白话小说。作者是施耐庵,元末明初(朝代)小说家。 8.《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描写了三国(朝代)时期的历史故事,集中表现了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作者是罗贯中,元末明初(朝代)小说家。 9.《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作者吴敬梓,清代(朝代)小说家。 10.曹雪芹,名霑,字梦阮,清代(朝代)小说家。《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11.下列对鲁迅作品的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 ) A.《故乡》——《彷徨》——小说集 B.《阿长与〈山海经〉》——《朝花夕拾》——散文集 C.《风筝》——《野草》——散文诗集 D.《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且介亭杂文》——杂文集 (解析:A.《故乡》——《呐喊》——小说集。) 12.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D) A.《乡愁》——余光中——台湾 B.《水调歌头》——苏轼——北宋 C.《湖心亭看雪》——张岱——明末清初 D.《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英国 (解析:D.《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法国) 二、名著阅读 (一)《艾青诗选》 1.下列对于《艾青诗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发表《我爱这土地》这首诗时第一次署名“艾青”,这是他的成名作。 B.20世纪30年代,艾青的诗歌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光明”。 C.《艾青诗选》中的诗歌也是自由体诗的代表,表现出简洁明快的特点,呈现出散文化、口语化的风格,诗中含有大量的设问、呼告、对话、引语等,极大地增强了真切感和表现力。 D.绘画出生的艾青,在他的诗歌创作中还明显地表现出“诗中有画”的特点,诗作具

名著及文学常识

中考课外名著阅读集萃 1、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个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是关羽。这本书有关这个英雄的传奇故事还有许多,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其中一个故事的名字:大意失荆州。“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等情节说的是这部名著中另一位英雄人物武松的故事。 2、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农民起义英雄形象,请列举有关人物(不少于5人)“及时雨”宋江、“智多星”吴用、“豹子头”林冲、“黑旋风”李逵、“青面兽”杨志、“花和尚”鲁智深、“一丈青”扈三娘、“母大虫”顾大嫂、“母夜叉”孙二娘。 3、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叛精神的故事情节是大闹天宫。 4、他在一座无人荒岛上生活多年后,收得一土人为奴,取名“星期五”。在岛上生活28年后,因帮助一个船长制服叛变的水手,得以乘船返回自己的祖国,他在成为巨富后派人到岛上继续垦荒。他的名字叫鲁宾逊这部作品叫《鲁宾逊漂流记》。 5、他在生活底层长大,后来和战友们一道策马扬刀,南征北战,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与恶劣的自然条件顽强斗争,表现了极大的智慧和积极性,当他病魔缠身躺在病床上时则克服困难,开始创作,继续为党和人民工作。这个著名的文学形象就是保尔,作品是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练成的》。 6、古代的“岁寒三友”指松、竹、梅。 7、著名作家郭沫若曾经写过一副对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对联称赞了一位借“写鬼写妖”来“刺贪刺虐”的清代名家,请你写出这位清代名家的姓名蒲松龄。他的一部著作《聊斋志异》。 8、《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是指哪三个人?他们各自的性格怎样? 刘备(忠厚善良、礼贤下士)、关羽(忠肝义胆、一身正气)、张飞(勇猛粗暴、嫉恶如仇)。 9、《三国演义》中哪两位人物青梅煮酒论英雄,他们各自的内心是怎样? 曹操:故意试探刘备,看他是否能成大业,胸怀大志。 刘备:生怕自己被曹操看出破绽,竭力掩盖,内心恐慌。 10、“群英会中计”是哪部名著中的情节?谁中谁的计?两个人的性格怎样? 设计者:周瑜;善使谋略、聪明机智。中计者:蒋干;自作聪明,败事有余。 11、七擒孟获是那部古典名著的情节?是谁擒了猛获?为什么要七擒? 是《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情节,是诸葛亮擒的孟获。共七擒七纵,是谈诸葛亮听从马谡的建议,征服心理,以求南方的长治久安。 12、“巧授连环计”是哪部名著中的情节?”涉及哪两个人物?为什么要连环计?《三国演义》曹操、庞统,庞统献连环计表面上是为解决曹军不习水战晕船的难题,实际上是为周瑜火烧战船作准备。 13、《三国演义》中“过五关斩六将”的是谁?斩了谁手下的六将?为何要过关斩将?关羽,斩了曹操手下的六主将,因为这六人阻挡他寻找大哥刘备的去路。 14、“草船借箭”是谁向谁借箭?这个“借”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周瑜设计陷害诸葛亮,诸葛亮将计就计趁大雾天扎草人攻打曹营,借来十万支箭,完成任务。 15、你怎样评价《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 表现了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迫切心情和胸怀大志,不拘小节的宽广胸怀。 16、《三国演义》中“赔人夫人又折兵”的是谁?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又是谁? 孙权;诸葛亮_。 17、《三国演义》中,你最欢地的情节是什么?为什么?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从中可见关羽对刘备的一片忠心。 18、《三国演义》中“三英战吕布”的“三英”指哪三个人? 刘备;关羽;张飞。 19、《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两段话:“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说此话者是 徐庶,被赞誉的人是诸葛亮。 20、“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这一肖像描写写的是哪部小说中的哪个人物? <三国演义>_;_关羽_。 21、曹操说:“宁教我负天下,休教天下人负我”你怎么看待他的这种观点? 反对这观点:因为这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极端自私的人生观;或赞成这观点:要成大业就要在关键时刻忍痛割爱,不能有妇人这仁。 22、杜牧《赤壁》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句子写的是哪一场战役?涉及到哪两个主要人物? 赤壁之战;曹操、周瑜。 23、《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的是哪几位好汉?各自的绰号是什么? 晁盖:晁天王;陆云龙:公孙胜;吴用:智多星;阮小二:立地太岁; 阮小五:短命三郎;阮小七:话阎罗;刘塘:赤发鬼;白胜:白日暑。 24、“风雪山神庙”是哪部书的情节?涉及到哪两个人物,性格怎样? 林冲:逆来顺受;陆骞:阴险狡诈出卖朋友。 25、《水浒传》中“大闹野猪林”涉及到哪两个重要人物,他们的性格怎样? 鲁智深:性格粗犷,敢作敢当为朋友两肋插刀;林冲:逆来顺受,武艺高强。 26、《水浒传》中写出林冲性格中忍辱含诟,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转变成奋起反抗,杀人报仇,投奔梁山的情节是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草料场。27、《水浒传》中这样写道:“山顶上立一面杏黄旗,上书‘替天行道’四字,忠义堂前绣字红旗后面:一书‘山东呼保义’一书‘河北玉麒麟’”。请问,上段话中的字是哪两位首领的称谓? 宋江、卢俊义。 28、《水浒传》中宋江率军战胜方腊以后,在回师途中鲁智深坐化、林冲、杨志、杨雄、时迁病死,燕青、李俊、童威、童猛全身退隐。由李俊带头,在太湖小结义。29、《红楼梦》中最热闹的情节是_元妃省亲_,最有趣的情节是_刘姥姥进大观园_,最凄惨的情节是_黛玉焚稿__。 30、《红楼梦》中提到的”金陵十二钗正册里都有谁? 元春、迎春、探春、惜春、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王熙凤、李纨、秦可卿、巧姐、妙玉。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练习题答案

cabda 1.名著阅读。 《西游记》第四十七、四十八回,唐僧四人遇阻【甲】。夜宿陈家村,巧遇观音菩萨莲花池里的【乙】变成的妖怪(灵感大王)祭祀,孙悟空与其斗法。救得童男童女,后得菩萨和老鼋相助,师徒四人渡过此河。 上文中的甲指通天河(河名),乙指金鱼(动物名)。 2.北大教授林庚在《〈西游记〉的童话性》一文中写道,儿童对同一人物的想象,可能随着具体情境的变化而出现前后不一致甚至完全矛盾的现象,这在《西游记》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三藏一行来到火焰山,孙行者买了一块熟糕,托在手中,好像拿着火盆中的灼炭、煤炉内的红钉,烫得他左手倒在右手,右手换在左手。 此处孙行者如此怕烫,可是小说中也有多处孙行者不惧灼热的情节。请举一例。 示例一:齐天大圣大闹天宫时,被众天兵押去斩妖台下,绑在降妖柱上。南斗星君令火都众神,放火煨烧孙悟空,不能烧着。示例二:齐天大圣被太上老君放在八卦炉内。以文武火煅烧七七四十九日,反炼得火眼金睛。示例三:车迟国孙行者与妖道斗法,与羊力大仙比在油锅里洗澡,“翻波斗浪,就似负水一般玩耍”。 3.名著阅读。 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 (1)选段中的“他”是名著《骆驼祥子》中的主人公祥子。 (2)选段主要采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主人公最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外貌描写。主人公最初是一个老实、坚韧、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的下层劳动人民。 4.(2019·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出版社的沉默越来越急人。失败的预兆一天比一天更明显了。他觉得,如果他的著作遭到无条件的拒绝,那就是他的灭亡。那样他就不能再活下去了。活下去也没有意义了。 此时此刻,郊区滨海公园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他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为了挣脱铁环,争取归队,使你的生命变得有用,你尽了一切努力了吗?” 他每次的回答都是:“是的,我似乎已经尽了一切努力了!” 从文段中“他”的内心冲突和书中所描写的“他”的经历中,你觉得英雄是怎样产生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一是经受艰苦考验(如保尔四次面临死亡威胁,忍受丧失正常工作能力的痛苦等);二是具备崇高的理想和强大的内心(如这里提及的在公园准备自杀时战胜了自我);三是“尽一切努力”的坚忍不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