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库含答

《土地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库含答
《土地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库含答

土地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库含答

一、名词解释:

1、土地

2、土地的自然供给

3、土地的经济供给

4、土地需求

5、级差地租

6、绝对地租

7、地租

8、地价

9、xx

10、土地集约利用

11、土地的规模利用

12、土地的利用规模

13、xx 计划

14、土地计划利用

15、可持续发展

16、土地可持续利用

17、土地人口xx

18、土地所有制

19、土地使用制

20、产权

21、土地所有权

22、土地使用权

23、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

24、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转让

二、名词辨析

1.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

2.土地报酬和土地肥力

3.土地市场运行模式和土地市场运行机制

4、级差地租I和级差地租II

三、辩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原因)

1、土地的自然供给是针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以及动植物的生长而言的《土地经而土地的经济供给则主要是针对土地具体的不同用途而言的因此两者之间没有关系《土地经济学

2、土地市场是依靠以土地的供求机制为核心的市场机制的作用来运行的土地价格的形成是由土地的供给与需求来决定的

3、土地规模经济的来源包括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是指整个行业或者整个区域的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而使得个别生产经营单位成本增加收益减少

4、土地利用规模即土地规模利用《指一个单位经营土地数量的大小《土地

5、农业区位论与工业区位论的中心思想都是通过合理布局以减少运输费用来获得最大利润

6、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即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指国家以有偿的方式将国有土地出让或转让给他人使用

四、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不属于土地的经济特性的是:()

A、功能的永久性

B、供给的稀缺性

C、利用方式的相对分散性

D、利用后果的社会性

2、属于政府管理土地市场的法律手段的是:()

A、土地储备制度

B、土地交易许可制度

C、土地登记制度

D、土地计划利用制度

3、影响土地经济供给的基本因素的是:()

A、气候条件

B、具有可供人类利用的生产资源

C、交通条件

D、社会需求

4、耕地的供求的变化

主要受下列哪个因素的影响?()

A、人地关系的紧张程度

B、人均粮食占有量

C、土地的利用率

D、人均耕地占有量

5、首次系统地论证了土地位置与地租的关系的科学家是:()A、屠能B、马克思

C、xx.xx

D、xx

6、不属于土地价格的特点的是:()

A、土地价格主要由土地需求决定

B、土地价格不是土地的权益价格

C、土地价格呈上升趋势

D、土地价格具有强烈的地域性

7、在我国

可以抵押的房地产有:()

A、行政机构所有的房地产

B、权属有争议的房地产

C、政府代管的房地产

D、依法获得的期房所有权

8、评价xx 的经济效益的各类方法中属于动态分析方法的是:()

A、贴现系数法

B、投资回收期法

C、投资收益增长率法

D、投资产品增长率法9、

关于"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说法错误的是:()

A、该规律的本质应是”变动要素的报酬变化规律”

B、"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是针对人类生产的历史过程而言的

C、"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属于生产力的范畴

与生产关系无关

D、"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为人们找出资源的最佳组合和投入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10、不属于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特点的是:()A、地区性B、唯一性

C、层次性

D、适应性

五、多项选择题

1 、下列说法中

属于土地自然特性的有:()

A、土地功能的永久性

B、土地供给的稀缺性

C、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

D、土地质量的差异性

E、xx方向变更的困难性

2、下列关于区位理论的各种说法中

正确的有:()

A、从经济实质上看

xx 的理论基础是农业区位的级差地租

B、韦伯的工业区位论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运输、劳动力以及集聚因素相互关系的分析与计算

找出工业产品生产成本最低的点作为工业企业的理想区位

C、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是从中心居民点的物品供应、行政管理、交通运输等主要职能的角度

论述了xx居民点的结构及其形成过程

D、空间结构理论是涉及到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城镇居民点区位的综合区位论

E、区位理论是关于自然物质及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在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的学说

3、建立土地市场的必要条件有:()

A、市场经济环境

B、土地产权明晰

C、发达的土地金融市场

D、必要的土地法规

E、区域性的市场中介机构

4、xx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

A、先调查、评价、规划

后开发利用

B、以集约利用为主与保证适量的耕地面积相结合

C、在农业优先的前提下

统筹安排用地比例

D、专业化利用与综合利用相结合

E、三效益(经济、社会、生态)最大化

5、下列关于土地报酬变化阶段的定量分析的说法中

正确的有:()

A、当APP (平均产量)达到最大值时

TPP(总产量)也达到最大值

B、当MPP (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值时

TPP也达到最大值

C、MPP曲线与APP曲线总是相交于APP曲线的最高点

D、EPP(生产弹性)表示报酬的强弱及变化方向

E、理性的生产者

总是在生产的第二阶段进行投入

6、土地价格评估应遵循的原则有:()

A、公平原则

B、收益最大化原则

代原则

D、预期收益原则

E、供需原则

7、国有企业改革中

原划拨土地使用权可采取的土地资产处置方式包括:()

A、出让

B、保留行政划拨

作价入股

D、授权经营

E、租赁C、替

C、8、下列关于城市土地利用特性的各种说法

正确的有:()

A、位置在xxxx中很重要

B、xx途径的多样性

C、面积对于城市土地利用具有较小的限制作用

D、很难改变用途

E、交通运输对xx不重要

9、下列关于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各种说法中

正确的有:()

A、所谓总量

是指耕地数量的总和

B、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具有长远性

C、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具有区域性

D、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要考虑环境的适应性

E、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是指一定时期耕地的质量和数量的总和不变10、下列关于土地出让市场的各种说法

正确的有:()

A、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地块、用途由市、县人民政府决定

B、我国境内外的一切公司、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

都可以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

C、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年限

一般根据不同行业和经营项目的实际需要确定如综合用地的最高年限为40 年

D、土地使用权出让

可以采取协议、招标、拍卖三种方式

但经营性用地

只能采取招标和拍卖

E、地下的各类自然资源、矿藏以及埋藏物等不在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之列

六、简述题

1、如何理解人口与土地需求的关系?

2、简述土地经济供给的影响因素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