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大学语文小说单元试题汇总(07-17)

自考大学语文小说单元试题汇总(07-17)
自考大学语文小说单元试题汇总(07-17)

小说单元历年真题

一、单选

1.下列《婴宁》的人物中,导演一幕幕喜剧的是()08.10

A.鬼母B.狐母C.婴宁D.王子服

2.下列《婴宁》人物中,督导婴宁从“笑辄不辍”、“少教训”到成为“全人”的是14.04

A.王子服

B.狐母

C.鬼母

D.婆母

3.《婴宁》情节发展的内在脉络是()11.10

A.狐母生狐女、埋荒山、求合葬B.王子服遇美女、寻美女、娶美女

C.鬼母养狐女、教狐女、嫁狐女D.婴宁隐于笑、爱笑、矢不复笑

4.下列《婴宁》所提到的行为方式中,体现了婴宁反抗礼法束缚的12.01

A.见人辄笑

B.矢不复笑

C.笑须有时

D.笑处嫣然

5.《婴宁》中,使婴宁“反笑为哭”的情节是13.07

A.移葬鬼母B.戏西人子C.邻人讼生D.嫁王子服

6. 《婴宁》中婴宁的自然天性受到社会束缚的具体表现是什么()1

7.04

A. 矢不复笑

B.忍笑而立

C.笑辄不辍

D.反笑为哭

7.《婴宁》写移葬鬼母时,婴宁的表现是()16.04

A.孜孜憨笑

B.笑不可遏

C. 矢不复笑

D.反笑为哭

8.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婴宁自然天性的是( )09.1

A.爱笑B.痴憨C.狡黠D.阴险

9.《宝黛吵架》中,宝玉“后悔:‘方才不该和他较证,这会子他这样光景,我又替不了他。’”属于()

08.04/09.10/1007/1107

A.语言描写B.行为描写C.肖像描写D.心理描写

10.《红楼梦》中,《宝黛吵架》与其他篇章所用人物描写方法不同之处是:比较多地运用了()1101

A.行为描写

B.语言描写

C.心理描写

D.细节描写

11.《宝黛吵架》中负气砸玉的人是( )12.04

A.宝玉

B.黛玉

C.袭人

D.紫鹃

12.《宝黛吵架》中,宝黛吵架的直接起因是13.10

A.宝玉问病

B.张道士提亲

C.宝玉砸玉

D.黛玉铰玉穗子

13.《宝黛吵架》中写宝黛二人内心后悔,一个临风洒泪,一个对月长吁,与之相对应的话语是14.10

A.将真心真意瞒起来,都只用假意试探

B.两假相逢,终有一真

C.不是冤家不聚头

D.人居两地,情发一心

14.《宝黛吵架》中,说“不是冤家不聚头”的是()09.4

A.袭人

B.宝玉

C.黛玉

D.贾母

15.下列《宝黛吵架》语句中,属于贾母评说宝黛关系的16.10

A.两假相逢,终有一真 B. 不是冤家不聚头C.人居两地,情发一心D.眼不见,心不烦

16、《宝黛吵架》写黛玉爱之至深反生怨情的表现是15.04

A、提起张道士说亲的话头

B、痛哭呕药

C、在潇湘馆临风洒泪

D、抢铰玉石穗子

17.《断魂枪》中,沙子龙的个性特点是()07.7

A.武艺高强,孤傲内向B.嗜艺如命,豪爽固执C.庸俗自私,争强好胜 D.迷恋国术,好学进取18.《断魂枪》中沙子龙的性格特征是()12.07

A.武艺高强,孤傲内向B.庸俗自私,争强好胜C.自吹自擂,粗俗浮夸D.豪爽固执,嗜艺如命

19.《断魂枪》中,嗜艺如命,执意要学“五虎断魂枪”是13.10

A.王三胜

B.沙子龙

C.小顺

D.孙老者

20.《断魂枪》中,孙老者的主要个性特点是( )1010

A.争强好胜

B.嗜艺如命

C.落寞孤傲

D.有时代感

19.《断魂枪》中争强好胜、庸俗自私的人物是15.10

A.王三胜B.孙老者C.二麻子D.沙子龙

20.最能体现《断魂枪》主旨的事件是( )1104

A.王三胜卖艺

B.沙子龙不传断魂枪

C.孙老者求艺

D.孙老者打败王三胜

21.铁凝《哦,香雪》中体现香雪执著性格的最重要情节是()07.10

A.每晚七点都要去看火车

B.每晚七点都要去看“北京话”

C.为了铅笔盒冲上火车

D.为了不误课夜行30里

22《哦,香雪》的整体结构特点是( )1001

A.思想感情的多重性

B.全景描述中突出中心画面

C.以看火车为聚集点

D.借景物描写表现人物心情

23.《哦,香雪》中所描写的中心情节是()1101

A.火车开进香雪的家乡

B.香雪跟旅客和和气气作买卖

C.“北京话”打开香雪的眼界

D.香雪爬上火车换取铅笔盒

24.《哦,香雪》作者对香雪的主要情感倾向是13.01

A.哀叹

B.同情

C.赞美

D.担忧

25.《哦,香雪》中热情地劝香雪留在话山口站自己亲戚家住一夜再回台儿沟的人是13.04

A.中年女乘务员

B.“北京话”

C.女大学生

D.凤娇

26.《哦,香雪》写香雪为了小小的“铅笔盒”心愿,不计后果地冲上火车,所体现的人物形象特征是14.10

A、心地纯真

B、性格执着

C、泼辣鲁莽

D、富有激情

27.《哦,香雪》中,运用心理描写的句子有16.04

A.娘攒下鸡蛋,不是为了让他乱打主意啊!可是,为什么那诱人的哒哒声总是在耳边响个没完。

B.她尽量高高的踮起脚尖,希望车厢里的人能看见她的脸。

C.当她断定它属于靠窗那位女学生模样的姑娘时,就果断的跑过去敲起了玻璃。

D.当她红着脸告诉女学生,想用鸡蛋和她换铅笔盒时,女学生不知怎么地也红了脸。

28.林海音《金鲤鱼的百裥裙》所叙说的故事发生在()07.10

A.明末清初

B.清末民初

C.抗战时期

D.建国初期

29.下列作品中,旨在表现古老中国正在发生现代化转折的是()07.7

A.《哦,香雪》B.《金鲤鱼的百裥裙》C.《断魂枪》D.《都江堰》

30.林海音《金鲤鱼的百裥裙》的主旨是()08.07

A.抒写儿孙对金鲤鱼的怀念

B.揭示封建等级观念的严酷

C.歌颂金鲤鱼对名分的抗争

D.点明百裥裙尚未完工的真相

31.《金鲤鱼的百裥裙》的整体构思特点是()09.1

A.以近知远B.以小见大C.以古知今D.以大见小

32.《金鲤鱼的百裥裙》中最能突显主题的情节是金鲤鱼()09.4

A.做了许老爷的姨太太

B.生了儿子却被大太太夺去

C.穿一次百裥裙梦想的破灭

D.始终未能将百裥裙的带子缝上去

33.《金鲤鱼的百裥裙》中,开头和结尾都写到孙女要穿百裥裙的情景,对表现金鲤鱼悲惨命运作用是( )1001

A.对比反衬

B.铺垫烘托

C.侧面渲染

D.象征暗示

34.《金鲤鱼的百裥裙》中,对金鲤鱼的悲惨命运起到了侧面烘托作用的情节是()12.04

A.许大太太要求穿旗袍

B.龚嫂子质疑金鲤鱼穿百裥裙

C.珊珊欣赏百裥裙

D.振丰出国留学

35.《金鲤鱼的百裥裙》中,先写孙女发现百裥裙,接着叙写百裥裙的来历,这种叙述方式是12.10

A.顺叙

B.倒叙

C.插叙

D.平叙

36.《金鲤鱼的百裥裙》中舍不得在公开场合展示百裥裙的人物是16.10

A.金鲤鱼B.振丰C.珊珊D.珊珊妈妈

37.《苦恼》中,车夫姚纳的主要苦恼是()09.10

A.天黑雪大无人乘车

B.儿子死了无依无靠

C.诉说苦恼无人肯听

D.收入微薄生活艰难

38.契诃夫《苦恼》中,能够听姚纳诉说烦恼的是()1004

A.军人B.青年C.马车夫D.小母马

39.《苦恼》的主要情节是( )1010

A.大雪纷纷下,车夫无生意

B.车夫死儿子,年老无依靠

C.母马挨鞭子,车夫遭打骂

D.苦恼无处诉,只能对马说

40.契诃夫《苦恼》在整体构思上的特点是()1107

A.以近说远B.以熟说生C.以小见大D.以古讽今

41.《苦恼》中不听姚纳倾诉并谩骂姚纳的人是()1201

A.军人

B.驼背乘客

C.看门人

D.年轻车夫

42.《苦恼》中,能够倾听老车夫姚纳诉说的是12.10

A.军人

B.青年

C.看门人

D.小母马

43、下列作品中,使用倒叙方法的是15.04

A、《断魂枪》B《哦,香雪》C、《金鲤鱼的百桐裙》D 《苦恼》

44.《苦恼》中写马的处境、遭遇,使人联想姚纳的处境、神态、遭遇,这种表现手法是15.10 A.烘托B.反衬C.类比D.对比

45.下列作品中,以小见大,反映下层小人物悲惨无助的处境和痛苦的心灵的是17.04

A.《断魂枪》

B.《金鲤鱼的百裥裙》

C.《苦恼》

D.《麦琪的礼物》

46.下列作品中,运用了倒叙方式的是( )07.4

A.《苦恼》

B.《麦琪的礼物》

C.《哦,香雪》

D.《金鲤鱼的百裥裙》

47.《麦琪的礼物》的结构是“一虚一实、双线并行”,其中的虚线是( ) 07.4

A.德拉卖发买表链

B.杰姆卖表买发梳

C.社会底层的贫困

D.作者的热情赞美

48.下列作品,体现“含泪的微笑”独特风格的是()08.04

A.《苦恼》

B.《麦琪的礼物》

C.《婴宁》

D.《哦,香雪》

49.《麦琪的礼物》的语言特点是()1004

A.诙谐幽默B.平易素朴C.清新优美D.雍容典雅

50.《麦琪的礼物》揭示人物心理活动的主要方法是( )1007

A.直接心理刻画

B.自然环境烘托

C.人物对话描写

D.行为和表情显现

51.在下列小说中,巧妙地运用了“一虚一实,双线并行”构思方式的是( )1207 A.《婴宁》B.《金鲤鱼的百裥裙》C.《苦恼》D.《麦琪的礼物》

52.《麦琪的礼物》的主旨是13.01/14.01

A.反映出社会的贫富不均、阶级对立

B.揭露人际间的自私麻木、冷漠无情

C.讽刺上流社会金钱至上、缺乏真情

D.歌颂小人物的善良心性、真挚爱情

53.下列小说作品中运用倒叙手法安排故事结构的是13.04/15.04

A.《断魂枪》

B.《麦琪的礼物》

C.《金鲤鱼的百裥裙》

D.《苦恼》

A.《断魂枪》B《哦,香雪》C .《金鲤鱼的百桐裙》 D 《苦恼》

54.讲述了一个浸染着悲剧色彩的喜剧故事的是13.07

A.《麦琪的礼物》

B.《哦,香雪》

C.《金鲤鱼的百裥裙D.《断魂枪》

55.《麦琪的礼物》中,能够使“示巴女皇”的珠宝、首饰相形见绌的是14.04

A.德拉的美发

B.杰姆的金表

C.玳瑁的发梳

D.白金的表链

二、多选

1.下列《婴宁》中语句,属于鬼母教诲婴宁的有( )10.01

A.颇亦不钝,但少教训,嬉不知愁

B.有何喜,笑辄不辍?若不笑,当为全人

C.小学诗礼,亦好事翁姑

D.人罔不笑,但须有时

E.观其孜孜憨笑,似全无心肝者

2.下列选项中,对《婴宁》评述正确的有()10.04

A.天真爱笑是婴宁的自然天性

B.作者对于婴宁的自然天性赞赏有加

C.迫于社会规范的约束,婴宁“矢不复笑”

D.作者对婴宁的性格转变由衷赞赏

E.婴宁性格的转化意味着个体对社会规范的顺应

3.下列《婴宁》语句中,能表现婴宁性格的有15.10

A.吴笑日:“君意亦痴!此愿有何难遂?当代访之”

B.婢推之以人,犹掩其口,笑不可遏

C.年已十六,呆痴如婴儿

D.操女红精巧绝伦

E.然笑处嫣然,狂而不损其媚,人皆乐之

4.下列关于《宝黛吵架》一文的描述,正确的有()08.10

A.《宝黛吵架》选自长篇章回小说《石头记》B.作者是清代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C.吵架起因是“金玉相对”说D.宝黛吵架是假意试探

E.文中主要运用心理描写方法

5.下列选项中,对《宝黛吵架》评述正确的有()11.10

A.宝黛吵架最初是由张道士为宝玉提亲引起的

B.宝黛吵架是出于假意试探

C.宝黛吵架体现出热恋中少男少女普遍的心理特征

D.《宝黛吵架》中较多地运用了心理描写方法

E.宝黛吵架导致宝黛恋爱关系的破裂

6. 《宝黛吵架》人物语言中,表现人物心理活动的有1201

A.你只管听你的戏去罢;在家里做什么

B.别人不知道我的心,还可恕;连他也奚落起我来

C.难道你就不想我的心里眼里只有你

D.什么劳什子!我砸了你,就完了事了

E.方才不该和他较证,这会子他这样光景,我又替不了他

7.《宝黛吵架》中,二人吵架所体现的行为、心理特点有12.10

A.爱得越深,争吵越多

B.假意试探,言不由衷

C.旁敲侧击,节外生枝

D.求近之心,反成疏远

E.吵架之后,很少后悔

8.下列《断魂枪》的语句中,属孙老者肖像描写的08.04

A.两眼明得像霜夜的大星B.一脸横肉,努着对大黑眼珠

C.眼珠可黑得像两口小井D.黑眼珠更深更小了,像两个香火头E.嘴上几根细黄胡9.下列选项中,对《断魂枪》评述正确的有( )09.1

A.在近代中国,古老的传统文明遭遇西方现代文明的严峻挑战

B.沙子龙留恋断魂枪,是民族文化中保守痼疾的表现

C.沙子龙武艺高强,个性孤傲内向

D.沙子龙心甘情愿将镖局改成客栈

E.作者赞赏孙老者积极进取的心态

10.下列《断魂枪》的人物描写中,属于肖像描写的有14.10

A.谁不晓得沙子龙是利落,短瘦,硬棒,两眼明得像霜夜的大星

B、沙老师有时说句笑话,马虎过去:“教什么?拿开水浇吧!”

C、王三胜,大个子,一脸横肉,努着对大黑眼珠

D、这老家伙有功夫、,脑门亮,眼睛亮一,眼眶虽深,眼珠可黑得像两口小井,深深的闪着黑光

E、孙老者很坚决,两个“不”字把小辫从肩上抡到后边去

11.《哦,香雪》以“哦,香雪!香雪!”的反复呼告收结,所表现的复杂情感有()08.01 A.对贫穷落后的怜悯B.对现代文明的召唤

C.对质朴心灵的赞叹D.对这质朴美可能被现代文明吞没的担忧

E.对现代文明改变质朴美的企盼

12.下列描述,采用拟人修辞手法的有( )1007

A.她的眼睛,“洁如水晶”

B.在火车旁,她“像一叶没根的小草”

C.“风柔和了许多,月亮是这样明净”

D.“月光黯淡下来,群山沉默着”

E.“小溪的歌唱高昂起来”

13.《金鲤鱼的百裥裙》的叙事特点有( )1010

A.使用倒叙方法

B.以百裥裙为中心线索

C.行文夹叙夹议

D.以儿子的行为侧面烘托金鲤鱼

E.结尾以裙子尚未完工来深化主题

14.《金鲤鱼的百裥裙》人物中,未能摆脱封建等级观念的有()12.07 A.许老爷B.许大太太C.金鲤鱼D.龚嫂子E.许振丰

15.下列小说作品中,构思视角独到,以小见大的14.04

A.《婴宁》

B.《宝黛吵架》

C.《金鲤鱼的百裥裙》

D.《哦,香雪》

E.《苦恼》

16.下列小说作品中,通过特定事物的描写凸显社会变化的深刻内涵的有()17.04

A.婴宁在婆家遍植鲜花

B.沙子龙将镖局改为客栈

C.火车开进了香雪的家乡台儿沟

D. 珊珊穿着金鲤鱼未曾穿过的百裥裙参加晚会

E.姚纳的苦恼无人关心,只能与小母马倾诉

17.下列作品中,具有悲剧色彩的有()09.10

A.《婴宁》

B.《断魂枪》

C.《哦,香雪》

D.《苦恼》

E.《金鲤鱼的百裥裙》

18.《麦琪的礼物》的结构精巧的体现有( )1104

A.一实一虚,双线并行

B.结局巧合,出人意料

C.先抑后扬,以小见大

D.运用倒叙,制造悬念

E.首尾呼应,突出主题

19.下列小说中运用了喜剧手法的有()12.04

A.《婴宁》

B.《宝黛吵架》

C.《断魂枪》

D.《苦恼》

E.《麦琪的礼物》

20.下列作品中,属于外国小说的有13.01

A.《婴宁》

B.《哦,香雪》

C.《金鲤鱼的百裥裙》

D.《苦恼》

E.《麦琪的礼物》

21.下列小说所写事物中,对作品整体构思起到关键作用的有15.04

A.《婴宁》中的梅花

B.《断魂枪》中的“五虎断魂枪”

C.《哦,香雪》中的铅笔盒

D.《苦恼》中的小母马E、《麦琪的礼物》中德拉的美发

22.下列语句中属于肖像描写的是16.04

A.一个在潇湘馆临风洒泪,一个在怡红院对月长吁

B.王三胜,大个子,一脸横肉,努着对大黑眼珠看着四围

C.这老家伙有功夫,脑门亮,眼睛亮——眼眶虽深,眼珠可黑得像两口小井,深深的闪着黑光

D.姚纳把雪橇赶到几步以外,伛下腰,任凭苦恼来折磨他

E.那位夫人身躯肥大,肤色白得过分,一副冷冰冰的样子

23. 下列各组艺术形象中,构成对比烘托关系,从而突出小说主题的有16.10

A婴宁;王子服B德拉;杰姆C沙子龙;孙老者、王三胜

D金鲤鱼;珊珊E小母马;军人、阔少、看门人

三、词语解释:

1.生闻之,不觉解颐08.01 /09.04解颐:

2.生恨其痴,无术可以悟之10.07悟之:

3.此愿有何难遂 10.10 遂:

4.生又嘱再四,吴锐身自任而去11.04锐身自任:

5.转思三十里非遥,何必仰息他人11.07/ 12.01仰息:

6.不图得见颜色,幸垂怜悯13.01幸垂:

7.女正色,矢不复笑15.10矢:

8.登时一口一口的,把块绢子吐湿10.01登时:

9.你只管了然无闻的,方见的是待我重1004了然无闻:

10.连他也奚落起我来 12.10奚落:

11.可是皇室的余荫,也还给她带来了许多幸运08.04/16.10余荫:

12.她看着自己一窝的女儿,一个赛一个的标致。17.04标致:

四、阅读分析题:

1.阅读《婴宁》结尾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11.07

异史氏曰:“观其孜孜憨笑,似全无心肝者;而墙下恶作剧,其黠孰甚焉!至凄恋鬼母,反笑为哭,我婴宁殆隐于笑者矣。窃闻山中有草,名‘笑矣乎’。嗅之,则笑不可止。房中植此一种,则合欢、忘忧,并无颜色矣。若解语花,正嫌其作态耳。”

A.“异史氏”是谁?他生活在哪个朝代?

B.这段文字概括了婴宁哪些性格特征?

C.“异史氏”将婴宁比作何种花草?他对婴宁的自然天性持何种态度?

2.阅读《婴宁》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1

3.01

媪劝餐已,婢来敛具。媪曰:“唤宁姑来。”婢应去。艮久,闻户外隐有笑声。媪又唤曰:“婴宁,汝姨兄在此。”户外嗤嗤笑不已。婢推之以入,犹掩其口,笑不可遏。媪嗔目曰:“有客在,咤咤叱叱,景象何堪?”女忍笑而立,生揖之。媪曰:“此王耶,汝姨子。一家尚不相识,可笑人也。”

问:“妹子年几何矣?”媪未能解。生又言之。女复笑,不可仰视。媪谓生曰:“我言少教诲,此可见矣。年已十六,呆痴如婴儿。”

A.婴宁出场有何特点?

B.婴宁的个性有何特点?

C.媪为何总是教训婴宁?

3.阅读《婴宁》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13.04

邻人讼生,讦发婴宁妖异。邑宰素仰生才,稔知其笃行士,谓邻翁讼诬,将杖责之。生为乞免,遂释而出。母谓女日:“憨狂尔尔,早知过喜而伏忧也。邑令神明,幸不牵累;设鹘突官宰,必逮妇女质公堂,

我儿何颜见戚里?”女正色,矢不复笑。母曰:“人罔不笑,但须有时。”而女由是竟不复笑,虽故逗之,亦终不笑;然竞日未尝有戚容。

A.本段文字中,“母”对婴宁的责备与教诲意味着什么?

B.婴宁的“矢不复笑”说明了什么?

C.指出本段文字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

4、阅读《婴宁》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15.04

生侯其笑歇,乃出袖中花示之。女接之,曰:“枯矣。何留之?”曰:“此上元妹子所遗,故存之。”问:“存之何益?”曰:“以示相爱不忘。自上元相遇,凝思成病,自分化为异物;不图得见颜色,幸垂怜润。”女曰:“此大细事。至戚何所靳惜?待郎行时,园中花,当唤老奴来,折一巨捆负送之。”生曰:“妹子痴耶?”女曰:“何便是痴?”生曰:“我非爱花,爱拈花之人耳。”女曰:“霞草之情,爱何待言。”生曰:“我所为爱,非瓜葛之爱,乃夫妻之爱。”女曰:“有以异乎?”曰:“夜共枕席耳。”女俯首思良久,曰:“我不惯与生人睡。”语未已,碑潜至,生惶恐遁去。

A、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B、从这段文字中可看出婴宁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并写出一句能体现其性格特点的婴宁的言语。

C、说明这段文字描写人物的主要方法。

5.阅读《宝黛吵架》中的一段文字:07.7

那宝玉又听见他说“好姻缘”三个字,越发逆了己意,心里干噎,口里说不出来;便赌气向颈上摘下“通灵玉”来,咬咬牙,狠命往地下一摔,道:“什么劳什子!我砸了你,就完了事了!”偏生那玉坚硬非常,摔了一下,竟文风不动。宝玉见不破,便回身找东西来砸。黛玉见他如此,早已哭起来,说道:“何苦来你砸那哑巴东西?有砸他的,不如来砸我!”

A.“好姻缘”指的是什么?

B.黛玉为何要提“好姻缘”?

C.宝玉为何要砸“通灵玉”?

6.阅读《宝黛吵架》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09.1

那宝玉心中又想着:“我不管怎么样都好,只要你随意,我就立刻因你死了,也是情愿的;你知也罢,不知也罢,只由我的心,那才是你和我近,不和我远。”黛玉心里又想着:“你只管你就是了;你好,我自然好。你要把自己丢开,只管周旋我,是你不叫我近你,竟叫我远了。”看官,你道两个人原是一个心,如此看来,却都是多生了枝叶,将那求近之心,反弄成疏远之意了。

A.为什么说这段描写体现了宝黛爱情的深挚?

B.如何理解作者所言“将那求近之心,反弄成疏远之意了”?

C.这里运用了何种人物描写方法?

7.阅读《宝黛吵架》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09.07

宝玉因见黛玉病了,心里放不下,饭也懒怠吃,不时来问,只怕他有个好歹。黛玉因说道:“你只管听你的戏去罢;在家里做什么?”宝玉因昨日张道士提亲之事,心中大不受用,今听见黛玉如此说,心里因想道:“别人不知道我的心,还可恕;连他也奚落起我来。”……由不得立刻沉下脸来,说道:“我白认得你了!罢了,罢了!”黛玉听说,冷笑了两声道:“你白认得了我吗?我那里能够象人家有什么配的上你的呢!”

A.宝黛吵架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B.举例说明文中所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

C.从这里看,宝黛吵架的心理特点是什么?

8.阅读《宝黛吵架》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1010

谁知这个话传到宝玉黛玉二人耳内,他二人竟从来没有听见过“不是冤家不聚头”的这句俗话儿,如今忽然得了这句话,好似参禅的一般,都低着头细嚼这句话的滋味儿,不觉的潸然泪下。虽然不曾会面,却一个在潇湘馆临风洒泪,一个在怡红院对月长吁。正是“人居两地,情发一心”了。

A.这里所说的“冤家”是什么意思?

B.此段文字表现宝黛怎样的心情?

C.举例说明此段文字心理描写的特点。

9.阅读《宝黛吵架》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12.07

那宝玉又听见他说“好姻缘”三个字,越发逆了己意,心里干噎,口里说不出来:便赌气向颈上摘下“通灵玉”来,咬咬牙,狠命往地下一摔,道:“什么劳什子!我砸了你,就完了事了!”偏生那玉坚硬非常,摔了一下,竟文风不动。宝玉见不破,便回身找东西来砸。黛玉见他如此,早已哭起来,说道:“何苦来你砸那哑巴东西?有砸他的,不如来砸我!”

A.这段文字写出了宝黛二人什么样的心理情态?

B.这段文字描写人物的方法是什么?

C.说明“宝玉砸玉”这一情节对塑造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

10.阅读《断魂枪》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08.07

夜静人稀,沙子龙关好了小门,一气把六十四枪刺下来;而后,拄着枪,望着天上的群星,想起当年在野店荒林的威风。叹一口气,用手指慢慢摸着凉滑的枪身,又微微一笑,“不传!不传!”

A.举例说明文中所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

B.沙子龙夜间独自练枪表现出他怎样的心态?

C.作者这样刻画沙子龙形象的意图是什么?

1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09.04

东方的大梦没法子不醒了。炮声压下去马来与印度野林中的虎啸。半醒的人们,揉着眼,祷告着祖先与神灵;不大会儿,失去了国土、自由和权利。门外立着不同面色的人,枪口还热着。他们的长矛毒弩,花蛇斑彩的厚盾,都有什么用呢?连祖先与祖先所信的神明全不灵了啊!

A.这段文字选自哪位作家的哪篇作品?

B.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

C.这段文字对表现作品主旨有何作用?

12.阅读《断魂枪》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09.10

谁不晓得沙子龙是利落,短瘦,硬棒,两眼明得像霜夜的大星?可是,现在他身上放了肉。镖局改了客栈,他自己在后小院占着三间北房,大枪立在墙角,院子里有几只楼鸽。只是在夜间,他把小院的门关好,熟习熟习他的“五虎断魂枪”。这条枪与这套枪,二十年的工夫,在西北一带,给他创出来:“神枪沙子龙”五个字,没遇见过敌手。现在,这条枪与这套枪不会再替他增光显胜了;只是摸摸这凉,滑,硬而发颤的杆子,使他心中少难过一些而已。只有在夜间独自拿起枪来,才能相信自己还是“神枪沙”。

在白天,他不大谈武艺与往事;他的世界已被狂风吹了走。

A.举例说明这段文字中对沙子龙的描写所运用的三种人物描写方法。

B.沙子龙“镖局改了客栈”反映了怎样的社会背景?

C.沙子龙夜间练枪表现出他怎样的性格特征?

13.阅读《断魂枪》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1004

谁也没看起这个老人:小干巴个儿,披着件粗蓝布大衫,脸上窝窝瘪瘪,眼陷进去很深,嘴上几根细黄胡,肩上扛着条小黄草辫子,有筷子那么细,而绝对不像筷子那么直顺。王三胜可是看出这老家伙有功夫,脑门亮,眼睛亮——眼眶虽深,眼珠可黑得像两口小井,深深的闪着黑光。

A.这里主要运用了何种人特描写方法?

B.为什么说这段描写具有欲扬先抑的特点?

C.作者写老人“脑门亮,眼睛亮”,在情节发展上起到何种作用?

14.阅读《断魂枪》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12.01

夜静人稀,沙子龙关好了小门,一气把六十四枪刺下来;而后,拄着枪,望着天上的群星,想起当年在野店荒林的威风。叹一口气,用手指慢慢摸着凉滑的枪身,又微微一笑,“不传!不传!”

A.这段文字体现了沙子龙怎样的思想感情?

B.说明这段文字描写人物的方法。

C.说明这段文字的语言特点。

15.阅读《断魂枪》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12.10

谁也没看起这个老人:小干巴个儿,披着件粗蓝布大衫,脸上窝窝瘪瘪,眼陷进去很深,嘴上几根细黄胡,肩上扛着条小黄草辫子,有筷子那么细,而绝对不像筷子那么直顺。王三胜可是看出这老家伙有功夫,脑门亮,眼睛亮——眼眶虽深,眼珠可黑得像两口小井,深深的闪着黑光。

A.这里主要用了怎样的人物描写方法?

B.作者写孙老者瘦小干瘪有何作用?

C.王三胜从哪里“看出这老家伙有功夫”?

16.阅读《哦,香雪》中的下列文字,回答问题:08.04

她打算以最快的速度跑进车厢,以最快的速度用鸡蛋换回铅笔盒。也许,她所以能够在几秒钟内就决定上车,正是因为她拥有那么多鸡蛋吧,那是四十个。

香雪终于站在火车上了。她挽紧篮子,小心地朝车厢迈出了第一步。这时,车身忽然悸动了一下,接着,车门被人关上了。当她意识到眼前发生了什么事时,列车已经缓缓地向台儿沟告别了。

A.概括这两段文字的大意。

B.指出这里运用心理描写方法的语句。

C.文中哪两个地方运用了拟人手法?

17.阅读《哦,香雪》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12.04

七点钟,火车喘息着向台儿沟滑过来,接着一阵空哐乱响,车身震颤一下,才停住不动了。姑娘们心跳着涌上前去,像看电影一样,挨着窗口观望。只有香雪躲在后边,双手紧紧捂着耳朵。看火车,她跑在最前边;火车来了,她却缩到最后去了。

A.说明火车停靠台儿沟的象征意义。

B.说明本段文字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C.本段描写体现了香雪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18.阅读《哦,香雪》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13.10

香雪平时话不多,胆子又小,但作起买卖却是姑娘中最顺利的一个。旅客们爱买她的货,因为她是那么信任地瞧着你,那洁净如水晶的眼睛告诉你,站在车窗下的这个女孩子还不知道什么叫受骗。她还不知道怎么讲价钱,只说:“你看着给吧。”你望着她那洁净得仿佛一分钟前才诞生的面孔,望着她那柔软得宛若红缎子似的嘴唇,心中会升起一种美好的感情。你不忍心跟这样的小姑娘耍滑头,在她面前,再爱计较的人也会变得慷慨大度。

A.这段文字所展现的香雪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B.指出这段文字所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

C.这段文字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19. 阅读《哦,香雪》的下列文字,回答闯题:16.10

香雪平时话不多,胆子又小,但作起买卖却是姑娘中最顺利的一个。旅客们爱买她的货,因为她是那么信任地瞧着你,那洁净如水晶的眼睛告诉你,站在车窗下的这个女孩子还不知道什么叫受骗。……有时她也抓空儿向他们打听外面的事,打听北京的大学要不要台儿沟人,打听什么叫“配乐诗朗诵”(那是她偶然在同桌的一本书上看到的)。有一回她向一位戴眼镜的中年妇女打听能自动开关的铅笔盒,还问到它的价钱。谁知没等人家回话,车已经开动了。

A. 文中表现的香雪性格特征是什么?

B.作者对香雪寄托了怎样的情感?

C,指出文中刻画香雪形象使用的描写方法。

20.阅读《金鲤鱼的百裥裙》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08.10

到了大喜的日子,果然没有任何一条红百裥裙出现。不穿大红百裥裙,固然没有身份的区别了,但是,穿了呢?不就有区别了吗?她就是要这一点点的区别呀!一条绣花大红百裥裙的分量,可比旗袍重多了,旗袍人人可以穿,大红百裥裙可不是的呀!她多少年就梦想着,有一天穿上一条绣着满是梅花的大红西洋缎的百裥裙,在上房里,在花厅上,在喜棚下走动着。

A.文中“大喜的日子”指的是什么日子?

B.金鲤鱼为什么梦想着穿百裥裙?这反映了金鲤鱼怎样的思想观念?

C.这里主要运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手法?

21.阅读《金鲤鱼的百裥裙》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1001

到了大喜的日子,果然没有任何一条红百裥裙出现。不穿大红百裥裙,固然没有身份的区别了,但是,穿了呢?不就有区别了吗?她就是要这一点点的区别呀!……她多少年就梦想着,有一天穿上一条绣着满是梅花的大红西洋缎的百裥裙,在上房里,在花厅上,在喜棚下走动着。窸窸窣窣的声音,是从熨得平整坚实的裙裥子里发出来的。那个声音,曾令她羡妒,令她渴望,令她伤心。

A.“大喜的日子,果然没有任何一条红百裥裙出现”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B.金鲤鱼梦想穿“大红百裥裙”的动机是什么?

C.结尾三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22.阅读《金鲤鱼的百裥裙》中一段文字,回答问题:1104

到了大喜的日子,果然没有任何一条红百裥裙出现。不穿大红百裥裙,固然没有身份的区别了,但是,穿了呢?不就有区别了吗?她就是要这一点点的区别呀!一条绣花大红百裥裙的分量,可比旗袍重多了,旗袍人人可以穿,大红百裥裙可不是的呀!她多少年就梦想着,有一天穿上一条绣着满是梅花的大红西洋缎的百裥裙,在上房里,在花厅上,在喜棚下走动着。窸窸窣窣的声音,是从熨得平整坚实的裙裥子里发出来的。那个声音,曾令她羡妒,令她渴望,令她伤心。

A.“大喜的日子”指的是什么日子?

B.从“她就是要这一点点的区别”看,金鲤鱼的思想感情如何?

C.这里主要运用什么描写方法来刻画金鲤鱼?

23.阅读《金鲤鱼的百裥裙》中的下列文字,回答问题14.04

振丰听了,胸中有一把火,像要燃烧起来。他的脸涨红了,抑制着激动的心情,故意问:“我是姨太太生的,那么我也不能走大门了?”

老姑母苦笑着责备说:“傻孩子,怎么说这样的话!你当然是可以走大门……”

振丰还没等老姑母讲完,便冲动的,一下子跑到母亲的灵堂,趴伏在棺木上,捶打痛喊着说:“我可以走大门,那么就让我妈连着我走一回大门吧!就这么一回!就这么一回!”

(1)振丰在丧礼上的举动,体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情感?

(2)对于塑造金鲤鱼形象而言,振丰闹丧的情节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3)文中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

24.阅读《金鲤鱼的百裥裙》中的下列文字,回答问题15.10

很早以来,她就在想这样一条裙子,像家中一切喜庆日子时,老奶奶,少奶奶,姑奶奶们所穿的一样。

她要把金鲤鱼和大红百裥裙,有一天连在一起——就是在她亲生儿子振丰娶亲的那天。谁说她不能穿?

这是民国了,她知道民国的意义是什么——“我也能穿大红百裥裙”,这就是民国。

可是到了冬月底,许大太太发布了一个命令,大少爷振丰娶亲的那天,家里妇女一律穿旗袍,因为这是民国了,外面已经兴穿旗袍了。而且两个新人都是念洋学堂的,大家都穿旗袍,才显得一番新气象。??

许大太太向大家说这些话的时候,曾向金鲤鱼扫了一眼。金鲤鱼坐在人堆里,眼睛可望着没有人的地方,身子扳得纹风不动,她真沉得住气。她也知道这时有多少只眼睛向她射过来,仿佛改穿旗袍是冲着她一个人发的。

空气不对,她像被人打了一闷棍子。她真没想到这一招儿,心像被啃蚀般的痛苦。她被铁链链住了,想挣脱出来一下,都不可能。

A.概括这两段文字的内容。

B.指出这两段文字中的人物描写方法。

C.指出第二段文字中使用的主要修辞手法。

25.阅读《苦恼》中的一段文字:07.10

姚纳沉默一忽儿,接着说:

“是这么回事,小母马……库司玛·姚尼奇下世了……他跟我说了再会……他一下子就无缘无故死了……哪,打个比方,你生了个小崽子,你就是那小崽子的亲妈了……突然间,比方说,那小崽子跟你告别,死了……你不是要伤心吗?……”

小母马嚼着干草,听着,闻闻主人的手……

姚纳讲得有了劲,就把心里的话统统讲给它听了……

请回答:A.姚纳的双重苦恼是什么?

B.这段文字与前文构成何种关系?

C.姚纳向马诉说苦恼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26.阅读《苦恼》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1007

“这个星期我……嗯……我的儿子死了!”

“大家都要死的……”驼背咳了一阵,擦擦嘴唇,叹口气说,“算了,赶车吧!赶车吧!诸位先生啊,车子照这么爬,我简直受不了啦!什么时候他才会把我们拉到啊?”

“那么,你给他一点小小的鼓励也好……给他一个脖儿拐!”

“你听见没有,你这老不死的?我要给你一个脖儿拐啦!要是跟你们这班人讲客气,那还不如索性走路的好!……听见没有,你这条老龙?莫非我们说的话你不在心上吗?”

于是姚纳,与其说是觉得,不如说是听见脖子后面啪的一响。

“嘻嘻!……”他笑,“好有兴致的几位老爷……求上帝保佑你们!”

A.从“大家都要死的”这个回答中,可以看出姚纳的苦恼是什么?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社会心态?

B.车夫姚纳挨了打,为什么还“嘻嘻”地笑着“求上帝保佑”打他的人?

C.这里运用的主要人物描写方法是什么?

27.阅读《苦恼》中的下列文字,回答问题:1110

“这个星期我……嗯……我的儿子死了!”

“大家都要死的……’’驼背咳了一阵,擦擦嘴唇,叹口气说,“算了,赶车吧!赶车吧!诸位先生啊,车子照这么爬,我简直受不了啦!什么时候他才会把我们拉到啊?”

“那么,你给他一点小小的鼓励也好……给他一个脖儿拐!”

“你听见没有,你这老不死的?我要给你一个脖儿拐啦!要是跟你们这班人讲客气,那还不如索性走路的好!……听见没有,你这条老龙?莫非我们说的话你不在心上吗?”

于是姚纳,与其说是觉得,不如说是听见脖子后面拍的一响。

“嘻嘻!……”他笑,“好有兴致的几位老爷……求上帝保佑你们!”

A.驼背称姚纳为“你这条老龙”,是夸他还是骂他?驼背为什么要对姚纳持有这种态度?

B.指出驼背这一人物形象的基本特征。

C.姚纳挨了打,还嘻嘻笑着“求上帝保佑”打他的人。这一情节折射了他什么样的心理状态?

28、阅读《苦恼》中的下列文字,回答问题:14.10

姚纳掉转整个身子朝着乘客说:“谁说得清呢?多半是热病吧……他在医院里躺了三天就死了……上帝的意旨哟。”

“赶车吧,赶车吧……”乘客说,“照这样走下去,明天也到不了啦。快点赶车吧!

车夫又伸出脖子,微微挺起身子,笨重而优雅地挥动他的鞭子。他有好几回转过身去看军官,可是军官闭着眼睛,分明不愿意再听了。姚纳把车赶到维堡区,让乘客下车,再把车子赶到一个饭馆的左近停下来,坐在车座上枢下腰,又不动了……

湿雪又把他和他的马涂得挺白。一个钟头过去了,又一个钟头过去了……

A、概括以上文字的内容。

B、军官乘客对姚纳的态度怎样?具体表现是什么?

C、指出文中塑造姚纳形象所使用的描写手法。

29.阅读《苦恼》中的下列文字,回答问题.16.4

姚纳回转身,想讲一讲他儿子是怎样死的,可是这时候驼子轻松地呼出一口气,声明说,谢天谢地,他们终于到了。

姚纳收下二十戈比以后,久久地看着那几个游荡的人的背影,后来他们走进一个黑暗的大门口,不见了。他又孤身一人,寂静又向他侵袭过来。……他的苦恼刚淡忘了不久,如今重又出现,更有力地撕扯他的胸膛。姚纳的眼睛不安而痛苦地打量街道两旁川流不息的人群:在这成千上万的人当中有没有一个人愿意听他倾诉衷曲呢?然而人群奔走不停,谁都没有注意到他,更没有注意到他的苦恼。……那种苦恼是广大无垠的。如果姚纳的胸膛裂开,那种苦恼滚滚地涌出来,那它仿佛就会淹没全世界,可是话虽如此,它却是人们看不见的。

这种苦恼竟包藏在这么一个渺小的躯壳里,就连白天打着火把也看不见。

1.概括这段文字的内容

2.“这种苦恼竟包藏在这么一个渺小的躯壳里,就连白天打着火把也看不见”所表达的深刻内涵是什么?

3.指出文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意思相仿的句子。

30.阅读《麦琪的礼物》中的一段文字:07.4

我的拙笔在这里向读者叙述了一个没有曲折、不足为奇的故事:那两个住在一间公寓里的笨孩子,极不聪明地为了对方牺牲了他们家里最宝贵的东西。但是,让我对目前一般聪明人说一句最后的话,在所有馈赠礼物的人当中,他们两个是最聪明的。

请回答:A.这两个“笨孩子”指的是谁?

B.为什么“一般聪明人”认为他们是“笨孩子”?

C.作者为什么说他们是“最聪明的”?

31.阅读《麦琪的礼物》中的一段文字:1101

突然她从窗口转过身来,站在镜子前面。她的两眼晶莹明亮,但是在二十秒钟内她的脸失色了。

她很快地把头发解开,叫它完全披散下来。

请回答:

A.为什么“她的两眼晶莹明亮,但是在二十秒钟内她的脸失色了”?

B.“她很快地把头发解开,叫它完全披散下来。”这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态?

举例说明这段文字所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

32.阅读《麦琪的礼物》回答下列问题:17.04

“漂亮吗,吉姆?我搜遍了全城才找到了它。现在,你每天可以看一百次时间了。把表给我,我要看看它配在表上的样子。”

吉姆非但不按她的吩咐行事,反而倒在睡椅上,两手枕在头下,微微发笑。

“德拉,”他说,“让我们把圣诞礼物放在一边,保存一会儿吧。它们实在太好了,目前尚不宜用。我卖掉金表,换钱为你买了发梳。现在,你做肉排吧。”

A.这节作为故事结局,体现了作者构思上什么样的特点

B.指出杰姆的性格特征

C.文中描写杰姆的形象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