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经济学考研宏观经济学论述题必考题(下)

2016经济学考研宏观经济学论述题必考题(下)
2016经济学考研宏观经济学论述题必考题(下)

2016经济学考研宏观经济学论述题必考题(下)

临近2016考研,报考经济学的考生估计最头疼的莫过于如何准备论述题:论述题难以把握准、作答难度大,而且分数非常高。接下来,跨考教育经济学考研辅导名师郑炳老师就2016经济学考研论述题押题,准不准,考后见分晓。

不少高校的论述题就一道,且为宏观经济学论述题,无疑可以看出宏观经济学论述题的重要性。而且,宏观经济学论述题与经济学热点问题关联度非常大。所以,各位考生复习备考的时候,一定要多准备经济学热点问题。本文的主要内容有两点:菲利普斯曲线、经济增长理论。

一、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是永恒的宏观经济学考研重点问题,此考点不搞定,估计玩玩了。很多自学的学员会发现这块学得很不好,比如到底菲利普斯曲线形状是向右下方倾斜还是垂直的,怎么不同的学派给出不同的观点。这是问题,得治!

根据个人多年对考题的研究,菲利普斯曲线这块会出如下考题,赶快给我记住,厚道的我还会给出简单的作答。如果真考了,一定要记得感谢我,感谢我,感谢我,重要的事情说三次。

第一,菲利普斯曲线的形状和政策含义。菲利普斯曲线形状分短期和长期两种。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下方倾斜,需求管理政策有效;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垂直,因为长期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需求管理政策无效。

第二,菲利普斯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的相互推导。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教材利用附加预期菲利普斯曲线推导总供给曲线;曼昆《宏观经济学》教材利用总供给曲线推导菲利普斯曲线;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教材利用原始预期菲利普斯曲线推导总供给曲线。至于各位,你需要掌握哪一种推导,看你参考书是哪一本。既然可以相互推导,自然就需要明白菲利普斯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的关系:一个硬币的两个方面,但是还是有点区别。

第三,用附加预期菲利普斯曲线分析滞胀。滞胀就是高通货膨胀率和高失业率。为什么会这样,关键原因在于高通胀预期,为什么高通胀预期,因为当时物价水平高。记住要会画图哦。

[代表性考题及解答]请论述长期和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区别,以及其政策含义。

答:菲利普斯曲线说明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关系。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形状不同,对应的政策含义也不相同。

(1)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及其政策含义

现在研究的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意指经过改造后的菲利普斯曲线,即描述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替换关系的曲线。该曲线表明:物价上涨率增加时,失业率下降;物价上涨率下降时,失业率上升。

图1-1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

图1-1中,横轴表示失业率u,纵轴表示通货膨胀率 ,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即为短期菲利普斯曲线。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可用于分析抑制通货膨胀的对策。在一定的时点上,政府可设置一个经济能够最大限度承受的通货膨胀与失业的界限,通过总需求管理政策把通货膨胀和失业都控制在此界限之内。当通货膨胀率过高时,可通过紧缩性的经济政策使失业率提高,以换取低通货膨胀率;当失业率过高时,采取扩张性的经济政策使通货膨胀率提高,以获得较低的失业率。

(2)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及其政策含义

西方学者认为,在以失业率为横坐标,通货膨胀率为纵坐标的坐标系中,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直线,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不存在替换关系。而且,在长期中,经济社会能够实现充分就业,经济社会的失业率将处在自然失业率的水平。

图1-2 短期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图1-2中,从长期来看,工人预期的通货膨胀与实际通货膨胀是一致的。因此,企业不会增加生产和就业,失业率也就不会下降,从而便形成了一条与自然失业率重合的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是,从长期来看,政府运用扩张性政策不但不能降低失业率,还会使通货膨胀率不断上升。

二、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理论是宏观经济学永恒的重点。宏观经济学就研究两个事情:经济周期波动和经济增长,如果不考经济增长,说明要逆天了。

既然如此重要,那问题出来了,考什么内容呢,快记下来:

第一,储蓄率变动和人口增长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特别是人口增长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为五中全会特别提出放开二胎生育政策。考生可以结合我国经济形势分析下为什么要放开二胎生育哦,个人认为考这个知识点的概率很大。

第二,经济增长趋同问题,也就是我们能不能有一种可能性和美国人民一样幸福,记住,只能想想(做中国梦),现实中很有难度哦,因为经济趋同是有条件的,如相同的储蓄率、相同的生产状况等,问题是这要求太高了。所以,结论是,趋同是有条件的,各国有各自的稳态。

司法考试论述题必背的三大内容

司法考试论述题必背的三大内容 每年司法考试考生都会面临司法考试论述题失分的情况,尽管考生们理论基础知识扎实。特总结司法考试论述题必背的三大内容,助考生们论述题得高分。 司法考试论述题是理论知识和运用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此总结了司法考试论述题必背内容,考生们一定要花点功夫把他背下来,到考试时才会顺利的进行答题。 司法考试论述题必背内容如下: 1. 法的局限性 尽管法在社会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得作用,但法却不是万能的。因为法是以社会为基础的,所以他不可能超出社会发展的需要来创造社会;其次,法律也是一种社会规范,因此必然要受到其他社会规范的制约;再者法律自身条件也制约着法律,如语言表达的局限等等。在实践活动中,我们一定要结合法律的特点让它发挥最大的作用。 2. 自由 从哲学观念层面上讲,自由就是在没有外在强制力时能够按自己的意志和目的来安排自己的活动。马克思说过:“法典是人民自由的圣经”,那么从法的价值层面上讲,自由究竟是什么呢?应该是法以确认和保障人的这种行为能力为己任,从而使主体与客体之间能够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法律应该是给自由提供保障,而自由是评价法律进步与否的标准,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人性最深刻的需要。没有自由,法律就仅仅是一种限制人们行为的强制性规范,而无法真正体现它在提升人的价值、维护尊严上的伟大意义。 3.秩序 秩序是法的基本价值,首要任务就是要确保统治阶级秩序的建立;其次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期望着行为安全与行为、社会的协调,这决定了秩序是法的基本价值;再次,法还是其他价值的基础,虽然自由和正义位阶在秩序之前,但同样需要以秩序为基础。失去了秩序的保障,所有的价值就会因为缺乏必要的保障而面临现实的威胁而最后丧失其意义。但是,秩序一定要符合人性,符合常理为目的,所以它应当收到自由和正义的限制。 纵观历年真题,几乎每一道真题都需要进行高度抽象地概括和论述,出题人实际上希望通过论述题的考查来培养考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因此,考生们在掌握各大部门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再结合以上三大司法考试论述题必背内容,考生们得高分将不再是梦想。 司法考试资料免费下载: https://www.360docs.net/doc/a116488692.html,/ManageCheck.aspadsid=508&UnionID=2820 按住Ctrl键并用鼠标单击链接可进入网站, 也可把链接复制到浏览器地址栏按Enter键进入网站。

2016年中央财经大学政治经济学801经济学考研真题及答案

2016年中央财经大学政治经济学801经济学考研真题及答案 工业化发展必须考虑劳动人民的利益;我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工业化发展必须考虑人口多、劳动力成本低的现实,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 就业是民生之本,它直接和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联系在一起。我国人口多、劳动力成本低的实际,决定了在推进工业化中,必须把扩大就业,降低失业率,增加就业岗位,改善就业环境,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作为党和政府的重要职责,处理好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之间的关系。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劳动权是劳动者的一项基本权利,必须使劳动者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充分享有,使就业得到制度保障。因此,解决就业问题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推进工业化必须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同时又必须根据我国劳动力成本低的实际,广开就业门路。这就需要处理好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之间的关系。在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中,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必须建立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这是提高资金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增强我国经济整体竞争实力的必然选择;但是,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并不排斥采用劳动密集型技术,也不排斥发展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从经济结构内部的产业结构调整来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可以解决工业化进程中排放出的劳动力就业问题,为劳动技能相对落后、年龄偏大的下岗职工创造再就业的机会; 同样,从经济结构内部的城乡结构调整来说,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也可以带来大量的就业机

会。但是,我们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来推进工业化。因此,在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同时,还必须建立和完善就业培训、技能培训和服务体系,不失时机地对劳动者进行培训,为他们的就业和再就业创造 六、均衡利率的决定 1、货币供给:存量概念,主要决定于政府政策。 2、利率的决定:M/P=L=L1(y)+L2(r) 第四节LM曲线及其推导 一、LM曲线及其推导 1、LM曲线:货币市场处于均衡的收入与均衡利息率的不同组合描述出来的一条曲线。 2、推导:了解 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4)供给曲线的特例:劳动力等。 注:马歇尔习惯。 上面的公式是在没有考虑货币支付手段条件下的数量关系。进一步考虑支付手段职能,上述公式需要作相应的修正。在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情况下,一方面,货币的使用不仅有商品买卖,而且还有清偿债务、支付工资以及交纳税款等;另一方面,在商品买卖过程中,不必都通过动用货币,由于随着商业信用的发展,在不少情况下,商品买卖采取赊购和各当事人债权、债务相抵消的办法。这样,货币流通量公式应修正为: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 = + 流通中商品价格总额-赊销商品价格总额到期支付总额-互相抵消总额同一货币单位的平均流通速度(次数) 公式表示,流通中货币需要量同到期需要支付总额成同方向变化,即成正比;同赊售商品价格总额和互相抵消支付总额成反方向变化,即成反比。

2012年中山大学801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考研真题详解

2012年中山大学80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考研真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资料,经济学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解答。 微观经济学部分(75分) 一、画图说明题(20分) 1.请画出柯布-道格拉斯偏好下的收入提供曲线,并简要说明该扩展线的典型特征及原因。 【分析】完全替代、完全互补和柯布-道格拉斯偏好等特例对应的收入提供曲线、价格提供曲线,考生一定要熟练掌握(包括画图)。另外,柯布-道格拉斯偏好这个知识点经常出考题,一定要掌握其特征:柯布-道格拉斯偏好会将固定比例收入用在两种商品上,比率取决于效用函数()1212c d U x x x x =,上的参数c 、d ,且一种商品的消费量与另一种商品的价格无关,仅与收入和参数有关。 【答案】 令柯布-道格拉斯效用函数为()1212,a b u x x x x =,则该消费者的最优消费决策为: 11a I x a b p = ?+ 22 b I x a b p =?+ 据此可知,在两种商品的价格都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无论收入如何变化,消费者的最优消费决策()12,x x 总是满足下列条件: 2112 x bp x ap = 可见,收入提供曲线必定是一条从原点出发,斜率为12 bp ap 的射线,如图1-1所示。

图1-1 柯布-道格拉斯偏好 2.请画图说明一个借款者当利率上升以后是否一定还是一个借款者,并简要说明原因。 【分析】跨期消费理论,在宏观经济学中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八版)教材第十章有相关介绍,考生可查看相关知识点予以掌握。 【答案】 当利率上升以后,一个借款者可能仍然做一个借款者,也有可能使借款者变成一个贷款者。理由如下: 图1-2 利率上升对借款者的影响 如图1-2所示,11c m ,表明消费者是一个借款者。原有的跨期预算约束线为AB ,利 率的上升会使得跨期预算约束线围绕初始禀赋点(12m m ,)点顺时针旋转到EF ,变得更陡 峭。当利率上升后,消费者可以选择新的最优消费束为1E ,表明消费者从一个借款者变成 一个贷款者;消费者可以选择新的最优消费束为2E ,表明消费者仍然是一个借款者。 3.请画出完全替代情况下的价格提供曲线和需求曲线。 【分析】完全替代、完全互补和柯布-道格拉斯偏好等特例对应的收入提供曲线、价格提供曲线,考生一定要熟练掌握(包括画图)。

论述题中必背的内容

论述题中必背的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建议考前再看,希望那时候你们还能记住有这么一份东西。次有,一定花点功夫把他背下来,到时候考场上写论述题时才有内容,而且速度很快。再者,如果不知道从哪些方面论述时,也一定要把字数写够,而且要足够工整,像法治、法的价值、人权这些都是必备万金油。 1. 法的局限性 尽管法在社会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得作用,但法却不是万能的。因为法是以社会为基础的,所以他不可能超出社会发展的需要来创造社会;其次,法律也是一种社会规范,因此必然要受到其他社会规范的制约;再者法律自身条件也制约着法律,如语言表达的局限等等。在实践活动中,我们一定要结合法律的特点让它发挥最大的作用。 2. 自由 从哲学观念层面上讲,自由就是在没有外在强制力时能够按自己的意志和目的来安排自己的活动。马克思说过:“法典是人民自由的圣经”,那么从法的价值层面上讲,自由究竟是什么呢?应该是法以确认和保障人的这种行为能力为己任,从而使主体与客体之间能够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法律应该是给自由提供保障,而自由是评价法律进步与否的标准,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人性最深刻的需要。没有自由,法律就仅仅是一种限制人们行为的强制性规范,而无法真正体现它在提升人的价值、维护尊严上的伟大意义。 3.秩序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虽然这只揭示了法一个方面的价值,但由此可见秩序在法的价值中的重要性。法学上所言秩序,主要是指社会秩序,它表明的是通过法律结构、法律规范、法律权威所形成的一种法律状态。关于法服务于秩序是不容置疑的,关键是法服务于谁的秩序、怎样的秩序。秩序是法的基本价值,首要任务就是要确保统治阶级秩序的建立;其次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期望着行为安全与行为、社会的协调,这决定了秩序是法的基本价值;再次,法还是其他价值的基础,虽然自由和正义位阶在秩序之前,但同样需要以秩序为基础。失去了秩序的保障,所有的价值就会因为缺乏必要的保障而面临现实的威胁而最后丧失其意义。但是,秩序一定要符合人性,符合常理为目的,所以它应当收到自由和正义的限制。 4. 正义 正义存在于人与人的相互交往中,“不正义”绝对不会存在于孤立的个人之上,公正只是一种涉及利害关系的场合,要求平等地对待他人的观念形态,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把各人应得的东西还给各人。从实质内容上而言,正义体现在平等、公正等诸多我们所熟悉的具体形态中。正义是法的基本标准,是评价体系,也极大地推动了法律的进化。正义形成了法律精神上进化的观念源头,促进了法律地位的提高,推动了法律内部结构的完善,也提高了法律的实效。法律的执行不仅要有利于秩序的维持,更主要的是要实现社会正义。正义不仅应当得到实现,而且应当以人们看得到的方式得到实现。 5.法的实施与实现 ⑴.法在制定出来以后,实施前只是一种应然的状态,一种书本上的法律。法的实施就是要使法律从书本上的法律变成行动上的法律,使它从抽象的行为模式变成人们的具体行为,从应然走向实然; ⑵.法的实现是指法的要求在社会生活中被转化为现实; ⑶.法的实施强调一种过程和行动,包括法的遵守、法的执行、法的适用;法的实效强调实施后的状态和结果,侧重于结果; ⑷.法的实现是将法的实施过程性和法的实效结果性结合的一个概念; ⑸.法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法作为一种通过规定人们权利、义务关系来调整人们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只有将抽象的行为模式转化为人们现实的权利、义务关系,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6.司法 司法即法的适用,是法律实施的一种方式,是根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活动。 ⑴.司法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按照法定职权实施法律的专门活动,具有国家权威性:以国家强制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业2016.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业2015-2016第二学期 1.试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和作用。 答: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维护垄断统治并保证获得稳定的高额垄断的利润,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资产阶级国家力量同垄断组织力量融合在一起,国家在直接参与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中代表垄断资产阶级总体利益并凌驾于个别垄断资本之上,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以保证私人垄断资本的垄断统治和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双重作用 (1)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反映了生产社会化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益激化的必然结果,能允许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具体形式的变化;在保证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的同时促进了经济发展.国家利用经济杠杆调节经济,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推动了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资产阶级内部各集团的矛盾和利害冲突得到缓解;通过社会福利、收入政策和直接干预劳资关系,缓和了阶级矛盾。 (2)历史局限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没有改变无产阶级被雇佣受剥削的地位,不可能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主要表现在:国家干预不可能解决生产盲目扩大和劳动人民消费需求相对狭小的矛盾;国家调节不可能根本克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和消除经济结构的失衡;国家对分配、工资的调节及福利政策等不可能解决失业、贫富悬殊等问题;国家对经济的调节和干预也不能保证经济稳定增长,不能消除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涵是什么?认识这一问题有什么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答: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它包括两层既相对区别、又紧密联系的基本含义: 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论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总结世界社会主义、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第一次. 2.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从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最大的实际出发,而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不能从这样那样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第19版)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第16章 通货膨胀)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第19版) 第16章 通货膨胀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 1.通货膨胀()11100t t t P P t P π---=?[Inflation ()11 100t t t P P t P π---=?] 答:通货膨胀意味着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可以用通货膨胀率来衡量。人们一般采用价格指数来计算通货膨胀率,常用价格指数有:消费价格指数和GDP 紧缩指数。通货膨胀率即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1=100%1t t t t --?-年的价格水平年的价格水平 通货膨胀年年的价格水平 2。通货膨胀的类型:低通货膨胀、急剧通货膨胀、恶性通货膨胀(strains of inflation :low ,galloping ,hyperinflation ) 答:按照严重程度不同,通货膨胀可以分为三类:低通货膨胀、急剧通货膨胀和恶性的通货膨胀。 (1)低通货膨胀是指年通货膨胀率为一位数的通货膨胀。其特点是价格上涨缓慢且可以预测,人们对货币比较信任,愿意签订以货币形式表示的长期合同。 (2)急剧通货膨胀是指总价格水平以每年20%、100%,甚至200%的二位数或三位数的速率上涨时的通货膨胀。这种急剧的通货膨胀局面一旦形成并稳固下来,便会产生严重的经济扭曲。其特点为:一般地说,大多数经济合同都会实行指数化;货币贬值非常迅速,人们仅在手中保留最低限度的货币以应付日常交易所需;金融市场逐渐消亡,资本逃向国外;人们囤积商品,购置房产,而且绝对不会按照很低的名义利率出借货币。 (3)恶性通货膨胀是指各种价格以每年百分之一百万,甚至百分之万亿的惊人速率持续上涨的通货膨胀。 3.通货膨胀的影响(再分配,对产出和就业的影响)[impacts of inflation (redistributive ,on output and employment )] 答:(1)对收入和财富分配的影响 通货膨胀对再分配的作用主要通过影响人们手中财富的实际价值来实现。一般说来,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会将财富从债权人手中再分配给债务人,也就是说,通货膨胀往往有利于债务人而有害于债权人。如果通货膨胀率出现不可预期的下降,那么所产生的效应就正好相反。但在更多时候,通货膨胀只是将收入和资产搅合在一起,随机地在全体居民中进行重新

宏观经济学简答、论述题精华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1. 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理解时应注意哪几个方面? 答: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同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这一定义有以下几方面的意思:1)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2)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3)GDP是一定时期内(往往是一年)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生产价值。4)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5)GDP 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从而是一个地域概念。6)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 2. 写出五个基本的国民收入总量,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答:(1)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即国内生产总值的简称,是指一国范围内一年中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总价值。 (2)GNP(Gross National Product),即国民生产总值的简称,是指一国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包括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GNP是按照国民原则来计算的,而GDP是按国土原则来计算的。两者的关系是:GDP=GNP 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益。 (3)NDP(Net Domestic Product),即国内生产净值的简称,是指GDP扣除折旧的部分,即NDP=GDP-折旧。 (4)NNP(Net National Product),即国民生产净值的简称,在实物形态上,国民生产净值是社会总产品扣除已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后的全部消费资料和用于扩大再生产及增加后备的那部分生产资料。在价值形态上,国民生产净值等于国民生产总值(GNP)与资本折旧之差。 (5)NI(National Income),即国民收入的简称,是指一个国家一年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等得到的全部收入,即工资、利润、利息和地租的货币值之和。它与GDP的关系为:NI=ND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给企业的补助金 (6)PI概括了一个社会所有人的总收入,表示个人从各种来源得到的收入总和。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政府、企业给个人的转移支付。 (7)DPI: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可实际使用的全部收入,指个人收入中进行各项社会性扣除之后(如税收,养老保险等)剩下的部分。DPI=PI-个人所得税及非税支付 六、论述题 1. 核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有几种,请详细回答。 答:国民收入核算的两种方法是:支出法和收入法。 (1)支出法。支出法指经济社会(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净出口等几方面支出的总和。公式如下: GDP=C+I+G+(X-M) 其中:消费C包括耐用消费品(如家电、家具等)、非耐用消费品(如食物、衣服等)和劳务(如理发、旅游等),但不包括个人建筑住宅的支付。经济学中的投资I是指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厂房、设备、住宅和存货)的支出。资本产品和中间产品虽然都用于生产别的产品,但不一样的是前者在生产别的物品的过程中是部分被消耗,而后者则是完全转化。资本产品的损耗中一方面包括实际的物质损耗,另一方面还包括精神损耗(指的是由于技术进步或者是出现了更高效的新设备而导致原设备贬值)。存货投资指存货价值的增加(或减少),可为正值也可为负值,即期末存货可能小于期初存货。公式中的I为总投资,而净投资=I-重置投资。重置投资指的是当年以前资本产品的折旧消耗。C为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转移

国际私法论述题——考试必背

一、简述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 二、法律冲突是怎样产生的? 三、.国际私法调整涉外民事关系的方法。 四、国际私法主权原则和平等互利原则的基本内容 五、国际司法保护弱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原则的基本内容。 六、法律冲突的实质是什么? 七、区际私法有哪些基本特征? 八、怎样理解法律的时际冲突? 十四、国民待遇制度在国际私法上有何意义?当今国民待遇制度的主要特点 十五、最惠国待遇制度在国际私法上有何意义?简述当今最惠国待遇制度的主要特点和分类。十六、简述形式上的互惠与实质上的互惠的主要区别。 十七、外国人在我国目前能享受哪些主要民事权利? 十八、什么是冲突?规范冲突规范在结构和性质上有什么特点? 19。冲突规范有哪几种基本类型? 20。单边冲突规范和双边冲突规范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21。什么是连接点?连接点的冲突如何解决? 22.什么是识别?识别在冲突法制度中起何作用?解决识别冲突的依据有哪几种主要学说?23。什么叫先决问题?构成先决问题的条件是什么? 24。遇有冲突规范指定应适用当事人的本国法,而其本国存在多个法域时,如何确定他的本国法? 25。简述识别中法官的一般认识过程。? 26.论述国际私法中时际冲突的解决。 27。简述反致产生的根本原因。 28。简述反致制度在冲突法中的作用。 29。公共秩序的职能和规定的方式。 30。简述公共秩序多采用客观说(结果说)的理由。 31。简述运用公共秩序排除外国法后的处理方式。 32。法律规避构成的要件及其效力。 33。在国际私法上对外国法的查明有哪几种最基本的态度?其理由是什么? 34。我国对外国法查明问题的具体规定是什么?? 35。试论对待反致的理论上的不同观点。 36。分析法律规避与公共秩序制度的联系与区别。 37。论述外国法不能查明与外国法错误适用的处理。 38。论述运用公共秩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9.简述住所冲突的解决。 43。论述国际私法关于解决自然人国籍冲突的基本原则和办法。 44。论述连接点的改变对自然人的行为能力的影响。 45.简述确定法人住所的几种学说与实践。 48。简述内国的外国人法在法人问题上的适用范围。 51。论述法人权利能力、行为能力法律冲突及其解决。 52.简述场所支配原则的适用 53.简述本人与代理人关系的准据法的确定。 54。简述本人与第三人关系的准据法的确定。 55。简述涉外代理法律适用的理论实践。

2015-2016政治经济学复习训练题及答案(学生用)

政治经济学复习训练题 第一部分计算题(一) 1、假定某生产部门,工人每天劳动8小时。原来每小时生产12.5件产品,每件商品价值25元,现在该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若商品原料价格可忽略不计,试计算: ①现在单位商品的价值为多少? ②每天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有何变化? 答案①12.5元②不变 2、今年全社会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为1400亿元。其中赊销商品价格总额为350亿元,到期支付总额为400亿元,互相抵消的支付总额为250亿元,同一货币单位的平均流通次数为8次,发行纸币总量为200亿元。试计算: ①今年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是多少? ②货币的贬值程度有多高? 答案①150亿②货币贬值后每元值0.75元 3、设某资本家拥有100万元的资本,其中不变资本为90万元,可变资本为10万元。每个工人每天劳动8小时,平均月工资为80元,每小时创造价值0.4元,每月按30天计算。试求: ①资本家每月获得的m是多少? ②m'? ③一个工作日中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各为多少? 答案①2万②20% ③6小时40分;1小时20分 4、某企业,投入劳动资料120万元,使用年限5年,劳动对象40万元,生产周期3个月,产量1万吨,雇工100人,月工资800元。求: ①若该产品的社会价值106元/吨,该企业的m'? ②若该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该企业的超额m? 答案①m'=150% ②33万 5、某企业原有资本100万元,c:v=3/1,m′=150%。现有资本210万元,c:v=9/1,m′=180%。计算: ①原有资本中的c、v、m各为多少? ②现有资本中的c、v、m各为多少? ③如果工人的工资不变,每年1200元,那么有机构成提高后雇工人数是增还是减? 答案①c=75万,v=25万,m=37.5万②c=189万,v=21万,m=37.8万③-33人

2021年宏观经济学考研全真模拟试卷与考研真题解析

2021年宏观经济学考研全真模拟试卷与真题解析 宏观经济学考研全真模拟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1~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根据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如果一个经济体出现投资不足,则下列哪种情况可能会出现?() A.政府失业救济金增加 B.税收减少 C.出口增加 D.以上都是 2下列最符合持久收入假说的说法是()。 A.人们在收入减少时要维持其生活水平 B.人们有了暂时收入就购买耐用消费品 C.暂时收入用于储蓄而不是消费 D.收入的暂时增加被全部消费掉 3在IS曲线上,储蓄和投资均衡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点有()。 A.一个 B.无数个 C.一个或无数个 D.以上都不正确 4假定经济处于长期均衡,部分投资者持悲观态度使得总需求曲线左移500亿元,政府想增加支出以避免出现衰退,如果挤出效应永远是乘数效应的一半,MPC等于0.9,政府支出应该增加()。

A.100亿元 B.500亿元 C.900亿元 D.1000亿元 5当一国经济出现过热现象时,货币当局可以采用哪种方法控制货币供给量()。A.降低贴现率 B.降低准备金率 C.在公开市场上出售债券 D.以上方法都可以 6关于凯恩斯主义与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主张的比较,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方面,凯恩斯主义强调影响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不是利息率而是货币数量,即货币量→物价;与此相反,货币主义强调货币供给量影响利息率,再通过利息率来影响总需求,即货币量→利息率→总需求 B.在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中,中央银行能够使用的政策工具主要是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政策以及法定准备金率政策;货币主义主张以控制货币供给量为中心,力主简单规则的货币政策 C.在政策目标方面,凯恩斯主义主张利用利息率调节消费和投资,进而改变社会总需求;货币主义认为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不是刺激总需求,而应该为经济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 D.在货币政策的具体运用方面,凯恩斯主义主张在萧条时期实行货币扩张政策,而在繁荣时期实行货币紧缩政策;货币主义主张根据经济增长的需要,按一个固定的比例增加货币供给量

宏观经济学试题 (4)

一、单项选择题 1.下面哪一种情况属于政府对居民户的转移支付() A政府为其雇员支付工资 B政府为购买企业生产的飞机而进行的支付 C政府为其债券支付的利息 D政府为失业工人提供的失业救济金 2. 下述哪一项不是经济的在内稳定器() A 累进税率制 B与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的政府开支 C 社会保障支出 D农业支持方案 3.政府的财政收入政策通过哪一个因素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 A政府转移支付 B政府购买 C消费支出 D出口 4.已知法定准备率是25%,10000元的活期存款最高能够使货币供给量增加() A50000元 B40000元 C75000元 D25000 5.财政部向()出售政府债券时,基础货币会增加: A居民 B企业 C商业银行 D中央银行 6.1998年我国货币信贷制度完成重大改革,将存款准备金率由原来的20%调整至15%。这属于() A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B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C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D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7.中央银行有多种职能,只有()不是其职能。 A制定货币政策; B为成员银行保存储备; C发行货币; D为政府赚钱。 8.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可通过()。 A变动法定准备率以变动货币乘数 B变动再贴现率以变动基础货币 B公开市场业务以变动基础货币D以上都是。 9.货币乘数大小与多个变量有关,这些变量是()。 A法定准备率B现金存款比率 C超额准备率 D以上都是 10.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政府债券,目的是: A 收集一笔资金帮助政府弥补财政赤字 B 减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C 减少流通中基础货币以紧缩货币供给,提高利率 D通过买卖债券获取差价利益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央银行常用的政策工具是:()

司法考试论述题必背知识点

司法考试论述题必背知识点 尽管法在社会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得作用,但法却不是万能的.因为法是以社会为基础的,所以他不可能超出社会发展的需要来创造社会;其次,法律也是一种社会规范,因此必然要受到其他社会规范的制约;再者法律自身条件也制约着法律,如语言表达的局限等等.在实践活动中,我们一定要结合法律的特点让它发挥最大的作用. 从哲学观念层面上讲,自由就是在没有外在强制力时能够按自己的意志和目的来安排自己的活动.马克思说过:“法典是人民自由的圣经”,那么从法的价值层面上讲,自由究竟是什么呢?应该是法以确认和保障人的这种行为能力为己任,从而使主体与客体之间能够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法律应该是给自由提供保障,而自由是评价法律进步与否的标准,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人性最深刻的需要。没有自由,法律就仅仅是一种限制人们行为的强制性规范,而无法真正体现它在提升人的价值、维护尊严上的伟大意义。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虽然这只揭示了法一个方面的价值,但由此可见秩序在法的价值中的重要性。法学上所言秩序,主要是指社会秩序,它表明的是通过法律结构、法律规范、法律权威所形成的一种法律状态.关于法服务于秩序是不容置疑的,关键是法服务于谁的秩序、怎样的秩序.

秩序是法的基本价值,首要任务就是要确保统治阶级秩序的建立;其次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期望着行为安全与行为、社会的协调,这决定了秩序是法的基本价值;再次,法还是其他价值的基础,虽然自由和正义位阶在秩序之前,但同样需要以秩序为基础。失去了秩序的保障,所有的价值就会因为缺乏必要的保障而面临现实的威胁而最后丧失其意义。但是,秩序一定要符合人性,符合常理为目的,所以它应当收到自由和正义的限制。 正义存在于人与人的相互交往中,“不正义”绝对不会存在于孤立的个人之上,公正只是一种涉及利害关系的场合,要求平等地对待他人的观念形态,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把各人应得的东西还给各人。从实质内容上而言,正义体现在平等、公正等诸多我们所熟悉的具体形态中。正义是法的基本标准,是评价体系,也极大地推动了法律的进化.正义形成了法律精神上进化的观念源头,促进了法律地位的提高,推动了法律内部结构的完善,也提高了法律的实效。法律的执行不仅要有利于秩序的维持,更主要的是要实现社会正义。正义不仅应当得到实现,而且应当以人们看得到的方式得到实现。 (1)法在制定出来以后,实施前只是一种应然的状态,一种书本上的法律.法的实施就是要使法律从书本上的法律变成行动上的法律,使它从抽象的行为模式变成人们的具体

2016年10月全国自考《政治经济学(财经类)00009》试题与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第一次把经济理论考察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的是() A.重商主义 B.古典政治经济学 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D.现代西方经济学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在经济学说史上第一次把经济理论的考察从流通领域转移到生产领域,阐明了经济现象的某些内在联系,从而使经济学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 2.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A.自然经济的发展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人与自然的矛盾冲突 D.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正确答案】 D 3.当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商品生产者的劳动耗费() A.得不到任何补偿 B.只能得到部分补偿 C.能够得到完全补偿 D.能够得到更多补偿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如果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者的劳动耗费就会有一部分得不到补偿,就会亏损,从而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4.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是() A.两次劳动 B.两种劳动 C.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D.不同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两次劳动,更不是两种劳动,而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不同的方面。 5.商品生产者之间以延期付款方式形成的借贷关系属于() A.商业信用 B.银行信用 C.企业信用 D.消费信用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商业信用是指商品生产者之间在商品交易中以延期付款方式,互相赊购赊销商品而形成的借贷关系。 6.资本家购买劳动力商品的原因是() A.劳动力商品有价值 B.劳动力所有者除了劳动力外一无所有 C.劳动力商品的使用能创造更大的价值 D.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决定包含道德因素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具有特殊性,这就是它不仅能创造价值,而且还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资本家购买劳动力商品,看中的正是劳动力商品的这种特殊使用价值。 7.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A.两者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B.两者的物质技术基础不同 C.两者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D.两者在不同历史阶段上所起的作用不同 【正确答案】 C 8.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 A.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B.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C.工人出卖劳动的收入 D.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

宏观经济学试卷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试卷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本题型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 1.国内生产总值 2.平衡预算乘数 3.流动性偏好 4.基础货币 5.充分就业 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型共30题。每题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每题1分,共30分) 1.下列哪一项将不计入 ...当年的GDP() A.当年整修过的古董汽车所增加的价值;B.一辆新汽车的价值; C.一辆二手汽车按其销售价格计算的价值;D.一台磨损的高尔夫球清洁机器的替换品。 2.在以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不属于 ...投资的是()。 A.某企业增加一笔存货; B.某企业建造一座厂房; C.某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 D.某企业购买政府债券。 3.用收入法计算GDP时,不能计入GDP的是() A.政府给公务员支付的工资;B.居民购买自行车的支出; C.农民卖粮的收入;D.自有住房的租金。 4.当实际GDP为1500亿美元,GDP缩减指数为120时,名义国民收入为:()A.1100亿美元; B.1500亿美元; C.1700亿美元; D.1800亿美元。 5.一个家庭当其收入为零时,消费支出为2000元;而当其收入为6000元时,其消费为6000元,在图形上,消费和收入之间成一条直线,则其边际消费倾向为()。 A.2/3; B.3/4; C.4/5; D.1。 6.认为消费者不只同现期收入相关,而是以一生或可预期长期收入作为消费决策的消费理论是()。 A.相对收入理论; B.绝对收入理论; C.凯恩斯消费理论; D.永久收入理论。7.由于价格水平上升,使人们持有的货币及其他资产的实际价值降低,导致人们消费水平减少,这种效应被称为()。 A.利率效应; B.实际余额效应; C.进出口效应; D.挤出效应。 8.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投资支出增加60亿元时,将导致均衡GDP增加()。 A.20亿元; B.60亿元; C.180亿元; D.200亿元。 9.在下列情况下,投资乘数最大的是() A.MPC=; B.MPC=; C.MPC=; D.MPC=。 10.当利率降得很低时,人们购买债券的风险将会()。 A.变得很小; B.变得很大;C.可能很大,也可能很小; D.不发生变化。 11.对利率变动反映最敏感的是()。 A.货币的交易需求;B.货币的谨慎需求; C.货币的投机需求; D.三种需求相同。12.如果净税收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曲线()。 A.右移税收乘数乘以10亿美元; B.左移税收乘数乘以10亿美元; 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13.假定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不变,货币需求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当收入增加时()。 A.货币交易需求增加,利率上升; B.货币交易需求增加,利率下降;

论述题必背

论述题必背 黄亚飞 2012.09 一.法作用的局限性(反对法律万能论) 1.法律是以社会为基础的,因此,法律不可能超出社会发展需要“创造”社会; 2. 法律是社会规范之一,必然受到其他社会规范以及社会条件和环境的制约; 3.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的范围与深度是有限的:法的调整范围最小,要求最低 4. 法律自身条件的制约: (1)存在立法空白和立法漏洞 (2)法律的滞后性:法律的稳定性与社会变化性之间的矛盾 (3)法律的僵化性:法律的抽象性与待决案件的具体性之间的矛盾 (4)法律的模糊性:语言表达力上的局限 二. 法的价值冲突 由于立法不可能穷尽社会生活的一切形态,在个案中更可能因为特殊情形的存在而使得价值冲突难以避免,因而必须形成相关的平衡价值冲突的规则。主要原则有: (1)价值位阶原则:不同位阶的法的价值发生冲突时,在先的价值优于在后的价值。 ①一般而言,自由代表了人的最本质的人性需要,它是法的价值的顶端; ②正义是自由的价值外化,它成为自由之下制约其他价值的法律标准; ③而秩序则表现为实现自由、正义的社会状态,必须接受自由、正义标准的约束,因 此只需是最低层次的法律价值。 (2)个案平衡原则:这是指在处于同一位阶的法的价值之间发生冲突时,必须综合考虑主体之间的特定情形、需求和利益,以使得个案的解决能够适当兼顾双方的利益。 (3)比例原则:即使某种价值的实现必须以其他价值的损害为代价,也应当使被损害的价值减低到最小限度。 三、当代中国法的非正式渊源 1. 非正式渊源使用的条件 ①正式的法的渊源完全不能为法律决定提供大前提 ②适用某种正式的法的渊源会与公平正义的基本要求、强制性要求和占支 配地位的要求冲突 ③一项正式的法的渊源可能会产生出两种解释的模棱两可性和不确定性。 2. 基本原理:禁止拒绝裁判原则 ①禁止拒绝裁判原则:法国民法典规定,法官不得以法律没有规定为理由 拒绝进行裁判。即当没有正式渊源时,法官依然有义务借助非正式渊源 做出裁判 ②非正式渊源的运用通常仅限于民事和行政审判的领域,由于“罪刑法定 原”的存在,刑事领域不适用此标准。 四、司法三段论实质过程 (1)法律事实的获得:法律人在查明和确认案件事实的过程就不是一个纯粹的事实归结过程,而是一个在法律规范与事实之间的循环过程,即目光在事实与规范之间来回穿梭。(2)法律规范的选择:法律人在选择法律规范时,必须以该国的整个法律体系为基础,不仅要理解和掌握法律的字面含义,他还要了解和掌握法律背后的意义。3)判决得出过程中的说理:当法律人有了法律事实和法律规范之后,还必须要说明或论证这个具体的案件为什么要适用

政治经济学(第二版)2016年3月份考试考前练习题

政治经济学(第二版) 2016年3月份考试考前练习题 一、辨析题 附:参考答案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存在根本性差别。 解答: 错误。 从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特征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不存在根本性差别。这表现在无论哪种市场经济体制,都具有这样一些基本特征:在决策结构上实行分散决策;在信息结构上通过价格体系进行横向信息传递;在动力结构上以微观主体对经济利益的追逐及由此形成的竞争作为动力源;在分配结构上按提供的生产要素的多少和生产要素的价格进行收入分配;在协调方式上市场自由调节与宏观间接调控相接。 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又不是一种可以脱离开特殊的历史环境和社会基本制度而独立存在一种技术性工具,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和不同的社会制度中,市场机制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是各不相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除具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自己的特征。这些特征主要表现在: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宏观调控上,国家能够在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基础上,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国家计划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要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杠杆,促进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2. 股份合作制不能作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解答: 这种表述是错误的。 股份合作制是兼有股份制与合作制特性的所有制实现形式,它的特点是把劳动联合与资本联合相结合。现有的股份合作制中,有很大部分是属于劳动者的劳动和资金的联合为主的,具有明显的公有性,应视为公有制的一种实现形式。 3. 经济的全球化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 解答: 错。 经济的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这是因为: 第一,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对于剩余价值的无止境的贪欲使资本充满了不断膨胀和扩张的冲动,它力求冲破各种地域的限制,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第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不断降低人们相互交往的成本,突破自然条件对人类交往的限制,缩小人类社会空间的距离,把整个世界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科学的不断进步和技术的不断创新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同于以往一切生产方式的重要特点,生产的不断扩大,分工的不断深化,产品的日益丰富和多样化,使生产和需要日益突破地域和国家的限制,推动着国际分工和国际专业化的不断发展,扩大和加深了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 二、论述题

宏观经济学(考研真题)

宏观经济学(考研真题) 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 一、概念题 1.宏观经济学(杭州大学 ) 2.国内生产总值(GDP)(中国政法大学) 3.名义GDP和实际GDP(武大) 4.潜在的GDP(人大;北师大) 5.国民生产净值 (武大) 6.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与消费物价指数(人行) 二、筒答题 1.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武大) 2.为什么说GDP不是反映一个国家福利水平的理想指标?(北大)3.国民生产总值(GNP)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区别。(东南,北大)4.写出国民收入、国民生产净值、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北大 ) 5.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与个人在股票债券上的投资有何不同?为什么新住宅的增加属于投资而不届于消费?为什么存货投资也要计人GDP之 中?(武大 ) 6.说明在证券市场购买债券和股票不能看作是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活动。(天津财大) 7.为什么从公司债券得到的利息应计人GDP,而人们从政府得到的公债利息不计人GDP?(北方交大) 8.下列各项是否计入GNP(国民生产总值)? (1)转移支付; (2)购买一辆旧车; (3)购买普通股票。(复旦大学1995研) 9."GNP=C+I+G+(X-M)"的内涵。(武大 )

lo.简要评述国民收人核算中的缺陷及纠正。(浙大 ) 11.国民收入核算的两种主要方法。(人行 ) 12.国民收入核算的三种方法。(浙大 ) 三、计算题 1.某地区居民总是把相当于GDP60%的部分存起来,并且不用缴税也不购买外地商品。今年该地区将总值2000万元的汽车销往外省,这对高地区的GDP产生影响,请回答:(武大) (1)该地区的GDP增加了多少? (2)假如该地政府增加同样2000万元购买本地汽车,是否会产生与(1)相同的结果?为什么? (3)假如该地政府将2000万元以补贴的方式发给居民,该地GDP是否会增加?为什么 第二章简单国民收人决定理论 一、概念题 1.均衡产出(武大 ) 2.加速原理(北方交大 ) 3.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武大 ) 4.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中南财大 ) 5.边际消费倾向(武大;中南财大) 6.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武大 ) 7.边际储蓄倾向(上海财大 ) 8.持久收入假说(武大 ) 9.税收乘数(武大 ) 10.投资乘数(首都经贸大学) 1I.平衡预算乘数(华中科大 ) 12.相对收人假说(武大 ) 二、简答题 1.相对收入假说是如何解释"消费函数之谜"的?(北大 ) 2.试述相对收人假说中的"棘轮效应",分析这种效应对消费者的影响。(武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