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说明书
天津市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说明书

天津市津南区东嘴岛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2012-2020)规划说明书第一章规划背景1 湿地资源的重要性与稀缺性掀起了全球范围内湿地保护的热潮2 天津市生态基础设施规划为天津市湿地保护提供了良好的前提3 城市湿地公园的兴起为城市湿地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了有效途径第二章规划总则1 指导思想根据规划区自然、人文资源的特点,以维护湿地生态环境健康和延续乡土文脉特色为出发点,坚持“全面保护、生态优先、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方针,充分体现天津市津南区东嘴岛城市湿地公园的特色,积极其在区域中的生态服务功能。
2 规划原则2.1 融入区域原则☐将天津市津南区东嘴岛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融入区域生态背景之中,分析和评价其在区域生态中的关键作用,并利用生态保护和恢复手段,维护和加强其在生态格局的重要功能。
☐从区域旅游休闲资源整体发展着眼,充分发挥天津市津南区东嘴岛城市湿地公园自然、人文特色,将其建设成为富有个性的旅游休闲景点,成为区域游憩网络中的一个重要节点。
2.2 整体保护原则☐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连通性和稳定性,为湿地生物提供较为丰富的栖息环境,避免城市发展对湿地系统造成的干扰。
☐保护历史文化遗迹和乡土文化景观,将其视为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特色体现,对文化景观本身和其所处的自然环境与背景实行整体保护。
2.3 合理利用原则☐合理利用湿地资源,为游客建立湿地体验的界面,包括休闲游览活动、科普教育活动、生产体验活动等,充分发挥湿地的文化游憩价值和经济价值,以达到积极保护的目标,同时提高湿地公园的景观品质和整体品位。
2.4 和谐发展原则☐协调湿地公园的各种功能,在生态保护基础上,合理发展科普教育、休闲游览等功能,并合理维护生产性景观,使人类活动与生态系统和谐共存,促进湿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3 规划范围☐天津津南区东嘴岛湿地公园位于东嘴岛西南部,规划面积为12公顷。
地块呈梯形。
地块西面和南面濒临海河,东面以城市干道为界,北面以支路为界。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天津市湿地保护规划(2022—2030年)的批复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天津市湿地保护规划(2022—
2030年)的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天津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23.11.05
•【字号】
•【施行日期】2023.11.05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机关工作
正文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天津市湿地保护规划(2022—2030年)
的批复
市规划资源局:
你局关于报审天津市湿地保护规划(2022—2030年)的请示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天津市湿地保护规划(2022—2030年)》(以下简称《湿地保护规划》)。
二、《湿地保护规划》规划期限为2022年至2030年,近期至2025年,远期至2030年。
三、市有关部门要按照《湿地保护规划》目标任务,结合各自职责,认真抓好落实,确保各项目标任务有效完成。
四、各区人民政府要落实湿地保护主体责任,做好《湿地保护规划》实施保障工作,明确责任分工,采取措施保持湿地面积稳定,切实提升湿地生态功能。
天津市人民政府2023年11月5日。
城市湿地公园方案设计阶段主要内容及成果

城市湿地公园方案设计阶段主要内容及成果在城市湿地公园方案设计阶段,主要内容涉及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和建设等方面。
其中,涉及的主要成果包括详细的规划和设计方案、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环境评估报告等。
首先,在规划方面,设计团队需要对湿地公园的用地进行合理划分和布局。
应综合考虑生态功能、游憩需求和社区适宜性等因素,合理确定各功能区的位置和面积。
然后,在设计方面,设计团队需要根据规划要求和湿地公园的实际情况,进行景观、设施和交通等详细设计。
景观设计要注重湿地公园的生态保护和美化,设施设计要满足游客的需求,交通设计要考虑交通流线和停车需求。
其次,设计团队还需要进行工程可行性研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可行性进行评估和分析。
这包括对工程投资、建设进度、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评估和分析,从而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同时,还需要对项目的投资回报、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进行估算,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
此外,环境评估报告也是方案设计阶段的重要成果之一、设计团队需要对湿地公园建设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估,包括土地资源利用、水资源利用和生境保护等方面。
根据评估结果,设计团队可以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和管理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在城市湿地公园方案设计阶段,主要成果还包括一系列的专业报告和技术文件。
例如,绘制详细的规划、设计图纸;编制工程施工和设备采购的招标文件;编写工程标准和技术规范等。
这些文件是方案设计阶段成果的重要体现,能够为后续的建设和管理提供依据。
总结起来,城市湿地公园方案设计阶段的主要内容包括规划设计、工程可行性研究和环境评估等。
主要成果包括详细的规划设计方案、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环境评估报告以及一系列专业报告和技术文件。
这些成果能够为湿地公园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可行性和可持续性的依据,从而保障公园的质量和效益。
湿地公园规划方案

湿地公园规划方案一、背景湿地公园是一种城市绿地,具有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湿地公园的规划旨在保护和修复湿地生态系统,提供人们与自然互动的场所。
本文档将介绍湿地公园规划方案,包括设计原则、功能区划和景观设计等。
二、设计原则1.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是湿地公园的核心,规划方案应致力于保护和修复湿地生态系统。
采取必要的措施,包括湿地植被保护、水质监测和生境恢复等,以确保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
2.提供教育与研究机会湿地公园可以成为公众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场所。
规划方案应包括教育中心、观测站和研究设施等,以提供教育与研究机会,增加人们对湿地生态系统的认识和理解。
3.提供多样化的休闲活动湿地公园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规划方案应提供多样化的休闲活动。
如散步小道、观鸟台、儿童游乐区等,以满足不同年龄段和兴趣爱好的人们的需求。
4.融入城市环境湿地公园应与周边城市环境融合,在规划方案中考虑公园与周边建筑物、街道和交通系统的关系。
同时,还应考虑公园的可持续性,如节能、环保设计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等。
三、功能区划根据湿地公园的规划原则,可以将湿地公园分为以下功能区:1.湿地保护区湿地保护区是湿地公园的核心区域,主要用于保护湿地生态系统。
该区域应有严格的保护政策和管理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类干扰并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2.教育与研究区教育与研究区用于提供教育与研究机会。
该区域应包括教育中心、观测站和实验室等设施,用于开展湿地生态系统的教育和研究活动。
3.休闲活动区休闲活动区提供多样化的休闲活动。
可以包括散步小道、观鸟台、游乐区、咖啡厅等设施,以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需求。
4.管理与服务区管理与服务区用于湿地公园的管理和服务。
包括停车场、管理办公室、洗手间、休息区等设施,为公园的日常运营提供支持。
四、景观设计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应以自然为主导,追求和谐与美感。
以下是一些景观设计要点:1.湿地植被:根据湿地类型,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湿地植被,如芦苇、稻草等,增强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
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方案

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方案湿地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和社会功能。
因此,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角度出发,探讨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方案。
首先,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
在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调研湿地生态环境,了解湿地生态系统的构成和特点,科学合理地规划湿地公园的布局和功能区划,保护湿地生态环境,促进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
其次,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要注重景观和功能的结合。
在规划设计中,需要注重湿地公园景观的营造和功能的设置,使得湿地公园不仅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还能够提供丰富多样的游憩、休闲、教育等功能,满足市民的多样化需求。
另外,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还应注重公园与周边环境的融合。
在规划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湿地公园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合理规划公园的交通、道路、景观节点等,使得湿地公园与周边环境相互融合,形成良好的城市景观。
此外,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还应注重可持续发展。
在规划设计中,需要注重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合理规划公园的水资源、植被、土壤等,促进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恢复和保护,实现公园的可持续利用。
最后,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还应注重社会参与和管理。
在规划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社会参与和管理,促进公园的社区参与和管理,使得公园成为市民休闲娱乐、健身运动的重要场所,增强公园的社会功能和影响力。
综上所述,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方案需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景观和功能的结合、公园与周边环境的融合、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参与和管理等方面,实现公园的多功能性和可持续发展,为城市和市民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休闲娱乐场所。
湿地公园 策划方案

湿地公园策划方案1. 背景说明湿地是一种生态系统,其特点是水文条件适宜、水源相对充足,同时植被生长茂盛。
湿地公园是指在湿地地区打造的,以展示湿地生态、保护湿地环境、提供休闲娱乐活动为目标的公园。
湿地公园能够提供人们近距离接触自然环境的机会,同时也具备教育、科研和旅游等功能,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2. 目标与目的湿地公园的策划目标是实现环境保护与教育意义的统一,并提供休闲娱乐活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自然环境的需求。
具体目标如下:•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维护湿地的自然状态;•增强公众对湿地的保护意识和环境教育,提高生态环境的整体质量;•提供休闲娱乐活动,满足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需求;•开展科学研究,促进湿地保护技术的创新。
3. 设施规划湿地公园的设施规划包括以下方面:3.1. 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停车场:方便游客的交通工具停放;•游客中心:提供咨询、导览等服务;•厕所和洗手间:方便游客的基本需求;•餐厅和咖啡厅:提供餐饮服务;•纪念品商店:销售与湿地公园相关的纪念品和书籍。
3.2. 游憩设施建设•步道系统:贯穿整个湿地公园,方便游客观赏湿地景观;•游船和划船设施:提供游览湿地的船只,让游客近距离欣赏湿地生态;•观景塔:建设在湿地公园的高处,提供视野最好的角度,让游客鸟瞰整个湿地;•观鸟平台:特设鸟类观察区,供爱好者观察和研究湿地的特殊鸟类。
3.3. 教育设施建设•生态展示馆:展示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物种和相关知识;•儿童活动区:设置适合儿童的游戏和互动设施,开展环保教育活动;•社区园艺区:提供社区居民开展园艺、绿化活动的场所。
4. 管理与运营湿地公园的管理与运营需要考虑以下方面:4.1. 保护与维护•设立专门的保护团队,负责湿地公园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制定严格的公园规章制度,加强对游客的管理和监督;•定期开展湿地生态环境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4.2. 宣传与推广•制定详细的宣传计划,包括线上线下的宣传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关注湿地公园;•利用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传播湿地公园的相关信息和活动,提高公园的知名度;•与旅行社合作,开展湿地公园的旅游推广活动。
湿地公园空间设计方案

湿地公园空间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湿地公园作为一种生态景观空间,是城市中重要的绿色生态系统组成部分。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规划,湿地公园可以提供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增加亲水性活动空间等多种功能。
二、景观布局与元素设计1.湿地生态区:设置湿地生态展示区,通过合理的植被配置和水景布置,打造一个具有自然生态特色的空间。
2.散步休憩区:设置长廊、露天座椅和草坪等休憩设施,为游客提供休息和观赏的场所。
3.湖泊活动区:在湖泊边设置活动平台、游艇码头等设施,提供船只游艇等娱乐活动的场所。
4.儿童游乐区:设置滑梯、秋千和山洞等儿童游乐设施,为家庭游客提供儿童乐园的场所。
5.健身运动区:设置户外健身器材、跑步道和篮球场等运动设施,提供健身活动的场所,满足居民的健康需求。
6.科普教育区:设置湿地科普馆、观鸟塔和生态讲解区等设施,提供科普教育和生态解说的场所。
三、景观材料与植物选择1.景观材料:选择自然材料如木材、草坪和石材等,与湿地环境相协调,营造自然、舒适的氛围。
2.植物选择:选择湿地适应性较强的植物如芦苇、荷花、莲藕等水生植物,以及柚木、松树等耐干旱的植物,形成丰富的植物种类和层次。
四、水系设计1.湖泊设置:根据实际情况设计适宜规模的湖泊,并根据水质要求配置合理的底泥和水草,以维持湖泊的生态平衡。
2.小溪设置:设计自然流动的小溪,在周边设置石块和水生植物,增加景观的丰富性。
3.瀑布设置:在地势较高处设计瀑布,加强水景效果,并为公园增添动感和活力。
五、照明设计1.照明设施:设置太阳能路灯、景观灯等绿色环保的照明设施,在夜间提供足够的照明,并创造浪漫的夜景效果。
2.照明布局:合理布置照明设施,使整个湿地公园在夜间形成连续、有序的光影变化,增强夜间游览的魅力。
六、交通与引导设计1.交通设施:设置步行道、自行车道和停车场等交通设施,方便游客进出公园。
2.引导设施:设置指示牌、地图标识和指示箭头等引导设施,方便游客探索和了解公园的各个区域。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市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津政办发[2004]88号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市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津政办发[2004]88号](https://img.taocdn.com/s3/m/4d931102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e9.png)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市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正文:----------------------------------------------------------------------------------------------------------------------------------------------------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市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津政办发[2004]88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
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湿地保护和管理工作。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4]50号)精神,现就加强我市湿地保护管理通知如下: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湿地保护作为我市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天津东临渤海,地处海河水系入海口,境内河流纵横,坑塘洼淀星罗棋布,拥有丰富的湿地资源。
我市现有湿地面积1717.8平方公里,包括湖泊湿地、沼泽湿地、河流湿地、浅海和滩涂湿地、人工湿地等多种类型,生物多样性显著。
其中涉及植物类16个群系、400余种,动物类约600种,包括各种水鸟达140种左右,有丹顶鹤、白鹤、白头鹤、东方白鹳、大鸨、大蓑羽鹤等17种国家重点保护的重要禽类。
天津地区水禽栖息地在世界湿地生态等级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但是,我市湿地面积与上个世纪50年代相比,正在急剧减少,湿地保护管理的形势十分严峻,加强湿地保护已刻不容缓。
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从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湿地保护的重要性,把湿地保护作为我市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
正确把握和处理好湿地保护发展与开发利用、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切实做好湿地保护的各项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市津南区东嘴岛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2012-2020)规划说明书第一章规划背景1 湿地资源的重要性与稀缺性掀起了全球范围内湿地保护的热潮2 天津市生态基础设施规划为天津市湿地保护提供了良好的前提3 城市湿地公园的兴起为城市湿地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了有效途径第二章规划总则1 指导思想根据规划区自然、人文资源的特点,以维护湿地生态环境健康和延续乡土文脉特色为出发点,坚持“全面保护、生态优先、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方针,充分体现天津市津南区东嘴岛城市湿地公园的特色,积极其在区域中的生态服务功能。
2 规划原则2.1 融入区域原则☐将天津市津南区东嘴岛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融入区域生态背景之中,分析和评价其在区域生态中的关键作用,并利用生态保护和恢复手段,维护和加强其在生态格局的重要功能。
☐从区域旅游休闲资源整体发展着眼,充分发挥天津市津南区东嘴岛城市湿地公园自然、人文特色,将其建设成为富有个性的旅游休闲景点,成为区域游憩网络中的一个重要节点。
2.2 整体保护原则☐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连通性和稳定性,为湿地生物提供较为丰富的栖息环境,避免城市发展对湿地系统造成的干扰。
☐保护历史文化遗迹和乡土文化景观,将其视为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特色体现,对文化景观本身和其所处的自然环境与背景实行整体保护。
2.3 合理利用原则☐合理利用湿地资源,为游客建立湿地体验的界面,包括休闲游览活动、科普教育活动、生产体验活动等,充分发挥湿地的文化游憩价值和经济价值,以达到积极保护的目标,同时提高湿地公园的景观品质和整体品位。
2.4 和谐发展原则☐协调湿地公园的各种功能,在生态保护基础上,合理发展科普教育、休闲游览等功能,并合理维护生产性景观,使人类活动与生态系统和谐共存,促进湿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3 规划范围☐天津津南区东嘴岛湿地公园位于东嘴岛西南部,规划面积为12公顷。
地块呈梯形。
地块西面和南面濒临海河,东面以城市干道为界,北面以支路为界。
地块地形以平地为主,植被条件一般,存在若干大小水面。
还有一个占地面积较大的工业建筑。
4 规划依据4.1国际组织有关公约1)《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1971年,拉姆萨尔;2)《生物多样性公约》,1993年。
4.2国家、地方有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全国人大,2008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全国人大,1986年);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全国人大,1989年);4)《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全国人大,1984年);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全国人大,2002年);6)《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全国人大,1988年)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全国人大,1991年);8)《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全国人大,2002年);9)《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全国人大,2004年);10)《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国务院,1989年);11)《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务院,2001年);12)《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国务院,2000年);13)《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国务院,1993年);14)《关于加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通知》,建设部城建[2002]249号;15)《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试行)》,建设部,2005年;16)《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务办公厅,2005年;4.3相关的技术规范1)《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技术导则(试行)》,建设部,2005年2)《公园设计规范》(CJJ 48-92),1992年;3)《村庄整治技术规范》(GB50445-2008),2008年;4.4地方政府的行业技术性文件1)《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2)《天津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3)《天津市津南区总体规划》;4)《天津市生态城市建设规划纲要》。
4.5现场踏勘资料及其他相关文献5 规划期限本次规划期限为2012-2020年,分三期执行,分别为近期与远期。
:1)近期:2012—2015年;2)远期:2015—2020年。
第三章天津市基本情况分析天津,简称津,地处华北平原,自古因漕运而兴起,明永乐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正式筑城,是中国古代唯一有确切建城时间记录的城市。
经历600余年,特别是近代百年,造就天津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独特城市风貌。
“近代百年看天津”,成为世人共识。
1地理环境天津位于东经116°43'至118°04',北纬38°34'至40°15'之间。
市中心位于东经117°10',北纬39°10'。
北起蓟县黄崖关,南至滨海新区翟庄子沧浪渠,南北长189公里;东起滨海新区洒金坨以东陡河西干渠,西至静海县子牙河王进庄以西滩德干渠,东西宽117公里。
2 地质天津地质构造复杂,大部分被新生代沉积物覆盖。
地势以平原和洼地为主,北部有低山丘陵,海拔由北向南逐渐下降。
地貌主要有山地、丘陵、平原、洼地、滩涂等。
土壤主要有山地棕壤、山地淋溶褐土、褐土、潮土、沼泽土、水稻土、盐土等7类。
植被大致可分为,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灌草丛、草甸、盐生植被、沼泽植被、水生植被、沙生植被、人工林、农田种植植物等11种。
3气候天津地处北温带位于中纬度亚欧大陆东岸,主要受季风环流的支配,是东亚季风盛行的地区,属温带季风性气候。
虽临近渤海湾,但半封闭的内海海湾对天津的气候影响不大。
主要气候特征是,四季分明,春季多风,干旱少雨;夏季炎热,雨水集中;秋季气爽,冷暖适中;冬季寒冷,干燥少雪,因此,春末夏初和秋天是到天津旅游的最佳季节。
4水文天津位于海河流域下游,是海河五大支流南运河、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的汇合处和入海口,素有“九河下梢” 、“河海要冲”之称。
第四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1 理论基础1.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系统是由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群落,与其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构成的一个动态、复合的功能单位。
人类是生态系统一个不可分割的组分,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对此的认识也越发清晰,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由此发展而来。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人类从生态系统中获得的效益。
它不仅为人类提供了食品、医药及其它生产生活原料,更重要的是维持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支持系统,维持生命物质的生物地化循环与水文循环,维持生物物种与遗传多样性,净化环境,维持大气化学的平衡与稳定。
依据目前比较权威的千年生态系统评估(MA)的分类,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具有四大功能:生态系统对人类可以产生直接影响的供给服务、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以及对维持生态系统的其它功能具有重要作用的支持服务。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变化对于人类福利具有深远的影响。
1.2 城市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1)城市湿地的自然属性改变2)城市湿地的功能相对自然湿地有了更多的拓展3)城市湿地受干扰的情况1)城市污染物净化作用2)吸收温室气体,降低城市热岛效应3)调节微气候,改善城市环境4)提供丰富多样的栖息地5)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和教育场所6)为居民提供农作物及其他经济来源1.3 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图4-1湿地公园生态服务功能构成示意图2 东岛湖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2.1 湿地生态功能评价(1)生物多样性相对丰富,但结构不够合理(2)生态网络连通性较好,但调蓄洪水能力不强(3)生态系统完整性一定程度上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4)生态系统稳定性受到环境污染的威胁2.2 文化游憩功能评价(1)历史文化遗存数量较多,但类型较少、级别较低(2)乡土文化景观丰富,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3)科普教育功能尚未开发,旅游休闲功能处在萌芽阶段2.3 经济生产功能评价(1)农业生产体现农、果、渔并行的特征,以农作物为主,是当地人的主要收入来源(2)乡镇企业及家庭作坊遍地开花,成为部分人经济致富的主要手段(3)旅游服务业尚未起步,经济效益甚微第五章案例分析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具有可比性或可参照性的典型案例的分析,为本项目的发展目标与功能定位提供参考和依据,同时建立湿地公园建设的项目库,以及为本项目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必要的经验教训。
1 案例研究1.1 国际案例(1)背景介绍双溪布洛湿地保护区是新加坡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受保护的沼泽自然公园。
这个面积达87公顷的自然保护区里栖居着超过500种热带动植物,是候鸟途经东亚的主要中途停留站。
精心建造的亭台楼阁和行人走道让您能从近处观赏园内动植物。
(2)规划定位和特色双溪布洛湿地保护区有四大功能,第一是环境教育,第二是环境保护,第三是休闲、观光,第四是研究。
环境教育就是要培养国民的环保意识。
一是对公众,二是对学校学生。
目前保护区同3所学校签订有协议:对3所学校的学生不收门票,学生经常来保护区做些义务工,保护区员工义务则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和动植物有关知识的讲解。
(3)规划内容公园通过最小干预的规划设计手段,通过木栈道、解说台、观鸟屋(台)、瞭望塔、展示馆、服务中心、咖啡馆等简易设施,使游客能够最近距离的感受自然。
公园内规划了黄、橘、紫三条路线:黄色路线全长三公里,由石子路和木质平台共同构成;橘色路线全长五公里,包括了保护区内最长的木质栈道;紫色路线全长七公里,包含了较长的原始土路。
三条线路各具特色,为游人提供了多种选择。
(4)可借鉴性1)环境教育是湿地公园的重要职能,通过提高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才是最终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2)游线的设置考虑到不同使用人群的需要,提供了多样化选择;3)公园采用平时免费,周末收费的不同制度,降低了人多对保护区的干扰。
(5)景观风貌图5-1 双溪布洛湿地保护区照片1.2 国内案例1.2.1 北京翠湖湿地公园(1)背景介绍翠湖湿地公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稻香湖风景旅游区内,是第一批十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之一,也是北京市唯一的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
公园规划面积2.70平方公里。
建设翠湖湿地公园对于完善北京市西部次区域永久性生态地区的功能,对于促进和提升海淀后山地区的区域竞争力,加快建设生态型、田园式和现代化的自然生态系统与城市生态系统相结合的综合城市新区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规划定位和特色1)湿地修复的示范--恢复海淀传统山水风貌,再现北京自然湿地原生态;2)科研科普的基地--打造国际湿地文化交流中心;3)生态旅游的窗口--体验自然的捷径、休闲养生的家园;4)城市发展的绿心--保一泓清水,养无限生机。
(3)规划内容1)根据湿地公园特点,翠湖湿地公园在功能分区上主要由为湿地游览区(167.6公顷)、湿地保护区(24.1公顷)、湿地展示区、湿地观鸟区、滨河游览区、湿地农乐区、湿地休闲区、服务管理区(10.1公顷)七个功能区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