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大学机电一体化PPT
合集下载
机电一体化技术六PPT课件

开始 前页 后页 结束
r1
X1
I1
U1
Im
r2 X2
I2 Xm
(1-s)r2/s rm
I1
I2
U1 Im
Xm X2
(a)
I2
I1
Im (b)
I2 (c)
-I'2
I'1
-I2
I1
Im
Im
(d)
图6-19交流电动机等效电路及简化等效电路 (a)等效电路 (b)电流矢量 (c)简化等效电路 (d)简化电路电流矢量
20世纪50年代,无刷电机和直流电机实现了 产品化,并在计算机外围设备和机械设备上 获得了广泛的应用。20世纪70年代则是直流 伺服电机的应用最为广泛的时代。
开始 前页 后页 结束
6.3.1直流伺服电机的分类与特性
直流伺服电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与一般直流电 动机相类似。
S Fa F0
S
F0
开始 前页 后页 结束
思考练习
1、步进电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是什么?驱动 方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2、直流伺服的特点是什么?驱动方式有哪些? 3、交流伺服的特点是什么?驱动方式有哪些? 4、各种伺服电机的区别和特点? 5、液压执行机构的特点是什么?
开始 前页 后页 结束
开始 前页 后页 结束
本章小结
对不同的机电一体化设备,伺服系统驱动部 件时所需功率的差异很大,在确定驱动方式 时一般从输出功率与响应频率两个方面综合 选择。液压驱动伺服系统输出功率大、响应 频率高。伺服电机驱动的伺服系统,对不同 的伺服电机具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具有所选 择的输出功率范围大、响应频率宽的特点。
(式6-13)
K一系统泄漏系数,一般取K=1.2;
r1
X1
I1
U1
Im
r2 X2
I2 Xm
(1-s)r2/s rm
I1
I2
U1 Im
Xm X2
(a)
I2
I1
Im (b)
I2 (c)
-I'2
I'1
-I2
I1
Im
Im
(d)
图6-19交流电动机等效电路及简化等效电路 (a)等效电路 (b)电流矢量 (c)简化等效电路 (d)简化电路电流矢量
20世纪50年代,无刷电机和直流电机实现了 产品化,并在计算机外围设备和机械设备上 获得了广泛的应用。20世纪70年代则是直流 伺服电机的应用最为广泛的时代。
开始 前页 后页 结束
6.3.1直流伺服电机的分类与特性
直流伺服电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与一般直流电 动机相类似。
S Fa F0
S
F0
开始 前页 后页 结束
思考练习
1、步进电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是什么?驱动 方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2、直流伺服的特点是什么?驱动方式有哪些? 3、交流伺服的特点是什么?驱动方式有哪些? 4、各种伺服电机的区别和特点? 5、液压执行机构的特点是什么?
开始 前页 后页 结束
开始 前页 后页 结束
本章小结
对不同的机电一体化设备,伺服系统驱动部 件时所需功率的差异很大,在确定驱动方式 时一般从输出功率与响应频率两个方面综合 选择。液压驱动伺服系统输出功率大、响应 频率高。伺服电机驱动的伺服系统,对不同 的伺服电机具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具有所选 择的输出功率范围大、响应频率宽的特点。
(式6-13)
K一系统泄漏系数,一般取K=1.2;
机电一体化技术讲稿(PPT42张)

优点:在高频浮动中达到回珠圆弧槽进出口的自动对接,通道流
畅、摩擦特性较好,更适用于高速、高灵敏度、高刚性的精密进给系 统。
外循环
从结构上看,外循环有三
种形式: ①螺旋槽式 :在螺母2的 外圆表面上铣出螺纹凹槽, 槽的两端钻出二个与螺纹 滚道相切的通孔,螺纹滚 道内装入二个挡珠器4引 导滚珠3通过这二个孔, 应用套筒1盖住凹槽,构 成滚珠的循环回路。 结构的特点:工艺简单、 径向尺寸小、易于制造。 但是挡珠器刚性差、易磨 损。
原理:丝杆上有基本导程 ( 或螺距 ) 不同的 ( 如 l01 、
102) 两段螺纹,其旋向相同。当丝杆 2 转动时, 可动螺母 1 的移动距离为 s = n(10l—l02) ,如果两 基本导程的大小相差较少,则可获得较小的位 移s。 应用场合:多用于各种微动机构中。
2.1.3 滚珠丝杠传动部件
紧方式;
3.滚珠丝杠副的选择方法
实例:X-Y工作台的结构
第二章 机械系统的部件选择与设计
概述 采取措施 (1)采用低摩擦阻力的传动部件和导向支承部件。 (2)缩短传动链,提高传动与支承刚度, (3)选用最佳传动比,以达到提高系统分辨率、
减少等效到执行元件输出轴上的等效转动惯量, 尽可能提高加速能力。 (4)缩小反向死区误差。 (5)改进支承及架体的结构设计以提高刚性、减 少振动、降低噪声。
缘,但制有螺纹,并通过二个圆螺母固定。调整时旋转 圆螺母2消除轴向间隙并产生一定的预紧力,然后用锁 紧螺母1锁紧。预紧后两个螺母中的滚珠相向受力(如图 b),从而消除轴向间隙。其特点是结构简单、刚性好、 预紧可靠,使用中调整方便,但不能精确定量地调整。
工作原理
(2)双螺母齿差预紧调整式
结构如图,二个螺母
机电一体化技术培训课件.ppt

功率 驱动
速度检测
实际位置反馈
测速发电机 或编码器
位置检测
伺服电机
精品
伺服系统
闭环伺服系统
机电一体化技术
闭环伺服系统特征
将检测装置装在移动部件上,直接测量移动部件的实际位移来进
行位置反馈的进给系统称为闭环伺服系统。 闭环伺服系统可以消除机械传动机构的全部误差,而半闭环伺服
系统只能补偿部分误差,因此,半闭环伺服系统的精度比闭环系统的 精度要低一些。
精品
伺服系统
全数字式伺服系统中的现场总线
机电一体化技术
控制器 主站
计算机1 主站
计算机2 主站
从站 PLC
从站 变频器
从站 ……
伺服驱动
精品
伺服系统
全数字式伺服系统中的现场总线
机电一体化技术
SERCOS接口
SERCOS是串行实时通信协议(Serial Real Time Communication Specification)。
精品
伺服系统
伺服系统参数
v、a
v a
O ta
线性加减速
v、a
机电一体化技术
v
a
t
O t1
t2
t
ta
指数加减速
精品
伺服系统
伺服系统参数
机电一体化技术
阻尼
运动中的机械部件易产生振动,其振幅取决于系统的阻尼和固有频率, 系统的阻尼越大,振幅越小,且衰减越快。运动副(特别是导轨)的摩擦阻 尼占主导地位,实际应用中一般将摩擦阻尼简化为粘性摩擦阻尼。系统的粘 性摩擦阻尼越大,系统的稳态误差越大,精度越低。对于质量大、刚度低的 机械系统,为了减小振幅,加速衰减。可增大粘性摩擦阻尼。
机电一体化PPT课件

-
20
为了机床运止机床突然断电,各轴都安装断电制动器。
电磁失电制动器广泛应用于冶金、建筑、化工、食品、 机床、印刷、包装等机械中,及在断电时(防险)制动等 场合。
-
22
THANKS
-
23
机电一体化课程汇报
汇报人:
2018/4/1 8
-
1
此次主要设计的是一款三轴数控铣床
-
2
该机床主要由如图所示的 几部分组成
-
3
主要采用步进电动机+滚珠丝杠+滚动导轨的驱动方式
计算机 数控
位置,速 度反馈
电机
位置,速度 检测单元
数控机床伺服系统组成
机械部件
-
4
机床XY轴组成结构
-
5
采用PID进行位移控制与速度控制
-
13
HCTL-20XX系列集成电路细分原理图
-
14
直流伺服电机,它包括定子、转子铁芯、电机转轴、伺服电机绕组换 向器、伺服电机绕组、测速电机绕组、测速电机换向器,所述的转子 铁芯由矽钢冲片叠压固定在电机转轴上构成。
-
15
(一)PWM的的基本原理
电压的平均值Uav为
Uav
Ton T
U
S
U S
-
19
7.Discharge(引脚 7):振荡器放电端。该端与引脚 5 之 间外接一只放电电阻, 构成放电回路。8.Soft-Start(引 脚 8):软启动电容接入端。该端通常接一只 5 的软启 动电容。pensation(引脚 9):PWM 比较器补偿 信号输入端。在该端与引脚 2 之间接 入不同类型的反
式中 =ton/T,称为占空比;T开关周期,ton为一个 周期内开关接通时间。改变脉冲的占空比,电机两
《机电一体化介绍》课件

工业控制网络
如Profibus、Modbus等,用于实现分布式控制和数据传输。
可编程控制器(PLC)
用于自动化生产线和工业控制系统的逻辑控制和顺序控制。
检测技术
传感器技术
利用各种物理效应和化学反应, 将物理量或化学量转换为电信号 ,用于监测和控制机电一体化系
统的运行状态。
信号处理技术
对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进行滤波、 放大、转换等处理,提取出有用的 信息。
数控机床的应用范围广泛,涉及汽车 、航空、模具、仪器仪表等领域,对 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具有重要作 用。
数控机床通常包括数控系统、伺服系 统、主轴系统、刀具系统等部分,各 业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是用于自动化生产线 的机电一体化产品,能够执行各 种重复性或危险性任务,提高生
电子电路设计
包括模拟电路、数字电路、集成电路等,为机电 一体化系统提供信号处理和能源供给。
嵌入式系统
将微处理器嵌入到机械系统中,实现智能化控制 和数据处理。
传感器与执行器
用于检测和驱动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各种物理量, 如温度、压力、位移等。
控制技术
控制算法
如PID控制、模糊控制等,用于实现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精确控制。
自动化生产线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食品等领域,能够大幅提高生产效 率、降低能耗和减少人力成本。
智能家居系统
1
智能家居系统是利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将家居设备 进行智能化改造,实现家庭生活的智能化和舒适 化。
2
智能家居系统包括智能照明、智能安防、智能环 境控制等子系统,通过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实现 远程控制和智能化管理。
机电一体化技术使得定制化生产成为可能,满足了消费者对个性化 产品的需求。
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前景
如Profibus、Modbus等,用于实现分布式控制和数据传输。
可编程控制器(PLC)
用于自动化生产线和工业控制系统的逻辑控制和顺序控制。
检测技术
传感器技术
利用各种物理效应和化学反应, 将物理量或化学量转换为电信号 ,用于监测和控制机电一体化系
统的运行状态。
信号处理技术
对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进行滤波、 放大、转换等处理,提取出有用的 信息。
数控机床的应用范围广泛,涉及汽车 、航空、模具、仪器仪表等领域,对 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具有重要作 用。
数控机床通常包括数控系统、伺服系 统、主轴系统、刀具系统等部分,各 业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是用于自动化生产线 的机电一体化产品,能够执行各 种重复性或危险性任务,提高生
电子电路设计
包括模拟电路、数字电路、集成电路等,为机电 一体化系统提供信号处理和能源供给。
嵌入式系统
将微处理器嵌入到机械系统中,实现智能化控制 和数据处理。
传感器与执行器
用于检测和驱动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各种物理量, 如温度、压力、位移等。
控制技术
控制算法
如PID控制、模糊控制等,用于实现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精确控制。
自动化生产线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食品等领域,能够大幅提高生产效 率、降低能耗和减少人力成本。
智能家居系统
1
智能家居系统是利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将家居设备 进行智能化改造,实现家庭生活的智能化和舒适 化。
2
智能家居系统包括智能照明、智能安防、智能环 境控制等子系统,通过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实现 远程控制和智能化管理。
机电一体化技术使得定制化生产成为可能,满足了消费者对个性化 产品的需求。
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前景
【精品】机电一体化原理及应用PPT课件

当然,不怎么变,机械本体只会变更加合理,决不会消失。
二、传感检测部分
1、概念
用于检测各部分的状态参数和环境参数的部分。 主要用各种传感器及相应的检测及放大电路实现。
2、功能
把系统运行过程中所需要的本身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参数及状 态进行检测,变为可识别的信号,再传递给信息处理和控制 部分,经处理后产生响应的控制信息。
①机电一体化是一种以实践,即产品和过程为基础的技术 ②机电一体化以机械为基础 ③机电一体化以计算机控制为核心 ④机电一体化将工业产品和过程都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看待,
强调各种技术的协同和集成,不是将各个部件单独处理,把它 们混合或凑到一起 ⑤机电一体化贯穿于设计和制造的全过程中。
思考题
1. 什么是"机电一体化"?以打夯机为例, 内含机械与电气,问这是不是机电一体 化产品?
作为一个独立器件,传感器的发展正进入集成化、智能化 研究阶段。把传感器件与信号处理电路集成在一个芯片上,就 形成了信息型传感器;若再把微处理器集成到信息型传感器的 芯片上,就是所谓的智能型传感器。
2.1.1 传感器的定义
传感器: 传感器是一种以一定的精确度将 被测量(如位移、力、加速度等)转换为与之有确 定对应关系的、易于精确处理和测量的某 种物理量(如电量)的测量部件或装置。
2、执行机构应具有的性能
① 可靠性高。
执行机构直接和被控对象打交道,一般地说说所处的环 境比较恶劣。因此要求执行机构不能经常出故障。有的故障 是一般性的,有的则是致命的。如:
洗衣机不转。照相机快门不动作。 机床不换刀。 汽车煞车不动作。 火箭点火失灵。 导航失灵。
② 响应迅速(动态性能好)。
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奠定了物质基础。
二、传感检测部分
1、概念
用于检测各部分的状态参数和环境参数的部分。 主要用各种传感器及相应的检测及放大电路实现。
2、功能
把系统运行过程中所需要的本身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参数及状 态进行检测,变为可识别的信号,再传递给信息处理和控制 部分,经处理后产生响应的控制信息。
①机电一体化是一种以实践,即产品和过程为基础的技术 ②机电一体化以机械为基础 ③机电一体化以计算机控制为核心 ④机电一体化将工业产品和过程都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看待,
强调各种技术的协同和集成,不是将各个部件单独处理,把它 们混合或凑到一起 ⑤机电一体化贯穿于设计和制造的全过程中。
思考题
1. 什么是"机电一体化"?以打夯机为例, 内含机械与电气,问这是不是机电一体 化产品?
作为一个独立器件,传感器的发展正进入集成化、智能化 研究阶段。把传感器件与信号处理电路集成在一个芯片上,就 形成了信息型传感器;若再把微处理器集成到信息型传感器的 芯片上,就是所谓的智能型传感器。
2.1.1 传感器的定义
传感器: 传感器是一种以一定的精确度将 被测量(如位移、力、加速度等)转换为与之有确 定对应关系的、易于精确处理和测量的某 种物理量(如电量)的测量部件或装置。
2、执行机构应具有的性能
① 可靠性高。
执行机构直接和被控对象打交道,一般地说说所处的环 境比较恶劣。因此要求执行机构不能经常出故障。有的故障 是一般性的,有的则是致命的。如:
洗衣机不转。照相机快门不动作。 机床不换刀。 汽车煞车不动作。 火箭点火失灵。 导航失灵。
② 响应迅速(动态性能好)。
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奠定了物质基础。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PPT

四、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的相互关系 系统论、
信息论研究的是如何认识信息和度量信息。 而系统论和控制论是研究如何利用信息,系统 论是利用信息来实现系统最优化,控制论是利 用信息来实现系统的有目的最佳控制。
1.5.2 关键技术(技术构成) 关键技术(技术构成)
1、机械技术 、
数控机床、机器人、自动生产设备 生产用机电一体化产品和系统 柔性生产单元、自动组合生产单元 FMS、无人化工厂、CIMS 微机控制汽车、机车等交通运输工具 运输、包装及工程用机电一体化产品 数控包装机械及系统 数控运输机械及工程机械设备 自动仓库 储存、销售用机电一体化产品 自动空调与制冷系统及设备 自动称量、分选、销售及现金处理系统 自动化办公设备 社会服务性机电一体化产品 动力、医疗、环保及公共服务自动化设备 文教、体育、娱乐用机电一体化产品 微机或数控型耐用消费品 家庭用机电一体化产品 炊事自动化机械 家庭用信息、服务设备 测试设备 科研及过程控制用机电一体化产品 控制设备 信息处理系统 农、林、牧、渔及其它民用机电一体化产品 航空、航天、国防用武器装备等机电一体化产品
机电一体化技术只是将计算机作为核心部件应用,目 的是提高和改善系统性能。计算机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 的应用仅仅是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一部分,它还可以在办 公、管理及图像处理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机电一体化 技术研究的是机电一体化系统,而不是计算机应用本身。
1.2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组成
1.2.1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功能组成
D、节约能源
• 机电一体化的产品 , 可以节约材料、 节约 机电一体化的产品, 可以节约材料 、
能源。 能源。例如: • 我国目前各类电风扇的调整器为电磁机械 式 , 如果用电子式调整器每年全国可节约 电600万度; 600万度; • 汽油机电子点火; • 液压挖掘机电子节能。
《机电一体化》PPT课件

二、物流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运动控制分析举例
堆垛机:堆垛机的零位:出库口,升降台位于最
下位置,作业结束后堆垛机回零位(零位限位开关)。
列认址:在巷道货架底部与每个货格相对应都安装有
一个固定的认址片,在堆垛机底部安装有光电开关随 堆垛机一起运动,每经过一个货格,向控制器发出一 个脉冲;层认址类似。到目的货格的前一个货格时开 始减速,堆垛机到达目标货位后检测目标货位是否空,
步进电机
五、相关知识简介—步进电机控制
环形分配表:
0 1 2 3 4 5
16进制
五、相关知识简介—步进电机控制
软件环形分配器控制流程框图 软件环形分配器:单片机和PLC 中通过定时功能实现脉冲分配;再 通过光电隔离、功率放大实现电机 驱动。
六、参考资料
1.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2. 机电一体化原理及应用 3. 自动化立体仓库设计(刘昌祺主编) 4. 现代生产物流作业系统中PLC运动控制技术的应用 5. 电气制图与读图 6. 电工读图 7. 常用自动化控制器手册 8. 电气控制与PLC 9. 单片机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10. 运动控制器与专用控制系统解决方案 11. GT系列运动控制器编程手册 12. GT系列运动控制器用户手册 13. SIMENS S7-200可编程序控制器系统手册 14. 欧姆龙变频器说明书 15. 步进电机说明书
三、具体要求—说明书
1. 说明书用16开纸书写或打印。说明书、任务书及相关图 装于资料袋并贴上标签。
2. 说明书字数8000~10000字。
3. 说明书的内容一般应包括(供参考): 目录
第一章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及其所带来的影响
第二章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第三章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肥工业大学
发展概况
3、90年代后期开始为第三阶段,“智能化阶段”
① 光学、通信技术等进入了机电一体化,微细加工技术也在机电一 体化中崭露头脚,出现了光机电一体化和微机电一体化等新分支; ② 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建模设计、分析和集成方法,机电一体化的 学科体系和发展趋势都进行了深入研究。 ③ 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神经网络技术及光纤技术等领域取得的巨大 进步,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开辟了发展的广阔天地。这些研究,将促使 机电一体化进一步建立完整的基础和逐渐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
合肥工业大学
美34年前发射的飞船到2011年已飞220亿公里 将离开太阳系
据媒体报道,美国航天总署 (NASA) 于 1977 年 发射的 2 艘 航海家号宇宙飞船 (Voyager) , 是目前所有仍在运作、还可联系 的宇宙飞船中,距离地球最远的。 其中,航海家2号于1977年8月 20日发射,到2010年6月28日 已超过1万2000天,航海家1号 于 1977 年 9 月 5 日发射,至 7 月 13日也达到1万2000天。
2、70年代到80年代为第二阶段,“蓬勃发展阶段”
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3C技术)的发展,为机电一体 化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这个时期的特点是: ① mechatronics一词首先在日本被普遍接受,大约到 20 世纪 80 年代 末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比较广泛的承认; ② 机电一体化技术和产品得到了极大发展; ③ 各国均开始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和产品给以很大的关注和支持。
机电一体化 系统设计
Design of Mechatronical System
高婷 gaoting15905697463@
2013/3/8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课程概况
学 时:33(含实验) 成绩评定:平时成绩30%,卷面成绩70% 考试形式:开卷
学习要求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是一门综合性专业课,要求学生能把以前学过的机械、 电子学科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学习掌握“以机为主,以电为用,机电结 合”的设计思路和方法,系统培养学生关于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创新和设计能 力,并了解现代机电一体化的系统特点和发展方向。
合肥工业大学
目前,国外共有各类深海载人潜水器 13艘,性能与“蛟龙号”大体 相当的有 5 艘,分别是:美国的“阿尔文号” ( 下潜深度 4500 米, 1963 年 服 役 ) 、 日 本 的 “ 深 海 6500 号 ” ( 下 潜 深 度 6500 米 , 1989年服役) 、俄罗斯的“和平1 号”与“和平 2号” ( 下潜深度均 为 6000米,1987年服役)、法国的“鹦鹉螺号” (下潜深度 6000 米,1984年服役)。最大下潜深度纪录由“深海6500号”于1989 年8月创造,为6527米。
合肥工业大学
中国载人潜水器成功突破5000米 达5056.8米
2011年7月26日上 午6:09在东太平洋 试验海区成功突破 5000米海底深度,达 5056.8米。这意味着 中国深海活动能力可覆 盖世界70%以上的洋 底,并成功回收至“向 阳红09”船。
合肥工业大学
“蛟龙”号预计2012年将 进行7000米级海试
合肥工业大学
第二节 机电一体化共性关键技术
调节与检测技术。
(2)信息技术信息输入输出,交换、存储,运算,判断,决策等。 (3)自动控制技术自动控制理论与系统设计,感技术传感器技术,信号输入输出与处理,传感系统自动控制、
速度、自适应控制,诊断、校正、补偿控制等。
(4)伺服驱动技术机、电、液(气)等执行元件的驱动与控制技术。 (5)精密机械技术结构紧凑,体积小,零部件模块化、标准化、通用化、
合肥工业大学
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 器3000米级海试取得成功
中国科技部、国家海洋局 2010 年8 月 26日宣布,中国 第一台自行设计、自主集 成研制的国家 863 计划重 大专项“蛟龙号”载人潜 水 器 , 在 南 海 3000 米 级 海上试验取得成功,最大 下 潜 深 度 达 3759 米 , 并 在南海海底插上中国国旗。
规格化等。
(6)系统总体技术传统设计方法与现代设计方法的融合技术
合肥工业大学
第三节 机电一体化系统构成要素及功能构成
1.3.1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构成要素与功能特征 构成要素:机械系统、电子信息处理系统、动力系统、传 感系统、执行控制系统(元件)等组成。 重要功能特征:以能源转换为主功能特征。 以信息转换为主功能特征。 三大目的功能:变换功能(加工处理);传递功能(移动、 输送);储存功能(保持、积蓄、记录)。 控制方式:线性、非线性、智能控制方式。 1.3.2 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应具有的主要功能要素 主功能、信息功能、控制功能、动力功能、构造功能。 各子系统的匹配技术(核心)—— 接口技术。
安全气囊
汽车行驶过程中,传感器系统不断向控制装置发送速度变化(或加速度) 信息,由控制装置(中央控制器)对这些信息加以分析判断,如果所测的加 速度、速度变化量或其它指标超预定值(即真正发生了碰撞),则控制装置 向气体发生器发出点火命令或传感器直接控制点火,点火后发生爆炸反应, 产生N2或将储气罐中压缩氮气释放出来充满碰撞气袋。乘员与气袋接触时, 通过气袋上排气孔的阻尼吸收碰撞能量,达到保护乘员的目的。
合肥工业大学
据报道,航海家1号(Voyager 1)目前已经航行超 过220亿公里,距离太阳约170亿公里;而地球与 太阳的平均距离为1亿5000万公里。航海家1号重 815公斤,于1977年9月5日发射,曾到访过木星及 土星,受惠于几次的引力加速,使得飞行速度比 其它任何人造太空飞行器都还要快,即使较它早 半个月发射的姊妹船航海家2号,也无法超越。
合肥工业大学
3、传感检测单元 对系统运行中所需要的本身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参数及状态 进行检测。一般由传感器及转换电路等完成。 要求:体积小、精度高、抗干扰 4、控制与信息处理单元 将来自各传感器的检测信息和外部输入命令进行集中、储 存、分析、加工,根据信息处理结果,按照一定的程序和 节奏发出相应的指令,控制整个系统有目的地运行。 要求:高可靠性、处理速度快、智能化
“蛟龙”号下潜至海底5057米深处所拍摄的鱼
合肥工业大学
2012年6月24日,“蛟龙” 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域 进行的7000米级海试第四次 下潜试验中成功突破7000米 深度,再创中国载人深潜新纪 录。图为“蛟龙”号被放入水。
2012年6月30日15时许,在马里亚 纳海沟试验区进行7000米级海试第 六次下潜的“蛟龙”号返回母船,标 志着我国具备了在全球99.8%的海 洋深处开展科学研究、资源勘探的能 力。 在今年进行的6次下潜中,“蛟龙” 号3次超越7000米,最大下潜深度达 到7062米 。
合肥工业大学
第一节 机电一体化时代与机电一体化技术革命
“机电一体化”一词的英文是“Mechatronics”, 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 日 本 首 先 提 出 的 , 它 是 取 Mechanics ( 机 械 学 ) 的 前 半 部 分 和 Electronics(电子学)的后半部分拼合而成的。国内也称为“机械电 子学”。 迄今为止,“机电一体化”一词尚没有统一的定义。 一般认为,机电一体化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将机械技术 、微电子 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等在系统工程基础上有机地加以综合,以
合肥工业大学
发展历程
1. 数控机床的问世,写下了“机电一体化” 历史的 第一页。
2. 微电子技术为“机电一体化”带来勃勃生机。
3. “可编程序控制器”、“电力电子”等的发展为 “机电一体化”提供了坚强基础。 4. 激光技术、模糊技术、信息技术等新技术使“机 电一体化” 跃上新台阶。
合肥工业大学
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举例
合肥工业大学
数控机床伺服系统
机械 部件 电机
CNC 位置,速 度反馈 位置,速度 检测单元 数控机床伺服系统组成
合肥工业大学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构成
电子控制单元 参数变 化信息
控制 信息
执行器 驱 动 力
能量
动力源
检测传感 部分
检测 参数
机械本体
合肥工业大学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构成
1、机械本体 机械本体包括机架、机械连接、机械传动等,它是机电一体化的基础, 起着支撑系统中其他功能单元、传递运动和动力的作用。与纯粹的机 械产品相比,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技术性能得到提高、功能得到增强, 这就要求机械本体在机械结构、材料、加工工艺性以及几何尺寸等方 面能够与之相适应,具有高效、多功能、可靠和节能、小型、轻量、 美观的特点。 2、动力源 是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能量供应部分,其作用是按照系统控制要求,为 系统提供能量和动力,使系统正常运行。提供能量的方式包括电能、 气能和液压能,以电能为主。
合肥工业大学
奥迪A4的自动变速器。绿色圆筐中的部分就 是多片离合器式的行星齿轮制动机构
CVT自动变速器原理图
合肥工业大学
汽车防抱死系统(ABS)
合肥工业大学
基本工作原理是,汽车制动时,首先由轮速 传感器测出与制动车轮转速成正比的交流电 压信号,并将该电压信号送入电子控制器 (ECU)。由ECU中的运算单元计算出车 轮速度、滑动率及车轮的加、减速度,然后 再由ECU中的控制单元对这些信号加以分 析比较后,向压力调节器发出制动压力控制 指令。使压力调节器中的电磁阀等直接或间 接地控制制动压力的增减,以调节制动力矩, 使之与地面附着状况相适应,防止制动车轮 被抱死。 合肥工业大学
加湿器的结构组成及 原理 采用超声波高频振荡 的原理,将水雾化为 1—5微米的超微粒 子,通过风动装置, 将水雾扩散到空气中。
合肥工业大学
SIEMENS 可编程序控制器产品
合肥工业大学
数控机床
数 控 铣 床
合肥工业大学
工业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