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染料冷轧堆染色
蚕丝织物活性染料冷轧堆染色工艺的优化

p pe ic s d t e o tma o di o fc l a - ac y i r c s fsl a i wih v n lu fne a rd s use h p i lc n t ns o o d p d b t h d eng p o e s o ik fbrc i t i ys lo
r a t e d e a e e o-iu c in lg o p r a tv y s b s d o n lss o he r lto s i ewe n t e c i y nd h tr - f n t a ・ r u e ci e d e a e n a a y i ft ea in h p b t e he v b o ・ c a g fK/ au u i g d engprc s n hef co ss c sakai h n e o S v l e d rn y i o e s a d t a t r u h a l l ,pa b th t mpea u e,ne ta d— ac e rtr url s l a d ip ra t u i K/S au s s he n e o i ain fe t The e u t s o d h t h at n d s e s n , sng v l e a t i d x f fx to efc . r s ls h we t a t e s t fc oy d en fe to i a rc y c l a — ac r c s a e o ti e y usng t e a k ln ai a tr y i g efc fsl fb i b o d p d b t h p o e s c n b b an d b i h l ai e s k a e tc m p s d o o s n a si o g n o o e fs da a h a d c u tc s da,wih 2 / Na CO3 t 0 g L 2 ,l 一5 g OH ,0 —2 /L Na /L Na 0 g C1 a d0 — 1 n mL d s e s n a c i g p o — 1 h a 5 — 3 C . a l s a p y n a p o rae /L ip r a t b th n u f r 8 2 t2 0o s wel p l i g p r p it a p o e s c n iin c o dig t h y e fd e . r c s o d t s a c r n o t e t p s o y s o K e o ds c l d— a c y w r od pa b th;d en y ig;sl a rc; r a t e d e i fbi k e ci y v
活性染料染色—活性染料对纤维素纤维染色的方法及工艺

特点:设备简单、能耗低、染料利用率较高,匀染性好 ,适用于小批量,多品种生产
染料要求:反应性强,直接性低,扩散速率快的染料
活性染料对纤维素纤维的染色
活性染料对纤维素纤维的染色
§二浴二步法 1)工艺流程 练漂半制品→(水洗润湿)→染色(上染)→固色→冷 水洗→热水洗→皂煮→热水洗→冷水洗→脱水→烘干 2)工艺处方及条件
活性染料对纤维素纤维的染色
活性染料对纤维素纤维的染色
§一浴一步法 1)工艺流程 练漂半制品→染色(上染、固色)→冷水洗→热水洗 →皂煮→热水洗→冷水洗→脱水→烘干 2)工艺处方及工艺条件
活性染料对纤维素纤维的染色
2)一浴二步法 这种染色方法是先在中性浴中进行染色,让染料上染
纤维,并加电解质进行促染,再加入碱剂固色。 特点:染浴吸尽率较高,染浴稳定性好,色光易控制, 织物的染色牢度较好,一般不续缸染色。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小批量、多品种的染色,目前棉 针织物、纱线等一般都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染色。
电解质一般选用元明粉,其用量取决于染料亲和力的高低、 色泽的深浅、和染料溶解度的大小。
亲和力高、溶解度小、色泽浅,可不加或少加,以保证匀染 效果,反之则应多加,提高染料上染百分率。
活性染料对纤维素纤维的染色
碱剂通常为纯碱和磷酸三钠,少数也可用烧碱。染料反应 性强的宜用纯碱,反应性较弱的宜用磷酸三钠,个别情况 可用烧碱。由于纯碱价廉,目前工厂采用纯碱的比较多。 ④后处理 一般不采用碱性皂洗,防止引起染料—纤维键色光改变和 染色牢度下降。 织物上的碱要充分洗净,防止织物在贮存过程中发生色变 ,即“风印”。防止办法: 1)充分洗除织物上的碱剂 2)水洗后烘干前浸轧醋酸1g/L
棉针织物活性染料冷轧堆染色

棉针织物活性染料冷轧堆染色轻化工程专题讲座作业姓名:刘凯学号: 41201030409学院: 纺织与材料学院年级:12级轻化工程(4)班棉针织物活性染料冷轧堆染色一:工艺流程与工艺条件浸轧工作液(轧余率80%)→装入自封袋(排掉空气)→室温堆置(20°C,时间0-60min,根据具体工艺条件设定)→烘箱固色(温度30-80°C,时间0-8h,根据具体工艺条件设定)→“冷水洗→皂洗→冷水洗→热水洗→冷水洗→烘干。
工作液由染液与碱液按1:4的体积混合制备,染液和碱液分别配置,浸轧前混合、搅拌均匀后倒入轧车的辑槽中;浸乳液使用时间不能过长,以免染料发生水解而造成色浅;浸轧时,织物应平整均匀地经过轧车,以免褶皱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染料用量:安诺素黄棕L-F 14g/L,安诺素红L-S 10 g/L,安诺素藏青L-3G 6 g/L。
碱用量:NaOH2g/L, NasSiOslO g/L。
其他工艺条件:固色温度为50°C,固色时间为2h,预堆温度为20°C,预堆时间为50min。
二:新工艺冷轧堆工艺与连续轧染工艺及间歇式工艺比较间歇式工艺:目前国内针织物的印染加工多釆用间歇式方式,特别是染色过程。
这种染色工艺相对比较成熟,加工设备简单,整个染色过程可以在一台机器上完成,具有处理缓和、易对色,染色后织物手感好,织物的组织花纹可得到保持等优点,但是该染色工艺浴比大,加工单位重量的织物染化助剂用量大,水、能源消耗大,污水处理和排放问题突出,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损害。
连续轧染工艺:根据欧美国家的统计数据表明,将针织物印染加工从绳状间歇式改为平幅连续式,可节水60%、节能50%、降低生产成本20%以上,节能减排效果突出。
同时,针织物连续式印染加工还具有如下特点:无绳状加工的皱印;无摩擦或磨损缺陷;织物表面更.光滑(无微小的起球),几乎无毛羽;无湿剖幅引起的布损失;容易控制人造纤维的缩水状况等,因此针织物的平幅染整加工技术是目前全球印染行业的研究和推广的热点。
冷轧堆染色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 $! "% 染料
染色大多采用混拼染料以得到所需的色泽。拼色 时要根据染料的类型和配伍值进行选用, 工艺配方中 的染料种类越少越好, 要选用上染性能相近、 亲和力相 近的同类型染料, 否则极易造成色差。如 9 型与 : 型 染料的亲和力相差较大, 拼色后易造成前后色差。 "’
万方数据
$ 冷轧堆染色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印# 染 ( %((" )*+ ’ ) !!!!!!!!!!!!!!!!!!!!!!!!!!!!!!!!!!!!!!!!!!!!!!!!!
"! #! #% 比例泵
调准比例泵供液比例, 确保染液的一致性。
"! #! &% 轧槽
浸轧槽尽可能小, 以 #’ ( )’ * 为宜, 使染液能及 时交换, 保持新鲜, 以保证轧染液的稳定, 不水解。
"! #! )% 打卷
打卷后布边要整齐, 并尽快用塑料布包严, 以防风 印; 使布卷缓慢不停地转动, 以防滴液。
"! 前言
活性染料冷轧堆染色工艺流程短、 设备简单、 成本 低, 特别适合小批量、 多品种生产, 并且具有染料得色 率高、 能耗低、 准备周期短、 重现性好、 污染小等优点, 是目前较为先进的染色方法。但是, 在进行冷轧堆染 色加工过程中, 由于各种原因常会出现疵病。本文就 冷轧堆染色加工中的操作要点和常见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出解决办法。
各类活性染料的冷轧堆工艺活性基团染料名称碱剂种类与用量堆放时间h国产x型纯碱3309l或纯碱与小苏打混合国产k型或烧碱38be25ii肜l824加硅酸钠380be60lldl烧碱380be71025mll乙烯砜国产ln型或烧碱38be20一35彬l加硅酸钠38be60彬l烧碱38be0一15mll46二氟一氯嘧啶drimarenek加硅酸钠38be760mll或612纯碱10一40或1824烧碱380be48mll6一12cibacronf加硅酸钠380be40mll纯碱10309l或2417022仿样冷轧堆工艺有许多优点
(完整版)活性染料冷轧堆染色详细介绍

活性染料冷轧堆染色实用技术0 前言活性染料染色织物具有色泽鲜艳、色谱齐全、价格便宜、工艺简便、各项牢度良好等优点,活性染料用于纤维素纤维织物染色传统工艺采用浸染和轧染,无论哪种工艺方法都需要在较高的温度条件下完成染料的吸附、扩散、固着.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个性化、舒适感、时尚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印染加工逐步向小批量、多品种发展;而高能耗、高污染、高成本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冷轧堆染色工艺介于浸染与轧染之间,是一种半连续化的轧染工艺,具有工艺流程短、效率高、质量稳定、产品适应性强、低消耗、低成本、低污染的独特优势,特别适合小批量及高难度产品的生产,冷轧堆染色工艺技术日趋成熟,越来越受到各印染企业的广泛关注1冷轧堆染色的特点所谓冷轧堆染色,即指织物在低温下通过浸轧染液和碱液,利用轧辊压轧使染液吸附在纯棉织物纤维表面,然后进行打卷堆置,在室温下堆置一定时间(键合时间)并缓慢转动,使之完成染料的吸附、扩散和固色过程,最后水洗完成上染的染色方式。
该工艺包括浸轧工作液、堆置固色、水洗三个阶段。
冷轧堆染色工艺流程短,设备简单,对环境污染小,因不经烘干和汽蒸,从而节约能源,具有浴比小、上色率高(固色率比常规轧蒸法提高10-20%),不存在染料泳移弊病等特点,特别适合对张力敏感及染不透等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其优势可归纳为:(1)整个过程虽然是半连续的,但由于准备工作都在上机前完成,故生产效率非常高。
(2)上染、固色都在室温下完成,水洗虽然需要加热,但由于冷染固色率高,水解染料少,清洗容易,相比需中间烘燥汽蒸的轧染,大大节约了水、电、汽能源,缓解了污水脱色压力.(3)冷染设备简单,投资少,占地面积小,(4)冷染不仅自身清洁容易,节约了其他机台因频繁换品种的清洁时间和升温、降温等准备时间。
(5)由于冷染在室温中长时间缓慢固色,不会发生泳移,无论织物松紧厚薄,染料的渗透性都极佳,所以产品色光更纯正,彻底解决了灯芯绒露底问题,满足了市场需求。
冷轧堆染色工艺——之应用最广的短时冷轧堆法

Related48网印工业Screen Printing Industry2020.02冷轧堆染色工艺——之应用最广的短时冷轧堆法冷轧堆染色工艺介于浸染与连续化染色工艺之间,是一种半连续化的染色工艺。
明显节能、节约染料,生产灵活性大,特别适合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
据国外1990年代的统计,活性染料染色工艺中,冷轧堆染色的比例已上升到20%。
冷轧堆染色工艺中应用最广的是短时冷轧堆法。
冷轧堆染色技术短时冷轧堆法(KKV)由于采用了配液混合装置,工艺中染液稳定,容易控制,因而堆放时间可相应缩短,而且工艺灵活性大,配液换色方便,一个布卷上可以先后染多种色泽或 品种。
短时冷轧堆设备上装有一套染液和碱液的计量混合装置,染料与碱剂分开配制,在装置内连续混合,浸轧时加到浸轧槽中,混合比例为4:1,即4份染料配1份碱剂。
这种方法可用较大的碱量,以加速固色,又保证染液有足够的稳定性,可减缓活性染料在较强碱剂中的水解,减少加工中的前后色差。
分开配制的碱剂和染料,浸轧前在混合装置内不能过早混合。
轧槽内不能过早注入浸轧液。
织物必须冷却后进入轧槽,采用小型轧槽、高工艺车速,确保染液的快速补充,保持工作液新鲜,这些方法都是减少染料水解的有效措施。
ME型活性染料冷轧堆染色工艺用于冷轧堆染色的活性染料要求有较高的反应性和耐水解稳定性,能在室温下完成固色反应,并有较高的固色率。
ME型活性染料的反应性界于X型和K型之间,而耐水解稳定性远远优于X型和K型活性染料。
因此,ME型活性染料完全适宜于织物冷轧堆染色。
在以下实验中,织物规格:15tex×15tex、523×283丝光纯棉府绸采用染料浓度为20g/L,碱剂NaOH(36°Bé)15mL/L,Na 2SiO 3(40°Bé)150mL/L;堆置时间8~12h。
应用以上工艺,活性黄M3RE、红M3BE、蓝M2GE在冷轧堆染色生产中可实现三原色拼色;染料给色量高,染液稳定性好,布面匀染透染性好,染色牢度均达到国家标准。
「活性染料冷轧堆染色详细介绍」

「活性染料冷轧堆染色详细介绍」活性染料冷轧堆染色是一种多功能的染色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品、皮革和纸张等行业。
本文将详细介绍活性染料冷轧堆染色的原理、工艺流程以及其在纺织品工业中的应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活性染料冷轧堆染色的原理。
活性染料是一种能够与纺织品纤维表面形成共价键结合的染料。
而冷轧堆染色则是一种在室温下进行的染色工艺,无需额外的高温固色处理。
增强了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了环境污染。
接下来,我们介绍活性染料冷轧堆染色的工艺流程。
首先,需要将纺织品进行预处理,包括洗净、漂白和酸洗等步骤,以去除杂质和改善染色效果。
然后,将预处理后的纺织品浸泡在染料溶液中,进行染色。
染色时间可根据需求进行调整,通常在30分钟至2小时之间。
染色结束后,需要经过洗净和干燥等后处理,以固定染料颜料在纺织品中的位置,防止其在后续使用过程中被洗褪。
活性染料冷轧堆染色与传统的热颜染色相比,具有诸多优势。
首先,由于不需要高温处理,能够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
其次,由于染色过程中需要的酸碱度较低,大大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活性染料也具有良好的可溶性和耐洗纤染色牢度,使得染色后的纺织品颜色鲜艳持久,具有优秀的色牢度。
活性染料冷轧堆染色在纺织品工业中应用广泛。
首先,它可以用于染色各种类型的纺织品,包括棉、麻、丝、毛和合成纤维等。
其次,由于不需要高温处理,还可以用于染色需要低温操作的纺织品,如功能性纤维和高级纺织品。
此外,活性染料还可以通过调节染色溶液的浓度和时间,实现不同颜色和深浅的染色效果,满足不同市场需求。
总的来说,活性染料冷轧堆染色是一种多功能的染色技术,具有低能耗、低污染和高染色牢度等优势。
它在纺织品工业中被广泛应用,并且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活性染料冷轧堆染色将进一步提升染色效果,为纺织品行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纯棉织物KN型活性染料冷轧堆染色工艺探讨

理层缺乏改变传统工艺的决心, 使 得冷轧堆染色工艺得不到应有的 推广。
从上述活性染料冷轧堆染色 研究的进展来看, 探讨纯棉织物活 性染料冷轧堆染色的染料选择以 及工艺参数对比均具有重要的意 义。本文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常规活 性染料对纯棉织物冷轧堆染色条 件, 了解染料类型、碱剂种类用量、 堆置时间温度以及助剂使用等对 染色深度的影响。 1 实验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试剂) 。 1.2 染色方法
将染料与碱剂按比例配制好, 室温条件下浸轧织物, 轧余率 60%  ̄70% , 用薄膜将织物密封, 赶出薄 膜内空气, 堆置 24 h, 冷水洗, 再 85 ℃皂洗 5 min ( 皂 洗 剂 2 g /L) , 充分水洗后晾干。 1.3 测试方法 1.3.1 染色试样的表观色深
干摩
湿摩
5
4
5
3~4
4~5
3~4
5
3~4
3~4
3
季, 堆置时间还可短些。堆置时间 还与染料的反应性以及织物是否 经过丝光有关。在实际生产中, 考 虑到拼色染料反应有差异, 为使染 料充分固着, 可适当延长堆置时 间, 这对于已经固着的染料影响不 大。
2.5 水质的影响 冷轧堆染色工艺中, 使用大量
Na2SiO3, SiO32- 易 与 水 中 Ca2+形 成 CaSiO3 沉淀, 既消耗了 Na2SiO3, 又 会影响织物手感及色牢度, 为此选 用 不 同 水 质 , 染 料 浓 度 20 g /L, Na2SiO3 20 g /L, 进行冷轧堆染色, 测其色牢度, 其结果如表 3 所示。
表 1 表明, 在相同条件下, 织 物表观色深值 K/S 值的大小顺 序 为 : 活 性 红 HF - 6BN> 活 性 红 K- 2BP>活 性 红 X- 3R。 从 理 论 上 讲, X 型活性染料的活性基团是二 氯均三嗪, 反应性强, 活性基一般 在较低温度和碱性较弱的条件下 染色, 应该适宜于冷轧堆染色, 而 事实相反, 这类染料在不同碱剂 条件下, 固色率都是最低的, 说明 X 型活性基与纤维发生反应时对 温度的敏感性较强; 而 K 型染 料, 即二一氯均三嗪活性染料反 应性较弱, 也需要高温才能与纤 维发生反应, 所以在不同的碱剂 条件下冷轧堆染色固色率也较 低 ; KN 型 染 料 , 即 乙 烯 砜 基 活 性 染料与纤维键合, 对染色温度的 敏 感 性 较 弱 [4], 在 低 温 适 当 的 碱 剂条件下, 通过长时间的堆置, 能 使乙烯砜基与纤维键合, 得到较 好的固色率。这也说明乙烯砜型 或可以转化为乙烯砜基类的活性 染料 ( 如 Levafix C、Cibacron C 型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性染料冷轧堆染色活性染料冷轧堆染色冷染定义及特点前言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衣饰穿着的色泽和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纯棕色织物销量大增。
从而使具有色泽鲜艳、色谱齐全,价格便宜、工艺简便、匀染性良好、有较好的耐洗涤牢度等优点的活性染料亦成为印染行业使用量最多的染料品种.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活性染料对棉纤维的亲和力不高,上染率不及直接染料和还原染料,为了提高上染率,往往在染色时需要添加大量食盐或元明粉促染,从而增加了成本,同时也加大了染色后的水洗难度和污水处理量;所以,多年来各国印染工作者为了使其扬长避短;努力开发染色新工艺和新设备。
冷轧堆染色新工艺由此而生。
冷轧堆染色定义所谓冷堆染色,即指织物在低温下通过浸轧染液和碱液,利用轧辊压轧使染液吸附在纯棉织物纤维表面,然后进行打卷堆置,在室温下堆置一定时间(键合时间)并缓慢转动,使之完成染料的吸附、扩散和固色过程,最后水洗完成上染的染色方式。
该工艺包括浸轧工作液、堆置固色、水洗三个阶段。
冷轧堆染色特点冷轧堆染色工艺流程短,设备简单,对环境污染小,因不经烘干和汽蒸,从而节约能源,具有浴比小、上色率高(固色率比常规轧蒸法提高15-25%),不存在染料泳移弊病等特点,特别适合对张力敏感及染不透等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
冷堆染色评价(1).整个过程虽然是半连续的,但由于准备工作都在上机前完成,故生产效率非常高。
(2).上染、固色都在室温下完成,水洗虽然需要加热,但由于冷染固色率高,水解染料少,清洗容易,相比需中间烘燥汽蒸的轧染,大大节约了水、汽能源,缓解了污水脱色压力。
(3).冷染设备简单,投资少,占地面积小,打卷后虽然堆放场地,但可根据车间情况灵活安排。
(4).冷染不仅自身清洁容易,而且可使计划调度得以分色分配机台,节约了其他机台因频繁换品种的清洁时间。
(5).由于冷染在室温中长时间缓慢固色,不会发生泳移,无论织物松紧厚薄,染料的渗透性都极佳,所以产品色光更纯正,彻底解决了灯芯绒露底问题,满足了市场需求。
(6).只要工艺掌握恰当,可解决常规色特别是疑难色的染色一致性的问题。
(7).冷堆织物在A字架上的堆置,大大缓解了存布箱周转压力。
(8).染色,冷染也存在疑缝头印、手感较硬、放样没有轧染直观等问题。
实际工艺按加用碱剂的方式分为两种工艺一种是将染料和碱剂预先混合,配成染液浸轧织物;另一种是将染料和碱剂分开配制,浸轧时由计量泵按比例同时加到一小容量的混合器中。
前一种工艺适用于反应性较弱的染料,用碱性较弱的碱剂,堆置时间较长,后一种适用于反应性较强的染料,用碱性较强的碱剂,堆置时间较短。
2.2 冷轧堆染色工艺流程前处理半制品à染色,浸轧(染浓碱剂)à打卷包胶纸à转动堆置à水洗à皂洗à水洗à烘干冷堆前准备染化料的选择染液组成主要有染料和碱剂。
工作液由染料、碱剂分别化好后,通过4:1比例泵在轧槽前混合而成。
浸轧染液一般用均匀轧辊,辊槽容积最好小于50立升,车速快些,尽快完成槽液的循环。
该工艺的染料选择范围很广,单/双乙烯砜型、一氯均三嗪/乙烯砜型、一氟均三嗪/乙烯砜型的活性染料都可使用。
具体原则为,染料的反应性要强,能在高温下完成固色;染料在碱中的溶解度要高,否则染料会发生聚集而产生色点;染液的稳定时间要长;固色堆置时间的宽容度要大,能满足各种生产排程的需要;清洗要易;拼色配伍性要好。
考虑到大生产有开槽、换卷、临时停车等情况,要保持色光的一致性,以染料耐碱水解稳定性的选择最重要。
碱剂采用硅酸钠与烧碱的混合形式。
烧碱提供足够染料反应固色的碱度,硅酸钠碱剂则作为缓冲剂,对碱液的pH值起调节作用,从而控制染料的水解反应,有利于提高固色率和得色率,同时可避免产生前后色差。
另外,硅酸钠还可作为吸附剂,在后处理水洗浴中水解为胶状硅酸或碱土硅酸盐,可吸附水中的水解活性染料,防止在织物上沾污。
织物染色打卷后用塑料薄膜包裹,转动堆置时间以大于拼色中最大固色时间为准。
因生产需要,堆置时间延长到48h也无妨,但是如果堆置时间太长或包裹不紧、或碱量不足,会产生干燥泳移,或布边碳酸化,导致PH值下降,减慢染料固色,引起布边色差。
冷堆后,染料固色率可达90%。
水洗较简单,可在任何水洗设备上完成。
一般为冷水洗→热水洗→皂洗(常规净洗剂)→热水洗→冷水洗→烘干。
用作冷轧堆工艺染色的活性染料,应选择反应性不能太强但反应速度较快的染料,一般以选用反应性适中的染料为宜,这样有利于轧染液保持良好的稳定性。
冷轧堆染色的过程都是在室温情况下进行的,而染料在染液中的扩散对上染率起决定性的作用,故要求所选择染料分子较小,较易渗透扩散,生产中选用细粉状染料较佳(p.f.f.d)。
由于冷轧堆染色染液是通过织物浸轧后而转移到纤维内部去的,故以选用直接性低的染科为宜。
既容易获得匀染。
又有利于克服头梢深浅现象,水解的染料也易洗去。
但在实际生产中还应考虑到染料的溶解度、颜色鲜艳度、配伍性及价格等诸多因素进行踪台平衡。
结台有关资料介绍经过试验及生产实践,下列染料品种较适用于冷轧堆染色K型:嫩黄K—4G,艳橙K—GN,紫K—3R,K—B3R,黄K—RN,艳红K—2G,红棕KN型:黑KN—B,金黄KH—G,艳蓝KN—R,紫KN—2R,KN—4R,翠蓝K N七,艳红KN—5B,艳设KN—4R。
M型: 红M8B,红M—3BE,蓝M—2G正,黄M—5R,嫩黄M—5G,深蓝M—R.另外,还有嫩黄KM—G,金黄KM—G,艳红KE4B,以上是在冷轧维生产中常用的活性染料。
小样准备打小样是冷堆染色前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小样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大样结果,为此,要特别予以重视。
目前冷堆最简单快捷的打样方式是微波炉法,即织物浸轧染液后,在微波炉中完成染料的固色。
凡是在低功率情况下,能提供精确无级变化加热方式的微波炉都可使用,但是在使用前必须对其特定功率进行校准,以使其适应染色的要求。
校准方式: 在玻璃烧杯中加入1L水,放入微波炉中,调试功率大小,直至规定时间内达到以下温度并将符合要求的刻度固定下来。
初始:20℃;5min后:31~32℃;10min后:41~42℃;20min后:58~59℃;30min后:72℃。
微波实际上是一种高频率的辐射,它会增加染料的振动频率,提高染料扩散进入纤维的速度,从而可以将活性染料快速固着在棉织物上。
浸轧速度、轧余率、微波功率、织物在微波下暴露的时间,都会不同程度影响得色。
调节的原则尽量使小样色光与大车冷堆后的色光相近。
浸轧速度、轧余率可以尽可能接近大样条件,微波功率按照上述方法调节,微波作用时间根据大多数颜色的小样、大样相近原则确定。
半制品准备冷堆染色对半制品的要求较高。
经前处理的织物必须具有均匀而良好的吸水性,毛效应在10cm/30min以上。
烘干要均匀而适宜,太干织物反而表现出疏水性,浸轧染液时不易润湿;太湿影响得色及布面均匀性,一般控制在4%~6%。
织物进轧槽前要充分冷却,因为有些对碱敏感的活性染料,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水解,这样易造成前后色光的差异。
前处理要净,织物上不应含有氯、双氧水,pH值在7~7.5间等,也不应再带有浆料、石蜡等,否则会影响得色或产生局部不上色等。
用作冷染的坯布配棉不能太差,也不能有明显黄白档,冷染的遮盖性不好,即使经过很好的前处理,也无济于事。
冷染生产一般品种:(1).用料处方:染料液:活性染料 2g/L渗透剂 3g/L消泡剂适量染料液与碱剂(1:1)用比例计量泵通过缓冲缸搅匀进入轧槽.(2).浸轧条件:轧液槽液量7升,室温一浸一轧,轧余率约65%,均匀轧车根据品种不同控制在l—1.3kg之间.(3).车速;一股品种60y/min以上,吸液多的品种30—40y/min左右.(4).打卷直径最大为1.4米,纸,防止缝头印,整轴布要包严。
见缝头包胶防止局部风(5).转动培放时间根据染料及用量而定.棉/氨纶弹力布品种[1]对来说,如采用长车轧染,需对设备的有关部位进行调节,否则易产生皱条,而且经向张力大,造成缩幅。
针对这一情况,我厂对棉/氨纶弹力布的染色均采用冷轧堆工艺。
适用于冷轧堆染色工艺的活性染料一般有:X型、K型,KN型、Remazol(K N型),用Remazol染料,其渗透性极佳,且色光稳定、重演性好,固色率高。
工艺条件:浸轧温度:20—30℃堆置温度,时间:25-35℃,12h布卷堆置时,均匀转动,转速为6-8r/min。
棉/氨纶弹力织物采用冷轧堆工艺染色,与长车染色相比,减少了经向张力,降低了纬向的收缩,大部分布幅符合要求,但也有少部分在加工中,布面受到特殊的张力造成缩幅较大。
氨纶不需受长车染色时较高温度的作用而影响弹力,保证了门幅稳定性,而且,采用该工艺染色可避免前后色差和皱条的产生。
因此,我们将柔软后的织物在热风条件中进行统一拉幅,随之进行预缩。
预缩尺寸以缩前的缩水试验为依据。
一般冷轧堆染色后的织物经纬向缩率均在3%以内,通常情况下,都能满足客户要求而不需预缩。
活性染料冷轧堆染色工艺实例[2]染料: X g/L碱剂:X型染料:纯碱1 0~30g/LKN型染料:烧碱(38ºBé)5~20ml/L , 纯碱lO~30g/LK型染料:烧碱(38ºBé)1 0~30ml/L食盐 12g/L或不用。
染液和碱剂分开配制,浸扎时用配比泵按比例同时加到轧槽中。
设备:扎染用瑞士贝宁格均匀扎车;轧车压力:120KN;车速:5 0m/min;轧槽液量:98L堆置时间:X 型: 4hKN 型:5~10hK 型: l0~20h要求:染坯缝头平整,打卷两端布边平整,打卷后卷上包布,然后包塑料薄膜,并将薄膜两头轧紧在辊上。
堆置时,开动电机使布卷慢慢转动。
设备设备:LMH328型冷轧堆染色联合机技术参数:门幅:1800-2200mm 车速:10-55m/min车别:左手或右手装机功率:约12kw传动型式:交流变频调速跟随系统单元组成:进布(可配开幅居中装置)à熨平à浸液à扩幅à浸液à均匀轧车à中心收卷性能介绍:(1).进布配套开幅居中装置,织物平服居中导布,尤其对易卷边,起皱织物效果更明显。
(2).熨平单元设置四烘筒,两冷却水筒,有效杜绝进布制品温,湿度不匀所致色差,以及布温过高影响工艺液的稳定性。
(3).均匀轧车配置细分度压力表,提高了压力调节精度,特制的小容量浸渍槽,致使工艺液更新快,添液由槽中设置的液位传感变送器准确控制,配套进口或国产比例混合泵,监控染液与碱液的工艺配比.(4).A字架中心驱动收卷,恒张力,恒线速度,张力可按不同织物预设定,收卷直径可达1400mm,布面无附加摩擦,特殊设计可根据布卷直径变化的扩幅装置,确保染后织物平整收卷,可升降的中心驱动联轴机构,适合不同中心高度的A字架联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