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最新工业机器人专题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机械要点】2018年我国工业智能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市场规模持续攀升(附图)

【机械要点】2018年我国工业智能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市场规模持续攀升(附图)

张小只智能机械工业网2018年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市场规模持续攀升(附图)
工业机器人既是先进制造业的关键支撑装备,也是改善人类生活方式的重要切入点,其研发和产业化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高端制造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大力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对于打造我国制造新优势,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改善人们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持续攀升
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发展较快,约占全球市场份额三分之一,是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

2017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保持高速增长,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约为42.2亿美元,同比增长24%。

2018年上半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52.2
亿美元。

当前,我国生产制造智能化改造升级的需求日益凸显,工业机器人的市场需求依然旺盛。

据IFR预计,2018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将超过15万台,市场规模将达到62.3亿美元。

搬运上下料机器人占比为最高
按照应用类型分,2018年上半年国内市场的搬运上下料机器人占比最高,达65%,其次装配机器人,占比15%,高于焊接机器人占比6个百分点。

按产品类型来看,2017年关节型机器人销量占比超60%,是国内市场最主要的产品类型;其次是直角坐标型机器人和SCARA机器人,且近年来两者销量占比幅度在逐渐扩大,上升速度高于其他类型机器人产品。

,机器人在汽车行业的应用仍在增长,在装配领域运用率的增长是2017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的一个亮点。

工业机器人产量和销量双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近年来,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实现快速增长。

2017年,张小只机械知识库。

工业机器人能耗优化方法研究综述

工业机器人能耗优化方法研究综述

2018,54(22)1引言当前,我国机器人市场进入高速增长期,连续五年成为工业机器人全球第一大应用市场[1],然而工业机器人是能源密集型的,使用中存在能量的不合理利用,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

以汽车制造业为例,机器人消耗的电能占工厂总电能消耗的8%[2],白车身车间机器人消耗的电能约占车间总电能消耗的30%[3]。

机器人技术作为智能制造的核心技术之一,必须具有高效、节能的特点。

因此,如何降低工业机器人能耗,提高工业机器人能量效率是实现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的不可避免的关键问题,是推动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的关键所在。

作为制造业能耗问题的重要部分,机器人能耗问题已引起各制造业大国的关注。

“欧盟2020战略”把“资源更高效的欧洲”作为其行动计划之一,鼓励能源密集型行业节约能源,提高能效,旨在向资源高效、低碳排放的经济过渡,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

2013年获得欧盟第七框架计划资助的AREUS (Automation and Robotics for European Sustainable Manufacturing )工程,由13个公司、大学和研究机构共同承担,目的在于通过研究机器人设计、能源新架构、运动优化等技术降低机器人能耗,从而实现工厂的高性能、可重构、自适应和可持续发展[4]。

美国“先进制造伙伴关系计划”(Advanced Manu-工业机器人能耗优化方法研究综述侯庆隆,杨冬,郭士杰HOU Qinglong,YANG Dong,GUO Shijie河北工业大学河北省机器人感知与人机融合重点实验室,天津300132Hebei Key Laboratory of Smart Sensing and Human-Robot Interaction,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ianjin 300132,China HOU Qinglong,YANG Dong,GUO Shijie.Review on energy consumption optimization methods of industrial puter Engineering and Applications,2018,54(22):1-9.Abstract :As the key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robotics ha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manu-facturing countries,and the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is very active.Aiming at the optimization of energy consumption of industrial robots,low-energy hardware design methods such as lightweight design,efficient drive system design,energy storage and sharing devices are introduced.The software methods for energy optimization are reviewed from the aspects of trajectory planning and task scheduling.Then,a hybrid method combining software optimization and hardware with application potential is introduced,and the main research results and shortcomings are illustrated.Finally,the potential development trends of energy consumption optimization of industrial robots are pointed out.Key words :industry robot;energy consumption optimization;hardware design;software optimization;hybrid method 摘要:机器人技术作为智能制造的关键,其能耗问题已引起各制造业大国的关注,国内外的研究十分活跃。

工业机器人可行性研究报告

工业机器人可行性研究报告

工业机器人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引言随着全球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工厂自动化生产已成为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其中,工业机器人作为自动化生产的核心装备,其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已变得越来越广泛。

本报告旨在对工业机器人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前景和市场需求,为相关企业的决策提供参考。

二、工业机器人的应用现状1、工业机器人的定义和分类工业机器人是指能够实现有限或无限的重复动作,以完成各种生产任务的自动操作装置。

根据其结构和功能,工业机器人可分为多轴机器人、SCARA机器人、Delta机器人等类型。

2、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主要包括汽车制造、电子产品组装、金属加工等行业。

在汽车制造领域,工业机器人主要用于车身焊接、喷涂、组装等工艺;在电子产品组装领域,工业机器人主要用于半导体封装、手机组装等工艺;而在金属加工领域,工业机器人主要用于铸造、铣削、钻孔等工艺。

3、国内外工业机器人应用现状国外发达国家,如日本、德国、美国等,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已比较成熟。

而在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应用也在不断增长,尤其是在汽车、电子、金属等行业。

三、工业机器人的优势1、提高生产效率工业机器人可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工作,且在重复性任务中的表现稳定,能够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2、保障产品质量工业机器人的精度和稳定性高,能够保障产品的一致性和质量稳定性。

3、减少人力成本相比于传统的人工生产,工业机器人可以减少人力成本,同时避免了人为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4、降低职业伤害风险在某些危险环境下,如高温、高压等场景,工业机器人可以替代人工实现生产任务,降低职业伤害风险。

四、工业机器人的可行性分析1、市场需求分析随着人为因素成本的不断上升,工业机器人在制造业中的应用需求呈现出增长趋势。

而在中国,由于制造业不断向高端、智能化方向转型,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2、产品技术分析随着工业机器人技术的不断进步,其技术水平和性能逐渐成熟,适用于更多的制造场景。

2018-2022年中国机器人行业市场深度研究报告

2018-2022年中国机器人行业市场深度研究报告

2018-2022年中国机器人行业市场深度研究报告喵咪产业服务(微信公众号)第一章机器人行业相关概述1.1 机器人的相关概念1.1.1 机器人的定义及组成机器人(Robot)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

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

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

它是高级整合控制论、机械电子、计算机、材料和仿生学的产物。

在工业、医学、农业、建筑业甚至军事等领域中均有重要用途。

国际上对机器人的概念已经逐渐趋近一致。

一般来说,人们都可以接受这种说法,即机器人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

联合国标准化组织采纳了美国机器人协会给机器人下的定义:“一种可编程和多功能的操作机;或是为了执行不同的任务而具有可用计算机改变和可编程动作的专门系统。

”它能为人类带来许多方便之处!1.1.2 机器人的主要分类1、分类方法诞生于科幻小说之中一样,人们对机器人充满了幻想。

也许正是由于机器人定义的模糊,才给了人们充分的想象和创造空间。

中国的机器人专家从应用环境出发,将机器人分为两大类,即工业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

所谓工业机器人就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机器人。

而特种机器人则是除工业机器人之外的、用于非制造业并服务于人类的各种先进机器人,包括:服务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娱乐机器人、军用机器人、农业机器人、机器人化机器等。

在特种机器人中,有些分支发展很快,有独立成体系的趋势,如服务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军用机器人、微操作机器人等。

国际上的机器人学者,从应用环境出发将机器人也分为两类:制造环境下的工业机器人和非制造环境下的服务与仿人型机器人,这和中国的分类是一致的。

空中机器人又叫无人机器,在军用机器人家族中,无人机是科研活动最活跃、技术进步最大、研究及采购经费投入最多、实战经验最丰富的领域。

80多年来,世界无人机的发展基本上是以美国为主线向前推进的,无论从技术水平还是无人机的种类和数量来看,美国均居世界之首位。

工业机器人调研报告(通用3篇)

工业机器人调研报告(通用3篇)

工业机器人调研报告(通用3篇)工业机器人篇1工业机器人产销规模中投顾问在《20__-20__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指出,在政府的引导以及中国企业自身成长压力的推动下,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近年呈爆发式增长态势。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和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发布数据显示,20__年中国市场销售36560台工业机器人,占全球销售量的五分之一,同比增幅达60%,取代日本成为世界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20__年我国市场共销售工业机器人5.7万台,较上年增长55%,已连续两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20__——20__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平均增速达到了58.9%。

20__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12050台,同比增长26.2%,而20__——20__年的复合增长率则高达44.6%。

中投顾问在《20__-20__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指出,按照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统计数据,20__年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共生产销售22257台,同比增长31.3%,自主品牌保持了比外资品牌更快的增长速度。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__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32996台(包括外资品牌),同比增长21.7%。

20__年一季度,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11497台,同比增长19.9%。

工业机器人市场主体分析一、核心零部件厂商这些企业原来是生产数控系统、运动控制系统或伺服电机等自动化零部件的厂商,依靠着对工业机器人零部件的了解及丰富的客户资源进行销售。

相关上市企业如汇川技术、新时达、华中数控、秦川发展。

非上市企业如:南京埃斯顿、雷赛智能、广州数控、深圳固高、苏州绿的、南通振康等企业。

二、行业系统集成商大多数为依靠高校背景或行业积累成长起来的系统集成企业,相关上市公司有:新松机器人、博实股份、天奇股份、华恒焊接、华昌达等。

还有在某些行业如焊接、轮胎或食品加工领域有一定的项目经验和了解,在项目中应用自己的机器人,相关上市公司如:软控股份、巨轮股份等。

机械工业机器人行业专题研究报告

机械工业机器人行业专题研究报告

机械工业机器人行业专题研究报告
摘要
本文旨在系统的探讨机械工业机器人的现状,发展及未来的应用前景。

对于机械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按照应用实现方式,机
器人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农业机器人等,同
时还有自主式机器人和协作式机器人。

从机器人发展史来看,它的发展经
历了4个阶段:重复性手动劳动阶段、替代性手动劳动阶段、辅助性自动
化阶段和实现智能与自主的融合阶段。

结合国内外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趋势,应用前景仍将继续扩大,在未来若干年内仍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趋势。

关键词:机械工业;机器人;发展史;应用前景
1. Introduction
机械工业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力,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机器
人作为机械工业中重要的技术支撑,在机械工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随着机械工业技术及应用的不断发展,机器人的发展更是飞快。

2. The Status Quo of Mechanical Industry Robots。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调研报告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调研报告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调研报告摘要:中国作为世界机器人应用的最大市场,即展现出数量优势,又展现出速度优势。

并且我国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已经开始形成,对各种以工业机器人为主的先进自动化装备的需求日益迫切。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人才需求调研、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一、政策分析中国作为世界机器人应用的最大市场,即展现出数量优势,又展现出速度优势。

据IFR统计,2018年全球机器人产业规模超过300亿美元,而中国独占1/3,连续多年保持全球之冠。

并且根据IFR2019年3月份发布的报告,中国2017年制造业每万名工人拥有机器人台数平均数达到97,首次突破世界平均数,但与韩国(710)、新加坡(658)、德国(322)、美国(200)等发达国家相比尚有差距,这反映出中国机器人产业在未来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我国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研究主体早期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如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但随着我国机器人市场的不断扩大,尤其是2013年跃居全球首位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其中,以下游的系统集成作为切入点,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逐步开展中上游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国产机器人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扩大。

工业机器人的最初规模应用是在汽车和工程机械行业,主要用于汽车及工程机械的喷涂及焊接。

工业机器人主要以点焊、弧焊、装配和搬运机器人为主,目前,我国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已经开始形成,对各种以工业机器人为主的先进自动化装备的需求日益迫切。

二、本地区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情况为充分论证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是否合理,我们于2023年4月至2023年6月开展了社会调研活动。

1、调研主要形式包括:单位走访、座谈会、电话问询、问卷调查等。

2、调研目的:(1)制造类企业的基本情况,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状况。

(2)统计工业机器人相关岗位和对技能人才的要求。

(3)与企业工程师探讨潜在技术型岗位的需求状况。

工业机器人 研究报告

工业机器人 研究报告

工业机器人研究报告标题:工业机器人研究报告引言:工业机器人作为现代工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报告将对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应用领域、技术特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旨在全面了解并展望工业机器人的未来发展。

一、发展历程: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其起初目的是为了替代人工劳动,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从最早的单臂机器人到应用广泛的多关节机器人、并联机器人,工业机器人不断以更高的承载能力和更灵活的动作适应各种工作环境。

二、应用领域: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汽车制造、电子电器、金属加工、食品饮料、医药制造等。

在汽车制造领域,工业机器人已经成为生产线上的主力军,负责焊接、涂装、组装等工作。

在电子电器制造领域,工业机器人可以实现高精度的组装和测试。

在金属加工领域,工业机器人可以进行复杂的剪切、冲压和焊接操作。

在食品饮料生产领域,工业机器人可以实现高速包装和搬运。

在医药制造领域,工业机器人可以进行高精度的药品灌装和包装。

三、技术特点:1. 自动化:工业机器人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实现自主操作,可以根据预设的程序和规则完成各种操作。

2. 灵活性:工业机器人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可根据不同要求和任务进行调整和编程,并能适应不同工作环境。

3. 精度和重复性:工业机器人可以实现高精度的运动控制,可以做到毫米级的定位精度,并且可以重复执行同一动作,保证产品的一致性。

4. 安全性:工业机器人配备各种安全系统,如传感器和反馈装置,以确保在操作过程中不会对人体和设备造成伤害。

5. 可编程性:工业机器人可以通过编程进行功能扩展和更新,可以与其他设备和系统进行连接和通信。

四、未来发展趋势:1. 智能化:工业机器人将更加智能化,可以通过感知和学习等技术更好地适应环境和任务的变化,实现更高效的工作。

2. 协作机器人:随着人机协作的需求增加,协作机器人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协作机器人可以与人类一起工作,实现更加灵活和高效的生产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 39% 其他 21% 汽车 39% 食品和饮料 4% 橡胶和化工 7% 金属和机械 9% 电子电气 20% 橡胶和化工 7% 食品和饮料 4% 电子电气 20% 金属和机械 9%
其他 21%
国际机器人联盟(IFR)
工业机器人产业链分析
上游
原材料供应
传统材料:铸铁、铝合 金、不锈钢等。 新材料 :碳纤维、尼龙、 树脂 等复合材料。 相关供应 商:中钢吉炭、 奇峰化 纤等。
货源需求
采购需求
产品及维护
金属加工 食品 橡胶 及塑料 其 他
第三方服务
负责工业机器人的使用/ 维护/教育培训等工作 国内:上海电气网络、 达内、深圳连硕等。
目录
1 2 工业机器人简介 国际市场发展现状
2.1 国家发展现状
2.2 主流厂商分析
3
4
中国市场发展现状 中国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日本、德国、韩国、美国四国的工业机器人市场成熟 度高,中国是最具潜能的发展国家
中游
• 操作系统、传感器等
• 系统集成、软件二次开发
下游
• 手爪等定制末端执行器
图片
工业机器人广泛用于汽车、电子电气等领域,是实现 工厂自动化的基础
现阶段,工业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 电气、金属和机械等领域,机器人替代人工生 产是未来制造业重要的发展趋势,是实现智能 制造的基础,也是未来实现工业自动化、数字 化、智能化的保障。 2018年全球机器人销量在行业中的份额
中游
本体制造商
负责工业机器人支柱、手 臂、底座等部件与精密减 速机等零部件生产加工组 装,并负责机器人的直 销。 国际:库卡、ABB 、发那 科、安川电机等 。 国内:新松机器人、 广州 数控、锐奇股份等 。
下游
本地合作商
主要承担厂商的系统二 次开发、定制末端执行 器、售后服务等。 国 内:安川首钢、上海 发那科等。
18297
21307
23000
25110
≈22W
≈40W
≈70W
<1W
≈1W
日本 中国
・国际机器人联盟(IFR)
日本、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工业机器人技术和渗透 率优势明显
先发优势
•1954年,美国率先提 出工业机器人概念,并 生产出第一台工业机器 人。美国的医疗机器人 和国防机器人研究具备 优势。 •1967年日本引进工业 机器人技术,随后在日 本形成产业化发展。日 本在工业机器人和家用 机器人方面处于领先。
II: 1967年日本引 入机器人技术并迅速 产业化
III:劳动力缺失及汽车制造 等产业的爆发助力工业机器 人产业发展
IV:发达国家的工业机器 人在汽车、电子电气等领 域普及率大幅提升
第一代机器人:示教再现机器人 示教编程 控制系统 重复作业 自动生产
第二代机器人:视觉机器人 视觉系统 传感器 容错技术 柔性生产
技术沉淀
•PLC、CNC等先进系统 源于国外,减速机、控 制器等核心零部件被国
环境驱动
•上世纪70年代,日 本 、德国等国的人口红 利消失,劳动力成本大
国家/ 区域
日本
产能 份额
66%
保有量 份额
23%
机器人 密度
约300 台/万人
际企业垄断,其中日本
在减速机、伺服电机等 核心零部件的研发方面 处于全球领先,也是全 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净 出口国,机器人产量占 全球份额的50%以 上 。
用户端 (领域)
汽车 电子电气
营销及渠道推广
原材料供应 零部件生产
销售需求
零部件供应
精密减速机 国际: Nabtesco、 Harmonic 、住友等。 国内:秦川 发展、上海机 电、南通 振康等。 伺服电机 国际:发 那科、安川电 机、伦 茨、三菱等。 国内: 英威腾、华中数 控、 新时达等。 控制器 国际:ABB、 库卡等 国内:新松机器 人、南京 埃斯顿、广州 数控等。 采购需求
低 低
市场成长率

与国际厂商的差距。
中国、日本、美国是工业机器人主要购买国,但中 国工业机器人的渗透率远低于发达国家
2018年工业机器人主要购买国
工业机器人销量(台) 40000 35000
工业机器人分布(保有量)
36560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德国 韩国 美国
2018
工业机器人专题
目录
1 工业机器人简介
2
3 4
国际市场发展现状
中国市场发展现状 中国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国际发达国家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程
二十世纪40-60年代 二十世纪60-80年代 二十世纪80-90年代 二十一世纪
I
萌芽期
II
起步期
III
发展期
IV 成熟期
时间轴
I:美国多家国家实验室研 究,第一台工业机器人诞生
第三代机器人:智能机器人
工业4.0 (CPS系统) 人机交互 智能生产
多关节机器人是运用最为广泛的机器人,具备高效、精 度高、灵活性强等优势
工业机器人按照结构可分为四类
直角坐标机器人
精度高; 成 本低; 工作 空间小。 焊接、上下运、 码垛等。 行业 :汽车、 物流 等
圆柱坐标机器人
负载小; 定 位准; 响应 速度快。 精度高; 高 负载; 响应 速度快。
代理商
承担工业机器人品牌的 代理、分销等工作。 国内:天津洛博特、东 莞元一、上海北科良辰 等。
系统集成商
负责工业机器人软件系统 开发和集成,是工业机器 人自动作业的重要构成, 市场规模超过本体制造 商。 国际:库卡、ABB 、发那 科、柯马、徕斯 等。 国内:广州数控、 天奇股 份、亚威股份等 。

• 日本、德国的工业机器人水平全
领先国家
球领先,其中,日本在工业机器
人关键零部件(减速机、伺服电 机等)的研发方面具备较强的技 术壁垒。德国工业机器人在原材 料、本体零部件和系统集成方面 有一定优势。
市 场 成 熟 度
发展国家
• 中国处于工业机器人生产的产业 链下游,多数厂商承担系统二次 开发、定制部件和售后服务等附 加值低的工作。但市场需求正在 迅速扩大,国内企业的自主研发 能力不断提升,未来几年将拉近
装卸、搬运、 焊接等。 行 业:电子电 气等
搬运、分拣。 行业:食品、 药品、电子等
球坐标机器人
多关节机器人

自由度高; 成本高; 工 作空间大。
焊接、喷涂等。 行业:汽车、 电子、食品等
工业机器人构成
• 减速机、控制器、伺服电机等核心零部件
上游
• 控制系统、伺服系统
• 手臂、底座、转座、手腕、支柱等本体零部件
幅提升,而汽车、电子
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倒逼 企业提升产能,政府出 台多项激励政策,推动 日本、德国机器人产业 的发展,工业机器人在 制造业的渗透率逐渐提 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