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教士的传教事业看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文化侵略 PPT

合集下载

1.1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ppt

1.1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ppt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 最大影响 :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1)中美《望厦条约》(1844年)
美除享有《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除割地、 赔款外的一切特权,同时还扩大了侵略权益,如 美国兵船可以任意到中国通商口岸巡查贸易,美 国有权在通商口岸开设医院,建立教堂等。
吸食鸦片
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数量激增表
45000 50—100公斤 箱 40200 40000 35445 / 吸毒人数: 200 多万 /35 年 35000 30000 掠夺白银:3—4亿元/40年里 25000 20331 20000 12576 15000 7889 10000 4000 5000 年 0 1799年 1820年 1825年 1830年 1835年 1838年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两条线索)
(一)列强不断入侵,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中国军民奋勇反抗,为维护主权不断斗争
1840 1842 1856 1860 1883 1885 1894 1895 1900 1931 1937 1945
鸦片战争 第二次 中法战争 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 抗日战争 侵华战争 鸦片战争
因为帝国主义侵略者向中国倾销鸦片,使得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 政;许多贵族、官僚、地主吸食鸦片以后,更加腐败;一些士兵也吸鸦片,军队的战 斗力更加削弱了;抽大烟如果上了瘾,每天几次不能间断,不然就涕泪齐下,浑身瘫 软;吸食时间一长,满脸烟容,最后骨瘦如柴,直至死去。
御 敌 之数 兵十 ,年 且之 无后 可, 以中 充原 饷几 林 之无 则 银可 徐 。以
《南京条约》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西方入侵与中国近代社会ppt课件

西方入侵与中国近代社会ppt课件
2.1853年上海小刀会起义期间,英、法、美 夺取了上海海关管理权。
3.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英法强迫清政府把上海海关 制度推广到各地口岸,聘请英国人“总司其事”
4.总理衙门建立后,1863年英国人赫德继李泰国 之后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建立了外国人管理中 国海关的制度。
1853年中国和洪都拉斯 英国棉纺织品的消费量
年均不到100万英镑
总值增长近一倍半
1865年中国在正当的对外贸易第一次出现入超。
掠夺原料 低价收购工业原料和土特产品
中国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1.办洋行:1854年上海共有120余家洋行 1867年天津就有17家
2.开银行:1848年英商东方银行上海分行开业
50、60年代英国有利银行、麦加利 银行、汇丰银行在上海建立分行
年限
共计
偿还 本息
36 白 白
银银
36
三 亿 两
七 亿 两
45
当时清政府每年财政收入只有8000万两
列强借款的政治奴役性
1.施加政治压力
2.控制中国海关和财政 3.长期控制中国主权
鸦片走私巨增
倾销商品
1840-1860年比鸦片战争前40年增长一倍 多
英国输华商品:1837--1839年 1845年英国输华商品
3.破坏中国主权
对中国的 资本输出
强占租借地
划分“势 力范围”
“门户开放”
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大量掠夺中国的资源
占领中国的市场
破坏中国的主权
破坏领土主权 破坏行政主权 破坏关税主权
严 重瓜 的分 民 族 危狂 潮

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划分的势力范围简表
国别 割占和强迫租借的地区 “势力范围”

以多元史观解读近代西方列强的侵华战争共19页PPT

以多元史观解读近代西方列强的侵华战争共19页PPT

谢谢!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以多元史观解读近代西方列强的侵华 战争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8、你可以很有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共50页PPT资料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共50页PPT资料

对中国传统 自然经济的影响
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分解。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 消极影响 对中国社
会的发展
与进步具
有阻碍作
用,这是 主要的。
• 积极影响 在客观上
对中国社
会的发展
与进步具
有推动作 用
残酷地镇压和虐杀中国人 民,粗暴地践踏中国人民的尊严 和人格,贪婪地掠夺中国的资源 并役使中国的劳动者,还无情地 毁灭中国人民创造的物质财富和
正是那些推动中国各个领域发展的先辈们 (尤其是在革命中奋斗的),让中国有了重获新 生的希望,用鲜血和毅力铸成了中国不屈的 近代史!
Hale Waihona Puke 谢!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1842年《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 建、宁波、上海等5个港口城市为通商口岸。 1858年《天津条约》开放营口、烟台、台南、
淡水等10个口岸。 1860年增加开放天津。 向俄国开放伊利等商埠。
中国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成为列强进 行经济侵略的基地。图为五口通商后 的广州。
至1895年通过一系列不平 等条约强迫中国陆续开放的条约 口岸己有40多处。在这些通商口 岸里,外国人享有种种特权,控 制当地的工商、金融事业,甚至 设立租界实行殖民统治,成为资 本一帝国主义对华经济侵略的基
它们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1)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农村家庭手工业纷纷破产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与城乡商品交换得到发展。
(2)中国逐步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销售市场和 原料产地,逐步卷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一些地主阶级洋务派开始了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 近代化的第一步。
洋行大量增加、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出现。 开始有部分商人、手工业者投资办厂,出现了本国

中国近代史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中国近代史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屠杀中国人民的三大惨案: 1、1894年日军制造的旅顺大屠杀
2、1900年八国联军在北京屠杀义和团民 3、1900年俄国在中国东北制造的江东六十四屯 惨案
八国联军攻打天津。
俄军捕杀中国人。
日军屠杀义和团民。
(二)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
从1840-1919的80年中,最主要的几个不 平等条约?
一、军事侵略
(一) 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二)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 (三)勒索赔款,抢劫财富
(一) 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从1840年到1919年的80年间,资本—帝国 主义对中国发动了多次的侵略: 1、5次大规模侵华战争 2、三次武装入侵 3、奇怪的战争:日俄战争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第一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第二节 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第三节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的觉醒
第一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一、军事侵略 二、政治控制 三、经济掠夺 四、文化渗透
为什么使用“资本—帝国主义”这个概念?
资本—帝国主义势力对中国的侵 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势力对人民的压迫, 是近代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
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原藏于圆明园。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女史箴图》 流失海外,现藏英国大英博物馆。
铜铸猪首原来与另外十一个生肖铜像并列于北京圆明园,当年 英法联军入侵火烧圆明园时把十二生肖铜像偷走。2003年春天,文 物专家从一位美国私人收藏家处寻访到铜像,经过艰苦的谈判,美 国人最终同意转让给中方。澳门富商何鸿燊先生得知此消息后,他 向捐款人民币近700万元购回圆明园猪首铜像。
《南京条约》、《瑷珲条约》、《天津条 约》、《北京条约》、《中俄堪分西北界 约记》、《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近代史ppt第1讲

近代史ppt第1讲

《辛丑条约》
(1)中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 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 和盐税作担保; (2)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在 区内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 驻守; (3) 拆除大沽口至北京沿线的炮台,外 国可在山海关至北京沿铁路的12个 战略要地驻扎军队; (4) 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 “与诸国仇敌”的组织,违者处死。 各省官员必须保证外国人的安全, 否则立予革职,永不叙用; (5) 清政府分派亲王、大臣赴德、日两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派代表庆亲王奕劻 (右1)、李 国表示“谢罪”; 鸿章(右2)与英、美、日、俄、法、德、意、奥、 (6) 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 比、西、荷等11国正式签订《辛丑条约》。 之首。
本事外放到 业国的 帝,人条 国甚享约年 主至有口, 义设种岸通 对立种已过 华租特有一 经界权 系 济实,多列 侵行控处不 略殖制。平 的民当在等 基统地这条 地治的些约 。,工通强 成商商迫 为、口中 资金岸国 融里开

1895
40
2、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赫德(Robert Hart,1835-l911 年),英国人,生于爱尔兰亚尔 马郡波达当。1853年毕业于日尔 法斯特女王大学。1854年作为英 国外交部人员被派往香港。 赫德作为一个英国人曾任中 国海关总税务司长达48年之久, 并将中国海关变成一个完全由外 国人控制的独立王国。旧中国的 海关总税务司完全由赫氏及其外 戚集团控制 。
英国上海怡和洋行(现上海市外贸局)
到19世纪90年代,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设立 的洋行已达500多家,这些洋行逐步控制了中国 的进出口贸易。


帝国主义列强还利用不平等条约赋予的特权,在 中国自由开工厂、修铁路、开矿山等,获取高额 利润,压制中国微弱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外国在中国的投资,相当大的部 分是利用战争赔款等方式掠自中国。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PPT课件 课件24 人民版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PPT课件 课件24 人民版

军事 对外政策 中英贸易
结论
落后的大国
世界强国
探究二:这场战争为何叫鸦片战争?
禁烟运动
林则徐
禁烟运动 是鸦片战 争的根本 原因吗?
英国侵略 中国的真 实意图是 什么呢?
强占中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1840年6月,英国借口鸦片被禁, 悍然发动了鸦片战争。1842年在8 月29日在英舰“康华丽”号签定 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 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材料二 现在似乎是一个良好的时机,由美国向英国 政府表达,希望英国政府发表正式宣言,并协助美国 向在华要求“势力范围”之列强取得同样宣言,宣言 内称各国在其势力范围内承认以下原则: 第一,各国对于其在中国的任何所谓“势力范围”或 租借地以及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得干涉。 第二,不论何国的货物,进入上述“利益范围”的口 岸,一律适用目前的中国协定关税。 · 第三,对进入上述范围内口岸的别国船只,各国所谓 “利益范围”的国家,不得征收比本国船只更高的港 口税。 ——1898年9月6日美国国务卿海约翰致英国公使绰特 的信件
美国提出“门户开放”
鸦片战争 列强侵略战争 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自我测评
(一)单项选择题 1.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规定将辽东 半岛割让给日本。为维护自己在远东的利益,干涉“还辽”的 三个国家除俄国之外,还有( )A A.法、德 B.德、英 C.英、美 D.美、法 2.下列事件中,标志着19世纪末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开端 的是( ) D A.《中法新约》的签订 B.德国强占胶州湾 .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三国干涉还辽事件 3.19世纪末,西方列强在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的同时,加紧 了直接的殖民统治,主要表现在( ) D A.加大对清政府扶植的力度 B.决定采取以华治华的方针 C.扩大海关总税务司的职权 D.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近现代史上课PPT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近现代史上课PPT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本 章 要 点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一、资本-帝 国主义对中国 的侵略
二、抵御外国武 装侵略,争取民 族独立的斗争
三、反侵略斗争 的失败与民族意 识的觉醒
(一)军事侵略 (二)政治控制 (三)经济掠夺 (四)文化渗透 (一)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二)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一)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通商、游历;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领事裁判权-中国司法权被 严重破坏
享有领事裁判权— 1843中英 《五口通商章程》
扩大领事裁判权的范围— 1844 中美《望厦条约》
第一章
反对外治的重要手
段和控制中国财政金融的重要据点.
赫德(1835~1911) 北爱尔兰人,在中国长期担任海关总 税务司,被清廷视为客卿。 1908年回国,挂总税务司头衔 ; 1911年9月20日卒于英国,清庭追授 太子太保。
英国得赔款800万元 法国得赔款800万元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甲午战争:2.315亿两白银

赎辽费3000万两 威海卫日军守备费
马 关
150万两
条 约
对日赔款2亿两白银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5亿两白银 辛
丑 条 约 》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 宫(圆明园),一个动手抢 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原 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 夺……在将来交付审判的时 候,一个强盗就会被人们叫 做法兰西,另一个叫做英吉 利。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第一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一、军事侵略 二、政治控制 三、经济掠夺 四、文化渗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典型人物事迹
目录
CONTENTS
1 李提摩太 2 林乐知 3 利玛窦 4 南怀仁
01
李提摩太
李提摩太
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1845年10月10日出生于英 国南威尔斯,英国浸礼会传教士。英国浸礼会尽管成立 于1792年,但是直到1859年才到中国来传教
李提摩太
《万国公报》
传教士来华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传教士来华
双重身份
传教士为了取得合法居留中国的地 位,被迫加入外国在华的机构工作, 这些机构包括了半政治半商业性质的 东印度公司,也包括外国驻华的外交 和商务的官方代表。
由于他们是早期几乎唯一通晓中文 的洋人,故在这些机构里多从事与语 言有关的工作,如翻译、书记之类。
但正统思想仍占据统治 地位(宋明理学),并 进一步禁锢了思想
科学技术处于世界领先 地位
传教士来华
15世纪后期,随着地由理一大般发教现徒及组西成、的葡许的多对兄外弟扩会张, 欧洲传教士纷纷前往世会界员各,他地们传须教作。苦明修万和历善年行间,这,耶稣
类兄弟会盛行于十三至十六世 会士率先入华,掀开了纪明,通清常时以期会中员西所方穿科会学服与命文名化交流 的序幕。从1552年到利玛窦1583年到达中国,共有32名 耶稣会士、24名方济歌会士、2名奥古斯丁会士和1名多 明我会士试图在中国定居,但都未成功。
从传教士的传教事业看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文化侵略
由传教士看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文化渗透
小组:李谍、孙妍、刘乔丹、陈奕辰、余锦婷、李静、何香雪、黄燕玲、顾文萱、帆、韩 紫薇
目录
CONTENTS
1 传教士来华 2 人物事迹
3 来华传教士对近代社会与后世影响
1 彼时中国 2 传播方式 3 双重身份
传教士来华
此外还有裨治文、卫三畏、柏驾 等,不胜枚举。
双重身份
传教士来华
自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及其他随后而来的国家取得了在中国驻使的权利, 因此纷纷简任使节来华。由于早期惟有传教士通晓中文,并对中国的社会和 文化略有了解;故他们不少自动或被邀转职,充任母国驻华的使节。
传教士被他们的母国委任为驻华使节,造成许多很不利的影响。若我们同 意第十九世纪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的是侵略活动,与中国签订的都是不平等 条约;则要为参与这些活动的传教士完全洗刷其侵华的嫌疑,便很不容易。 当传教士与外交官两重截然不同的身份集中在同一个人身上时,难以判别他 是用什么身份说这些话、做这些事。
传教士来华
“ 直到1583年,耶稣会士罗明 坚、利玛窦等始以“番僧”的 身份到达肇庆,开启了耶稣会 在中国内地传教的历史。此后, 耶稣会陆续派遣传教士进入中 国。当时,来华传教的西方 教士有数百人之多,其中对 后世影响较大者的沙勿略、罗 明坚、利玛窦、龙华民、罗如 望、庞迪我、熊三拔、艾儒略、 邓玉函、汤若望、罗雅各等。 ”
传教士来华
传播方式
欧洲传教士为了打开传教之路,很注意用欧洲也存在高度发达的 文明的事实打击中国人的中国中心的文化观。他们的翻译西方科技 著作,介绍世界地理和域外文明,都服从于这一目的。
在明代,欧洲传教士向中国输入宗教和科学,传播科学并不比 宗教少,因为中国人需要科学知识,只谈宗教不能得到士大夫的尊 信。清代康熙前期也有传教士,但是他们很少谈科学(除一些天文 历法),这是因为汉人不敢接近西洋人,传教士失去士大夫的支持 ,宗教也就遭到满族统治者的压迫,不能像明末那样顺利发展。而 在当时来华的传教士的科学素养并不比明朝中国的学者高明多少。
李提摩太
二是力图控制中国的教育事业以培养 它们的代理人。利用教育活动宣传、 推广宗教本是基督教的传统手法,而
“ 伴随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入侵,它们兴 办教育又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西方 传教士除自己办学外,还积极插手中 国人办的新教育。1902年,西太后因 李提摩太协助处理山西教案有功,同 意开办山西大学堂,聘他为山西大学 堂西学书斋总理。往来于上海、太原 之间。清政府赐他头品顶戴,二等双 龙宝星,并诰封三代。1916年5月, 辞去广学会总干事的职务回国。1919 ” 年4月20日在伦敦逝世。)。并且是 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今太原理工大学) 的创始人,同时,对维新变法也产生 了很大影响。
一旦外国政府对中国采取任何武力 行动时,这些传教士都会被派调往战 场,参与情报搜集和随军翻译的角色。 在侵略军占据中国某些地方后,他们 也自然地被选任做占领地的民政官。
在战争胜利缔订条约的过程里,传 教士亦预闻其事,充任翻译之职。
传教士来华
如郭实腊,他在主后1840年英军攻 入中国境内向北推进时,充任英军翻 译及情报官员。当英国占领定海后, 他被派任占领地的民政官,管治该地。 主后1841年当英军攻占宁波后,又任 宁波民政官。主后1842年调任镇江民 政官。在南京条约签订时,郭实腊为 英方传译之一。
彼时中国
经济
政治
文化
商品经济活跃 (商品经济的空前发展;资 本主义萌芽出现,发展缓慢 ,产生雇佣关系;手工业、 商业繁盛;商品流通扩大)
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受到严 重阻碍(闭关锁国、海禁、 明清王朝压抑工商业)
市民阶层进一步 壮大
但君主专制空前 强化
倡导个性解放的新思想 出现(反封建民主思想 产生)
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文化侵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出版图书、发行报刊以控制思想舆论(事例: 1891年, 李提摩太投入到广学会的工作中,通过办《万国公报》和出版 书籍,成为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思想启蒙机构。……他发现了 变法维新的严重问题,告诫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人士注意变 法的节奏。1890年,李提摩太去天津临时任<中国时报>中文 版主笔。接下来他几乎一生里主要的时间都是负责上海广学会 的工作(1891年-1916年)。广学会1891年到1915年这段时 间是中国最大的最重要的新式出版社之一。这家出版社范围很 大,包括书籍、小册子、单张、杂志。同时广学会也有一点宣 教的工作,不过基本上是一个出版社与文学机构,是在中国历 史影响最大的出版社。出版过两千种书籍和小册子。他主持翻 译了一些著名书籍,这些著作对中国社会的影响都很大。主要 译著有:《在华四十五年》、《七国新学备要》、《天下五大 洲各大国》、《百年一觉》、《欧洲八大帝王传》、《泰西新 史揽要》、《新政策》等20多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