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方法论文
园林植物配置论文

林植物配置论文园林植物配置(论文)生态园林的建设原则一、保护多样性原则保护本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包括原有生物生息环境的保护和新的生物生息环境的创造;保护城市中具有地带性特征的植物群落,包括有丰富乡土植物和野生动植物栖息的荒废地、湿地、自然河川、低洼地、盐碱地、沙地等生态脆弱地带;保护乡土树种及稳定区域性植物群落组成,有节制地引种;在发展人工草地的同时,保护野生草花与杂草;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等。
二、应用生态学原理的原则只有应用生态平衡原则创建的生态系统才可能稳定,要着眼于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协调绿地系统与自然地形地貌的关系。
北京、天津、合肥、南京和深圳等城市都进行了这方面的实践。
应用生态位原则,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合理配置植物种类,避免种间直接竞争。
形成了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
应用互惠共生原则,尽可能将共生植物栽植在一起,而将生化相克的树种分开种植。
例如黑接骨木对云杉有利;皂荚、白蜡与七里香等在一起生长时,互相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胡桃与苹果、松树与云杉、白桦与松树等则不宜种植在一起。
三、适地适树,因地制宜原则植物是生命体,每种植物都是进化的结果,它在长期的系统发育中形成了适应各自环境的特性,这种特性是很难改变的。
我们应尊重客观规律,在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合理选配植物种类,避免种间竞争,避免种植不适应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
应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选用经过多年引种和驯化的外来植物品种。
例如水杉为中国特产,原产地很窄,但引种地区可以很宽,而且在某些引种地区比原产地长的还要好。
四、统一规划,合理安排原则统一规划城市绿地,在城市中心区和边缘区之间保留绿地,并用绿地环绕市区外缘。
营造公共绿地时,尽量少建园林建筑和小品,以提高绿地率。
营造生态风景林时要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安排各林种的布局。
北方受风沙困扰的城市应该发展防风固沙林;黃土高原、山区及江河沿岸的城市应重视营造水土保持林;干旱缺水的城市要建水源涵养林;干燥炎热地区的城市应建设用于气候调节的林地。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方法论文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方法论文摘要:在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研究中,园林植物的选择不仅仅是在保证植物多样化的前提下,多用乡土植物,少用外来植物。
还要重视多种绿化植物的交叉使用。
比如说乔、灌、草3种植物的选择和配置。
只有崇尚大自然,才能建设富于创造性的园林景观。
1 园林植物优化配置的必要性首先,提高城市绿化面积和经济效益。
随着现代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各项市政设施建设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所以城市绿地面积逐渐减少,对人类的居住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园林建设中,植物的栽培和合理搭配,可以有效的提高绿化面积,在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为人们提供了一块可供休闲娱乐的净土。
城市园林中市民数量的增加,势必会拉动周围商圈的经济发展,提升了城市的经济建设。
所以园林植物的优化配置,可以发挥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3方面的作用,提高建设力度,对于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有利于解决当前园林植物栽种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的城市园林植物种植中,在植物的选择方面考虑到了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植物的生长习性,同时也能够对植物与园林建设的协调性进行考虑。
但是在植物的配置方面受到传统理念的影响,在模式方面还比较落后,对植物之间的特性以及在种类、花色和功能方面没有考虑互相的协调性和美观性,所以缺乏整体性的效果。
为了解决这项问题,需要对园林植物配置进行优化,充分了解每种植物的特性以及与其它植物的匹配性,在配置方面考虑到空间的层次感,注意整体园林的系统性,对发挥园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
2 园林中植物的配置原则①统一原则。
植物在配置时注意的不仅仅是几个单方面,要顾及到全体,想要的设计变化的范围也要在一定的适度的范围中,要有差异但不可影响整体效果。
②均衡原则。
根据园林设计的具体环境,做出适当的调整与改变做到配置自然式均衡和规则式均衡。
不同的配置会给人带来不一样的感觉。
配置上那些体积小、色彩淡、质地软、枝叶疏的会给人一种轻盈的感觉,而相对那些体积大、色彩浓、质地硬、枝叶密的就会给人一种深沉厚重的感觉。
试论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的植物配置

试论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的植物配置摘要:各类园林绿地,小至庭院绿化,大到风景名胜区,均有园林植物、建筑小品、山石水体等物质要素所构成。
从维系生态平衡和美化城市环境角度来看,园林植物是园林绿地中最主要的构成要素。
园林绿地的观赏效果和艺术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林植物的配置。
因此,要搞好园林植物造景,必须合理的进行园林植物配置,这是建设好园林绿地的关键。
怎样进行合理的植物配置充分发挥绿色植物独有的创造、创新能力是历代城市绿化设计师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设计、植物配置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为城市居民打造一个优美的生活环境,建设生态园林城市成为规划建设的重要目标。
其中,园林绿化是最重要的内容。
园林绿化“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置成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欣赏”,绿色植物作为具有生命力的生物体,不同的种类,不同的配置方式,不同的季相,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都向人们展示了它独特的魅力,不仅清新怡然、赏心悦目,而且具有改善环境的生态作用。
怎样进行合理的植物配置充分发挥绿色植物独有的创造、创新能力是历代城市绿化设计师追求的目标。
一、园林植物配置的作用园林植物对硬质景观建筑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恰当的园林植物配置设计,使建筑更好地融入自然,映衬得建筑物更加艺术化,绿树掩映下的建筑物若隐若现,意境深远。
植物四季不同的季相变化,使建筑物也有了四季的更迭,仿佛有了生命。
园林植物还可作为建筑的识别标记,具有交通导向作用;园林植物还可划分建筑物的空间,可加强建筑物的有机联系及平缓过渡,改善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另外通过植物的光合、蒸腾、吸收作用,调节小气候,防风降尘,减轻噪音,吸收并转化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和水体,维护了生态环境。
二、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1.整体优先原则城市园林植物配置要遵循自然规律,利用城市所处的环境、地形地貌特征,自然景观,城市性质等进行科学建设或改建。
关于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和养护管理

园林景观yuan lin jing guan18关于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和养护管理◎张艳摘要:针对园林植物配置原则,例如因地制宜原则、合理搭配原则等,进行有效分析,并简单介绍做好城市园林绿化植被配置与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提出具体的植物配置与养护管理要点,充分体现出植物自身的美学价值,有效美化环境等,取得较好效果,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良好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养护城市园林景观植物,能够有效地帮助园林设计师配置和选择合适的室外景观植物,提升园林的艺术水平和绿地质量,营造出生态和谐的生态氛围,使园林景观植物逐渐成为提升国民生活品质,促进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枢纽。
一、园林植物配置要点(一)结合季节特性合理选择绿化植物根据园林工程造景特点能够得知,要想更好地增强园林绿化植物的观赏效果,在绿化植物配置的过程中,要根据季节特性,优化植物配置,打造气候舒适的春季、迅速成荫的夏季、硕果累累的秋季、丰富多彩的冬季等自然景观,能够让游客进一步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通过根据季节变化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绿化植物,不仅能够提升园林工程的综合观赏价值,而且可以进一步满足游客的实际观赏需求。
(二)将不同层次的绿化植物有效组合在选择绿化植物种类的过程中,景观设计师需要根据各类绿化植物的形态特点,加强植物配置,并遵守因地制宜的配置原则,根据园林工程项目所在区域的地质条件与气候环境,尽可能选择本地植物,从而更好地发挥各类绿化植物的观赏价值。
通过将不同层次的绿化植物有效结合,并采取分层配置,可以明显提升绿化植物的观赏价值,使园林绿化植物色彩与层次更为丰富,为广大游客带来不一样的体验感。
二、宜兴市丁蜀镇青龙山公园景石节点花境植物配置分析在花境的设计过程中,一、二年生植物使用次数较多,导致花境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果想要达到理想的效果,所涉及的人力、物力及财力就会很多,需要管理人员定期地进行维护,一旦维护出现问题,较容易导致花境中的植物死亡。
园林景观——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的应用(3篇)

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的应用(3篇)目录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的应用 (1)1绿化工程中植物的配置方案 (1)1引言 (1)2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 (2)3植物配置方式 (5)2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的应用 (7)1植物配置的含义和作用 (7)2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8)3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建议 (9)4结语 (10)3景观设计时如何进行植物配置 (11)1、植物的分类 (11)2、植物的美学功能 (11)3、植物景观配置的基本要素 (11)1、植物景观配置设计的基本流程 (12)2、植物种植设计的一般原则 (12)3、乔灌木的种植设计 (12)1、乔木 (12)2、灌木及藤本植物 (12)3、地被植物和竹类 (13)4、水生植物 (13)1绿化工程中植物的配置方案摘要:园林绿化工程中,植物配置是主体,是绿化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对园林绿化工程中如何搞好植物配置,从生态性原则、艺术性原则、目的性原则等方面考虑利用自然界中的植物,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与其他园林要素有机结合,使之既符合生物学特征又具有美学价值,发挥植物的多种功能,达到最佳综合效益以达到最佳自然生态效果等进行探讨。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配置1引言园林绿化工程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科学,它讲究创造美、环境美、自然美,同时用艺术手法体现出自然效果,达到鸟语花香的境界。
在园林绿化工程中,植物配置是主体,是绿化工作中最关键的一环。
园林植物配置就是利用自然界中的植物,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与其他园林要素有机结合,使之既符合生物学特征又具有美学价值,发挥植物的多种功能,达到最佳综合效益。
园林植物配置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应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和季相以及园林意境。
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相互之间的配置,如山石、建筑小品等。
2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2.1生态性原则2.1.l注重适地适树首先强调植物分布的地带性,适地适树选择植物。
园林景观——城市绿化的植物造景艺术(3篇)

城市绿化的植物造景艺术(3篇)目录城市绿化的植物造景艺术(3篇) (1)1风景游憩林植物配置与城市绿地植物造景对比 (2)1.风景游憩林植物配置与城市绿地植物造景的共同点 (3)2.风景游憩林植物配置与城市绿地植物造景的特点 (4)3.进行风景游憩林植物配置和城市绿地植物造景时的侧重点不同 (6)4.结语 (7)2论植物造景在我国城市园林建设中的应用 (8)1 园林植物在园林景观建设中的作用 (8)2 园林植物景观是意境创造的表象 (11)3 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 (13)4 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应注意的问题 (14)5 结语 (15)3浅谈现代城市绿化的植物造景艺术 (16)1 植物造景及其重要性 (16)2 城市绿化植物造景艺术 (16)3 城市绿化植物造景中的注意事项 (18)4 结语 (19)1风景游憩林植物配置与城市绿地植物造景对比摘要:风景游憩林和城市绿地都是以植物为主要景观元素,满足人们游憩休闲的需要。
两者都需要遵循美学和植物的生态学原则进行设计。
但是由于它们地理环境等的差异,风景游憩林植物配置时是以群体美为主,园林建筑作为景观的点缀,而城市绿地面积小,穿插在城市之中,所以植物个体美展现较多,而且还需要用植物柔化过多的城市建筑。
通过对比进而使2种设计方法相互借鉴。
关键词:风景游憩林;城市绿地;植物配置在《雅典宪章》里,“居住、工作、游憩、交通”是城市四大功能。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对游憩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游憩与休闲我们通常一起提及,而“休”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人倚木而休”。
木即为植物,由此可见,人们需求的游憩休闲场所就是拥有美好植物的绿地。
在城市中分布着各种城市绿地,为净化城市空气,改善城市气候,增强城市抗灾能力起着重要作用,也满足了人们在城市里休闲游憩的需求,但是城市中的拥挤、噪声、污染、心理压力等还是促使人们走进郊野、走进丛林、获得一份大自然的恩赐。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论文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论文摘要:植物配置是城市园林绿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体现着一座城市的形象,是城市文明的一项重要标志,所以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城市园林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进行分析,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方法,有利于提高城市园林绿化效果,促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发展。
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以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在环境质量问题日益严重的同时,人们逐渐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对环境的保护也日益重视,因此在城市发展建设中越来越重视园林绿化的设计与建设。
尤其是随着近几年城市发展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提升,很大程度上也促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发展和进步,园林绿化对于城市建设发展的作用影响越来越突出。
植物配置作为园林绿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园林绿化建设效果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和影响。
但是结合当前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植物配置现状,仍然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迫切需要进行改进和完善。
1城市园林绿化现状1.1植物配置单一,缺乏科学性近年来,城市园林绿化虽然较之过去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从整体发展、规划、设计等方面,仍有许多不足之。
其一就是植物配置上,没有做到科学配置,很多城市,在绿化中往往都是力求整齐划一,人工斧凿痕迹过浓,在空间结构上分层不合理,不能根据植物特性进行群落划分,往往草本、灌木、乔木相互孤立种植,不能相互结合,而且品种往往单一,很多城市,要么一行行的杨树,要么一排排的松柏,要么一片片的草坪,而且很多城市都存在雷同,完全忽略不同植物的生长环境,不管什么气候条件,都种一样的树种,引入一样的植物。
这些园林绿化的城市,没能体现本地的风土人情,失去了城市的识别性,结构趋向单一的城市园林绿化,削弱了每个城市应有的独特风貌,影响了每个城市特有的魅力,不利于城市景观的美化和城市形象的树立,而且也大大弱化了城市园林绿化应发挥的生态效益。
1.2植物配置生态习性的现状植物配置首先要考虑不同植物的生态习性,满足其正常生长所需要的条件,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植物景观。
园林景观——植物配置与造景手法分析(6篇)

植物配置与造景手法分析(6篇)目录植物配置与造景手法分析(6篇) (1)1居住环境的植物配置与造景手法 (2)1.大力发展居住庭院的园林艺术的重要意义 (3)2.环境设计在园艺植物中存在的问题 (3)3.植物造景配置和优化环境标准 (4)4.现代风格配置的优化措施 (6)5.结语 (7)2论园林植物造景的技术性 (8)1 园林植物造景技术性的定义 (8)2 园林植物造景技术性的作用 (8)3 园林植物造景设计图纸技术性 (9)4 园林植物造景现场施工技术性 (10)5 结语 (12)3探究园林造景中常见耐阴植物 (14)1、耐阴植物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 (16)2、耐阴植物在园林造景中应用的意义 (17)2、从耐阴植物的生态环境进行分析,可以遵循以下具体的原则: (18)3、稳定发展耐阴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原则 (18)4植物文化在现代园林植物造景中的应用 (20)1.植物文化及其在园林配置中的体现 (21)2.现代园林造景策略 (22)3.园林造景应该掌握的原则 (24)4.结语 (25)5关于园林植物配制造景的探讨 (26)3、园林植物配置在庭院绿化体现特色环境 (30)6节约型风景园林及园林植物造景的经济学原理 (32)1. 科学设计,形成相对稳定的植物景观 (33)2. 科学选用植物,适地适树 (33)3. 妥善结合生产,注重改善环境质量 (34)4. 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养护成本 (35)1居住环境的植物配置与造景手法摘要:目前,传统的居住环境已经不能满足居民对住宅的要求,本文主要是分析如何将园林艺术用到住宅庭院中,对住户的要求和植物配置的园艺设计相结合起来等。
通过不断分析和完善庭院的生态,创造私家园艺技术的价值,利用现代化科技对居住环境的布局和造景策略。
以至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视野和经济价值一体化的发展。
关键词:小区规划;造景配置;园艺景观植物配置和园艺造景的应用是居住环境的重要环节,在城市住宅园林绿地的规划中,部分住宅区的自然环境因素是不可代替的,植物的种植配置使庭院在层次上显得丰富、美丽柔和、心情放松、自然舒适的感觉;色彩丰富的花草、树木、叶片使得园艺更加千娇百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方法【摘要】介绍了城市园林的功能与现状,论述了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及方法。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植物配置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态环境矛盾日益突出,人们对绿色植物的渴望之情也更加迫切。
城市园林作为城市唯一具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环境质量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城市绿化不但要求城市绿起来,而且要美观,因而绿化植物的配置就显得十分重要,既要在环境生态上统一,又要体现植物个体与群体的形态美、色彩美和意境美,充分利用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进行构图,通过植物的季相及生命周期的变化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
认识自然、尊重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利用自然,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就是植物配置的意义所在。
1 城市园林绿化的功能
随着梅州市日趋工业化和现代化,随之而来的污染破坏了人居环境,威胁着居民的身心健康。
科学家和园林专家曾多次提出,将森林引入城市,让森林发挥其生态功能,以改善城市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城市园林的基本功能作为现代城市建设范畴的城市园林绿化,其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应落实在有利于促进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这一目标上。
因此,城市园林绿化的根本目的决定了它应充分发挥出两方面的功能:
1.1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中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保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方面,具有其他设施不可替代的功效,是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依托条件。
城市园林绿化通过植树、种灌、栽花、培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过程,不仅要提高城市的绿地率,也要充分利用立体多元的绿色植被的生态效应,包括吸音除尘、降解毒物、调节温湿度、有效降低城市污染的程度,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使城市环境质量达到清洁、舒适、优美、安全的要求,从而为市民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城市生活空间。
国际上以“城市之肺”来比喻森林对城市的作用。
由城市森林构造的“肺部”吸纳的则是尘土、废气、噪音等污染物,呼出的是氧气和水分。
这是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必要条件。
因此,城市园林绿化要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作为首要功能。
1.2 美化市容,充分烘托城市环境的文化氛围城市园林绿化根据不同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把大量具有自然气息的花草树木引进城市,按照园林手法加以组合栽植,同时将民俗风情、传统文化、宗教、历史文物等融合在园林绿化中,营造出各种不同风格的城市园林绿化景观,从而使城市色彩更丰富,外观更美丽,并且通过不同园林绿化景观的展现,充分体现出城市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品味。
美好的市容风貌不仅可以给人美的享受,令人心旷神怡,而且可以陶冶情操。
更有利于吸引人才和资金,有利于经济、文化和科技事业的发展。
因此,成功的城市园林绿化在美化市容的同时还应充分
体现出城市特有的人文底蕴,这是城市园林绿化重要而独特的功能。
2 城市园林现状
2.1 城市绿地结构趋向单一,缺乏生态学思考。
在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中,为了获得整齐划一的人工美,从空间结构上缺乏群落的分层,往往是单纯的草本、灌木或乔木相互孤立的种植,而生态稳定性最强的乔灌草结构则较少见。
尤其是在近年来全国大中城市兴起的草坪热,更是将这种单一性倾向推向了顶峰。
另外,从生态学的角度而言,不同地域、不同气候、不同水土的城市,都有最适合于本地生长的植物群落。
将这些植物群落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运用到城市园林绿化的过程中,就可以自然地体现出城市绿色景观的地域特征,从而产生可识别性和特色性。
这种结构趋向单一的城市园林绿化,削弱了每个城市应有的独特风貌,影响了每个城市特有的魅力,不仅有害于城市景观的美化和城市形象的树立,而且也大大减弱了城市园林绿化应发挥的生态效益。
从旅游经济的发展角度看,这种单一的城市园林绿化也大大降低了旅游者对城市的兴趣,使他们将城市作为旅游的“站”而不是旅游的“点”,显然这对城市旅游经济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2.2 缺乏文化品味,难觅历史文脉。
城市园林绿化决非简单的植树、栽花、培草,也并非仅仅是从生态法则角度来种植好花草树木,而是一种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植树栽花培草活动。
因此,城市园林绿化是保持塑造城市风情和特色的重要
方面,应在以自然生态条件和地带性植被为基础的同时,将人文底蕴融合在园林绿化建设之中,烘托出城市环境的文化氛围,从而体现出城市特有的景观效果。
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城市都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与历史脉络,城市园林绿化必须充分考虑和运用这些文化背景。
然而近些年来,园林绿化设计作品往往偏离了城市自身的文化特色,或以西化的美学视觉来指导城市园林绿化,或举着“借鉴”的旗帜去抄袭模仿别人的成功之作,如欧美式草坪的全方位推广,模纹花坛的广泛流行等。
结果使人们很难从城市园林绿化景观中品味出不同城市的人文风格,更难从中读出不同城市的历史文脉,从而使城市丧失了自身应有的独特性和吸引力。
3 树种选择配置
树木是构成森林最基本的组成要素,科学的选择城市森林树种是保证城市森林发挥多种功能的基础,也直接影响城市森林的经营和管理成本。
3.1 发展各种高大的乔木树种。
在我国城市绿化用地十分有限的情况下,要达到以较少的城市绿化建设用地获得较高生态效益的目的,必须发挥乔木树种占有空间大、寿命长、生态效益高的优势。
我国的高大树木物种资源丰富,应该广泛加以利用。
在高大乔木树种选择的过程中除了重视一些长寿命的基调树种以外,还要重视一些速生树种的使用,特别是在我国城市森林还比较落后的现实情况下,通过发展速生树种可以尽快形成森林环境。
3.2 选择本地带野生或栽培的乡地树种。
追求城市绿化的个性
与特色是城市园林建设的重要目标。
地区之间因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的差异造成植物种类上的不同,乡土树种是表现城市园林特色的主要载体之一。
使用乡土树种更为可靠、廉价、安全,它能够适应本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抵抗病虫害、环境污染等干扰的能力强,尽快形成相对稳定的森林结构和发挥多种生态功能,有利于减少养护成本。
因此,乡土树种和地带性植被应该成为城市园林的主体。
建群种是森林植物群落中在群落外貌、土地利用、空间占用、数量等方面占主导地位的树木种类。
建群种可以是乡土树种,也可以是在引入地经过长期栽培,已适应引入地自然条件地的外来种。
建群种无论是在对当地气候条件的适应性,增建群落的稳定性,还是展现当地森林植物群落外貌特征等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