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下怎样套种中药材
核桃园林下套种模式举例

浅析核桃园林下套种何娜姚琼开本次设计实施林瓜、林药、林菜、林粮、林苗五种套种类型,23 个模式.1、林瓜套种。
将核桃树主干左右一米周围的土地,有灌溉条件的修成灌溉渠,没有灌溉条件的修成鱼鳞坑留作营养带,剩余行间树冠以外空地采用点播、移苗形式套种甜瓜、西瓜、草霉,形成核桃树+甜瓜、核桃树+草霉、核桃树+西瓜三种套种模式。
此种类型主要在没有郁闭的 1- 5年生核桃园地实施。
2、林药套种。
将核桃树主干左右一米周围的土地,修成鱼鳞坑留作营养带,剩余行间树冠以外空地采用撒播或条播形式套种丹参、太子参、西洋参、柴胡、山药,形成核桃树+丹参、核桃树+太子参、核桃树+西洋参、核桃树+柴胡、核桃树+山药五种套种模式。
此种类型主要在没有灌溉条件的坡源核桃园地实施。
在没有郁闭的1- 5 年生核桃园地种植喜光药材品种丹参、柴胡。
在已郁闭的 6 年生以上核桃园地种植耐荫药材品种太子参、西洋参、山药。
3、林菜套种。
将核桃树主干左右一米周围的土地,修成灌溉渠或鱼鳞坑留作营养带,剩余行间树冠以外空地采用撒播或条播、移苗等形式套种连花白、菜花、白菜、大蒜、萝卜、冬瓜、红薯、马铃薯、南瓜,形成核桃树+连花白、核桃树+菜花、核桃树+大蒜、核桃树+萝卜等九种套种模式。
此种类型主要在没有灌溉条件的坡源核桃园地实施,主要以沙壤地的核桃园地内实施。
4、林粮套种。
将核桃树主干左右一米周围的土地,修成灌溉渠或鱼鳞坑留作营养带,剩余行间树冠以外空地采用撒播或条播等形式套种花生、绿豆、黄豆、红小豆,形成核桃树+花生、核桃树+绿豆、核桃树+黄豆、核桃树+红小豆四种套种模式。
此种类型主要在没有灌溉条件的坡源核桃园地实施,主要以城北、城西壤地据多的核桃园地内实施。
5、林苗套种。
将核桃树主干左右一米周围的土地,修成灌溉渠或鱼鳞坑留作营养带,剩余行间树冠以外空地采用撒播或条播等形式套种育苗,育苗以核桃、板栗为主,形成核桃树+核桃、核桃树+板栗二种套种模式。
此种类型主要在城南、城北有灌溉条件的沙壤地核桃园地实施。
果树套种三种模式供你选择

03
模式二:果树+草药套种
适宜的果树与草药组合
梨树与金银花
金银花喜欢生长在半阴半阳的环 境中,而梨树可以为金银花提供 这样的环境,两者相互促进生长
。
苹果树与黄芪
黄芪生长需要温和的气候和充足的 阳光,苹果树下种植黄芪既能满足 其生长条件,又可充分利用土地资 源。
柑橘树与薄荷
薄荷适宜在湿润环境中生长,而柑 橘树能够提供这样的湿润小气候, 使薄荷生长良好。
意义
果树套种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增 加果园生物多样性,降低单一果 树种植的风险,从而提高果园的 整体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果树套种的优点和局限性
优点 • 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
• 增加果园生态多样性,有利于生物防治。
果树套种的优点和局限性
• 降低单一果树种植的风险。 • 提高果园整体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04
模式三:果树+食用菌套 种
适宜的果树与食用菌组合
苹果树+平菇
苹果树下的阴凉、潮湿环境非常 适合平菇的生长,而平菇的菌丝 残留物可以作为苹果树的有机肥
料。
梨树+金针菇
梨树下的湿度和通气性良好,适 合金针菇的生长,金针菇的废弃
物也可以促进梨树的生长。
桃树+香菇
桃树的树冠可以遮荫,为香菇提 供适宜的生长环境,而香菇的菌 丝残留物可以改善土壤质地,有
果树套种三种模式供 你选择
汇报人: 2023-11-20
目录
• 果树套种概述 • 模式一:果树+蔬菜套种 • 模式二:果树+草药套种 • 模式三:果树+食用菌套种 • 果树套种的发展前景与建议
01
果树套种概述
果树套种的定义和意义
油茶树下套种五指毛桃的方案

油茶树下套种五指毛桃的方案
油茶树下套种五指毛桃可充分利用土地,减少杂
草生长,提高生态效益和增加经济效益,为林下经济项目探索一种模式,为优质南药的生产提供一个案例。
代表待种的五
指毛桃 油茶树与树之间的距离是3米,每亩种油茶树80棵。
基本按照油茶树与油茶树之间套种一棵五指毛桃,这样树与树之间的距离是1.5米,油茶树棵数与王指毛桃棵数之间的比例为1:3,如上图所示,这样每亩可套种五指毛桃240棵。
种植1亩和100亩五指毛桃的投入产出情况如下
表:。
果树间套种中药材种植模式

济 林 果 .但 林果 生 长 周期 较 长 、 见 效慢 的现 状 .认 为推 广 果树 间套种 中药材 的
起到 “ 生草覆 盖 ”的作 用 ,实现 果药双 丰 收 。
2 果药 间套种 的 一般原 则
种植 技 术 。探 索 “ 果套 药材 ,以短 养 林
长 ” 的 高产 、 高效立 体 种 植模 式 ,可提
3 果 药套 种要处 理好 的几 个关 系
31 种药不要离果树太近 ,以防长 了药材伤 了果树 . 32 不要 选 择 木 质 化 程 度 太 强 、长 势 高 大 的 药材 .
品种 , 以防药 材与 果树 争肥 、争水 ,又 影响 果树 的 管理。 33 要 选 择 适 宜 本 地 条 件 生 长 的 药材 品种 , 以 防 .
长兼 受其 益 ,对林 果 能够起 到 以耕 代抚 的作 用 。所
别的养 分 。树 木行 间耕 作 层 的养分 ,主 要被 农 作物 吸收利 用 ,深 层和 渗漏 到耕 作层 以下 的养分 被 树木
所 吸收 利用 ,并 能将 随水 分下 渗可 能流 失 的养 分吸
以,生长 条件优 于 平作 林地 或 果 园,从 而使 林木 生 长快 、成 材早 ,果树 增产 幅度大 。
由于枝 叶立 体分 布 多 ,光 合作 用 强 ,吸收 二氧 化碳 多 ,从 而能显 著地 增 加生 物产 量 。林粮 间作 充 分利 用 了空 间 ,增 加 了单 位 面 积 收 益 , 的 确 是 以短 养
长 、长短 结合 的好 方法 。
分 。 由于林 果和 农作 物 的根 系分布 层 次及 所吸 收 的 营 养物 质 不 尽 相 同 , 因 此 , 可 以充 分 利 用 土 壤 养 分 。经 观测 ,一 般农 作物 的 吸收根 系 多集 中于 土壤
林下套种中草药模式分析

林下套种中草药模式分析随着人们对中医药的认知不断提升,中草药的需求量也在逐渐增加。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中草药资源,林下套种中草药模式应运而生。
林下套种中草药是指在森林中利用树木间隙和林下空间进行种植中草药的一种模式。
这种模式将中草药的生长与森林资源的保护相结合,有助于提高中草药的产量和品质,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本文将对林下套种中草药模式进行分析,探讨其优势和发展前景。
1. 保护森林资源林下套种中草药模式能够利用森林中的闲置空间进行种植,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森林资源,避免过度砍伐和破坏。
这种种植方式不需要大面积的清理土地,能够减少对森林的破坏,保护地下树根和土壤,有利于维持森林的原始生态系统。
2. 提高中草药品质由于森林环境的特殊性,林下套种中草药所生长出来的药材质量更好。
在自然的阴凉湿润环境下,中草药生长周期长,养分丰富,品质更佳。
这些植物在森林的生态环境中所吸收的养分也更加全面和均衡,所以所产出来的药材质量更高。
3. 提高产量林下套种中草药的种植密度比较大,中草药之间互相遮荫,可以减少杂草生长,提高中草药的光合作用效率,从而提高产量。
而且由于森林环境的稳定性和湿润度高,林下套种中草药的成活率更高,整体产出的数量也会更多。
4. 促进就业林下套种中草药的种植、采摘和加工需要劳动力,可以促进当地农民就业。
这不仅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收入,也有利于减少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保护乡村人才和劳动力资源。
二、林下套种中草药模式的发展前景1. 利于中草药产业的发展随着人们对中草药保健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中草药产业的市场潜力也越来越大。
林下套种中草药的模式有利于提高中草药的品质和产量,可以为中草药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保障。
2. 有助于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3. 有利于推动乡村振兴林下套种中草药模式可以促进当地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推动当地乡村的经济发展。
这种模式有利于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营造宜居宜业的乡村环境,促进乡村振兴。
林下套种中草药模式分析

林下套种中草药模式分析近年来,林下套种中草药逐渐被人们所了解和认可,在农林业生产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林下套种中草药是指在森林、林缘、灌木丛和薮地等非耕作土地中,采用中草药和其它草本植物进行种植和利用的一种农业模式。
它能够有效地保护和改善森林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还能为农民增收提供新的途径。
下面对林下套种中草药模式进行分析。
一、优势(一)环境保护优势。
林下套种中草药种植可以有效地保护和改善森林生态环境,增强土壤保水保肥的能力,减少水泥化现象,防止土壤流失和水土流失等问题。
(二)效益显著。
通过合理的中草药种植和科学施肥,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基本上每亩地可增加300元左右的纯收益,对于改善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三)资源利用优势。
林下套种中草药种植不仅扩大了中草药的种植面积,而且充分利用了森林土壤及灌木丛、玉米田、荒地等空余土地,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四)生态效益好。
中草药的种植与林木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形成良性循环,为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提供良好的保护,同时还能避免人为开垦较大面积的耕地。
二、模式(一)天然森林药材种植模式这种模式即是在天然森林内部,利用林下空隙、林缘和树冠下等森林阴凉处进行药材的套种。
该种植模式具有环保、样本资源丰富、药效好等优势。
在果林、竹林、灌木丛等空气采光较好,土地基质肥沃的森林阴凉处,采用适宜的草本、地被药材进行套种,实现产品多元化和发展森林生态经济。
(三)中药材与果树合作模式在果树间或果树下可以进行丛香草或匍匐草本植物中药种植,药材和水果、农作物的合作模式,可以增加森林药业产品的附加值和农民收入。
三、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一)资源依赖性大。
中药材种植对森林生态环境和土壤条件要求较高,一些草药虽然生长在山区,但没有达到大规模种植的要求,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草药建立专门的种植技术,从而扩大中草药的规模。
(二)缺乏标准化生产管理体系。
中草药的种植、采摘、加工和销售等环节,需要建立健全的标准化生产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和安全。
几种林间高效套作模式

几种林间高效套作模式1.林粮间作。
在造林初密度为3米x4米的行间进行林粮间作。
农作物品种选择:大豆、花生、甘薯、绿豆等。
林粮问作期于植树的1-3年进行,4年后树木郁闭就不能进行间作了。
也可林间甘薯、大豆倒茬种植,第1、3年种大豆,隔年种一茬豆薯倒茬。
这种种植方式可以为林地增绿肥。
同时提高土地利用率,还可以达到以耕代抚的目的,而且使造林当年就有收益,亩纯收入150-200元。
林粮间作这种模式技术简单,当年有效益,容易被农民接受。
但林粮间作要掌握一个原则,即林木行间严禁种植玉米等高秆作物。
2.林药间作。
树木定植后第1~3年,在行距2米以上的林间套种中药材板蓝根、甘草、半夏、柴胡等。
树木长到3-5年后,树体比较高大,可种植一些喜阴中药材,如黄连、天南星、元胡、灵芝、天麻,或种耐阴的品种如贝母、白术、薄荷等。
林间套种板蓝根。
试验证明效益也是非常显著。
在杨树行间平播板蓝根,全年施肥2次(基肥1次,追肥1次),浇水1次,喷药1次(防治菜青虫)。
秋后板蓝根收获时主根3厘米粗,侧根1厘米粗,亩产量达450~500千克,按照市场价10元:克。
每亩收入5000元。
而且板蓝根叶子也是药材,每年可采2次,干叶回收价格为4.5元,千克,每亩可收入450多元。
林药间作板蓝根,每亩纯收入5000元,是一项值得大力推广的林间套种模式。
在林下发展药材种植,是一条生态保护和兼顾农民长期效益和近期效益的双赢途径。
可以充分利用原有的林地土地,提高土地使用率和土地生产效益。
在管理药材的同时林木也得到了管理,有利于林木生长。
3.林(果)菜间作。
就是在树木行间种植蔬菜。
可选择的蔬菜品种有:大葱、青椒、茄子、油菜、圆白菜等,种植技术同一般露地栽植技术。
以栽植大葱为例,亩可出葱2000千克左右,按1.5元,千克计算,平均亩纯收入3000元,且管理简单。
第2、3年也可在行间种植一些常规露地上可以生长的蔬菜,但最好不要种植萝卜、白菜生长期较长且后期需水量大的品种。
果药间作套种技术

果药间作套种技术1、果药间作套种的原则。
首先,要根据不同果树与中药材的生物学特征,组成合理的田间结构。
如选用的中药材品种要以耐阴性、浅根性为主;其次,配置比例要适当,坚持果树为主,优势互补的原则;第三,要间套种本地的特优、地道药材;第四,要加强田间管理,互促互利,控制矛盾,以确保双丰收。
同时,还要注意不能互相传播病虫害,所种中药材不会是果树病虫害的中间寄主等。
2、果药间作套种的品种选择。
果园间作中药材应根据果树树龄、树冠情况和果树的物候期等因素合理选择品种。
从树龄情况来看,幼龄果园尚未封行,可在行间栽培1~3年收获的喜光药材,如黄芪、地黄、黄苓、菊花、牛膝、板蓝根、草决明、附子、柴胡等。
树冠及树叶较稠密的果树,像桃、樱桃、葡萄、柿子、杏等,可套栽天麻、半夏、灵芝、黄连、三七、天南星、魔芋、玉竹等喜阴湿环境的药材。
树冠较稀疏的果树,如苹果、梨、山楂等,可套栽西洋参、丹参、百合、天门冬等药材。
根据果树的物候期,枣树、柿子等发芽较晚的果树,可套栽喜光但有夏眠习性的药材,如贝母、元胡、石蒜等;果实成熟期在最热月份来到之前就结束的果树,如桃、杏、樱桃等,可套栽喜热怕踏的菌类药材,如茯苓等。
3、果药间作套种实例---幼龄果园与半夏的间作套种模式①土地选择。
土壤必须是砂壤土,有较好的排灌条件,隐蔽度必须在50%以上,地形有一定的坡度最好。
②栽培技术气温稳定在10℃左右时,在树行内施肥,耕细耙匀后,两边分别离树墩50cm,树木行中做高10cm、宽100cm的高畦,畦与畦间隔30cm,在畦上按行距20cm开4~5cm深的沟,按株距3cm 将种茎交叉两行放入沟内,顶芽向上,覆土,每亩需种茎约40~60kg。
③管理关键。
出苗后及时中耕,整个生长期发现抽出的花苞应摘除;严格控制水分,保持土壤见湿见干;结合浇水进行多次少量追肥和培土;夏季温度超过30℃时,覆盖稻草等,过夏后除去覆盖物。
④采收加工:入秋后,浅挖细翻,种植面积大的可把地表15cm 的土壤过筛,将直径1cm以下的放在室内用沙土分层储存;1cm以上的加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果树下怎样套种中药材
首先要根据果园类型套栽
旱地果园只适合套栽耐旱药材,如柴胡、黄芩、黄芪、知母等。
水浇地可套栽较喜湿润、不耐寒的元胡、附子、北沙参等。
山区应套种喜湿、怕热的黄连、党参、麦冬、西洋参等。
其次要根据树种套栽
枣树、柿树等发芽较迟的果树,可套栽喜光但有夏眠习性的贝母、元胡等。
桃、杏、樱桃、枇杷等果熟期在最热月份到来之前的果园,可套栽喜热怕践踏的茯苓等菌类药材,还可挂袋生产木耳和银耳。
再次要根据树龄套栽
幼龄果园因尚未封行,可在行间栽培1—3年收获的地黄、远志、黄芩、菊花、黄芪、牛膝、板蓝根、草决明、白术、柴胡等喜光药材。
成龄果园则应选择喜阴或耐阴的药材套种。
最后要根据树冠情况套栽
树冠及树叶较稠密的果树,如桃、樱桃、杏、葡萄、柿子等,可套栽半夏、天麻、灵芝、黄连等喜阴湿的药材。
树冠较稀疏的果树,如苹果、梨、山楂等则可套栽丹参、百合、天门冬等稍耐阴湿的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