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农业害虫分类

常见农业害虫分类其中红字为益虫

昆虫纲是动物界中最大的一纲,已知的种类约有85万种以上,占动物总数的4/5;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3对分节的足,故又称六足纲;昆虫纲由3纲、33目组成,与生产关系密切的有九个目:直翅目、缨翅目、同翅目、半翅目、脉翅目、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双翅目;以下就这些目及重要科作一简述,并列举部分常见农业昆虫:

直翅目Orthoptera昆虫纲中较大的一目,包括蝗虫、蟋蟀、螽斯、蝼蛄等常见昆虫;体大型或中型,吸嚼式口器;前翅狭长且稍硬化,后翅膜质;有些种类短翅,甚至无翅,有的种类飞行力极强,能长距离飞迁;后足强大,适于跳跃;

斑翅蝗科:东亚飞蝗、云斑车蝗;

斑腿蝗科:中华稻蝗、日本黄脊蝗;

蝼蛄科:单刺蝼蛄、东方蝼蛄;

缨翅目Thysanoptera通称蓟马,身体微小;一般黄褐或黑色;眼发达;触角较长,锉吸式口器;翅膜质,翅缘具有密而长的缨状缘毛;

蓟马科:稻蓟马、烟蓟马、温室蓟马;

管蓟马科:稻管蓟马、麦简管蓟马;

同翅目Homoptera蝉、叶蝉、飞虱、木虱、粉虱、蚜虫及介壳虫等均属此目;多为小型昆虫,刺吸式口器,其基部着生于头部的腹面后方,好像出自前足基节之间;具翅种类前后翅均为膜质,静止时呈屋脊状覆于体背上,很多种类的雌虫无翅,介壳虫和蚜虫中常有无翅型,叶蝉和蚜虫等还能传播植物病毒病;

粉虱科:温室白粉虱;

叶蝉科:黑尾叶蝉、大青叶蝉、棉叶蝉;

蜡蝉科:斑衣蜡蝉

飞虱科: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和甘蔗扁角飞虱;

蚜科:棉蚜、麦二叉蚜、麦长管蚜、桃蚜、高粱蚜、萝卜蚜;

绵蚧科:吹绵蚧;

盾蚧科:桑盾蚧、矢尖盾蚧、梨圆蚧;

蜡蚧科:白蜡虫、红蜡蚧、朝鲜球坚蚧;

半翅目Hemiptera通称“蝽”或“椿象”;多数体形宽略扁平,前翅基半部革质,端半部膜质,称为半鞘翅;刺吸式口器,其若虫腹部有臭腺,故有“臭虫”、“放屁虫”之名;

网蝽科:梨网蝽、香蕉网蝽;

花蝽科:细角花蝽、微小花蝽;

缘蝽科:针缘蝽、稻蛛缘蝽;

蝽科:稻褐蝽、稻黑蝽、稻绿蝽;

盲蝽科:绿盲蝽、苜蓿盲蝽、中黑盲蝽;

脉翅目Neuroptera常称为“蛉”;头下口式,咀嚼式口器;是捕食蚜虫、蝶蛾幼虫等肉食性益虫;

草蛉科:大草蛉、丽草蛉、中华草蛉;

鳞翅目Lepidoptera昆虫纲中第二大目;最大特点是翅面上均覆盖着小鳞片,成虫称蛾或蝶;虹吸式口器,形成长形而能卷起的喙;已知有十四万种左右,,其中蛾类90%多,蝶类不足10%;蛾与蝶的异同蝶类触角末端膨大,而蛾类触角呈线状或羽状;蝶类休息时翅合拢立于背上,而蛾类休息时则将翅平放于身体两侧或收缩成屋脊状;蝶类大多在白天活动,而蛾类大多夜间活动,通常都具有较强的趋光性;

谷蛾科:谷蛾、衣蛾;

刺蛾科:黄刺蛾、褐刺蛾、扁刺蛾;

麦蛾科:麦蛾、棉红铃虫、甘薯麦蛾;

菜蛾科:小菜蛾;

蛀果蛾科:桃蛀果蛾桃小食心虫;

卷蛾科:大豆食心虫、桃小食心虫、苹果顶梢卷叶蛾、褐带长卷叶蛾、拟小黄卷叶蛾;

螟蛾科:二化螟、豆荚螟、玉米螟、三化螟、菜螟、稻纵卷叶螟、条螟、棉卷叶野螟、桃蛀螟;

夜蛾科:食叶种类:黏虫、斜纹夜蛾、稻螟蛉、棉小造桥虫、甜菜夜蛾;

蛀食种类:大螟、棉铃虫、鼎点金刚钻;

切根种类:小地老虎、大地老虎、黄地老虎;

毒蛾科:盗毒蛾、舞毒蛾;

天蛾科:甘薯天蛾、豆天蛾;

弄蝶科:直纹稻弄蝶、隐纹谷弄蝶;

凤蝶科:柑橘凤蝶、玉带凤蝶;

粉蝶科:菜粉蝶;

蛱蝶科:苎麻赤蛱蝶、苎麻黄蛱蝶;

鞘翅目Coleoptera昆虫纲第一大目,有30万种以上,占昆虫总数的40%;通称甲虫,简称“甲”;一般躯体坚硬,有光泽;头正常,也有向前延伸成喙状的象鼻虫,末端为咀嚼式口器;前翅角质化,坚硬,称鞘翅,无明显翅脉;

芫菁科:豆芫菁;

步甲科:金星步甲、皱鞘步甲、麦穗步甲;

叩头虫科:沟叩头虫沟金针虫、细胸叩头虫细胸金针虫;

皮蠹科:谷斑皮蠹、黑皮蠹;

吉丁虫科:柑橘小吉丁虫、金缘吉丁虫;

瓢虫科:益虫:澳洲瓢虫、龟纹瓢虫、黑襟瓢虫、七星瓢虫;

害虫:马铃薯瓢虫、茄二十八星瓢虫;

拟步甲科:黄粉虫、黑粉虫、赤拟谷盗、杂拟谷盗;

丽金龟科:铜绿异丽金龟;

鳃金龟科:暗黑金龟、华北大黑鳃金龟;

天牛科:桑天牛、星天牛、橘褐天牛、桃红颈天牛;

叶甲科:又名:金花虫大猿叶虫、小猿叶虫、黄守瓜、黄曲条跳甲;

豆象科:绿豆象、豌豆象、蚕豆象;象甲科:玉米象、米象;

膜翅目Hymenoptera包括各种蚁和蜂;咀嚼式口器,前后翅连接靠翅钩完成;根据腹部基部是否缢缩变细,分为广腰亚目叶蜂科和细腰亚目姬蜂科、茧蜂科、小蜂科、赤眼蜂科等;

叶蜂科:小麦叶蜂、梨实蜂;

姬蜂科:黄带姬蜂、黏虫白星姬蜂、螟蛉悬茧姬蜂、棉铃虫齿唇姬蜂、螟黑点疣姬蜂;

茧蜂科:益虫:中华茧蜂、螟黑纹茧蜂、螟蛉绒茧蜂、稻纵卷叶螟绒茧蜂、印度蚜茧蜂、棉蚜茧蜂;

小蜂科:益虫:广大腿小蜂;

金小蜂科:黑青小蜂、蝶蛹金小蜂;

赤眼蜂科:益虫:广赤眼蜂、稻螟赤眼蜂、拟澳洲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

双翅目Diptera包括蚊、蝇、虻等;刺吸式或舐吸式口器;前翅膜质发达,后翅退化为平衡棒;

瘿蚊科:麦红吸浆虫、麦黄吸浆虫、稻瘿蚊;

实蝇科:柑橘大实蝇、瓜实蝇;

食蚜蝇科:益虫:细腰食蚜蝇、黑带食蚜蝇;

潜蝇科:麦叶灰潜蝇、美洲斑潜蝇、豆秆黑潜蝇;

黄潜蝇科:麦秆蝇;

花蝇科:种蝇、葱蝇、萝卜蝇;

寄蝇科:伞裙追寄蝇、玉米螟厉寄蝇、黏虫缺须寄蝇;

附:农业螨类隶属于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蜱螨亚纲,记载种类已达十余万种;许多植食性螨类是农业上的大害虫,其中有为害叶片和果实的叶螨科、跗线螨科、叶爪螨科和瘿螨科;为害根部的粉螨科根螨属等;

蔬菜主要病虫害种类及适用农药品种

2010-02-25 11:19:36 359 来源:富农农药网

一、病虫种类:

1、苗期病害发生作物:叶菜类、瓜类、茄果类苗期;合用农药:恶习霉灵、甲基立枯磷、苗菌净、多氧霉素、甲霜灵锰锌;

2、霜霉病类发生作物:瓜类、葱类、叶菜类;合用农药:甲霜灵锰锌、百菌清、氰霜唑、杀毒矾、克露、氟吗锰锌、疫霜灵;

3、疫病类型发生作物:瓜类、葱类、叶菜类;合用农药:甲霜灵锰锌、百菌清、氰霜唑、杀毒矾、克露、氟吗锰锌、疫霜灵;

4、早疫病类发生作物:辣椒、黄瓜、葱、芋等;合用农药:代森锰锌、可杀得、百菌清、甲霜灵锰锌、杀毒矾、异菌;

5、晚疫病类发生作物:番茄、马铃薯;合用农药:甲霜灵锰锌、氟吗锰锌、氰霜唑、金雷多米尔、克露、蓝保、可杀得;

6、炭疽病类发生作物:甜椒、白菜、黄瓜、菜豆;合用农药:炭特灵、施保功、农抗120、年夜生、绿亨一号、多福、多氧霉素;

7、白粉病、锈病类发生作物:瓜、豆、葱类;合用农药:晴菌唑、烯唑醇、三唑酮、百菌清、武夷霉素、农抗120、多氧霉素;

8、黑斑病类发生作物:白菜、甘蓝、花椰菜、萝等;合用农药:百菌清、杀毒矾、代森锰锌、农抗120;

9、根腐病类发生作物:瓜类、茄果类;合用农药:根腐灵、多菌灵、双效灵、壮生、百菌通、多氧霉素;

10、枯萎病类发生作物:番茄、菜豆、瓜类等;合用农药:杀菌王、甲基硫菌灵、根病净、绿亨二号、克菌、多氧霉素;

11、细菌性叶斑类发生作物:黄瓜、菜豆、甜椒、菜豆;合用农药:杀菌王、龙克菌、克菌康、硫酸、链霉素、新植霉素、波尔多液;

12、细菌性青枯、软腐、黑腐、黑斑病类发生作物:茄果类、十字花科;合用农药:杀菌王、龙克菌、克菌康、硫酸、链霉素、新植霉素、波尔多液;

13、病毒类发生作物:各类蔬菜;合用农药:病毒A、菌毒清、菌毒必克、素灭星植病灵、毒畏、镇毒;

14、小菜蛾、菜青虫等害虫发生作物:十字花科蔬菜;合用农药:菜喜、阿巴虫净、锐劲特、卫灵安打、阿维菌素、米满、千虫克;

15、夜蛾类发生作物:叶菜类、甘薯、芋等;适农药:乐斯本、蛾特杀、除尽、氟铃脲、青虫一遍净、毒氯、强杀、速灵;

16、蚜虫、粉虱类发生作物:各类蔬菜;合用农药:阿克泰、吡虫啉、扑虱蚜、快杀灵、扫蚜清、攻蚜、虫扫净;

17、跳甲类发生作物:十字花科蔬菜;合用农药:阿麦尔、锐劲特、一杀死、甲好清;

18、潜叶蝇类发生作物:各类蔬菜;合用农药:蝇螨光、新科、灭蝇胺、雷丹;

19、瓜实蝇类发生作物:苦瓜、丝瓜等;合用农药:蝇螨光、灭蝇胺、全力、菊脂类;

20、地下害虫类发生作物:各类蔬菜;合用农药:辛硫磷、敌百虫、乐斯本、溴氰菊脂;

21、蝓蛞、蜗牛等发生作物:叶类蔬菜; 合用农药:密达、灭蜗灵、融杀蚧螨;

农业害虫

农业害虫: 1.蚜虫:又称腻虫、蜜虫,是一类植食性昆虫,包括蚜总科(又称蚜虫总科,学名:Aphidoidea)下的所有成员。目前已经发现的蚜虫总共有10个科约4400种,其中多数属于蚜科。蚜虫也是地球上最具破坏性的害虫之一。其中大约有250种是对于农林业和园艺业危害严重的害虫。蚜虫的大小不一,身长从一到十毫米不等。蚜虫的天敌有瓢虫、食蚜蝇、寄生蜂、食蚜瘿蚊(aphid midge larvae)、蟹蛛、草蛉以及昆虫病原真菌(entomopathogenic fungi,含绿僵菌)。蚜虫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十分广泛,但主要集中于温带地区。另外,物种的多样性在热带比在温带要低得多。蚜虫可以进行远程迁移,主要是通过随风飘荡的形式来进行扩散;例如,莴苣蚜虫被认为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从新西兰传播到塔斯马尼亚。而一些人类活动也可以帮助蚜虫的迁移,例如对附着蚜虫的植物进行运输的过程。 2.蝗虫是蝗科,直翅目昆虫。俗称“蚂蚱”,种类很多,全世界有超过10,000种。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温带的草地和沙漠地区。口器坚硬,前翅狭窄而坚韧,善于飞行,后肢很发达,善于跳跃。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是农业害虫。 3.蓟马:是一种靠植物汁液维生的昆虫,在动物分类学中属于昆虫纲缨翅目。幼虫呈白色,黄色,或橘色,成虫则呈棕色或黑色。进食时会造成叶子与花朵的损伤。

蓟马成虫体长约1毫米,金黄色,卵长0.2毫米,长椭圆形,淡黄色。肉眼可见叶背面成虫、若虫。成虫多在叶脉间吸取汁液,因其较小不易看到,生产中常被忽视 4.介壳虫scale insect(昆虫纲,同翅目,盾蚧科) 同翅目(Homoptera)介壳虫总科昆虫的统称。雌虫无翅,足和独角均退化;雄虫有一对柔翅,足和触角发达,刺吸式口器。体外被有蜡质介壳。卵通常埋在蜡丝块中、雌体下或雌虫分泌的介壳下。每一种的宿主植物有一定的范围。侵袭植物的根、树皮、叶、枝或果实。主要害虫有梨圆蚧(San Jose scale)、蛎盾蚧(oystershell scale)、皮屑长蚧、桔紫蛎蚧和红圆蚧。洋红虫、紫胶蚧和地珠有经济价值。介壳虫[1]是柑桔、柚子上的一类重要害虫,常见的有红圆蚧、褐圆蚧、康片蚧、矢尖蚧和吹绵蚧等。介壳虫为害叶片、枝条和果实。介壳虫往往是雄性有翅,能飞,雌虫和幼虫一经羽化,终生寄居在枝叶或果实上,造成叶片发黄、枝梢枯萎、树势衰退,且易诱发煤烟病。 5.叶蝉为一类害禾谷类、蔬菜、果树和林木等的昆虫。同翅目,叶蝉科。体长3-15毫米。单眼2个,少数种类无单眼。后足胫节有棱脊,棱脊上有3-4列刺状毛。后足胫节刺毛列是叶蝉科的最显著的识别特征。本科叶蝉成虫图片

常见农业昆虫分类(附高清图)(0001)

昆虫纲是动物界中最大的一纲,已知的种类约有85万种以上,占动物总数的4/5。与生产关系密切的有九个目:直翅目、缨翅目、同翅目、半翅目、脉翅目、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双翅目。 以下就这些目及重要科作一简述,并列举部分常见农业昆虫: 直翅目 包括蝗虫、蟋蟀、螽斯、蝼蛄等常见昆虫。体大型或中型,咀嚼式口器。前翅狭长且稍硬化,后翅膜质;有些种类短翅,甚至无翅,有的种类飞行力极强,能长距离飞迁。后足强大,适于跳跃。 斑翅蝗科:东亚飞蝗、云斑车蝗; 斑腿蝗科:中华稻蝗、日本黄脊蝗;

蝼蛄科:单刺蝼蛄、东方蝼蛄。 缨翅目 主要是蓟马。身体微小,一般黄褐或黑色,眼发达,触角较长,锉吸式口器,翅膜质,翅缘具有密而长的缨状缘毛。 蓟马科:稻蓟马、烟蓟马、温室蓟马; 管蓟马科:稻管蓟马、麦简管蓟马。 同翅目

蝉、叶蝉、飞虱、木虱、粉虱、蚜虫及介壳虫等均属此目。多为小型昆虫,刺吸式口器,其基部着生于头部的腹面后方,好像出自前足基节之间。具翅种类前后翅均为膜质,静止时呈屋脊状覆于体背上,很多种类的雌虫无翅,介壳虫和蚜虫中常有无翅型,叶蝉和蚜虫等还能传播植物病毒病。 粉虱科:温室白粉虱; 叶蝉科:黑尾叶蝉、大青叶蝉、棉叶蝉; 蜡蝉科:斑衣蜡蝉; 飞虱科: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和甘蔗扁角飞虱; 蚜科:棉蚜、麦二叉蚜、麦长管蚜、桃蚜、高粱蚜、萝卜蚜; 绵蚧科:吹绵蚧; 盾蚧科:桑盾蚧、矢尖盾蚧、梨圆蚧; 蜡蚧科:白蜡虫、红蜡蚧、朝鲜球坚蚧;

半翅目 主要是蝽类。多数体形宽略扁平,前翅基半部革质,端半部膜质,称为半鞘翅;刺吸式口器,其若虫腹部有臭腺,故有“臭虫”、“放屁虫”之名。 网蝽科:梨网蝽、香蕉网蝽; 花蝽科:细角花蝽、微小花蝽; 缘蝽科:针缘蝽、稻蛛缘蝽; 蝽科:稻褐蝽、稻黑蝽、稻绿蝽。 盲蝽科:绿盲蝽、苜蓿盲蝽、中黑盲蝽; 脉翅目

农业生产中的常见病虫害

农业生产中的常见病虫害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食物需求的不断增加,农业生产扮演着至关重要 的角色。然而,常见病虫害给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带来了巨大的威胁。本文将探讨农业生产中常见的病虫害,并介绍一些有效的防治方法。 一、水稻生产中的病虫害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它也容易受到多种病虫害 的侵袭。其中最常见的是水稻白叶枯病、稻瘟病和稻飞虱。 1. 水稻白叶枯病 水稻白叶枯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由气温、湿度和水稻品种 的抗病性等因素影响。白叶枯病会导致叶片倒伏、减产甚至死亡。为 了防治白叶枯病,农民可以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同时合理施用化学 农药。 2. 稻瘟病 稻瘟病是一种由霉菌引起的病害,主要通过水和气候传播。叶片上 出现黄褐色斑点,并且逐渐扩散,导致叶片枯黄和凋落。为了防治稻 瘟病,农民可以采取轮作、间断灌水和适量的化学农药喷洒等综合措施。 3. 稻飞虱 稻飞虱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会导致植株出现黄化、凋丧和减产。农民可以采用植被覆盖、轮作和引入天敌等方法来控制稻飞虱的繁殖。

二、果树生产中的病虫害 果树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经济作物,但常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果树病虫害和相应的防治方法: 1. 蘋果黑星病 蘋果黑星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会导致果实上出现黑色斑点,并最终腐烂。适时修剪和喷洒杀菌剂可以有效控制黑星病的发生。 2. 柑橘黄龙病 柑橘黄龙病是由细菌引起的病害,它会导致叶片萎缩、果实变形和 减产。在防治柑橘黄龙病时,及早发现并清除已感染的植株,同时进 行杀虫和施肥等综合措施。 3. 葡萄蚜虫 葡萄蚜虫是葡萄栽培中常见的害虫,会导致叶片变黄、卷曲和减产。合理施用杀虫剂、引入天敌和及时修剪都是控制葡萄蚜虫繁殖的有效 方法。 三、蔬菜种植中的病虫害 蔬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蔬菜来源,但它们也容易受到多种病 虫害的威胁。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蔬菜病虫害和相应的防治方法: 1. 茄子细菌性斑点病

常见农业害虫分类

常见农业害虫分类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常见农业害虫分类 昆虫纲是动物界中最大的一纲,已知的种类约有85万种以上,占动物总数的4/5。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3对分节的足,故又称六足纲。昆虫纲由3纲、33目组成,与生产关系密切的有九个目:直翅目、缨翅目、同翅目、半翅目、脉翅目、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双翅目。以下就这些目及重要科作一简述,并列举部分常见农业昆虫: 直翅目(Orthoptera)昆虫纲中较大的一目,包括蝗虫、蟋蟀、螽斯、蝼蛄等常见虫。体大型或中型,吸嚼式口器。前翅狭长且稍硬化,后翅膜质;有些种类短翅,甚至无翅,有的种类飞行力极强,能长距离飞迁。后足强大,适于跳跃。斑翅蝗科:东亚飞蝗、云斑车蝗;斑腿蝗科:中华稻蝗、日本黄脊蝗;蝼蛄科:单刺蝼蛄、东方蝼蛄。 缨翅目(Thysanoptera)通称蓟马,身体微小。一般黄褐或黑色。眼发达。触角较长,锉吸式口器。翅膜质,翅缘具有密而长的缨状缘毛。其中蓟马科:稻蓟马、烟蓟马、温室蓟马;管蓟马科:稻管蓟马、麦简管蓟马。 同翅目(Homoptera):蝉、叶蝉、飞虱、木虱、粉虱、蚜虫及介壳虫等均属此目。多为小型昆虫,刺吸式口器,其基部着生于头部的腹面后方,好像出自前足基节之间。具翅种类前后翅均为膜质,静止时呈屋脊状覆于体背上,很多种类的雌虫无翅,介壳虫和蚜虫中常有无翅型,叶蝉和蚜虫等还能传播植物病毒病。其中粉虱科:温室白粉虱;叶蝉科:黑尾叶蝉、大青叶蝉、棉叶蝉;蜡蝉科:斑衣蜡蝉;飞虱科: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和甘蔗扁角飞虱;蚜科:棉蚜、麦二叉蚜、麦长管蚜、桃蚜、高粱蚜、萝卜蚜;绵蚧科:吹绵蚧;盾蚧科:桑盾蚧、矢尖盾蚧、梨圆蚧;蜡蚧科:白蜡虫、红蜡蚧、朝鲜球坚蚧; 半翅目(Hemiptera)通称“蝽”或“椿象”;多数体形宽略扁平,前翅基半部革质,端半部膜质,称为半鞘翅;刺吸式口器,其若虫腹部有臭腺,故有“臭虫”、“放屁虫”之名。其中网蝽科:梨网蝽、香蕉网蝽;花蝽科:细角花蝽、微小花蝽;缘蝽科:针缘蝽、稻蛛缘蝽;蝽科:稻褐蝽、稻黑蝽、稻绿蝽。盲蝽科:绿盲蝽、苜蓿盲蝽、中黑盲蝽; 脉翅目(Neuroptera)常称为“蛉”;头下口式,咀嚼式口器。是捕食蚜虫、蝶蛾幼虫等肉食性益虫。其中草蛉科:大草蛉、丽草蛉、中华草蛉; 鳞翅目(Lepidoptera)昆虫纲中第二大目。最大特点是翅面上均覆盖着小鳞片,成虫称蛾或蝶。虹吸式口器,形成长形而能卷起的喙;已知有十四万种左右,其中蛾类90%多,蝶类不足10%。蛾与蝶的异同蝶类触角末端膨大,而蛾类触角呈线状或羽状;蝶类休息时翅合拢立于背上,而蛾类休息时则将翅平放于身体两侧或收缩成屋脊状;蝶类大多在白天活动,而蛾类大多夜间活动,通常都具有较强的趋光性。 其中谷蛾科:谷蛾、衣蛾;刺蛾科:黄刺蛾、褐刺蛾、扁刺蛾;麦蛾科:麦蛾、棉红铃虫、甘薯麦蛾;菜蛾科:小菜蛾;蛀果蛾科:桃蛀果蛾(桃小食心虫);卷蛾科:大豆食心虫、桃小食心虫、苹果顶梢卷叶蛾、褐带长卷叶蛾、拟小黄卷叶蛾;螟蛾科:二化螟、豆荚螟、玉米螟、三化螟、菜螟、稻纵卷叶螟、条螟、棉卷叶野螟、桃蛀螟;夜蛾科:食叶种类:黏虫、斜纹夜蛾、稻螟蛉、棉小造桥虫、甜菜夜蛾;蛀食种类:大螟、棉铃虫、鼎点金刚钻;切根种类:小地老虎、大地老虎、黄地老虎; 毒蛾科:盗毒蛾、舞毒蛾;天蛾科:甘薯天蛾、豆天蛾;弄蝶科:直纹稻弄蝶、隐纹谷弄蝶;凤蝶科:柑橘凤蝶、玉带凤蝶;粉蝶科:菜粉蝶;蛱蝶科:苎麻赤蛱蝶、苎麻黄蛱蝶; 鞘翅目(Coleoptera)昆虫纲第一大目,有30万种以上,占昆虫总数的40%。通称甲虫,简称“甲”。一般躯体坚硬,有光泽。头正常,也有向前延伸成喙状的(象鼻虫),末端为咀嚼式口器。前翅角质化,坚硬,称鞘翅,无明显翅脉。其中芫菁科:豆芫菁;步甲科:金星步甲、皱鞘步甲、麦穗步甲;叩头虫科:沟叩头虫(沟金针虫)、细胸叩头虫(细胸金针虫);皮蠹科:谷斑皮蠹、黑皮蠹;吉丁虫科:柑橘小吉丁虫、金缘吉丁虫;瓢虫科:益虫:澳洲瓢虫、龟纹瓢虫、黑襟瓢虫、七星瓢虫;害虫:马铃薯瓢虫、茄二十八星瓢虫;拟步甲科:黄粉虫、黑粉虫、赤拟谷盗、杂拟谷盗;丽金龟科:铜绿异丽金龟;鳃金龟科:暗黑金龟、华北大黑鳃金龟;天牛科:桑天牛、星天牛、橘褐天牛、桃红颈天牛;叶甲科:(又名:金花虫)大猿叶虫、小猿叶虫、黄守瓜、黄曲条跳甲;豆象科:绿豆象、豌豆象、蚕豆象;象甲科:玉米象、米象; 膜翅目(Hymenoptera)包括各种蚁和蜂。咀嚼式口器,前后翅连接靠翅钩完成。根据腹部基部是否缢缩变细,分为广腰亚目(叶蜂科)和细腰亚目(姬蜂科、茧蜂科、小蜂科、赤眼蜂科等)。叶蜂科:小麦叶蜂、梨实蜂;姬蜂科:黄带姬蜂、黏虫白星姬蜂、螟蛉悬茧姬蜂、棉铃虫齿唇姬 2

农作物病虫害的种类与特点

农作物病虫害的种类与特点 农作物是人类的重要粮食来源,然而病虫害却常常对农作物造成严 重的危害。了解不同病虫害的种类与特点,有助于科学防治,提高农 作物产量。本文将针对农作物病虫害进行分类和介绍其特点。 一、真菌性病害 真菌性病害是农作物病害中最为常见和严重的类型之一。真菌通过 侵入农作物组织中繁殖,造成根部腐烂、叶片凋黄、果实腐烂等症状。常见的真菌性病害包括白粉病、黑穗病、锈病等。这些病害的特点是 传播速度快、侵害范围广,且难以根除。 二、细菌性病害 细菌性病害是由细菌感染造成的病害,也是农作物病害中的一类重 要问题。细菌通过叶片、茎秆等部位的伤口侵入,引起叶片枯萎、茎 秆溃烂等病状。常见的细菌性病害有红枯病、炭疽病等。细菌性病害 的特点是在潮湿环境下传播迅速,对防治措施要求较高。 三、病毒性病害 病毒性病害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病害,对农作物的危害也十分严重。病毒通过昆虫、介体等方式传播,使农作物叶片出现黄化、畸形等病状。常见的病毒性病害有花叶病毒病、黄化曲叶病等。病毒性病害的 特点是传播迅速,且防治手段有限。 四、昆虫害

昆虫害是农作物破坏最为严重的病虫害之一,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和产量造成直接损害。昆虫通过咬取叶片、蛀食果实等方式危害农作物。常见的昆虫害有蚜虫、螨虫、食叶害虫等。昆虫害的特点是数量 庞大、繁殖迅速,对防治措施要求精细和全面。 五、鸟兽害 鸟兽害对农作物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啄食农作物的果实、坏果、垫果 以及破坏作物的茎叶等。常见的鸟兽害有知更鸟、松鼠、野兔等。鸟 兽害的特点是对作物造成直接损害,需要采取防鸟网、防兽栏等相应 的防护措施。 六、杂草害 杂草害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也会造成相应的危害。杂草与农 作物竞争养分、水分和光照资源,抑制作物的生长。常见的杂草有苦草、马齿苋、稗草等。杂草害的特点是种类繁多,繁殖力强,对农田 的管理要求严格。 总结起来,农作物病虫害的种类繁多,每一类病虫害都有其特点和 传播方式。了解这些特点和传播方式,有助于农民科学防治农作物病 虫害,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然而,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病虫害对农 作物的危害,农民需要选择适合的防治措施,如农药喷洒、物理陷阱、病虫害耐受品种的选择等。只有通过综合防治手段的应用,才能更好 地保护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确保粮食供应的安全和稳定。

农作物病虫害的种类及其防治措施

农作物病虫害的种类及其防治措施 农作物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农作物病虫害却是农民们面临的一大难题。病虫害给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因此,研究农作物病虫害的种类及其防治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一、农作物病害的种类 农作物病害主要包括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和病毒性病害。真菌性病害是最常见的一种,如小麦赤霉病、水稻白叶枯病等。这些病害主要通过真菌感染植物的叶片、茎、果实等部位,导致植物生长受阻、减产甚至死亡。细菌性病害则主要通过细菌感染植物的根部、茎等部位,如土壤杆菌病、青枯病等。病毒性病害则是由病毒感染植物引起的,如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等。 二、农作物虫害的种类 农作物虫害主要包括害虫和螨类。害虫包括蚜虫、飞虱、螟虫等,它们主要通过咬食植物的叶片、茎、果实等部位,导致植物受损甚至死亡。螨类则是一类微小的节肢动物,如红蜘蛛、黄蜘蛛等,它们主要通过吸食植物的汁液,导致植物叶片枯黄、凋落等。 三、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 物理防治是通过人为手段来防治病虫害,如利用黄板诱捕害虫、利用粘虫球捕捉螨类等。此外,还可以通过修剪植物枝叶、清除病虫害源等方式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生物防治是利用其他生物来控制病虫害的方法。例如,引入天敌来捕食害虫,如利用蜘蛛捕食蚜虫、利用寄生性昆虫控制螟虫等。此外,还可以利用微生物来防治病害,如利用拮抗细菌来抑制真菌的生长。

化学防治是利用化学农药来控制病虫害。化学农药具有杀虫、杀菌等作用,能 够迅速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然而,化学农药使用不当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因此,在使用化学农药时需要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不良影响。 除了以上防治措施外,还可以通过合理的农业管理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例如,合理选择作物品种,选择抗病虫害的品种来种植;合理调控农田的水肥管理,避免过度施肥和过湿的环境,以减少病虫害的滋生。 综上所述,农作物病虫害是农民们面临的一大挑战,但通过合理的防治措施, 我们可以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是常用的防治手段,而合理的农业管理也能够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研究和创新,为农民们提供更好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法,保障农作物的安全生产。

常见农业害虫分类大全

常见农业害虫分类大全。 昆虫纲是动物界中最大的一纲,已知的种类约有85万种以上,占动物 总数的4/5。与生产关系密切的有九个目:直翅目、缨翅目、 同翅目、半翅目、脉翅目、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 双翅目。 以下就这些目及重要科作一简述,并列举部分常见农业昆虫: 直翅目 直翅目(Orthoptera)昆虫纲中较大的一目,包括蝗虫、蟋蟀、螽斯、蝼蛄等常见昆虫。 体大型或中型,咀嚼式口器。前翅狭长且稍硬化,后翅膜质;有些种类短翅,甚至无翅,有 的种类飞行力极强,能长距离飞迁。后足强大,适于跳跃。 斑翅蝗科:东亚飞蝗、云斑车蝗; 斑腿蝗科:中华稻蝗、日本黄脊蝗; 蝼蛄科:单刺蝼蛄、东方蝼蛄。 缨翅目 缨翅目(Thysanoptera)通称蓟马,身体微小。一般黄褐或黑色。眼发达。触角较长,锉吸式口器。翅膜质,翅缘具有密而长的缨状缘毛。

蓟马科:稻蓟马、烟蓟马、温室蓟马; 管蓟马科:稻管蓟马、麦简管蓟马。 同翅目 同翅目(Homoptera)蝉、叶蝉、飞虱、木虱、粉虱、蚜虫及介壳虫等均属此目。多为小型昆虫,刺吸式口器,其基部着生于头部的腹面后方,好像出自 前足基节之间。具翅种类前后翅均为膜质,静止时呈屋脊状覆于体背 上,很多种类的雌虫无翅,介壳虫和蚜虫中常有无翅型,叶蝉和蚜虫等 还能传播植物病毒病。 粉虱科:温室白粉虱; 叶蝉科:黑尾叶蝉、大青叶蝉、棉叶蝉; 蜡蝉科:斑衣蜡蝉 飞虱科: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和甘蔗扁角飞虱; 蚜科:棉蚜、麦二叉蚜、麦长管蚜、桃蚜、高粱蚜、萝卜蚜; 绵蚧科:吹绵蚧; 盾蚧科:桑盾蚧、矢尖盾蚧、梨圆蚧; 蜡蚧科:白蜡虫、红蜡蚧、朝鲜球坚蚧; 半翅目

病虫害的分类

一、病虫害种类 (一)农作物病虫害 水稻病虫害主要有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以及螟虫、卷叶螟、稻叶蝉等。尤以稻瘟病最为严重,有苗瘟、叶瘟、叶枕瘟、剑叶瘟、穗颈瘟、枝梗瘟等。稻瘟病经常发生流行,严重的造成稻谷歉收或绝收。80年代初期,年发生面积1~4万亩。1982年,早稻穗颈瘟发生率占早稻面积的35%,经过防治仍有千亩绝收,损失稻谷2000吨。60年代,推广密植后稻纹枯病加剧。1984年,全县早稻发生面积8万亩,占早稻插秧面积的66%。70年代后,白叶枯病有局部发生,1983年早、晚稻发病面积6.6万亩,经防治仍损失稻谷37吨。此外,水稻常见的病害还有胡麻叶斑病、稻曲病、叶鞘腐败病、普通矮缩病、黄矮病、白化病、紫秆病、细菌褐条病、恶苗病、方形病、稻粒黑粉病以及绵腐病等。稻螟虫有二化螟、三化螟、大螟、台湾螟和白螟等,以三化螟为害最严重。水稻飞虱和稻叶蝉多以局部为害,1963年、1970年、1983年部分晚稻发生为害,受害面积1~1.5万亩。1970年,卷叶螟危害面积占水稻面积的30~50%,成灾千亩左右。水稻虫害还有负泥虫、稻苞虫、稻蓟马、稻螟蛉等。 小麦病虫害以赤霉病、小麦蚜虫、小麦散黑穗病、白粉病为主局部麦区发生小麦条黑粉病、小麦黑穗病、条纹病等。 甘薯病虫害主要为甘薯瘟病和甘薯小象甲。80年代,甘薯瘟病发病面积控制在2000亩以下;甘薯小象甲,发生面积达1.68万亩,占甘薯面积的 19.66%。此外还有甘薯黑斑病、蔓割病、疮痂病、紫方肠病、白绢病、甘薯大象虫、斜纹夜蛾、旋花天蛾、甘薯蔗螟、红蜘蛛等。 甘蔗病虫害以甘蔗条螟危害最严重,年发生面积5000~8000亩。此外还有甘蔗二点螟、黄螟和大螟,甘蔗凤梨病、赤腐病、黑穗病、鞘枯病、眼点病、虎斑病、花叶病;甘蔗绵蚜、粉蚧、叶蝉、蓟马、长蝽象、蝗虫,以及地下害虫白蚂蚁、叩头甲、蛴螬等。 玉米、高粱、大豆、花生、黄麻等病虫害有玉米螟、高粱条螟、高粱蚜、大豆蚜、大豆荚螟、豆青虫、花生地老虎、黄麻夜蛾、黄麻红蜘蛛,玉米大斑病、小斑病、高粱黑穗病、大豆锈病、大豆根结线虫病、大豆荚病、花生青枯

常见农业害虫分类

常见农业害虫分类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常见农业害虫分类(其中红字为益虫) 昆虫纲是动物界中最大的一纲,已知的种类约有85万种以上,占动物总数的4/5。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3对分节的足,故又称六足纲。昆虫纲由3纲、33目组成,与生产关系密切的有九个目:直翅目、缨翅目、同翅目、半翅目、脉翅目、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双翅目。以下就这些目及重要科作一简述,并列举部分常见农业昆虫: 直翅目(Orthoptera)昆虫纲中较大的一目,包括蝗虫、蟋蟀、螽斯、蝼蛄等常见昆虫。体大型或中型,吸嚼式口器。前翅狭长且稍硬化,后翅膜质;有些种类短翅,甚至无翅,有的种类飞行力极强,能长距离飞迁。后足强大,适于跳跃。 斑翅蝗科:东亚飞蝗、云斑车蝗;斑腿蝗科:中华稻蝗、日本黄脊蝗;蝼蛄科:单刺蝼蛄、东方蝼蛄。 缨翅目(Thysanoptera)通称蓟马,身体微小。一般黄褐或黑色。眼发达。触角较长,锉吸式口器。翅膜质,翅缘具有密而长的缨状缘毛。 蓟马科:稻蓟马、烟蓟马、温室蓟马; 管蓟马科:稻管蓟马、麦简管蓟马。 同翅目(Homoptera)蝉、叶蝉、飞虱、木虱、粉虱、蚜虫及介壳虫等均属此目。多为小型昆虫,刺吸式口器,其基部着生于头部的腹面后方,好像出自前足基节之间。具翅种类前后翅均为膜质,静止时呈屋脊状覆于体背上,很多种类的雌虫无翅,介壳虫和蚜虫中常有无翅型,叶蝉和蚜虫等还能传播植物病毒病。 粉虱科:温室白粉虱; 叶蝉科:黑尾叶蝉、大青叶蝉、棉叶蝉;蜡蝉科:斑衣蜡蝉 飞虱科: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和甘蔗扁角飞虱; 蚜科:棉蚜、麦二叉蚜、麦长管蚜、桃蚜、高粱蚜、萝卜蚜;绵蚧科:吹绵蚧; 盾蚧科:桑盾蚧、矢尖盾蚧、梨圆蚧;蜡蚧科:白蜡虫、红蜡蚧、朝鲜球坚蚧; 半翅目(Hemiptera)通称“蝽”或“椿象”;多数体形宽略扁平,前翅基半部革质,端半部膜质,称为半鞘翅;刺吸式口器,其若虫腹部有臭腺,故有“臭虫”、“放屁虫”之名。网蝽科:梨网蝽、香蕉网蝽; 花蝽科:细角花蝽、微小花蝽;缘蝽科:针缘蝽、稻蛛缘蝽;蝽科:稻褐蝽、稻黑蝽、稻绿蝽。盲蝽科:绿盲蝽、苜蓿盲蝽、中黑盲蝽; 脉翅目(Neuroptera)常称为“蛉”;头下口式,咀嚼式口器。是捕食蚜虫、蝶蛾幼虫等肉食性益虫。 草蛉科:大草蛉、丽草蛉、中华草蛉; 鳞翅目(Lepidoptera)昆虫纲中第二大目。最大特点是翅面上均覆盖着小鳞片,成虫称 蛾或蝶。虹吸式口器,形成长形而能卷起的喙;已知有十四万种左右,,其中蛾类90%多,蝶类不足10%。蛾与蝶的异同蝶类触角末端膨大,而蛾类触角呈线状或羽状;蝶类休息时翅合拢立于背上,而蛾类休息时则将翅平放于身

昆虫的农业害虫分类和防治方法

昆虫的农业害虫分类和防治方法昆虫在农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既可以作为传粉媒介增 加农作物的产量,也可以成为农业害虫给农作物带来损害。本文将对 昆虫的农业害虫进行分类,并介绍相应的防治方法。 一、昆虫的农业害虫分类 昆虫的农业害虫种类繁多,根据其危害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 几种常见的分类: 1. 穀物作物害虫:这类害虫主要危害稻谷、小麦、玉米等穀物作物,如稻飞虱、老虎甲等。它们通过吸食植物汁液、破坏植物组织或直接 取食穀粒,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 蔬菜作物害虫:蔬菜作物害虫主要危害蔬菜类作物,如菜青虫、 甜菜夜蛾等。它们吃食蔬菜的叶片、花朵和果实,导致植株萎缩、叶 片凋落,甚至完全毁坏农作物。 3. 果树害虫:这类害虫危害果树类作物,如苹果、梨子、橙子等。 蚜虫、果蝇等害虫侵袭果实,造成果实畸形、脱落,严重影响果树的 经济效益。 4. 茶树害虫:茶树害虫主要危害茶树、茶叶等。茶母螨、茶尺蠖是 茶树害虫中的常见种类,它们啃食茶叶,使其质量下降,甚至无法收 割可用茶叶。

5. 细菌害虫:这类害虫主要通过传播病菌感染农作物,如蚜虫、叶 蝉等。它们吸食植物汁液时,会将病菌通过体液传入植物组织,导致 病害的蔓延,严重影响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二、农业害虫的防治方法 为了减少农业害虫的危害,农业生产中采取了多种防治方法,下面 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 1.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或寄生虫来控制农业害虫的繁殖和危害。例如,引入捕食性昆虫如瓢虫来控制蔬菜害虫,或者利用昆虫寄生蜂来 控制果实内寄生虫。 2. 化学防治:使用化学农药来控制农业害虫的繁殖和危害。农药可 以有效地杀灭害虫,但必须谨慎使用,避免对环境和人类的健康造成 负面影响。 3. 物理防治:利用物理手段来防治农业害虫,如使用粘虫板、黄板、陷阱等器具来捕捉害虫,或者使用苫盖、网罩等方式来阻隔害虫的入侵。 4. 防治技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遗传工程、昆虫诱导性控制等,来研究和应用新的防治技术和方法,以提高防治效果和减少对环境的 影响。 5. 文化防治:通过农田管理、作物轮作、病虫害预警等措施,加强 对农作物的管理,减少害虫的滋生和繁殖,从而控制害虫的危害。 总结:

害虫分类及其特点

害虫分类及其特点 害虫是指对人类、动物、植物、农作物和环境造成危害的昆虫、动物或微生物 等有害生物。害虫的分类方法很多,常见的有按照环境、作物及破坏方式进行分类。以下是对害虫的分类及其特点的详细介绍: 一、按照生活环境分类: 1.陆地害虫:包括在陆地上生活和繁殖的害虫,如蚊子、苍蝇、蚂蚁等。这些 害虫主要靠血液或食物残渣为食,能够在人类和动物中传播疾病。 2.水生害虫:主要指在水体中生活和繁殖的害虫,如蚊子幼虫、水蚤等。这些 害虫影响了水质,还能传播水生疾病,对水生生物和水产养殖造成威胁。 二、按照害虫对作物的影响分类: 1.啃食性害虫:指以植物为食的害虫,如蚜虫、象鼻虫、毛虫等。这些害虫以 幼苗、叶片、果实等为食,直接导致作物减产甚至死亡。 2.吸食性害虫:主要指以植物汁液为食的害虫,如白蚁、蚜虫、叶蝉等。它们 通过吸取植物汁液导致植物叶片黄化、干枯甚至死亡。 3.破坏性害虫:这类害虫主要以破坏作物结构为特点,如瓜果实虫、蚜虫、蚜 蚁等。它们通过啮咬或腐蚀作物的果实、茎叶等部位,使作物失去商品价值。 4.病原性害虫:这些害虫是传播病菌的媒介,如蚊子、蜱虫等。它们会叮咬人 或动物,而在叮咬过程中将病菌传播给宿主,引发疾病的发生。 三、按照害虫的特点分类: 1.繁殖能力强:害虫的繁殖能力一般都很强,能够迅速增加数量。例如,蛇蝎 类等个别害虫每年能繁殖几十个后代,导致害虫数量十分庞大。

2.适应性强:大部分害虫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在各种生境下都能存活和繁殖。例如,蚊子能在湿润和水草丛生的地方繁殖,而老鼠则适应了各种生境。 3.短期内爆发:部分害虫有较强的爆发性,会在特定的时期内迅速增加数量,给农作物和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影响。例如,松毛虫每7年爆发一次,导致松树大量死亡。 综上所述,害虫的分类及其特点主要包括按照生活环境、对作物的影响和特点三个方面来区分。了解害虫的分类和特点对于对策制定、预防和控制害虫的工作非常重要,并能有效地保护人类、动物、植物和环境的安全。

农业害虫分类

农业害虫分类 农业害虫是指对农作物、林木、畜禽等农业生产活动造成危害的昆虫、螨虫、蠕虫及其他有害动物。它们以植物为食物来源,并通过吸食植物汁液、破坏植物组织或传播病原体等方式,对农作物生长和产量造成重大影响。根据其特点和对农业的影响程度,农业害虫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啮食类害虫 啮食类害虫主要以植物的叶片、茎、根等为食,通过啃食植物组织,破坏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常见的啮食类害虫有蚜虫、蝗虫、蛞蝓等。蚜虫以植物汁液为食,大量繁殖会导致植物的叶片变黄、卷曲甚至死亡;蝗虫是一种大规模入侵作物的害虫,以植物为食,能够迅速摧毁农田的庄稼;蛞蝓则以青菜、麦苗等为食,常常在雨天出现,严重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二、吸食类害虫 吸食类害虫主要以植物的汁液为食,通过刺吸植物组织,导致植物受损、生长受阻。典型的吸食类害虫有蓟马、白粉虱、介壳虫等。蓟马是一种小型昆虫,以植物的汁液为食,常见于花卉、果树等作物上,严重感染会导致植物叶片变黄、卷曲;白粉虱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以植物的汁液为食,叶片上会出现白色的粉状物,严重感染会导致植物凋谢;介壳虫则常见于果树上,以果实的汁液为食,严

重感染会导致果实畸形、减产。 三、穿刺类害虫 穿刺类害虫通过刺入植物体内,吸食植物的汁液或寄生在植物体内,引起植物组织受损。典型的穿刺类害虫有蚧虫、缢管虫、叶螨等。蚧虫是一种小型昆虫,常见于果树上,通过刺入果实或叶片,吸取植物汁液,严重感染会导致果实畸形、减产;缢管虫是一种寄生虫,寄生在植物的细胞内,通过吸食植物的汁液,会导致植物生长缓慢、叶片变黄;叶螨则是一种微小的蜘蛛类动物,以植物叶片的汁液为食,严重感染会导致叶片脱落、凋谢。 四、病原传播类害虫 病原传播类害虫主要是指能够携带病原体,传播植物病害的害虫。这些害虫通过吸食感染的植物汁液,将病原体带入健康植物体内,导致植物感染病害。典型的病原传播类害虫有蚜虫、叶蝉、蚧虫等。蚜虫常常携带病毒,通过吸食感染植物的汁液,将病毒传播到健康植物上;叶蝉也是一种常见的传播病毒的害虫,通过吸食感染植物的汁液,将病毒传播给其他植物。 五、破坏贮藏类害虫 破坏贮藏类害虫主要指那些在农产品、粮食等贮藏过程中,通过破坏农产品的质量和食品安全,造成经济损失的害虫。典型的破坏贮藏类害虫有谷蠹、蛀虫、鼠类等。谷蠹是一种常见的蛀虫,以谷物

农业昆虫学

1. 农业昆虫学:是研究农业害虫及其环境、害虫防 治的理论和技术,是防、减虫灾的科学。 2. 农业昆虫学的任务:维护生态平衡,控制害虫种群,防止虫灾的发生或最大 限度的减少虫灾的损失;在保护环境、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以求得最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 检疫对象:是指国家以法律、法规规定的严禁传入、传出的危险性有害生物。 4. 水稻假枯心:三化螟的幼虫啃食水稻心叶,导致心叶失水纵卷如葱管状,青 白色,俗称假枯心。 5. 荔枝粪果:荔枝蒂蛀虫为害荔枝时,常造成果蒂与果核之间充满虫粪,造成“粪果”。 6. 开天窗:菜蛾较大龄幼虫从叶子下表面取食,通常吃掉上表面蜡层除外一切叶组织,叶片上形成“天窗”。 7. 水稻标葱:稻瘿蚊幼虫侵害水稻生长点,受害秧苗中期基部膨大,愈合的叶 鞘后期成管状伸出,称为“标葱”。 8. 锈皮果:柑橘锈螨危害柑橘果实时,果皮粗糙,呈黑褐色,布满龟裂网状细纹,称为“锈皮果”。 9. 地下害虫:是指生活史的全部或者大部分时间在土壤中生活,主要危害植物的地下部分和地上近地面根茎部分的一类害虫。 10. 有机食品: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 的标准生产加工的,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的食品。

11. 3R:农药残留、害虫抗药性、再猖獗。 二、填空题 1. 昆虫学的各分支学科如形态学、分类学、生理学、毒理学和生态学等是农业昆虫学的基础。 2. 预防为主是植保工作的指导思想,综合防治是植保工作的具体做法。 3. 三化螟在广东粤中地区一年发生4~5代,以幼虫在晚造稻茬内越冬。 4. 稻纵卷叶螟在广东中部一年发生6~7代,以幼虫在禾本科杂草中越冬。 5. 在你所学的水稻害虫中,将卵产于植物组织内的种稻飞虱类和稻叶蝉类。 6. 粘虫是杂食性害虫,除为害水稻外,还可为害小麦、玉米、甘蔗。 7. 小菜蛾幼虫对寄主蔬菜的暴食性危害主要发生在4龄,可占总食量的80%,严重时叶片被吃成网状仅留叶脉。 8. 为害蔬菜的常见夜蛾类害虫有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和甘蓝夜蛾。 9. 黄曲条跳甲在广州地区每年发生7~8代,世代重叠,无明显的越冬期,全年均可取食及繁殖,但以3~5月和 9~11月为害最烈。 10. 幼虫、若虫在植株上为害而老熟幼虫或若虫在土壤中化蛹(或预蛹)的蔬菜害虫节瓜蓟马、美洲斑潜蝇、瓜实蝇。 11. 节瓜蓟马以若虫和成虫为害瓜类作物,在我省每年5~6月和8~9月为害重。

常见农业害虫分类

常见农业害虫分类其中红字为益虫 昆虫纲是动物界中最大的一纲,已知的种类约有85万种以上,占动物总数的4/5;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3对分节的足,故又称六足纲;昆虫纲由3纲、33目组成,与生产关系密切的有九个目:直翅目、缨翅目、同翅目、半翅目、脉翅目、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双翅目;以下就这些目及重要科作一简述,并列举部分常见农业昆虫: 直翅目Orthoptera昆虫纲中较大的一目,包括蝗虫、蟋蟀、螽斯、蝼蛄等常见昆虫;体大型或中型,吸嚼式口器;前翅狭长且稍硬化,后翅膜质;有些种类短翅,甚至无翅,有的种类飞行力极强,能长距离飞迁;后足强大,适于跳跃; 斑翅蝗科:东亚飞蝗、云斑车蝗; 斑腿蝗科:中华稻蝗、日本黄脊蝗; 蝼蛄科:单刺蝼蛄、东方蝼蛄; 缨翅目Thysanoptera通称蓟马,身体微小;一般黄褐或黑色;眼发达;触角较长,锉吸式口器;翅膜质,翅缘具有密而长的缨状缘毛; 蓟马科:稻蓟马、烟蓟马、温室蓟马; 管蓟马科:稻管蓟马、麦简管蓟马; 同翅目Homoptera蝉、叶蝉、飞虱、木虱、粉虱、蚜虫及介壳虫等均属此目;多为小型昆虫,刺吸式口器,其基部着生于头部的腹面后方,好像出自前足基节之间;具翅种类前后翅均为膜质,静止时呈屋脊状覆于体背上,很多种类的雌虫无翅,介壳虫和蚜虫中常有无翅型,叶蝉和蚜虫等还能传播植物病毒病; 粉虱科:温室白粉虱; 叶蝉科:黑尾叶蝉、大青叶蝉、棉叶蝉;

蜡蝉科:斑衣蜡蝉 飞虱科: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和甘蔗扁角飞虱; 蚜科:棉蚜、麦二叉蚜、麦长管蚜、桃蚜、高粱蚜、萝卜蚜; 绵蚧科:吹绵蚧; 盾蚧科:桑盾蚧、矢尖盾蚧、梨圆蚧; 蜡蚧科:白蜡虫、红蜡蚧、朝鲜球坚蚧; 半翅目Hemiptera通称“蝽”或“椿象”;多数体形宽略扁平,前翅基半部革质,端半部膜质,称为半鞘翅;刺吸式口器,其若虫腹部有臭腺,故有“臭虫”、“放屁虫”之名; 网蝽科:梨网蝽、香蕉网蝽; 花蝽科:细角花蝽、微小花蝽; 缘蝽科:针缘蝽、稻蛛缘蝽; 蝽科:稻褐蝽、稻黑蝽、稻绿蝽; 盲蝽科:绿盲蝽、苜蓿盲蝽、中黑盲蝽; 脉翅目Neuroptera常称为“蛉”;头下口式,咀嚼式口器;是捕食蚜虫、蝶蛾幼虫等肉食性益虫; 草蛉科:大草蛉、丽草蛉、中华草蛉; 鳞翅目Lepidoptera昆虫纲中第二大目;最大特点是翅面上均覆盖着小鳞片,成虫称蛾或蝶;虹吸式口器,形成长形而能卷起的喙;已知有十四万种左右,,其中蛾类90%多,蝶类不足10%;蛾与蝶的异同蝶类触角末端膨大,而蛾类触角呈线状或羽状;蝶类休息时翅合拢立于背上,而蛾类休息时则将翅平放于身体两侧或收缩成屋脊状;蝶类大多在白天活动,而蛾类大多夜间活动,通常都具有较强的趋光性;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