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1 食叶害虫

合集下载

食叶类害虫资料课件

食叶类害虫资料课件
迁徙与扩散
部分食叶类害虫具有迁徙和扩散能 力,如蝗虫和松毛虫等,它们可以 在较大范围内移动和繁殖,对农作 物和森林造成广泛危害。
02
常见食叶类害虫种类
蝗虫
01
02
03
04
蝗虫是常见的食叶类害虫之一 ,它们主要以植物的叶片为食
,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蝗虫的种类繁多,分布广泛, 对各种植物都有危害。
蝗虫的繁殖能力强,数量增长 迅速,容易造成大规模的灾害
某地区毒蛾防治案例
总结词
人工清除与化学防治相结合
详细描述
该地区采用人工清除毒蛾卵块和初孵幼虫的方法,配合使用低毒高效的化学农药,有效控制了毒蛾的危害。
某地区夜蛾防治案例
总结词
生态调控与物理防治相结合
详细描述
该地区通过生态调控措施,如种植夜蛾不喜食的植物,同时 采用性诱剂和粘虫板等物理防治方法,有效减少了夜蛾的数 量。
某地区蝗虫防治案例
总结词
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
详细描述
该地区采用投放天敌和生物农药进行蝗虫防治,有效控制了蝗虫的种群数量, 同时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某地区刺蛾防治案例
总结词
灯光诱杀与生物防治相结合
详细描述
该地区利用刺蛾的趋光性,采用黑光灯诱杀成虫,同时配合使用生物农药,有效降低了刺蛾的危害程 度。
毒蛾
毒蛾是食叶类害虫中的一种,它们的幼虫以叶片为食, 并在叶面上留下不规则的缺刻或孔洞。
毒蛾的幼虫具有毒毛,接触人体皮肤后会引起疼痛和红 肿等症状。
毒蛾主要危害各种植物,包括农作物、林木和花卉等。
防治毒蛾的方法包括人工捕杀、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 。
夜蛾
01
夜蛾是食叶类害虫中的 一种,它们主要在夜间 活动,以叶片为食。

园林害虫——食叶害虫资料

园林害虫——食叶害虫资料

绿刺蛾发生规律
1、越冬与世代 在长江以南年发生2-3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干、枝叶间或表土层的土缝中结茧越冬。 翌年越冬幼虫4-5月化蛹 6/初羽化为成虫并产卵。 第一代幼虫出现于6月中旬至7月中旬, 第二代于8月下旬至9月下旬。 老熟幼虫迁移到树干基部、树枝分叉处和地面的杂草间或土逢中作茧化蛹。 由于各地气温不同,有些地区在第二代老熟幼虫结茧较早,当年还可化蛹和羽化,并
黄刺蛾发生规律
1、世代与越冬: 华东华南1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干枝条上或土中越冬。 越冬幼虫5/中下化蛹, 6/上中 羽化, 6/下—7/中 一代幼虫为害盛期 7/下 化蛹 8/上中羽化 8/中—9/中 二代幼虫为害盛期 9/下 幼虫结茧越冬
2、生活习性 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雌蛾多产卵于叶背,排列成块,卵期7天左右。
危害特征 以幼虫取食叶片。幼龄时仅在叶 面取食,残留下表皮,使叶片成网状;大龄幼 虫食叶片呈缺刻,严重时可将树叶全部吃光。 幼虫体上有毒毛,刺及人体皮肤后红肿而疼痛。 为害树木达120多种。
黄刺蛾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3-16mm,翅展30-34mm。体黄色至淡黄褐色,鳞毛较厚而密。 前翅自顶角至后缘1/3处和近臀角处各有一条暗褐色细线,前者将翅的颜色截 然分开:内半部黄色,外半部黄褐色。后翅淡黄褐色,边缘色较浅。
刺蛾防治方法
(1) 农业防治:结合整枝、修剪、除草和冬季清园、松土等,清 除枝干上、杂草中的越冬虫体,破坏地下的蛹茧,以减少下代的虫源。
(2) 物理防治:利用成蛾有趋光性的习性,可结合防治其他害虫, 在6-8月掌握在盛蛾期,设诱虫灯诱杀成虫。
褐刺蛾生活习性
1、世代与越冬
江苏、浙江2代/年,以老熟幼虫在树干周围土下浅土层中结茧越冬。
越冬 5/上化蛹 5/下出现成虫

园林昆虫-食叶害虫PPT教学课件

园林昆虫-食叶害虫PPT教学课件

• 3.形式:
• 有单独、连续带状及成群组合等类型。
• 4.图案:内部花卉所组成的纹样多采用对称 的图案。外形多样。
• 5.色彩:要求经常保持鲜艳的色彩和整齐的 轮廓。
• 6.植物种类: • (1)多选用植株低矮、生长整齐、花期集中、
株丛紧密而花色艳丽的种类。
• (2)一般还要求便于经常更换及移栽布置。 • (3)常选用一、二年生花卉。
(二)斜纹夜蛾
1.形态特征
成虫
卵块 蛹
幼虫
2.分布:很广,全国各地,为暴发性害虫。
3.寄主:食性杂,寄主作物多,已知的寄 主有99科290多种。在园林花卉上主要为 害菊花、康乃馨、月季、荷花、九里香、 绣球等。

4.发生规律
(1)世代:1年发生多代,世代重叠。 东北、华北:4-5代/年 华东、华中:5-7代/年 华南地区: 7-9代/年
第七章 花卉应用
一、露地花卉的应用
• 花坛 • 花境 • 花丛 • 花群 • 花台 • 柱、廊、篱垣及棚架(一些蔓性草花)
• 1.含义:
花坛
• 在一定几何图形的床地内,通过运用花卉 的不同色彩、形体配置,构成一定的图案、 纹样、文字和各种形象等。
• 2.应用:
• 一般多设于广场和道路的中央、两侧及周 围等处。
第六章:
园林害虫综合治理
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综合治理 二、园林植物刺吸式害虫综合治理 三、园林植物钻蛀性害虫综合治理 四、园林植物苗圃害虫综合治理
(一)概述
园林植物上害虫很多,约有100多种, 根据害虫为害方式,可以分为食叶害虫, 刺吸性害虫,为害茎杆的钻蛀性害虫, 另外,还有在苗圃为害的苗圃害虫。
B、摘除卵块和人工捕杀幼虫: C、诱杀成虫:黑光灯诱杀,糖醋酒诱杀(3:

林木食叶害虫的特点 成因及防治措施

林木食叶害虫的特点 成因及防治措施

林木食叶害虫的特点成因及防治措施食叶害虫是林木生长期间常常会遇到的一类害虫,主要包括毒蛾、刺蛾、潜叶蛾、卷叶蛾、竹蝗等多种害虫。

该类虫害严重影响了林木的生长,给农户们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因此,一定要做好相应的防控措施。

下面小只将带领大家一起了解一下林木食叶害虫的相关知识:
1、食叶害虫的特点和发生过程
1.1 食叶害虫的特点
食叶害虫都具有强大的繁殖能力,产卵集中,发生量大。

食叶害
虫能主动迁移扩散,讯速传播。

猖獗发生时能将树叶全部吃光,削弱树势,常能召致天牛、小蠹等次生害虫的危害,特别是萌芽力弱的针叶树损毁更重,常常造成大面积死亡。

食叶害虫大多数营裸露生活,易受天气、天敌等外界环境条件的
影响,所以食叶害虫的虫口密度的变动幅度较大,时起时伏,表现具有一定的突发性与潜伏性。

因此,食叶害虫的防治必须在虫情测报的基础上,切不可忽视虫情盲目防治。

1.2 食叶害虫大发生的过程
食叶害虫的发生不是偶然的,虫口密度的消长是有规律的。

其发
生发展一般经历以下4 个阶段:
1.2.1 准备阶段(初始阶段)
此时害虫的虫口密度不大,树木被害的症状不明显,害虫也不易
发现,这时天敌(捕食性或寄生性昆虫、菌类、益鸟)数量少,害虫食料充足,气候适宜,害虫数量呈上升趋势,这一阶段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1.2.2 增殖阶段
在气候、食料的有利条件下害虫的密度显著增长,并持续上升,。

1 第一章 园林植物主要食叶害虫的危害与防治PPT课件

1 第一章 园林植物主要食叶害虫的危害与防治PPT课件

袋蜡 蛾彩

大 袋

黛 袋
1.2.3 园林植物袋蛾类害虫生物学特点
• 多食性,如茶袋蛾可危害70多种园林植物;
• 年发生1-3代,以老熟幼虫在护囊中越冬,翌(yi)春在 囊内化蛹、羽化;
• 雄成虫羽化后由护囊下方囊口飞出,以腹部插入雌成 虫囊内交尾;
• 雌成虫终生居住在幼虫所织的袋囊中,交配时雌虫不 离囊,卵产于囊内;
园林植物病虫害——
第一章 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危害与防治
研究方向:昆虫行为遗传学、分子生态学 和农田地下害虫综合防治技术
Cell phone: E-mail:
园林植物害虫与防治:参考书目
09.11.2020
推荐使用
2
园林植物害虫与防治:教学目标
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 掌握各种园林植物主要害虫种类、分布及为害情况、识 别特征、生活习性和防治方法。
• 卵多产在叶背,散产或成块产,幼虫7龄。
• 初孵幼虫取食卵壳,而后群集取食叶的下表皮及叶肉 组织,留下上表皮,形成圆形透明小斑;4龄时取食叶 片成孔洞,5龄后可食叶仅留叶脉。
• 成虫具有趋光性。
09.11.2020
25
1.1.7 园林植物刺蛾类害虫防治方法
• 消灭越冬虫茧 • 灯光诱杀 • 摘除虫叶 • 毒杀下树幼虫 • 保护和利用天敌 • 化学防治
※ 螟蛾类 ※ 斑蛾类 ※ 卷蛾类 ※ 大蚕蛾科 ※ 枯叶蛾类 ※ 蝶类 ※ 尺蛾类 ※ 叶蜂类 ※ 天蛾类 ※ 叶甲类
地下害虫
地老虎、蛴螬类、金针虫、白蚁、 地蛆、蟋蟀类
09.11.2020
刺吸害虫
※同翅目(蚧壳虫、粉虱、蚜虫) ※缨翅目(蓟马) ※半翅目(网蝽) ※蜱螨目(叶螨)

第一节 食叶害虫

第一节 食叶害虫
护囊灰白色,细 长,纺锤形,长 约30mm。
8、大袋蛾(大蓑蛾)
• 大叶紫薇、桂花、大红花、 月季 • 护囊呈纺缍形。护囊上常有 较大的碎片和小枝条,排列 不整齐。 • 幼虫吐丝下垂转移后作囊护 身取食危害,多聚集于树枝 梢头上危害,能将叶片吃光, 或啃食小枝树皮致其发黄枯 死。
9、灰白蚕蛾
• 榕树、黄榕、红草 • 幼虫体长小于11mm,灰白色,老熟幼虫体 色较深,背纵线两侧各有1个明显的黑色圆 斑。
危害寄主:榕树、黄榕
幼虫体长21-36mm,体暗色,第1-2腹 节背面有茶褐色大毛丛,各节皆生有3 对赤色肉质隆起,其上皆丛生有长毛;
朱红毛斑蛾
4、霜天蛾
• 山指甲、茉莉、 红草 • 幼虫绿色,体长 75-96mm。腹部 黄绿色,体侧有 白色斜带7条。
5、栗黄枯叶蛾
危害寄主: 大叶紫薇、 海南蒲桃、 紫荆、秋 枫等
13、麻斑樟凤蝶
• 白兰、阴香、樟 树 • 幼虫体长小于 45mm,体色有 变异。后胸两侧 各有一小突起, 黑色,周围有黄 色边,呈显著眼 状斑
14、棕榈弄蝶
15、曲纹紫灰蝶
• 幼虫体长小于14mm,身 体椭圆而扁,青黄色、紫 红色或棕黄色,身被短毛, 有纵条纹。能分泌蜜质。
危害:苏铁
• 主要以幼虫蛀食新叶, 将羽叶吃得残缺不全甚 至吃光。也可钻蛀球花 或柱心取食,严重时柱 心中空,球花枯萎,甚 至植株死亡。
开天窗
虫龄较小时,多在叶片背面啃食, 使得叶片正面出现大量半透明的 斑点、斑块。
为害状
缺刻、孔洞
虫龄中等大小时,分别为害叶片 边缘造成缺刻、为害叶片内部造 成孔洞。
食光叶片
虫龄较大时为害叶片,仅留叶脉、 叶柄或全吃光,出现“光秃”现象。

《食叶害虫防治》课件

《食叶害虫防治》课件
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种农药 ,应该轮换使用不同类型 的农药,以降低害虫的抗 药性。
03
食叶害虫防治案例分析
农业防治案例分析
农业防治
通过合理的农业管理措施,如轮作、深耕、施肥等,改善农田环境,降低食叶 害虫的种群数量。
农业防治案例
某地区采用轮作制度,减少食叶害虫的寄主植物,有效控制了害虫的繁殖。
生物防治案例分析
THANKS
感谢观看
食物选择
不同种类的食叶害虫对食 物的选择有偏好,如某些 种类只取散能力,可随气流、风 等传播到远方繁殖为害。
02
食叶害虫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措施
通过合理的轮作、深耕、施肥等 农业管理措施,改善土壤条件, 增强植物的抗虫性,减少食叶害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病原微生物等生物资源,对食叶害虫进行控制。
生物防治案例
引入食叶害虫的天敌昆虫,在实验条件下显著降低了食叶害 虫的数量。
化学防治案例分析
化学防治
使用化学农药对食叶害虫进行防治。
化学防治案例
在某茶园中,使用特定的杀虫剂对食叶害虫进行了有效防治,保护了茶叶的产量 和品质。
04
食叶害虫防治的未来展望
环境和生态的负面影响。
对食叶害虫防治工作的展望
1 2
建立完善的防治体系
加强科研、教学、推广等部门的合作,建立完善 的食叶害虫防治体系,提高防治效果和水平。
提高防治意识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对食叶害虫防治的认识 和意识,促进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
3
推进防治技术创新
加强科研投入,推进食叶害虫防治技术创新,提 高防治效率和效果,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好的保障 。
《食叶害虫防治 》PPT课件

《引言与食叶害虫》课件

《引言与食叶害虫》课件

描述食叶害虫的取食行为,如如 何寻找食物、如何切割叶片等。
介绍食叶害虫的迁移行为和扩散 方式,如风力传播、人为携带等

食叶害虫的繁殖方式
描述食叶害虫的繁殖周期和交配行为 。
描述食叶害虫幼虫的生长发育过程和 特点。
介绍食叶害虫的产卵方式和卵的特征 。
04 食叶害虫的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01
农业防治是通过调整种植制度、加强栽培管理、改善农 田环境等手段,来预防和控制害虫的一种方法。
食叶害虫的种类
蛾类
如舞毒蛾、黄毒蛾等, 是常见的食叶害虫之一 。
蝶类
如菜粉蝶、金斑喙凤蝶 等,主要以植物叶片为 食。
蝗虫类
如东亚飞蝗、稻蝗等, 也是常见的食叶害虫之 一。
甲虫类
如天牛、金龟子等,也 会对植物叶片造成危害 。
食叶害虫的分布
亚洲地区
东亚飞蝗主要分布在东亚地区,稻蝗主要分 布在南亚地区。
型。
监测技术升级
提高食叶害虫监测的准确性和时效 性,及时发现并预警虫害发生。
信息化平台建设
建立食叶害虫预测预报信息化平台 ,实现数据共享和远程监控。
食叶害虫的综合治理策略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昆虫、病原微 生物等生物资源,对食 叶害虫进行生物防治。
农业防治
通过合理轮作、科学施 肥、植物检疫等农业措 施,降低食叶害虫的发 生率。
02
农业防治的方法包括:合理轮作、深耕细作、适时播种 、合理密植、科学施肥、选育抗虫品种等。
03
农业防治具有成本低、环保、持效期长等优点,但见效 较慢,且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敌昆虫、 病原微生物等生物资源来控制 害虫的一种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扁椭圆形,呈鱼鳞状排列。初孵幼虫呈米黄色,老熟幼虫体长
17-19mm,每体节有4个白色毛突,每个毛突着生一根棕色毛。 蛹纺锤形,翅芽达第五腹节,腹末缺臀棘 。
园林学习网
朱红毛斑蛾 1.成虫 2.幼虫
园林学习网
园林学习网
2.朱红毛斑蛾 (1)分布与危害 又名火红斑蛾、榕树斑蛾。分布于广东
、云南等省。危害榕树、高山榕、印度橡胶榕等各种榕属
庭园树木,危害相当严重。 (2)识别特征 成虫触角双栉齿状,黑色,端部灰白色。 体及翅红色,前翅和后翅的臀区有1个大的深蓝色斑。胸部背面 及腹部两侧红色的体毛较长。胸、腹部的腹面体毛为黑色。卵
园林学习网
(2)识别特征
成虫雌雄异型。雌虫无翅,体长25-
30mm,粗壮、肥胖。雄蛾黑褐色,体长20-23mm。触角 羽毛状。前翅沿翅脉黑褐色,翅面前、后缘略带黄褐色 至赫黑色,有4~5个透明斑。卵产于雌蛾护囊内。
大袋蛾成虫
袋 囊
园林学习网
园林学习网
主要食叶害虫及其防治
一、蓑蛾类 蓑蛾类属鳞翅目蓑蛾科。又名袋蛾。雌雄异型。雄蛾有翅, 雌蛾无翅。幼虫吐丝缀叶形成护囊,雌虫终生不离幼虫所织的护囊 。常见的种类有大袋蛾、小蓑蛾、白囊蓑蛾等。 1. 大袋蛾 (1)分布与危害 又名大蓑蛾、避债蛾、俗名吊死鬼,属鳞 翅目蓑蛾科。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等地,山东、河南发生严 重。该虫食性杂,以幼虫取食悬铃木、刺槐、泡桐、榆等多种植物 的叶片,易暴发成灾,对城市绿化影响很大。
1000-1500倍液、或生物杀虫剂灭蛾灵1 000倍液。 5. 保护天敌。如上海青蜂、姬蜂等。
园林学习网
三、斑蛾类 (一) 斑蛾类概述 属鳞翅目斑蛾科。在园林植物上常见的 有梨星毛虫、朱红毛斑蛾、大叶黄杨斑蛾等。 1. 梨星毛虫 (1)分布与危害 又名饺子虫、梨叶斑蛾等。分布于东 北、华北、华东、西北等地。危害梨、苹果、海棠、樱桃等植
成 虫


扁 刺 蛾
幼虫
园林学习网
(3)生活习性 1年1-3代,以老熟幼虫结茧在土中越冬。6、8两 月为全年幼虫危害的严重时期。成虫傍晚羽化,有趋光性。卵散 产于叶面,初孵幼虫剥食叶肉。5龄以后取食全叶,幼虫昼夜取 食。9月底以后开始下树结茧越冬。
园林学习网
D其它:竹蝗类 2、分布地区性强:易受气候、地势、海拔、食料、树种等影响, 造成其分布地区性强; 3、危害健康木(初期性害虫):使林木生长衰弱,引致次期性害 虫发生; 4、具有较强的迁移扩散能力和繁殖能力:松毛虫成虫可迁移35KM,舞毒蛾可随风运动25KM以外;大袋蛾可产卵200-2800粒; 5、裸露生活:外界条件对其影响较大,天敌多; 6、具有咀嚼式口器,往往以幼虫(鳞翅目、膜翅目)或以成幼虫 (鞘翅目、直翅目)为害健康植株,从而使植株生长衰弱,为天 牛、小蠹等蛀干害虫侵入提供适宜条件; 7、有明显的猖獗规律,周期性大发生;
二、刺蛾类 (一) 刺蛾类概述 属鳞翅目刺蛾科。幼虫蛞蝓形,体上常具有瘤和枝 刺。蛹外常有光滑坚硬的茧。在园林植物上主要有黄刺 蛾、桑褐刺蛾、扁刺蛾、丽绿刺蛾、褐边绿刺蛾、两色绿 刺蛾等。 1、黄刺蛾 (1)分布与危害 又名洋辣子。该虫分布几乎遍及全 国。是一种杂食性食叶害虫,主要危害重阳木、三角枫、 刺槐、梧桐、梅花、月季、海棠、紫薇、杨、柳等120多 种植物。初龄幼虫只食叶肉,4龄后蚕食叶片,常将叶片吃 光。 园林学习网
2.药剂防治。虫量多时可喷90%晶体敌百虫或40.7%毒死蜱
乳油1 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2 000倍。根据幼虫多在傍 晚活动的特性,宜在傍晚喷药。喷药时应注意喷施均匀,要求 喷湿护囊,以提高防效。 3.生物防治。用青虫菌或Bt.制剂500倍液喷雾,保护蓑蛾
幼虫的寄生蜂、寄生蝇。
园林学习网
(3)生活习性 该虫在广州1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结
茧越冬。翌年3月中、下旬为化蛹盛期。4月上、中旬为羽
化盛期。第一代幼虫出现危害在4月下旬至6月下旬,第二
代幼虫危害在7月中旬至10月中旬,9月下旬便开始陆续结
茧过冬。产卵在树冠顶部的枝条叶片上。初孵幼虫啃食叶
表皮,随虫龄增大,将叶片吃成孔洞或缺刻,严重时叶片
五、发生与危害特点 1、种类最多,分布最广;每个林区,每个树种几乎无一幸免。 主要种类有:A蝶蛾类: ①枯叶蛾类:松毛虫-马尾松毛虫、思茅松毛虫 枯叶蛾-杨枯叶蛾、栗枯叶蛾 ②舟蛾类:杨扇舟蛾、杨二尾舟蛾、分月扇舟蛾、竹缕舟蛾、榆掌舟蛾、 栎掌舟蛾、松褐舟蛾等; ③毒蛾类:松针毒蛾、松条毒饵、侧柏毒蛾、乌桕毒蛾、茶毒蛾、杨雪毒 蛾等; ④蚕蛾、天蚕蛾类:绿尾大蚕蛾、银杏大蚕蛾等; ⑤尺蛾类:油桐尺蠖、油茶尺蠖、国槐尺蠖、木撩尺蠖等; ⑥螟蛾类:竹织叶野螟、缀叶野螟、黄翅缀叶野螟 ⑦其它:刺蛾类、袋蛾类、灯蛾类、天蛾类、蝶类等; B叶甲类:白杨叶甲、柳蓝叶甲、榆绿叶甲、柳十星叶甲等; C叶蜂类:樟叶蜂、榆三节叶蜂、松黄叶蜂等; 园林学习网
食叶害虫
一、定义:食叶害虫即以树木叶片为食的害虫。
园林学习网
二、为害症状 植物整个叶片被食尽,仅留下残叶、叶柄或叶脉,严重时整株 光秃、片叶不存;潜叶种类被害叶呈现各种潜痕、污斑或枯黄;卷 叶、缀叶种类往往使叶片形成各种形状的卷曲和缀合,叶不枯黄; 食叶害虫为害后满地虫粪,残枝断梗,树间有虫茧、丝迹等。 三、损失 被害木损失程度往往与树木的种类(阔叶树和针叶树)、树 龄、立地条件(土壤贫瘠)、生长状况(生长不良)、受害季节 (针叶树仲夏前与后)与次数(阔叶树早期和晚期)以及气象条件 (干旱、水涝),次期性害虫危害及病害侵染等因素有关。 四、损失程度与持续时间 40%以下,不造成大的损失;失叶50-70%连续2-3年,茎生长减 少70-100%;如受害后害虫随即消退,消退后第二年会恢复到失叶 园林学习网 前水平。
园林学习网
2.扁刺蛾 (1)分布与危害 又名黑点刺蛾。分布很广,在东北、
华北、华东、中南及四川、云南、陕西等地区均有发生。食性 很杂。危害悬铃木、榆、杨、柳、泡桐、大叶黄杨、樱花、牡 丹、芍药等多种林木花卉,以幼虫取食叶片。
(2)识别特征 成虫体翅灰褐色。前翅灰褐稍带紫色,
全部吃光。老熟幼虫在树干基部附近杂草石缝或树根间隙
结茧化蛹。寄生天敌有绒茧蜂和花胸姬蜂。
园林学习网
3.大叶黄杨斑蛾 (1)分布与危害 大叶黄杨斑蛾又名大叶黄杨长毛斑
蛾,冬青卫矛斑蛾。属鳞翅目,斑蛾科。主要分布于上
海、南京、苏州、杭州,近几年来,在北方危害也逐年
园林学习网
其他袋蛾有:
茶 袋 蛾
白囊袋蛾
园林学习网
园林学习网
(4)防治措施
1.冬春人工摘除越冬虫囊,消灭越冬幼虫,平时也可结合
日常管理工作,顺手摘除护囊,特别是植株低矮的树木花卉更 易操作。
园林学习网
(3)生活习性 1年发生1代,个别地区1年2代,以 2-3龄幼虫在树干裂缝及粗老翘皮下、土块缝隙中 等处结茧越冬。翌年4月上旬梨树发芽时,幼虫出 蛰,咬食花蕾、嫩叶,展叶后将叶缀合成饺子状, 在其内啃食叶肉,幼虫有转叶危害习性。幼虫6月 上中旬老熟后在叶片内化蛹,6月下旬羽化成虫, 产卵于叶背。幼虫于7月下旬开始越冬。
(3)生活习性 多数1年1代。 以老熟幼虫在袋囊内越冬。翌年3月 下旬开始出蛰,4月下旬开始化蛹, 5月下旬至6月份羽化,卵产于护囊 蛹壳内,每头雌虫平均产卵3 430 粒。6月中旬开始孵化,初龄幼虫从 护囊内爬出,靠风力吐丝扩散。取 食后吐丝并咬啮啐屑、叶片筑成护 囊,袋囊随虫龄增长扩大而更换, 幼虫取食时负囊而行,仅头胸外 露。初龄幼虫剥食叶肉,将叶片吃 成孔洞、网状,3龄以后蚕食叶片。 7-9月份幼虫老熟,多爬至枝梢上吐 丝 固 定 虫 囊 越 冬 。
有1条明显的暗褐色线,从前缘近顶角斜伸至后缘。后翅暗灰 褐色。触角褐色,雌虫丝状,雄虫基部数十节呈栉齿状。前足
具白斑。老熟幼虫体长21-26mm,体绿色或黄绿色。椭圆 形,各节背面横向着生4个刺突,两侧的较长,第4节背面两侧 各有1小红点。茧椭圆形,黑褐色,坚硬。
园林学习网
园林学习网
园林学习网
(3)生活习性
1年1-2代,以老熟幼虫在枝叉等处
结茧越冬,翌年5-6月份化蛹,6月出现成虫,成虫有趋 光性。卵散产或数粒相连,多产于叶背。卵期5-6 d。 初孵幼虫取食卵壳,而后在叶背食叶肉,4龄后取食全 叶。7月份老熟幼虫吐丝和分泌粘液做茧化蛹。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管斌
园林学习网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包括四个方面: 害虫识别与防治
病害识别与防治
有害植物植物识别与防治
防治手段与方法
园林学习网
园林植物害虫种类很多,根据其为害部位及其为 害方式,• 常将其分为食叶害虫、吸汁害虫、蛀干害虫 及地下害虫等。
物。以幼虫危害叶片、花蕾等,吐丝将叶片向正面对折或将两
叶粘合,幼虫匿居其中,吞食叶肉。
园林学习网
(2)识别特征 成虫体翅黑色,翅半透明,无光泽。
雌蛾触角锯齿状,雄蛾触角羽毛状。初龄幼虫淡紫
色,老龄幼虫淡黄色,纺锤形。各节背面有黑斑一
对,每一体节有6个星状毛丛,故名星毛虫。
两 色 绿 刺 蛾
丽 绿 刺 蛾
园林学习网
桑褐刺蛾
园林学习网
褐边绿刺蛾
丽绿刺蛾
园林学习网
枣 刺 蛾
白 眉 刺 蛾
园林学习网
加重。危害大叶黄杨、大花卫矛、扶芳t藤、丝棉木等。
以幼虫取食叶片,严重时将叶片吃光。
园林学习网
双齿绿刺蛾幼虫
中 国 绿 刺 蛾
园林学习网
(二)刺蛾类的防治措施
1. 消灭越冬虫茧。可结合抚育修枝、冬季清园等
进行。 2. 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3. 初孵幼虫有群集习性,人工摘除虫叶。 4. 药剂防治。中、小龄幼虫。可喷施Bt.乳剂5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