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中药师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主导作用_陈子玲

合集下载

临床中药师在综合性医院合理用药中的应用价值

临床中药师在综合性医院合理用药中的应用价值

临床中药师在综合性医院合理用药中的应用价值随着医学模式由传统的单一治疗疾病转变为预防、保健、治疗及康复为一体的系统模式,传统的中医药也因其疗效显著、经济的优势受到广大人们的重视。

然而,随着中医药应用量及范围的逐步加大,中药师发现来自于患者、药师及医师不能够正确应用中药的情况较多,其中主要表现在患者煎服中药的方法有误、药师用药咨询技能的偏低及医师在开立中药处方时欠合理。

因此,为全面提高综合性医院药学服务质量,开展临床中药学工作已成为一种必然,中药师与医生应共同参与到临床中药的治疗当中,调查并分析综合性医院中药临床开展的现状及面临的各种问题。

中药师在中医临床路径中不仅学到大量的临床知识,而且为医务人员与患者提供合理用药的有关服务,从而保证了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合理性。

标签:中药师;综合性医院;合理用药;应用;价值与西药临床药学的发展相比,近年来中药临床药学发展的步伐依然较为迟缓,并处于刚起步及探索阶段,但是,中成药在综合性医院的临床用药却占据重要的地位。

关于药物的不良反应相关讨论及报道较多,临床上对药物的要求不只是局限在对疾病的治疗作用方面,而是在要求对疾病进行治疗的同时,所采用的药物也应尽可能的少出现不良反应。

随着中药的优势凸显、药物种类的增加以及中西医的理论基础和对药物的认知差异,不合理用药的问题在中药应用上已日益突出,因此,对合理用药进行深入开展已成为临床中药中的关键。

由此可知临床中药师对促进中成药辩证使用,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具有重要价值,本文针对临床中药师在综合性医院合理用药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一临床中药师的重要性相关规定指出:临床药学是开展医疗机构工作的基础,并突出临床药学在临床药物治疗的工作中发挥的作用。

实际情况下,临床药师的作用主要是根据医院人员在治疗患者的过程所反馈的情况,充分利用其所学专业知识,实行医药结合,使患者经济、安全有效的合理使用药物,从而达到低消费高疗效,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1]。

临床药师对临床合理用药的促进作用研究

临床药师对临床合理用药的促进作用研究

临床医学268 2015年19期临床药师对临床合理用药的促进作用研究马秋晴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人民医院药剂科,云南 663200摘要:本文探讨了临床药师对临床合理性用药的促进作用,通过案例分析将该院40例相同病例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临床合理用药治疗,观察组通过临床药师对临床合理用药进行干预,并记录了两组病例在治疗过程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案例分析得出临床药师对临床合理用药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临床药师;临床;合理用药;干预;作用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37(2015)19-0268-01随着医药事业的进步,临床医药学在我国医药学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临床药师和临床药学受到了医院领导部门的高度重视,加强医院的医药管理体系建设对促进整体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现代医药管理工作需要将维护患者的切身利益作为医药管理的发展目标,临床药师对临床药物的药品药量相对比较熟悉,由药师对临床合理用药进行干预能够推动医药管理体系的建设,临床药学服务和临床药师的培养工作已逐渐得到改善,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具有积极作用。

本文就临床药师对临床合理用药情况干预资料如下:1 临床合理用药研究资料和方法1.1 研究资料与方法本次研究以40例相同病例患者为对象,其中男性患者占27例,女性患者占13例,年龄分布在25~67岁之间,采用案例回顾性分析方法,将40例病例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其中一组作为对照组另一组作为临床合理用药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临床合理用药进行治疗,而观察组采用临床药师对临床合理用药进行干预展开治疗,安排治疗观察人员对两组的治疗情况进行备案,记录下治疗的相关数据和用药记录进行对比。

对照组进行常规的临床合理用药治疗,观察组进行临床药师对临床合理用药的干预治疗,并安排资深医师参与两组治疗工作中,检查用药和治疗情况,对本次临床治疗提出综合性的建议。

临床药师需要仔细核对药方,一旦发现用药问题及时和主治医师进行沟通,治疗期间对两组患者进行定期的评估,根据患者的治疗情况提出相应的意见。

2024福建华博药师继续教育答案-中药临床合理用药之源流

2024福建华博药师继续教育答案-中药临床合理用药之源流

中药临床合理用药之源流2024年福建华博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答案注:福建华博施教机构的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考试题为随机抽取题库内部分题目进行考试,该文档列出了该科目的所有考试题目及答案1、受药者承受最大的治疗风险来获得最大的治疗效果(B)A.正确B.错误2、《神农本草经》提出了中医临床安全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A)A.正确B.错误3、世界第一部法医学专著是《洗冤集录》(A)A.正确B.错误4、认识到药物作用的两重性,有毒药物要严格控制(A)A.正确B.错误5、中医的合理用药,必须符合法律法规(A)A.正确B.错误6、关于服药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A.仔细观察病情B.不注意饮食C.注意饮食宜忌D.情志或劳逸调适7、有效性是合理用药的主要目标(A)A.正确B.错误8、《吴普本草》具体论述了配伍(E)A.相须B.相使C.相畏D.相恶E.相杀9.临床药学学科自50-60年代首先建立在(D)A.英国B.法国C.中国D.美国10、判断药物临床治疗及预防疾病有效性的指标有多种,常用的不包括(C)A.治愈率B.显效率C.死亡率D.好转率11、在七情中,相反的应用为(B)A.减毒,应用毒性药或烈性药时选用B.增毒,配伍禁忌C.增效充分利用D.减效,避免配伍12、无论使用哪种治疗方案或药物,受药者都不用承受风险(B)A.正确B.错误13、中药的用药禁忌包括(ACDE)A.妊娠用药禁忌B.服药方法C.配伍禁忌D.证候禁忌E.服用时的饮食禁忌14、麻黄能使处于高温环境的人出汗(A),温热的刺激可使血管扩张,汗腺兴奋而出汗A.快而多B.慢但多C.快却少D.慢而少15、研究中药的合理用药的意义是(D)A.以确保中药临床用药安全有效B.阐述中药药性理论C.中药临床安全与有效的应用原则和方法D.对于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減少不良反应发生等16、《本草衍義》在合理用药方法上强调要(CDE)A.身高B.体重C.年龄老少D.体质强弱E.疾病新久17、中药知识、理论对疾病的认识,不同时期衡量标准是相同的(B)A.正确B.错误18、含汞类中药中毒导致的临床症状不包括的是:(D)A.汞为一种原浆毒,对人体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性作用,并能抑制多种酶的活性,引起中枢神经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B.汞化合物进入人体后,汞离子与酶蛋白的巯基结合,使酶失活,阻碍了细胞呼吸与正常代谢,损害各脏器功能C.高浓度的汞可穿过血-脑脊液屏障直接损害中枢神经,出现汞中毒性震颤D.可造成嘌呤代谢紊乱,阻碍血红蛋白合成,且可直接破坏红细胞和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导致贫血、溶血19、雷公藤多苷的使用禁忌不包括(C)A.心、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B.严重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患者禁用C.运动员禁用D.胃、十二指肠溃疡活动期患者禁用20、中药品质管理规范化的建立包括中药的(ABCDE)A.GAPB.GLPC.GCPD.GMPE.GSP21、《黄帝内经》根据药物的峻烈程度分级为(BCDE)四级A.微毒B.大毒C.常毒D.小毒E.无毒22、华佗再造丸使用注意事项不包括:(D)A.服药期间如有燥热感,可用白菊花蜜糖水送服,或减半服用,必要时暂停服用1~2天B.本品应按照药品说明书【用法用量】规定使用,不宜超量、长期用药C.运动员慎用D.平素脾胃虚弱、大便溏薄者慎用23、中药的耐药性和不良反应相对较少,意味着中药绝对安全(B)A.正确B.错误24、对有毒药物,曰:“药以治病,因毒为能”尤其是擅用(D)等有毒药物组成的配方A.陈皮、甘草B.枸杞、人参C.杏仁、人参D.附子、乌头25、对症治疗即通过中药治疗有消除或缓解患者自觉痛苦或临床体征的效用(A)A.正确B.错误26、在中药方面,对某些未被传统功效所归纳的,或与传统功效相悖的作用,应不予重视(B)B.错误27、中医的用药有较强的(B),如北方的张仲景多用温热药;至金元至明清南方寒涼派的医家擅用寒涼药A.季候性B.地域性C.时代性D.标准性28、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A)A.正确B.错误29、唐代甄權的《药性论》首创配伍禁忌(A)A.正确B.错误30、适当的给药途径应坚持能口服的不肌注,能肌注的不静滴的原则,防止滥用中药注射剂(A)A.正确31、在张仲景时代和以后的唐宋时代中擅用(A)A.温热药B.西药C.寒凉药D.滋补药32、处方点评是根据()的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进行评价(ABC)A.相关法规B.技术规范C.处方书写D.用药选择33.下列关于中药饮片处方的开具,描述正确的是(ACD)A.一般应当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B.有调剂、煎煮等特殊要求的应注明在药品右下方C.对炮制有特殊要求的,应在药品名称之前写明D.有配伍禁忌或超剂量使用时,应当在药品上方再次签名34、药学监护的目的包括(ABCD)A.发现潜在的用药问题B.解决实际发生的用药问题C.防止潜在的用药问题的发生D.发现实际存在的用药问题35、如在竞技性体育活动中滥用(C)作为兴奋剂A.附子B.陈皮C.麻黄D.茯苓36、七情中的相反是指(B)A.一药使另一药的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B.两药合用,会产生或增强不良反应C.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D.单味药就能发挥预期治疗效果37、《神农本草经》明确提出了药物(A)的概念A.有毒、无毒B.剂量C.辩证D.种类38、《神农本草经》包括了(BCDE)A.四性B.五味C.有毒无毒及随证的用药原則D.中药的临床应用E.使用注意39、中药知识、理论对疾病的认识,不同时期衡量标准是(C)A.相同的B.完善C.不同的D.提高40、在北方寒冷地区的感冒,用较大剂量的麻黄发汗(),在南方温热地区(A)A.合理、不合理B.合理、合理C.不合理、合理D.不合理、不合理41、《神农本草经》提出著名的治吐血三要,其中不包括(D)A.宜降气不宜降火B.宜行血不宜止血C.宜补肝不宜伐肝D.提高临床疗效42、运用中医药学系统的知识和理论为基础,指导(ABCD)地使用中药A.安全B.有效C.经济D.适当E.过度43、(D)是以讨论药物禁忌为主要内容的专题本草论著A.《中华本草》B.《中药志》C.《中药大辞典》D.《本草害利》。

2024年中成药的合理使用执业药师继续教育

2024年中成药的合理使用执业药师继续教育

2024年是中成药的合理使用方面的重要一年,以下是我对这一主题的一些观点。

中成药是指以中草药为主要原料,通过现代科技手段研制制成的药品,它以其独特的优势在临床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中成药的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药理作用,其合理使用成为一个复杂的问题。

首先,合理使用中成药需要确保其质量安全。

中成药的原料药多来自于天然植物,而植物药存在着质量不稳定的问题,如不同地区、生态环境、采收季节等的差异可能导致中草药的成分差异。

因此,在使用中成药时,药师需要确保选用的中成药品质可靠,且符合药典规定的质量标准,避免因质量问题给患者带来风险。

其次,合理使用中成药需要个体化的用药策略。

中成药具有兼顾治疗和调养的特点,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用药选择。

药师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体质等因素,结合中成药的适应证和禁忌症,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另外,合理使用中成药需要遵循“辨证施治”的原则。

中医药讲究辨证施治,即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病机,辨识疾病的证候,并据此选用相应的中成药进行治疗。

药师在使用中成药时,需要准确判断患者的证候类型,选择适用的中成药进行治疗,避免滥用中成药,确保治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此外,合理使用中成药还需要关注其药物安全性和耐受性。

中成药具有多成分的特点,其中一些成分可能具有一定的毒性和副作用。

药师需要注意药物的适应证、禁忌症、剂量和疗程等方面的指导,以确保患者在使用中成药时的安全性和耐受性,避免潜在的不良反应。

最后,合理使用中成药需要进行监测和评估。

药师应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用药方案,确保治疗的持续性和达到预期的效果。

此外,药师还应密切关注相关临床研究的进展,及时了解中成药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指导临床实践。

综上所述,合理使用中成药需要保证质量安全、个体化用药、辨证施治、药物安全和耐受性、监测和评估等多方面的考虑。

药师在工作中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积极参与继续教育,以提高对中成药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临床中药师在综合性医院合理用药中的价值

临床中药师在综合性医院合理用药中的价值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年 第17卷 第41期175投稿邮箱:zuixinyixue@·药事管理·临床中药师在综合性医院合理用药中的价值宋秀芬(内蒙古乌海市乌达区中心医院,内蒙古 乌海 016040)0 引言近几年来,中药的临床药学获得一定的发展和进步。

特别是中成药,在综合性医院中对患者的疾病治疗发挥重要的作用。

与西药治疗相比,患者使用中药后的不良反应相对比较轻,然而,需加强注意的是,这并不意味着中药以及中成药的治疗不会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1]。

而且,随着中药以及中成药治疗优势的逐渐凸显、中成药治疗种类的增多等,中药以及中成药的药物在综合性医院中不合理使用的情况逐渐增加,需引起重视[2]。

有鉴于此,本文拟对临床中药师在综合性医院合理用药中的价值进行一定的探讨与分析,作一综述,现报道如下。

1 在综合性医院中设置临床中药师的必要性目前,对综合性医院中的中成药的临床使用分析,临床治疗中有80-90%的中成药的处方是由西医师所开具的。

我国中医药管理局所制定的《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有明确的规定,对于中成药的临床应用需要辨证用药,并应辨病和辨证结合对患者用药。

然而,多数的西医师未接受中医相关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多是对患者进行辨病用药,因此,难以避免会出现不合理用药的情况。

所以,在综合性医院中设置临床中药师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临床中药师可对西医师进行一定的指导,促使其辩证应用中成药对患者进行治疗,并可以协助医师对患者给予用药知识的宣教,具有积极作用和意义[3]。

2 在综合性医院中开展临床中药师服务的工作模式2.1 综合性医院中成药的合理用药分析。

中成药在综合性医院的临床的总用药量中占有比较大的比例,并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而且,中成药用药的种类的连续性相对比较好,对患者的临床常用药的选择比较的集中。

多数医院科室的中成药的用药品种与其科室的疾病谱特征基本符合,不过,仍具有部分的中成药滥用和不合理使用的情况。

2024年执业药师之中药学专业一能力提升试卷B卷附答案

2024年执业药师之中药学专业一能力提升试卷B卷附答案

2024年执业药师之中药学专业一能力提升试卷B卷附答案单选题(共200题)1、蛇胆川贝散是A.倍散B.含液体成分的散剂C.单味药散剂D.含低共熔成分的散剂E.含毒性药的散剂【答案】 B2、某药材为深蓝色的粉末,或呈不规则多孔性团块,微有草腥气。

A.广东、浙江等地B.福建、河北等地C.云南西双版纳D.四川、贵州等地E.甘肃、青海等地【答案】 B3、(2021年真题)《中国药典》规定,以杜鹃素为指标成分的药材是A.葛根B.黄芩C.满山红D.银杏叶E.槐花【答案】 C4、根据吸附能力不同而分离的是A.吸附色谱B.离子交换色谱C.聚酰胺色谱D.分配色谱E.凝胶色谱【答案】 A5、鲜果横切成片,晒干或低温干燥A.山茱萸B.山楂C.薏苡仁D.木瓜E.枳壳【答案】 B6、有机磷农药残留量测定采用A.气相色谱法B.液相色谱法C.薄层色谱法D.比色法E.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答案】 A7、原料药物或适宜辅料制成的供临用前稀释后静脉滴注用的无菌浓溶液称为A.为纯净的水溶液B.注射用冻干制剂C.注射用浓溶液D.用于疾病诊断E.混悬型注射液【答案】 C8、附子中去甲乌药碱的强心作用机制是A.兴奋B受体B.促进Ca2+内流C.阻断M受体D.抑制Na+K+-ATP酶E.兴奋仅受体【答案】 A9、(2016年真题)何首乌蒸制后,致泻作用减弱的原因是()。

A.卵磷酸含量降低B.总氨基酸含量降低C.结合型蒽醌含量降低D.游离生物碱含量降低E.二苯乙烯苷含量降低【答案】 C10、药材山药来源于A.薯蓣科植物薯蓣B.豆科植物甘葛藤C.十字花科植物菘蓝D.薯蓣科植物山薯E.豆科植物野葛【答案】 A11、适用于急症治疗的丸剂是A.水丸B.水蜜丸C.小蜜丸D.滴丸E.浓缩丸【答案】 D12、地黄主产地是A.浙江B.福建C.河南D.吉林E.江苏【答案】 C13、《中国药典》规定检查千里光药材毒性成分限量的方法是A.高效液相-质谱法B.气-质联用法C.薄层色谱法D.高效液相色谱法E.气相色谱法【答案】 A14、可作为软胶囊填充的物料是A.药物油溶液B.药物水溶液C.药物丙酮溶液D.药物乙醇溶液E.药物的O/W型乳化剂【答案】 A15、团螵蛸的原动物是A.大刀螂B.小刀螂C.薄翅螳D.绿污斑螳E.巨斧螳螂【答案】 A16、金银花中抗菌的主要化学成分是A.木犀草素B.小檗碱C.大黄酸D.绿原酸E.丁香酸【答案】 D17、包装内一般附有滴管和吸球或其他量具的制剂是A.溶液剂B.滴剂C.乳剂D.混悬剂E.糖浆剂【答案】 B18、可水解鞣质为A.没食子酸鞣质和逆没食子酸鞣质B.复杂的多元酚类化合物C.酚酸与糖或多元醇以苷键或酯键结合而成化合物D.黄烷-3-醇的聚合物E.可水解鞣质和缩合鞣质【答案】 C19、呈类球形,表面橙红色或橙黄色,皱缩或较光滑的中药材是A.巴豆B.瓜蒌C.薏苡仁D.女贞子E.天仙子【答案】 B20、白芍主产地是A.浙江B.福建C.河南D.吉林E.江苏【答案】 A21、转化糖酶可水解A.α-葡萄糖苷键B.β-葡萄糖苷键C.α-去氧糖苷D.β-果糖苷键【答案】 D22、(2018年真题)《中国药典》规定橡胶贴膏应检查()A.软化点B.粒度C.耐热性D.赋形性E.溶出度【答案】 C23、分离生物碱混合物用A.大孔吸附树脂色谱B.聚酰胺吸附色谱C.离子交换色谱D.纤维素色谱E.凝胶色谱【答案】 C24、没药属于A.香树脂B.酯树脂C.油胶树脂D.油树脂【答案】 C25、二氢黄酮在碱液中变为橙黄色是由于转变成了下列何种产物A.黄铜B.二氢黄酮醇C.查尔酮D.异黄酮E.橙酮【答案】 C26、膏药常用的基质是()A.羊毛脂B.聚乙二醇C.红丹D.立德粉E.聚乙烯醇【答案】 C27、关于药物转运的一级动力学过程叙述错误的是A.药物在体内某部位的转运速度与该部位的药量或血药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B.次给药的血药浓度一时间曲线下面积与剂量成正比C.半衰期与剂量无关D.药物在体内某部位的转运速度与血药浓度的一次方成反比E.一次给药的尿排泄量与剂量成正比【答案】 D28、中药的酸水提取液碱化后用三氯甲烷萃取,三氯甲烷层再用酸水萃取,酸水层加碘-碘化钾试剂,能生成红棕色沉淀的是A.香豆素类B.黄酮类C.生物碱类D.木脂素类E.蒽醌类【答案】 C29、属于单环单萜的是A.薄荷酮B.龙脑C.香叶醇D.龙胆苦苷E.桃叶珊瑚苷【答案】 A30、姜炙后能缓和苦寒之性,并能增强止呕作用的药物是A.黄芩B.厚朴C.知母E.半夏【答案】 D31、地龙的药用部位是A.贝壳B.干燥分泌物C.角D.除去内脏的干燥体E.病理产物【答案】 D32、除另有规定外,直接口服或泡服的饮片,每109g不得检出的是A.霉菌B.沙门菌C.酵母菌D.需氧菌E.大肠埃希茵【答案】 B33、保和丸出自《丹溪心法》,由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组成。

探讨临床中药师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作用

探讨临床中药师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作用

探讨临床中药师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作用发表时间:2018-07-11T16:30:39.003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8年第05期作者:张阳[导读] 本文就临床治疗阶段中药师在合理用药方面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哈药集团哈尔滨人民同泰医药连锁店 150000【摘要】为了保证临床方治疗阶段中药用药的合理性,需要中药师能认识到使用中药在临床方面的重要性以及潜在的隐患,并能结合实际的临床阶段中药用药需要进行合理用药管理。

本文就临床治疗阶段中药师在合理用药方面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临床;中药师;合理用药;作用在居民个人生活水平提升、医药领域药品种类丰富化的当代,患者对于药品使用方面的合理性以及安全性均有提升,需要医疗人员做好合理用药方面的工作。

但在实际的用药管理中仍存在着不足,不但未能对患者的疾病进行有效治疗,甚至可能会影响到患者个人健康安全。

而中药的组成成分以及加工方式更难以确定,这就需要中药师能强化临床用药的水平,保证临床用药具有较高的合理性。

1临床方面中药合理用药分析1.1合理用药具体概念分析医疗药品是对人们疾病进行治疗的关键,需要能保证用药的安全性以及合理性。

而在合理用药理念的不断完善下,合理用药具体概念也越发的清晰,也就是要保证用药阶段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使患者的疾病能得到有效的治疗。

在当前临床阶段的用药环节中,有着多种形式的治疗方式,通常会将治疗方式划分为对因治疗方式以及对症治疗方式两种类型,这两种治疗方式有所差别,需要以及实际情况为基础进行选择。

而合理用药方面最为基本的需要就是对症下药,通过给药剂量控制、给药时间间隔控制、药品经济价格的合理化来最终实现药品用药的合理化。

不用人对于不同药物所产生的反应差异较大,药师在实际用药的阶段中也要能注意到不同类型药品的特点,避免药品的副作用对于药品用药的安全性造成影响。

尤其是对于洋地黄苷类型的药品,要能格外的加以重视,避免由于药品使用方面问题而影响到用药的安全性。

中药的临床合理用药与药学监护

中药的临床合理用药与药学监护
中药的临床合理用药是指在中药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使用药物。伴随着中医理论的传承与发展,中药的应用也 在探索中逐步走向成熟。近年来,随着中药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中药临床合理用药越来越受到重视,促进中药临床合理用药与中医中药 自身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中药的临床合理用药 中药的临床合理用药是运用中医学的综合知识及管理学知识指导用药,在充分了解疾病和药物的基础上,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地 使用药物,即在中医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合理组方用于患者,以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的目的。 我国对中药的使用虽然总结了系统的理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临床上仍有医生用药不当,病人对中药治疗的不依从性,药物本身 的来源、炮制加工、制剂方法、配伍、给药途径、剂型以及中西药物联合应用不当等、都会引起药物的不良反应,有些甚至很严重。因 此,加强中药的合理用药是十分必要的。 2中药的药学监护 药学监护是提供负责的药物治疗,目的在于实现改善病人生活质量的既定结果。这些结果包括: 2.1.1治愈疾病; 2.1.2消除或减轻症状; 2.1.3阻止或延缓疾病进程; 2.1.4防止疾病或症状发生。 2.2药师通过与病人和其他专业人员合作,设计治疗计划,其执行和监测将会对病人产生特殊的治疗效果。它包括3种功能: 2.2.1发现潜在的或实际存在的用药问题; 2.2.2解决实际发生的用药问题 2.2.3防止潜在的用药问题发生。药师直接对病人负责药物有关的监护,目的是改善病人生活质量”,药师要承担起监督、执行、保护 病人用药安全和有效的社会责任。 药学监护将促进药物的合理使用,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能够预防某些药源性疾病的发生;病人的疾病得以治 愈,病症得到消除或减轻,从而达到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的根本目的。 中医用药讲求辨证施治,其实质即为个体化给药,与临床药学的核心内容合理用药是一致的。目前中药临床用药存在着超剂量、不规 律用药导致不良反应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根据病情制定科学合理的给药方案,及时发现问题,调整用药,即将药学监护应用于中药合理 用药是必然可行的。 3中药临床合理用药与药学监护 为促进中药走向国际,走向现代化,发展祖国中医药理论,更应加强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监管。中药临床合理用药与药学监护的有机 结合将进一步深化临床药学的工作内容。 3.1方法得当,强调规范操作中药炮制的临床意义主要在于保证中药的质量,是中医临床辨证施治的重要手段,掌握各种不同炮制品的 效用差异,是中药合理用药的必要前提,是临床治疗药到病除的根本保证。药师是实施药学监护的主体,应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有效地 监督炮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更好地实施药学监护。 3.2辨证施治,方精药专,用量准确中医治病应辨证论治,临床用药要根据病情而言。诊断正确而用药不当,不但达不到预期目的,有 时还会引起不良反应和药源性 疾病,必须引起医药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大方、大剂量是临床普遍存在的现象。处方用药取效并不是与所用 药量成正比,而是和辨证是否准确、治法是否得当、用药是否合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处方用药的规律有其传统性,临床用药都应遵循规定 剂量。当然,医师可以因病情轻重、病势缓急、 病程长短、病人体质强弱、发病季节不同酌 情增减用量,但剂量的确定一定要适中,以安 全有效为目的。因此传承中医治病理论,对证用药,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基础上合理组方,是合理应用中药的基础。同时,药师应对中医 师在处方开药时进行监督,相互配合,共同协商,更好地实施药学监护,加强中药临床合理用药。 3.3药物之间配伍以及联合应用要得当、合理,注意用药禁忌药物之间的配伍联合应用临床上经常可以见到,主要有西药之间的配伍、 中药之间的配伍、中药与西药之间的配伍等。药物之间配伍联合应用得当,则功效倍增;应用不当,不但无效,反而可能使病情加重,甚 至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中药的联用,功效相似药物的合用,特别是几种含有有毒成分的中成药联合应用时,应注意有毒成分的增量和蓄 积。中西药联合应用,不但能减轻西药的不良反应,还能增强西药的疗效,但中药的化学成分复杂,有着多方面的治疗作用,在临床使用 中药的过程中应特别注意。药物之间的配伍及联合应用有其优势又有其弊端,因此应用要得当、合理。如清开灵与青霉素联合静脉滴注可 引起休克、复方丹参与右旋糖酐配伍使用可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如果没有特殊要求,中药注射液应尽量单独使用,不应与其它药物联用。 药师应运用其专业知识并借鉴医师的临床实践经验审核药物的配伍联用,避免药源性疾病及不良反应的发生,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 3.4煎煮方法科学规范历代医家对汤剂的煎服法都十分重视。但是随着中药现代化的发展,中药有效成分被提取分离,药理效用被证 实,古代积累的用药煎煮方法大多数科学合理,但也有不尽完善之处,可能产生毒副作用,因此要强调煎煮方法的科学合理。大部分病人 对中药的用法、煎法不清楚。药学监护过程中要求药师对煎煮过程进行有效监督,要求医师处方规范,做好医嘱,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 生。中药只有在中医药学的辨证论治与整体观念指导下,应用规范的煎法,多样的服法,科学地择时,并合理协调好药物与饮食之间的相 互作用,才能获得预期的疗效。这些与现代医药学的药学监护学在理论与实践中都是一致的。 3.5对证用药中医用药必须综合疾病分型、人体差异、气候变化、药物功效等诸方面因素,所以往往会出现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现 象。个体差异特别是过敏体质患者,对药物的敏感性强,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等情况制定相应的给药剂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届全国医院药剂科建设与管理学术研讨会
充分发挥中药师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主导作用
陈子玲(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西院药学部,济南250011)
随着社会医疗秩序深化改革,医院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如何发挥中药师的才智;如何深入研究探讨临床药学在合理用药及治疗中的作用;如何与医师协作进一步搞好科研攻关至关重要。

现就中药师在临床合理用药与医疗中的主导作用浅淡如下。

1 明确中药师在工作范围应尽职尽责完成各项工作
首先,中药师主要保证及时提供临床所需要的质量可靠的药物,达到有效、安全、稳定,介绍药品知识和临床使用情况,推荐新药和优质高效的药品,做好监督和指导科室及病区药品的合理使用及管理工作,特别是严格麻醉、剧毒、精神药品和贵重药品的管理。

完成上级药师和科室交给的各项任务,收集临床中反馈有关药品信息,参与临床医、教、研工作,同时,改善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2 充分发挥中药师在处方调配中的主导作用
中药调剂工作是药品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也是较易发生差错的工作,要求中药师认真审方,杜绝漏洞,保证发药准确,无误。

在调配时要重视处方药味、剂量,不得擅自加减或代用,要严格剂量,不可估量“抓药”,以免影响疗效或产生其他弊端。

发药窗口,要由具有中药师级以上职称的人员认真逐项复核和负责有双签字。

此外,中药师在调配处方时还要认真执行处方中的脚注,做好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冲服等事宜,向患者详述煎服方法,保证医嘱的准确实现。

3 协助临床合理用药
中医用药是根据中医基础理论和病证,按照理法方药的原则,选择适当的药物配伍使用,以增加疗效或在增加疗效的同时减低毒副作用。

像全蝎配蜈蚣能增加抗惊厥作用单服则效果均不显著;槟榔、草果可抗常山恶心呕吐的副作用,充分发挥常山的抗疟效果等,可是中药配伍不当,也会带来各种不利影响。

如知母、人参都有降血糖作用,二者合用却有拮抗作用且随着人参用量增加,降血糖作用递减或消失,中药师参与临床,向医师提供合理的给药方案,会使配伍更加合理、安全、有效。

·122·
大会论文
4 注重中成药与西药的合理调配
作为医务工作者特别是窗口处药师的调配人员对中成药的主要成分及西药的相互作用必须有所了解,从而保证合理的调配,如发汗解表的中药制剂不宜与解热镇痛药合用,以防发汗过甚、大汗淋漓、甚至虚脱,出现严重的副反应,我们在门诊的调配中经常发现一些患者既服感冒清、小柴胡汤又服速效感冒胶囊,而感冒清与速效片成分基本相似都含有一定的扑热息痛,数药同服,剂量必然超大,这对患者,特别是儿童患者是不利的,能引起大量出汗、虚脱、甚至引起对肝脏的损伤。

再如含金银花、鱼腥草等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的药物,不能与活菌制剂合用,以避免降低乳酸菌的活性。

5 参与临床研究协作提高药物质量
药师参与临床,就能更好地检查药品质量,杜绝劣质药品会混入,按照三级标准的要求,监督中药饮片加工炮制质量,还可根据病情及药物性质,确定汤剂煎煮时间,制订合理的服药次数和间隔时间。

因为中药师对本单位中药材的品种、规格、产地、数量等情况较为熟悉,可随时为医生当好参谋,从而提高临床医疗效果。

前不久,我与临床医师共同研制“千金回春散”对治疗阳痿、早泄、性功能减退均获满意疗效,在方剂中炙远志、蛇床子、蜂房、浮萍、五倍子、石菖蒲、丁香、炮附子、木鳖子及冰片等药物。

它们制成什么剂型并如何提取有效成分进行探讨,经过对绝大多数药物分析,决定初步混合制成粉末水煎薰洗外敷。

经临床验证效果显著,尽管如此,但对患者有一定刺激性,使用不方便,为此,我们又进一步改进,由于绝大多数药物含有芳香或挥发性有效成分,所以在经粉碎、萃取、蒸馏提取有效成分后加入透明质酸制成油剂,这样不仅增加了润滑作用,减少局部刺激性,使用也较方便,深受患者欢迎。

6 中药师应有对传统制剂不断更新意识
我院自制中成药由来已久,已有60余种,涉及片剂、散剂、合剂、流浸膏剂、袋炮剂等,经过临床验证均符合药典用药标准。

我认为对某些制剂疗效确切、性能稳定的要保留;对个别制剂疗效低与临床用药重复的要不断改进。

生产中药制剂为重点,优先配置临床需要、安全有效的传统制剂及中药新的品种、新剂型、医药部门不供应或供应不足的制剂。

在我院收治的住院病人中,有的靠传统的内病外治方法,如解毒洗药、活血止痛散及药汁内服药渣外敷。

这些在治疗外伤、溃疡、痛肿、疱毒及妇科疾病等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

但是就其活血通络、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作用达到
·123·
第四届全国医院药剂科建设与管理学术研讨会
了多高的疗效还是个未知数。

当然,病情轻重不同治疗程度也不同,这里固然有多方面影响因素,但是煎煮浓度低,透皮吸收差,成本较高,用药不便,这些问题还有待通过临床验证之后对药物的使用方式方法加以改进。

7 积极收集中药情报资料提供咨询服务
中药情报工作是开展临床药学必不可少的基础。

我院从1992年开始成立了中药情报室,积极收集药学资料及报纸杂志中有关药学知识,及时进行整理、汇编,定期发到临床各科室,使全院医务人员知道新药、新剂型的发展动态,掌握合理用药,情报室最早还每季度出一期《临床药学通讯》,及时报道中西药的毒副作用以及我院用药存在的不合理情况,并加以分析,提高我院医师合理用药水平,很受医务人员欢迎。

总之,作为中药师不仅要做好本职业务工作和掌握专业理论功底,还要多参加社会医疗机构实践,把握社会药品市场的脉搏,时时处处以“药品质量”为第一,担负起“药品卫士”责任。

努力汲取先进药学科学管理技术,为把自己培养成全面发展的现代新型药剂人才而努力奋斗。

·1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