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害虫地下害虫填空题地下害虫危害特点栖
林木常见虫害的识别与防治—地下害虫的识别与防治

磷乳油1 000倍液;也可用50%锌硫磷乳油1 000倍液喷浇苗间及根际附近的土壤
蛴螬(金龟甲幼虫)
【为害情况】
金龟甲幼虫(蛴 螬)取食植物根茎,成 虫食叶
【形态特征】 图
示
(三)生活习性
1年1代,以成、幼虫在土中越冬。1、 2 龄幼虫多出现在7、8月份,9月份后大部 分为3龄幼虫,幼虫一般在清晨和黄昏爬到 表层为害。5-6月上旬化蛹。
地老虎类(地蚕)
(一)为害情况 鳞翅目,夜蛾科;以幼虫咬断苗部,
并把苗拖入穴中取食,造成缺苗断垄。 (二)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21-23mm,前翅有肾形、
锲形、形纹,后翅灰白色,无斑纹。 幼虫:圆筒形,体长30-40mm ,黑褐
色,每体节上有2对毛片,前小后大,腹末有 一对深褐色纹
蛹:深褐色,尾棘2根 卵:扁圆形,暗色
食性:(特殊) (四)土栖白蚁主巢寻找方法(4-6月) 1、分飞孔突。 2、鸡丛菌。 3、蚁路。 (五)控制技术 1、消灭蚁巢 人工挖巢(目的:擒捉蚁王、蚁后,消灭蚁患);熏 烟灭蚁(主道);灌泥浆灭蚁(水泥)。
2、灭蚁灵喷杀 (1)对于找到其活动场所。 (2)找不到其活动场所: 挖诱杀坑(40×30cm),桉树皮+洗米水+盖松土 (一星期后检查)主巢长炭棒菌、鹿角菌即可。 3、灯光诱杀有翅蚁(4-6月) 4、苗期受害可用药剂淋根或土壤处理
地下(根部及苗圃)害虫防治
• 地下害虫的常见类群及危害发生特点:
• 地下害虫的危害发生特点:
• 1、潜入地下,营隐蔽生活。 • 2、多夜间活动危害,咬食根茎或叶、梢。 • 3、受土壤特性影响较大,在土层中的分布
随季节变化而变化。
地下害虫主要类群及其控制技术类害虫以成 虫、若虫咬食根部及地面幼苗茎,也常食播下 的种子,在土中做虫道,使幼苗根与土分离, 造成苗枯死。我国南北方均可发生,南方种类 为东方(非洲)蝼蛄,北方种类为华北蝼蛄。 • 主要形态识别特征
园林植物地下害虫的危害种类与综合防治

园林植物地下害虫的危害种类与综合防治地下害虫是指在土中生活,危害植物根部、近土表主茎及其它部位的一类害虫,主要有蝼蛄、蛴螬、地老虎等。
这类害虫种类繁多,危害寄主广,都以幼虫危害。
它们主要取食园林植物的种子、根、茎、块根、块茎、幼苗、嫩叶及生长点等,常常造成缺苗、断垄或使幼苗生长不良。
由于它们分布广,食性杂,危害严重且隐蔽,并混合发生,如果疏忽大意,将会造成严重损失。
一、园林植物地下害虫的种类、危害特点及发生规律1、蝼蛄蝼蛄为直翅目,蝼蛄科。
俗称土狗子。
以成虫和若虫在土壤中开掘隧道,咬食幼苗根和茎,使幼苗干枯死亡,食性杂,能危害多种园林植物,也是危害草坪的主要害虫。
蝼蛄以成虫或若虫在地下越冬。
清明后上升到地表活动,在洞口可顶起一小虚土堆。
5月上旬至6月中旬是蝼蛄最活跃的时期,也是第一次为害高峰期。
6月下旬至8月下旬,天气炎热,转入地下活动,6—7月为产卵盛期。
9月份气温下降,再次上升到地表,形成第二次为害高峰。
10月中旬以后,陆续钻入深层土中越冬。
蝼蛄昼伏夜出,以夜间9—11时活动最盛,特别在高温、高湿、闷热、雨后的夜晚,大量出土活动。
早春或晚秋因气候凉爽,仅在表土层活动,不到地面上,在炎热的中午常潜至深土层。
蝼蛄具趋光性,并对香甜物质,如半熟的谷子、炒香的豆饼、麦麸以及未腐熟的有机肥,具有强烈趋性。
成、若虫均喜松软潮湿的壤土或沙壤土,温度过高或过低时,则潜入深层土中。
2、蛴螬蛴螬是鞘翅目金龟子总科幼虫的总称,体白色,呈“C”状,俗称土蚕。
植食性蛴螬专门取食园林植物根茎部,引起植株萎蔫而死,它也是危害草坪的主要害虫。
蛴螬一年发生一代,终生栖居土中,以幼虫越冬,一般土温在17℃以上,蛴螬开始活动,日平均气温在20℃左右时,为害最盛。
盛夏地温太高,蛴螬的活动量稍减,中秋前后又是一个为害高峰。
当日均气温低于12℃时,蛴螬的活动下移,随着气温不断降低,蛴螬开始冬眠。
因此蛴螬对苗圃的为害主要是春秋两季最重。
地下害虫的生态特性与防治

不同种类的地下害虫有不同的 生命周期,有些种类可能只有 2-3个月,而有些种类则可能长 达数年。
地下害虫的生命周期也会受到 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和湿 度等。
地下害虫的繁殖方式
地下害虫通常通过雌雄交配的方式繁 殖,雌虫将卵产在土壤中,孵化出幼 虫。
地下害虫的繁殖方式也会受到环境因 素的影响,如食物来源和种群密度等 。
案例三:化学药剂对地下害虫的控制效果
防治措施
采用化学药剂对地下害虫进行防治。
防治效果
化学药剂对地下害虫的控制效果明显,短时间内可显著降低害虫数 量。
经验教训
长期使用化学药剂会导致害虫产生抗药性,同时对环境和生态造成负 面影响。因此,应注重合理使用化学药剂,避免过量使用和滥用。
THANKS
感谢观看
综合防治策略的制定与实施
综合评估
对不同防治方法的优缺点进行综合评估,制定适合当 地情况的防治策略。
生态调控
通过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壤肥力等方式,提高植物 的抗虫性。
农业防治
合理轮作、深耕等农业措施,减少地下害虫的生存空 间和食物来源。
05
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地区地下害虫的防治实践
01 02
防治措施
地下害虫的分布与危害
分布
地下害虫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尤其在气候温暖、湿润的地区更为常见。
危害
地下害虫主要危害农作物的根系,导致植株萎蔫、生长受阻,严重时甚至死亡 。
地下害虫的生态位与习性
生态位
地下害虫在土壤生态系统中占据了关 键位置,它们以植物根系为食,对土 壤肥力、植物生长产生重要影响。
习性
地下害虫通常在夜间活动,以寻找和 取食植物根部。它们具有趋湿、趋暗 、避风的习性,常常在土壤表层或近 地表处活动。
园林植物常见地下害虫及防治!

园林植物常见地下害虫及防治!地下害虫是园林绿地害虫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这类害虫通常在土中栖息,危害时间长,且发生初期难以观察,给草坪及苗木带来严重的损失,其常见种类及防治措施如下!【1】地下害虫的发生特点:1、地下害虫具有种类多,分布广,食性杂,隐蔽性强、为害重的特点。
2、发生种类因地而异,一般以旱作地区普遍发生,植物等受害后轻者萎蔫,生长迟缓,重者干枯而死。
3、其为害多集中在春、秋两季,主要以咀嚼式口器为害种子、幼苗、根部、根际处、幼苗叶片等,对播种、扦插、分株等繁殖的树木、花卉、草坪等植物成株危害性大。
【2】园林中常见的地下害虫:1、蛴螬:蛴螬是金龟子的幼虫,有植食性、粪食性、腐食性三类,其中植食性蛴螬较为广泛,危害多种草坪和花卉苗木,喜食刚播种的种子、根、茎以及幼苗,特点是断口比较整齐,植株枯萎死亡,喜欢生活在土壤疏松、含沙量高的地下,通常在春季和夏末秋初两季发生危害,尤其阴雨连绵的天气,危害猖獗。
2、蝼蛄:蝼蛄在地下咬食刚播下的草种或发芽的种子,并取食嫩茎和根。
为害特点是咬成乱麻状,同时蝼蛄在地表层活动,形成隧道,使幼苗根与土壤分离,造成小苗枯萎死亡。
三年1代,以成虫或较大的若虫在土穴内越冬,第二年4、5月开始活动危害。
3、金针虫:金针虫是叩头虫的幼虫,长期生活于土壤中,主要以植物种子、根系、茎基部为食,危害特点是将幼根、茎咬成小孔,还能蛀入块茎和块根危害,造成死苗、缺苗。
4、地老虎:地老虎种类很多,均以幼虫为害,成虫蜕变成蛾。
幼虫食性很杂,可危害多种草类及林木苗圃等植物,属于典型的昼伏夜出型地下害虫,特点是将茎基部咬断,造成严重缺苗。
5、蚯蚓:近几年来,草坪中蚯蚓泛滥也让许多养护朋友头疼,这种有益生物一旦数量超过一定限度便会损伤草根,阴雨天它翻出来的土壤覆盖草坪会造成腐烂,另外,蚯蚓也吃土壤中的养分,在干旱季节,蚯蚓会引起草坪的局部枯萎,甚至退化,因而破坏草坪整体景观。
6、白蚁:白蚁常以植物性纤维素及其制品为主食,通常对经济作物甘蔗危害严重,除此以外,还往往危害树木,破坏房屋建筑、江河堤坝。
地下害虫

地下害虫:一生或一生中某个阶段生活在土壤中为害植物地下部分、种子、幼苗或近土表主茎的杂食性昆虫。
1.蛴螬:金龟子的幼虫,取食作物的幼根、茎的地下部分,常将根部咬伤或咬断,危害特点是断口比较整齐,使幼苗枯萎死亡,大豆、甜菜、高粱受害较重。
2.金针虫:是叩头虫的幼虫,危害小麦、玉米、高粱、马铃薯等,咬食种子、胚芽、根茎,危害特点是将幼根茎食成小孔,致使死苗、缺苗或引起块茎腐烂。
3.蝼蛄:在地下咬食刚播下的种子或发芽的种子,并取食嫩茎、根,危害特点是咬成乱麻状,同时蝼蛄在地表层活动,形成隧道,使幼苗根与土壤分离,造成幼苗凋枯死亡,谷子受害较重。
4.地老虎:幼虫食性很杂,危害大豆、玉米、蔬菜等多种作物,白天潜伏土中,夜晚出土危害,危害特点是将茎基部咬断,常造成作物严重缺苗断条,甚至毁种。
其次还有根蛆、根蝽、根蚜、拟地甲、蟋蟀、根蚧、根叶甲、根天牛、根象甲和白蚁等。
地下害虫的主要种类、发生特点和防治方法

地下害虫的主要种类、发生特点和防治方法我国已知地下害虫达320余种,分属于昆虫纲的8目32科,主要包括蛴螬、金针虫、地老虎、蝼蛄、根蚜、根蛆、根象甲、根叶甲、蟋蟀、白蚁等10多类,以蛴螬、金针虫、蝼蛄、地老虎四类为主,发生面积广,为害程度重,是地下害虫中常发性,灾害性类群。
一、常见的地下害虫1.蛴螬俗称土蚕、地漏子、属鞘翅目是金龟甲总科幼虫的通称,为地下害虫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为害最重的一大类群,期中常见的有大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暗黑鳃金龟。
蛴螬食性很杂,主要为害小米、高粱、麦类、豆类、花生、甜菜、棉花等大田作物和蔬菜果树的种子、幼苗及根茎,咬食种子或咬断幼苗的根、茎,轻则引起缺苗、断垄,重则毁种绝收,不但造成减产,咬食后病菌容易侵入。
成虫于傍晚出土活动,20—21时活动最盛,22时以后逐渐减少,具弱超光性,一般灯下诱到的虫量仅占田间实际虫量的0.2%左右,具有假死性,受振动或惊忧即坠地假死,飞翔力弱,活动范围以虫源地为主,主要集中在田边、沟边或地头等非耕地,喜食杨树、大豆、花生等作物的叶片,其将卵产在这些树木附近田块或耕地内,单雌产卵在32—188粒,平均102粒,散产于土壤6—15深入,每次产卵3—5粒,多者10余粒,相互靠近,在田间呈粒心分布。
幼虫有3个龄期,全部在土壤中度过,随着一年四季土壤温度的变化而上下潜移,3龄幼虫历期最长是主要危害虫期。
2.金针虫金针虫俗称节节虫、铁丝虫、成虫俗称叩头虫属称鞘目,叩甲科幼虫的通称,我国记载600—700种,但我区农田常见种类主要有4种,即沟金针虫、细胸金针虫、褐纹金针虫、宽背金针虫,其中以沟金针虫发生为害最为严重。
金针虫的为害特点和为害状:金针虫的成虫在地面以上活动时间不长,只能吃一些禾谷类和豆类等作物的嫩叶,为害不那么严重;而其长期生活在土壤中,可以为害玉米、麦类、甜类、棉花、豆类及各种蔬菜和林木幼苗等。
咬食播下的种子、食害胚乳,使之不能发芽;咬食幼苗须根,主根或茎地下部分,使生长不良甚至枯死,一般受害苗主根很少被咬断,被害部不整齐而呈丝状,这是金针虫为害后造成的典型为害状,此外,还能蛀入块茎或块根,有利于病原菌的侵入而引起腐烂。
地下害虫的危害特点与防治办法【园林管理】

地下害虫的危害特点与防治办法地下害虫是指在土中生活危害植物根部、近土表主茎及其他部位的害虫,主要有蛴螬、蝼蛄、地老虎和金针虫等。
这类害虫种类多,分布广,食性杂,主要取食园林植物的种子、根、茎、块根、块茎、幼苗、嫩叶及生长点等,危害严重且隐蔽,并混合发生,若疏忽大意,即会给园林植物及草坪带来严重的危害。
主要种类及其危害蛴螬:金龟子类幼虫的统称,是草坪、花卉、树木的主要害虫。
多危害植物的根、茎,轻者根茎部分被咬食,影响植株生长;重者将根茎皮层吃光或环食土表下的主茎皮层,使植株死亡。
4-9月份危害,尤以6月下旬至7月上旬、8月中旬至9月上旬危害最重。
尤其阴雨连绵的天气,危害猖獗。
冬季低温和夏季高温蛴螬在深土层越冬和越夏。
蝼蛄:蝼蛄以成虫和若虫在土壤中开掘隧道,拱出条条隧道,所过之处,根茎全被切断,咬食幼苗根和茎,使幼苗干枯死亡。
食性杂,能危害多种园林植物。
3月下旬至4月上旬,随着地温升高,蝼蛄开始活动, 8月底至10月初,又是一个危害高峰,多在表土层或地下活动,特别是在高温、高湿、闷热、雨后的夜晚活动最频繁。
地老虎:地老虎俗称地蚕、切根虫,多群集于叶片和茎上,危害极大,可使草坪和苗圃成片空秃。
白天潜伏于土表,夜间出土危害,咬断幼苗根茎或咬食未出土的幼苗。
食性杂,不但危害花卉苗木,还大量危害农作物。
危害盛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中旬,7月中旬出现新一代幼虫,成虫通常昼伏夜出,幼虫取食草的下部。
金针虫:食性杂,可危害多种植物,主要咬食植株的根、嫩茎和刚发芽的种子,多在草坪和苗圃作物上造成危害。
在草坪上的危害主要为取食草根和蛀入地下肉质茎,使根部逐步受损,形成斑块,造成枯萎斑,以致草坪草死亡。
金针虫有随土壤温度垂直活动的习性。
春秋在表土层活动危害,夏冬迁居至土壤24厘米深处。
春秋危害重,夏季轻。
综合防治方法1、黑光灯诱杀:利用成虫的趋光性,在其盛发期用黑光灯或黑绿单管双光灯(发出一半黑光一半绿光)诱杀成虫。
2、毒饵诱杀:用“地虫净”拌入半熟或炒香的饵料(麦麸、米糠等)中作毒饵,傍晚均匀撒于苗床上。
地下害虫

八字地老虎
胸腹部背面有 稻八字形黑斑, 以腹部8、9节 的最明显。
后胸至第三腹 节有不明显的 小刻点。腹部 末端着生钩形 刺2对。(前2
小地老虎发生规律 在我国南方一年发生6~7代,四川4-5代,雅安3代。无论 田间发生多少代,大多地区每年都以第一代幼虫发生量最大, 危害春播作物最重。根据今年各地调查和标记回收表明,该 虫是一迁飞性害虫。 一般以幼虫和蛹在土中越冬。四川可以幼虫、蛹和成虫越 冬。但数量少,与次年春季越冬代成虫发生量很大的情况极 不相称。 重庆越冬代成虫最早于2月上、中旬出现,最迟4月中、下 旬,常3月中下旬盛发。
四川第一代幼虫在3月中旬开始危害,最迟5月中旬,以4 月中、下旬最烈。在重庆,第以代幼虫于5月初开始化蛹,5 月中旬后进入化蛹盛期,第2代幼虫发生于6月中旬至7月下旬, 一般虫口很少,第2代以后,田间虫口极少,对生产未见造成 损失。
小地老虎生活习性
成虫白天潜伏 ,夜出活动 。成虫飞翔能力很强, 具有远距离迁飞能力,累计飞行可达34~65小时,飞
2.发生量预测(目前无完善的测报方法)
2.1虫源 越冬代成虫蛾量大,特别是下/3-中/4蛾量和雌蛾比 例较常年平均显著增加,则可构成大发生或严重发生的虫源 基数。 2.2气候 第一代卵孵盛期,雨水协调或偏少,无大雨或低温, 利于发生,若虫源大,则可能大发生。
地老虎类防治技术 1. 农业防治。翻耕晒田;做好田间清洁卫生,清除田边杂 草;水旱轮作,或结合苗期灌水,能有效控制该虫的发生。 2. 诱杀及人工捕杀。在成虫盛发期,利用黑光灯或糖醋液 进行诱杀;在高龄幼虫盛发期,每天早晨扒开松土捕杀幼 虫;用新鲜泡桐叶、莴苣或烟叶,用水浸泡后,于幼虫盛 发期的傍晚放人菜田内,次日清晨翻开叶片进行人工捕捉。 也可采用鲜草或菜叶400—450kg/hm2,在菜田内撒成小堆诱 集捕捉。 3.性诱剂应用。一般掌握在成虫始盛期开始,利用每枚含70 微克性信息素的小地老虎人工合成性诱剂(江苏省金坛激 素研究所生产),按8个/hm2诱捕器计,把制作好的诱捕器 用三角架支撑在田间,距地面约1米高。一般10天更换一次 诱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森林害虫第一节地下害虫一、填空题1.地下害虫危害特点:栖居于______,取食刚发芽的______或苗木的______、______及______。
**2.苗圃地下害虫的发生,与土壤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所在地周围农作物、林木、杂灌木等都有密切关系。
例如地老虎喜欢在湿润的粘土地发生;沙土地蝼蛄较多;施用未经腐熟的厩肥,或在林间空地、果园附近建圃,蛴螬必然严重。
**3.我国蝼蛄类分布有4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4.蝼蛄的食性很________,成、若虫除危害多种苗木根的______,还能危害多种______、______和______。
*5.华北蝼蛄的若虫______龄,完成1个世代需______年左右。
*6.东方蝼蛄若虫______龄,在南方地区1年完成______代,在北方地区______年完成1代,以在土中越冬。
*7.蝼蛄在北方活动分______个阶段: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蝼蛄昼伏夜出,________很强、对香甜物质特别________,对马粪等腐烂__________也有趋性,趋__________。
*9.蛴螬危害特点:在苗圃及幼林地危害幼苗的______,除咬食______和______外,还能将______剥食尽,造成___ _ __。
*10.金龟子生活史一般都较长,多数最少需经过______年才能完成______代,以______在______越冬。
成虫日出或昼伏夜出,夜出性种类往往具______,通常有假死性。
**11.地老虎俗称______、______,危害幼嫩植物,从地表处切断______。
主要有_____地老虎、_____地老虎、_____地老虎3种。
_____地老虎最重要,分布最广。
**12.小地老虎习性:1-2龄______危害,3龄以后______;幼虫性凶暴,行动敏捷,老熟幼虫有______;______、______易发生,______多易发生。
**13.苗圃地下害虫主要有______类、______类、地老虎类、金针虫类和蟋蟀类等。
*14.金龟子类的幼虫通称______,类型为,属于______目的昆虫。
*15.白蚁属于等翅目昆虫,分为栖、栖和土木栖三大类。
*16.铜绿金龟子幼虫主要危害苗木根系,一般在从土中较深处爬到表层取食。
**17.小青花金龟成虫取食寄主植物的______、______,幼虫在土中取食根茎。
**18.东北大黑金龟子主要是幼虫取食苗木的,导致苗床缺苗断垄现象,受害苗木呈状枯萎、死亡。
***19.东北大黑金龟子一般年完成1代,以在地下越冬。
**20.苹毛丽金龟一般一年发生代,以在土壤中越冬。
**21.苹毛丽金龟一般4月下旬为产卵盛期,卵多产在丰富的树木或果树根部附近的。
***22.黑绒鳃金龟成虫体色,被色绒毛。
**23.黑绒鳃金龟成虫一般月开始产卵,卵多产于cm深的土壤中。
**24.明亮长脚金龟主要分布于省,以危害灌木林,将叶片咬成孔洞、缺刻或食光。
**25.明亮长脚金龟一年发生1代,以在离地表cm以下的土内越冬。
**26.东方蝼蛄属于目科昆虫。
*27.蛴螬危害幼苗根茎部,造成的伤口较。
**28.蝼蛄危害幼苗根茎部,咬食的切口。
**29.用鲜草或鲜马粪加入杀虫剂可以诱杀的地下害虫是。
*30.用药剂浸泡的杨、柳枝条可以诱杀的地下害虫是。
*31.蛴螬身体在地下一般呈______形弯曲,有______对胸足。
**32.小地老虎成虫对糖、醋、蜜、酒等香、甜物质特别嗜好,故可利用糖醋液_______。
*33.为预防地下害虫发生,使用的有机肥一定要充分。
*34.防治地下害虫常用的杀虫剂是。
*35.蝼蛄在苗床活动时可以在土壤表层开掘纵横交错的隧道,使幼苗的与脱离而死,造成缺苗断垄。
***36.用辛硫磷颗粒剂与细土拌匀制成毒土主要用于防治害虫。
*37.非洲蝼蛄在北方_ 年完成1代。
**38.地老虎类属于目、科昆虫。
*39.金针虫危害主要在、两季。
*40.小地老虎在我国一年发生至7代。
*41.蛴螬体呈________色,头色。
*42.金龟子科区别其它科的主要特点是触角。
*43.华北蝼蛄属目科。
*44.华北蝼蛄成虫前翅覆盖腹部。
**45.大蟋蟀为___ _ 目__ __ 科。
*46.大蟋蟀成虫和若虫均能危害农作物的、、果实和种子,有时也危害植物的根部。
**47.大蟋蟀一年发生代。
*48.大灰象甲属有翅亚纲,目多食亚目叶甲总科科。
*49.油葫芦属直翅目科。
*50.铜绿丽金龟以龄幼虫在越冬。
*51.金针虫是________目________科幼虫的通称。
*52.小地老虎的卵_ _ 产于低矮叶密的杂草和幼苗上、少数产于枯叶。
*53.小地老虎1-2龄幼虫群集在_ _或_ _上昼夜取食。
**54.油葫芦喜欢栖息在田野、山坡的沟壑、岩石缝隙中和__ 。
***二、单选题1.在表土钻筑隧道,形成隆起墟土的是()。
*A. 蝼蛄B. 蟋蟀C. 地老虎D. 金龟子2.在()天气或雨前夜晚灯诱蝼蛄效果更好。
*A. 温暖B. 凉爽C. 闷热D. 晴朗3.苹毛丽金龟的生活史为()。
***A. 一年1代,以成虫越冬B. 一年1代,以幼虫越冬C. 两年1代,以成虫越冬D. 两年1代,以蛹越冬4.金龟子幼虫类型为()。
*A. 多足型B. 寡足型C. 无足型D. 原足型5.斑喙丽金龟雌成虫的卵多产于()。
**A. 树叶B. 树根附近表土壤中C. 树根附近深土中D. 树干6.斑喙丽金龟的生活史为()。
***A. 一年1代,以成虫越冬B. 一年2代,以幼虫越冬C. 两年1代,以成虫越冬D. 两年1代,以蛹越冬7.用炒香的饵料诱杀蝼蛄时加入()效果好。
**A. 敌百虫B. 氧化乐果C. 磷化铝D. 敌杀死8.以下金龟子类害虫中,其生活周期时间最长的是()。
**A. 斑喙丽金龟B. 铜绿丽金龟C. 大云斑鳃金龟D. 黑绒鳃金龟9.大云斑鳃金龟的生活史一般为()。
***A. 一年1代,以成虫越冬B. 一年2代,以幼虫越冬C. 两年1代,以成虫越冬D. 三至四年1代,以幼虫越冬10.铜绿丽金龟的产卵方式为()。
**A. 散产B. 块产C. 堆产D. 成排产11.铜绿丽金龟的生活史为()。
***A. 一年1代,以成虫越冬B. 一年1代,以幼虫越冬C. 两年1代,以成虫越冬D. 两年1代,以幼虫越冬12.以下金龟子害虫中,成虫以花果为食的种类是()。
**A. 大云斑鳃金龟B. 铜绿丽金龟C. 小青花金龟D. 黑绒鳃金龟13.小青花金龟的生活史为()。
***A. 一年1代,以成虫越冬B. 一年1代,以幼虫越冬C. 两年1代,以成虫越冬D. 两年1代,以幼虫越冬14.东北大黑金龟子的生活史为()。
***A. 一年1代,以成虫越冬B. 一年1代,以幼虫越冬C. 两年1代,以成虫及幼虫越冬D. 两年1代,以幼虫及蛹越冬15.苹毛丽金龟在山东地区成虫出现的时间一般为()。
**A. 3-4月B. 5-6月C. 7-8月D. 9-10月16.用50%辛硫磷乳油灌根防治地下害虫,其药剂的稀释倍数一般为()。
**A. 200倍B. 500倍C. 1000倍D. 2000倍17.东方蝼蛄在土壤湿度()危害严重。
**A. 小B. 中等C. 大D. 没要求18.铜绿丽金龟一年发生1代,以3龄幼虫在()越冬。
**A. 落叶层中B. 土中C. 树洞内D. 粪肥中19.金针虫是()幼虫的通称。
*A. 鳞翅目夜蛾科B. 双翅目花蝇科C. 鞘翅目叩甲科D. 鞘翅目金龟科20.金龟子幼虫除具有3对胸足之外,其腹足的数目是()。
**A. 2对B. 5对C. 8对D. 没有腹足21.蝼蛄的前翅属于()。
*A. 覆翅B. 膜翅C. 鳞翅D. 鞘翅22.小地老虎属地下害虫,其分类地位是()。
*A. 鳞翅目灯蛾科B. 鳞翅目夜蛾科C. 鞘翅目虎甲科D. 直翅目蝼蛄科23.金龟子成虫触角类型为()。
*A. 球杆状B. 刚毛状C. 鳃片状D. 丝状24.小地老虎1-2龄幼虫群集在()昼夜取食。
**A. 幼苗顶心嫩叶处B. 根际C. 土表杂草上D. 树叶25.诱杀小地老虎的糖醋液配比为糖:醋:白酒:水各()份。
***A. 6:1:3:10B. 6:3:1:10C. 10:6:3:1D. 1:3:6:1026.蛴螬属于哪类害虫()。
*A. 地下害虫B. 食叶害虫C. 枝干害虫D. 吸汁害虫27.用毒饵诱杀害虫,其利用了害虫的()。
*A. 趋光性B. 趋化性C. 假死性D. 本能28.前翅短小,腹部近纺缍形,后足胫节外侧有3-4个刺的是()。
**A. 华北蝼蛄B. 非洲蝼蛄C. 大蟋蟀D. 地老虎29.华北蝼蛄属()。
*A. 直翅目B. 鞘翅目C. 鳞翅目D. 膜翅目30.金龟子为()。
*A. 直翅目B. 鞘翅目C. 鳞翅目D. 膜翅目31.蟋蟀为()。
*A. 鳞翅目B. 鞘翅目C. 直翅目D. 膜翅目32.华北蝼蛄约()。
*A. 一年1 代B. 二年1 代C. 三年1 代D. 四年1 代33.华北蝼蛄成虫前翅覆盖腹部()。
**A. 大于2/3B. 1/3-2/3C. 大于1/3D. 不到1/334.大灰象甲属()。
*A. 直翅目B. 鞘翅目C. 鳞翅目D. 膜翅目35.大灰象甲()。
*A. 1年1代B. 2年1代C. 3年1代D. 4年1代36.地老虎类属于()。
*A. 直翅目B. 鞘翅目C. 鳞翅目D. 膜翅目37.小地老虎的卵()于低矮叶密的杂草和幼苗上、少数产于枯叶、土缝中。
*A. 散产B. 块产C. 堆产D. 集产38.大蟋蟀()。
*A. 一年2代B. 一年1代C. 二年1代D. 三年1代39.大蟋蟀以()在土穴内越冬,来年3月上旬开始大量活动。
*A. 卵B. 幼虫C. 若虫D. 成虫40.油葫芦属()。
*A. 直翅目B. 鞘翅目C. 鳞翅目D. 膜翅目41.金针虫危害主要在()季。
*A. 春夏B. 春秋C. 夏秋D. 一年四季42.小地老虎在我国一年发生()代。
*A. 1-6B. 1-7C. 2-6D. 2-7代43.蛴螬体呈()色。
*A. 淡黄B. 乳白C. 浅红D. 褐色44.蛴螬头呈()色。
*A. 黄褐B. 乳白C. 浅红D. 黄白45.东方绢金龟属()。
*A. 直翅目B. 鞘翅目C. 鳞翅目D. 膜翅目46.东方绢金龟以()越冬。
**A. 卵B. 幼虫C. 若虫D. 成虫三、多选题1.下列害虫中属于地下害虫的是()。
*A. 蛴螬B. 小地老虎C. 金针虫D. 叶甲2.下列地下害虫中属于鞘翅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