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及行业分析
关于武汉市武昌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计 划。 同 时, 通过 财政预 算逐 年 增加投 入 , 旅 游公 益 设施 的 建设 , 搞好 对
基础 设施 和 自然景 观 、 文化 遗产 的保 护 工作 。
【 关键 词】 昌 区旅 游 业 ; 武 可持 续发 展 ; 对策 ; 建议
根据“ 政府制定规划 、 规划约束政府 , 政府实施规划” 的原则, 强 化政府对旅游规 划实施 的引导 和操作 , 以政策 支持 、 织保 障 、 组 项
旅游企业 的现状 , 鼓励兴办 旅行社 , 同其他 大型 旅游企 业实行 战 并 略联合 ; 鼓励旅游景 区依法 出让经营权 , 引投资公 司参 与旅 游景 吸 区、 景点的经营, 并组建 区域 性 的旅游 企业 集 团; 政府投 入单 项 非 投 资 1 元 以上 的 重 大 旅 游 项 目, 按 建 设 规 划 , 用 招 标 、 卖 、 亿 可 采 拍 挂牌 出让方 式分期供 地 和分期 办证, 地 出让金 、 垦费 、 被恢 土 开 植 复 费、 配套费 等规 费可按有关规定 申请分期付 款或缓缴 。 加 强政府对旅游企 业 的引 导和 服务, 善 旅游 企业 的经 营环 改 境, 严禁对 星级饭 店 、 旅游 运输公 司等旅 游企业 进行 乱检 查 、 乱摊 派、 乱收 费, 行政事业 收费 严格 控制 在 国家和 省确定 的范 围内 ; 对 旅 行社贷款进行 当地 旅游 产 品宣传 , 由地方 财政 有重 点地 给予贴 息支持 ; 旅行 社可 以接 受 国家机 关 、 事业 单位 和社 会 团体 的委托, 为相关单位提供交 通 、 宿 、 住 餐饮 或者会 务服务 ; 对旅 游创 汇 型企 业 比照 出 口企业 实行结 汇奖励 政策 ; 支持旅游 客运汽 车公 司开辟 特色旅游专线 , 实行跨 区域 营运 ; 对正 在进行经 营 的旅游 车辆不 得 随意扣 留, 确保旅游 团队行程 。
新世纪,武汉市旅游业营销分析

、
武 汉 市 旅 游业 营销 环境 分 析
对 武 汉市 旅 游 业 进一 步发 展 的影 响 因素 是多 方 面 的 , 中 主要 有 : 其 ( ) 入 W T 使 中 国 整 个 经 济 环 境 发 生 一 加 O,
了 很 大 的 改 变 就 旅 游业 而言 , 展机 遇 可能 更 大 些 。 为作 发 因
te h gov r e nme ; op n nt e up po ii l t t ur e o c s, t ur s tve y he o r s ur e o pr duc s nd ou pr e son s o t a t r of s i al a c di y pr c or ngl omo i e t y c ntnu s a d s e di e s de e o tng h alh o i ou n p e n s v l pme u n Ciy t ur i du t y. ntofW ha t o n s r Ke y wor s: e c nt y;t r i d n w e ur ou ndu t y;m a ke i sr r tng
Th w n u y,W u n Ciy To r I us r a ke i e Ne Ce t r ha t u nd t y M r t ng Ana y i l ss
LU e 。H 0 U e W i Zh n
( o Ec nom i a ge e parm entofH u iCole e ofFi nc nd c M na m ntDe t be l g na e a Ec onom is,W u n 30 c ha 4 077,Chi na
[ 摘 要 ] 跨 入 新世 纪 , 内旅 游 业逐 渐 成 为 一个 新 的经 济增 长 点 , 国 引起 了社会 各界 的关注 。 武 汉 市 也 必须 从 旅 游企 业 及相 关 企 业 的改革 入 手 , 分发 挥 政府 的宏 观 调 控 职 能 , 充 积极 开 发 武 汉市 的旅 游资 源 、 游 产 品和 旅 游专 业 人才 , 而促 进 武 汉市旅 游 业 的健 康 、 续 、 旅 从 持 快速 发展 。 [ 关键 词 ] 新世 纪 ; 旅游 业 ; 销 营 [ 图分 类号 ]F 9 . E r 标识 码 ]A 中 5 27 J献 Er J 章编 号]1 0 — 1 0 2 0 ) 4 0 1 —0 O 9 7 X( 0 2 0 - 0 5 3
武汉城市主题公园发展的SWOT分析

武汉城市主题公园发展的SWOT分析作者:俞静吕翠华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2年第12期摘要:城市主题公园是发挥城市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主题公园的发展也带动整个城市的旅游活动。
本文用SWOT分析法,分析武汉城市主题公园的优劣势,指出武汉城市主题公园面临的机会和存在的威胁。
据此提出整合构思,变武汉由“旅游过境地”为中部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以促进武汉城市旅游更好更快地发展。
关键词:武汉;城市主题公园;SWOT分析城市主题公园通常位于中心城市最远通勤半径以内的建设区或卫星城镇内。
从功能上看,它为公众提供游憩、娱乐服务、绿化和公共空间。
作为一种集游乐、休闲、教育、文化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产品,能够实现补充旅游资源,重塑旅游地形象,促进当地旅游发展。
武汉的主题公园从无到有,从有到精,旅游的发展为全省旅游业提供了重要支撑。
一. 武汉城市主题公园的发展现状(一)已建成的主题公园截止2011年底,武汉已有部分主题公园建成营业,填补了武汉城市主题公园发展的不足。
1.武汉海昌极地海洋世界。
2011年9月,海昌集团投资30亿元打造的武汉极地海洋世界开业。
该项目是武汉市第一个以海洋文化为主题的大型复合旅游工程,填补了大型主题公园的空白。
它集旅游、商业、住宅为一体,将观赏性、趣味性、刺激性与科普教育、游乐休闲、居住融为一体。
成为武汉乃至华中地区最大的旅游社区。
11年国庆开业7天共接待游客15万人次。
2.楚河汉街武汉中央文化区。
2011年9月,万达集团投资500亿元打造的大型文化旅游项目武汉中央文化区一期工程完工。
1500米长的汉街,以楚文化为底蕴,为武汉都市休闲旅游增添了一大亮点。
3.武汉欢乐谷。
位于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北岸的武汉华侨城,占地约3167亩,是集文化公园、都市娱乐、主题酒店、人文艺术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生态、文化旅游项目。
凭借华侨城的品牌效应,对中部地区旅游的辐射功能大大提升。
4.辛亥革命首义文化旅游区。
后疫情时代湖北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区域经济后疫情时代湖北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彭雪婷,罗 伟,陈思远,肖 洁,周 颖(武汉轻工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23)[摘要]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湖北旅游业几乎停滞。
研究表明,新冠疫情给湖北旅游业带来了诸如旅游企业运转困难、旅游形象受损但知名度上升、线上旅游营销兴起和旅游消费需求转变等多方面影响和变化。
后疫情时代,湖北旅游产业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政府层面需陆续加强旅游扶持,推出激励政策,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旅游宣传与营销,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推进科学技术助力旅游发展;企业层面要提高疫情防控重视力度,调整和优化企业经营策略,提升软实力与硬实力,加强行业互助与合作,进而实现湖北旅游产业振兴。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湖北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影响与对策[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旅游业是敏感性的行业,对外部环境具有与生俱来的依赖性,尤其是危机事件易对旅游业造成严重影响。
新冠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020年中国旅游业迎来一场“寒冬”,疫情的全球化蔓延对国内以及国际旅游市场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各类经营式数据呈现断崖式下滑,作为第三大产业的旅游业在疫情之下面临着空前的挑战和前所未有的危机。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预计,2020年一季度及全年,国内旅游人次分别负增长56%和15.5%,全年较上年减少9.32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分别负增长69%和20.6%,全年较上年减收约1.18万亿元。
随着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新阶段,旅游业复工复产工作取得了有效进展,旅游市场得到了有力的恢复。
截至目前,多地已经下调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等级,坚持常态防控和有序恢复,跨省旅游已经恢复,景区最大游客承载量现已可调至75%。
根据飞猪国庆出游报告,武汉跻身“国庆假期热门目的地排行榜”前十,又入围“热门客源地排行榜”前十,足以彰显武汉的文旅号召力。
武汉东湖休闲旅游文化建设对策分析

中应联合多方力量,宣传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时又不失 东湖这个重点。联合宣传不仅成本低,而且范围更广,效果也更 明显。此外,这种合作能够充分的开拓休闲市场,赢得更多消费 群体的青睐。
景区及其周边休闲区域的资源整合。首先,各休闲区域之间 的交通必须便捷。在东湖及其周边有特色的景区景点之间形成高 效的交通网络。 其次,突出有特色的精品休闲产品,开发一系列 的休闲旅游路线。再次,加强各休闲区的竞争与合作,不断创新 产品,从而加深休闲文化的内涵。
政府就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宏观调控职能。通过休闲事业 的发展形成大众休闲文化,从而创新休闲业,引领休闲产业步入 正轨。首先,政府需要根据市民的需求合理规划休闲设施空间结 构,提供足够的公共休闲设施,协调多方面的利益。其次,政府 需要调动市民的休闲积极性,为其搭建多样的舞台,创造各色各 样的娱乐休闲活动。再次,政府需要对市场进行监督管制,为企 业提供一个具有良好竞争秩序的市场。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旅游学院)
(上接第127页)
别是对于一些策划的活动信息,如2013年牡丹文化节期间,洛阳 市旅游局就在新浪微博上实时更新牡丹节花期以及游客量。企业 还应增加网上咨询、网上预订等服务,使网上浏览者真正变成消 费者。
(二)设立河南智慧旅游网站 建立不仅涵盖河南省的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 的营销宣传信息,还要涵盖在线消费的电子商务信息的智慧旅游 网站是开展“智慧营销”至关重要的环节。在“河南智慧旅游 网站---游河南,有何难”的建立过程中,要始终围绕“以游客为 中心”的原则,在“河南旅游资讯网”的基础上,建立其真正满 足游客需求,方便游客旅游,满足游客个性化定制的智慧网站, 所以该网上应在提供基本旅游信息的基础上,完善网上营销功 能:如宣传推介功能,信息查询功能,电子商务功能和旅游监督 功能。 (三)新媒体助力河南智慧营销创新 新媒体营销的创新概括为: 1、微博营销 积极运用微博营销来把本省的旅游产品和形象宣传出去,旅 游局需要组建以“河南旅游局官方微博“为主体,包括全省各县 市区旅游局及多家旅游企业在内的官方微博群,每天以文字、图 片、视频等方式更新发布旅游资讯,向民众提供“食、住、行、 游、购、娱”等方面的一手信息。
乡村旅游视角下的湖北省武汉市产业振兴策略研究

22MASTER MANAGEMENT 乡村旅游视角下的湖北省武汉市产业振兴策略研究吴昊天 胡灿伟 武汉轻工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摘 要]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产业兴旺发展,融合发展是关键。
近年来,湖北省武汉市在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下,已经采取促进乡村产业的集成开发的一个重要步骤,推进农村产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促进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其中乡村旅游已逐渐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乡村旅游产业具有规模大、投入大、影响大的特点,可以产生较好的经济、生态、社会、文化效益,是乡村产业振兴的新引擎。
[关键词] 产业振兴;乡村旅游;湖北省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2(2021)03-0022-02随着乡村旅游的逐步兴起,发展乡村旅游已成为振兴乡村产业的重要措施。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发展壮大旅游产业。
其中乡村旅游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发挥特色引领的作用。
湖北省作为农业大省,应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产业形式多样、产品特色鲜明的优势,因地制宜地探索多种融合发展路径。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从农村的发展来看,农民收入逐年提高,农村环境得到较大的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
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还面临着农业比较优势弱化、农村空心化等诸多问题。
其中,乡村旅游的发展也面临着产品形式单一、缺乏特色、行业竞争激烈等现实问题。
针对这一现状,促进乡村旅游产业的优化升级是时代的必然选择。
促进新时期我国农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是农村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振兴农村产业的要求。
一、武汉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湖北省采取了构建中央战略支点,发展乡村旅游,着力打造四大休闲农业产业等措施,实施“两圈一带”的发展战略,成果显著。
同时,《湖北省休闲农业总体发展规划(2013—2020)》,为武汉城市旅游建设提供了理论的指导,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武汉乡村旅游提供了大量的帮助。
入境旅游是提升武汉旅游经济的主攻方向

入 境 游 客 源 市 场 应 该 大 力 开 拓 的重 要
部 分 ,对 增
加 旅 游 外 汇
1武汉入境旅游总体情况 、
收入 、促 进
20 04年 ,武汉 市 接待 入境 游客 方 向之 一 。近 几 年 武 汉 市 入 境 游 客 源
旅 游 业 的 均 3 . 1 5万人次 , 旅游外汇 收入 1 6亿美 市场可划分为 四个级别 : . 2 一级市场 , 台 衡 发展 、 提 元 , 几 年 武 汉 市 入 境 游 客 和 外 汇 收 湾 地 区 、 国 、 近 美 日本 , 年均 游客 量在 3 升 城 市 或 地 入 的情况 如表 1 ,武汉市 入境旅游具 万人 次左右 ; 二级 市场 : 国 、 德 港澳地 区 的 国 际 影 有 以下特点 。( ) 1 与武汉旅游逐年增 区 、 国 , 均游客 量在 l 英 年 ——2万人 响 力 、带 动 长 的趋势不 同 , 近几年武汉 入境游客 次 上下 ; 三级市场 : 国、 法 加拿大 、 澳大 社 会 经 济 全 总 量 和收 入保 持在 一定 水平 线 上下 利 亚 、 加坡 , 均 游 客 量 在 03 — 1 新 年 . —
维普资讯
一
、
引
占湖北省 同期旅游收 入的 5 %, 0 占全 国同期旅游总收入的 3 %。可见 , 武汉
2 武 汉 人境 游 客 源地 分 析 、
兀旅是升汉游济主方 境游提武旅经的攻向
的 重 要 组 成 更是起到 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
盲
20 0 4年 ,武汉 市入境游客 中 , 外
武汉城市圈旅游业发展路径研究

武汉城市 圈包括武汉市和黄石 、 鄂州 、 孝感 、 冈、 黄 咸宁 、 仙
桃、 潜江 、 天门等城市 , 土地总面积为 58 万平方公里。武汉城 .1
场混乱局面 有较 好的治理 作用 , 同时也有利于形成节约型社会
风气 。
() 2 建立节约型社会有利 于促进旅 游资源 的优化配置。旅 游资源是在一定 自然和文化积累基础上的稀缺资源 , 只有进行 有效利 用 , 才能实现资源 的优化 配置 , 而节约 型社会恰恰 是资 源的最优化配置 , 它提倡整个社 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 的基础 上, 其核心是节约 资源 。旅游业发展只有在节约 的基础上 , 才能
提出了“ 武汉城市 圈” 展战略 。武汉 “+ ” 发 1 8 城市圈是指以武汉 为 中心 ,以 10 m 为半径 的城市群落 ,包括武汉以及黄石 、 0k 鄂
发展探索出一条有特色 的发展道路 ,0 3 1 , 20 年 1月 湖北省政府 们 带来尽可能多的欢乐 、 祥和 、 幸福。旅游业的发展 , 托于 良 依 程, 就是人 类不断完善 自身生 活环 境 的过程 , 体现 了人 类对 美
护好环境 , 又要做 到经 济可持续 发展。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
标一
宜居旅游 目的地的建设 , 是人类不断完善 自身生活环境
的结果 , 旅游业的发展将会促进环 境友好型社会的形成 。 () 2 建立环境友好 型社会 有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环 境友好 型社会 , 是~种人 与自然和谐共 生的社会 形态 , 其核心 内涵是人类的生产活动与 自然 生态 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由此 可见 , 环境友 好型社会是从人 本身出发 , 不是把人 与自然绝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及行业分析
前言
武汉市历史文化悠久,是一座具有3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武
汉市旅游资源丰富、类型齐全、自然资源与人文景观绚丽多姿,具有
鲜明的空间分布特点和独特的类型结构。武汉市旅游业依托武汉市丰
富的旅游资源,拥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其发展对带动武汉市国民
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从全国来看,武汉市旅游业并不突出,
其发展还存在着不少限制因素。武汉市基础设施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旅游宣传不力,旅游服务欠缺,管理部门对旅游景点的整合能力不强,
缺乏长远规划,旅游景点的开发往往超过旅游地的环境承载能力,造
成了环境问题。对此,武汉市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扩大宣传,打造品
牌,完善基础设施,整合旅游景点,多个景点联合开发,从而促进武
汉市旅游业的长远发展。
(一)武汉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1.1武汉市现有旅游资源
武汉市自然旅游资源非常的丰富,前人也已经将武汉市的自然旅
游资源精辟的概括为“三列山系” “一组湖群” “两江汇流”。“三
列山系”指的是,武汉北有木兰山、将军山等;中有龟山、蛇山、磨
山、洪山、珞珈山、马鞍山、九峰山等;南有目前己建为旅游区的九
真山森林公园、青龙山森林公园、龙泉山风景区等。而“一组湖群”
是说全市拥有湖泊约140处。著名的湖泊就有东湖、莲花湖、梁子湖、
龙阳湖等。“两江汇流”是指:武汉是依山傍水的“江城”。而长江与
其最大的支流——汉水在市区交汇,将武汉分成三镇。从人文旅游资
源来看,全市有名胜古迹、革命纪念地等旅游地数量众多。
1.2武汉市旅游基础设施
旅游业的基础设施一般包括旅游交通运输设施、旅游接待宾馆 、
旅游路途中的休憩节点、旅游夜间娱乐环境设施、旅游餐饮购物环境
设施。旅游交通是为了旅游者有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的往返,以及在
旅游目的地各处旅游活动而提供的交通设施及服务。自2005年起,
武汉市客运量不断增加。武汉对外交通系统不断完善,特别是武汉高
铁、武广高铁开通以来使武汉优势凸显,同时也缩短了武汉与各地区
的往返距离,为武汉旅游业提供了空前发展的机遇。另外一方面,自
2005年以来,武汉旅行社数量整体呈增长趋势。截止2009年,武汉
市拥有星级以上宾馆111个,国际、国内旅行社共235个。交通的便
捷和旅游接待能力的提升也为武汉的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基
础。
1.2.1武汉市旅游接待现状
据武汉市旅游局统计,2010年春节期间,武汉市共接待游客181.9
万人次,同比增长6.4%. 旅游收入6.36亿元,同比增长15.5%;接待
旅游团队351个,同比增长160%,其中华东地区各地来汉旅游的游
客量增幅在67%~400%。值得关注的是,这是武汉市自1998年以来,
首次出现游客量“进”大于“出”的现象。
(二)武汉旅游业发展障碍分析
武汉享有九省通衢的美誉,自古就是经济发展的枢纽地带,这
是极大的优势,但是武汉旅游业要实现跨越式增长也存在许多制约其
增长起步的障碍因素。
2.1体制创新不足
面对开放、多元化、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武汉旅游业跨越式发
展要求微观和宏观的管理体制尽快实现制度创新,扭转经济、社会效
益不高的局面,但目前旅游业体制创新的步伐缓慢。 在企业制度方
面,公司治理结构仍有待确立,一些旅游企业虽然在名义上按照现代
公司结构模式建立了管理组织结构,但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并未发
挥组织功效,反而增加了机构数量,降低了管理效率
2.2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虽然武汉在这几年里大力发展了基础设施,但与其他旅游发达城
市相比较而言武汉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与服务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状
态。
2.3产品结构单一化
在东部地区,旅游业已形成了观光旅游、度假旅游产品和特种旅
游产品并存的多元化产品供给结构,而武汉旅游的产品仍以观光旅游
产品为主。即使在观光旅游产品中也仍存在着大量的重复现象出现,
致使旅游产品间的特色无法形成互补效应,产品的市场吸引力在相互
抵消中下降。
(三)武汉市旅游业发展规划
3.1完善交通体制
武汉市内的公交车存在参差不齐的状况,收费标准不一,有些公交明
显由于使用时间过长,出现了严重的老化损坏现象,武汉市急需规范
公交系统,从公交车本身、公交站台到公交司机,整个系统都要进行
有序的调整。另外,武汉黑车现象猖獗,严重损害了城市形象,且存
在很大的不安全因素,相关部门应对此进行整改,杜绝此类现象
3.2改善城市形象,提高居民素质
作为旅游城市,居民素质在旅游业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政府可
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宣传,使居民充分意识到每一个人在武汉旅游业发
展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另外,武汉的治安需经过大力改善,政府应
下定决心加大力量将偷盗等事件数量降到最低,打造武汉安全文明的
都市形象。
3.3加大品牌效应
关于武汉的旅游文化,楚文化和红色旅游是其中的两个关键词,而游
客对此的期望值最高。打造旅游品牌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十分重
要,只有有了一个响亮并可以长期利用的品牌并将之做全做细,就会
产生长久不衰的旅游效应。武汉有着先天的优势。在边缘方面多做扩
展,例如加大宣传,美化景区环境,利用适当的手段挖掘楚文化的内
涵并全方面多角度的向游客展示等。再如,可推出品牌旅游节目,如
楚文化节等,将之推为一个年度活动,以现代的方式重现楚文化,增
加与游客的互动,寓教于乐,更好的体现旅游的文化价值。而在红色
旅游方面,则加大旅游产品的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