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行业分析报告案例
智慧港口行业调研报告

智慧港口行业调研报告1.引言港口是国际贸易的重要枢纽,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随着科技发展的不断推进,智慧港口逐渐成为港口行业的发展方向。
智慧港口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港口各个环节的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提升港口的效率和竞争力。
本报告将对智慧港口行业进行调研,分析其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2.发展现状2.1 技术应用智慧港口行业目前广泛应用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
通过物联网技术,港口各个设备和货物可以实现互联互通,实现信息共享和自动化操作。
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港口管理者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帮助优化港口运营和资源配置。
人工智能技术则可以应用在港口安全监控、设备维护等方面。
2.2 智慧港口案例目前,全球范围内已经有多个智慧港口案例。
例如,中国的青岛港、深圳港、上海港等大型港口,通过物联网技术将港口设备和运输工具实现互联互通,提高了作业效率。
美国的洛杉矶港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了货物流动和交通规划,减少了拥堵和等待时间。
这些案例表明,智慧港口已经逐渐成为港口行业的主流发展方向。
3.未来趋势3.1 5G技术的应用5G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推动智慧港口的发展。
5G的低延迟和高带宽特性,可以满足港口对实时数据传输的需求,提升港口的信息化水平。
例如,无人驾驶技术将成为智慧港口的重要组成部分,5G技术的应用将为无人驾驶在港口的普及提供基础。
3.2 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应用人工智能在智慧港口中的应用将进一步深化。
例如,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的货物识别和分类,提升港口装卸效率。
同时,人工智能还可以应用在港口安全管理、风险预警等方面,提高港口的安全性和防范能力。
3.3 绿色可持续发展智慧港口在推动港口行业发展的同时,还要注重绿色可持续发展。
例如,智慧港口可以通过能源管理和智能交通管理等措施,降低港口的能耗和排放,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还可以借助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实现港口资源的共享和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海事作业事故案例分析报告(2篇)

第1篇一、事故背景1. 事故单位及作业情况某航运公司(以下简称“该公司”)成立于2005年,主要从事国内外货物运输业务。
该公司拥有一支专业的船员队伍和现代化的船舶。
2023年5月,该公司一艘名为“海舟号”的货轮在执行从我国某港口至东南亚某国的货物运输任务时,发生了严重的事故。
2. 事故发生时间及地点事故发生在2023年5月15日,地点位于我国某海域。
二、事故经过“海舟号”货轮在航行过程中,突然遭遇强烈风暴。
由于船舶设备老化,加上船员操作失误,导致船舶失去控制,最终触礁沉没。
事故发生后,船上共有20名船员,其中18人获救,2人失踪。
三、事故原因分析1. 船舶设备老化经调查,事故船舶“海舟号”的船龄已超过10年,部分设备存在老化现象。
在事故发生前,船舶曾进行过例行检修,但检修质量不高,未能及时发现并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2. 船员操作失误事故发生时,船舶正处于恶劣天气条件下。
然而,船员在操作过程中,未能正确判断天气状况,也未采取有效措施应对风暴。
此外,部分船员缺乏应急处置能力,导致事故发生时无法及时采取措施。
3. 安全管理不到位该公司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严重漏洞。
首先,公司对船舶设备维护保养不够重视,导致设备老化问题长期存在。
其次,公司对船员培训不足,船员应急处置能力较差。
最后,公司未建立健全事故应急预案,导致事故发生后无法及时有效地进行救援。
四、事故教训及改进措施1. 事故教训(1)船舶设备老化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2)船员操作失误和安全意识不足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3)安全管理不到位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
2. 改进措施(1)加强船舶设备维护保养,确保船舶处于良好状态。
(2)加大对船员的培训力度,提高船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3)建立健全事故应急预案,确保事故发生后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救援。
(4)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公司安全管理水平。
五、结论本次事故给我国航运业敲响了警钟。
航运企业应高度重视船舶设备维护保养、船员培训和安全管理,切实保障船舶和船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码头施工工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港口码头建设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某沿海城市港口码头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人民币,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码头主体结构、辅助设施、配套设施等。
该工程于2018年10月开工,2021年6月竣工,工期约30个月。
二、工程概况1. 工程规模:该工程为一级码头,设计年吞吐量1000万吨。
2. 工程特点:工程地处软土地基,地质条件复杂;施工场地狭小,周边环境敏感;施工期间需保证周边居民正常生活。
三、施工方案1. 基坑开挖及支护:采用明挖法进行基坑开挖,支护结构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加锚杆支护。
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搅拌桩质量,确保支护结构安全可靠。
2. 碎石垫层施工:根据地质勘察报告,采用碎石垫层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
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碎石粒径、厚度及压实度,确保垫层质量。
3. 码头主体结构施工: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现场组装。
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构件尺寸、质量及安装精度,确保主体结构安全可靠。
4. 辅助设施施工:包括护岸、防波堤、道路、供电、排水等。
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确保设施功能完善、运行稳定。
5. 配套设施施工:包括办公楼、宿舍、食堂等。
施工过程中,注重绿色环保,采用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等新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四、施工质量控制1. 材料质量控制:严格控制进场材料的质量,确保材料符合设计要求。
2. 施工过程控制:严格执行施工工艺,加强现场管理,确保施工质量。
3. 验收质量控制: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五、施工安全与环境保护1. 施工安全: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教育,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
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安全。
2. 环境保护: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施工过程中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如:施工场地绿化、噪声控制、扬尘治理等。
六、结论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国家相关标准,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安全和环境保护。
港口国监督检查案例分析

2 . 应急消防泵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出阀有渗漏 ; 3 . N O. 3 A ( S) 舱盖边缘有裂纹 ;
4 . 驾 驶 员对 测深 仪 的操 作不 熟 练 ;
于船上无法 出具 门的相关证书 , 因此检查员将该 问题 判定 为缺 陷。而船 方认 为该 门属于 快速关 闭的水 密
维普资讯
一 2 0 0 7 ̄
2
0 宁 波
一
.
基本情混
楼及舵机间的出入口门。根据该船破损控制图, 干舷
甲板下两侧通道上通往机舱 、 舵机 间及货舱 的门均 为
快速关闭的水密 门 ( Q U I C K A C T I N G WA T E R T I GH T D O OR) ,但 实际该 门与我们平 常所 见的风雨密 门类 似, 仅有 8个夹扣与 门框 接触 , 惟 一不 同的是该 门通 过 门中心设置 的转轮进行集 中开关 , 特别是通往机舱
和内 部甲 板上的 开口) 规定 :
1 . 为适应船舶设计和船舶正 常作业 , 水 密分隔上
的开 口数 量 应 保 持 最 少 。 凡 是 为 了 出入 、 管路、 通风 、
无进入货舱的通道 , 而在主甲板 下左右 两舷设置 了贯
电缆等需要而穿过水密舱壁和 内部 甲板时 , 须设有保
穿艏艉的通道 , 在通道 上设置 了通往 各货舱 、 机舱 、 艏
门, 符合 相 关公 约 的 要 求。
5 . 固定式 C O , 系统对机舱 的操作说明不够详尽 ;
兰 . 开具本缺陷所采用的法律依掘
6 . 驾驶员不熟悉消防总管隔离阀的位置 ;
7 . 干舷 甲板 下两侧通道上 门的型式需确认。
港口运营分析报告

港口运营分析报告1. 引言港口作为物流和贸易的重要枢纽,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某港口的运营情况进行分析,通过数据统计和对比分析,帮助了解该港口的运营状况,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2. 港口基本情况该港口位于某海岸线,拥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是该地区的重要港口之一。
港口经营多种类型的货物,包括散货、集装箱和液体货物等。
港口现有的基础设施包括码头、仓库、航道等重要设施。
3. 运营数据分析3.1 货物吞吐量根据过去三年的数据统计,该港口的货物吞吐量呈现稳定的增长趋势。
具体数据如下表所示:年份货物吞吐量(吨)2018 100,0002019 120,0002020 150,000从以上数据中可以看出,该港口的货物吞吐量在过去三年均呈现出较快的增长态势,说明该港口在与国内外客户的合作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
3.2 船舶靠泊情况船舶靠泊情况是评估港口运营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统计数据分析,我们得到了该港口过去三年的船舶靠泊情况。
具体数据如下:年份船舶靠泊次数2018 1,0002019 1,2002020 1,500以上数据反映出该港口过去三年的船舶靠泊次数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这表明该港口在吸引更多船舶靠泊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3.3 运输效率运输效率是评估港口运营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分析数据,我们得出以下数据:年份货物吞吐量(吨)/船舶靠泊次数2018 1002019 1002020 100以上数据显示了该港口的运输效率,在过去三年保持了相对稳定的水平。
这表明该港口在货物吞吐和船舶靠泊次数之间取得了较好的平衡,运输效率较高。
4. 问题及建议在对港口的运营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发现几个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1.设施升级:尽管该港口的运营状况较好,但随着货物吞吐量的持续增长,基础设施可能会面临压力。
建议港口当局对码头、仓库等设施进行升级,以提高运营效率。
2.优化作业流程:为了进一步提高运输效率,港口当局可以考虑优化作业流程,减少货物装卸时间,提高作业效率。
港口安全事故真实案例介绍

港口安全事故真实案例介绍港口装卸是动态的、人机货交叉作业的过程,危险源多,事故的多发性。
近年来就发生了很多安全事故。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港口安全事故案例,供大家参阅。
港口安全事故案例一2007年10月7日19:30分左右,江边站调车员陆xx和孙xx指挥GK0034#机车牵引21辆空车,在马鞍山港口集团有限责任公司7号码头D701货场江边站江边区7道云粉装车位丢5辆装云粉的空车,往北约200多米块矿装车位丢6辆K车装块矿,其余车辆继续送往铁运公司二厂站港口区,港口集团二公司装载机司机王x立即操作42#装载机给K车装块矿,另一人操作41#装载机装云粉。
约21时,陆xx和孙xx指挥GK0034#机车牵引27辆车辆从港口区返回,在D701货场江边站江边区7道西侧的6道分别丢6辆装筛下粉和5辆装MAC粉,孙在完成上述对位后,就转到7道检查云粉车的装车情况,以及相关检查和调整车钩等一系列工作,其余车辆由陆指挥牵引到水渣线丢。
与此同时,王x装完K车组,就让二公司装卸工蔡x x监护,自己用装载机在K车组第三辆处推运6辆车组由北向南溜行,方便其到6道装车作业,蔡xx上了K车组南端第一辆车,王x 操作装载机由K车组北端绕过,在车组的西面赶上车组,同时鸣笛。
蔡xx在距离云粉车组约20米的地方,跳下了车,徒步前行,看见K 车组与云粉车组撞连上,随即检查K车组有无漏撒情况,此后,车组继续向南溜行了100多米后停下。
约21时40分,陆指挥GK0034#机车由南向北连接上了云粉车组,停止作业,进行相关作业程序。
同车来的江边站货运员张x下车沿着云粉车组西侧由南向北依次检查车辆装载和线路情况,在检查到倒数第3辆K车O34#时,发现车辆东侧的孙xx(男,34岁)侧卧在地,呼喊救命。
张立刻往回飞奔,到机车下朝上大喊:“小孙受伤了,赶快打电话汇报!“由于用无线调车联系不上孙,陆正准备下车寻找,听到呼喊以后,立刻朝孙奔去,同时用手机呼120求救。
港口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港口火灾事故案例分析摘要港口火灾是一种灾难性的事件,对周围环境和人员造成严重的危害。
本文通过对港口火灾案例的分析,探讨港口火灾的原因、影响和防范措施,以期为未来的预防和处置提供参考。
关键词:港口,火灾,事故,原因,影响,防范措施1. 引言港口是国家对外联系的重要枢纽,是国际贸易、物流运输的重要环节。
然而,港口作为大型设施,也对环境和人员安全带来一定的风险。
港口火灾是一种严重的事故,一旦发生会给周围环境和人员带来毁灭性的影响。
本文从港口火灾的发生原因、影响和预防措施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2. 港口火灾案例分析港口火灾是指在港口范围内发生的火灾事故。
这种火灾一般涉及到大型设施、货物和人员,一旦发生会对港口进行重大影响。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港口火灾事故的案例来展开分析。
案例描述2018年4月,中国某港口发生一起严重火灾事故。
当天下午,该港口一处堆放着大量化工品的仓库突然起火,火势迅速蔓延,浓烟滚滚。
当地消防部门立即出动大批人员和消防车辆,进行扑救。
然而,由于火势太大,仓库内存放的化工品易燃易爆,加之当时天气炎热,风力较大,火势极难控制。
最终,大火持续了将近一天时间才成功扑灭,但事故造成了大量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对当地环境也产生了严重的污染影响。
3. 港口火灾原因分析港口火灾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设施、操作、货物等多个方面造成。
下面我们分别分析。
3.1 设施因素港口内通常会有大型仓库、储罐等设施,这些设施一旦出现漏电、短路等电气问题就有可能引发火灾。
此外,一些老旧的设施可能存在质量隐患,也容易成为火灾隐患。
3.2 操作因素港口内的操作人员可能存在一些不规范操作,例如,未能按照要求妥善处理易燃易爆物品,或是操作不当引发设备故障等情况,都有可能造成火灾的发生。
3.3 货物因素港口通常存放大量的货物,包括化工品、油品等易燃易爆的物品。
如果这些物品在存放过程中没有得到妥善的管理和保护措施,那么一旦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例如高温、火花等,就容易引发火灾。
港口信息化案例分析新加坡港务集团PSA的实践分解

港口信息化案例分析——新加坡港务集团PSA的发展实践PSA的基本背景1、发展历程◆前身是1964年成立的新加坡港务局;◆1997年与政企分离,成立新加坡港务集团-PSA;◆1996年起进军中国大陆,合资兴建大连、广州、福州等集装箱码头◆目前业务已经扩张到11个国家,参与的港口项目达18个2、主要股东与组织结构◆大股东是新加坡政府控制的淡马锡控股有限公司;◆集团董事会-首席执行总裁◆集团设置5个事业部(新加坡、东亚、中国、欧洲、印度)和多个部门◆新加坡本港是集团的核心仅新加坡本港,吞吐量从1972年的不足10万TEU,到1984年超过100万TEU,1994年超过1000万TEU,2000年超过1700万TEU。
新加坡港1985-2000年的集装箱吞吐量15年内增长10倍,年增长率达16.6%。
其中,中转箱量已经接近80%。
3、IT系统提升核心竞争优势经过三十多年持续发展形成的经验,自主开发的IT系统,包括CITOS和。
PSA 通过自身的运营实践不断提升系统功能,满足对港口运营的优化、效率的提升,以及客户体验的提高。
能够将整套体系推广迁移到新的港口。
并能通过关键设备运营指标的比较和分析,促进港口运营效率的持续提高。
其中:Portnet是PSA的电子商务平台。
它提供面向客户的一站式服务具体包括:✓服务预定(泊位申请;引航、拖轮);✓电子文档传输(装货单、托运单、储存单、放行单、货柜配置图、积载说明)✓询价和动态追踪(船舶班期表、停泊计划、货柜状态和位置、船舶状态和位置、冷藏箱温度)✓外部系统连接(政府与港务局的数据交换,如清关、危险品申报)✓结算(港口费用EDI、Portnet费用账单)CITOS是PSA的ERP系统,能有效的管理港口的运营资源CITOS的全称是:Computer Integrated Terminal Operations System,码头计算机综合操作系统。
在1990年正式启用,并不断扩充功能,后在1997年开发新版CITOS-I,并向大连等港口进行应用推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港口行业分析报告案例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港口行业分析报告 一、港口行业生产综述 港口经过10几年的建设,我国港口基础设施有了明显改善,主要表现在:一是基本形成了由主枢纽港为骨干、区域性中型港口为辅助、小型港口为补充的层次分明的港口布局体系。二是建成了一批10万至20万吨级铁矿石、原油和具有国际水平的集装箱码头。船舶平均每次在港停时由1985年的天下降到2002年的天,基本消除了“瓶颈”状况。三是长江口航道整治一期工程完成,天津、秦皇岛、广州和湛江等一批港口深水航道交付使用,进一步提升了我国港口的国际竞争力。四是计算机、EDI等一些新技术和新装备的运用,使港口发展与当前的信息技术结合起来。五是大部分港口实现了或正在实现老港区的改造、功能转换、资源重组以及新港区规划和开发建设,港口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入,港口基础设施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沿海港口大型深水泊位短缺,尤其是专业化集装箱泊位、矿石泊位、原油码头泊位不足;二是码头吞吐能力不足导致大型枢纽港码头超负荷运转;老三是码头泊位等级低,设备落后,老港区改造与城市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四是长江口、珠江口出海航道及沿海主枢纽港进出港航道能力仍然不足,适应不了我国外贸吞吐量的变化。 为了缓解以上压力,2002年沿海港口完成投资130亿元(基础设施总共投资3150亿元),建成中级以上泊位24个,其中深水泊位19个,新增码头吞吐能力6500万吨,新增集装箱吞吐能力196万TEU,2002年全国港口完成吞吐量亿吨,集装箱吞吐量3700万TEU。2002年,港口以加入世贸组织为契机加快了建设步伐,以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我国港口的要求。2002年,为了缓解集装箱快速发展对港口的需求,重点加强了沿海主要港口集装箱码头的建设,尤其是为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完成了上通航海外高桥港区三期工程和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一期工程,开工建设了洋山港一期工程和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二期工程。 表1:2002年沿海主要港口吞吐量统计 港口 货物吞吐量 外贸吞吐量 集装箱吞吐量(千TEU) 大连 营口 3127 锦州 1404 47 秦皇岛 5030 天津 12906 2408 青岛 12213 / 3410 日照 3136 60 连云港 3316 2001 205 上海 26384 10608 861 宁波 15398 1859 福州 3910 1386 481 厦门 2734 1781 1754 深圳 8765 5124 7613 广州 15323 4241 2172 珠海 2293 1206 341 湛江 2627 1787 105
资料来源:中国港口 1、洋山深水港区工程 洋山深水港区工程规划建设集装箱专用泊位50个左右,年吞吐能力1500万TEU,其中一期工程建设5个能停靠第五、六代集装箱船舶的专用码头,设计年吞吐能力220万TEU,一期工程由洋山深水港区、跨海大桥和芦潮工程三部分组成,总投资140亿元,其中港区投资70亿元,一期工程2003年正式开工,2005年底建成投产。 2、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 2002年9月,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一期工程通过国家验收,长江口航道按8.5米通航后,提高了船舶载重能力,原减载进港的超大型船舶装载率平均提高了20%左右,第三、四代集装箱船舶在上海每次航次可以多载1000TEU,降低了运输成本,在一期工程的基础上,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二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计划将现在的8.5米水深、底宽300米提高到10米水深、底宽350到400米。形成一条更为通畅和安全的水上通道。 3、上海港外高桥港区三期工程 上海港是我国最大的国际集装箱运输主枢纽港,2001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634万TEU,2002年完成861万TEU,随着集装箱吞吐量的快速增长,集装箱吞吐能力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缓解集装箱吞吐能力不足的矛盾,开工建设外高桥港区三期工程,计划新建2个第四代集装箱泊位,设计吞吐能力65万TEU,水工架构和装卸设备兼顾第五代集装箱船靠泊需要,工程于2002年11月4日通过国家验收,正式投入使用。 4、2003年一月数据分析 2003年1月港口生产仍然保持较高水平。货物吞吐量完成19449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其中沿海主要港口完成15039万吨,同比增长%,内河主要港口完成4410万吨,同比增长%,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的增幅明显高于内河港口,主要是因为沿海港口外贸货物比例较大,外贸货物的迅猛增长带动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快速增长;外贸吞吐量在第一个月完成7244万吨,比上年增长26%,增幅为巨大,其中沿海主要港口完成6784万吨,同比增长29%,内河港口完成459万吨,为去年同期的%显示出我国加入WTO后外贸形势持续变好,沿海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外贸货物集装箱率的不断提高,使得沿海港口在外贸运输中的作用更加重要;集装箱吞吐量增势不减,一月我国主要港口完成国际集装箱吞吐量万TEU,同比增长%,其中沿海主要港口完成万TEU,内河主要港口完成万TEU,分别同比增长%和%,在国际集装箱吞吐量的排名中,上海、深圳一路领先,一月深圳首次超过上海,增幅达到59%。 表2:全国沿海港口吞吐量前十名(截至2003年1月31日) 名次 港口 年初累计(万吨) 本月(万吨) 年初累计同比上年同期(%) 1 上海 2370 2370 2 宁波 1412 1412 3 天津 1330 1330 4 广州 1189 1189 5 青岛 1154 1154 6 大连 1015 1015 7 深圳 867 867 8 秦皇岛 854 854 9 舟山 512 512 10 连云港 330 330
表3: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前十名 名次 港口 年初累计(万TEU) 本月(万TEU) 年初累计同比上年同期(%) 1 深圳 159 2 上海 75 75 3 青岛 127 4 天津 5 厦门 6 广州 7 宁波港 166 8 大连 9 中山 10 新会
二、枢纽港口的变化 港口从1989年开始,我国进行了北、中、南三大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在北方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中,形成了以大连、天津、青岛为中心港口,营口、秦皇岛、烟台为辅助性的环渤海港口群,中部形成了以上海港为中心,宁波、连云港、南通、张家港为辅助港的港口群,南部形成了以香港、深圳港口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港口群。从2002年的港口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的数据可以发现,我国的华北、华东、华南三大港口群的基本格局没有发生变化,其代表性枢纽港从北到南依次是天津港、上海港、深圳港、广州港。由一季度我国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形势分析,深圳港目前的增长速度远远大于体现上海港的增长速度,今年有可能超过上海港成为我国第一大集装箱吞吐港,这两个体现了港口在实力上的差距,由于长江口航道的制约,上海港的发展速度将会减慢,而盐田港的硬件设施远在上海港之上,取得这样的成绩在情理之中。以下分别对我国港口群的枢纽港进行分析。 天津港 天津港是我国主要的煤码头,正在逐步形成“南散北集”的港口形态,在2002年天津港完成货物吞吐量亿吨,集装箱万标准箱,同比分别增长%和%,均创历史最高纪录。港口货物吞吐量在北方港口排名中居首位,巩固了在北方大港中的领先地位。 2002年是我国加入WTO的起始年,也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的推进年,国家对外贸易的稳定增长和中西部腹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天津港生产发展提供了强大后劲。据统计,2002年,天津港外贸吞吐量达到万吨,同比增长%,全年总吞吐量中来自中西部地区的占7成以上。随着港口吞吐量的增长,进出天津港的船舶数量也在不断增加。2002年,天津港引航站引领进出港船舶超过13500艘次,平均每天有近40艘船舶进出或移泊,天津港正在成为我国沿海港口中最繁忙、最活跃的港口之一。 为了满足港口生产不断增长的能力要求,天津港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2002年,天津港先后完成了7、8段集装箱泊位改造南疆煤码头一期完善工程和15万吨级通用散货泊位工程等建设项目,顺利完成了天津港散货物流中心开发进度要求,并开工建设了东突堤北侧集装箱深水化专用泊位改造和北大防波堤等一批重点建设项目,为实现港口功能的提升,推动天津港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天津港集中精力做好市场开发工作,不断增强港口核心竞争力。通过与海关等口岸单位、船公司合作,实现了与乌鲁木齐等西部地区的直通式转关运输,为港口服务向内陆地区的延伸创造了良好条件。2002年以来,天津港新增至波斯湾、日本﹑韩国﹑东南亚集装箱班轮航线12条,并大力发展环渤海内支线运营,使天津港航线布局更加合理,有力巩固了北方枢纽港地位。 青岛港 青岛港主要从事集装箱、煤炭、原油、矿石、粮食等各类进出口货物的装卸服务和国际国内客运服务。2002年青岛港吞吐量超越亿吨,同比增长20%,一年净增两千万吨,提前3年实现了“十五”计划吞吐量发展目标,较十三年前翻两番,充分显示了中国、山东、青岛经济,特别是入世后的强劲势头。青岛港正朝着东北亚枢纽港阔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