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荒漠化及其防治措施论文
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土地沙漠化治理建议

po t t ee p e t f eev o m n fh et nr ino eo ga g rmo edvl m n ni n e t ew s r go f in j n. eh o ot h r ot e e H l i Ke o d: s r ei f e ogi gPoic; ad n;sget no slt n yw rs Wet nR go o i nj n vne snyl d ugso f o i . e n H l a r a i uo
T A Mio(el ga g oic o em n eeomet eee etrH ri 5 0 1 C ia IN a H i nj n vneG vr e t vlp n R srhC ne, ab 100 , hn) o i P r d n A s atT esn yl d o tew s r ein o He og agpoic a bog tsm ru l o tel igad po uigo cl bt c:h a d a f h et n rg f i nj n rvneh s ruh o e t be t h i n n r c f oa r n e o l i o s v d n l rs e t T ip prnrd csh oio n vsep n tnao t esnyln ew s r go f el ga gPoic. A ei ns hs ae t u e ep sinadg e xl a o bu d di t et nr ino i nj n rvne t d . i o t t i a i h t a a nh e e H o i
中图分类号 :165 s5.
文献标识码: A
黑龙江省西部地 区土地沙漠化 治理建议
土地荒漠化的危害及治理措施

土地荒漠化的危害及治理措施土地荒漠化,这事儿可真让人头疼!想象一下,那片曾经绿油油的草地,如今变成了一片黄沙。
这不仅仅是视觉上的改变,更是生态和生活的大问题啊!
先说说它的危害吧。
土地荒漠化可不是闹着玩的,它让咱们的庄稼没法儿生长,农民伯伯们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蔬菜,全被沙漠给吞没了。
再说说水资源吧,本来好好的河流,现在变得浑浊不清,鱼儿虾儿都找不到家了。
土壤质量也变差了,肥力越来越低,连那些小动物都不愿意来这地方玩了。
更糟糕的是,土地荒漠化还影响了咱们的健康。
因为空气污染严重,我们吸进去的都是灰尘和PM2.5,呼吸道都不舒服。
土壤中的有害物质也会渗入地下水,让咱们喝的水也不干净了。
你可能已经在想怎么治理了吧?别急,我来给你支几招:
首先得加强植树造林。
多栽点树,不仅能美化环境,还能改善气候。
别忘了,树木还能吸收二氧化碳,减少温室效应呢。
要保护好水资源。
别乱排污水,让河流保持清洁。
还要节约用水,比如洗菜、洗手时尽量用盆接水,这样既能省水又环保。
再来说说土壤修复。
可以种一些耐旱、耐盐碱的植物,让土地恢复活力。
还可以用有机肥料改良土壤,提高肥力。
咱们还得加强环保意识,从自己做起。
少用塑料袋,不用一次性餐具,出门记得关灯……这些小事儿做起来,也能对土地荒漠化造成不小的影响哦!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但只要咱们齐心协力,相信不久的将来,咱们的家乡一定会变得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
土地荒漠化的危害及治理措施

土地荒漠化的危害及治理措施土地荒漠化,这个听起来就让人头疼的问题,可是咱们国家面临的大难题之一。
想想看,那片曾经绿油油的土地,现在变成了沙漠,真是让人心疼不已。
说起荒漠化的危害,那可真是不小。
它让咱们的粮食产量大大减少,因为土地都变成了不毛之地,种庄稼的地方都没了。
再说了,荒漠化还让咱们的水资源变得紧张,有时候连喝水都成了问题。
不过,别担心,咱们有办法对付这荒漠化!先说治理措施吧,咱们得从源头上抓起。
比如,咱们可以植树造林,种些耐旱的树种,这样既能改善土壤,又能防止水土流失。
咱们还可以搞一些节水灌溉技术,让土地不那么干旱。
除了这些治标的办法,咱们还得从治本上下手。
比如说,咱们可以发展循环农业,让土地能够持续产出。
这样,就算遇到干旱,咱们也能保证粮食供应。
咱们得加强环保意识,让大家都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咱们可以多宣传一下,让大家都知道荒漠化的危害,一起努力保护咱们的家园。
我突然想起一个笑话来。
有一次,我去山上玩,看到有个地方长满了草。
我问旁边的老大爷:“这草长得真好,是不是特别容易养活?”老大爷笑着说:“你错了,这草可不是好养的,它可是个‘小能手’,能把石头都啃掉。
”哈哈,看来咱们得好好保护环境,不然这些“小能手”们可要给我们添麻烦了。
面对土地荒漠化这个大问题,咱们不能掉以轻心。
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把这个“小能手”们赶走,让咱们的家园重新焕发生机。
加油吧,朋友们!。
黑龙江省土地沙漠化防治立法研究

风 频 繁 。从 水 文 条 件 上 看 ,沙 区 地 表 水 比 较 缺 乏 ,嫩
江 沙 区 的 水 体 补 给 主 要 来 源 是 雨 水 和 融 水 。 河 水 在 年 内分 布 不 均 ,多 呈 现 两 个 汛 期 和 两 个 枯 水 期 ,其 中 发 生 在 春 、夏 汛 之 间 的 第 一 次 枯 水 期 给 沙 区 带 来 了严 重
(3 R .新疆气象 , 05 8 ( ) 6 20 ,2 4 :1 .
撅 括为 自然 因素和 人 为 因素。 自然 因素 :嫩 江 沙地 在
物 业 公 司 每 口水 窑 可 获 利 1 2 元 ,产 生 的效 益 是 其 投 0 5 入 的 2 6倍 ,4. . 8年 即 可 收 回 全 部 的 投 入 , 而 对 于 政 府 ,在 乌 鲁 木 齐 这 样 一 个 严 重 缺 水 的 城 市 ,政 府 每 投 资 10 0元 ,就 可 以在 未 来 2 0 0年 中 ,每 年 节 约 1 0 3市 2m 绿 化 用水 ,用 于 发 展 工 业 、 农 业 和 改 善 周 边 地 区 的 环 境 ,这 对 于 整 个 城 市 的 发 展 是 有 裨 益 的 ,其 产 生 的 环 境 经 济 效 益也 远 比投 入 的 大 得 多 。 参 考 文 献
垦 殖 率 不 断 提 高 ,森 林 资 源 破 坏 严 重 ,特 别 是 原 生 自
然植 被 大 部 分 遭 到 破 坏 ,致 使 生 态 环 境 质 量 下 降 ,抗 御 自然 灾 害 的 能 力 减 弱 。 由 于 过 度 放 牧 ,该 区 域 草 原 生 态 系 统 急 剧 退 化 ,年 产 草 量 每 公 顷 不 足 7 0 g 防止 5k。 “五 滥 ” 相 应 的法 律 不 够 健 全 ,对 滥 砍 滥 伐 惩 罚 力 度 不 够 ,不 能 有 效 抑 制滥 砍 滥 伐 现 象 发 生 。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防治荒漠化的目标是建立有效的政策和法规体系,加强技术研发和推广,提高公 众意识和参与度,加强国际合作,推进荒漠化防治工作,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
02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
政策对策
1 2 3
建立防沙治沙工作机制
加强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制定防沙治沙规划 ,明确责任主体,强化行政监督管理和考核评 价。
恢复、水域治理、土地整理等,改善土壤质量和生态环境。
02
生态移民
对生活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群众,实施生态移民计划,改善他们的
生活条件和环境,同时减轻环境压力,促进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
03
防护体系建设
加强防护体系建设,包括天然林保护、防护林建设、草原生态修复等
,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逆能力。
03
荒漠化防治的措施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引言 •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 • 荒漠化防治的措施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荒漠化定义与重要性
荒漠化定义
荒漠化是指由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因素导致的干旱、半 干旱和亚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现象,表现为植被减少、水资 源匮乏、土壤侵蚀和风沙活动加剧等现象。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鼓励社会各界 参与荒漠化防治。
推进科技创新
加强科技创新,提高荒漠化防治的 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
强化宣传教育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荒漠化 防治的认识和意识。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自然措施
保护自然植被
保护荒漠地区的天然植被,防止过度放牧、垦殖和砍伐 等人类活动对植被的破坏,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和 稳定。
合理利用水资源
水资源是荒漠地区生态恢复和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需 要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避 免过度开采和浪费。
沙漠化防治的策略与实践

沙漠化防治的策略与实践一、背景全球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了沙漠化现象的加剧,沙漠化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环境问题。
植被覆盖度的下降、土壤侵蚀以及干旱等因素加速了沙漠扩张的速度,给人们的生活和生存带来了严重威胁。
因此,沙漠化防治已成为各国政府和环保组织所关注和重视的问题。
二、沙漠化防治的重要性1. 生态环境保护沙漠是一种脆弱而特殊的生态系统,其植被覆盖度低、土地蒸发量大。
一旦形成,想要恢复是非常困难的。
因此,有效地防止沙漠化对于保护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2. 社会经济发展大面积的沙漠化不仅会危害生态环境,也会对周边地区的农业、畜牧业产生严重影响,进而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
同时,沙漠化还会导致自然资源逐渐耗竭,极大地限制了当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三、沙漠化防治的策略1. 植树造林通过植树造林可以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少风蚀和水蚀的发生,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例如,在中国北方干旱地区,政府开展了大规模植树造林工程,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2. 科学管理水资源在干旱地区,合理科学地管理水资源非常重要。
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节约用水是防治沙漠化不可或缺的一环。
3.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推广节水灌溉技术能够有效地减少用水量、提高灌溉利用率,有利于维护土壤湿润度和改善土壤结构。
四、沙漠化防治的实践经验1. 中国植树造林工程中国自1978年起实施退耕还林政策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植树造林工程。
通过退耕还林政策,积极推进南北植树造林工程和天然林保护工程,在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2. 以色列的沙漠化防治经验以色列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人工建成的国家级林木资源示范基地“延瓦洛克”(Yatir)成功进行普法尔斯原始森林修复和延伸备受国际瞩目。
通过多年来的努力,在沙漠化防治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五、结语沙漠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也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但只要各国政府和人民积极行动起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有效政策,相信沙漠化问题迟早可以解决。
黑龙江省水土流失问题和综合治理论文

黑龙江省水土流失问题和综合治理的探讨【摘要】针对黑龙江省水土流失问题和综合治理的探讨问题,对黑龙江黑土区水土流失现状进行了分析,主要从黑龙江黑土土层与土壤结构、黑土ph值升高、黑土中有机质及全氮含量和黑土中磷和钾含量的变化。
探讨了黑龙江黑土区水土流失成因分析,从对自然因素的影响、水土流失的人为因素,提出了黑龙江省黑土区的水土保持措施,主要从保护植被与提高植被覆盖率和改善耕作制度与增施有机肥料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黑龙江省;水土流失;综合治理0.引言黑龙江省土壤面积4437万公顷(折合6.7亿亩),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93%。
全省耕地和林地面积居全国第1位,牧草地面积居第7位。
待开发的土地居全国第4位,可垦后备耕地居第2位。
2004年末,全省耕地990.5万公顷(1.49亿亩),人均3.9亩。
黑龙江土地肥沃,有机质含量高。
宜农土壤占全省土壤总面积的40%,黑土、黑钙土、草甸土面积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67.6%,是世界上有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一。
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在全国国民经济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由于近年来城市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城区附近土地垦殖率不断上升,植被遭到严重破坏,现已成为全国比较严重的水土流失区之一。
因此,对黑龙江黑土的侵蚀和水土流失规律,加大水土流失的治理力度,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黑龙江黑土区水土流失现状分析黑龙江黑土开发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由于近几十年来化肥的使用,使黑土自身的肥力下降。
水利部提供的数据表明,目前黑龙江黑土区水土流失面积为已经占黑龙江省黑土区总面积的37.9%,主要表现为侵蚀沟的恶性扩张和表层黑土的急剧流失。
1.1黑龙江黑土土层与土壤结构黑龙江黑土土层变薄,土壤结构恶化近年已引起研究者的关注,20世纪50年代,黑龙江开垦初期的黑土层,平均厚度达60~70cm,在有些区域可达1m。
目前很多地方的黑龙江省黑土层已经明显变薄,在有些区域已露出了黄土母质。
黑龙江省泰来县区域沙漠化原因及防治效果研究

潜在 的脆弱环境 下 ,人 为过度 的经济活动 而致 。如过度垦 荒 、放 牧、砍伐 、利用水 资源等 开发过程 中没有与保 护重 建 同步 ,致使大 量植被遭破 坏或丧 失 ,给沙 漠化 的形 成创 造 了条件 ,这是 形成沙漠化 的主要 因素 。①过 度开垦 使植 被 遭到 了破 坏 。5 年代 初期有大 片草 原和林地被 开垦成耕 0 地 ,使植被 覆盖度急 剧下降 ,天 然次 生林甚少 ,这是本地 区形成沙化 的主要原 因,也是前 导 因素。②传统 的耕作制 度 ,加 速 了沙化 的进程 。草原 、林 地被开 垦后 ,由于连年
的 伏 翻 和 秋 翻 , 使 疏 松 的 地 表 物 质 被 翻 在 下 面 ,而 沙 壤 和
雨量逐年 减少 ,春 季干旱风 次数增 多,风力加 大,风蚀沙 化 危 害程 度 也 日益 严重 。被 吹走 的沙 土 落在 周 围 的土地 上 ,造成大片土地沙化 ,最终使农作物产量大幅下降。 3 防沙治沙的措施及效果 ( )大搞植树造林 ,防风 固沙。针对本地区春季干旱 1 大风 多这一 自然条件 ,我们在选取 的治沙试 验区采取 以植 树造林为主的防风 固沙措施 。 树种选 择 :杨 树 ,樟子 松 ,云 杉,落 叶松 ,榆树 ;造 林 时间从1 7年  ̄ 19 年 ;调查时 间为 19 年。 9 9 U9 5 97 不 同树种 在沙化地 生长对 比:九年 生樟子松 平均胸径 5 m 平 均 树 高 3 0 9 ,平 均 冠 幅 2 7 ,郁 闭 度 达 0 8 c, .9 m .m .; 1年生樟 子松平均胸径 1. 6 m 8 30 c ,平 均树高8 6 ,郁 闭度达 .m 0 9 ;真正起到 了防风 固沙作用 。经对5 .5 年生樟子松根系调
黑龙江省泰来县区域沙漠化原因及防治效果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黑龙江省荒漠化及其防治措施【摘要】本文论述了黑龙江省荒漠化现状,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
【关键词】荒漠化;危害;防治措施
土地沙化已成为全球性灾难,是当今世界十大环境问题之首,我国是世界上沙化面积较大、分布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沙漠总面积130.8万hm2,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3.6%,其中沙漠、荒漠占45.3%,沙漠化土(沙地)占11.2%,戈壁占43.5%,沙漠化相当严重。
我省沙化土地面积378571.4hm2,沙土耕地432993.1hm2,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26%,分布较为集中,给该区的经济、环境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所以荒漠化土地的治理和利用是摆在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
1.荒漠化土地的分布状况
黑龙江省沙区处于我国北方万里风沙线东端,主要集中于我省西南半干旱地区,分布在嫩江流域下游的冲积平原上,统称嫩江沙地。
地理位置:东经122°10′~125°10′,北纬43°30′~48°30′。
沿嫩江干流两侧宽242km,长400km的范围内,形成东北向西南走向的带状沙区。
表1 沙地面积分布情况表
沙区范围内杜蒙、泰来、龙江、齐市郊、富裕、甘南、肇源、大庆及讷河九个县(市、区)、105个乡(镇、场)。
其中杜蒙为完整沙区县,其余八县(市)是部分沙区县(市)。
在274.7万hm2,
沙区总面积中,有沙漠化土地面积37.8万hm2。
其中沙漠化土地面积最大的是杜蒙县,面积16.5万hm2。
最小的是甘南县,面积仅0.3万hm2。
各县(市)沙地分布情况见表1。
2.沙漠化原因
2.1森林遭受破坏
伐木开荒,种植农作物;雨水冲刷裸地,出现沟壑,导致水灾;在干旱时期,风把干燥表土吹走,造成山地岩石裸露,寸草不生。
这就是沙漠化的开始,也是破坏森林造成的恶性循环的结果。
2.2土壤盐渍化导致田原荒废
没有排水设施的农田经过灌溉或水淹之后,盐分上升到地面,出现大面积的盐碱地。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已有几百万公顷,可耕地因盐渍化、治泽化而变成荒漠。
2.3沼泽地和泥炭田的开发
人类曾错误地认为,沼泽地和泥炭田是高产农田,从而排水利用。
实际上沼泽是一种优越的群落环境,也是优异的水循环调节因子,洪水期能分洪,干旱期能供水。
沼泽地里大量的动植物自生自灭,腐烂分解,能产生大量的有机质。
排干沼泽使多种动物失去栖息之地。
2.4土壤侵蚀
毁林开荒,暴雨冲刷表土促成红壤化,高温气候进一步加速氧化过程。
在这些作用配合之下,地表有机质很快消失,土壤发生衰竭,从而逐渐趋向沙漠化。
2.5人类的有害活动
沙漠扩大的另一个原因是人类自身的破坏行为。
例如游牧部落把一片片森林变成牧场、牲畜啃食树皮和矮枝。
干旱季节,高部枝叶也成为羊群的饲料。
由于人、畜增加,甚至在年降水150mm的地区也实施开发。
这类地区,一旦干旱期再次来临,就很快被风蚀。
人类制造了沙漠,并使其有扩张的趋势。
反过来沙漠又改变了地区性气候。
沙漠地区由于沙层反射了一大部分太阳能而不能被吸收,另外空气中含有的大量沙尘折射了太阳光,从而阻断了成雨过程。
3.土地沙漠化危害
土地沙漠化给沙区农牧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灾害,在我省千里风沙线上有30万hm2农田,25万hm2草原受风沙危害,据调查,每年因风沙危害所造成的直接损失高达11亿元。
3.1剥失表土、肥力减退
据齐齐哈尔水保站观测:≥5m/s风速开始引起沙地风蚀;≥8m/s 大风,剥蚀表土2mm;≥11m/s大风剥蚀表土5mm。
在沙地原始黑钙土上,年剥蚀表土0.7~10cm,平均每年跑土5.6~6.6 hm2,相当于损失n、p、7.5~10kg,k17.5~22.5kg,在沙区每年因风蚀毁种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5%左右。
风沙严重地区在旱情严重的年份,毁种面积更大,毁种次数达3次。
随着风沙侵蚀程度的加重,土壤理化性质越来越差,肥力不断减弱,产量逐年下降。
3.2草原沙漠化、生产力下降
据统计,沙区草原沙漠化面积25.7万hm2,占沙区草原面积77.3万hm2的33%。
由于草原沙漠化,草场质量下降,单位面积载畜量减少,严重影响牧业生产发展。
50年代优质草原占53%,现已下降到了13%。
50年代产干草多在1500~2250kg/ hm2。
而现在产干草532.5kg/ hm2,草原生产力和利用率明显下降。
3.3威胁村镇、阻塞交通、淤积水利设施
由于风蚀、沙埋,沙区很多村屯受到威胁。
流沙推进使一些村屯被迫迁址。
沙区道路沙阻,风扒路现象到处可见。
有的大车道由于风蚀变成了深槽,道路不断改道;由于风力侵蚀,淤积了田间水渠和水库造成水面缩小,河流受堵,泵站废弃,严重地影响水利设施的使用年限及效益的发挥。
4.存在的问题及防治措施
松嫩沙地防治工作早在建国初期就列为西满防护林带建设范围,同时开展大规模勘察设计与营造工作。
到1978年保存下的防风固沙林6.7万hm2,自1978年沙区全部纳入到三北防护林建设体系,使全区的防沙治沙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到1993年全区造林保存面积16.9万hm2。
但是,西部治沙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存在着发展不均衡问题,部分地区防护林成网联片,而有部分地区治沙工作进展缓慢,农田林网没有形成规模;其次是资金投入严重不足,需投入1800元/hm2,而实际只投入90元/hm2;第三对改治后的地区管理不善,存在一边治理一边破坏的现象;第四存在部分领导和群众只抓经济建设,不抓生态建设现象,因此针对上述现象
提出如下防治措施。
4.1加强领导,统一规划,实行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
各级领导在任期内要把治沙工作拿到议事日程,使治沙工作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进行。
要把治沙工作纳入到任期内政绩的一项硬指标。
4.2强化宣传,提高认识
治理沙漠化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公益事业。
由于受客观因素及市场大潮的冲击,广大干部群众对治沙工作认识不足,使治理工作进展缓慢,收效不大。
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及宣传工具进行广泛宣传,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治理沙漠化的重要意义,提高治理沙漠化土地的自觉性。
4.3加强法律法规观念,实行依法治理
要制定向天然林禁伐那样的法律法规,禁止一切加速土地沙漠化的人为活动,对违规行为要依法制止,从速、从重、从严处罚,要依法强制开展土地沙漠化的治理工作。
4.4合理布局,综合治理,分片实施
沙漠化治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
要认真研究沙漠化地区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从实际出发,本着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综合治理,分片实施的原则,实行综合配套治理,集中统一开发。
以达到治理一片,巩固一片,开发一片,见效一片。
4.5完善组织机构,提高治沙工作的科技含量
引进国内外治沙工作的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
进一步完善治
理沙漠机构,建立防沙治沙示范基地,搞好和完善沙漠化监测体系工作。
4.6实行承包责任制,责、权、利挂钩的办法
把保护和改良草场落到实处,在大面积严重退化的草场,采取开放性承包,国家和集体给予一定的扶持(包括资金政策方面)。
4.7对草原牧场调协围栏
实行划区轮牧,采取集约经营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