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历史简介-
韩国文化之韩国的历史

這時期劃時代的業績 之一是1446年韓字的 發明 。 韓字是在世宗大王的 訓令下硏制而成的。 日本侵入朝鮮時, 水軍 的李舜臣將軍發明了 龜甲船, 這給了日本艦 隊致命的打擊。
大韓民國時代
( 1945 ~ 現在 )
1945年得到了解放 , 但以38度線爲界, 韓半島被分爲 南北朝兩部分。 1950年至1953年發生了韓國戰爭。 朴正熙政府致力於快速實現工業化, 1960、70年代實 現了被稱爲“漢江奇蹟”的高速經濟增長。 1997年, 金大中政府被稱爲“國民政府”, 是韓國憲法史 上第一個由執政黨向反對黨和平移交政權而産生的政 府。 李明博政府注重實用主義的基礎上建立的政府, 它通過 市場經濟、福利福祉、人才大國等國情指標構築新的 發展體制。
新羅
( B.C.57 ~A.D.675 )
本源於辰韓12個部族國家中的斯盧部族。 最早以朴姓始祖赫居世爲君長。 新羅的建國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7年, 但一直 是未確定正式國家名稱的狀態。 到智證王(500-514)時期, 改國號爲新羅。 眞興王(540-576)時代的新羅中央集權和軍 事實力已有顯著增强(花郞)。
高句麗 (2)
( B.C.37 ~ A.D.668 )
廣開土大王(391-413)極大地開闊了領土, 使高句 麗達到了全盛時期。 400年燕國攻入高句麗, 廣開土大王率軍擊退了進 攻者, 另外, 400年日本入侵新羅, 他派遣騎兵幇助 新羅抵擋了日本的侵略 長壽王(413-491)繼承了其父的遺志, 與中國建立 了友好的關係, 並將都城從通溝遷到了平壤, 大力 推進南下政策。 長壽王極大地擴張了高句麗的領土, 構築了高句麗 的全盛時期。
韩国概况介绍ppt

4、文化教育的发展
发展过程
朝鲜教育历史悠久,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尤其是儒家文化和道德伦理在今后仍然是民族精 神的内核。 1910年被日本吞并,日本大力推行殖民地奴化教 育。 1945年日本投降,美国进驻北纬38。以南地区, 1948年5月强制实行“在联合国监督下的选举”, 成立国民议会,7月通过“宪法”,8月成立“大 韩民国政府”。 政府建立后立即颁布教育法,规定教育目的是: “实现自由、民主和社会正义,充分发展个人智 能,训练需要的技术,提高公民为国家服务的责 任感。”
四次改革
第一次教育改革是日本殖民统治结束后到1948年 8月15日大韩民国政府成立时期的民族的民主教 育改革 第二次教育改革是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产业 主义的教育改革 第三次教育改革是以20世纪80年代教育改革措施 为中心的与社会改革相应的教育改革 第四次教育改革是1985年韩国教育改革审议会成 立后进行的面向2l世纪的教育改革
成均馆
对待宗教的态度
宗庙祭礼乐,是在供奉朝鲜王朝历代国王和王妃 位牌的宗庙举行祭祀时,为了增强仪式的庄重气 氛而演奏的乐曲和表演的歌舞。2001年5月18日,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作名录”。
对待宗教的态度
韩国是一个单一民族的国家,但它是多宗教信仰并 存的国家,韩国有众多的宗教徒,可是宗教在韩国 没有起到淡化民族意识、分裂民族的作用,而是起 到了凝聚人民民族意识的作用。 韩国不同宗教之间的冲突不明显,处于和谐共生的 状态。韩国电视有专门的宗教频道,各种宗教都在 这个频道上讲授教义。 各宗教都参与教育事业。韩国不少的大学是宗教组 织出资办的或是宗教信徒资助办的,其教育内容与 其他大学一样,但宗教的影响是明显可见的。
3、经济概况
亚洲日本韩国

亚洲日本韩国介绍亚洲是一个拥有丰富文化和历史的大陆,而日本和韩国是亚洲最具代表性的两个国家之一。
本文将介绍亚洲、日本和韩国的概况,包括它们的文化、历史、风景名胜和美食等方面。
亚洲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面积约为44,579,000平方公里。
它的人口超过45亿,占世界人口的60%,是世界上最人口稠密的大陆之一。
亚洲有着丰富多样的文化和宗教,包括佛教、伊斯兰教、印度教和基督教等。
日本日本是一个位于亚洲东部的岛国,由四个主要岛屿(本州、北海道、九州和四国)以及其他6000多个小岛组成。
它的首都是东京,也是全国最大的城市。
日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被誉为”日本”或”东方之国”。
日本文化深受其悠久历史、传统价值观和现代流行文化的影响。
传统的日本文化包括茶道、花道、武道、传统服饰(如和服)和传统艺术(如浮世绘和京剧)等。
日本还以其动漫、音乐、时尚和电子游戏等现代文化形式而闻名于世。
历史日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000年左右的旧石器时代。
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经历了不同的时期,包括古代、中世纪、近代和现代时期。
其中最著名的时期之一是战国时代(15世纪 - 17世纪),这个时期各个领主争夺权力,导致了一系列的战争。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日本经历了现代化的变革,成为一个强大的工业国家。
风景名胜日本有许多美丽的风景名胜,吸引着无数游客。
其中一些著名的景点包括富士山、京都的金阁寺和清水寺、奈良的鹿儿岛、东京的上野公园和美国村等。
这些景点展示了日本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日本的美食也是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
日本料理以其新鲜的海鲜、细腻的切割技艺和独特的调味料而闻名。
其中一些著名的日本美食包括寿司、拉面、烤肉、天妇罗和茶道等。
韩国韩国是亚洲东部的一个国家,位于朝鲜半岛南部。
它的首都是首尔,也是全国最大的城市。
韩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样的文化,被誉为“韩流”的起源地。
文化韩国文化深受其悠久历史、传统价值观和现代流行文化的影响。
韩国简介

韩国简介韩国国旗大韩民国(韩语:대한민국),简称韩国。
位于东北亚,是一个新兴的发达国家。
宪法领土范围为整个朝鲜半岛及附属岛屿,实际领土约占朝鲜半岛总面积的4/9。
位于亚洲大陆东北朝鲜半岛南部,东、南、西三面环海,面积9.96万平方公里,半岛海岸线全长约1.7万公里(包括岛屿海岸线)。
自60年代以来,韩国政府实行了“出口主导型”开发经济战略,推动了本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在短短几十年里,由世界上最贫穷落后的国家之一,一跃成为中等发达国家,缔造了令世界瞩目的“汉江奇迹”。
中文名称: 大韩民国 英文名称: R epublic of Korea 简称: 韩国 所属洲: 亚洲 首都: 首尔(旧名汉城) 主要城市: 首尔、釜山 国庆日: 8月15日 国歌: 《爱国歌》 国家代码: K OR 官方语言: 韩语(朝鲜语) 货币: 韩元 时区: UTC+9 政治体制: 总统制共和制 国家领袖:总统李明博,总理金滉植人口数量: 5,051.5万(2011年) 人口密度: 493人/平方公里(2011年) 主要民族: 韩民族(朝鲜族) 主要宗教: 佛教、天主教、基督新教 国土面积: 99,646平方公里 水域率: 30% GDP 总计: 1,163万亿韩元(2010年) 人均GDP : 22778美元(2011年) 国际电话区号: 82 国际域名缩写: .kr 道路通行: 靠右驾驶 顶尖企业:三星,LG ,现代,起亚,大宇国花: 木槿花大韩民国一级行政区划特别市▪ 首尔特别市特别自治市▪ 世宗特别自治市广域市▪ 釜山广域市 ▪ 大邱广域市 ▪ 仁川广域市 ▪ 光州广域市 ▪ 大田广域市 ▪ 蔚山广域市特别自治道▪济州特别自治道道▪京畿道▪江原道▪忠清北道▪忠清南道▪全罗北道▪全罗南道▪庆尚北道▪庆尚南道目录简况国名国旗国徽国歌货币国花国鸟人口与语言重要节日历史史前时期辰国箕子朝鲜卫满朝鲜汉四郡和三韩三国时期统一新罗高丽王朝朝鲜王朝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现代地理位置地形水文资源气候政区独岛政治首都政要总统宪法国防交通运输地下铁路铁路系统高速公路汽车航空运输海上运输经济文化经济概况韩国外资投资政策文化饮食服饰体育美容著名企业风景名胜简况国名国旗国徽国歌货币国花国鸟人口与语言重要节日历史史前时期辰国箕子朝鲜卫满朝鲜汉四郡和三韩三国时期统一新罗高丽王朝朝鲜王朝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现代地理位置地形水文气候政区独岛政治首都政要总统宪法国防外交交通运输地下铁路铁路系统高速公路汽车航空运输海上运输经济文化经济概况韩国外资投资政策文化饮食服饰体育美容著名企业风景名胜展开编辑本段简况国名韩国的国名来源于古代朝鲜半岛南部的辰韩、马韩、弁韩等“三韩”部落。
韩国济州岛历史简介

韩国济州岛历史简介济州岛,哦,这个名字一听就让人有点小激动!它不仅是韩国的度假天堂,更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地方。
你知道吗?济州岛在韩国的历史上可是有着很特殊的地位的。
它就像是那个一直躲在角落里,却又总能引起你注意的“宝藏岛”,有着自己独特的故事和韵味。
从最早的古代到现代,济州岛的历史变迁可真是跌宕起伏,变化多端。
咱们得从很久很久以前说起,远在公元前几千年,济州岛就有人类活动了。
考古学家曾在岛上发现了不少古代遗址,还有那些神秘的石器工具,仿佛都在告诉我们,这个岛曾经是一个古老文明的摇篮。
那时候的济州岛并没有现在这么热闹、繁华,岛上的人们靠捕鱼、耕种、狩猎为生,日子虽然简单,却也过得安稳。
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地盘和信仰,岛上的祭祀活动很多,大家总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不过,到了三国时期,济州岛的历史就不那么平静了。
咱们知道,那个时候,朝鲜半岛上可是“硝烟四起”,三国争霸的局面可是非常复杂。
济州岛那时候处在百济、伽倻和新罗的争夺之中。
你想啊,地理位置优越的济州岛就像是一个战略要地,谁也不想放手。
那时的济州岛不光是一个渔民的小岛,更是各方势力博弈的舞台。
历史的车轮就这样碾过了它,它的命运也开始和整个半岛的命运息息相关。
再后来,济州岛被新罗统一,成为新罗的一部分。
说起来,这个时期对济州岛来说可是个大转折。
原本不被外界重视的它,突然变成了一个政治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罗对济州岛进行了一些政治改制,岛上的居民开始有了更多的联系和交流,济州岛逐渐发展成一个更加有活力的地方。
你可以想象,那时候的济州岛就像是一个小型的“大城市”,商业活动和文化交流开始变得频繁。
到了高丽王朝,济州岛的地位又发生了变化。
高丽王朝建立后,济州岛成为了高丽的一个地方政权中心,甚至还一度设立了济州岛的军事防线。
你没听错,济州岛这地方,曾经是军事重地呀。
因为它靠海,四面环水,地理条件真的是太有优势了!高丽为了防御外敌,特别重视对济州岛的控制。
韩国介绍

•Leabharlann • ••韩国还加大了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代表韩国大众文 化的“韩流”不仅为韩国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还提高了韩国 的国际知名度。韩国风景优美,有许多文化和历史遗迹,旅游 产业较为发达。主要旅游点有首尔(旧译“汉城” )景福宫、 德寿宫、昌庆宫、昌德宫、国立博物馆、国立国乐院、世宗文 化会馆、湖岩美术馆、南山塔、国立现代美术馆、江华岛、民 俗村、板门店 、庆州、济州岛、雪岳山等。韩国第一大岛济 州岛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岛上的瀑布、海滩、浴场、绿树红花 等迷人的自然风光吸引着众多的旅游者,韩国最高峰——海拔 1950米的汉拿山也屹立于此。 韩国人的行为准则强调忠诚、自律和爱国。传统的伦理价 值观与效率、竞争、民主等现代理念交融,成为韩国实现经济 起步和迈向未来的重要精神资源。在韩国人心中,本国产品质 量是世界一流的而且最适合本国人使用。因此,韩国人日常使 用的物品从手机、电视机到汽车等大都是本国的产品。正是民 众的这种爱国精神,不断支持着韩国民族企业从一个高峰迈向 另一个高峰。
韩国
第二组成员:尹青楠 包敏敏
一、基本国情
• • • • • • 1、基础信息 2、地理位置 3、国土面积 4、行政区划 5、人口 6、简史
首尔夜景
1、基础信息
• 大韩民国 Republic of Korea(대 한민국 ) • 国 旗 太极旗 圆面为木槿花,中
• 国 徽 间为阴
阳图案。
• 国 歌 爱国歌
• 第二产业
• • 韩国工业、建筑业等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在四成左右。 重化工在工业中占较大比重,尤其是造船、石化、汽车、电子等行业发达,并 在世界范围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
• 第三产业
• • 韩国的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构成中占最大比重,到2005年达到65%,是拉动韩 国经济的主导产业,韩国已进入以脱工业化为特点的服务经济时代。 文化创意产业、信息技术产业、网络游戏、通信业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即现代 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客源国——韩国和朝鲜

分裂时的朝鲜和韩国经济对比
• • • • • • 1960年:朝鲜253,韩国82,前者是后者的3倍; 1970年:朝鲜400,韩国410,后者追上前者; 1980年:朝鲜700,韩国1592,后者超前者约1倍; 1990年:朝鲜980,韩国6482,朝鲜落后6倍以上; 2000年:朝鲜130,韩国8840,朝鲜落后78倍; 2004年:朝鲜86,韩国12431,朝鲜落后900 倍。 • 2008年:韩国人均GDP为20000美金,朝鲜呢?
文舞
武舞
雅乐 民俗乐
戏剧起源于史前时期的宗教仪 式,主要包括假面具、木偶剧、 曲艺、唱剧、话剧等五类。
舞蹈
手鼓舞
7.国民
• 情操与性格特点 正面:进取、坚强、和善、直爽、始终如一、团结、 耐力极强等。 负面:极端主义(开放农贸市场、切腹、喝农药)。 民族自卑和自欺情结:剽窃和篡改历史。 爱美:整容现象普遍,化妆不分年龄。
5.国民经济 韩国
亚洲四小龙之一, “民间主导型”经济 汇率:1美元=1123.6韩元 交通运输业比较发达 货币单位:韩元 纸币有500、1000、10000元三 种。硬币有1、5、10、100及500 元。1元=100分。
朝鲜
实行严格的计划经济体制 汇率:1美元=150朝鲜元
6.对外政策 韩国 朝鲜
近年来基本形成了以韩美同盟 为机轴、加强美、日、中、俄 四大国外交、积极参与地区与 国际事务的多层次、全方位外 交格局。
奉行“自主、和平、友好”的外交政 策,主张按照完全平等、自主、相 互尊重、互不干涉内政和互利的原 则发展对外关系。 1991年9月加入联合国,2009年, 朝鲜共与164个国家(含欧盟)建 立了外交关系。
韩国料理——韩定食,宫廷料理
[精彩]韩国现代史
![[精彩]韩国现代史](https://img.taocdn.com/s3/m/56b50adb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bc.png)
韩国古代史古朝鲜考古学家认为,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的时候,一些生活在阿尔泰山附近的部落开始向中国东北部和西伯利亚地区迁徙。
其中一些最终来到闲杂的朝鲜半岛并定居下来。
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500年,青铜器文化形成之时,在辽东地区和朝鲜半岛西北地区出现了众多的部落,这些由首领管辖的部落后来由韩民族的传奇创始人檀君统一起来,建立了古朝鲜(公元前2300年)。
中国历史中关于韩国的叙述公元前11世纪,原来居住在中国北方的一部分殷商族人开始迁徙到朝鲜半岛。
殷商末年著名的贤臣、纣王的叔父箕子,眼见纣王暴虐无道,屡番苦谏而失败,反遭囚禁,直到周武王灭商之后才获释放。
箕子不忍殷商被灭,偷偷回到自己的封地,率数千族人向东逃到朝鲜半岛。
周武王封箕子为王,建都平壤,称箕子朝鲜。
公元前195年左右,中国的中原战乱缤纷。
燕人卫满率领千余难民逃往箕子朝鲜,后于公元前2世纪初推翻箕子的后代准王,建立卫氏朝鲜。
西周的中后期,北方貊系部族渐渐向东、向南迁徙。
大约在春秋初年,其中的一支南迁进入朝鲜半岛,在朝鲜半岛的北部及中国东北与当地居民秽人融合形成沃沮、秽貊两个新的民族,同时在半岛南部与当地的秽人融合成马韩。
此外,中国秦代一些逃避徭役的汉人也向半岛的东南部逃亡,与当地的韩族结合,形成辰韩。
公元前108年,中国的汉武帝灭了卫氏朝鲜,在半岛的北部建立了乐浪、临屯、真番、玄菟等郡县,史称“汉四郡”,又使大量汉人迁居朝鲜半岛。
汉魏之时,在朝鲜半岛南部还居住着韩种族的弁韩,与马韩、辰韩并称三韩。
公元1世纪开始,中国东北部地区的高句丽人(一般认为其主源为夫余人等貊族后代)沿鸭绿江流域逐渐南下,占有朝鲜半岛北部,于公元4世纪占了乐浪郡。
大量的汉人留居于此,在高句丽人的统治下,与古朝鲜人、秽人一起逐渐融合成新的民族;同时,部分高句丽人南下,与半岛南部的马韩人一起建立了百济国;辰韩的苗裔建立了新罗国家。
三国时代(公元前37—公元668年)和伽倻高句丽(前37—668)最先崛起于鸭绿江中游地区,它最早接纳了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