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习题答案第三章
过程控制仪表及控制系统课后习题答案

过程控制仪表及控制系统课后习题答案(林德杰)2(总1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lxc第一章思考题与习题1-2 图为温度控制系统,试画出系统的框图,简述其工作原理;指出被控过程、被控参数和控制参数。
解:乙炔发生器中电石与冷水相遇产生乙炔气体并释放出热量。
当电石加入时,内部温度上升,温度检测器检测温度变化与给定值比较,偏差信号送到控制器对偏差信号进行运算,将控制作用于调节阀,调节冷水的流量,使乙炔发生器中的温度到达给定值。
系统框图如下:被控过程:乙炔发生器被控参数:乙炔发生器内温度控制参数:冷水流量1-3 常用过程控制系统可分为哪几类答:过程控制系统主要分为三类:1. 反馈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是根据被控参数与给定值的偏差进行控制的,最终达到或消除或减小偏差的目的,偏差值是控制的依据。
它是最常用、最基本的过程控制系统。
2.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是根据扰动量的大小进行控制的,扰动是控制的依据。
由于没有被控量的反馈,所以是一种开环控制系统。
由于是开环系统,无法检查控制效果,故不能单独应用。
3. 前馈-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的主要优点是能够迅速及时的克服主要扰动对被控量的影响,而前馈—反馈控制利用反馈控制克服其他扰动,能够是被控量迅速而准确地稳定在给定值上,提高控制系统的控制质量。
3-4 过程控制系统过渡过程的质量指标包括哪些内容它们的定义是什么哪些是静态指标哪些是动态质量指标答:1. 余差(静态偏差)e :余差是指系统过渡过程结束以后,被控参数新的稳定值y(∞)与给定值c 之差。
它是一个静态指标,对定值控制系统。
希望余差越小越好。
2. 衰减比n:衰减比是衡量过渡过程稳定性的一个动态质量指标,它等于振荡过程的第一个波的振幅与第二个波的振幅之比,即:n <1系统是不稳定的,是发散振荡;n=1,系统也是不稳定的,是等幅振荡;n >1,系统是稳定的,若n=4,系统为4:1的衰减振荡,是比较理想的。
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习题答案 王再英

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王再英刘淮霞陈毅静编著习题与思考题解答机械工业出版社第1章思考题与习题1-1 过程控制有哪些主要特点?为什么说过程控制多属慢过程参数控制?解答:1.控制对象复杂、控制要求多样2. 控制方案丰富3.控制多属慢过程参数控制4.定值控制是过程控制的一种主要控制形式5.过程控制系统由规范化的过程检测控制仪表组成1-2 什么是过程控制系统?典型过程控制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解答:过程控制系统:一般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自动控制系统的变量是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成份等这样一些变量的系统。
组成:参照图1-1。
1-4 说明过程控制系统的分类方法,通常过程控制系统可分为哪几类?解答:分类方法说明:按所控制的参数来分,有温度控制系统、压力控制系统、流量控制系统等;按控制系统所处理的信号方式来分,有模拟控制系统与数字控制系统;按控制器类型来分,有常规仪表控制系统与计算机控制系统;按控制系统的结构和所完成的功能来分,有串级控制系统、均匀控制系统、自适应控制系统等;按其动作规律来分,有比例(P)控制、比例积分(PI)控制,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系统等;按控制系统组成回路的情况来分,有单回路与多回路控制系统、开环与闭环控制系统;按被控参数的数量可分为单变量和多变量控制系统等。
通常分类:1.按设定值的形式不同划分:(1)定值控制系统(2)随动控制系统(3)程序控制系统2.按系统的结构特点分类:(1)反馈控制系统(2)前馈控制系统(3)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系统1-5 什么是定值控制系统?解答:在定值控制系统中设定值是恒定不变的,引起系统被控参数变化的就是扰动信号。
1-6 什么是被控对象的静态特性?什么是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解答:被控对象的静态特性:稳态时控制过程被控参数与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称为静态特性。
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
系统在动态过程中,被控参数与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即为控制过程的动态特性。
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习题答案

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习题与思考题解答第1章思考题与习题1-1 过程控制有哪些主要特点为什么说过程控制多属慢过程参数控制解答:1.控制对象复杂、控制要求多样2. 控制方案丰富3.控制多属慢过程参数控制4.定值控制是过程控制的一种主要控制形式5.过程控制系统由规范化的过程检测控制仪表组成1-2 什么是过程控制系统典型过程控制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解答:过程控制系统:一般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自动控制系统的变量是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成份等这样一些变量的系统。
组成:参照图1-1。
1-4 说明过程控制系统的分类方法,通常过程控制系统可分为哪几类解答:分类方法说明:按所控制的参数来分,有温度控制系统、压力控制系统、流量控制系统等;按控制系统所处理的信号方式来分,有模拟控制系统与数字控制系统;按控制器类型来分,有常规仪表控制系统与计算机控制系统;按控制系统的结构和所完成的功能来分,有串级控制系统、均匀控制系统、自适应控制系统等;按其动作规律来分,有比例(P)控制、比例积分(PI)控制,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系统等;按控制系统组成回路的情况来分,有单回路与多回路控制系统、开环与闭环控制系统;按被控参数的数量可分为单变量和多变量控制系统等。
通常分类:1.按设定值的形式不同划分:(1)定值控制系统(2)随动控制系统(3)程序控制系统2.按系统的结构特点分类:(1)反馈控制系统(2)前馈控制系统(3)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系统1-5 什么是定值控制系统解答:在定值控制系统中设定值是恒定不变的,引起系统被控参数变化的就是扰动信号。
1-6 什么是被控对象的静态特性什么是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解答:被控对象的静态特性:稳态时控制过程被控参数与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称为静态特性。
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
系统在动态过程中,被控参数与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即为控制过程的动态特性。
二者之间的关系:1-7 试说明定值控制系统稳态与动态的含义。
过程控制及仪表自动化课后答案

第三章思考题与习题3.1图3-31 为某单位负反响系统校正前、后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曲线,比较系统校正前后的性能变化。
L(ω)/ dB图3-31 习题3.1 图参加串联P 校正装置,提高系统增益后:1〕使系统的相对稳定性降低,超调量增加。
2〕增益提高,系统的稳态精度改善。
3.2什么是比例掌握规律、积分掌握规律和微分掌握规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当掌握器的输出变化量与输入变化量〔即设定值和测量值之间的偏差〕成比例时,这就是比例〔P〕掌握。
比例掌握能实现被控变量在过渡过程完毕后,能稳定在某一个值上。
积分掌握是掌握器的输出变化量∆u 与输入偏差值e 随时间的变化成正比的掌握规律,亦即掌握器的输出变化速度与输入偏差值成正比。
在积分掌握时,余差最终会等于零。
抱负微分掌握是指掌握器的输出变化量∆u 与输入偏差e 的变化速度成正比的掌握规律。
微分掌握却是依据偏差的变化趋势进展动作的。
从而有可能避开产生较大的偏差,且可以缩短掌握时间。
3.3什么是比例度、积分时间和微分时间?它们对过渡过程有什么影响?比例度δ就是指掌握器输入的相对变化量与相应的输出相对变化量之比的百分数。
比例度δ来衡量比例掌握作用的强弱。
使用比例掌握器掌握系统时,掌握器在闭环运行下比例度δ对系统过渡过程的影响。
1)比例掌握是有余差的掌握,余差的大小与比例度δ有关,与负荷的变化量有关。
在同样的负荷变化扰动下,比例度越小,比例增益越大,余差越小;在一样比例度下,负荷变化量越大,余差越大。
2)不管是在设定值变化还是负荷〔扰动〕变化的状况下,比例度δ越小,系统的振荡也越猛烈,稳定性越差。
当δ太小时,系统可能消灭等幅振荡,甚至发散振荡;反之,则系统越稳定。
积分时间Ti定义为:在阶跃偏差作用下,掌握器的输出到达比例输出的两倍所经受的时间。
积分时间Ti 对系统过渡过程的影响。
随着Ti减小,积分作用增加,消退余差较快,但-20dB / dec-20dB / dec10 50 -40dB / dec ω/(rad / s)-40dB / dec校正后校正前dFKdTr+KK K(T s +1)(T s +1)T1 2- c12掌握系统的振荡加剧,系统的稳定性下降;T 过小,可能导致系统不稳定。
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习题答案王再英

.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王再英刘淮霞陈毅静编著习题与思考题解答机械工业出版社第1章思考题与习题1-1 过程控制有哪些主要特点?为什么说过程控制多属慢过程参数控制?解答:1.控制对象复杂、控制要求多样2. 控制方案丰富3.控制多属慢过程参数控制4.定值控制是过程控制的一种主要控制形式5.过程控制系统由规范化的过程检测控制仪表组成1-2 什么是过程控制系统?典型过程控制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解答:过程控制系统:一般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自动控制系统的变量是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成份等这样一些变量的系统。
组成:参照图1-1。
1-4 说明过程控制系统的分类方法,通常过程控制系统可分为哪几类?解答:分类方法说明:按所控制的参数来分,有温度控制系统、压力控制系统、流量控制系统等;按控制系统所处理的信号方式来分,有模拟控制系统与数字控制系统;按控制器类型来分,有常规仪表控制系统与计算机控制系统;按控制系统的结构和所完成的功能来分,有串级控制系统、均匀控制系统、自适应控制系统等;按其动作规律来分,有比例(P)控制、比例积分(PI)控制,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系统等;按控制系统组成回路的情况来分,有单回路与多回路控制系统、开环与闭环控制系统;按被控参数的数量可分为单变量和多变量控制系统等。
通常分类:1.按设定值的形式不同划分:(1)定值控制系统(2)随动控制系统(3)程序控制系统2.按系统的结构特点分类:(1)反馈控制系统(2)前馈控制系统(3)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系统1-5 什么是定值控制系统?解答:在定值控制系统中设定值是恒定不变的,引起系统被控参数变化的就是扰动信号。
1-6 什么是被控对象的静态特性?什么是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解答:被控对象的静态特性:稳态时控制过程被控参数与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称为静态特性。
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
系统在动态过程中,被控参数与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即为控制过程的动态特性。
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第三版课后答案

第1章思考题与习题1.基本练习题(1)简述过程控制的特点。
答:1.控制对象复杂、控制要求多样2.控制方案丰富3.控制多属慢过程参数控制4.定值控制是过程控制的一种主要控制形式5.过程控制系统由规范化的过程检测控制仪表组成(2)什么是过程控制系统?试用方框图表示其一般组成。
答:过程控制系统:一般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自动控制系统的变量是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成份等这样一些变量的系统。
过程控制系统的一般性框图如图1-1所示:f(t)r(t)e(t)u(t)q(t)y(t)_控制器执行器被控过程z(t)检测变送装置图1-1过程控制系统的一般性框图(3)单元组合式仪表的统一信号是如何规定的?答:各个单元模块之间用统一的标准信号进行联络。
1)模拟仪表的信号:气动0.02~0.1MPa;电动Ⅲ型:4~20mADC或1~5V DC。
2)数字式仪表的信号:无统一标准。
(4)试将图1-2加热炉控制系统流程图用方框图表示。
答:加热炉控制系统流程图的方框图如图1-3所示:烟气引风机热油入口ACAT热油出口火嘴PTTTTC PC燃油图1-2加热炉过程控制系统流程干扰2干扰1给定值_TC_PC阀管道燃油压力加热炉热油出口温度PTTT图1-3加热炉过程控制系统流程方框图(5)过程控制系统的单项性能指标有哪些?各自是如何定义的?答:1)单项性能指标主要有:衰减比、超调量与最大动态偏差、静差、调节时间、振荡频率、上升时间和峰值时间等。
2)各自定义为:衰减比:等于两个相邻的同向波峰值之比n;超调量:第一个波峰值y与最终稳态值y(∞)之比的百分数:1σ=y1⨯100% y(∞)最大动态偏差A:在设定值阶跃响应中,系统过渡过程的第一个峰值超出稳态值的幅度;静差,也称残余偏差C:过渡过程结束后,被控参数所达到的新稳态值y(∞)与设定值之间的偏差C称为残余偏差,简称残差;调节时间t:系统从受干扰开始到被控量进入新的稳态值的±5%(±2%)范围内所s需要的时间;振荡频率ω:过渡过程中相邻两同向波峰(或波谷)之间的时间间隔叫振荡周期或n工作周期,其倒数称为振荡频率;上升时间t:系统从干扰开始到被控量达到最大值时所需时间;p峰值时间t:过渡过程开始至被控参数到达第一个波峰所需要的时间。
过程控制仪表及控制系统课后习题答案

lxc第一章思考题与习题1-2 图1.6为温度控制系统,试画出系统的框图,简述其工作原理;指出被控过程、被控参数和控制参数。
解:乙炔发生器中电石与冷水相遇产生乙炔气体并释放出热量。
当电石参加时,部温度上升,温度检测器检测温度变化与给定值比拟,偏差信号送到控制器对偏差信号进展运算,将控制作用于调节阀,调节冷水的流量,使乙炔发生器中的温度到达给定值。
系统框图如下:被控过程:乙炔发生器被控参数:乙炔发生器温度控制参数:冷水流量1-3 常用过程控制系统可分为哪几类?答:过程控制系统主要分为三类:1. 反响控制系统:反响控制系统是根据被控参数与给定值的偏差进展控制的,最终到达或消除或减小偏差的目的,偏差值是控制的依据。
它是最常用、最根本的过程控制系统。
2.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是根据扰动量的大小进展控制的,扰动是控制的依据。
由于没有被控量的反响,所以是一种开环控制系统。
由于是开环系统,无法检查控制效果,故不能单独应用。
3. 前馈-反响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的主要优点是能够迅速及时的克制主要扰动对被控量的影响,而前馈—反响控制利用反响控制克制其他扰动,能够是被控量迅速而准确地稳定在给定值上,提高控制系统的控制质量。
3-4 过程控制系统过渡过程的质量指标包括哪些容?它们的定义是什么?哪些是静态指标?哪些是动态质量指标?答:1. 余差(静态偏差〕e:余差是指系统过渡过程完毕以后,被控参数新的稳定值y(∞)与给定值c 之差。
它是一个静态指标,对定值控制系统。
希望余差越小越好。
2. 衰减比n:衰减比是衡量过渡过程稳定性的一个动态质量指标,它等于振荡过程的第一个波的振幅与第二个波的振幅之比,即:n <1系统是不稳定的,是发散振荡;n=1,系统也是不稳定的,是等幅振荡;n >1,系统是稳定的,假设n=4,系统为4:1的衰减振荡,是比拟理想的。
衡量系统稳定性也可以用衰减率φ4.最大偏差A :对定值系统,最大偏差是指被控参数第一个波峰值与给定值C 之差,它衡量被控参数偏离给定值的程度。
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第1章思考题与习题 过程控制有哪些主要特点?为什么说过程控制多属慢过程参数控制?解答:.控制对象复杂、控制要求多样 控制方案丰富.控制多属慢过程参数控制.定值控制是过程控制的一种主要控制形式.过程控制系统由规范化的过程检测控制仪表组成 什么是过程控制系统?典型过程控制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解答:过程控制系统:一般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自动控制系统的变量是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成份等这样一些变量的系统。
组成:参照图 。
说明过程控制系统的分类方法,通常过程控制系统可分为哪几类?解答:分类方法说明:按所控制的参数来分,有温度控制系统、压力控制系统、流量控制系统等;按控制系统所处理的信号方式来分,有模拟控制系统与数字控制系统;按控制器类型来分,有常规仪表控制系统与计算机控制系统;按控制系统的结构和所完成的功能来分,有串级控制系统、均匀控制系统、自适应控制系统等;按其动作规律来分,有比例( )控制、比例积分( ✋)控制,比例、积分、微分( ✋)控制系统等;按控制系统组成回路的情况来分,有单回路与多回路控制系统、开环与闭环控制系统;按被控参数的数量可分为单变量和多变量控制系统等。
通常分类:.按设定值的形式不同划分:( )定值控制系统( )随动控制系统( )程序控制系统.按系统的结构特点分类:( )反馈控制系统( )前馈控制系统( )前馈 反馈复合控制系统 什么是定值控制系统✍解答:在定值控制系统中设定值是恒定不变的,引起系统被控参数变化的就是扰动信号。
什么是被控对象的静态特性?什么是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解答:被控对象的静态特性:稳态时控制过程被控参数与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称为静态特性。
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
系统在动态过程中,被控参数与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即为控制过程的动态特性。
二者之间的关系: 试说明定值控制系统稳态与动态的含义。
为什么在分析过程控制系统得性能时更关注其动态特性?解答:稳态:对于定值控制,当控制系统输入(设定值和扰动)不变时,整个系统若能达 到一种平衡状态,系统中各个组成环节暂不动作,它们的输出信号都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这种状态称为稳态(或静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章 习题与思考题
3-1 什么是控制器的控制规律?控制器有哪些基本控制规律?
解答:
1)控制规律:是指控制器的输出信号与输入偏差信号之间的关系。
2)基本控制规律:位式控制、比例控制、比例积分控制、比例微分控制和比例积分微分控制。
3-2 双位控制规律是怎样的?有何优缺点?
解答:
1)双位控制的输出规律是根据输入偏差的正负,控制器的输出为最大或最小。
2)缺点:在位式控制模式下,被控变量持续地在设定值上下作等幅振荡,无法稳定在设定值上。
这是由于双位控制器只有两个特定的输出值,相应的控制阀也只有两个极限位置,总是过量调节所致。
3)优点:偏差在中间区内时,控制机构不动作,可以降低控制机构开关的频繁程度,延长控制器中运动部件的使用寿命。
3-3 比例控制为什么会产生余差?
解答:
产生余差的原因:比例控制器的输出信号y 与输入偏差e 之间成比例关系:
e K y p =
为了克服扰动的影响,控制器必须要有控制作用,即其输出要有变化量,而对于比例控制来讲,只有在偏差不为零时,控制器的输出变化量才不为零,这说明比例控制会永远存在余差。
3-4 试写出积分控制规律的数学表达式。
为什么积分控制能消除余差?
解答:
1)积分控制作用的输出变化量y 是输入偏差e 的积分:⎰=edt T y 1
1
2)当有偏差存在时,输出信号将随时间增大(或减小)。
当偏差为零时,输出停止变化,保持在某一值上。
因而积分控制器组成控制系统可以到达无余差。
3-5 什么是积分时间?试述积分时间对控制过程的影响。
解答:
1)⎰
=edt T y 11 积分时间是控制器消除偏差的调整时间,只要有偏差存在,输出信号将随时间增大(或减小)。
只有当偏差为零时,输出停止变化,保持在某一值上。
2) 在实际的控制器中,常用积分时间Ti 来表示积分作用的强弱,在数值上,T i =1/K i 。
显然,T i 越小,K i 就越大,积分作用就越强,反之亦然。
3-6 某比例积分控制器输入、输出范围均为4~20mA ,若将比例度设为100%、积分时间设为2min 、稳态时输出调为5mA ,某时刻,输入阶跃增加0.2mA ,试问经过5min 后,输出将由5mA 变化为多少?
解答: 由比例积分公式:⎪⎪⎭
⎫ ⎝⎛+=⎰edt T e P y 111分析: 依题意:%1001==p
K p ,即K p =1, T I = 2 min , e =+0.2; 稳态时:y 0=5mA ,
5min 后:mA
edt T e P y y )7.05()52.02
12.0(151110±=⨯⨯±±⨯+=⎪⎪⎭⎫ ⎝⎛++
=⎰ 3-7 比例控制器的比例度对控制过程有什么影响?调整比例度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解答:P74
1)控制器的比例度P 越小,它的放大倍数p K 就越大,它将偏差放大的能力越
强,控制力也越强,反之亦然,比例控制作用的强弱通过调整比例度P 实现。
2)比例度不但表示控制器输入输出间的放大倍数,还表示符合这个比例关系的有效输入区间。
一表的量程是有限的,超出这个量程的比例输出是不可能的。
所以,偏差的变化使控制器的输出可以变化全量程(16mA ),避免控制器处于饱和状态。
3-8 理想微分控制规律的数学表达式是什么?为什么常用实际为分控制规律?
解答:
1)dt
de T y D = 2)由于理想微分运算的输出信号持续时间太短,往往不能有效推动阀门。
实际应用中,一般加以惯性延迟,如图3-7所示,称为实际微分。
3-9 试写出比例、积分、微分(PID )三作用控制规律的数学表达式。
解答:
⎪⎪⎭
⎫ ⎝⎛++=
⎰dt de T edt T e P y D 111 3-10 试分析比例、积分、微分控制规律各自的特点,积分和微分为什么不单独使用?
解答:
1)比例控制及时、反应灵敏,偏差越大,控制力越强;但结果存在余差。
2)积分控制可以达到无余差;但动作缓慢,控制不及时,不单独使用。
3)微分控制能起到超前调节作用;但输入偏差不变时,控制作用消失,不单独使用。
3-11 DDZ-Ⅲ型基型控制器由哪几部分组成?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如何?
解答:P79
1)组成如图3-11所示。
2)作用参照P79。
3-12 DDZ-Ⅲ型控制器的软手动和硬手动有什么区别?各用在什么条件下?
解答:
1)软手动操作是指调节器的输出电流I 0与手动操作的输入信号成积分关系; 硬手动操作是指调节器的输出电流I 0与手动操作的输入信号成比例关系。
2)软手动操作:系统投运
硬手动操作:系统故障
3-13 什么叫控制器的无扰动切换?在DDZ-Ⅲ型调节器中为了实现无扰切换,在设计PID 电路时采取了哪些措施?
解答:P84
1)调节器进行状态转换后,输出值不发生跳动,即状态转换无冲击。
2)C M 、C I 。
P85中。
3-14 PID 调节器中,比例度P 、积分时间常数I T 、微分时间常数D T 分别具有什么含义?在调节器动作过程中分别产生什么影响?若将I T 取∞、D T 取0,分别代表调节器处于什么状态?
解答:
比例度P 含义:使控制器的输出变化满量程时(也就是控制阀从全关到全开或相反),相应的输入测量值变化占仪表输入量程的百分比。
比例作用的强弱取决于比例度的大小。
积分时间常数I T 含义:I T 越小,积分作用越强;越大积分作用越弱;若将I T 取∞,则积分作用消失。
微分时间常数D T 含义:D T 越大,微分作用越强;D T 取0,微分作用消失。
3-15 什么是调节器的正/反作用?在电路中是如何实现的?
解答:
1)正作用:偏差=测量值-给定值;
反作用:偏差=给定值-测量值。
2)运放输入端的切换开关实现的。
3-16 调节器的输入电路为什么要采取差动输入方式?输出电路是怎样将输出电压转换成4~20mA电流的?
解答:
1)采用差动输入方式,可以消除公共地线上的电压降带来的误差。
2)参照P83下的输出电路。
3-18 给出实用的PID数字表达式,数字仪表中常有哪些改进型PID算法?
解答:
1)P91式(3-18)
2)改进的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