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干细胞与肿瘤耐药

合集下载

二、肿瘤干细胞及其耐药机制

二、肿瘤干细胞及其耐药机制

肿瘤干细胞及其耐药机制欧扬郭秀丽(山东大学药学院新药药理研究所,济南250012)摘要肿瘤干细胞是存在于造血系统肿瘤和一些实体瘤中具有干细胞特性的细胞。

肿瘤干细胞假说认为,经药物治疗后肿瘤复发和转移与肿瘤干细胞残存有密切关系。

其原因可能是肿瘤干细胞高表达ABC转运蛋白和B c-l2抗凋亡蛋白,同时其本身又具有一些干细胞特性。

对肿瘤干细胞耐药机制的研究,将有助于发现新的肿瘤治疗靶点和更好的抗癌策略。

关键词肿瘤干细胞;耐药性;ABC转运蛋白;治疗中图分类号R730.2Tum or Ste m C ells and D rug R esistance OU Yang,GUO X i u-L i(D e part m ent of N e wdrug P har m a-cology,School of Phar m aceu tical S ciences,Shandong University,Ji nan250012,China)Abst ract The tum or ste m ce lls possessing ste m ce lls properties have been descri b ed i n hae m atopo ietic cancer and so m e so lid tu m ors.It is believed the regenera ti o n and displace of cancer after che m otherapy have ti g h ten relati o n w ith the residual tu m or ste m ce lls.The m ain reason is t h at tum or ste m cells over-ex-press ATP-b i n d i n g cassette drug transporters and B c-l2.M oreover,tu m or ste m ce lls have the character o f ste m cells.M ore insight into the m echan is m s o f tum or ste m cells m ight he l p l e ad to ne w therapeutic tar-gets and better anticancer strateg i e s.K ey w ords tum or ste m cells;drug resistance;ATP-b i n d i n g cassette drug transporters;t h erapy在肿瘤研究中,干细胞研究帮助人们加深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的认识。

肿瘤干细胞与耐药

肿瘤干细胞与耐药

肿瘤干细胞与耐药本综述由解螺旋学员Dr.Feng负责整理(2017年12月)肿瘤的耐药与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 CSCs)密切相关,CSCs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手段实现抵抗肿瘤药物治疗。

1.肿瘤干细胞亚群的休眠CSCs休眠指的是细胞保持重新进入活跃的增殖状态的能力,但处于非分裂状态。

化疗药物主要通过靶向活跃分裂的细胞来起作用。

因此,CSCs的休眠是避免癌症治疗并赋予肿瘤细胞治疗抗性的有效手段。

休眠状态下CSCs的激活驱动了抗癌治疗后肿瘤的复发。

Touil 等人在结肠直肠癌的研究中发现了肿瘤耐药的特性可从休眠的CSCs获得。

在这项研究中,抗5-氟尿嘧啶的癌细胞显示了和休眠CSCs的类似的表型,这样的表型是基于标记物,自我更新和肿瘤传播潜能来鉴定的,明确观察到了部分肿瘤干细胞在肿瘤细胞暴露于化疗药物时进入休眠状态。

这一过程先涉及到c-Yes酪氨酸激酶的活化及其与c-Yes / YAP复合物的分离,进而导致相关蛋白(YAP)的核表达水平降低。

这项研究指出作为转录协同激活因子的核YAP参与干细胞自我更新,阻止细胞处于非分裂休眠状态。

1因此,YAP核水平的下降可能是CSCs休眠的表现,CSCs通过转录共激活、侵袭细胞周期和凋亡途径等诱导休眠。

最近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一项研究进一步支持了这一假说,Campos等人将化学疗法中含有休眠细胞和非休眠细胞的肿瘤细胞暴露于化学治疗后,发现休眠细胞的活化频率更高2。

2.药物外排转运导致癌症患者抗药性的重要因素归因于药物外排转运蛋白在耐药性CSCs中的表达增加。

这些药物外排转运蛋白主要位于细胞质膜中,正常情况下它们的作用是保护细胞免受有害细胞毒性剂的侵害。

药物外排转运蛋白可有效防止细胞毒素和代谢废物产物堆积,特别是在血脑屏障,肝,肾和肠组织中3。

在癌症中,CSC对治疗的抵抗力部分地来自转运蛋白的上调表达,因为跨越质膜的药物流出增加,相应地就降低了细胞内药物浓度4。

肿瘤干细胞及其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肿瘤干细胞及其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肿瘤干细胞专栏・肿瘤干细胞及其耐药性的研究进展余 宏,张昌明,吴永寿R e sea rch p r o g re ss i n cance r s tem ce lls and the ir d rug re sistanceHo ng Yu,Chang2M i ng Zhang,Y o ng2Sho u W u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云南昆明650021D epart m ent of O tolaryngology Head and N eck Surgery,Second Peopleπs Hospital of Yunnan Province,Kunm ing,Yunnan650031,P.R.China通讯作者:余 宏Corres pondence t o:Hong Yu Tel.:861015974826580 E mail:yh2002523@基金项目: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资助项目(2008yk005)Gran t:Second Peop leπs Hos p ital of Yunnan Pr ovince Grant(2008yk005)收稿日期:2009209201接受日期:2009211217[Ab s trac t] Trad iti o na l theo ri e s sugge st tha t tum o r g r ow th o ccu rs w hen a ll tum o r ce lls w o rk to ge the r and re su lt i n p r o li fe ra ti o n,so tre a t m e n t ha s bee n m a i n l y d irec te d aga i n st the m a j o rity o f the ce lls i n tum o r tis sue,w h i ch o fte n re l ap se,m e ta s ta s i ze,and l ead to tre a t m e n t fa il u re.A s cance r stem ce lls have be en succe ssfu ll y iso l a te d fr om d i ffe ren t tum o r tis sue s,i n2dep th s tudy o f the ir func ti o n i n re l a ti o n to trad iti o na l cance r tre a t m e n t face s e no r m o u s cha ll e nge s.A t the sam e ti m e,a new theo re ti ca l ba s is ha s be en p r o vi de d fo r the i n2dep th study o f tum o ri gene s is the eva l ua ti o n o f p r o gno s is o f cance r the rap y.A lso,new i dea s have bee n i n tr o duce d fo r cance r the rap y. The re fo re,rad i ca l tre a t m e n t o f cance r can be ach i eve d th r o ugh killi ng cance r s tem ce lls.Th is a rti c l e re vi ew s the re sea rch p r o g re s s o n cance r stem ce lls and the ir d rug re s is tance.Key wo rd s:S tem ce lls,cance r s tem ce lls,d rug re s is tance【摘 要】 传统理论认为肿瘤生长是所有肿瘤细胞一起增殖的结果,因而治疗方法主要是针对肿瘤组织内的大多数细胞,其结果是常有复发和转移,使治疗失败。

肿瘤干细胞与肿瘤多药耐药的关系_朱言亮

肿瘤干细胞与肿瘤多药耐药的关系_朱言亮

肿瘤干细胞与肿瘤多药耐药的关系朱言亮综述 陈龙邦审校作者单位:210002南京军区总医院肿瘤内科 关键词:肿瘤干细胞;多药耐药;靶向治疗 中图分类号:R 730.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5930(2009)02-0218-03近来,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肿瘤干细胞是肿瘤发生的始动细胞,并且可能是肿瘤耐药的主要原因。

有关肿瘤干细胞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目前已在白血病及实体肿瘤如:乳腺、大脑、肺、前列腺及肝脏中分离出肿瘤干细胞。

这些研究表明,肿瘤干细胞与正常干细胞类似,数目极少,通常处于静止状态,具有异质性及自我更新能力,对肿瘤的进展起重要作用;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是肿瘤干细胞逃脱药物杀伤作用的结果,肿瘤的多药耐药性可能是干细胞赋予肿瘤的能力。

而现有治疗肿瘤的方法主要是针对肿瘤组织内的大多数细胞,而不是肿瘤干细胞,从而使肿瘤治疗的生存率得不到显著的提高。

本文就肿瘤的多药耐药性和肿瘤干细胞之间的关系作一综述。

1 干细胞与肿瘤干细胞1.1 干细胞与肿瘤干细胞的概念干细胞是指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一类未分化的细胞群体。

Bonnet 等[1]在研究白血病时发现,象正常造血系统一样,在白血病细胞内也存在着分化等级不同的细胞,而仅有一小部分细胞保留着克隆形成的能力。

实体肿瘤与白血病类似,是个由多种类型的细胞构成的异质性的混合体。

若不加以干预的话,这个混合体可以进一步生长并在远处部位形成与原发肿瘤类似的继发性肿瘤。

这一特性提示在白血病和实体肿瘤内存在着具有干细胞性质的细胞群,是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原动力,因此把这群细胞命名为肿瘤干细胞。

1.2 肿瘤干细胞存在的证据1997年Bonne t 等首先从急性髓性白血病(acu te m ye l o i d leuke m i a ,AM L)细胞中分离出肿瘤干细胞。

他们在研究中发现,从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血液中分离出不同类型的白血病细胞,然后移植到NOD /SCID 小鼠,只有表面标记为CD 34+、CD38-、T hy+的瘤细胞(占AM L 细胞的0.2%,被认为是白血病干细胞)具有致瘤性,能使小鼠生长出肿瘤,而缺乏这种表型的肿瘤细胞即使以千倍以上的数目接种于NOD /SCID 小鼠也不能形成肿瘤。

乳腺癌的肿瘤干细胞和药物耐受性

乳腺癌的肿瘤干细胞和药物耐受性

乳腺癌的肿瘤干细胞和药物耐受性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不仅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了巨大的困扰,也对整个社会健康事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尽管已经有了多种治疗方法,然而乳腺癌的肿瘤干细胞和药物耐受性问题依然存在,给治疗带来了挑战。

一、肿瘤干细胞的特点肿瘤干细胞是一小部分存在于肿瘤组织中的细胞群体,它们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为多种细胞类型的能力。

相比于普通肿瘤细胞,肿瘤干细胞更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更长久的生存能力。

在乳腺癌中,肿瘤干细胞具有产生肿瘤组织的潜力,而且具有对药物抵抗的特性。

二、肿瘤干细胞与乳腺癌药物耐受性1. 肿瘤干细胞的存在导致难以完全清除肿瘤传统的抗乳腺癌药物,如化疗药物和靶向治疗药物,对肿瘤细胞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很难完全清除肿瘤。

肿瘤干细胞具有较强的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即使治疗过程中绝大部分肿瘤细胞被杀死,肿瘤干细胞仍有可能留存下来并再次分化为肿瘤组织。

这也就是为何肿瘤容易复发的原因。

2. 肿瘤干细胞的耐药特性乳腺癌的肿瘤干细胞对药物具有较高的耐受性。

研究表明,肿瘤干细胞对于化疗药物的浓度要求较高,相比于普通肿瘤细胞,肿瘤干细胞更能够经受住化疗药物的杀伤。

此外,肿瘤干细胞还能通过调节与药物相关的信号通路,降低药物对其产生的影响,从而扩大耐药范围。

三、应对乳腺癌肿瘤干细胞和药物耐受性的策略针对乳腺癌肿瘤干细胞的存在和药物耐受性的问题,科学家们正在积极探索新的治疗策略。

1. 靶向肿瘤干细胞的疗法研究人员发现,某些分子或信号通路在乳腺癌肿瘤干细胞的生长和分化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因此,通过针对这些分子或通路进行靶向治疗,有望抑制肿瘤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2. 组合治疗的应用由于肿瘤干细胞对单一药物治疗的耐药性,科学家们开始尝试使用多种药物联合治疗的策略。

通过选择具有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可以同时攻击肿瘤干细胞的不同弱点,提高治疗效果。

3. 免疫疗法的发展免疫疗法是近年来乳腺癌治疗领域的一个重要突破。

肿瘤干细胞与耐受性——国自然基金模板资料文档

肿瘤干细胞与耐受性——国自然基金模板资料文档

肿瘤干细胞与耐受性——国自然基金模板资料文档引言肿瘤耐受性是肿瘤治疗中面临的一大挑战。

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越来越意识到肿瘤干细胞在耐受性中的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肿瘤干细胞与耐受性之间的关系,并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提供模板资料。

肿瘤干细胞的特点1. 肿瘤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不分化的能力。

2. 它们能够抵抗常规癌症治疗,如化疗和放疗。

3. 肿瘤干细胞具有高度异质性,这使得对其进行针对性干预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肿瘤干细胞与耐受性的关系1. 肿瘤干细胞在肿瘤耐受性中起着关键作用。

2. 它们能够通过多种机制保护自身免受治疗的影响。

3. 肿瘤干细胞能够激活耐药基因,并通过这些基因调节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等途径,提高耐药能力。

4. 通过针对肿瘤干细胞的干预,可能能够有效克服耐受性的问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模板资料- 项目名称:肿瘤干细胞与耐受性的相互作用及干预策略研究- 项目编号:参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请要求填写- 主要研究内容:1. 分析肿瘤干细胞在不同癌症类型中的存在及功能特点。

2. 研究肿瘤干细胞对不同治疗方法的耐受性机制。

3. 探索针对肿瘤干细胞的干预策略,以提高治疗效果并克服耐受性。

- 预期成果:1. 对肿瘤干细胞与耐受性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理解。

2. 提出有效的针对肿瘤干细胞的干预策略,为肿瘤治疗提供新思路。

3. 为解决耐受性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

该模板资料可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的参考,但具体填写时需根据申请要求进行调整和修改。

结论肿瘤干细胞在肿瘤耐受性中起到重要作用,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找到有效的治疗策略。

希望该文档对申请肿瘤相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研究人员有所帮助。

(字数:XXX)。

肿瘤细胞干性状的识别及其耐药机制研究

肿瘤细胞干性状的识别及其耐药机制研究

肿瘤细胞干性状的识别及其耐药机制研究肿瘤细胞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和无限增殖的特性,它们在肿瘤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肿瘤细胞干性状的识别和治疗是目前肿瘤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探讨肿瘤细胞干性状的识别及其耐药机制研究的现状。

一、肿瘤细胞干性状的识别目前,肿瘤细胞的干性状识别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表面标记法;另一种是功能鉴定法。

表面标记法是通过检测特定的细胞表面标记,如CD133、CD44、CD24等,来鉴定干性状;功能鉴定法则是通过判断细胞是否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和无限增殖的特性,来确定干性状。

目前,表面标记法在识别肿瘤细胞中的干性状方面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比如,CD133在肝癌、胰腺癌、结肠癌等多种肿瘤中都被证明是干性状标记物。

CD44也被广泛应用于乳腺癌、肺癌、结肠癌等肿瘤的干性状识别中。

CD24则主要用于识别乳腺癌细胞中的干性状。

功能鉴定法则是通过培养肿瘤细胞,观察细胞具有的自我更新、多向分化和无限增殖的特性,来确定干性状。

这种方法比表面标记法更加严格,可以避免由于表面标记物的低表达或变异所带来的偏差。

然而,功能鉴定法需要至少4-6周的培养时间,工作量大,并且存在着细胞质扰动的风险。

二、肿瘤细胞干性状的耐药机制肿瘤细胞干性状的耐药机制是肿瘤治疗领域的一个难点。

目前,科学家们认为,肿瘤细胞的干性状和肿瘤细胞的耐药性存在一定的关联,干性状肿瘤细胞对传统化疗药物的耐药性更强。

这主要与以下方面有关:1.干性状肿瘤细胞对DNA损伤的修复能力更强。

一些研究表明,肿瘤细胞干性状与DNA损伤修复机制的增强有关。

拥有干性状特征的肿瘤干细胞,其DNA损伤修复或基因损失的复制等减少导致药物在其体内的作用时间缩短,不能达到临界浓度,导致化疗药物无法有效杀死肿瘤细胞。

2.干性状肿瘤细胞对药物的吸收能力更低。

肿瘤细胞表面的ABC转运蛋白是细胞的主动出泵途径,可以从细胞内排出多种化疗药物,从而使肿瘤细胞获得多重耐药性。

肿瘤干细胞与肿瘤耐药性形成关联机制探索

肿瘤干细胞与肿瘤耐药性形成关联机制探索

肿瘤干细胞与肿瘤耐药性形成关联机制探索肿瘤耐药性一直是肿瘤治疗的主要难题之一。

传统的肿瘤治疗方法,如化疗和放疗,常常不能有效地根除肿瘤,因为肿瘤细胞存在一种耐药性,使得它们对治疗药物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

而肿瘤干细胞的存在被认为是导致肿瘤耐药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本文将探索肿瘤干细胞与肿瘤耐药性之间的关联机制。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肿瘤干细胞的特点以及其在肿瘤发展中的作用。

肿瘤干细胞是一小部分存在于肿瘤组织中的细胞群体,它们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能力,能够不断产生新的肿瘤细胞并维持肿瘤的生长。

与普通肿瘤细胞相比,肿瘤干细胞具有较强的增殖能力和生存能力,因此更难被现有的治疗手段消灭。

其次,肿瘤干细胞与肿瘤耐药性的关系需要进一步探索。

研究表明,肿瘤干细胞在肿瘤耐药性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肿瘤干细胞具有较高的抗氧化能力,能够通过清除自由基来保护自身免受治疗药物的损伤。

其次,肿瘤干细胞可以通过调节细胞周期和DNA修复机制来降低药物对其的杀伤作用。

此外,肿瘤干细胞还能通过改变细胞外基质组成和细胞附着力来逃避治疗药物对其的影响。

所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肿瘤干细胞能够在治疗药物的压力下存活和繁殖,从而导致肿瘤的耐药性。

进一步了解肿瘤干细胞形成肿瘤耐药性的机制,有助于开发新的治疗策略。

目前,一些研究已经表明,针对肿瘤干细胞的治疗可能是解决肿瘤耐药性问题的有效途径。

例如,通过干细胞特异性基因的靶向治疗,可以选择性地杀死肿瘤干细胞,从而减少肿瘤的复发和耐药性的产生。

此外,还可以利用肿瘤干细胞的特性来设计新的药物传递系统,将药物直接送达到肿瘤干细胞周围区域,提高治疗的效果。

然而,要实现针对肿瘤干细胞的治疗,仍然面临许多挑战。

首先,肿瘤干细胞的特征和功能仍然不完全清楚,进一步的研究需要从肿瘤样本中更好地分离和鉴定肿瘤干细胞。

其次,由于肿瘤干细胞的存在和多样性,针对不同类型和不同阶段的肿瘤干细胞的治疗策略也需要个体化和精准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摘要:【关键词】抗药性;肿瘤;肿瘤干细胞
肿瘤治疗的主要障碍是肿瘤细胞耐药性的产生。

未治愈或复发后的肿瘤对多种从未使用过的药物也产生耐药,从而使肿瘤治疗的效果得不到显著提高。

对肿瘤耐药发生机制的研究和寻找开发逆转耐药的药物是当前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肿瘤干细胞的研究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1~3],许多研究者陆续从实验中找到并分离出肿瘤干细胞,并提出肿瘤干细胞假说,这种新的肿瘤发生模型很好地解释了药物治疗后肿瘤复发的原因。

现介绍其耐药的机制及对策,为临床肿瘤治疗提供指导。

【关键词】抗药性;肿瘤;肿瘤干细胞
1 肿瘤干细胞的发现和研究进展
干细胞表达 abcg2,它可以将荧光染料 hoechst33342 泵出细胞外而不被染色,其它细胞不具有此功能,因此可以用荧光染色技术结合流式细胞分选技术分选,没有荧光的那群不被染色的细胞叫sp细胞。

sp细胞已经在成神经细胞瘤、乳腺癌、肺癌和恶性胶质瘤细胞系中被分离鉴定出来[7]。

有实验进一步证实了sp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有限的成熟能力。

从肿瘤细胞系中分离出sp细胞,体外培养后发现它能产生sp和非sp两类细胞,移植给小鼠后能使小鼠形成移植瘤,而非sp细胞不能[8,9],故认为cscs存在于sp细胞群中。

肿瘤干细胞具有很多正常干细胞所具有的特性,干细胞之所以能够保持永生性是因为它具有活跃的dna修复能力、高表达三磷酸腺苷结合盒(atp binding cassette,abc)转运体、耐药、抗辐射、抗凋亡等特性。

为此肿瘤干细胞就有可能也拥有耐药特性。

2 肿瘤细胞的耐药产生机制
肿瘤细胞耐药性形成因素主要包括:药物靶标的突变或过表达、使药物失去活性以及使细胞内药物减少等。

目前对肿瘤细胞耐药产生机制有四种模型:经典的模型认为一个或多个肿瘤细胞获得基因突变后产生耐药,化疗后这些耐药的克隆仍存活并增殖;而基于cscs 学说的理论则认为,肿瘤中存在 cscs,它表达abc 转运蛋白,因此cscs及其子代细胞具有天然的抗化疗药物的能力而得以存活使肿瘤复发;第三种“获得性耐药”(acquired resistance) 模型认为 cscs 表达abc 转运蛋白,能避免化疗药物的杀伤存活下来,之后cscs及其子代细胞获得突变如点突变、基因扩增或基因激活,从而产生耐药性[10];第四个是“内源性耐药”(intrinsic resistance)模型,该模型认为肿瘤中的干细胞和各种已分化的细胞均具有内在的耐药性,故化疗对它们作用不大或没有作用,结果肿瘤无限生长。

这四个模型均不能单独圆满地解释肿瘤耐药问题,肿瘤耐药性的产生可能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如以前研究发现[11]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对 imatinib 的抗性与染色体易位 t(9; 22)(q34; q11)有关,但这并非 imatinib 产生耐药的唯一原因。

最近有实验证明 imatinib 既是 abcg2 的底物,又是其抑制剂,这使它更容易被表达 abc 转运蛋白的干细胞排出[12~14]。

肿瘤耐药机理还包括许多其它因素,如cscs处于静息期,而大多数药物主要作用于细胞周期或分裂期细胞,导致耐药。

体外研究发现,将bcr/abl阳性细胞阻止在g1/s期后,imatinib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能力并无明显影响,说明 imatinib 对分裂期细胞是有效的[15]。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实验集中到了cscs 和耐药关系上,并且发现不同的cscs表达相应的耐药基因,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更多的启发。

如前列腺癌cscs 表达abcg2,保护cscs不受化疗药物影响,产生耐药,导致疾病复发[16]。

3 克服肿瘤耐药性的对策
目前肿瘤治疗的难题之一就是肿瘤复发,不能完全根除。

抗肿瘤药物一般只能作用于处在细
胞周期中的肿瘤细胞,cscs多在静止期常常不受影响,是疾病复发的根源,加上cscs具有耐药特性,更难彻底将它清除。

cscs表达abc转运蛋白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这一特性为抗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从耐药的角度探寻杀伤cscs的治疗策略,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和大有前景的工作,可能为肿瘤的根除带来一线希望。

对这方面的研究已经有初步尝试。

在研究肿瘤耐药机制的同时,科学家们也同时在研究如何克服肿瘤耐药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策略。

大多数尝试集中在针对abc 转运蛋白家族,研制abc 转运蛋白抑制剂。

第一代abc转运蛋白抑制剂包括 abcb1 抑制剂,如维拉帕米、环孢菌素a。

这些药物在临床上常常联合应用,治疗多种肿瘤,治疗的特异性不强[17],效果不理想且常常产生较大细胞毒性作用。

第二、三代抑制剂如 psc833、vx-710、gf120918、ly335979,因化疗药物和abcb1 抑制剂间的药物代谢相互作用而使临床应用受到限制,其失败的原因可能还包括药物未能抑制其它abc转运蛋白,如abcc1和abcg2。

虽然这些abc转运蛋白抑制剂的临床疗效还不满意,但相关研究证实人类有些肿瘤有abcb1活性,abcb1可以被abc转运蛋白抑制剂抑制[18]。

abc转运蛋白抑制剂临床疗效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满意,可能的原因有三个:一是人们是通过肿瘤缩小程度来衡量疗效的,但是如果干细胞是产生耐药的主要媒介,那么abc抑制剂对肿瘤的影响就不会立竿见影,它影响的是复发频率或复发时间。

因此,单独使用细胞毒性药物或abc抑制剂都不能有效地杀伤cscs,两者如果联合应用将更有效。

另一个原因是临床运用的abc抑制剂可能没有找对正确的转运蛋白作为靶点,导致效果不佳。

如许多实验表明干细胞过表达abcg2,而不是abcb1,这样临床使用较多的abcb1抑制剂效果就受限[7]。

要证实第二种原因是否正确,需要研发abcg2抑制剂,ftc(fumitremorgin c)是一种天然的abcg2抑制剂,但是它有细胞毒性,临床应用受限。

现在已经化学合成了多种ftc衍生物,具有特异性高、细胞毒性小的特点[19,20]。

第三个原因是mdr转运蛋白本身种类繁多,其活性相互之间有一定的重叠性,单一的针对一种转运蛋白的抑制剂不能完全阻止耐药的产生[21]。

虽然 abc 抑制剂在抑制 cscs治疗中很有前景,但在临床应用中还必须解决一个棘手的问题,即它只对 cscs 有特异杀伤作用而对正常干细胞没有毒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