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部编版2020小升初测试真题精选11含答案

语文部编版2020小升初测试真题精选11含答案
语文部编版2020小升初测试真题精选11含答案

语文统编版2020小升初测试真题精选11

姓名学号得分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34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1.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坚韧(rèn)安澜桥(lán)摆弄(nòng)称心如意(chèng)

B.积攒(zǎn)澎湃( péng )埋怨(mán)撩水(liāo)

C.聘请(pìn)累赘(lěi)挣扎(zhēng)踉踉跄跄(làng)

D.逡巡(suō)暂时(zàn)蹂躏(lìn)秉烛夜游(bǐng)

2.下列词语中汉字书写准确的一项是( )

A.踯躅前行搬弄是非鱼贯而出世外桃园

B.郑重其事至密闻名遐迩焕然一新

C.迫不及待安详煽风点火缘分

D.各俱风韵人情事故头晕目炫誊写

3.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一个人只有树立自信,就可能成为他渴望成为的那种人。

B.因为我在电视里看了一场欧洲拳击冠军赛,所以我已经急着要当一个拳击王了。

C.如果把中国女排姑娘们比为一颗颗璀璨的珍珠,那么,孙晋芳就是一条闪闪发光的线。

D.尽管花草会自己奋斗,我若是置之不理,任其自生自灭,大半还是会死的。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大熊猫憨态可掬,小猴子顽皮可爱,一向严肃的大人们也忍俊不禁

....。

B.菜是长出来了,可吃起来有一种难以言喻

....的苦味——黄瓜竟比苦瓜还要苦。

C.在四年多的时间里,他进行了四百多次试验,虽然还是连连受挫,但他毫不气馁

....。

D.日本军国主义者所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可是日本文部却别具匠心

....地一再修改日本中小学课本,掩盖战争罪行。

5.对下列句子语病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老师看上去近40岁左右。(重复累赘)

B.平静的河面上,有一只小船迎着风浪向岸边驶来。(前后矛盾)

C.多读好书,可以丰富提高我们的知识。(词序混乱)

D.科学发展到今天,谁也不会否认地球不是围着太阳运行的了。(滥用否定词)

6.对下列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我们应当心胸开阔如大海,应该乐于助人,与人为善。试想,如果心眼儿比针尖还小,老是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怎么能与同学相处得好呢?

A.比喻夸张设问

B.夸张比喻反问

C.比喻夸张反问

D.夸张比喻设问

7.下列句子句式变换有误的一项是( )

A.月光照着大海。扩句:皎洁的月光柔和地照着平静的大海。

B.难道他们不知道用自己伟大的团结力量,去与残害母亲、剥削母亲的敌人斗争吗?

改成陈述句:他们知道用自己伟大的团结力量,去与残害母亲、剥削母亲的敌人斗争。

C.我把玉簪花送给亲爱的韩老师。改成“被”字句:玉簪花被我送给亲爱的韩老师。

D.怀特森老师眼里闪过狡黠的光芒,解释道:“有关凯蒂旺斯的一切都是我编造的,这种动物从来就没有过。”

改成转述句:怀特森老师眼里闪过狡黠的光芒,解释道,有关凯蒂旺斯的一切都是我编造的,这种动物从来就没有过。

8.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书是我们的好朋友,”老师接着说:“让读书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B.我突然朦胧地感到一种什么被遗忘了的东西——一种恢复过来的思想在震颤。

C.生活教我认识了桥……与水形影不离的过河的建筑

D.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9.把下列几句话排列成段,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

①太阳出来了,它仿佛知道睡莲的心愿,便把第一束阳光洒在睡莲身上。②夕阳收起了最后一缕霞光。

③湖里的睡莲就张开了花瓣,面对着太阳升起的地方欣喜地等待着。

④中午,太阳火辣辣的,湖里的睡莲都躲到荷叶下乘凉去了。

⑤湖里的睡莲都慢吞吞地合拢了花瓣,似乎睡觉去了。⑥东方露出晨曦。

A.③⑤②④⑥①

B.⑥③①④②⑤

C.①⑤③②④⑥

D.⑤①④③②⑥

10.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句是( )

A.千里/莺啼/绿映红

B.正是/江南风景

C.孤帆/远影碧/空尽

D.山重/水复/疑无路

11.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东施效颦》的故事,讽刺了一种现象: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机械地模仿别人,结果却弄巧成拙,越学越糟。

B.《鹬蚌相争》总结了一个社会经验:自相残杀的结果是任何一方都不会占到便宜,获利的则是第三方。人们把这个故事概括为一个成语: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C.《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都是送别诗歌,都表达了深挚的友情。两相比较,从描写的景色看,前

首写冬,后首写春。从抒发的情感看,前首委婉细腻,后首豪放旷达。

D.“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一句,是比喻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环境变了,事物的性质

也会随之改变的道理。

12.下列句子中加点俗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

.......”,只有善于吸取失败的教训,才能获得丰富的人生经验。

B.因“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故大凡聪明的人总是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以弥补自身的不足。

C.只有做到“曲不离口,拳不离手

.........”,在学习过程中学到的能力才能够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D.面对实力强劲的对手,第一次参加比赛的校足球队毫不示弱,以一种“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的精

神出色地完成了比赛。

13.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

B.《天净沙?秋思》中“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C.古代张贴的对联,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D.“一门父子三词客”中的“三父子”是曹操、曹丕、曹植。

(二)非选择题。(共8分)

1.根据积累填空。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2)结庐在人境, .(3)气蒸云梦泽, .

(4)青山有幸埋忠骨,。(5) ,只缘身在最高层。(6),小人同而不和。

2.《论语》中说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句子是:,。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30分)

(一)寓言阅读。(共2分)

一只狗衔着一块肉过河,望见自己在水里的影子,以为是另外一只狗衔着一块更大的肉。他于是

放下自己这块肉,冲过去抢那块。结果,两块肉都没有了:那一块没捞到,因为本来就没有,这一块

也被河水冲走了。

寓意: (二)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陈际泰,字大士,临川人。家贫,不能从师,又无书,时取旁舍儿书,屏人窃诵。从外兄①所获《书经》,四角已漫灭,且无句读②,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十岁,于外家药笼中见《诗经》,取而疾

走。父见之,怒,督往田,则携至田所,踞高阜而哦,遂毕身不忘。久之,返临川,与南英辈③以时

文名天下。其为文,敏甚,一日可二三十首,先后所作至万首。经生④举业之富,无若际泰者。【注释】①外兄:表兄。②句读:古人称文词之间该停顿的地方叫“句”或“读(dòu)”,相当于现在的标点。③南英辈:指艾南英等三人,与陈际泰被合称为“临川四才子”。④经生:泛指研读经书的书生。

1.(2分)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则携.至田所(2)无若.际泰者

2.(6分)翻译下列两个句子。

(1)家贫,不能从师,又无书,时取旁舍儿书,屏人窃诵。

(2)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

3.(2分)从陈际泰的经历中你受到怎样的启发?

(三)现代文阅读。(共18分)

父爱昼夜无眠

①父亲最近总是委靡不振,大白天尚在床上()声如雷,新买的房子如音箱一般把他的声音“扩”得气壮山河,很是影响我的睡眠——我是一名昼伏夜“出”的自由()稿人,并且患有神经衰弱的职业病。我提出要带父亲去医院看看,他这个年龄嗜睡,没准就是老年痴呆症的前兆、;父亲不肯,说他没病。再三动员失败后,我有点恼火地说,那您能不能不打鼾,我多少天没睡过安生觉了! 一言既出,顿觉野蛮和“忤逆”,我怎么能用这种口气眼父亲说话?父亲的脸在那一刻像遭了寒霜的柿子,红得即将崩溃,但他终于什么也没说。

②第二天,我睡到下午四点才醒来,难得如此“一气呵成”。突然想起父亲的鼾声,推开他的房门,原来他不在。不定到哪儿玩麻将去了,我—直鼓励他出去多交朋友、看来,虽然我的话冲撞了父亲,但他还是理解我的,这就对了。父亲在农村穷了—辈子,我把他接到城里来和我一起生活,没让他为柴米油盐操过—点心。为买房子,我欠了—屁股债。这不都得靠我拼死拼活写文章挣稿费慢慢还吗?我还不到三十—岁,头发就开始“落英缤纷”。这都是用脑过度、睡眠不足造成的:我容易吗?作为儿子,我惟一的要求就是让他给我一个安静的白天,养精蓄锐。我觉得这并不过分。

③父亲每天按时回来给我做饭,吃完后让我好好睡,就出去了。有一天,我随口问父亲,最近在于啥呢?父亲一愣,支吾着说:没,没干啥。我突然发现父亲的皮肤比原先白了,人却瘦了许多。我夹些肉放进父亲碗里,让他注意加强营养。父亲说,他是“贴骨膘”身体棒着呢。

④转眼到了年底。我应邀为一个朋友所领导的厂子写专访,对方请我吃饭。由于该厂离我的住处较远,他们用车来接我。饭毕,他们又送我一套“三枪”内衣,并让我随他们到附近的浴室洗澡。雾气

缭绕的浴池边,一个擦背工正在一肥硕的躯体上刚柔并济地运作。与雪域高原般的浴客相比,擦背工更像一只瘦弱的虾米。就在他结束了所有程序,转过身来随那名浴客去更衣室领取报酬时,我们的目光相遇了。“爸爸!”我失声地叫了起来,惊得所有浴客把目光投向我们父子,包括我的朋友。父亲的脸被热气蒸得浮肿而失真,他红着脸嗫嚅道,原想跑远点儿,不会让你碰见丢你的脸,哪料到这么巧……

⑤朋友惊讶地问,这是你的父亲吗?

⑥我说是。我回答得那样响亮,因为我没有一刻比现在更理解父亲,感激父亲,敬重父亲并抱愧于父亲。我明白了父亲为什么在白天睡觉了,他与我一样昼伏夜出。可我深夜沉迷写作,竟从未留意父亲的房间没有鼾声!

我随父亲来到更衣室。父亲从那个浴客手里接过三块钱,喜滋滋地告诉我,这里是闹市区,浴室整夜开放,生意很好,他已攒了一千多块了,“我想帮你早点把房债还上。”

⑦在一旁递毛巾的老大爷对我说,你是小尤啊?你爸为让你写好文章睡好觉,白天就在这些客座上躺一躺,唉,都是为儿为女呵……

⑧我心情沉重地回到浴池。父亲撇下老李头,不放心地追了进来。父亲问,孩子,想啥呢?我说,我想,让我为您擦一次背……话未说完,就已鼻酸眼热,湿湿的液体借着水蒸气的掩护蒙上眼睛。

⑨“好吧,咱爷俩互相擦擦。你小时候经常帮我擦背呢。”

⑩父亲以享受的表情躺了下来。我的双手朝圣般拂过父亲条条隆起的胸骨,犹如走过一道道爱的山冈。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4分)

①嗜.睡()②享.受()③忤.逆()④痴.呆()

2、文章的开头写了一件什么事?从文中看,“我”非要“带父亲去医院看病”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3、第4段后,写我“巧遇”父亲在浴室擦背,你觉得突然吗?前文哪里有铺垫?请把铺垫的句子写出来。(2分)

4、第4段,父亲被认出后,拙朴地辩解道:“原想跑远点儿,不会让你碰见丢你的脸,哪料到这么巧……”父亲的良苦用心表明了什么?(2分)

5、“结尾说“我心情沉重地回到浴池”,并要为父亲“擦一次背”。你如何理解“我”此时的心情与举动?(2分)

6、文中多次写到父亲的消瘦:“贴骨膘”、“瘦弱的虾米”、“条条隆起的胸骨”。其用意何在?(2分)

7、读完全文,你如何理解“父爱昼夜无眠”中的“昼夜无眠”的含义?(2分)

8.下列对本文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 )

A、本文围绕生活中极其平常的“睡觉”一事展开故事,演绎出一对平凡父子的人间真爱,读来亲切感人。

B、作者巧妙地运用对比、烘托等艺术手法,将人物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出神入化,并步步深入地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C、由于“我”的指责,父亲从此不再白天休息,而到浴室不分昼夜地“擦背”,好让“我”还清房债。这无不使读者感受到了强烈的金子般的父爱。

D、文章像一曲轻音乐,不惊不乍中奏出父爱的深沉博大,荡人心魂,教人受益。

第三部分:语言运用(4分)

请你参加下面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如今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利用双休日、节日长假,自驾车涌入周边乡村,住农家乐,吃农家饭,赏田园风光,品民俗文化,各地“农家乐”旅游异常火暴。听一个朋友介绍,他周末在农家乐玩得很开心。我问他都玩了些啥,他介绍了几项:一是在树干上“荡秋千”,二是在林子里用弹弓打鸟,三是到小河里抓鱼。还有一些人在“农家乐”摆阔炫富,乱丢垃圾,赌博酗酒。可见,目前“农家乐”旅游尚待引导、规范。

1.请你对不文明的游客说一句得体的话。

2.为保护环境,增进城乡文明交流,请你为“农家乐”接待方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第四部分:作文(30分)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在心中。美丽的景致、真挚的感情、亲密的朋友、生活的快乐……请以“记住心中的”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请先补充题目,使题目完整。③记叙出具体的事情,说真话,抒真情。④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一)1.B 2.C 3.A 4.D 5.C 6.C 7 D 8.B 9.B 10.C 11.C 12.D 13.D

(二)1.

(1)舍生而取义者也

(2)而无车马喧

(3)波撼岳阳城

(4)白铁无辜铸佞臣

(5)不畏浮云遮望眼

(6)君子和而不同

2.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第二部分

(一)寓意:做人不要贪得无厌,要知道满足。

(二)1.(1)带。

(2)比得上。

2.(1)家里贫穷,不能够拜师读书,又没有书籍,有时拿邻居家孩子的书,躲着人偷偷地诵读。

(2)自己根据文意去判断区分(哪个地方该有停顿),于是就通晓了《书经》的大意。

3.提示:紧扣“勤奋、吃苦、主观努力”即可。

(三)《父爱昼夜无眠》

1、①shì②xiǎng ③wǔ④chī

2、“我”和父母因为“睡觉”一事发生冲突。根本原因是父亲那“气壮山河”的鼾声影响了“我”的正常睡眠。(说他“没准是老年痴呆症的前兆”其实是冠冕堂皇的借口。)

3、不突然。前文第3段中父亲的“支吾”回答,“皮肤变白”等已作了铺垫和暗示。

4、父亲不想让儿子为自己担心,充分体现了父亲的关怀体贴之情,父爱的伟大、无私与理解。

5、经过父爱的洗礼,“我”被父爱所深深地震动,是既感激,更歉疚抱愧,从而也更加深了对父亲的理解与敬重。而此刻的“擦背”正是这一思想感情的升华与最好体现。

6、突出父亲的日夜辛劳,勾画出父亲对儿子无私的关怀与体贴之情。

7、一语双关,明写父亲为让“我”睡好觉而昼夜奔劳,实写父亲对“我”的关爱不分昼夜,体贴无时不在,而且这种人间真爱是永恒无休的。

8.C(前一句话的叙述与原意不符)

第三部分

(一)示例:沟通是情感的纽带,能够建立相互的信任。

(二)1.这一方美丽和谐的净土,需要您用心呵护。

2.留下城市文明,带走农家欢乐。

第四部分作文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