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形涵施工方案

箱形涵施工方案
箱形涵施工方案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阿尔及利亚南北高速公路53km项目

箱形涵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2013年11月19日

箱形涵施工方案

1 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阿尔及利亚南北高速公路Chiffa~Berrouaghia段项目箱形涵施工;在本方案基础上,各标段项目部再根据具体情况对每一个箱形涵编制实施性的施工组织方案。

2 材料的来源及质量

用于基底换填的材料,都应进行原材料试验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用于箱形涵的水泥、骨料、砂子、钢筋、模板、添加剂等原材料应来源于监理批准的厂家或料场,且须满足CCPT条款要求,经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3 投入施工的设备

用于本专项工程的主要设备有汽车吊、挖掘机、自卸车、混凝土运输车、油车、水车、修理专用车、发电机、振动棒及碾压设备。

4 投入施工的人员

用于本专项工程施工的主要人员为:工班长、技术员、测量员、试验员、挖掘机操作员、混凝土运输车驾驶员、洒水车驾驶员、自卸车驾驶员、修理专用车驾驶员、修理工、电工、钢筋工、模板工、混凝土工、杂工等。

5 施工工艺及方法

5.1 放样、基坑开挖

用测量仪器准确放出涵洞位置,依照基坑开挖工程量、地基状况和涵底地基处理方法等采用适宜的

开挖方法。基础开挖时,要注意预留一定的施工宽度,并按要求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进行放坡。(1)、机械开挖配合人工刷坡检底

开挖基坑采用挖掘机开挖人工配合刷坡检底的开挖方法,挖掘机开挖时,在设计基底高程以上保留大于10cm厚度的土层由人工开挖检底,开挖过程中,水准测量全程跟踪,严格控制基底高程。基坑下部为岩层时,按石质基坑的开挖方法进行施工。弃土提升及运输方法采用挖掘机装车,自卸汽车运至指定弃土场。

(2)、基底处理

基坑开挖达到设计标高后,组织对基坑的平面位置、尺寸、基底高程、地质情况及地基承载力进行现场检验。岩层基底应清除岩面松碎石块、苔藓等,凿出新鲜岩面,表面应清洗干净;倾斜岩层,应将岩面凿平或凿成台阶;碎石类或砂类土层基底承重面应修理平整,对松散表层进行夯实;粘性土层基底整修时,应在天然状态下铲平,不得夯填虚土;如发现泉眼,应采用堵塞或疏通的方法进行妥善处理,如堵眼有困难,采用先引流排水,待基础圬工完成后再堵塞。

基底承载力可采用动力触探的方法进行检测,若达到设计要求,则可进行下一道工序。如地基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应按设计要求或监理工程师要求对基底进行特殊处理。一般的处理方法有基础加深、换填砂砾、片石等。基底处理合格后及时上报监理工程师,经认可后,才能进行垫层的施工。

(3)、基坑排水

基坑排水采用在基坑四周设集水沟、低洼处一角设集水坑集中排除的排水方法。基坑顶部四周设置临时拦水埂,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内。雨季须及时封底,避免雨水浸泡。

5.2 垫层施工

当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时,直接浇筑混凝土垫层;当地基承载力达不能设计要求时,则根据监理工程师的要求进行换填,合格后再浇筑混凝土垫层。

施工垫层时,要严格按照设计标高进行控制,如涵洞有沉降缝,则在施工垫层时预留出沉降缝垫块的位置。浇筑完垫层后,及时进行洒水养护。

雨季施工时,应在基底四周开挖临时排水沟,防止雨水冲刷泥沙污染垫层。

5.3 钢筋加工及安装

箱形涵所用钢筋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规范要求进行加工和安装。

(1)、钢筋加工

钢筋在钢筋加工场统一加工制作,按设计图纸加工为半成品后,核对加工的半成品钢筋,对其

规格、型号、品种、形状进行检验,然后挂牌堆放好。钢筋的堆放要上盖下垫,防止雨水腐蚀钢筋。(2)、钢筋绑扎安装

钢筋运到施工现场后,应采用下垫上盖的保护措施,钢筋绑扎严格按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进行,要求位置、数量、几何尺寸、间距、规格、搭接长度、锚固长度等准确无误,绑扎牢固可靠,并要求做好保护层的支垫工作。同一截面上的钢筋接头不超过总面积的50%。保护层采用同标号砂浆垫块,钢筋保护层厚度为6cm或依设计要求。

垫块应相互错开、分散设置在钢筋与模板之间,但不应横贯混凝土保护层的全部截面进行设置。垫块在结构或构件侧面和底面所布设的数量应不少于3个/m2,重要部位适当加密。

钢筋绑扎前,要在浇筑的垫层上进行测量放样,钢筋绑扎后,在混凝土浇灌前必须做好钢筋隐蔽验收工作,绑扎成型后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才能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浇筑时,应派专人检查钢筋,并及时对钢筋复位。

5.4 箱形涵施工

5.4.1底板施工

(1)底板及沉降缝垫块钢筋绑扎

钢筋绑扎前,要在垫层上进行测量放样,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及时进行钢筋绑扎。先绑扎沉降缝钢筋,再绑扎底板钢筋及预埋涵身钢筋,钢筋绑扎安装按照5.3条钢筋绑扎安装所述执行。

(2)底板立模

采用木模板、竹胶板或定制钢模板,四周沿基坑四壁设置支撑,要求支撑稳固,模板的各项指标要满足设计图纸及技术规范要求。

模板应与混凝土结构的特征、施工条件、浇筑方法相适应,保证结构各部位的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准确。底板立模至倒角以上30cm左右。

模板的板面应平整,接缝处应严密且不漏浆;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应涂刷脱模剂,且不得污染钢筋及混凝土的施工缝。

支撑应稳定、坚固,能抵抗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振动和偶然撞击。

(3)底板沉降缝的施工

底板沉降缝应满足设计图纸和结构的要求,严格按照图纸给定的沉降缝位置及尺寸进行施工,沉降缝填充材料须符合CCTP条款要求并经监理工程师认可。

(4)混凝土施工

钢筋及模板自检合格后,及时上报监理工程师,验收通过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的施工。

混凝土由搅拌站集中生产,混凝土罐车运输至现场,现场条件许可时,用溜槽浇筑混凝土,溜槽无法施工的,采用汽车吊和混凝土料斗浇筑混凝土。

混凝土搅拌时严格计量,控制好水灰比。为了保证沉降缝的准确,要求分块进行浇筑。浇筑时应充分考虑模板的稳定,下料时混凝土不能冲击模板,而且应分层浇筑,混凝土浇筑层厚度一般控制在30㎝以下,采用Ф50高频振动棒进行振捣,要求快插慢拔,振捣以混凝土不下沉、不冒气泡、泛浆、表面平坦为准,插棒距离不得大于22㎝,振捣模板边缘时,离模板距离控制在5~10㎝。

(5)拆模

拆模时间应满足结构自身的要求,保证拆模时不发生因混凝土强度不够而产生缺边、掉角。拆模最好在混凝土强度达到30%以上,拆模后要立即覆盖并洒水养护。

(6)混凝土养护

正确养护是提高混凝土强度的关键环节,养护要根据气候条件和混凝土构筑物的特点,采用塑料薄膜覆盖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一般为7天左右(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的70%以上)。

5.4.2 涵身、顶板施工

(1)内模施工

涵身与底板结合部混凝土凿毛,搭设脚手架,选用木模板、竹胶板或定制的钢模板,模板最小边尺寸不小于1.0m,表面平整度小于2mm,模板的几何尺寸误差在0~3mm之间。模板应与混凝土结构的特征、施工条件、浇筑方法相适应,保证结构各部位的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准确。

模板的板面应平整,接缝处应严密且不漏浆;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应涂刷脱模剂,且不得污染钢筋及混凝土的施工缝。

(2)涵身及顶板钢筋绑扎

顶板钢筋绑扎安装按照5.3中钢筋绑扎安装所述执行。

(3)涵身外模施工

模板的规格要求、接缝及板面处理等与内模相同。

支模加固方法:涵身模板采用在内设对拉杆、两侧设支撑的加固方式;顶板采用满堂支架的加固方式。

(4)涵身、顶板混凝土施工

准备工作:将工作面清理并冲洗干净,对操作人员进行详细技术交底,并对模板的稳固性及混凝土的拌合、运输、浇筑系统所需要的机具、设备是否完好进行全面检查,涵身沉降缝的设置要与基础沉降缝在同一垂直面上,自检符合要求后,及时上报监理工程师,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

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

浇筑时,下料应均匀,不要集中投料。分段分层浇筑,层厚不宜超过30㎝,摊平后振捣,混凝土振捣时,应从一端平行前进,不得漏振或随意加大插棒距离,插棒深度应是分层厚度加5~10㎝。

涵身、顶板混凝土最好一次性浇筑完成,严禁留置水平施工缝。如混凝土量较大,分层浇筑时间满足不了施工要求,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先浇筑到顶板倒角以下30cm的位置,再浇筑顶板混凝土。

现场管理人员要经常抽检混凝土的坍落度,严格控制水灰比,前后台要相互配合,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混凝土初凝前,表面要按规定找平或拉毛处理。

(5)拆模

拆模时间应满足自身结构要求,确保拆模时不发生因混凝土强度不够而产生缺边、掉角,强度最好在75%左右时拆模。

模板、支架的拆除应遵循后支先拆、先支后拆的顺序进行。先拆非承重支架及模板,后拆承重支架及模板。

(6)混凝土养护

涵身、顶板混凝土养护同底板。

5.4.3混凝土试块

浇筑期间按照规范要求制作混凝土试块。

5.5 台背回填

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85%后,清理坑底杂物,则可进行台背回填。回填选用含砂质粘土材料或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的材料,水平分层对称均匀填筑,分层压实,压实厚度不超过20cm,压实度达到95%。不能用压路机碾压的部位,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机具压实。

6 检查和验收

检查和验收分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内部控制主要是标段项目部内部控制、总部专业工程师内部控制和总部质量技术部内部控制;

外部控制主要指监理控制和业主控制

分项工程检查和验收控制程序:

6.1

平整度检查:每20米的水平允许误差为+2cm 和-2cm ;

基坑底进行地基承载力检测。

6.2 模板放线的检查和验收:放线允许误差:

- 绝对值5cm ,相对于中心标桩; - 相对值2cm ,同一支撑下不同模板任意两点间的检测;

- 相对值4cm ,不同支撑下模板任意两点间的检测。

所有的模板都应该水平,允许误差±1cm 。

检测频次:根据监理工程师在浇筑前的要求。

6.3 浇筑前钢筋绑扎的检查和验收:

钢筋保护层厚度:6cm (或按设计要求)

钢筋最小保护层C :

对于各个方向绑扎允许误差:2cm

7.安全保证措施

(1)涵洞基坑开挖时,挖掘机作业派专人指挥,挖掘机作业半径内严禁站人。

(2)发电机派专人看管,临时用电接线要规范。

(3)基坑开挖深度超过2米时,基坑顶设安全护栏,护栏高度1.2m ,并安装警戒标识牌。

8.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作业范围尽量控制在红线范围以内,减少植被破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