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留日学生读书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清末留日学生》

姓名:罗川学号:3120103519 专业班级:社科1205

选书说明:

中日之间的历史纠葛一直以来都是众多学者研究的重点,有关此类的著作也是浩如烟海,加之近年来中日关系日趋复杂,尤其是最近有关历史遗留问题纷争的日趋白热化,导致中日正常关系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熟知历史有助于我们如今洞悉中日关系的微妙变化,作为普通的大学生,我希望能够从近代中国向日本学习的角度出发增加在学术上中国对日本爱恨交加的了解,因而在选取阅读书目的时候比较偏向于此类著作,而非部分推荐书目,这里还望老师见谅。所以最后选择阅读了黄福庆先生所著的《清末留学生》,虽然台版的书以古书格式(白话文)出版,阅读比较耗费时间,但是在耐心阅读以后仍有所体悟,以此为基础增加了对近代中国学术氛围。

正文:

本书在探讨人、事时从留日学生、清政府、日本等多个角度全面而客观地分别加以介绍,基本舍弃了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悲情的意识,重在重现历史,鲜有说教,对利弊两方面均加以展现,很能引人深思。

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的统治面临日愈加重的内忧外患,国家危在旦夕,尤其是甲午一役,更是令清政府创巨痛深。危难之中,有识之士不断觉醒,国内掀起了变法图强的浪潮。

维新变法和各类政治运动鉴于改革的需要而培养新式人才,近代留学之风即始于此。派遣学生赴日本留学,为清末政治改革中重要措施之一。客观条件上,东渡日本较西洋各国方便;内在的政治因素上,留日也能满

足清廷的需要:以速成的方法,模仿日本维新。于是,日本成为近代中国学生与当政者心目中理想的去处。

近代留学日本的历史可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期自1896至1911年,留日学生返国动机主要是国内情势,此阶段为本书的主要研究时期;此后三个阶段分别为:1912至1915年、1916至1931年、1932至1937年,这一时期中留学生返国的动机主因是日本的侵略,

1896年,总署奏陈《遴选生徒游学日本事宜片》,粗定章程。中日对留学日本学生的特设教育机构应运而生,留学日本的热潮,遂弥漫全国。“留学日本学生监督处”为有关留日学生事务的总机关,此教育行政机关在世界各国教育行政制度上为中国所独创。为了管理留日学生,清政府先后出台了《约束游学生章程十款》、《奖励游学毕业生章程十款》、《自行酌办立案章程十条》、《约定游学生章程(张之洞)》、《管理游学生章程》、《新定留学生请假规则》等相关政策规定。

留日学生包括官费生和私费生,既有速成科学生,也有进入高等学府学习文武、自然科学各科的学生,女子留学的滥觞亦在此时。留学生带着博取功名之心赴日深造,学成后政府依等级优待。对于毕业生的考察,处处充斥着中体西用的特点。考验分为两场:第一场专门考科目,第二场考经史。第一次在学务处,及格者再行保和殿殿试,殿试悉循科举制,题目分为理科和文科两种。考核结果显示,欧美留学生远优于留日学生,此事引发国内外对留日学生素质的思考。

因国内尚未建立教授普通学的环境,大批赴日学生以学习日本语文为主,另外加之少许中等学校科目,为避免这种费时费力的现象出现,政府定立资格限制,速成教育代替普通学,成为日本留学的主流。速成教育在政府的提倡下形成示范教育和政法教育两大主流。

此外,本书还介绍了留日学生的学习状况与生活环境,包括了留学生自身感受、日本人士的看法及特殊学堂三个方面。本章引起了我较大的兴趣,我将在下一部分重点讨论。

留日学生在文化与政治方面活动颇多。文化活动方面分为译书和出版刊物两大部分。

国内积极提倡翻译日文书籍,同文馆为近代中国历史上,为培养外国翻译人才,翻译外国书籍而成立的首个机关。同文馆最初设立的目的,固然体会到演习外国文字的必要,其附带目的也为欲使中国不受外国人的欺蒙。甲午战前,国内的译书风气,是以译泰西之书籍为主,尤其重视英法文人才的培养,而翻译日文书籍,尚未被政府与民间所重视。经甲午一役,日本一跃跻身于国际政治舞台,列强为之刮目相看,中国对于日本的看法亦为之一变,效法日本之声弥漫国内,译书风尚,亦由泰西转而为译日本书籍。此时,开馆译书,多以日本为借镜,大力提倡。

留日学生组织的翻译团体,分别如下:译书巢编社,主要翻译东西各国的学术刊物,为月刊;湖南编译社,以学术为主,兼含有政治因素;教科书译辑社,专门编译东西教科书,以供各省学堂采用。此外还有会文学社、国学社、东新译社、闵学会等。

译书介绍新知,固然可以灌输国人以新思想,但译书有时亦带来弊病。当时一般人的观念,多以为日文远较西文易读,故若干西文的中译本,系由日文转译而来。日文译本已难免擅自增减,在重译过程中,或删改,或附会,往往面目全非。

虽然这种对新思想毫无选择的介绍中有着许多毛病,但中国近代化的雏形,却是由于他们的筚路蓝缕以启其端。留日学生虽然也是为致用而求学,但与留学欧美者比较,他们实较为明了当前中国的处境与国民的民性。

留日学生年纪较长者多,对于自己的社会有相当的阅历。至于赴西洋之留学生,弊于“语言须幼时学习”之见解,均为未成年之童子,实际上又未与社会接触,从在外国学习有得,亦只是外国化之知识而已。由此推测,留日学生在翻译方面的贡献,实为同时代留学其他国家的学生所不及。

留日学生界所办的刊物,具有几种特色:除少数纯系介绍新知的学术性刊物外,大部分皆含有政治意味,惟多属于区域性。

当时,留美学生对留日学界发刊书报介绍新知与革命思想,有很高的评价,认为中国在近代化的过程中,留日学生确实发挥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中华民国的缔造,辛亥革命前革命派人士之身体力行与宣传,留日学界确会在文字宣传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留日学生身居海外,因言论自由,可以高谈阔论,更可以在日本印刷国内所不能印刷的刊物。清廷亦深知文字宣传所产生的力量,虽千方百计阻止这些刊物流入国内而不能。

政治活动方面,该书介绍了早期的政治意识:新思潮的冲击、维新思想的灌输和革命意识的萌芽。此外,还介绍了早期的组织与活动,同盟会成立后留日学界的趋势等。

清末革命运动的成功,主要由于革命、立宪派人士的推动与努力,他们曾换起全国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共同参与活动,推翻君权,建立民主共和。在这个过程中,留日学生的贡献尤大。因为他们提供了理想的政治思想,发展组织以及传播主张,使海外的涓滴汇成国内的洪流。早期赴日的中国学生,多为头脑新洁,志气不凡,对于新的理想,感受极速,对日后的政治活动,自有很大的影响。留日学生之间的革命与立宪论调,主要不外感于列强的侵略与愤懑专制统治,加上他们受到近代教育的洗礼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