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全册 答案与解析重难点一本过 新人教版

答案与解析

第一单元承担责任服务社会

【趁热打铁】

1.【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宜采用排除法。顾延春的行为是有社会责任感的表现,也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④说法正确,但在材料中我们看到了顾延春承担责任付出的代价,但没有看到获得了怎样的回报,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A。

2.【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班级开展社会活动,无论对班级中的成员,还是对班集体和社会都有重要意义,四个选项的说法都是正确的,且符合题意,故应选D。

3.【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承担社会责任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题文中夫妇二人的行为属于社会公益活动,是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表现,所以正能量来源于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其中ACD不符合题意,正确答案选B

4.【答案】B

5.【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角色与责任的关系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题文中不同的角色,扮演着不同的责任,身份不同,责任也不相同。其中ACD不符合题意,正确答案选B

6.【答案】A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责任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我们要承担对责任,对社会的责任。题文中对国家公务员、教师以及医务人员的要求,表明责任在生活中的不同表现,表明人人承担责任,有利于共建和谐美好的生活,其中BC观点错误,正确答案选AD

7.【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逃课,说明这些大学生没有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这是缺乏责任感的表现,①③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②④说法正确但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故应选A。

8.【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①②③分别说明了中学生作为学生的责任、作为子女的责任、作为公民的责任,且说法正确;

④中的做法不是正确履行责任的表现,故应选C。

9.【答案】(1)陪伴孤寡老人、打扫卫生等。(2分)体会: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使自己的价值在奉献中得到提升;增强公民的责任意识;提高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回报:更重要的是无形的财富,如良好的自我感觉、他人的赞许、获得新的知识或技能等。

代价:感受到责任沉甸甸的分量,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意味着可能因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

(3)每个社会成员都负有遵守社会公德、遵纪守法、维护社会秩序的责任;维护公共安全利你、利我、利他;生命重于泰山等。(言之有理即可4分)

10.【答案】(1)勇对挫折、自立自强、意志坚强、宽以待人、与人为善、热心公益、服务社会、无私奉献等

(2)信守承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承认错误并承担相应的责任;自觉承担责任,做责任的主人,享受承担责任的快乐;学会反思自己的责任并在承担责任中成长等。

【解析】

试题分析:(1)此题旨在考察学生对优秀品质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认真分析材料,从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自强不息,艰苦创业,捐资助学,勇敢与命运抗争,凭借勤劳和智慧,以坚毅顽强的人格魅力抒写自己的别样人生”,可以看出他具有自立自强、意志坚强、勇于面对挫折、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等品质;“不计前嫌、大义原谅”,体现了他具有宽容大度、与人为善的品质。(2)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怎样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的认识,主要考察学生的分析和识记运用,结合材料和所学,从信守承诺过,勇担过错、自觉承担责任、学会反思自己的责任等方面回答即可得分。

第二单元了解祖国爱我中华(上)

【趁热打铁】

1.【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察学生对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题文中党和政府将救人放在首位,是对生命健康的重视,体现了尊重和保护公民的生命,“统筹协调各方力量救援”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说明我党应急能力的提高,其中②观点绝对,是错误的,正确答案选D

2.【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我们对台湾采取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一国”就是指一个中国,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这是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C符合题意,所以正确答案选C。其中“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方针,B不符合题意;“两制”是指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A说法有误,排除;“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故D不符合题意。

3.【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四项基本原则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党的基本路线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兴国之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立国之本、政治基石),坚持改革开放(强国之路、活力源泉)。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所以正确答案选B。其中ACD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4.【答案】D

5.【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当今世界,中国是世界上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对中国取得成就的认识,观点A符合题意;观点B、C、D说法错误,故应排除;所以本题选择A。

6.【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形象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题文中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表明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利于促进各国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步伐,其中ABD观点正确;C观点错误,此题属于反向选择题,所以正确答案选C

7.【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根据教材知识,我国进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标志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所以正确答案选D 8.【答案】B

9.【答案】

(1)经济建设是中心工作、根本要求、兴国之要;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活力源泉;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政治基石;党的基本路线是生命线和政治保证。

(2)当今世界,中国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3)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4)①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②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5)承担社会责任:①做好本职工作,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②坚决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

③主动为国家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④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做负责任公民:①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②勇于承认错误,并承担相应的责任。③自觉承担责任,做责任的主人,享受承担责任的快乐。④自觉承担责任,学会反思自己的责任。

【解析】

试题分析:(1)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党的基本路线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运用,根据教材知识回答即可。(2)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形象的认识,主要考察学生的分析能力。题文中中国承担起G20峰会的举办,表明中国有能力承担大型国际事务,所以说明的问题,从中国的国际地位、综合国力、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以及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3)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我国取得成就的根本原因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运用,根据所学,我国取得一切成就的根本原因,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方面回答即可。(4)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改革开放和基本国情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设问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必须了改革开放的重要性,结合基本国情,从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改革开放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回答即可。(5)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承担责任和做负责任的公民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运用,根据教材知识回答即可。

14.【答案】

(1)①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②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④坚持改革开放⑤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等等。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基本政治制度。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3)①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和责任;②认真宣传党的民族政策③要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文字。④与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

(2)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难度值一般。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二说明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基本政治制度。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3)此问旨在考查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落实情况,具有一定开放性,难度值一般。解答此类问题一般要从思想意识和实际行动等方面组织答案。如:①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和责任;②认真宣传党的民族政策③要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文字。④与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

第二单元了解祖国爱我中华(下)

【趁热打铁】

1.【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资源环境问题的认识,主要考察学生的理解运用。题文中对新能源的开放利用,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缓解我国的资源压力,④观点虽然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所以正确答案选A

2.【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察学生对对外开放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其中自有贸易区的设立,亚投行的发起以及“一带一路”建设等都体现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其中②是我国的科技成就,不符合题意,所以正确答案选C

3.【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习近平主席向科学家颁奖,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人才的重视,有利于营造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C 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入选。A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B错误,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D错误,推动科技进步的根本途径是人才的培养。

4.【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国家制定的这一目标是有关提高我国劳动者素质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发展教育事业,D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入选。A说法错误,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B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C错误,经济建设是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

5.【答案】C

6.【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这一国策实行30多年以来,我国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巨大成就,证明了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是正确的。但社会发展到今天,我国的人口又出现了新的发展特点,如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等。为了缓解这一现状,我国实施“单独二孩”政策,所以观点A、C、D均是对我国人口问题的正确认识,与题不符;观点B说法错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是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符合题意,本题选择B。

7.【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民族精神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根据教材知识,我们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所以正确答案选D

8.【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不同文化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题文中的观点表明,语言是一种文化,文化存在差别,不分优劣,各具特色,各国语言的差异构成了精彩纷呈的语言文化,各个国家和民族的语言文化可以相互学习,共奏和谐文化乐章。④观点错误,所以正确答案选C

考点:不同文化

9. (1)①造成空气污染,影响区域气候;影响交通秩序,引发交通事故;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引起身体过

敏等(也可将后一者概括为“影响身体健康”);(答对任意两点得4分)

②沙尘暴、台风、强降雨、暴雪、冰雹等(答对任意两点得2分)

(2)(4分)①不开窗或少开窗,等雾霾散去再开窗通风②尽量减少外出③如果外出,要带口罩,做好防护④多吃清理呼吸道的食物⑤做好个人卫生,勤洗脸,清理口鼻等(答出任意两点得4分,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也可酌情给分)

(3)(8分)①多步行少乘车;参加植树造林活动;尽量少放或不燃放烟花爆竹;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等。(答出任意两点得4分)②企业:将废气处理完再排放;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使用清沽能源等。(答对任意两点得2分)建筑工地:采取防护措施;减少扬尘;发展科技;换用环保设备等。(答对任意两点得2分)。(本问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也可酌情给分)

考点: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10.(1)从总体上看,我国科技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与现代化建设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或从总体上看,我国科技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2)科技创新能力或自主创新能力

(3)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围绕创新、人才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难度值一般。我国的科技现状包括两个部分:优势和不足,材料中主要说明的是我国的科技水平与世界水平之间的差距,因此我们回答我国科技现状中的不足即可。即:从总体上看,我国科技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与现代化建设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或从总体上看,我国科技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基本观点的掌握情况,难度值一般。“我国制造业结构性短板”即是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因此根据所学知识,需要我国加强科技创新能力或自主创新能力。(3)此问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开放性,难度值中等。从分值设置看,此问设4分,要求学生给国家提一条建议。国家提高创新能力,一般要从培养人才、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做起,即: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考点:建设创新性国家

第三单元融入社会肩负使命(上)

【趁热打铁】

1.【答案】AC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公民正确行使监督权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公民可以通过人大代表、相关部门、新闻媒体等途径行使监督权,其中A是通过相关部门行使监督权;B属于自我监管;C 是通过新闻媒体行使监督权;D是通过人大代表行使监督权,所以排除B,正确答案选ACD

2.【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人民当家作主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题文中的观点表明,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其中①③观点错误,正确答案选C

3.【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全国人大的职权的认识,主要考察学生的分析运用,题文中在全国人大上通过修改法律的规定,表明全国人大具有立法权,所以正确答案选A

5.【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①②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③错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④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故应选A。

6.【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教材知识可知,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更为严格,所以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所以②③④是正确的,①是错误的,宪法是普通法律的总纲,不是总和,排除,故选B。

7.【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宜采用排除法。材料中小李同学关心社会发展,行使了自己的监督和建议权,③说法错误,小李不是人大代表,当然不能履行人大代表的职责。排除此项应选D。

8.【答案】AB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公民人身自由的认识,主要考察学生的识记运用,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题文中的规定表明我国法律保护公民不受非法逮捕和拘禁,任何不符合法定程序而逮捕他人的行为都是违法的,逮捕嫌疑人必须履行严格的法定程序,所以ABC符合题意;D观点绝对,是错误的,公安机关按照法定程序有逮捕权,所以排除D,正确答案选ABC

9.【答案】

(1)宪法是根本大法,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一切组织、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2)认真学习宪法,树立宪法观念,增强宪法意识;自觉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尊严,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

10.【答案】

(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是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条件。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有利于维护社会和平,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等。

(2)①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②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由于赋予,受人民监督。

③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或: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④党和政府致力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

⑤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评分说明:答对两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

(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难度值一般。解答此问时可以从依法治国的含义、重要性、意义等方面入手组织答案。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是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条

件。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有利于维护社会和平,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等。

(2)此题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值中等。“有权不可任性”是要求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依法行使职权,因此我们可以从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法律的作用、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推动依法治国的意义等方面入手组织答案,观点正确即可。如:

①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②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由于赋予,受人民监督。

③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或: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④党和政府致力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⑤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三单元融入社会肩负使命(下)

1.【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每天伊利的产品约满足了一亿消费者的需求”说明了非公有制经济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直接解决就业5万多人”说明了非公有制经济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①不符合题意,集体经济体现着共同富裕的原则;④错误,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故应选C

2.【答案】A

3.【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我国分配制度的认识,主要考察学生的分析运用,我国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建立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题文中设计的作用属于按技术参与分配,属于生产要素,所以排除BCD,正确答案选A

4.【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B说法错误,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C错误,地区间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不会实现无差异发展;D说法正确,但是材料中没有体现先富带后富。A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入选。

5.【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对于存在的分配不公的问题,就要重新调整分配政策,但不是改变我国的分配制度,D的说法是错误的,根据教材知识可知,ABC的说法均是正确的,故选D。

6.【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扶贫问题的认识,主要考察学生的分析运用,题文中国家对扶贫问题的重视,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同步富裕的观点是错误的,所以排除①,正确答案选D

7.【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表述了国家为了缩小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在经济发展缓慢的地方如西部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在东北实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在中部实行中部崛起战略,这样做都是为了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所以A是正确的,BCD的说法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8.【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两会”的这个提法是维护社会公正的表现,四个选项分别从共同富裕、维护公正、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说明了该做法的意义,且说法正确,故应选D。

9.【答案】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3分);思想道德建设(1分)

(2)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分)

(2)从设问看,此问属于“是什么”类问题,要求学生回答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的名言警句,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课外知识的掌握情况,具有很强的开放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上的要求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我们可以从其中任意一个方面举例。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爱国);人在履行职责中得到幸福——罗佐夫(敬业);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诚信);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雨果(友善)

10.【答案】

(1)私营经济。

(2)我国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我国坚持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等。

【解析】

试题分析:

(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情况,难度值一般。根据所学知识,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二者的区别在于是否以雇佣劳动为基础。黎昙的企业雇佣了十多个人,因此属于私营经济。

(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难度值中等。从分值设置看,此问设8分,要求学生回答四个政策。认真阅读材料可以看出,借着政府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东风----我国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我在镇上开了一家土特产公司----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现在请了十多个人还忙不过来呢----我国坚持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跟国外一家公司签订了供销合同,我们的产品将走出国门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第四单元满怀希望迎接明天

【趁热打铁】

1.【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有:公平正义、民主法治、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其中①②③体现了公平正义的要求,④观点错误,我国现阶段的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所以排除,正确答案选A 2.【答案】D

3.【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察叙事对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题文中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表明,中国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国家,但是我国还属于发展中国家,现阶段的小康是总体小康,到2020实现全面小康,所以①②观点错误,正确答案选B 4.【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察学生对学会学习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抓住设问中的关键信息“知识更新”,所以要适应知识更新的社会,必须要有乐学的精神和会学的能力。其中ACD不符合题意,正确答案选B

5.【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是一道逆向型选择题,要求学生选出说法不符合题意的选项,赵友喜的经历说明了一个人为了理想的实现不懈奋斗,就能成就最好的人生。C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应入选。

6.【答案】A

7.【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马云的这句话说明了梦想推动社会的进步,D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入选。其它三个选项的说法都是正确的,但与题意无关。

8.【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学习压力的认识,主要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根据教材知识,在学习和生活中,感受到压力是很正常的,但是学习需要适度的压力,过度的压力和焦虑不利于我们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其中②③观点错误,①④观点正确,此题属于反向选择题,所以正确答案选C

9.【答案】

(1)①改革开放作为一场伟大的革命,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②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或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或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2)①材料二说明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②我国现在达到的总体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3分)③必须艰苦奋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3)以经济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改革开放等。

10.【答案】

①要实现理想,需要对人生做出规划,这个规划要尽可能长远,尽可能具体。

②我们的具体理想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变化发展的,适当调整,促进理想的实现。

③脚踏实地,全力以赴。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根据分值判断答案要点,主要从三个角度:

①要实现理想,需要对人生做出规划,这个规划要尽可能长远,尽可能具体。

②我们的具体理想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变化发展的,适当调整,促进理想的实现。

③脚踏实地,全力以赴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重点、难点、考点及疑点注释

重点、难点、考点及疑点注释 1. I don’t think twelve-year-olds should be allowed to get their ears pierced. (P18)我认为不应该允许12岁的孩子穿耳孔。 (1)当主句的主语是第一人称I或we,谓语动词是think, believe, suppose, guess等词时,其后的从句不能是含有not的否定句;若要否定,须将not提到主句。在翻译时,按汉语习惯译作否定从句。例如:“我想他不会给你打电话的”应译为I don’t thi nk he will give you a call而不是I think he won’t give you a call。 特别提示 若把此类句式变成反意疑问句,其助动词及主语要根据从句确定,而肯定/否定则要根据主句来确定。 We think you can help him, can’t you? 我们认为你能帮助他,不是吗? I don’t think he is a good student, is he? 我认为他不是个好学生,对吗? (2)本句中的twelve-year-olds相当于twelve-year-old teenagers,意为“12岁的孩子/年轻人”。 知识拓展 数词和一个相应的名词单数用“-”连接起来,可以构成一个合成形容词。常见的还有: two-month holiday 两个月的假期 a sixty-pound stone 一块60磅的石头 (3)get their ears pierced属于“get+名词/代词+动词的过去分词”结构,表示“使……被做”,“请人做……”。 Go and get your hair cut! 你去理理发吧。 Why haven’t you g ot the work done yet? 你为什么还不叫人把活干了呢? 2. I disagree. (P19) 我不同意。 I agree. (P19) 我同意。 (1) agree意为“赞成,同意”,用来表示同意某人的意见、观点等;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接由with, to, on等引导的介词短语或接从句。 — Shall we go to the zoo tomorrow? 我们明天去动物园,好吗? — I agree. 我同意。

人教版九年级政治知识点(下)

人教版九年级政治知识点(下) 第六课参与政治生活 一、人民当家作主 1.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途径(程序)? 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出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成国家权力机关。 再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分别行使管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的各项权力。 3.人们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4.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 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6.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与其他机关的关系)? 同其他国家机关相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位最高,权力最大。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要向它报告工作。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可以对国务院及其各部门提出质询案,如果觉得它们的行为有问题或者对它们的工作不满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可以提出来并要求它们答复,并有权组织调查委员会来对特定问题进行调查。 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哪些职权? 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立法权;任免权;重大事项决定权;监督权。 二、依法治国 9.依法治国的含义?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 10.依法治国的意义(重要性)? 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要求。 11.依法治国的要求(括号内是与依法治国的关系)? 有法可依(前提)、有法必依(中心环节)、执法必严(关键)、违法必究(必要保证)。 12.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依法行政。 13.为什么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政府能否自觉地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办事,直接影响到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权威,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能否顺利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14.生活在法治国家里,我们公民应该怎样做(对公民的要求)? 人人都要自觉学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三、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15.宪法与依法治国的关系(宪法的作用):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 的根本依据,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6.宪法的地位:①国家的根本大法;②治国安邦的总章程;③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 力。

初三化学教学重难点的确定和解决策略(终稿)

初三化学教学重难点的确定和解决策略(终稿)每节课我们都要围绕核心问题进行教学,并进行有效的挖掘与延伸,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难以理解接受的知识进行有效的突破。衡量化学教学是否有效的基本标准之一,就是看教师在教学中能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主要针对重难点的确定以及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实践策略并以〝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为例,谈一些自己的感悟。 【一】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应注意的几个要点 1.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从知识点中梳理出重点 理解知识点,首先是要理解这部分内容整体的知识结构和内容间的逻辑关系,再把相应的教学内容放到知识的结构链中去理解。其次是理解整个单元的知识点,特别是要详细地知道每节课的知识点,在教学中做到不遗漏、不添加。如果知识点是某单元或某内容的核心,是后继学习的基石或有广泛应用等,那么它就是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一般由教材决定,对所有学生是一致的。一节课的知识点可能有多个,但重点一般只有一两个。以〝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为例,本课时的知识点有:(1)金属与氧气反应;(2) 铝制品不易生锈的原因;(3) 金属与酸反应;(4) 置换反应。梳理这些知识点后,本课的教学重点有两个:一是金属与氧气反应,二是金属与酸反应。 2.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预设难点 教学难点〔简称为难点〕是指那些太抽象,离学生生活太远的、过程太复杂的、学生难于理解和掌握的知识、技能与方法。难点预设主要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一是该知识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缺乏相应的感性知识;二是该知识较为抽象,学生难于理解;三是该知识包含多个知识点,知识点过于集中;四是该知识与旧知识联系不大或旧知识掌握不牢或大多数学生对与之联系的旧知识遗忘所致。 难点是我们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和认知水平事先预设的〔不一定是所有学生的难点〕。 3.把握教材与学生的实际,区分教学重点和难点

最新版九年级英语下册知识重难点汇总

最新版九年级英语下册知识重难点汇总 【篇一】 1. used to do sth. 过去常常做某事 否定形式:didn’t use to do sth. / used not to do sth. 如:He used to play football after school. 放学后他过去常常踢足球。 Did he use to play football? Yes, I did. No, I didn’t. He didn’t use to smoke. 他过去不吸烟。 2. 反意疑问句 ①肯定陈述句+否定提问如:Lily is a student, isn’t she? Lily will go to China, won’t she?

②否定陈述句+肯定提问如: She doesn’t come from China, does she? You haven’t finished homework, have you? ③提问部分用代词而不用名词Lily is a student, isn’t she? ④陈述句中含有否定意义的词,如:little, few, never, nothing, hardly等。其反意疑问句用肯定式。如: He knows little English, does he? 他一点也不懂英语,不是吗? They hardly understood it, did they?他们几乎不明白,不是吗? 3. play the piano 弹钢琴 4. ①be interested in sth. 对…感兴趣 ②be interested in doing sth. 对做…感兴趣

人教版九年级政治提纲

学校:班级:姓名:座号:

目录 第一单元承担责任服务社会 第一课责任与角色同在 第二课在承担责任中成长 第二单元了解祖国爱我中华 第三课认清基本国情 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 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三单元融入社会肩负使命 第六课参与政治生活 第七课关注经济发展 第八课投身精神文明建设 第四单元满怀希望迎接明天 第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 第十课选择希望人生

第一单元承担责任服务社会 1、责任的含义:责任是一个人应当做的事情或不应该做某些事情。 2、责任的产生: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 责任的来源:责任来自对他人的承诺、分配的任务、上级的任命、职业的要求、法律规定、传统习俗、公民身份、道德原则等。 3、人人尽责的意义: 只有人人都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 4、自己对自己负责的表现是什么?(负责任的表现) ①、用合理、合法的方法,及时纠正自己的过失,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 ②、在我们的人生之旅中,小到为自己的一次约定守时,大到终身信守诚实、自尊自信、自立自强,都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 5、不负责任的后果: ①为了掩盖一次过失,你可能会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付出更大的代价。 ②如果不能承当相应的责任、对自己负责,你就永远无法长大成人 6、为什么要自己对自己负责(自己对自己负责的意义)? 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有资格、有信心、有能力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小到为自己的一次约定守时,大到终身信守诚实、自尊自信、自立自强,都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如果不能承当相应的责任、对自己负责,你就永远无法长大成人。 7、为什么每个人都应该有责任感?、 社会是一个整体,人们在社会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我对他人负责,他人也对我负责;我对自己负责,说到底,也是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有责任感 8、承担责任的回报与代价? ①回报:包括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更重要的是无形的财富,如良好的自我感觉、他人的赞许、获得新的知识或技能等。 ②代价:承担责任不仅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而且还意味着可能因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 9、承当责任的意义 对于人的成长来说,承担责任,是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是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10、什么是缺乏责任心的表现? 如果采取抱怨、懈怠等消极态度,同样是缺乏责任心的表现 11、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是什么?奉献精神 12、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如何? 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而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因此,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个人更应该积极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 13、关爱集体的表现是什么? ①关爱集体,表现为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服从集体的安排,积极主动为集体建设贡献才智; ②关爱集体,表现为发扬集体的好作风,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集体遇到的困难;

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因式分解法 重难点突破

初中-数学-打印版 因式分解法重难点突破 一、会用因式分解法解特殊的一元二次方程 突破建议 1.首先注重课堂的引入,从实际问题出发,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对于方程的解法给孩子们思考的空间,让他们从已有的知识出发,用配 方法和公式法寻求方程的解,教师不要过于主观的马上给出因式分解法,剥夺了孩子思考的空间,使学习过于被动. 3.引导孩子观察方程的结构,从如果,则有或的结论得到启发,主动 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利用提取公因式的方法可以将方程化为两个一次项的乘积为零的形式. 4.通过一系列的相互联系的问题串,将学生零散的思维系统化,通过例题的进一步训练,学生加深对方法的理解,归纳出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突破难点. 二、学会观察方程特征,选用适当方法解决一元二次方程 突破建议 例解下列方程: (1);(2) . 解析:题目(1)学生可能会回答将括号打开,然后利用配方法或公式法,也有些学生会观察到如果将当作一个整体,利用提取公因式的方法直接就化为两个一次式乘积为零的 形式. 题目(2)的方程需要先进行移项,将方程化为右侧等于零的结构,然后得到一个平方差的结构,利用平方差公式将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两个一次式的乘积为零的结构. 在解题的过程中,通过对例题的完成,加深学生对解方程方法的理解: 1.学生能够体会到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是不唯一的. 2.配方法和公式法适用于所有的方程,而因式分解法对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方程. 3.遇到方程应该注意观察方程的结构,选择合理的方法,降低计算量,提高准确性.4.虽然方法不同,但是三种方法的基本思想都是降次. 初中-数学-打印版

初中化学重点难点知识点总结(精简版卢克敏)

初中化学重难点 单质 化合物

其他:氨气NH3 常见物质的俗名 常见的化学方程式 化合反应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4P+5O22P2O5 白磷自燃:4P+5O2=2P2O5 ●木炭充分燃烧:C+O2CO2 ●木炭不充分燃烧:2C+O22CO ●硫在空气(氧气)中燃烧:S+O2SO2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e3O4 ●铝在氧气中燃烧:4Al+3O22Al2O3 铝不易生锈的原因:4Al+3O2=2Al2O3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2MgO ●铜在空气中加热:2Cu+O22CuO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2H2+O22H2O ●将CO2变成CO:C+CO22CO ●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CO2+H2O=H2CO3 ●用生石灰制取熟石灰:CaO+H2O=Ca(OH)2 ●一氧化碳燃烧:2CO+O22CO2 ●向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变浑浊的石灰水又变澄清: CaCO3+CO2+H2O=Ca(HCO3)2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H2+Cl22HCl 钠在氯气中燃烧:2Na+Cl22NaCl 镁在氮气中燃烧:3Mg+N2Mg3N2(注意氮元素的化合价)

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2Mg+CO2→点燃2MgO+C 上面三个化学方程式给我们的启示是: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与。 分解反应 ●汞在空气中加热:2Hg+O22HgO ●氧化汞加强热:2HgO2Hg+O2↑ ●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之一):2H2O22H2O+O2↑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之一):2KMnO4K2MnO4+MnO2+O2↑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之一):2KClO32KCl+3O2↑ 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符合绿色化学的观念,是三种方案中最安全、最节约资源的一种。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2H2O2H2↑+O2↑ ●工业制取生石灰和CO2的反应原理:CaCO3CaO+CO2↑ ●干粉灭火器的反应原理(碳酸氢钠受热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 ●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Cu2(OH)2CO32CuO+H2O+CO2↑ ●过氧化氢溶液不稳定,发生分解:2H2O2=2H2O+O2↑ ●碳酸不稳定,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H2CO3=H2O+CO2↑ ●石笋、钟乳石的形成过程:CaCO3+CO2+H2O=Ca(HCO3)2 Ca(HCO3)2=CaCO3↓+CO2↑+H2O 置换反应 ●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 Cu+H2O ●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2Cu+CO2↑ ●木炭还原氧化铁:3C+2Fe2O34Fe+3CO2↑ ●水煤气的形成:C+H2O H2+CO(注意没有气体生成符号↑) ●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Zn+H2SO4=ZnSO4+H2↑ ●金属与稀盐酸的反应 ?2X+2HCl=2X Cl+H2↑(X是+1价的金属,包括K、Na) ?X+2HCl=X Cl2+H2↑(X是+2价的金属,包括Ca、Mg、Zn、Fe) ?2Al+6HCl=2AlCl3+3H2↑ ●金属与稀硫酸的反应 ?2X+H2SO4=X2SO4+H2↑(X是+1价的金属,包括K、Na) ?X+H2SO4=X SO4+H2↑(X是+2价的金属,包括Ca、Mg、Zn、Fe) ?2Al+3H2SO4=Al2(SO4)3+3H2↑ ●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Cu+2AgNO3=Cu(NO3)2+2Ag ?K、Ca、Na不遵循这样的置换反应,它们与盐溶液反应时,会先和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 然后再和盐溶液反应。如:2Na+2H2O=2NaOH+H2↑NaOH+CuSO4=Na2SO4+Cu(OH)2↓ ●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2Mg+CO22MgO+C 复分解反应 ●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NaOH+HCl=NaCl+H2O ●NaOH溶液与稀硫酸反应:2NaOH+H2SO4=Na2SO4+2H2O ●Ba(OH)2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OH)2+H2SO4=BaSO4↓+2H2O ●用胃舒平(氢氧化铝)中和过多的胃酸:Al(OH)3+3HCl=AlCl3+3H2O ●用氢氧化镁中和过多的胃酸:Mg(OH)2+2HCl=MgCl2+2H2O

九年级英语上重难点知识讲义

九年级英语第二单元重难点知识讲义 Unit 2 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 蕴才辅导中心 一.重点短语: 1. put on two weeks 3. be similar to.. 4. plan to do... 5. lay out 6. end up sth. with sb.… 8. one,. . the other... 9. dress up 10. play a trick on sb. 11. give out 12. promise to do sth. about….. 14. warn sb. to do sth. ....of... 17. like best….. 18. used to do sth 19. not only...but (also).. need ...that... 22. …as a result 23. between....and... 二.单元重点、难点精讲: 1. lie vi. 平躺;位于 lay - lain - lying If you feel unwell, go and lie down.如果你感到不舒服,就去躺下。 The novel is lying on the table.小说平放在桌子上。 辨析:lay, lie lay v. 放置,下蛋laid -laid-laying

He laid his dictionary on the shelf.他把词典放在书架上。 The hen is laying on the ground.母子正在草地上下蛋 lie v.说谎 lied-lied-lying Don’t lie to me.不要对我撒谎。 lie n. 谎言 tell a lie = tell lies 撒谎 用lay和lie的适当形式填空: Don't ______ the glass on the corner of the table. 别把玻璃杯放在台角上。 The city ______ in the north of China. 那座城市位于中国的北部。 He's still ______ in bed. 他还躺在床上。 on增加(体重);发胖 I put on weight again! 我又发胖了! 区别put on, wear, dress “穿” put on 指穿衣的动作,It’s late,put on your coat quickly wear=be in 主要表示“穿,戴”的状态,He wears a T-shirt today. dress“给...穿衣服”,后接人,dress sb. Please dress the children. 表示衣着的习惯:The woman always dresses in green. adj. 死的;失去生命力的

人教版九年级政治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九年级政治知识点归纳 1 责任是一个人应该做的事情和不应该做的某些事情 2 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中的相互承诺 来自于对他人的承诺、分配的任务、上级的任命、职业的要求、法律的规定、传统的习俗、公民的身份、道德原则等 3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每一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责任作为子女,责任是:孝敬父母 作为学生,责任是: 遵守学校纪律、尊敬老师、完成学习任务 作为朋友,责任是:忠诚、互帮互助互谅 作为普通公民,责任是: 位卑未敢忘忧国、遵守社会公德、遵纪守法作为社会成员,责任是: 维护正义、热爱和平、保护环境 4 自己对自己负责的意义: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享有真正的自尊,也才有资格、有信心、有能力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对个人成长来说,承担责任,是自尊自信的表现,是自立自强的具体表现,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5 谁对我负责?自己对自己负责, 他人对我负责, 我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 6 承担责任往往伴随者获得回报的权利,但同时也是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 7 既然我们选择了自立自强的人生,就应该用勇气和信念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对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进行正确的评估,作出最合理的选择。有些该做的事情并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我们仍然要为它们承担责任。我们无法改变自己在工作和学习中的位置,但我们可以改变我们对待自己应该做的事情的态度。 承担责任要不计代价与回报,这是种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 8 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怎样? ①集体离不开个人而存在,个体也只有依靠集体才能有无穷的力量 ②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维护集体的利益个人毅力才有保障 ③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而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 ④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个人更应该积极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 9 如何关爱集体? ①主动关心、爱护集体,为集体建设出力 ②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服从集体的安排,积极主动的为集体建设贡献才智 ③发扬集体的好作风,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集体遇到的困难 ④在集体中能求大同存小异,善于团结他人,让集体发挥出更大的力量 10 如何承担关爱社会的责任? ①作为公民,要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共同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②当国家的尊严收到侵犯时应挺身而出,坚决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 ③国家处在困难时刻,要主动为国分忧、与国家共渡难关 ④我们青少年要肩负起铸造名族辉煌的重任 ⑤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11 如何做负责人的公民? ①信守承诺,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 ②勇担过错,当我们做错事时,承认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③自觉承担责任,愿意承担责任、主动承担责任,做责任的主人, 享受承担责任的快乐 ④学会反思自己的责任 ⑤承担责任不计代价与回报 一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 1 列举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 政治:①中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②发起建立了“上海合作组织” ③主持召开了“六国朝核会议” ④派驻维和部队 经济:①加入世贸组织 ②三峡水电站的建成 ③青藏铁路的建成 ④人民生活水平总体达到小康 文化:①2008北京奥运会的举办 ②2010上海世博会的举办 ③“神舟”系列飞船的发射成功 ④嫦娥奔月等等 2 这些成就的取得说明了什么? ①中国变化发展最快 ②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上发挥着越 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 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 ③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得到显示 3 取得这些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4 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有(说明的道理)?

初中数学重难点突破方案

初中数学重难点突破方案 一、认真备课,吃透教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初中数学大纲指出:初中数学教学,要使学生不仅长知识,还要长智慧,培养学生肯于思考问题,善于思考问题。作为一个数学教师,要明确这一目的,把我们的主要精力,放在发展学生智力上,着眼于培养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学会自己走路,首先自己要识途。我感到,要把数学之路探清认明,唯一的办法就是深钻教材,抓住各章节的重点和难点,备课时既能根据知识的特点,又能根据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精心设计,精心安排,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有课前的充实准备,就为教学时突破重点和难点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以旧知识为生长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初中数学是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每项新知识往往是旧知识的延伸和发展,又是后续知识的基础。知识的链条节节相连、环环相扣、旧里藏新,又不断化新为旧,纵横交错,形成知识网络,学生能认识知识之间的联系,才能深刻理解,融会贯通。数学教学就是要借助于数学知识的逻辑结构,引导学生由旧入新,组织积极的迁移,促成由已知到未知的推理,认识简单与复杂问题的连结,用数学学科本身的逻辑关系,训练学生的思维。数学教学并没有固定模式,实际教学中还要考虑到教学内容的一些特点,当新旧知识之间有紧密的逻辑关系或所学知识与旧知识之间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只是认知结构中原有知识的特例时,教学时就以原有知识为生长点,直接由旧到新,即从学生

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因为学生获取知识,总是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参与下进行的,脱离了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进行教学,其原有的知识经验就无法参与,而新旧知识连结纽带的断裂,必然会给学生带来理解上的困难,使其难以掌握所学的知识。正因如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揭示和建立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找准知识的生长点,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来实现重、难点的突破。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第一单元重难点归类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第一单元重难点归类 【知识教授区】 一、本单元能力目标 1. 学会运用by+doing结构回答学习英语的方法。 2. 学会运用语言目标来进行听说的训练。 3. 训练学生的阅读及写作能力。 二、本单元知识点 1. by + doing 【讲解】意为“通过……方式”。 【举例】— We learn by studying with a group . 我们通过小组活动来学习。 【巩固】by 常见的意思还有:“在…旁”、“靠近”、“在…期间”、“用、”“经过”、“乘车”等。 【举例】—I live by the river. — I have to go back by ten o’clock. —The student went to park by bus. 2. aloud 【辨析】aloud , loud 和loudly 都可以表示“大声地”,但在用法上有区别。 aloud , loud 副词。意思是“大声地,响亮”,有时可以通用。但aloud与read,call连用时,表示“出声”,而loud用于talk,speak,shout,laugh等动词之后,在口语中代替loudly ①aloud 强调发出的声音能被听见,意思为“出声地或大声地”,常用read ,call 等动词连用。 【举例】— Please read the text aloud. 请朗读一下课文。 ②loud 意思为“响亮地,大声或高声地”,侧重发出的音量大,传得远,一般多用来修饰speak ,talk,laugh 等动词。loud 还可用作形容词。—Please say it in a loud voice . 【举例】—Speak louder, please, or no one will hear you. 请大声些,否则没人能听见。 ③loudly 意为“响亮地”,其基本意义与loud 相同,还常与ring , knock 等动词连用。loudly 放在动词前后均可,含有“喧闹”或“嘈杂”的意味。 【举例】—Suddenly the bell on the wall rang loudly. 突然,墙上的铃大声地响起来。 3. Why do n’t you join… ? 【巩固】有关提建议的句子: ①What/ how about +doing sth.? —What/ How about going shopping? ②Why don’t you + do sth.? —Why don’t you go shopping? ③Why not + do sth. ? —Why not go shopping? ④Let’s + do sth. — Let’s go shopping ⑤Shall we/ I + do sth.? —Shall we/ I go shopping? 4. frustrate 【讲解】意为“使失望;使沮丧;使不成功”。 【举例】—The terrible weather frustrated all the hopes of going out .恶劣的天气破环了我们出行的愿望。 【辨析】frustrating ; frustrated

人教版九年级政治提纲

人教版九年级政治提纲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学校: 班级: 姓名: 座号: 目录 第一单元承担责任服务社会 第一课责任与角色同在 第二课在承担责任中成长 第二单元了解祖国爱我中华 第三课认清基本国情 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 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三单元融入社会肩负使命 第六课参与政治生活 第七课关注经济发展 第八课投身精神文明建设 第四单元满怀希望迎接明天 第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 第十课选择希望人生

第一单元承担责任服务社会 1、责任的含义:责任是一个人应当做的事情或不应该做某些事情。 2、责任的产生: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 责任的来源:责任来自对他人的承诺、分配的任务、上级的任命、职业的要求、法律规定、传统习俗、公民身份、道德原则等。 3、人人尽责的意义: 只有人人都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 4、自己对自己负责的表现是什么?(负责任的表现) ①、用合理、合法的方法,及时纠正自己的过失,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 ②、在我们的人生之旅中,小到为自己的一次约定守时,大到终身信守诚实、自尊自信、自立自强,都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 5、不负责任的后果: ①为了掩盖一次过失,你可能会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付出更大的代价。 ②如果不能承当相应的责任、对自己负责,你就永远无法长大成人 6、为什么要自己对自己负责(自己对自己负责的意义)? 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有资格、有信心、有能力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小到为自己的一次约定守时,大到终身信守诚实、自尊自信、自立自强,都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如果不能承当相应的责任、对自己负责,你就永远无法长大成人。 7、为什么每个人都应该有责任感?、

(word完整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分析

目录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课题2 氧气 课题3 制取氧气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与原子 课题2 原子的构成 课题3 元素 课题4 离子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课题1爱护水资源 课题2水的净化 课题3 水的组成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学价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 金属材料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实验活动4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第九单元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课题2 溶解度 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 实验活动5 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置

第十单元酸和碱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实验活动7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课题2 化学肥料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 教材分析 总特点:1、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2、元素化合物知识与理论知识交叉编排。 3、直线式编排和螺旋上升式相结合。 4、由易到难。 课程总目标 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各单元重难点归纳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Unit 1 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 Section A 1、ask相关短语 ask sb. for sth. 向某人要某物 ask sb. about sth 向某人询问某事 ask sb.(not) to do sth 要求某人(不)要做某事 be askd (not) to do sth. 被要求(不)做某事 2、aloud adv.大声地;出声地 辨析:aloud:adv.;出声地,大声地 loud:用于loud enough, as loud as 等短语中或与too, very, so连用 loudly:loud 的常用副词;含有令人讨厌或打扰别人的意思Mrs. Li reads aloud while we speak loudly, so he has to read loud enough to make herself heard. 3、practice ●v.练习 ●后+n./pron./V.ing等 ●作不可数名词:练习 eg:Students get lots of practice in the English club. 4、patient adj.有耐心的n.病人 patiently:adv. 修饰动词 patience:n. 耐心 短语:in patience 耐心地 5、It takes sb. some time to do sth.某人花费时间做某事 =Sb. spends some time doing sth. It took me three years to finish the work. = I spent three years finishing the work.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思品书知识点+简答题总结【精品、史上最全面】

九年级思品复习资料学生: 第三课认清基本国情:1.我国的最基本的国情是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我国社会主义仍然处于初级阶段。 3.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这种不发达不只是表现在一两个方面,而是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算起,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 4.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5.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8.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答: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目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9.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简称)。10.确立的依据:根据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目的:党从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1. 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含义,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就是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主力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意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12.问:四项基本原则的含义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13.四项基本原则的意义: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基本基石。 14. 问:改革开放的意义: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第三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是:我国在这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建立了相应的自治区域,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的内部事务。 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2. 问:新型民族关系?答: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3.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什么?答: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作为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4. 问:公民如何维护民族团结(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答:维护民族团结,既是国家的事,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自觉履行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就要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文字。还要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做斗争。 5 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新中国的统一局面,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国家的统一和 各族的大团结日益巩固和发展。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为了祖国的统一和繁荣结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6. 问: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什么?答:这一基本方针简称为“一国两制”。 7.问:什么是“一国两制”?答:“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两种制度”,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8.问: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说明了什么?答:新中国的统一局面,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大团结日益巩固和发展。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以来,“一国两制”的实践日益丰富。事实证明“一国两制”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一国两制”、高度自治的方针保持了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繁荣、稳定和发展。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实践经验。 22.问:怎样对待台湾问题?(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答: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解决台湾问题,我们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海内外中华儿女紧密团结,共同奋斗,祖国完全统一就一定能够实现。 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1.我国的基本国策是: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 2.我国的发展战略是什么?答:科技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 3.中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答:①现代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增进了世界人民的交往,世界一天一天变得更加开放。②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③我们国家要进步、要发展、要富强,就要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要以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④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4.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的关系?答:我们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任何时候多不能 依靠别人搞建设,必须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基点。同时,又必须打开大门搞建设,把对内搞活和对外开放结合起来,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 5.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必须处理好几个关系?答:①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②必须 1

二次函数重难点突破超级讲义

二次函数考点分析培优 核心知识点: ★★★二次函数的图像抛物线的时候应抓住以下五点: 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与x 轴的交点,与y 轴的交点. ★★二次函数y=ax 2 +bx+c (a ,b ,c 是常数,a ≠0) 一般式:y=ax 2 +bx+c ,三点:顶点坐标(-2b a ,244ac b a -),对称轴x=-2b a ,最值 顶点式:y=a (x -h )2 +k ,顶点坐标对称轴:顶点坐标(h ,k ),对称轴x=h 交点式:y=a(x- x 1)(x- x 2),(有交点的情况)与x 轴的两个交点坐标x 1,x 2 ,对称轴为2 2 1x x h += ★★★a b c 作用分析 │a │的大小决定了开口的宽窄,│a │越大,开口越小,│a │越小,开口越大, a , b 的符号共同决定了对称轴的位置,当b=0时,对称轴x=0,即对称轴为y 轴,当a ,b 同号时,对称轴x=-2b a <0,即对称轴在y 轴左侧,当a ,b?异号时,对称轴x=- 2b a >0,即对称轴在y c?的符号决定了抛物线与y 轴交点的位置,c=0时,抛物线经过原点,c>0c<0时,与y?轴交于负半轴,以上a ,b ,c 的符号与图像的位置是共同作用的,也可以互相推出. 中考分考点分析 1.把二次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所得到的图象对应的二次函数关系式是2)1(2 -+=x y 则原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2.二次函数的图象顶点坐标为(2,1),形状开品与抛物线y= - 2x 2 相同,这个函数解析式为________。 3.如果函数1)3(2 32 ++-=+-kx x k y k k 是二次函数,则k 的值是______ 4.(08绍兴)已知点11()x y ,,22()x y ,均在抛物线2 1y x =-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12y y =,则12x x = B .若12x x =-,则12y y =- C .若120x x <<,则12y y > D .若120x x <<,则12y y > 5.(兰州10) 抛物线c bx x y ++=2 图像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所得图像的解析式为 322 --=x x y ,则b 、c 的值为( ) A . b=2, c=2 B. b=2,c=0 C . b= -2,c=-1 D. b= -3, c=2 ★6.抛物线5)43()1(2 2 +--++=x m m x m y 以Y 轴为对称轴则。M = 7.二次函数52 -+=a ax y 的图象顶点在Y 轴负半轴上。且函数值有最小值,则m 的取值范围是 8.函数 245 (5)21a a y a x x ++=-+-, 当a =_______时, 它是一次函数; 当a =_______时, 它是二次函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