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超硬多层膜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纳米材料与软物质的研究现状、应用及未来发展

纳米材料与软物质的研究现状、应用与未来发展1引言1990年,第一届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与第五届国际扫描隧道显微学会议同时在美国巴尔的摩举办,《纳米技术》与《纳米生物学》两种国际专业期刊相继问世,标志一门崭新的科学技术——纳米科技的诞生。
从此纳米科技得到科技界的广泛关注,并迅猛发展。
1991年,诺贝尔得主、法国物理学家P.G. De Gennes在诺贝尔授奖会上以“软物质(Soft Matter)”为题进行演讲,提出了软物质的研究,统一了欧洲科学家笔下的“软物质”与美国科学家口中的“复杂流体”两个称呼。
从此,软物质研究作为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纳米材料与软物质的研究都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是在之前三次工业革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的新兴科技领域。
巨大的需求与技术支撑,使其在诞生之初就显现出蓬勃的生命力,而且对它们的研究经久不衰。
在知识与学科互相交叉的今天,纳米材料与软物质有可能相互结合,在材料、生物、医学、高分子等领域开拓出一片片新大陆,筑起21世纪工业革命的基石。
2纳米材料的概念广义的纳米材料是指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范围或由它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材料。
按照维数,纳米材料的基本单元可以分为三类:零维,指在空间三维尺度均在纳米尺度的材料,如纳米尺度颗粒、原子团簇等;一维,指在空间有两维处于纳米尺度的材料,如纳米丝、纳米棒、纳米管等;二维,指在三维空间中有一维在纳米尺度的材料,如超薄膜、多层膜、超晶格等。
纳米科技是面向纳米材料的运动规律和相互作用并在应用中实现特有功能和智能作用的技术问题,发展纳米尺度的探测和操纵。
纳米科技主要包括:纳米体系物理学、纳米化学、纳米材料学、纳米生物学、纳米电子学、纳米加工学、纳米力学等七个相对独立又相互渗透的学科和纳米材料、纳米器件、纳米尺度的检测与表征三个研究领域。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在纳米科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贯穿到七个分支领域中,以其为分析和加工手段所做的工作占一半以上。
纳米涂层行业报告

纳米涂层行业报告纳米涂层是一种新型的涂层技术,利用纳米材料的特性,将其应用于涂层中,以提升涂层的性能和功能。
纳米涂层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汽车、航空航天、建筑、电子、医疗等行业。
本报告将对纳米涂层行业的发展现状、市场情况、技术趋势和未来发展进行分析和展望。
一、纳米涂层行业发展现状。
纳米涂层技术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目前,纳米涂层技术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汽车领域的自清洁涂层、防刮涂层;航空航天领域的耐高温涂层、防腐蚀涂层;建筑领域的自洁涂层、抗污染涂层等。
纳米涂层技术的应用不断拓展,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二、纳米涂层行业市场情况。
目前,全球纳米涂层市场规模已经达到数十亿美元,预计未来几年还将保持较快的增长。
纳米涂层技术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特别是在汽车、航空航天、电子等高端领域,对纳米涂层的需求更为迫切。
同时,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对于具有环保特性的纳米涂层的需求也在增加。
三、纳米涂层技术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纳米涂层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未来,纳米涂层技术将更加注重功能性和环保性。
例如,自清洁、自修复、抗菌等功能将成为纳米涂层的发展趋势。
同时,纳米涂层的环保性也将成为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的伤害。
此外,纳米涂层技术还将更加注重与其他材料的结合,以提升涂层的性能和适用范围。
四、纳米涂层行业未来发展展望。
纳米涂层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涂层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纳米涂层行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未来,纳米涂层技术将在汽车、航空航天、电子、医疗等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这些行业带来更多的创新和发展机会。
同时,纳米涂层技术还将在环保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纳米涂层行业作为一种新兴的涂层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纳米涂层技术将在各个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2023年膜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膜行业市场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普及和发展,膜行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成为了各个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
膜技术的应用范围极为广泛,包括分离、过滤、纯化、催化等领域,都离不开膜技术的应用。
本文将从市场发展现状、行业发展趋势、存在问题及发展机遇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膜行业市场发展现状1. 全球膜行业市场规模据统计,目前全球膜行业市场规模已达到约2000亿美元,其中,高端膜市场占据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
而从2015年至2023年,全球膜行业市场规模有望以4.3%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预计到2023年将达到约2600亿美元。
2. 中国膜行业市场规模中国是世界上膜行业产量最大的国家之一,目前,中国膜行业市场规模已超过400亿人民币,占全球膜行业市场的20%以上。
而从2016年至2020年,中国膜行业市场规模预计将以8.5%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到2020年有望超过600亿人民币。
3. 高端膜市场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球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高端膜市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高端膜产品具有高效、精准、绿色等优点,能够在环保、医疗、食品等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
而且,高端膜市场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和竞争壁垒,能够为企业带来更高的市场溢价和盈利空间。
二、膜行业发展趋势1. 高端膜产品发展趋势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高端膜产品市场将会迎来更加明显的发展趋势。
高端膜产品在环保、医疗、食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将会成为膜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2. 膜技术的集成化发展趋势未来,膜技术将会与其他相关技术进行广泛的融合和集成,形成更加完整、高效的产业链。
例如,膜技术与微纳技术的融合能够生产出更加精准的膜过滤器,膜技术与化学工艺技术的集成能够生产出更加高效的催化膜等。
3. 全球化发展趋势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膜行业将会呈现出全球化发展趋势。
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将会进行更加紧密的合作和竞争,全球化的市场竞争将会加剧。
硬质及超硬涂层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硬质及超硬涂层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综述姓名:马中红学号:139024220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普通硬质涂层和超硬涂层有了显著的发展,部分涂层已经在某些领域实现了应用。
主要介绍了氮化物、碳化物、氧化物、硼化物等普通硬质涂层和金刚石、类金刚石(DLC)、c BN、纳米多层结构涂层及纳米复合涂层等超硬涂层的性能、应用、制备技术及其发展趋势,并对部分常见涂层面临的性能改进及其今后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硬质涂层;超硬涂层;应用前景;研究进展Abstract:As the advancements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the conventional hard and superhard coatings have achieved remarkable development.Indeed,partial coatings even have been used in some filed.The performance,applications,preparation technique and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the conventional hard coatings of nitrides,carbides,oxidates and borides have been introduced mainly,as well as superhard coatings of diamond,DLC,c BN,nano multilayer and composite coatings.Moreover,the existing problems regarding to performanceimprovement and feasible development trend henceforth of the partial common coatings was pointed out.Key words:hard coating;superhard coating;application prospect;research progress1 引言硬质涂层是进行材料表面强化、发挥材料潜力提高生产效率的有效途径,它是表面涂层的一种,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在基底的表面沉积的厚度在微米量级,显微硬度大于某一特定值(HV=20GPa)的表面涂层。
电子束沉积制备多层纳米膜技术更新速览

电子束沉积制备多层纳米膜技术更新速览多层纳米膜技术是一项重要的纳米制备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电子束沉积是一种常用的多层纳米膜制备方法之一。
本文将为您介绍电子束沉积制备多层纳米膜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应用领域。
1. 电子束沉积概述电子束沉积是一种物理气相沉积技术,通过将材料蒸发源加热至升华温度,利用加热的电子束将材料蒸发并沉积在基片表面上。
电子束沉积可以实现高真空环境下的纳米薄膜制备,具有较高的沉积速率和较好的沉积控制能力。
2. 多层纳米膜制备技术的发展随着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层纳米膜成为一种重要的纳米制备技术。
传统的多层纳米膜制备技术包括物理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溅射沉积等方法,但这些方法在沉积速率、沉积控制能力和材料制备范围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而电子束沉积作为一种高真空技术,具有较高的沉积速率和较好的沉积控制能力,已成为多层纳米膜制备中的重要技术之一。
3. 电子束沉积制备多层纳米膜的优势3.1 高纯度材料制备:电子束沉积在高真空环境下进行,可以避免杂质的污染,保证纳米膜的高纯度。
3.2 沉积速率可控:利用电子束的加热效应,可以实现较高的沉积速率,缩短制备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3.3 良好的沉积控制能力:电子束沉积具有较高的沉积控制能力,可实现对纳米薄膜厚度、成分和晶体结构的精确控制。
4. 电子束沉积制备多层纳米膜的应用4.1 电子器件加工:多层纳米膜技术通过沉积不同材料构建复合结构,可以用于电子器件的制备,如光电器件、磁性器件等。
4.2 传感器制备:多层纳米膜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优异的光、磁、电等性能,在传感器领域应用广泛,如气体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
4.3 光学器件制备:多层纳米膜在光学器件制备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可以实现对光线的控制和调制,如滤光片、反射镜等。
4.4 生物传感器制备:多层纳米膜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可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的传感器制备,如生物分子检测、药物释放等。
5. 电子束沉积制备多层纳米膜技术的挑战与展望尽管电子束沉积制备多层纳米膜技术具有许多优势和应用前景,但目前仍面临一些挑战。
超硬材料薄膜涂层研究进展及应用

超硬材料薄膜涂层研究进展及应用内容摘要:CVD和PVD TiN,TiC,TiCN,TiAlN等硬质薄膜涂层材料已经在工具、模具、装饰等行业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但仍然不能满足许多难加工材料,如高硅铝合金,各种有色金属及其合金,工程塑料,非金属材料,陶瓷,复合材料(特别是金属基和陶瓷基复合材料)等加工要求。
正是这种客观需求导致了诸如金刚石膜、立方氮化硼(c-BN)和碳氮膜(CNx)以及纳米复合膜等新型超硬薄膜材料的研究进展。
本文对这些超硬材料薄膜的研究现状及工业化应用前景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评述。
关键词:超硬材料薄膜;研究进展;工业化应用1、超硬薄膜超硬薄膜是指维氏硬度在40GPa以上的硬质薄膜。
不久以前还只有金刚石膜和立方氮化硼(c-BN)薄膜能够达到这个标准,前者的硬度为50-100GPa(与晶体取向有关),后者的硬度为50~80GPa。
类金刚石膜(DLC)的硬度范围视制备方法和工艺不同可在10GPa~60GPa的宽广范围内变动。
因此一些硬度很高的类金刚石膜(如采用真空磁过滤电弧离子镀技术制备的类金刚石膜(也叫Ta:C))也可归人超硬薄膜行列。
近年来出现的碳氮膜(CNx)虽然没有像Cohen等预测的晶态β-C3N4那样超过金刚石的硬度,但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其硬度可达10GPa~50GPa,因此也归人超硬薄膜一类。
上述几种超硬薄膜材料具有一个相同的特征,他们的禁带宽度都很大,都具有优秀的半导体性质,因此也叫做宽禁带半导体薄膜。
SiC和GaN薄膜也是优秀的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但它们的硬度都低于40GPa,因此不属于超硬薄膜。
最近出现的一类超硬薄膜材料与上述宽禁带半导体薄膜完全不同,他们是由纳米厚度的普通的硬质薄膜组成的多层膜材料。
尽管每一层薄膜的硬度都没有达到超硬的标准,但由它们组成的纳米复合多层膜却显示了超硬的特性。
此外,由纳米晶粒复合的TiN/SiNx薄膜的硬度竟然高达105GPa,创纪录地达到了金刚石的硬度。
纳米涂层的市场前景与应用研究

纳米涂层的市场前景与应用研究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纳米技术作为一项具有革命性的创新领域,正不断地为各个行业带来全新的机遇和变革。
其中,纳米涂层以其独特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逐渐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
纳米涂层,顾名思义,是将涂层材料以纳米尺度进行处理和应用,从而赋予涂层前所未有的性能和功能。
与传统涂层相比,纳米涂层具有更优异的耐磨、耐腐蚀、防水、防污、抗菌等特性,这使得它在众多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
从市场前景来看,纳米涂层的发展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
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升级和对产品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对于具有高性能保护涂层的需求持续增长。
例如,在汽车工业中,纳米涂层可以用于提高汽车零部件的耐磨和耐腐蚀性能,延长使用寿命,减少维修成本。
在电子行业,纳米涂层能够增强电子产品的防水和防尘能力,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此外,航空航天、医疗器械、能源等领域对纳米涂层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
据市场研究机构预测,未来几年纳米涂层市场将保持较高的增长率。
这主要得益于技术的不断进步、成本的逐渐降低以及市场对高性能涂层的持续需求。
同时,政府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也为纳米涂层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例如,一些国家出台了严格的环保法规,要求企业减少污染物排放,而纳米涂层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替代传统的化学处理方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在应用方面,纳米涂层已经取得了众多令人瞩目的成果。
在建筑领域,纳米涂层可以应用于玻璃表面,使其具有自清洁功能。
这种自清洁玻璃能够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分解表面的污垢,雨水一冲即可保持干净,大大降低了建筑物的清洁成本。
同时,纳米涂层还可以用于提高建筑材料的防水和抗风化性能,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在纺织行业,纳米涂层可以赋予纺织品防水、防油、防污和抗菌等功能。
例如,户外运动服装经过纳米涂层处理后,可以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保持干爽和清洁,同时具有抗菌性能,减少异味和皮肤感染的风险。
在能源领域,太阳能电池板表面的纳米涂层可以提高其光吸收效率,从而增加发电量。
2024年纳米材料市场分析现状

纳米材料市场分析现状概述纳米材料是在尺寸范围为1到100纳米之间的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纳米材料的市场需求也逐渐增长。
本文将对纳米材料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
市场规模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全球纳米材料市场规模近年来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
2018年全球纳米材料市场规模达到100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2000亿美元。
纳米材料市场的高速增长主要受益于电子、医疗、能源和材料领域的需求增加。
应用领域纳米材料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电子、医疗、能源、材料等多个行业。
电子领域在电子领域,纳米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半导体芯片、显示屏和太阳能电池等。
纳米材料的独特性能可以提高电子设备的性能和效率。
医疗领域在医疗领域,纳米材料可以用于制造生物传感器、药物传递系统和生物成像。
纳米材料具有较大比表面积和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提高医疗设备的效果和治疗效果。
能源领域在能源领域,纳米材料可以应用于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和储能设备等。
纳米材料的光吸收和电导特性使其成为能源转换和存储领域的理想材料。
材料领域在材料领域,纳米材料可以用于制造高性能复合材料、涂层和陶瓷等。
纳米材料的高强度和耐磨性能可以提升材料的性能和耐久性。
竞争态势纳米材料市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主要厂商涉及到国内外诸多企业。
包括美国的Nanosys、韩国的Nanoco、日本的NanoInk等。
这些企业在纳米材料的研究、生产和销售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同时,新兴的创业公司也进入到纳米材料市场。
这些创业公司通常专注于特定领域的纳米材料研发,希望通过创新的产品和技术来取得竞争优势。
发展趋势纳米材料市场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多功能化:纳米材料将发展为具有多种功能的产品,例如具有抗菌、防火、自修复等功能。
2.环保可持续性:纳米材料的研发将注重环境友好和可持续性,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3.创新应用:随着科研水平的提高,纳米材料将推动更多领域的创新应用,例如纳米机器人和纳米传感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纳米超硬多层膜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作者:唐普洪, 宋仁国, 柴国钟, 陈小明, TANG Puhong, SONG Renguo, CHAI Guozhong,CHEN Xiaoming
作者单位:唐普洪,TANG Puhong(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杭州,310014;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与汽车分院,嘉兴,314036), 宋仁国,柴国钟,陈小明,SONG Renguo,CHAI
Guozhong,CHEN Xiaoming(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杭州,310014)刊名:
材料导报
英文刊名:MATERIALS REVIEW
年,卷(期):2008,22(2)
1.Sproul D M查看详情 1996
2.Ronning C;Gerhards I;Ting J M查看详情 2006
3.Musil J;Zemana P;Hruby H查看详情 1999(120-121)
4.Frank G;Andrea C;Gunter M查看详情 2005(03)
5.Song R G;Yamaguchi M;Nishimura O查看详情 2004
6.Mroz W;Prokopiuk A;Mularczyk M查看详情 2002
7.Harish C Barshilia;Jain查看详情 2004
8.Rizzo A;Signore M A;Serra E查看详情 2006(515)
9.Li D;Chu X;Chung YW查看详情 1995(02)
10.Chu X查看详情 1999
11.Philip C;Yashar D W查看详情 1999
12.赵文济;孔明;乌晓燕TiN/Si3N4纳米多层膜硬度对Si3N4层厚敏感性的研究[期刊论文]-金属学报 2007(02)
13.赵文济;孔明;李戈扬查看详情 2007(56)
14.Bultr J;Novotny M;Jelinek M查看详情 2005
15.Kim D G;Seong T Y;Joon Y查看详情 2002
16.Xu J H;Kamiko M;Zhou Y M查看详情 2001(07)
17.劳技军;孔明;张惠娟TiN/SiC纳米多层膜的生长结构与力学性能[期刊论文]-物理学报 2004(06)
18.Zhang Y;Cheng Y T查看详情 2006
19.Mendibide C;Steyer P;Esnouf C查看详情 2005(200)
20.Yoon J S;Jeon G Han查看详情 2000
21.Mirkarimi P B;Barnett S A;Hubbard K M查看详情 1994(06)
22.William V K;Harish Barshilia C查看详情 2006
23.Sun T;Wang L P;Yu Y H查看详情 2007
24.Srinivasan D;Trupti G;Kulkarni K查看详情 2007
25.Lee W K;Chen Y H;Chung Y W查看详情 2004
26.Wang J;Li W Z;Li H D查看详情 2000
27.Zhou Y M;Asaki R;Yamamoto K R查看详情 2000
28.Major L;Morgiel J;Major B查看详情 2006
29.Jürgen M;Lackner;Roman Major查看详情 2006
30.Purice A;Dinescu G;Scarisoreanu N查看详情 2006
31.Loir A S;Garr elie F;Donnet C查看详情 2004
32.Garrelie F;Loir A S;Donnet C查看详情 2003
33.Zhu J;Liu Z G;Li Y R查看详情 2005
34.Ozono K;Obara M;Usui A查看详情 2002
35.Masayuki Okoshi;Satoshi Higuchi;Mitsugu Hanabusa查看详情 2000
36.Lewis D B;Luo Q;Hovsepian P Eh查看详情 2004
37.Munz W D;Donohue L A;Hovsepian P Eh查看详情 2000
38.Wang D Y;Chang C L;Wong K M查看详情 1999
39.Suresha S J;Bhide R;Jayaram V查看详情 2006
40.Wang M X;Zhang J J查看详情 2007
41.Cho H;Kim H Y;Miyazaki S查看详情 2006
42.Harish C;Barshilia K;Rajam S查看详情 2006
43.Yao S H;Sub Y L;Kao W H查看详情 2006(39)
44.Wang J;Xu X M;Zhao Y查看详情[外文期刊] 2007
45.Musil J查看详情 2000
本文链接:/Periodical_cldb200802005.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