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系统的几种类型

通风系统的几种类型
通风系统的几种类型

通风系统的几种类型

通风系统按进风井与出风井的位置可分为三种类型即:中央式、对角式和混合式。

中央式

进风井与出风井的位置大致位于井田走向的中央,只有两个通达地表的井筒(或平硐),如图1所示。这种方式多用于矿体埋藏较深的情况下,在我国矿山应用较少。

图1 中央式通风系统示意图

对角式

进风井与出风井分别位于矿体走向的中央和矿体走向的边界上。对角式通风分两翼式和单翼式两种。两翼式通风系统有三个通达地表的井巷,其中一个是进风井,其余两个是出风井,如图2所示。单翼式通风系统是通风井与出风井分别位于矿体走向的两端,如图3所示。这种通风方式在我国金属矿山应用比较广泛。

图2 两翼式通风系统示意图

图3 单翼式通风系统示意图

混合式

进风井与出风井由三个以上井筒组成,并按中央式与对角式混合布置。这种通风系统在我国金属矿山很少使用。

按扇风机工作方式划分,可分为压入式、抽出式和压抽混合式三种。

压入式通风是整个通风系统在压入式主扇作用下,形成高于当地大气压的正压状态。压入式通风的优点是风流集中,风量大,风质好,可使新鲜风流迅速进入井下。缺点是井底车场漏风大;通风构物筑物设在进风段不易管理和控制,污风不能按指定线路排出风井,易造成风流紊乱。

抽出式通风是使整个通风系统在抽出式主扇的作用下,形成低于当地大气压力的负压状态。抽出式通风排风集中,排风量大,污风排放速度快,风流调节控制设施设置控制方便有效。缺点是当排风系统不严密时,容易造成短路吸风现象,抽出式通风使主提升井处于进风地位,在冬季要考虑防冻问题。抽出式通风是我国金属矿和其它非煤矿应用较多的通风方式。

压抽混合式通风是进风和抽风都采用主扇进行控制。其优点是风流可按下线路流动,排烟法较快,漏风较少,缺点是通风设备需求量增多,且不能控制需风段的风流,入风侧井底车场和排风侧塌陷区漏风仍存在,目前应用不多。

煤矿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参考文本

煤矿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参考 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煤矿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 级办法参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第一条根据各井工矿的具体实际,并参照国家煤矿安 全监察局和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制定的《矿井通风通风质量 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特制定本标准与考核办 法。 第二条参加考核评级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通风系统合理可靠。 2、矿井必须采用机械式通风,安装2套同等能力的主 要通风机装置和反讽设施;有独立、完善的通风系统;矿 井通风能力符合生产要求,无超通风能力生产现象。每个 生产矿井必须至少有2个能行人的通达地面的安全出口。 3、矿井必须每年进行一次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

鉴定工作。 4、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必须装备矿井监控系统,且系统运行正常。 第三条检查评定内容: 一、通风系统; 二、局部通风; 三、瓦斯管理; 四、井下爆破管理; 五、通风安全监控; 六、防治自然发火; 七、综合防尘; 八、通风设施; 九、瓦斯抽放; 十、防治煤与瓦斯突出; 十一、管理制度。

矿井通风系统与通风设计

矿井通风系统与通风设计 本章主要内容 1,矿井通风系统----类型,适应条件,主要通风机工作方式 ,安装地点,通风系统的选择 2,采区通风----基本要求,进回风上山选择,采煤工作面通风系统 3,通风构筑物及漏风----风门,风桥,密闭,导风板;矿井漏风,漏风率,有效风量率,减少漏风措施 4,矿井通风设计----内容与要求,优选通风系统,矿井风量计算,阻力计算,通风设备选择 5,可控循环通风 第一节矿井通风系统 矿井通风系统是向矿井各作业地点供给新鲜空气,排出污浊空气的通风网路,通风动力和通风控制设施的总称. 一,矿井通风系统的类型及其适用条件 按进,回井在井田内的位置不同,通风系统可分为中央式,对角式,区域式及混合式. 1,中央式 进,回风井均位于井田走向中央.根据进,回风井的相对位置,又分为中央并列式和中央边界式(中央分列式). 2,对角式 1)两翼对角式 进风井大致位于井田走向的中央,两个回风井位于井田边界的两翼(沿倾斜方向的浅部),称为两翼对角式,如果只有一个回风井,且进,回风分别位于井田的两翼称为单翼对角式. 2)分区对角式 进风井位于井田走向的中央,在各采区开掘一个不深的小回风井,无总回风巷. 3,区域式 在井田的每一个生产区域开凿进,回风井,分别构成独立的通风系统.如图. 4,混合式 由上述诸种方式混合组成.例如,中央分列与两翼对角混合式,中央并列与两翼对角混合式等等. 二,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方式与安装地点 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方式有三种:抽出式,压入式,压抽混合式. 1, 抽出式 主要通风机安装在回风井口,在抽出式主要通风机的作用下,整个矿井通风系统处在低于当地大气压力的负压状态.当主要通风机因故停止运转时,井下风流的压力提高,比较安全. 2,压入式 主要通风机安设在入风井口,在压入式主要通风机作用下,整个矿井通风系统处在高于当地大气压的正压状态.在冒落裂隙通达地面时,压入式通风矿井采区的有害气体通过塌陷区向外漏出.当主要通风机因故停止运转时,井下风流的压力降低. 3,压抽混合式 在入风井口设一风机作压入式工作,回风井口设一风机作抽出式工作.通风系统

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措施

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措 施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措施矿井通风系统是矿井生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矿井的稳产高产、防灾抗灾能力和矿井的经济效益有着重大的影响。矿井通风系统由多个要素组成,各要素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彼此又相互影响。为了保证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稳定和可靠,应采取如下措施: 1要有稳定的通风网络结构,保证风流稳定①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应采用独立通风。②在布置通风系统时要尽量避免和减少角联风道,特别是采煤工作面不允许布置在角联风道上,以保证风流的稳定。对存在角联通风的巷道必须采取有效的风流稳定控制措施。③矿井不应多水平同时开采。机电硐室应独立通风,且风量符合要求。井下火药库应有单独的进风道,回风必须直接引入矿井主要回风道或独立回风,且保证有足够的新鲜风流。 2要有足够的通风能力,保证有效通风①矿井应有足够的通风能力,满足各个用风地点的风量要求,严禁超通风能力生产。②按规定进行通风网络解算,预测风量分配和阻力分布,合理进行通风机的选型。③经常检查矿井供风量、漏风量大小及其漏风分布情况,使矿井的有效风量率和外部漏风率均控制在矿井通风质量标准规定的范围内。④在设计过程应充分考虑自然风压的影响,并根据气候条件的变化情况及时调节主要通风机工况,以保证主要通风机高效运行。⑤生产布局合理,加强回

风巷维护和通风构筑物保护措施,减少通风阻力,使通风系统处于最佳状态。 3要有可靠的通风设施和装备,保证正常通风时期有效控制风流并符合抗灾救灾能力的要求①根据矿井通风网络的布置与结构,合理布置通风设施和通风构筑物,且尽量做到数量少位置正确和质量可靠。②矿井要有完善的反风装置。③风硐必须按规定安装防爆门。 4要有合理的通风网络,以保证巷道的阻力分布能够满足各用风地点的通风需求在通风网络中,风流按巷道风阻进行风量分配,分配到各个工作面的风量,往往不能满足要求,需要采取控制与调节风量的措施。此外,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变化,工作面的推进和更替,巷道风阻、网络结构及风量均在不断变化,相应的要求及时进行风量调节。 为降低矿井通风阻力,满足用风地点的通风需求,必须对全矿井通风网络进行全面调查和阻力测定,在关键分支上进行降阻,降低通风阻力的途径有以下几种方法:①扩大巷道断面;②降低巷道局部阻力;③开掘新井巷,缩短通风长度;④增加并联风路;⑤调整采掘布局,实现均衡生产。 5建立完善的矿井通风管理制度和通风管理机构,并配足人员。严格执行井下动火安全技术措施的审批制度。局部通风机专人管理,制定专

改变矿井通风系统设计与安全技术措施(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改变矿井通风系统设计与安全技术措施(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6524-75 改变矿井通风系统设计与安全技术 措施(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 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 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龙马矿业隶属于吉林省杉松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座落于白山市靖宇县东兴乡马当村境内,行政划归靖宇县东兴乡管辖。 矿井地理座标为东经:126°59′24″~127°00′42″,北纬:42°26′46″~42°28′14″。 主要河流珠子河全长45km,在矿区下游2km汇入松花江。白山水库蓄水后,最高水位为416.5m。珠子河与松花江合成白山湖,珠子河流域面积95.5km2。靖宇水文站观测记录断面平均流速0.35m/s最大流速2m/s,最大流量244m3/s,最小流量0.1m3/s,珠子河流流经现生产矿区西及西北、北部,两岸形成陡峭的悬崖,每年的11月份开始水位下降至+406m左右。 地质构造简单,为瓦斯矿井,井田内批准开采煤

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9570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 本

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安全技术 措施标准版本 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第一节矿井概况 一、矿井采掘概况 根据20xx年11月29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为该矿最新下发的采矿许可证,批准开采15-3号煤层,批准生产规模为900kt/a,批准井田面积 6.5071km2。矿井采用主斜井副立井及回风立井开拓方式。井下现有一个生产采区:即151采区。其中布置一个15103回采工作面,一个15105备采面,两个工作面均采用U型全风压通风方式,一个掘进工作面,15106运输顺槽。

二、矿井通风系统情况 矿井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方式,主扇工作方法为机械抽出式,全矿井有两个进风井(主斜井和副立井)和一个回风立井。地面回风井安装有两台FBCDZ-8-No23(2×250KW)型主要通风机,一台运转,一台备用。叶片安装角度为0°,配用 YBF2450-8型电机(功率250kW×2,电压 660V,转数740r/min)。目前矿井总进风量为4021m3/min,矿井总回风量为4065m3/min。 第二节通风系统调整方案 由于矿井停产、冬季井下供暖要求及通风管理需要,为确保矿井通风系统安全可靠,需要对井下各用风地点风量进行重新分配和调整。通过调节矿井主要通风机的性能参数,使矿井总进风量减少。为了确保风量调整工作顺利进行特制订此方案。

餐饮厨房抽排油烟通风系统设计原则

餐饮厨房抽排油烟通风系统设计原则 (一) 餐饮厨房抽排烟及送风重点功能区的选定原则根据厨房设备的性能状况,即设备散发油烟和热量不同情况设计配置不同的抽排烟罩,进行局部通风的设计。在同一区域,炉灶的布置在不影响操作流程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将油烟排放量多的设备放在排风有利位置。厨房排油烟、散热的重点功能间主要有烹饪间(热加工间)、烧腊间和面点间等。排气、散热的主要区域有蒸煮间和洗碗间等。烹饪间作为餐饮厨房的核心部分,是进行炒、炸、煎、烹烤等烹饪活动的主要场所,会产生大量烹调油烟,也是厨房污染物的集中区,室内热舒适性和空气质量品质是最差的,污染物的排放也是最严重的。应选用带格子烟罩或运水烟罩,再通过油烟净化器处理后方可排放到大气中。蒸煮间的蒸箱和蒸饭车及洗碗间的洗碗机会产生大量的蒸汽和热量,选用集气罩通过风机直接排放到室外,一般不需配置净化器。根据卫生防疫要求,冷菜间、备餐间和甜点间等除了配置更衣室,还要设置独立空调。(二)厨房排风系统划分原则系统设计和划分要与客户的投资方向、投资预算、能源效率、能源消耗、运行费用、生产流程等结合起来,最终确定最适合、科学、合理的方案。根据炉灶的使用功能和正常使用时段基本一致来划分排风系统,同一个功能间的设备排风应尽可能设计在同一个系统中,但对于过长(如12m以上)的排烟罩,考虑分设两台或两台以上的抽油烟离心风机(风柜),并设置相应的送风(补风)系统。这样,不仅操作方便,还因根据使用情况分别运行,不会造成即使使用部分炉灶也要开启大功率油烟机或几台油烟机同时运行的不经济现象,减少运行费用。(在案例中也有使用一台大功率抽油烟离心风机同时配备相应变频器实现节能的)对于不同的功能间,如相互临近且使用时段相同的设备排风可以设计在同一系统里,以节省投资,节约能源。另外,局部通风和全面通风系统要分开设计和运行,避免炉灶没有工作而切配准备和卫生清理工作时也要运行局部通风的不经济使用情况。(三)风量的确定和风速设计原则厨房的排风量由两部分组成:局部排风量和全面排风量。局部排风量应根据选用的灶具等设备种类、数量以及抽排烟罩的型式等加以确定,即根据炉灶等设备的平面布置图,烟罩种类,抽油烟离心风机的除油烟方式及设备产生风机性能的强度等因素进行确定。《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中规定:每个基准灶头对应的发热功率为1.67×108J/h,对应的排气罩灶面投影面积为1.1㎡,大、中、小型的单个灶头基准排气量均为20003/h。但不同的菜系通风要求有所差别,如西餐的厨房油烟相对较少,而中餐相的厨房对油烟较多。特别是川菜、湘菜的厨房,因辣味严重刺激鼻子和眼睛,排风量要适当加大。还有就是现实案例中有很多共用管道的情况。另外,在采用运水烟罩时风量也要适当加大。遇到以上类似情况的时候风量应根据适当增加。送风量方面,厨房内应保持负压状态,但负压值不大于5Pa。如果正压,厨房油烟味会窜到餐厅,引起顾客不适;但负压过大,炉灶会脱火或火苗乱窜,影响炉灶燃烧效果。厨房送风系统通常指:室外新风+空调送风,按抽排风量的80%左右考虑。排烟罩口吸气速度通常取0.5m/s,喉管取5m/s,通过管道的排风速度一般不低于10m/s,通常取10m/s—16m/s,以防风速过低致使油烟附着于管道上。管道中风速越大,噪音和震动也就越大。但管道送风速度可以低些,抽风柜后的风速比抽风柜前的可以取大些。(四)厨房室内的管路布置原则要遵循“最短”原则,少用弯头,特别是大角度弯头。这种布管方式与空调的“横竖整齐”有所不同(可能兼顾不到美观整齐),目的是确保排油烟效果,还可节省投资。烟罩之上的集气管的主出口首选烟罩的中部位置。新风系统管和排风管穿越于房间隔墙处均据情况做适当消声处理。厨房的排风管应尽量避免过长的水平风道,否则不利于烟气的迅速排出,影响排风效果,通常排风管最远距离不超过15m。水平管道要有2%以上坡度,坡向排烟罩或者排油口,在管道低处设置集油盒。厨房的机械或自然垂直排风管道,应采取防止回流的措施。水平管道末端采用活法兰连接,以便清理油

通风系统矿图绘制规范

通风系统矿图绘制规范 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

第五章通风系统矿图绘制 第二十八条一通三防图纸绘制总体要求 1.整体布局合理、美观,图面整洁,线条均匀光滑。 2.标注内容完整、准确,充分反映井下实际情况,严格按照图纸填图说明和标注格式进行标注。 3.图名一律标在图廓内,位置在图的上图廓线下方留白位置居中,图名(字高33毫米仿宋,字与字之间一个字间距,不带边框)与上部内图廓线间距30毫米。 4.在每张图的左上角绘制一通三防图纸说明。图纸说明中,除图纸名称项目外,其它内容和格式与采掘工程平面图图纸说明一致。 5.在每张图的右下角绘制图签。 6.在每张图的左下角绘制一通三防图纸图例。 7.多煤层同时开采必须绘制分层通风系统图,上报通风管理部的通风系统图可绘制在同一张图纸上。 8.矿井通风系统图及立体示意图均要绘制指北针,位置同采掘工程平面图。 9.通风系统图风流方向均用箭头线标注,风流分支处必须标明风流方向。 10.通风系统图中,测风站数量能够反映矿井风流分配情况。 第二十九条矿井通风系统三种图的绘制要求及标注内容 (一)矿井通风系统平面图(××煤矿×煤层通风系统图) 1.在1:2000或1:5000采掘工程平面图上绘制。

2.图上标注内容:主扇、风流方向、局部通风机、风筒、密闭、风门、正反向风门、防火门、调节、风桥、测风站、防爆门、节点编号、采空区、火区、巷道名称及采掘工作面编号等。 3.主扇应标注的内容:主扇型号、电机型号、排风量、井下总回风量、主扇转速、叶片角度(或前导器角度)、电机额定功率、电机实际功率、主扇负压(即装置静压)、等级孔等。 4.局部通风机应标注的内容:局部通风机安装地点、型号、风筒直径、全负压风量、局部通风机实际吸风量、风筒供风距离。 5.测风(站)点标注的内容:地点、断面积、风速、风量、气温、瓦斯浓度、二氧化碳浓度。 (二)矿井通风立体示意图(××煤矿通风立体示意图) 1.图幅不小于零号图纸。 2.所有井巷用双线(或一粗一细)绘制。 3.坐标系选择:沿煤层走向的巷道与X轴平行,与走向垂直的巷道与Y轴平行,立井与Z轴平行,X轴垂直Z轴,X轴与Y轴成45~60度。为了充分体现层次关系,Z坐标轴要选择适当比例。对于井田范围较大、形状不规范的矿井,可根据本矿实际,将坐标系适当旋转。 4.绘图时可不严格按比例,但要反映矿井通风系统的空间立体情况,突出层次。 5.为了更好地反映主要井巷的相对空间位置,进、回风井、暗斜井、溜煤眼、石门、大巷、采区主要巷道用毫米实线绘制。 6.图上标注内容:和通风系统平面图一致。 7.图名、图签、图例、标注内容的标注方法和矿井通风系统平面图相同。

通风设计说明书

目录 第1章采区风量的计算 1.1 工作面的供风及工作面风量计算原则及要求 按照风量计算依据,由采、掘工作面、硐室和其他用风地点的实际最大需风量总和,再考虑一定的备用风量系数后,计算出采区总风量。 按照采区实际需要,供给适当的风量,是搞好采区通风的核心问题。既要保证质量、安全可靠又要经济合理,但因计算风量的因素较多,各个采区的情况又不尽一致,迄今仍分别用各种因素进行近似计算,然后选用其中最大值。对于新设计的采区,要参照条件相同的生产采区进行计算。投产后进行修正,对于生产的采区,也要根据情况的不断变化随时进行调整,务必使供给的风量符合我国《煤矿安全规程》中有关条文的规定。 1、采区需风量由采、掘工作面、硐室和其它用风地点的实际最大需风量的总和,再考虑一定的备用风量系数后,计算出采区总风量。 2、按该用风地点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每人每分钟供给风量不得少于4m3。 3、按该用风地点风流中的瓦斯、二氧化碳和其它有害气体浓度、风速以及温度等都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分别计算,取其

最大值。 4、按风速验算按最低风速验算各个采煤工作面的最小风量。按最高风速验算各个采煤工作面的最大风量。采煤工作面有串联通风时,按其中一个最大需风量计算。备用工作面亦按上述要求,并满足瓦斯(二氧化碳)、风流温度和风速等规定计算需风量,且不得低于其回采时需风量的50%。 1.2 回采工作面风量的计算 回采工作面需风量应按照稀释和排放瓦斯、二氧化碳、炮烟及其它有害气体、粉尘,并使工作面有适宜的气温和风速,分别进行计算,然后取其中的最大值。回采工作面有串联通风时,应使每一个串联工作面空气中的有害气体、粉尘、气温和风速均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 高瓦斯工作面通常以按瓦斯算得的风量为最大。低瓦斯工作面供风主要考虑气候条件。高温工作面如果用通风方法不能使气温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则需采用制冷和空调设施。 1、按瓦斯(或二氧化碳)涌出量计算工作面风量 Q=100?gfi q?gfi k,m3/min fi 式中, k-工作面瓦斯(或二氧化碳)涌出量不均匀 gfi 系数。它是最大涌出量与平均涌出量之比,由实测统计 得到。对于机采工作面, k为1.2~1.6。 gfi q-工作面瓦斯或二氧化碳的绝对涌出量, gfi m3/min;根据实测统计的平均值或按经验数据取值;

矿井降温技术规范

矿井降温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矿井热害防治技术的定义和术语、技术条件、适用范围、技术要求、降温系统测试及评价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煤矿地下开采的矿井,包括生产、新建和改、扩建矿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件(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后确定,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5586设备及管道保冷设计导则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9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050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 GB 50155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术语标准 GB 50215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 50155及AQ/T 1067中确立的术语和定义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矿井热害mine victims 煤矿井下作业环境的空气温度超过国家规定的卫生和安全标准,从而对人体健康、生产和安全造成危害。 3.2 矿井热害防治control of mine victims 通过采用各种技术措施进行矿井热害的预防和治理,称之为矿井热害防治,又称矿井空气调节、矿井热害控制或矿井降温。 3.3 矿用降温设备mine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符合矿井特殊环境和安全要求的、为实现热害防治目的所需要的各种设备的统称。 3.4 矿井制冷降温mine cooling 采用人工制冷措施降低井下作业环境的空气温度。 3.5 矿井制冷降温系统mine cooling system 为达到冷却煤矿井下风流之目的,由制冷、输冷、传冷和排热四个基本环节构成的系统。 3.6 地温场geothermal field 地层中的温度分布。 3.7 地温异常区temperature anomalies

第七章---矿井通风系统与通风设计

第七章 矿井通风系统与通风设计 本章主要内容 1、矿井通风系统----类型、适应条件、主要通风机工作方式 、安装地点、通风系统的选择 2、采区通风----基本要求、进回风上山选择、采煤工作面通风系统 3、通风构筑物及漏风----风门、风桥、密闭、导风板;矿井漏风、漏风率、有效风量率、减少漏风措施 4、矿井通风设计----内容与要求、优选通风系统、矿井风量计算、阻力计算、通风设备选择 5、可控循环通风 第一节 矿井通风系统 矿井通风系统是向矿井各作业地点供给新鲜空气、排出污浊空气的通风网路、通风动力和通风控制设施的总称。 一、矿井通风系统的类型及其适用条件 按进、回井在井田内的位置不同,通风系统可分为中央式、对角式、区域式及混合式。 1、中央式 进、回风井均位于井田走向中央。根据进、回风井的相对位置,又分为中央并列式和中央边界式(中央分列式)。 2、对角式 1)两翼对角式 进风井大致位于井田走向的中央,两个回风井位于井田边界的两翼(沿倾斜方向的浅部),称为两翼对角式,如果 只有一个回风井,且进、回风分别位于井田的两翼称为单翼对角式。 2)分区对角式

进风井位于井田走向的中央,在各采区开掘一个不深的小回风井,无总回风巷。 在井田的每一个生产区域开凿进、回风井, 分别构成独立的通风系统。如图。 4、混合式 由上述诸种方式混合组成。例如,中央分列与两翼对角混合式,中央并列与两翼对角混合式等等。 二、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方式与安装地点 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方式有三种:抽出式、压入式、压抽混合式。 1、抽出式 主要通风机安装在回风井口,在抽出式主要通风机的作用下,整个矿井通风系统处在低于当地大气压力的负压状态。当主要通风机因故停止运转时,井下风流的压力提高,比较安全。 2、压入式 主要通风机安设在入风井口,在压入式主要通风机作用下,整个矿井通风系统处在高于当地大气压的正压状态。在冒落裂隙通达地面时,压入式通风矿井采区的有害气体通过塌陷区向外漏出。当主要通风机因故停止运转时,井下风流的压力降低。 3、压抽混合式 在入风井口设一风机作压入式工作,回风井口设一风机作抽出式工作。通风系统的进风部分处于正压,回风部分处于负压,工作面大致处于中间,其正压或负压均不大,采空区通连地表的漏风因而较小。其缺点是使用的通风机设备多,管理复杂。 三、矿井通风系统的选择 根据矿井设计生产能力、煤层赋存条件、表土层厚度、井田面积、地温、矿井瓦斯涌出量、煤层自燃倾向性等条件,在确保矿井安全、兼顾中、后期生产需要的前提下,通过对多种个可行的矿井通风系统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中央式通风系统具有井巷工程量少、初期投资省的优点。因此,矿井初期宜优先采 用。

矿井通风技术管理制度标准范本

管理制度编号:LX-FS-A28311 矿井通风技术管理制度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矿井通风技术管理制度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矿井必须有完整的独立通风系统,并做到稳定可靠、简单合理。改变全矿井、一翼或一个水平的通风系统必须报区域矿总工程师批准;改变一个采区的通风系统时,必须报矿总工程师批准。 二、每一生产水平和每一采区都必须实行分区通风。准备采区时必须在构成通风系统后方可掘进其它巷道,新采区投产移交前,必须在采区上(下)山做到位后方可进行回采。 三、所有采区严禁将一条上(下)山作两种用途(其中一段作进风,另一段作回风)。 四、通风设施严格按质量标准构筑,除临时为开

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

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 考核评级办法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一通三防“管理,提高“一通三防”工程安全盾量和管理水平,阻止发生通风、瓦斯、煤尘与自然发火事;特制定本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 第二条参加考核评级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通风系统合理可靠。 2.矿井必须采用机械式通风.安装2套同等能力的主要通风机装置和反风设施;有独立、完善的通风系统;矿井通风能力符合生产要求,无超通风能力生产现象。每个生产矿井必须至少有2个能行人的通达地面的安全出口。 3.矿井必须每年讲行一次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量鉴定工作 4.高瓦斯矿井、煤(岩)与突出矿井,必须装备矿井监控系统,且系统运行正常。 第三条检查评定内容。 1.通风系统; 2.局部通风; 3.瓦斯管理; 4.井下爆破管理; 5.通风安全监控; 6.防治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 7.瓦斯抽放; 8.防治自然发火;

9.通风设施; 10.综合防尘; 11.管理制度。 第四条评定单位: 以自然井为基本评定单位。 第五条检查与评分定级办法(具体见附表): 1.根据检查结果,各大项均达90分及以上为一级矿井;达80分及以上为二级矿井;达70分及以上为三级矿井。 2.检查大项中,检查大项的最低得分为矿井的定级分。 3.年度等级的确定:以四个季度的定级分平均得分定级。 4.各检查大项中缺分项的,不查不计;检查分项中缺小项的,以该检查分项的其他小项得分的百分比折算计分。扣分原则,本项分数扣完为止。 5.在同一等级中,以11个检查大项得分的平均分多少排列名次。凡进行瓦斯抽放、实施防治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措施的矿井,每有一项,在上述平均分中加2分后再排名次。 6.在检查周期内,每发生“一通三防”事故死亡1人,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降一级扣5分,得分不得超过下一级的最高分。死亡3人取消评级资格。

矿井通风系统调整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矿井通风系统调整安全技术措施 (标准版)

矿井通风系统调整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目前我矿10403采煤工作面即将贯通,矿井通风系统调整的时机已成熟,为保证通风系统调整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如下安全技术措施。 一、组织措施 为了保证调整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通风系统调整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总工程师 副组长:机电矿长生产矿长安全矿长 成员:生产部室负责人及各区队负责人 二、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时间:10403采煤工作面贯通时间 三、系统调整前的准备工作 通防队作好调整系统所需的设施材料准备工作,构筑好通风设施。应打开并下掉的通风设施为10403巷道开口处两道正反向风门。 四、工作顺序 第一步将10403局部通风机关停

第二步将10403回风巷、10403切眼、10403运输巷内风筒拆除 五、调整前、后的通风系统 1、调整前的通风系统 调整前, 调整前的通风系统详见《雍和煤业矿井调整前的通风系统示意图》 2、调整后通风系统 调整后, 调整后的通风系统图详见《雍和煤业矿井调整后的通风系统示意图》 六、通风系统调整所需的设施 1、拆除的通风设施 一是450回风石门风门(2#联络巷东侧);二是+450反回风石门调节风门。 2、构筑的通风设施 七、测风工作 1、测风地点及测风人员安排如下: ⑴风井:负责人牛欣 ⑵主井:负责人潘留燕

煤矿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

煤矿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 第一条根据各井工矿的具体实际,并参照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和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制定的《矿井通风通风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特制定本标准与考核办法。 第二条参加考核评级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通风系统合理可靠。 2、矿井必须采用机械式通风,安装2套同等能力的主要通风机装置和反讽设施;有独立、完善的通风系统;矿井通风能力符合生产要求,无超通风能力生产现象。每个生产矿井必须至少有2个能行人的通达地面的安全出口。 3、矿井必须每年进行一次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工作。 4、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必须装备矿井监控系统,且系统运行正常。 第三条检查评定内容: 一、通风系统; 二、局部通风; 三、瓦斯管理; 四、井下爆破管理; 五、通风安全监控; 六、防治自然发火; 七、综合防尘; 八、通风设施; 九、瓦斯抽放; 十、防治煤与瓦斯突出; 十一、管理制度。 第四条评定单位和检查评级办法: 1、以自然井为基本评定单位。 2、根据检查结果,各大项均达95分及以上为特级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达90分及以上为一级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达85分及以上为二级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 3、检查大项中,最低得分项为通风专业的定级分。 4、年度等级的确定:以四个季度的平均得分为基础,报集团公司验收,以集团公司验收分为定级分。 5、各检查大项中缺分项的,不查不计;检查分项中缺小项的,以该检查分项的其它小项得分的百分比折算计分。 6、在同一等级中,以11个检查大项得分的平均分多少排列名次。凡进行瓦斯抽放、实施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措施的矿井,每有一项,在上述平均分中加2分后再排名次。

通风系统矿图绘制要求规范

第五章通风系统矿图绘制 第二十八条一通三防图纸绘制总体要求 1.整体布局合理、美观,图面整洁,线条均匀光滑。 2.标注容完整、准确,充分反映井下实际情况,严格按照图纸填图说明和标注格式进行标注。 3.图名一律标在图廓,位置在图的上图廓线下方留白位置居中,图名(字高33毫米仿宋,字与字之间一个字间距,不带边框)与上部图廓线间距30毫米。 4.在每图的左上角绘制一通三防图纸说明。图纸说明中,除图纸名称项目外,其它容和格式与采掘工程平面图图纸说明一致。 5.在每图的右下角绘制图签。 6.在每图的左下角绘制一通三防图纸图例。 7.多煤层同时开采必须绘制分层通风系统图,上报通风管理部的通风系统图可绘制在同一图纸上。 8.矿井通风系统图及立体示意图均要绘制指北针,位置同采掘工程平面图。 9.通风系统图风流方向均用箭头线标注,风流分支处必须标明风流方向。 10.通风系统图中,测风站数量能够反映矿井风流分配情况。 第二十九条矿井通风系统三种图的绘制要求及标注容 (一)矿井通风系统平面图(××煤矿×煤层通风系统图) 1.在1:2000或1:5000采掘工程平面图上绘制。 2.图上标注容:主扇、风流方向、局部通风机、风筒、密闭、

风门、正反向风门、防火门、调节、风桥、测风站、防爆门、节点编号、采空区、火区、巷道名称及采掘工作面编号等。 3.主扇应标注的容:主扇型号、电机型号、排风量、井下总回风量、主扇转速、叶片角度(或前导器角度)、电机额定功率、电机实际功率、主扇负压(即装置静压)、等级孔等。 4.局部通风机应标注的容:局部通风机安装地点、型号、风筒直径、全负压风量、局部通风机实际吸风量、风筒供风距离。 5.测风(站)点标注的容:地点、断面积、风速、风量、气温、瓦斯浓度、二氧化碳浓度。 (二)矿井通风立体示意图(××煤矿通风立体示意图) 1.图幅不小于零号图纸。 2.所有井巷用双线(或一粗一细)绘制。 3.坐标系选择:沿煤层走向的巷道与X轴平行,与走向垂直的巷道与Y轴平行,立井与Z轴平行,X轴垂直Z轴,X轴与Y轴成45~60度。为了充分体现层次关系,Z坐标轴要选择适当比例。对于井田围较大、形状不规的矿井,可根据本矿实际,将坐标系适当旋转。 4.绘图时可不严格按比例,但要反映矿井通风系统的空间立体情况,突出层次。 5.为了更好地反映主要井巷的相对空间位置,进、回风井、暗斜井、溜煤眼、石门、大巷、采区主要巷道用0.6毫米实线绘制。 6.图上标注容:和通风系统平面图一致。 7.图名、图签、图例、标注容的标注方法和矿井通风系统平

商用厨房通风设计原则

7.1 厨房油烟污染防治和通风系统的设计原则 厨房工程的设计必须十分注重厨房总体功能规划、环保节能、消防安全、卫生防疫、厨房通风系统等的有效配合和协调。在总平面图布置上,应防止厨房的油烟、气味、噪音及废弃物等对临近建筑物的影响[68]。“人流、物流分开”和“生进熟出一条龙”是厨房总体设计的最基本原则。在燃料的使用方面,宜选择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或其他清洁能源[130]。 厨房通风系统总的来说分为送风系统、排风系统和油烟处理系统三大部分。厨房通风方式设计和相关设计参数计算的准确与否等非常关键,这些因素直接决定了厨房油烟污染防治和厨房室内的热舒适性。特别到了夏季,室外自然补风温度会较高,如果排烟罩不能及时、有效地收集油烟和余热后进行排放,又空调负荷的设计经常会出现偏小的情况,再加上厨房电器设备热源辐射出的热量,厨房很容易处于过热状态,并造成油烟的极大污染。 商用厨房的油烟污染防治和通风空调系统的设计原则主要有: 7.1.1 厨房排烟及送风重点功能区的选定原则 根据厨房设备的性能状况,即设备散发油烟和热量不同情况设计配置不同的脱排烟罩,进行局部通风的设计。在同一区域,炉灶的布置在不影响操作流程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将油烟排放量多的重型设备放在中间。 厨房排油烟、散热的重点功能间主要有烹饪间(热加工间)、烧腊间和面点间等。排气、散热的主要区域有蒸煮间和洗碗间等。 烹饪间作为商用厨房的核心部分,是进行炒、炸、煎、烹烤等烹饪活动的主要场所,会产生大量烹调油烟,也是厨房污染物的集中产出区,室内热舒适性和空气质量品质是最差的,污染物的排放也是最严重的。应选用油网烟罩或运水烟罩,再通过油烟净化器处理后方可排放到大气中。 蒸煮间的蒸箱和蒸饭车及洗碗间的洗碗机会产生大量的蒸汽和热量,选用集气罩通过风机直接排放到室外,一般不需配置净化器。 根据卫生防疫要求,冷菜间、备餐间和甜点间等除了配置更衣室,还要设置

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第一节矿井概况 一、矿井采掘概况 根据2009年11月29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为该矿最新下发的采矿许可证,批准开采15-3号煤层,批准生产规模为900kt/a,批准井田面积6.5071km2。矿井采用主斜井副立井及回风立井开拓方式。井下现有一个生产采区:即151采区。其中布置一个15103回采工作面,一个15105备采面,两个工作面均采用U型全风压通风方式,一个掘进工作面,15106运输顺槽。 二、矿井通风系统情况 矿井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方式,主扇工作方法为机械抽出式,全矿井有两个进风井(主斜井和副立井)和一个回风立井。地面回风井安装有两台FBCDZ-8-No23(2×250KW)型主要通风机,一台运转,一台备用。叶片安装角度为0°,配用YBF2450-8型电机(功率250kW×2,电压660V,转数740r/min)。目前矿井总进风量为4021m3/min,矿井总回风量为4065m3/min。 第二节通风系统调整方案 由于矿井停产、冬季井下供暖要求及通风管理需要,为确保矿井通风系统安全可靠,需要对井下各用风地点风量进行重新分配和调整。通过调节矿井主要通风机的性能参数,使矿井总进风量减少。为了确保风量调整工作顺利进行特制订此方案。

一、责任单位 此次通风系统调整由通风科负责,机电科、机运队配合。 二、通风系统调整方案 通过调整主要通风机运行的频率,来控制主通风机的风量,使风量减少,满足矿井通风要求;通过调整井下通风设施,使各用风地点风量满足要求。 三、工作安排 1)系统调整前准备工作 ①系统调整前提前完善工作面各地点通风设施。 ②井下人员必须撤离至进风巷,不得在工作面逗留。 ③地面风机房操作人员到位,井下测风人员和瓦斯检查人员到位。 2)系统调整工作安排 ①调风前风机房操作人员记录好变频功率及风机碟阀角度,通风科测风人员对主斜井和集中轨道巷测点1、15103运输顺槽和回风顺槽、15105运输顺槽和回风顺槽、中央变电室,总回风巷等用风地点进行一次测风。 ②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电话通知调度室,由调度室指挥人员通知风机房逐步调整主通风机频率至工频,在主通风机频率每下调1HZ 期间,通知井下测风人员对各测风地点进行一次测风并及时上报数据。如果在主通风机频率下调期间,各用风地点风量减少较大,将对主通风机频率进行适当上调。

局部通风设计

第一节通风 一、通风方式及风机安设位置 采用压入式通风,局部通风机安设在302采区运输巷距302 采区轨道运输巷与302采区回风巷的联络巷口15米处。 二、通风系统 新风:地面→副立井→轨道大巷→302联络斜巷→302运输巷(主斜井→轨道大巷→302运输巷)→302采区运输与302回风联络巷及局部通风机→工作面。 污风:工作面→联络巷→302采区回风巷→南翼回风巷→回风立井→地面。 三、局部通风机选型: (1)根据掘进工作面实际需风量,按照风筒百米漏风率实测值计算局部通风机实际吸风量。 Q扇=Q掘/(1-L掘/100×η) =150/(1-720/100×2、5%) =188m3/min

式中: Q扇——局部通风机实际吸风量,m3/min; Q掘——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m3/min; η——风筒百米漏风率%,取2、5%; L掘——掘进工作面长度,m,取720米; 根据上述计算选择FBD5、6/2×15KW局扇,实际吸风量可达415m3/min,可满足188m3/min吸风量。 (2)按照局部通风机最大额定吸风量计算: Q掘=Q扇×Ⅰ+60×0、25S最大 =415×1+60×0、25×9、1 =552m3/min 式中: Q扇——局部通风机最大额定吸风量,m3/min,取415m3/min; I——工作面同时通风的局部通风机台数。; 0、25——岩巷,半煤岩巷与煤巷允许的最低风速; S——局部通风机安装地点到回风口之间的巷道断面积,m2;取9、1

局扇安装处巷道全风压风量为552 m3/min,大于计算风量,符合规定。 (3)最大风速验算 Q煤≤240 S掘m3/min ≤240×9、1 ≤2184m3/min 根据风速验算,选取FBD5、6/2×15型号局扇风机可满足实际需求。 四、掘进工作面风筒直径选用标准 表2 掘进工作面风筒直径选用标准表 五、风量计算 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应按瓦斯涌出量、二氧化碳涌出量、爆破后的有害气体产生量以及局部通风机吸风量等规定分别进行计算,然后取其中最大值。以下数据以302回风掘进工作面数据为例,开始掘进后以实测为准。 1、按照瓦斯涌出量计算 Q hf=100·q hg·k hg

改变矿井通风系统设计与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

改变矿井通风系统设计与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 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999

改变矿井通风系统设计与安全技术措施 (标准版) 龙马矿业隶属于吉林省杉松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座落于白山市靖宇县东兴乡马当村境内,行政划归靖宇县东兴乡管辖。 矿井地理座标为东经:126°59′24″~127°00′42″,北纬:42°26′46″~42°28′14″。 主要河流珠子河全长45km,在矿区下游2km汇入松花江。白山水库蓄水后,最高水位为416.5m。珠子河与松花江合成白山湖,珠子河流域面积95.5km2。靖宇水文站观测记录断面平均流速0.35m/s最大流速2m/s,最大流量244m3/s,最小流量0.1m3/s,珠子河流流经现生产矿区西及西北、北部,两岸形成陡峭的悬崖,每年的11月份开始水位下降至+406m左右。 地质构造简单,为瓦斯矿井,井田内批准开采煤层三层,即一

号层、二号层、三号层,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鉴定为Ⅲ级,属不易自燃煤层。发火期大于12个月。煤层没有爆炸性。 我矿准备队305上、下顺同时施工。305上顺掘进距离为365米,305下顺350米、开切眼上山100米。通风设计为采用正压通风,安设局部通风机,风机为系列化,可自动切换。局部通风机型号为FBD2X11,功率为2x11千瓦、风量410-230m?/min。可满足掘进风量需要。矿井主通风机型号为FBCDZ№17.90×2,功率为2×90kw,矿井现在总入风量为2574m?/min,总回风量为2688m?/min。我矿现采掘布置有206综采准备工作面、207综采面、305上顺掘进工作面、305下顺掘进工作面、306上顺掘进工作面、306下顺掘进工作面。按采区设计方案,需要改变通风系统,为了保证矿井通风系统的平稳过渡,经矿班子研究决定成立以矿长为组长的改变矿井通风系统领导小组,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领导小组: 组长:周家会(矿长) 副组长:张立波(总工程师)王志刚(通风副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