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毕业论文范文三篇
护理专业的毕业论文 护理专业的毕业论文1500字(5篇)

护理专业的毕业论文护理专业的毕业论文1500字(5篇)护理服务无不体现出该医院的存在价值和荣誉,而护理队伍,又是整个医院护理工作的基本保障。
下面是作者给大家整理的5篇护理专业的毕业论文护理专业的毕业论文1500字,希望可以启发您对于大专护理毕业论文的写作思路。
大专护理毕业论文经典篇一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xx年6月至20xx年6月在沧州市中心医院实习的124名护理专业实习生纳入本研究。
年龄19~21岁,其中护理本科67名,大专57名,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进行授课,全部完成在校理论学习,实习时间为4周。
带教老师15名,其中本科学历8名,大专学历7名;主管护师5名,护师10名。
15名带教老师全部参与教学工作,并设组长2名,由高年资主管护师担任。
1.2教学内容(1)手术器械的认识。
对于手术室使用的各种器械包、特殊器械等进行拍照,讲解手术开台前各种类型器械包的准备、手术过程中使用的各种特殊器械及使用方法,如各种血管夹、特殊缝线的规格及适应方法等进行讲解,并贯穿到实际应用中,从而达到理解并掌握的目的。
(2)手术部位的解剖。
利用图片及文字向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讲解,例如腹股沟管的解剖、甲状腺的解剖及子宫卵巢输尿管的解剖等,真正做到图文并茂,使学生在手术之前对于手术部位有清晰的感性认识,在老师的指导之下独立的完整中小型手术的上台配合[8-9]。
(3)操作技能的培训。
主要包括手术正确体位的摆放、正规的手术配合榜样等。
除了进行多媒体教学及实际临床操作训练外,鼓励学生多观摩不同类型的手术过程,感受手术的氛围,多看多问,形成手术节奏感,与手术医生达成默契,在实践中学习并成长[10]。
(4)规章制度及手术核心制度的学习。
建立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其深切认识到手术中任何小小的疏忽都将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并配合各种正、反面教材讲解使学生对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及手术核心制度深埋心中,时刻树立安全意识。
(5)教学幻灯片的制作。
护士本科毕业论文范文(精选3篇)

护士本科毕业论文范文(精选3篇)护士本科毕业论文范文(精选3篇)转眼间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毕业论文是毕业生都必须通过的,毕业论文是一种有准备、有计划的检验大学学习成果的形式,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毕业论文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护士本科毕业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护士本科毕业论文1一、“特种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构建1。
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围绕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目标,以“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方法创新”为切入点,设计“特种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并进行有效的探索和实践。
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理念上与国际高等医学教育接轨,具体方案又具中国特色及中南大学特色的医学人才新培养模式;培养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能较好地运用本学科的知识与技术进行相关疾病和健康问题的研究的医学人才。
2。
特种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模块设计原则目前全国有十余所高校设立了特种医学专业,如中国医学科学院暨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中山大学医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南开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等。
中南大学“特种医学”课程体系设计将综合各高校“特种医学”学科特色,依据研究生不同的知识基础和研究方向,设置具有弹性化的课程,保证课程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指向性,凸显本专业学科领域前沿性问题的同时,注重掌握交叉性、边缘性及跨学科综合领域研究的最新动态和趋势。
3。
课程建设的主要措施(1)引进人才、组建教师梯队。
在师资上逐步形成一支职称、学历、年龄等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
(2)梳理内容,构建课程体系。
注重学科间的交叉,建立全新的优化课程体系。
基于对特种医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主要思路和原则,在对国内重点院校特征医学考察的基础上,提出我校特种医学专业的培养的方向为细胞移植辅助组织修复研究,肿瘤放射治疗前后分子影像评估,肿瘤放疗抵抗的生物学评估研究,生物医学新材料与放射增敏的研究,就业环境与职业病的相关性研究以及运动创伤修复研究。
精选几篇优秀的护理学论文范例(共3篇).docx

精选几篇优秀的护理学论文范例(共3篇)护理学基础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想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创新思维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在高职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应用项目学习法。
项目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综合职业能力。
现代的护理理论和临床实践要求护理工作者不仅要拥有丰富的医学基础护理知识,还应具备良好的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有临床评判性思维能力。
第1篇:护理专科生对儿科护理学健康教育模块改革儿科护理对象的特殊性与专科性较为明显,当下中专护理专业已推行了整体性的护理教学[1],在此种模式下,护理人员需充分明确在健康教育中自身所担任的角色,及时优化健康教育的模块并实施对应的改革,确保儿科护理专科学健康教育的特点更为突出[2],现就儿科护理学健康教育模块改革对护理专科生的情况进行探析,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抽选的形式,将2013级参与到儿科护理学中接受健康教育教学改革的60例护理专科生视为本组研究的对象,其中55例女性,5例男性。
除在教学中对健康教育知识进行指导与传授之外,同时还需安排组织学生依照健康教育主题的不同,深入医院进行社会实践。
1.2方法。
①教学计划:将儿科护理课程视为重点内容,对若干个健康教育的主题进行拟定,每一主题的社会实践课时不得低于12课时;②健康教育主题确定:重点人群;儿科常见病与多发病;疾病特点与临床表现。
护生是教师指导下,学习对儿科患者的程序性健康教育和随机行健康教育,在程序化健康教育中,对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预防措施和患儿及家属说明;在随机化健康教育中,对病区环境、管床医师和护士进行介绍,对患儿相关的饮食营养、休息和睡眠、疾病常识根据病人需要随时提供。
③教师选择与学生组合:学生依照不同的健康教育的主题进行自由组合,并成立对应的健康教育小组,由组织能力强且高度责任心的同学担任组长,对健康教育的组织、策划、联系以及协调等过程负责。
护理专业毕业论文6000字十二篇

护理专业毕业论文6000字十二篇第一篇:护理专业概述护理专业是一门与医学紧密相关的学科,致力于帮助病人维持和恢复健康。
本篇将介绍护理专业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其在现代医疗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篇:护理伦理与职业道德护理是一项高度职业化的工作,从业人员需要遵守一定的职业道德准则和伦理原则。
本篇将探讨护理伦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实践中保持职业道德。
第三篇:护理技术与护理实践护理技术是护士必备的技能,涵盖了各种护理操作和医疗器械的使用。
本篇将介绍常见的护理技术和实践中的注意事项。
第四篇:慢性病护理慢性病患者需要长期的护理和关爱,本篇将讨论慢性病护理的特点、挑战和有效的护理方法。
第五篇:急诊护理急诊护理是一项紧迫而重要的工作,护士需要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做出决策和处理。
本篇将介绍急诊护理的要点和技巧。
第六篇: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在病人康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有助于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本篇将探讨心理护理的原理和应用。
第七篇:儿童护理儿童是社会的未来,他们需要特别细心和温柔的护理。
本篇将介绍儿童护理的特点和技巧。
第八篇:老年护理老年患者需要全面的护理,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层面的关爱。
本篇将探讨老年护理中的挑战和方法。
第九篇:手术室护理手术室是医疗工作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护士在手术室中承担着重要的护理任务。
本篇将介绍手术室护理的要点和技巧。
第十篇:感染控制与护理感染控制是医疗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护士需要掌握一定的感染控制知识和技能。
本篇将介绍感染控制在护理中的应用。
第十一篇:疼痛管理疼痛是病人常见的症状之一,护士需要有效地进行疼痛管理。
本篇将探讨疼痛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第十二篇:护理研究与实践创新护理研究是推动护理实践发展的重要手段,本篇将介绍护理研究的意义和方法,以及护理实践中的创新案例。
以上是护理专业毕业论文6000字十二篇的概要,每篇详细内容都将在后续中展开探讨。
护理学毕业论文三篇

黄淮学院护理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护士工作压力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的探讨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日期:2016年4月6护士工作压力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的探讨摘要目的:本文通过对护士工作压力原因的分析及应对措施的探讨,能更好的推动护理工作的开展。
方法:本文结合护士工作实际经验并参考相关文献,通过对护士工作压力原因的两方面分析探讨,进而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结果:护士压力大,技术操作多,工作不规律是护理工作的一大特点。
结论: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明显高于一般职业,护理人员心理水平远远低于普通女性常模,这种过度的工作压力不仅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而且影响护理工作的质量,值得引起重视。
关键词:护士工作压力原因分析应对措施AbstractObjective: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of nurses' job stress and coping measures, we can better promote the nursing work。
Method: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work of nurses and related referenc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work pressure of nurse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Result:Pressure in nurses, technical operations, no regular working is a general characteristic of nursing work。
Conclusion:The nursing staff working pressur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general occupation, the nursing staff's psychological level is far below the ordinary female norm.This kind of excessive work pressure not only affect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nurses ,but the influence of the quality of nursing, 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护理毕业论文

护理毕业论文篇一:护理本科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专业班级护理0903班学生指导教师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因、常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方法分析病例。
结果临床发现选择适合患者的最佳护理措施能有效地减轻患者所出现护理诊断的症状。
结论在护理过程中,不断地完善,总结经验,以便更好地为更多的患者减轻不适和痛苦,让护理工作越来越完善。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因诊断措施护理目录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概述 (2)2.病因 (2)4.COPD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3)4.1气体交换受损 (3)4.24.34.44.54.6清理呼吸道无效......................................5低效性呼吸型态......................................6活动无耐力..........................................7营养失调............................................7焦虑 (7)5.结语 (8)参考文献 (8)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概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COPD,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呈进行性发展的肺部疾病。
COPD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患病人数多,死亡率高。
在世界上,COPD的死亡率居所有死因第四位,造成了就巨大的社会负担。
2.病因吸烟烟草中的焦油、尼古丁和氢氰酸等化学成分,可损伤气道上皮细胞,使巨噬细胞吞噬功能降低和纤毛运动减退;可促进粘液分泌,使气道净化能力减弱;也可使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和粘液积聚,而易引起感染。
慢性炎症及吸烟刺激,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气流受限等。
2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如烟雾、过敏原、工业废气及室内空气污染等,浓度过大或接触时间过长,均可导致与吸烟无关的COPD。
空气污染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氯气等有害气体可损伤气道粘膜,并有细胞毒作用使纤毛清除功能下降,粘液分泌增多,为细菌感染创造了条件。
护理专业毕业论文3000字范文(优秀3篇)

护理专业毕业论文3000字范文(优秀3篇)护理毕业论文2900字篇一浅谈中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教材一、我国中职护理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一)中职护理学生年龄小、基础差现阶段我国进入中职的学生基本都是初中阶段成绩不理想、未考上高中而“被迫”进入中职护理院校的。
这些学生在年龄上普遍偏小,综合素质不高,基础知识教为薄弱,没有掌握好的学习方法,这就使得他们在接受中职护理教育时面临很多困难,难以顺利掌握护理学知识。
在学习的过程中以及日常生活中都存在一定问题,例如学习目标不明确,在学习上没动力、不够努力等。
这些伴随着动漫和游戏成长起来的中职护理学生对大段大段的文字描述不感兴趣,特别是很多医学专业知识本身就比较复杂,显得比较晦涩乏味,更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二)学校招生人数过多,学生动手操作机会少目前,中职护理学生因职业素养不高、动手能力不足已经面临就业困境,基本只能以护工身份就业,只有少数偏远地区可以护士身份就业,而学校处于经济因素还在大量扩招,如何在大量扩招后配套教学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保证学生的操作能力,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至关重要。
(三)师资有限,教师主动采用新教学方法有困难近年来,学校扩招导致了中职护理教师大量短缺,教师们满负荷工作,教学质量随之下滑,加上很多教师除了要上好专业课程,还要做班主任,很多时间和精力都放到了学生管理上来,分散了专业教学的精力和时间。
另外,护理教师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临床专业,缺乏护理专业训练,课堂重点偏重于临床。
有些教师受教育的层次偏低,知识结构有限,使其选用新教学方法时受到材料准备和知识结构方面的限制。
二、中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教材现状三、中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教材改解决办法(一)教材编写针对学生年龄特点,深入浅出,多以插图说明问题在文字叙述方式上,深入浅出,充分照顾中职护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兴趣。
适合中职生心理特点,力求生动避免过于冗长晦涩的描述。
在表达形式上,充分利用自制插图和漫画形式,直观生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最新护理学毕业论文5000字(7篇)

最新护理学毕业论文5000字(7篇)护理学毕业论文5000字一高血压病护理高血压是一种高发病率、高并发症、高致残率的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有效地控制高血压,帮助患者正确认识高血压病的治疗知识,对减少和避免患者重要脏器的损害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科20xx年6月-20xx年6月共收治高血压患者400例,通过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本组病例400例,其中男281例,女119例;年龄最大86岁,最小41岁;合并脑梗塞64例,脑出血8例,冠心病93例,肾衰10例。
经过积极治疗与精心的护理,患者血压控制良好。
对高血压病人,全面收集病史极为重要,应包括:家族史:询问患者有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脑卒中或肾脏病的家族史;病程:患高血压的时间、血压水平,是否接受过抗高血压治疗及其疗效和副作用;症状及既往史:目前及既往有无冠心病、心力衰竭、脑血管病、外周血管病、糖尿病、痛风、血脂异常、支气管痉挛、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性功能异常和肾脏疾病等的症状或病史及其治疗情况,有无提示继发性高血压的情况;生活方式:仔细了解膳食中的脂肪、盐、酒摄量、吸烟支数、体力活动量;询问成年后体重增加情况;药物致高血压:详细询问曾否服用可能升高血压的药物,如口服避孕药、非甾体类抗炎药、甘草等;心理社会因素:详细了解可能影响高血压病程及疗效的个人心理,社会和环境因素,包括家庭情况,工作环境及文化程度。
3.1一般护理保证合理的休息及睡眠,避免劳累,提倡适当的体育活动,尤其对心率偏快的轻度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氧代谢运动效果较好,如骑自行车、跑步、做体操及打太极拳等,但需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长时间的剧烈活动,对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者可适当使用镇静剂。
严重高血压患者应卧床休息,高血压危象者则应绝对卧床,并需住院治疗观察。
3.2饮食护理饮食应选用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高纤维素的饮食,限制动物脂肪、内脏、鱼子等食物,补充适量蛋白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专业毕业论文范文三篇护理专业毕业论文范文三篇一】【摘要】目的分析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方法。
方法对321 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总结一般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特殊用药护理、产前护理、产时护理及产后护理的经验。
结果运用护理手段,采取有效措施,明显降低孕产妇和婴幼儿的死亡率,并使心脏病孕妇顺利渡过孕产期。
结论加强心脏病孕产妇妊娠、分娩及产褥期护理,是确保母婴安全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妊娠;心脏病;护理妊娠合并心脏病是严重的妊娠合并症,尤其是出现心力衰竭时,对母婴危害极大[1]对于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的妊娠及产生的影响,其预后如何,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护理,使母婴安全渡过孕产期,降低母婴危险系数及围产期病死率,是医护人员和孕产妇最关心的问题[2]。
本院4 年多共收治了93 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现将临床分析和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2003 年1 月至2007 年6 月本院产科住院分娩总数为20241例,其中妊娠合并心脏病93 例,年龄21~39岁,平均29岁;孕周30~41 周,平均37.5 周;初产妇57例、经产妇36 例;初中以下文化76 例;外来流动人口61 例;心功能Ⅰ~Ⅱ级66 例、Ⅲ~Ⅳ级27 例;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18 例、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脏病9 例、病毒性心肌炎5 例、风湿性心脏病3例、原发性心肌病3 例、围生期心肌病2例、心律失常45例、妊娠合并其他心脏病8例;78例行剖宫产结束分娩、12例阴道自然分娩、3 例行产钳助产;发生心力衰竭18例,其中孕期15例、分娩期1 例、产褥期2 例;90例产妇均于6~14d 出院,3 例因心衰控制不佳转内科进一步诊治,无死亡病例。
2. 护理2.1密切观察病情自患者入院开始严密观察心率、心律、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并做好记录。
注意宫缩、胎心、阴道流血等情况。
及时发现心力衰竭的早期征象并通知医生,以便采取预防和急救措施。
急症时采用心电监护仪24 h 检测生命体征的变化,为医生提供准确的治疗依据。
2.1.1早期识别心衰症状尽早识别心衰早期症状,对心衰的诊治和转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护士除收集一般产科病史外,尤其要重视产妇的主诉及临床表现,以及时识别心力衰竭的早期症状[3] 如轻微活动后即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时心率>110次/min ,呼吸>20次/min ,夜间常有胸闷需到窗口呼吸新鲜空气等症状,应立即给予5~8L/min 吸氧,予半坐卧位,及时报告医生采取对应治疗。
同时要注意与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的鉴别,本组5 例心力衰竭孕妇入院时有咳嗽、咳痰症状,诊断妊娠合并上呼吸道感染,通过护士对孕妇症状的细致观察和肺部听诊,为心衰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可靠依据。
2.1.2提高对心力衰竭诱因的认识有基础心脏病的患者,其心力衰竭症状常由一些增加心脏负荷的因素所诱发[4] 。
孕产妇血容量增加、劳累、感染、心律失常、情绪激动等都是心衰诱发因素。
本组93 例孕产妇中有7 例因液体量未能控制好而出现心衰症状,本组对急性心衰患者均采取中心静脉置管,监测CVP,正确记录24h 液体出入量,科学指导液体入量,日液体量严格控制在1000~1500ml。
另有1 例肥厚性心肌病患者产后4d,因与家属聊天,情绪激动,导致急性左心衰、急性肺水肿发生。
可见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对心衰诱因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2饮食护理与休息嘱患者少食多餐,进食低盐易消化、无刺激并含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适量纤维的食物。
每天食盐摄入量控制在5 g 以内,以减少水钠潴留,防止妊娠期体重增加。
多吃蔬菜,预防便秘,以防加重心脏负担[5] 。
保证患者的休息与睡眠,每日睡眠在10 h 以上,中午卧床休息1~2 h。
心功能Ⅲ级及以上应尽量卧床并半卧位或半坐位,以增加肺活量,减轻心脏负担。
2.3心理护理合并心脏病孕妇多数以往有心脏病史,心理负担较重,既渴望分娩成功,又担心分娩造成心脏病情加重,在加上住院期间由于呼吸困难、监测仪器噪音刺激、紧张的抢救场面及家属的担心,患者易出现紧张、恐惧心理[6] 。
护士要注意心理安慰,运用沟通技巧,向患者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等给予精神安慰,同时耐心解答患者和家属的各种疑问,以消除不良心理因素,减轻心理负担,主动配合治疗。
2.4加强母婴检测按时听胎心音及心率,每天3次并记录。
加强电子胎心率监护,隔天1 次,必要时每天1 次,同时配合B超检查、脐动脉血流图测试、24 h 尿雌三醇、血雌三醇的测定等,了解胎儿及胎盘功能。
2.5心力衰竭用药及输液的护理准备好抢救药品,适当给予镇静剂,避免情绪过度紧张。
应用洋地黄时,注意避免和纠正各种诱发中毒因素,同时观察有无消化道和/ 或神经精神症状等早期中毒症状,静脉注射时需稀释、慢推;应用利尿剂时,应记录24 h 尿量,观察有无低血钾等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等发生并及时处理;应用扩血管药物时,要严格掌握配药的浓度及滴速,注意观察心率与血压,使心率加速<20 次/min 以上,血压不低于12.0~13.3/8.00~9.33 KPa 。
合并心脏病孕产妇,如快速大量输液可使循环血量骤增而加重心脏负荷,导致心力衰竭。
所以输液时应限量限速,输液量要控制在1000 ml/d 以内,滴速不超过30 滴/min 并及时调整。
2.6分娩时护理分娩期的宫缩痛相当于强体力劳动,能量消耗增加,血流动力学急剧变化,为心脏负担最重的时期,极易发生心力衰竭。
自2004 年12月本院开展低浓度罗哌卡因与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分娩来,减轻了产妇的分娩疼痛和心脏负担。
本组心功能Ⅰ~Ⅱ级患者中,经严密产程监护,12例阴道自然分娩,3例产钳助产,其中无痛分娩9例。
徐小玉[7]等认为剖宫产可消除宫缩引起的疼痛及分娩时的紧张、体力消耗,尤其是硬膜外麻醉可减少回心血量,从而减轻心脏负担,降低心肌耗氧量,缓解心衰症状及防止心力衰竭发生。
本组心功能Ⅲ~Ⅳ级患者27 例均采用剖宫产结束妊娠,其中22 例行连续硬膜外麻醉及术后PCA镇痛,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为进一步加强疼痛管理,护士对所有产妇采取疼痛数字评分法进行产后、术后疼痛评估,对疼痛评分> 3 分者,医护人员积极采取措施减轻和消除产妇疼痛,无1例因疼痛而诱发心衰。
2.7产后护理产妇产后应卧床休息24 h,同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血循环状态,根据心功能适当增加活动量;注意产后营养,防治便秘;冬季注意保暖防止呼吸道感染;做好会阴部护理,注意恶露变化以防感染,常规给予抗生素1 周。
本组心力衰竭于产褥期发生2 例,均为产后72h 之后。
妊娠合并心脏病孕产妇最危险是妊娠32~34周、分娩期及产褥期的最初3d内,极易发生心力衰竭。
产后3d 内仍是心脏负担较重的时期[8]。
而本组的2 例产褥期心衰发生在产后第4 天,护理记录“产妇能入厕,能床边活动,无胸闷、心悸等不适。
”追问病情后了解到,2 例产妇心衰发作前分别有情绪激动和饮较多汤类史,对妊娠合并心脏病产妇,分娩3d 后思想上仍应密切观察。
下床活动时间以产后5~7d 为宜;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素、低脂肪为宜,限制钠盐的摄入,宜少量多餐,控制液体入量;同时做好产妇的心理护理,及时化解产妇和家属的心理压力。
2.8动态评估心功能,指导母乳喂养.对心功能Ⅰ~Ⅱ级的产妇提倡母乳喂养,哺乳期间应避免乳胀及过度疲劳。
心功能Ⅲ~Ⅳ级者劝其人工喂养,产后予皮硝敷双乳及口服大剂量维生素B6 片回奶。
由于本组病例外来流动人口占大多数,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和风俗习惯的影响,一些产妇和家属不愿回奶。
对入院时心功能Ⅲ级,产后心功能改善,无原发性心肌病,未发生过孕期心衰的产妇,在做好病情告知的前提下,产后3~5d 内予定时帮助挤奶,挤奶由护士和家属操作,以不引起产妇疲劳和不发生奶胀为度,每天评估心功能情况,3~5d 后待产妇病情进一步好转,予指导和实施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均获得成功,产妇心功能稳定。
3讨论妊娠合并心脏病属高危妊娠,直接危及母儿生命安全,是导致孕产妇心力衰竭、甚至死亡,及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9]。
因此,加强产前检查,做好高危孕产妇的管理及围产期护理,减少心衰诱发因素,尽早识别心衰早期症状,及时诊断治疗和精心护理是降低孕产妇病死率的关键。
本组病例经过医生的精心诊治,护理工作的不断改进,93 例妊娠合并心脏病孕产妇和其新生儿无1例发生死亡。
参考文献[1]徐群,宗酉明,姚康珍. 妊娠合并心脏病心衰患者剖宫产的围麻醉期处理.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2006,26(9):64-65.[2]楼红.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临床分析和护理.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51-52.[3]中国论文联盟-WWW.LWLM.CO曾M小妹.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护理.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3:29-30.[4]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 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56-157.[5]郑香环.妊娠合并心脏病围产期的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04,10(6):470-471.[6]卞亮凤,蒋余干.临产妇加强心理护理的效果观察.医学动物防制,2005,21(12):922-923.[7]徐小玉,林建华,汤希伟,等. 妊娠合并心脏病对围产儿预后的影响. 复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1,28(5):448-449.[8]乐杰,谢幸,丰有吉. 妇产科学. 第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7-148.[9]黄荷.高危妊娠.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168-169.【二】摘要:目的:观察腹膜透析并发感染的因素及防治对策。
方法:调查分析2005年1 月至12月我院肾内科陆续收治的10 例因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腹膜透析而发生腹膜感染病人。
结果:其中院内感染无,院外感染10 例,分析腹膜感染的原因与无菌操作不严、患者的营养状况、文化背景及家庭环境,导管相关感染等有直接关系。
结论:腹膜透析腹膜感染受多种因素影响,预防和治疗腹膜感染需要采取综合措施。
关键词:腹膜透析;腹膜感染;预防腹膜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一种终生维持治疗手段。
它是用腹膜作为透析膜,依赖弥漫和超滤的作用达到清除体内过多水份和毒素的目的【1】,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膜膜感染是腹膜透析最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可导致导管拔除,不得不终止腹膜透析,现将我院自2004年12月至2005年12月陆续收治的10例腹膜透析病人发生腹膜感染的原因及治疗护理总结如下。
1资料及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肾内科2005年1月起陆续收治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腹膜感染10例,男6 例,女4 例,年龄41~72 岁,平均年龄59.3 岁,家庭透析10 例,因发热、腹痛、伴有压痛及反跳痛。
透出液检查:混浊、甚至出现蛋白凝块,白细胞升高,这些病人所使用的透析液均为同一厂家的产品(百特公司),对该产品院感科进行质量抽检,检查结果提示该产品完全达到相关质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