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图像重建结课报告

三维图像重建结课报告
三维图像重建结课报告

三维图像重建

一、摘要:

物体的三维重建是指对三维物体建立适合计算机表示和处理的数学模型,是在计算机环境下对其进行处理,操作和分析其性质的基础,也是在计算机中建立表达客观世界的虚拟现实的关键技术.

计算机内生成物体三维表示主要有两类方法.一类是适用几何建模软件通过人机交互生成人为控制下的物体三维几何模型,另一类是通过一定的手段获取真实物体的几何形状.本文主要针对第二类方法进行介绍,结合三维重建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对三维重建的每一个过程和其中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

二、研究背景及发展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何在计算机上实时逼真地建立客观世界的虚拟海量信息 ,生成具有重要价值的三维形状信息,运用计算机的高效能数据存储\压缩\计算和传输能力,快速实现对这些三维信息的分析\挖掘\检索和高效利用,已成为国家和科技发展中许多重大应用需求的关键科学问题.

目前三维重建主要包含四类方式:

第一类是根据三维物体的断层扫描所得二维图像提取轮廓,然后根据一定的原则进行两个相邻轮廓的连接和三角化,从而得到物体的表面形状.该方法主要对于物体内部构造进行拓扑结构可视化,比如:医学影像的三维重建.

第二类是使用探针或激光读数仪逐点获取数据,然后进行整体三角化,此类方法测量精确,但速度很慢,难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取大量数据.

第三类是基于双目视觉的重建方法,深度数据计算精度较低,主要应用于机器人视觉领域.

第四类是应用硬件光学三维扫描仪主动获取物体的点云数据,然后进行重建获取物体的整体表面信息.

目前三维重建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制造业与逆向工程

应用三维重建技术,可以将创作者完成的设计模型准确变为计算机中的三维实体模型,如果需要也可以在计算机中完成修正操作,最后由计算机根据实体模型数据控制加工设备完成部件加工,此过程省去了传统设计制作过程中若干复杂环节,大大节省开发

成本.

(2)娱乐行业

三位扫描仪也被娱乐行业用来制造数字化三位模型,以提供给电影和视频游戏作为素材.

另外,三维重建技术在建筑行业\文化遗产的保存\质量控制等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为了直观的说明三维重建技术的过程,下面结合医学三维重建的流程,对三维重建进行详细的说明:

三、详细设计步骤:

图1 重建流程图

医学三位重建的完整流程如图1所示,包含六个部分,下面对每个部分进行

详细的讲解:

3.1断层扫描

图2 断层扫描原理图

如图2所示:断层扫描设备包含一排X射线源发射器和X射线源检测器,在

对人体的某一器官进行扫描时,射线源在0-180度之间进行旋转,每次转过一特

定角度,最后得到某一断层数据,然后射线源前后移动,得到另外器官位置的切

片数据。

3.2重建方法

图像重建经多年研究已取得巨大进展,产生了许多有效的算法,如:傅立叶反投影法、卷积反投影法、代数法、迭代法等,其中以卷积反投影法运用最为广泛。近年来,由于与计算机图形学相结合,把多个二维图像合成三维图像,并加以光照模型和各种渲染技术,已能生成各种具有强烈真实感的高质量三维人工合成图像。

在各种图像重建算法中,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又称计算机层析(CT)占有重要的地位。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的功能是将人体中某一薄层中的组织分布情况,通过射线对该薄层的扫描、检测器对透射信息的采集、计算机对数据的处理,并利用可视化技术在显示器或其他介质上显示出来。这项技术的重要基础是投影切片定理:即对于任何一个三维(二维)物体,它的二维(一维)投影的傅立叶变换恰好是该物体的傅立叶变换的主体部分。

3.2.1傅里叶反投影重建

傅立叶反投影重建方法是最简单的一种变换重建方法。最早于1974年由Shepp和Logan提出,该方法是建立在“投影切片定理”这一理论基础之上的。

投影切片定理给出了射线沿y轴方向穿透物体薄片对X轴投影的傅立叶变换与物体薄片的频域函数F(u,v)沿u轴的切片相等。利用二维傅立叶变换的旋转性质可知,如果围绕物体薄片,改变θ角得到多个投影,就可以获得该物体薄片在频域上相应各个方向的频谱切片,从而了解到该薄片的整个频谱。通过傅立叶反变换就能得到物体薄片在空间域中的图像。

图3与图4给出了二维函数投影在空间域中和变换域中的旋转对应关系。

图3 空间域的旋转图4 频域的旋转由图可见,从(x,y)坐标系变换到(s,t)坐标系的旋转坐标变换公式为:

式(3-1)

若射线源的射线径向穿过被检测横截面。并向与X轴成θ角的S轴方向投影,则投影函数:

式(3-2)

在频域作如下代换:

式(3-3)

则投影函数的傅立叶变换可以写成:

式(3-4)

根据投影切片定理:

式(3-5)

在θ角不同的各个方向上获得空间域上的投影数据,根据投影切片定理在变换域

上得到对应的切片数据。然后利用下式进行傅立叶反变换:

式(3-6)

或者采用极坐标形式:

式(3-7)

从而重建原图像。

如果需要重建三维实体,很容易推广到三维:

根据三维傅里叶变换的定义:

式(3-8)同样存在三维的投影切片定理:

式(3-9)上式中的:

式(3-10)

为三维实体对于空间内某一取向的二维平面的投影函数。

3.2.2代数重建方法

代数重建技术就是事先对未知图像的各像素给予一个初始估值,然后利用这些假设数据去计算各射束穿过对象时可能得到的投影值(射影和),再用它们和实测投影值进行比较,根据差异获得一个修正值,利用这些修正值,修正各对应射线穿过的诸像素值。如此反复迭代,直到计算值和实测值接近到要求的精确度为止。

具体实施步骤:

(l)对于未知图像各像素均给予一个假定的初始值,从而得到一组初始计算图像;

(2)根据假设图像,计算对应各射线穿过时,应得到的各个相应投影值z1*, z2*, ……zn*;

(3)将计算值z1*, z2*, ……zn* 和对应的实测值z1, z2, ……zn进行比较,然后取对应差值 zi -zi*作为修正值;

(4)用每条射线之修正值修正和该射线相交之诸像素值;

(5)用修正后的象素值重复l~4各步,直到计算值和实测值之差,即修正值小到所期望的值为止.

只要所测得的射线投影值z1,z2,……zn组成一个独立的集合,那么代数重建便将收敛于唯一解。

3.3断层图像预处理

这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改善图像画质

在实际情况中,得到图像都会带有噪声,改善图像画质主要使用4种技术

①锐化技术,即突出图像上灰度突变的各类边缘信息,增大对比度,使图像轮廓更加清晰。

②平滑技术,即抑制噪声而达到改善像质的措施。

③复原技术,即根据引起图像质量下降的原因而采取的一种恢复图像本来面目的处理措施。

④校正技术,即采用几何校正措施,去掉图像上的几何失真。通过以上技术可以去除图像上的畸变及噪声信息,使图像更加清晰,以便用目视准确判读和解释。

二分割标注

分割标注是保证三维重建准确性的关键技术,分割效果直接影响三维重构的精确度。图像分割的目标是将图像分解成若干有意义的子区域(或称对象) 。标注则为了能够识别出各区域的解剖或生理意义。在医学图像领域,常常简单地将分割标注的过程称为分割。

可简单的将医学图像分割分为两类:基于边界的分割和基于区域的分割。

基于边界的分割寻找感兴趣的封闭区域;

基于区域则是将体数据分为若干不重叠的区域,各区域内部的体素相似性大于区域之间的体素相似性。

3.4切片的重组、插值

CT 三维成像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多幅等间隔的相继断层图像重建三维目标,实现人体组织器官的立体显示、操作和分析. CT 扫描仪得到的断层图像序列在空间三个正交

的方向上分辨率通常不同,例如,CT 切片中,层内像素距离通常在015 到2mm之间,而层间距则位于1 到15mm 之间,断层内象素空间分辨率远远高于各断层间的空间分辨率.如果直接用这种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和显示,由于三个方向空间分辨率不一致,使显示结果呈阶梯状. 因此,要实现物体的三维显示和处理必须形成等分辨率的数据,而内插是三维重建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内插效果直接影响重建的质量.

解决办法:

(1)控制CT 机使其断层间隔减小,直至等于断层内的分辨率. 然而这将增加检查成本,而且一般的CT 机无法达到如此高的分辨率.

(2)用计算机图像处理的方法,对现有的断层图像进行插值运算,以获得立方体素表示的三维物体. 插值后,断层图像数目增加,相当于层厚减薄,这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方法。插值只是改变了断层间空间分辨率,使三维数据的处理、分析和显示更加方便,并没有产生新信息.

插值法:

(一)基于图像灰度值的插值方法,如最邻近法、线性插值、样条插值等,它是在原始灰度断层图像序列中,补充若干“缺少”的切片,这些插值方法插值精度不高,产生的新断面通常会出现边缘模糊,由此重建出的三维真实感图像表面会产生伪像,当断层间距较大时这一点尤其明显.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这些方法没有考虑到物体几何形状的变化.

(二)基于形状的目标插值,只需对目标物体的轮廓进行插值,这种方法的插值精度较好,但只适用于二值化的切片图象;该方法要求先对断层切片进行分割,提取出医生感兴趣的目标组织,然后进行内插,以产生连续变化的中间物体轮廓.

3.5 三维数据显示

三维数据显示即三维数据场可视化,主要有两类不同的方法:

第一类方法称为面绘制技术,首先由三维空间数据场构造中间几何图元,如小三角形、小曲面等,然后再由传统的计算机图形学技术实现面绘制,加上光照模型,阴影处理,使得重建的三维图像极具真实感。

第二类方法称为体绘制或直接体绘制方法,是不需要构造中间几何图元,而是直接由三维数据场产生屏幕上的二维图像,由体元进行绘制。体绘制可以在空间域上进行,也可以在频率域上进行。

下面主要对面绘制方法进行介绍,采用立方体步进法,简称为MC法(Marching Cubes)

主要包含如下几个步骤:

一确定包含表面轮廓面的体元

在三维数据场中,等值面与体元相交的是三角形面或多边形面,体元中的8个角点状态要复杂多了。为了描述体元与等值面相交的状况,对每个角点赋予一个函数值,代表角点的某种状态,如0代表该角点位于等值面之内,该角点所对应的特征函数值小于等值面参数C0;1代表该角点位于等值面之外,该角点所对应的特征函数值大于或等于等值面参数C0。

如果某体元中的一条边的一个端点在等值面之内,而另一个端点在等值面之外,那么,这条边必定与所求等值面相交。如果一个体元的8个角点位置用A,B,….F表示,其8个角点对应的状态为1,0,0,0,0,0,0,0,则等值面必定与AB、AD、AE相交,

如下图所示:

图5 角点的状态及其体元与等值面的相交

二等值面与体元相交的边界交点

当三维离散数据场的密度很高、体元很小时,可以假定等值面与体元边界的交点用各角点函数值在体元边界上作线性插值求得。在稀疏的数据场中,体元较大时,可以通过三次线性插值求得等值面与边界的交点,等值面不是简单的两个交点的直线连接,

而是一条曲线。

图6 MC方法构造的等值面

三求等值面的法向矢量

为了采用光照模型和消除各三角形面片之间明暗度的不连续性变化,需要求出各三角面片的法向矢量。因为重建图像表面的法向矢量代表了局部的弯曲性,也决定了镜面反射的方向。如果已知表面的解析表达式,表面法线可直接计算出来。但是,在—般情况下,仅知道多边形的近似表示。

当仅知道多边形的近似表示时,对于每一个三角形面片或多边形面片,可以根据其所在的平面方程的系数决定该小片的法线,并取其外法线方向。通过这样的方式可用多边形的顶点或棱边信息近似求得该顶点的法线。

如果每一个多边形的平面方程已知,则多边形顶点的法线取包围该顶点的各多边形的法线的平均值。

图7

顶点V1的近似法线方向为:式(3-11)式中(a1,a2,a3)(b1,b2,b3)(c1,c2,c3)是包围V1的三个三角形△V1V4V2,△VlV4V3,△VlV3V2的平面方程系数。

如果各多边形的平面方程未知,顶点处的法线可取交于此顶点的各棱边的平均值。

式(3-12)求得各顶点处的法向矢量之后,就可以非常容易地绘制等值面图像。

利用MC算法,对40幅头部切片图像重新绘制如下图所示,每层数据为128×128,共40层。MC算法重建物体的三维表面比较逼真,具有较强的立体感。

图像分割算法开题报告

图像分割算法开题报告 摘要:图像分割是图像处理中的一项关键技术,自20世纪70年代起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并在医学、工业、军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图像分割方法有:基于区域的分割、基于边缘的分割和基于特定理论的分割方法等。本文主要对基于自动阈值选择思想的迭代法、Otsu法、一维最大熵法、二维最大熵法、简单统计法进行研究,选取一系列运算出的阈值数据和对应的图像效果做一个分析性实验。 关键字:图像分割,阈值法,迭代法,Otsu法,最大熵值法 1 研究背景 1.1图像分割技术的机理 图像分割是将图像划分为若干互不相交的小区域的过程。小区域是某种意义下具有共同属性的像素连通集合,如物体所占的图像区域、天空区域、草地等。连通是指集合中任意两个点之间都存在着完全属于该集合的连通路径。对于离散图像而言,连通有4连通和8连通之分。图像分割有3种不同的方法,其一是将各像素划归到相应物体或区域的像素聚类方法,即区域法,其二是通过直接确定区域间的边界来实现分割的边界方法,其三是首先检测边缘像素,然后再将边缘像素连接起来构成边界的方法。 图像分割是图像理解的基础,而在理论上图像分割又依赖图像理解,两者是紧密关联的。图像分割在一般意义下十分困难的,目前的图像分割处于图像的前期处理阶段,主要针对分割对象的技术,是与问题相关的,如最常用到的利用阈值化处理进行的图像分割。 1.2数字图像分割技术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年来对数字图像处理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但由于图像分割本身所具有的难度,使研究没有大突破性的进展,仍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现有的许多种算法都是针对不同的数字图像,没有一种普遍适用的分割算法。 缺乏通用的分割评价标准。对分割效果进行评判的标准尚不统一,如何对分割结果做出量化的评价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该量化测度应有助于视觉系统中的自动决策及评价算法的优劣,同时应考虑到均质性、对比度、紧致性、连续性、心理视觉感知等因素。 与人类视觉机理相脱节。随着对人类视觉机理的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到,已有方法大都与人类视觉机理相脱节,难以进行更精确的分割。寻找到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实时性以及可并行性的分割方法必须充分利用人类视觉特性。 知识的利用问题。仅利用图像中表现出来的灰度和空间信息来对图像进行分割,往往会产生和人类的视觉分割不一致的情况。人类视觉分割中应用了许多图像以外的知识,在很多视觉任务中,人们往往对获得的图像已具有某种先验知识,这对于改善图像分割性能是非常重要的。试图寻找可以分割任何图像的算法目前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人们的工作应放在那些实用的、特定图像分割算法的研究上,并且应充分利用某些特定图像的先验知识,力图在实际应用中达到和人类视觉分割更接近的水平。 1.3数字图像分割技术的发展趋势 从图像分割研究的历史来看,可以看到对图像分割的研究有以下几个明显的趋势。 对原有算法的不断改进。人们在大量的实验下,发现一些算法的效

专业导论课程的结课报告

专业导论 为了让我们能够在日后为自己选到合适的专业,学校开设了专业导论这门课,由不同学院的老师为我们介绍他们的学院的信息和所学内容。 上课期间,可以看出,每一位老师都做了充分的准备,为我们进行了耐心认真的讲解。其中又包含了他们对于专业的理解,对于人生的一些感悟,让聆听的同学们在了解专业的信息同时,也能有不少收获。 在专业导论的课程中,进行了讲解的学院有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交通运输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机械与电子学院控制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理学院,软件学院,建筑与艺术学院。 在老师的讲解中,我主要感兴趣的学院有交通运输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作为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的交通运输学院自然会是顶尖的。我比较感兴趣的交通运输类,一共包括3个专业:交通运输专业、物流工程专业和交通工程专业。按大类招生,可分流5个专业方向,即:铁道运输、城市轨道交通、智能运输工程、交通工程、物流工程。大学一年级接受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与艺术、英语、计算机、数学、物理等基础类教育。第二学期末,根据学生个人兴趣和就业意愿,结合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专业方向接纳人数,可选择以上五个专业方向之一继续学习。学生从大学二年级开始,将系统地学习铁路运输基本理论知识,开展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训练,核心课程有铁路行车组

织、铁路站场与枢纽、铁路货物运输、铁路旅客运输等理论课程,以及与课程相结合的课程设计、铁路运输综合实验、铁路运输生产实习等实践课程。它是国家级特色专业,交通工程国家重点学科。铁道运输是北京交通大学历史最悠久、最具特色、实力最强的学科之一;涉及铁路运输的规划、设计、运营、管理等多个领域,理论成熟,实践机会多,就业范围广;铁路运输在我国五大交通方式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重点发展的交通方式。学习铁路运输方向的专业知识,理解并掌握铁路运输组织理论、铁路站场设计方法等专业知识;通过实践活动认知铁路现场作业工作情况,并与所学理论进行融合;在学习铁路运输的基础上,可以向城市道路交通工程和城市轨道交通方向进行拓展学习,拓展思维,建立综合运输的思想。 作为一大热点,经济管理学院我也比较感兴趣。经济管理学院中我感兴趣的是经济管理试验班,经济管理试验班学生在第三学期末分流选专业,分流依据依次是标准专业规模、分流时的填报志愿和大学前两个学期的学习成绩,可选择专业包括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物流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共11个专业。经济学主要必修课程包括中级宏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运输经济学等课程。金融学主要必修课程包括金融学、公司金融、国际金融、投资学等专业课。会计学主要专业课程包括中级会计学、高级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财务报告分析等课程,并兼顾了中国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的科目以及会计实务工作需求。

图像三维重建技术

1概述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快速发展,大规模复杂场景的实时绘制已经成为可能,这也加快了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又对模型的复杂度和真实感提出了新的要求。虚拟场景是虚拟现实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逼真度将直接影响整个虚拟现实系统的沉浸感。客观世界在空间上是三维的,而现有的图像采集装置所获取的图像是二维的。尽管图像中含有某些形式的三维空间信息,但要真正在计算机中使用这些信息进行进一步的应用处理,就必须采用三维重建技术从二维图像中合理地提取并表达这些 三维信息。 三维建模工具虽然日益改进,但构建稍显复杂的三维模型依旧是一件非常耗时费力的工作。而很多要构建的三维模型都存在于现实世界中,因此三维扫描技术和基于图像建模技术就成了人们心目中理想的建模方式;又由于前者一般只能获取景物的几何信息,而后者为生成具有照片级真实感的合成图像提供了一种自然的方式,因此它迅速成为目前计算机图形学领域中的研究热点。 2三维建模技术 三维重建技术能够从二维图像出发构造具有真实感的三维图形,为进一步的场景变化和组合运算奠定基础,从而促进图像和三维图形技术在航天、造船、司法、考古、 工业测量、 电子商务等领域的深入广泛的应用。3基于图像的三维重建技术 基于图像的建模最近几年兴起的一门新技术,它使用直接拍摄到的图像,采用尽量少的交互操作,重建场 景。 它克服了传统的基于几何的建模技术的许多不足,有无比的优越性。传统的三维建模工具虽然日益改进,但构建稍显复杂的三维模型依旧是一件非常耗时费力的工作。考虑到我们要构建的很多三维模型都能在现实世界中找到或加以塑造,因此三维扫描技术和基于图像建模技术就成了人们心目中理想的建模方式;又由于前者一般只能获取景物的几何信息,而后者为生成具有照片级真实感的合成图像提供了一种自然的方式,因此它迅速成为目前计算机图形学领域中的研究热点。 4 基于图像重建几何模型的方法 4.1 基于侧影轮廓线重建几何模型 物体在图像上的侧影轮廓线是理解物体几何形状的 一条重要线索1当以透视投影的方式从多个视角观察某一空间物体时,在每个视角的画面上都会得到一条该物体的侧影轮廓线,这条侧影轮廓线和对应的透视投影中心共同确定了三维空间中一个一般形状的锥体1显然,该物体必将位于这个锥体之内;而所有这些空间锥体的交则构成了一个包含该物体的空间包络1这个空间包络被称为物体的可见外壳,当观察视角足够多时,可见外壳就可以被认为是该物体的一个合理的逼近。鉴于此类算法一般需要大量的多视角图像,因此图像的定标工作就变得非常复杂。 4.2采用立体视觉方法重建几何模型 基于立体视觉重建三维几何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经典问题,被广泛应用于自动导航装置。近年来,立体视觉 图像三维重建技术 康皓,王明倩,王莹莹 (装甲兵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吉林长春130117) 摘要:基于图像的三维重建属于计算机视觉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从提出到现在已有十多年的历史。文章首先对三维重建技术做了详细阐述,并着重从计算机图形学的研究角度对基于图像建模技术进行了综述,介绍了 具有代表性的基于图像建模的方法及其最新研究进展,给出了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 并对这些方法进行分析比较,最后对基于图像建模技术的未来研究给出了一些建议和应解决的问题。关键词:三维建模技术;图像建模技术;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中图分类号:TP2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09)11-0042-02 Three-dimensional image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 KANG Hao,WANG Ming-qian,WANG Ying-ying (DepartmentofElectronicEngineering,ArmoredInstituteofTechnology,Changchun,Jilin130117,China) Abstract:Image-based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direction in computer vision ,from now more than ten years'history.This article first describes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 in detail and review image-based modeling techniqu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puter graphics research,introduce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method of image-based modeling and the latest research progress,give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these methods,analysis and compare these methods,finally,give a number of recommendations and problems which should be solved on image-based modeling technology for future research. Keywords: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techniques;image modeling techniques;computer graphics;virtual reality 收稿日期:2009-03-19 作者简介:康皓(1978-),女,吉林长春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 究方向:计算机辅助设计与编程。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2009年6月Jun.2009 企业技术开发 第28卷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报告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 IIR滤波器的设计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0年月日

1、设计目的 1、掌握IIR 滤波器的参数选择及设计方法; 2、掌握IIR 滤波器的应用方法及应用效果; 3、提高Matlab 下的程序设计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 4、了解语音信号的特点。 2、设计任务 1、学习并掌握课程设计实验平台的使用,了解实验平台的程序设计方法; 2、录制并观察一段语音信号的波形及频谱,确定滤波器的技术指标; 3、根据指标设计一个IIR 滤波器,得到该滤波器的系统响应和差分方程,并根据差分方程将所设计的滤波器应用于实验平台,编写相关的Matlab 程序; 4、使用实验平台处理语音信号,记录结果并进行分析。 3、设计内容 3.1设计步骤 1、学习使用实验平台,参见附录1。 2、使用录音机录制一段语音,保存为wav 格式,录音参数为:采样频率8000Hz、16bit、单声道、PCM 编码,如图1 所示。 图1 录音格式设置 在实验平台上打开此录音文件,观察并记录其波形及频谱(可以选择一段较为稳定的语音波形进行记录)。 3、根据信号的频谱确定滤波器的参数:通带截止频率Fp、通带衰减Rp、阻带截止频率Fs、阻带衰减Rs。 4、根据技术指标使用matlab 设计IIR 滤波器,得到系统函数及差分方程,并记录得到系统函数及差分方程,并记录其幅频响应图形和相频响应图形。要求设计 第 1页出的滤波器的阶数小于7,如果不能达到要求,需要调整技术指标。 5、记录滤波器的幅频响应和系统函数。在matlab 中,系统函数的表示公式为:

因此,必须记录系数向量a 和b。系数向量a 和b 的可以在Matlab 的工作空间(WorkSpace)中查看。 6、根据滤波器的系统函数推导出滤波器的差分方程。 7、将设计的滤波器应用到实验平台上。根据设计的滤波器的差分方程在实验平台下编写信号处理程序。根据运行结果记录处理前后的幅频响应的变化情况,并试听处理前后声音的变化,将结果记录,写入设计报告。 3.2实验程序 (1)Rs=40; Fs=1400; Rp=0.7; Fp=450; fs=8000; Wp=2*pi*Fp;Ws=2*pi*Fs; [N,Wn]=buttord(Wp,Ws,Rp,Rs,'s'); [b1,a1]=butter(N,Wn,'s'); [b,a]=bilinear(b1,a1,fs); [H,W]=freqz(b,a); figure; subplot(2,1,1);plot(W*fs/(2*pi),abs(H));grid on;title('频率响应'); xlabel('频率');ylabel('幅值');、 subplot(2,1,2); plot(W,angle(H));grid on;title('频率响应'); xlabel('相位(rad)');ylabel('相频特性'); 3.3实验结果(如图): N =5 Wn=6.2987e+003 第 2页

项目管理课程学习心得

项目管理课程学习心得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项目管理课程心得体会 通过在课堂上的学习,我对项目管理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和综合的认识。再在老师的教导下,我对项目管理有了进一步的学习和认识,我真正认识项目管理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现将我对项目管理的理解总结如下。 项目管理是项目管理在领域的应用。它结合了行业特点并且运用了项目管理技术、理念和方法,包含着多个知识领域(如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风险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交流管理及采购管理等)。 由于项目管理是项目管理在领域的应用,因此它有着在信息技术行业的许多特征:任务的明确性、管理工具的先进性、信息沟通的及时性、资源提供的必要性、测试的完善和严谨性、度量的准确性及项目管理的贯穿性等。项目集成管理是指在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内,汇集项目管理的知识领域,对所有项目计划,进行整合执行及控制,以保证项目各要素相互协调的全部工作和活动过程。项目集成管理是从全局的、集成的观点出发通过有机的协调项目各个要素(进度、成本、质量和资源等),在相互影响的项目各项具体目标与方案中权衡和选择,尽可能地消除项目各单项管理的局限性,从而实现最大限度地满足项目干系人的需求和希望的目的。 项目的范围管理影响到信息系统项目的成功。在实践中,"需求蔓延"是信息系统失败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信息系统项目往往在项目启动、计划、执行、甚至收尾时不断加入新功能,无论是客户的要求还是项目实现人员对新技术的试验,都可能导致信息系统项目范围的失控,从而使得信息系统项目无论在时间、资源和质量上都受到严重影响。项目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制定一个构思良好的项目计划,以确定项目的范围、进度和费用。在给定的时间完成项目是项目的重要约束性目标,能否按进度交付是衡量项目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因此,进度控制是项目控制的首要内容,是项目的灵魂。同时,由于项目管理是一个带有创造性的过程,项目不确定性很大,项目的进度控制是项目管理中的最大难点。 项目的成本是项目的全过程所耗用的各种费用的总和。项目的成本管理对于组织来说非常重要,成本管理并不只是把项目的成本进行监控和记录,而是需要对成本数据进行分析,以发现项目的成本隐患和问题,在项目遭受可能的损失之前采取必要的行动。 项目成本管理希望节约项目的费用,但并不意味着要一味减少成本。例如:在信息系统项目中,减少测试无疑能够减少项目的费用,但没有测试,如同许多曾经进行过的信息系统一样,把用户当做测试者,可能对项目造成灾难性的后果,最终,或者使得项目的成本大为提高,或者让项目走向失败的边缘。质量是"使实体具备满足明确或隐含需求能力的各项特征之总和",明确或隐含的需求是指按项目需求制定的基础性文件。质量管理作为项目管理的一部分,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质量管理的目的是通过执行项目质量管理过程,使用一些基本项目管理工具和技术来保证信息系统的质量。时间、成本、质量是项目管理的三大目标,如果质量不能满足要求,即使进度再快,成本再节省,项目也没有意义。人是决定组织和项目成败的关键。尤其是在信息系统领域,合格人选很难找到和保留在某个项目中。有效的管理人力资源,是项目经理们认为最困难的一件事情。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包括为最有效地使用参与项目人员所需的各项过程。它包括项目的所有利害关系者,如赞助人、顾客、合伙人、供应商/分包商、项目团队成员等。而讨论对赞助人、合伙人、顾客的管理已经超出本章的范围,本章将重点关注项目团队的人力资源管理。 项目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包括编制人力资源计划,组建项目团队和项目团队建设三个主要的过程。人力资源计划编制的主要内容包括确定、记录并分派项目角色、职责,请示汇报关系,这个过程的输出主要包括角色和职责分配矩阵、报告关系,以及项目的组织结

关于三维图像目标识别文献综述

关于三维目标识别的文献综述 前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目标识别已经迅速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工具与手段,目标识别是指一个特殊目标(或一种类型的目标)从其它目标(或其它类型的目标)中被区分出来的过程。它既包括两个非常相似目标的识别,也包括一种类型的目标同其他类型目标的识别。目标识别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雷达回波中的幅度、相位、频谱和极化等目标特征信息,通过数学上的各种多维空间变换来估算目标的大小、形状、重量和表面层的物理特性参数,最后根据大量训练样本所确定的鉴别函数,在分类器中进行识别判决。它属于模式识别的范畴,也可以狭义的理解为图像识别。三维目标识别是以物体表面朝向的三维信息来识别完整的三维物体模型目标识别需要综合运用计算机科学、模式识别、机器视觉以及图像理解等学科知识。目标识别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空间技术和国防等领域。 正文: 图像识别总的来说主要包括目标图像特征提取和分类两个方面。但是一般情况下,图像受各种因素影响,与真实物体有较大的差别,这样,就需要经过预处理、图像分割、特征提取、分析、匹配识别等一系列过程才能完成整个识别过程。 目前,最主流的三种三维物体识别研究思路是: 1)基于模型或几何的方法;

2)基于外观或视图的方法; 3)基于局部特征匹配的方法; 一、基于模型或几何的方法: 这种方法所识别的目标是已知的,原理就是利用传感器获得真实目标的三维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得到一种表面、边界及连接关系的描述,这里,三维物体识别中有两类最经常使用的传感器:灰度传感器和深度传感器,前者获取图像的每个像素点对应于一个亮度测量,而后者对应于从传感器到可视物体表面的距离;另一方面,利用CAD建立目标的几何模型,对模型的表面、边界及连接关系进行完整的描述。然后把这两种描述加以匹配就可以来识别三维物体。其流程如下图所示: 传感器数据获取过程,就是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物体中产生待识别的模型。分析/建模过程,是对传感器数据进行处理,从中提取与目标有关的独立应用特征。模型库的建立一般式在识别过程之前,即首先根据物体的某些特定特征建立一些关系以及将这些信息汇总成一个库。在模型匹配过程,系统通过从图像中抽取出的物体关系属性图,把物体描述与模型描述通过某种匹配算法进行比较、分析,最终得到与物体最相似的一种描述,从而确定物体的类型和空间位置。 基于模型的三维物体识别,需要着重解决以下4个问题:

课程总结报告

课程总结报告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体会颇深。此前,进入实验室我们的任务大都是观看老师的演示实验,自己动手的实验少之又少。如今,本学期大部分实验均需要自己独立完成,这无疑是对我们动手实践能力的大考验。虽然在很多物理实验中我们只是运用课堂上所知识的原理与结果,再现科学家经过无数次修改完善而总结的最为精妙的实验,但我们试验所经历的过程与物理家进行科学研究的所进行的物理实 验是大同小异的的。任课老师通过精心设计实验方案、严格控制实 验条件等多种途径,以最佳的实验方式呈现物理问题,使我们通过 努够顺利地解决物理实验呈现的问题,考验了我们的实际动手能力 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加深了我们对有关物理知识的理解,提高了我们的创新学习能力。 在正式做物理实验之前,我们必须要进行认真仔细的预习,如果没有对即将操作的实验预习,我们就无法把握实验的细节和注意事项,这就有可能导致实验的失败,因此,在未预习实验的情况下,实验室的老师是不允许我们进入实验室的。这一点也让我们深刻意识到科学研究的严谨与踏实的重要性。预习实验必须要弄清楚实验的总体过程,弄懂实验的目的、基本原理,了解实验步骤;对照教材所列 的实验仪器,了解仪器的工作原理、性能、正确操作方法,特别是要注意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最后我们要把预习实验的情况呈现在预 习报告上。物理实验的预习报告总共包括五的部分:1、实验目的;2、实验仪器;3、实验中的主要工作;4、预习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思考;

5、实验原始数据记录等。它能够帮助我们有条不紊地进行实验中的各项操作成功完成实验。在预习实验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对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和预期实验现象进行思考,我们可以独立进行演算和推理,也可以和同学一起讨论研究,也可以参考课外资料,必要时还可以请教实验室的老师。只有把预习时遇到的问题解决掉,才能在实验操作时胸有成竹游刃有余。 实验预习完成后,就要准备进行实验的实际操作了。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实验仪器的操作要求来操作,所有仪器要调整到正确的位置和稳定的状态。所以在进行实验前我们一定要仔细检查实验仪器,确保实验仪器完好无损并可以正常使用。在实验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一些故障或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与理论上的现象不符,首先应认真思考并检查实验仪器使用以及线路连接是否正确,不正确的操作及时进行改正,如果自己无法解决,应及时请老师来指导改正,切不可马虎对待,敷衍了事。实验步骤方面可按照预习报告按部就班进行即可,但要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注意及时记录实验原始数据,不得捏造实验数据。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这一过程对得出实验最终的结论十分重要。本学期我们学到的数据处理方法主要有: 1、列表法:列表法是实验数据处理的一种基本方法将数据按一定的规律列成表格时的数据表达清晰有条理,易于审核和发现问题,有助于发现物理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规律。 列表时应注意:(1)首先要写数据表格的名称,必要时还应提供有关参数。例如,引用的物理常数,实验的环境参数,测量仪器的误差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报告

抽样定理的应用 摘要 抽样定理表示为若频带宽度有限的,要从抽样信号中无失真地恢复原信号,抽样频率应大于2倍信号最高频率。抽样频率小于2倍频谱最高频率时,信号的频谱有混叠。抽样频率大于2倍频谱最高频率时,信号的频谱无混叠。 语音信号处理是研究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语音学知识对语音 信号进行处理的新兴学科,是目前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之一,通过语音传递信息是人类最重要,最有效,最常用和最方便的交换信息手段,所以对其的研究更显得尤为重要。 Matlab语言是一种数据分析和处理功能十分强大的计算机应用 软件,它可以将声音文件变换成离散的数据文件,然后用起强大的矩阵运算能力处理数据。这为我们的本次设计提供了强大并良好的环境! 本设计要求通过利用matlab对模拟信号和语音信号进行抽样,通过傅里叶变换转换到频域,观察波形并进行分析。 关键词:抽样Matlab

目录 一、设计目的: (2) 二、设计原理: (2) 1、抽样定理 (2) 2、MATLAB简介 (2) 3、语音信号 (3) 4、Stem函数绘图 (3) 三、设计内容: (4) 1、已知g1(t)=cos(6πt),g2(t)=cos(14πt),g3(t)=cos(26πt),以抽样频率 fsam=10Hz对上述三个信号进行抽样。在同一张图上画出g1(t),g2(t),g3(t)及其抽样点,对所得结果进行讨论。 (4) 2、选取三段不同的语音信号,并选取适合的同一抽样频率对其进 行抽样,画出抽样前后的图形,并进行比较,播放抽样前后的语音。 (6) 3、选取合适的点数,对抽样后的三段语音信号分别做DFT,画图 并比较。 (10) 四、总结 (12) 五、参考文献 (13)

项目管理结课论文

机电162 邓爽 160607237 项目管理作业 软饮料经生产后推向市场是一个十分直接的过程。饮料的原料浓缩原汁由原生产厂生产。浓缩原汁运到各包装厂,添加一些其他成分后就完成了最终饮料的生产。接着将最终的产品瓶装,灌装后运往分销中心,最后到零售网点销售。这一供应链直到饮料最终客户为止,其中有许多客户和供应商关系。在每一个这样的关系过程中,都必须满足客户的期望才能把握得当。客户的期望包括准时交货,饮料供应量充足以及饮料的价格和质量等。为了更清楚的观察之一供应链怎样运作,同时找到一个能够适用于有较大地域差异的各地区普遍的客户服务经验,许多公司都试图集中一般被称为CRM 的客户关系管理。 FDC公司是一家从事饮料包装和分销的公司。公司将买来的浓缩原汁进行包装,仓储并分销给向下一级的分销公司和零售商。 公司按地理位置分为6个地区,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包装工厂和中央仓储仓库。地区公司总经理领导一个小型的经历班子,他们的职能包括公司业务(包装和仓储),后勤(原材料管理和分配),财务和信息技术以及销售。各部门人数不多,但都为本部门的工作尽心尽力。公司以往从来没有集中的客户服务部门,而客户方面的问题则由业务经理负责。公司总部提供财务,信息技术,经营销售,营销,公共关系,法律,管理和人力资源等职能部门。 不同的地区和部门对客户的投诉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新任命的全国公司的总经理对此很不满意。客户的投诉内容很多,有关饮料派送的,也有关国外事务的。全国总经理希望客户能够将FDC看做是一个在不同地区都能够向客户提供同样优质服务的组织。 各地区公司内都没有专门的客户服务部门,它们采用自己的方式来向客户提供服务。客户服务方面的许多信息都丢失了。这些信息若能保存下来的话会有助于改善客户服务和潜在的商业业绩。全国总经理和6个地区总经理就在南部地区的分销中心内建立一个集中的客户服务部门一事达成了一致。尽管有些地区的总经理还是偏向于建立个地区自己的客户服务中心,但最后害死一致认为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投资600万元建立一个中央组织更为有效。 项目的目的是将南部分销中心的仓储区域装修一新,添置家具,使之成为一个办公场所,并在此建立一个集中的客户部门。10个月内该部门将能够正常运行,包括将选中的客户服务信息系统和各地区公司及总公司连接并网。客户服务部门直接向公共关系主任汇报工作。 假设该项目由你们负责,你们接到任命的时间是2017年5月1日。 1、确定项目目标; 本项目是一个建立集中的客户部门,将选中的客户服务信息系统和各地区公司及总公司连接并网。 2、请为管理和实施该项目设计一个合理的组织方式; 项目组织型 3、拟定该项目的重大里程碑计划;

图像分割 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医学图像处理 实验名称图像分割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实验日期 实验地点 2015—2016学年度第 2 学期

050100150200250 图1 原图 3 阈值分割后的二值图像分析:手动阈值分割的阈值是取直方图中双峰的谷底的灰度值作为阈值,若有多个双峰谷底,则取第一个作为阈值。本题的阈值取

%例2 迭代阈值分割 f=imread('cameraman.tif'); %读入图像 subplot(1,2,1);imshow(f); %创建一个一行二列的窗口,在第一个窗口显示图像title('原始图像'); %标注标题 f=double(f); %转换位双精度 T=(min(f(:))+max(f(:)))/2; %设定初始阈值 done=false; %定义开关变量,用于控制循环次数 i=0; %迭代,初始值i=0 while~done %while ~done 是循环条件,~ 是“非”的意思,此 处done = 0; 说明是无限循环,循环体里面应该还 有循环退出条件,否则就循环到死了; r1=find(f<=T); %按前次结果对t进行二次分 r2=find(f>T); %按前次结果重新对t进行二次分 Tnew=(mean(f(r1))+mean(f(r2)))/2; %新阈值两个范围内像素平均值和的一半done=abs(Tnew-T)<1; %设定两次阈值的比较,当满足小于1时,停止循环, 1是自己指定的参数 T=Tnew; %把Tnw的值赋给T i=i+1; %执行循坏,每次都加1 end f(r1)=0; %把小于初始阈值的变成黑的 f(r2)=1; %把大于初始阈值的变成白的 subplot(1,2,2); %创建一个一行二列的窗口,在第二个窗口显示图像imshow(f); %显示图像 title('迭代阈值二值化图像'); %标注标题 图4原始图像图5迭代阈值二值化图像 分析:本题是迭代阈值二值化分割,步骤是:1.选定初始阈值,即原图大小取平均;2.用初阈值进行二值分割;3.目标灰度值平均背景都取平均;4.迭代生成阈值,直到两次阈值的灰 度变化不超过1,则稳定;5.输出迭代结果。

年终课程顾问工作总结报告

姓名:XXX 部门: XX部YOUR LOGO Your company name 2 0 X X 年终课程顾问工作总结报告

年终课程顾问工作总结报告 文章从六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具体内容请看下文年终课程顾问工作总结报告。 一、以青年教师的培养为工作重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在今年的“教育管理年”活动中,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市、区两级教育局的有关文件精神,引导广大教师进一步明确学校管理的目的和意义,把开展“教育管理年”活动与进一步加强教师素质、提高业务能力结合起来,牢固树立“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长流水”的新型教师观、“敬业爱生”的新型学生观以及“以人为本,依法执教,文明执教,廉洁从教”的新型育人观。在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上,我们关注每一位教师的发展,努力探索规范管理和人文关怀的最佳结合点,创建“东边出太阳,西边圆月亮,千秋万物安康,人人有方向”的和谐有为的工作氛围。今年先后派出十余名教师外出参加各学科的教育年会,外出学习教师返校后将所学教育理念和教学艺术以及自己的心得,在学校教研活动时间向全体教师分享,力求把学习成果最大化。学校在全体教师中树立终身学习观,鼓励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充电。今年我们还安排两位市级骨干教师参加市教育局在洛阳师院举办的市级骨干教师培训,此外学校还组织绝大部分教师参加了第三轮继续教育培训;并组织部分教师参加了区教委组织的各学科教学培训。 我校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百分之八十,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是提高师资素质和教学质量的关键。本学期教导处以青年教师的培养为工作重点,一方面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学历进修提高专业素养,另一方面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新上岗教师培训,提高青年教师的基本教学素养。针对我校教师严重缺编,青年代课教师多,变动频繁的校情, 第2 页共8 页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报告 杨俊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数字信号处理 课题名称数字滤波器设计及在语音信号分析中的应用 专业通信工程 班级1281 学号201213120101 姓名杨俊 指导教师彭祯韩宁 2014年12月5日

湖南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数字信号处理 课题数字滤波器设计 及在语音信号分析中的应用专业班级通信工程1281班 学生姓名杨俊 学号201213120101 指导老师彭祯韩宁 审批 任务书下达日期2014 年12月5日 任务完成日期2014 年12月13日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性质与目的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是通信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是信息的数字化处理、存储和应用的基础。通过该课程的课程设计实践,使学生对信号与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显示、存储、分析和应用等有一个系统的掌握和理解;巩固和运用在《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的基础理论和处理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信号与信息处理相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基础。 数字滤波器是一种用来过滤时间离散信号的数字系统,通过对抽样数据进行数学处理来达到频域滤波的目的。根据其单位冲激响应函数的时域特性可分为两类:无限冲激响应(IIR)滤波器和有限冲激响应(FIR)滤波器。 二、课程设计题目 题目1:数字滤波器设计及在语音信号分析中的应用。 1、设计步骤: (1)语音信号采集 录制一段课程设计学生的语音信号并保存为文件,要求长度不小于10秒,并对录制的信号进行采样;录制时可以使用Windows自带的录音机,或者使用其它专业的录音软件,录制时需要配备录音硬件(如麦克风),为便于比较,需要在安静、干扰小的环境下录音。 然后在Matlab软件平台下,利用函数wavread对语音信号进行采样,记住采样频率和采样点数。 (2)语音信号分析 使用MATLAB绘出采样后的语音信号的时域波形和频谱图。根据频谱图求出其带宽,并说明语音信号的采样频率不能低于多少赫兹。 (3)含噪语音信号合成 在MATLAB软件平台下,给原始的语音信号叠加上噪声,噪声类型分为如下几种:①白

结课报告

结课报告 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形势与政策》的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虽然学习的课时不多,可是为我们打开了真实全新的世界。帮助我们了解国内外的形势,掌握更多的国内外时事动态。以前的我们生活在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象牙塔中,在学习中系统地了解了党和国家的方阵政策,开拓了我的视野。 在课程学习之后,联想到我国现在日新月异的经济发展和变化,我便对我国的经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中国经济到底是怎样的发展历程,将会走向怎样的发展方向。我不禁有种迫不及待想要了解的感觉。所以我选择了通过《读懂中国经济》这本书,通过它更好的理解我国的形势政策。 中国经济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从改革开放到2011年期间,经历一段高速发展阶段。在2012年之后,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在飞速的增长中人们是欣喜的,可是对于放慢速度的现状,有人就产生了悲观的情绪有了很多的质疑和担忧。在这本书里,我们揭开层层迷雾,看到了中国经济的本质。其实我国经济水平在大幅度提高之后经济增速放慢只不过是规律性的。我们现在需要的不是增长速度,而是增长内涵。在复杂的经济形势下,我国社会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现在我们就是要解决这一矛盾,让中国经济以更快更稳的步伐走向平衡、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轨道。目前,我国人民已不用在温饱线上挣扎,人们的生活自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社会正在奔向全面小康社会的道路上。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一个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均衡充分的发展成为了主题。对于均衡发展,减少社会贫困人口尤其是落后地区农村贫困人口,是我们当前的当前的主要目标。通过实际生活的观察发现,当前我们政府精准扶贫的政策已经贯彻在国家角角落落。政府通过政策的扶持、帮助和照顾贫困地区贫困人口,根据贫困人口的实际情况实行精细准确的经济指导,使贫困人口在政策引导下走在脱贫致富的路上。到2020年我们的目标是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面迈进小康社会。区域性的不均衡,我国正在形成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点,通过一带一路等区域战略性经济共同体,使地区经济发展更加平衡。经济增长新动能正在加速形成。传统行业在科学技术成果的依托下不断增长的同时,创造性的经济增长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带动成为一个

软件项目管理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软件工程131班姓名:王凯 学号:139074159 指导教师:李伟 2016-05-13

我们生活在一个快速变迁,社会经济大跨步向前迈跃的时代,市场经济突飞猛进,形成了一个多元化市场。在信息系统集成行业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了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进行科学化的实施项目管理,才能使我们在整个项目中满足项目要求,降低项目成本、缩短项目工期、确保项目质量,最终达到用户需求和保障公司的利益。项目管理包括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项目采购管理和项目整体管理。 项目整体管理包括保证项目各要素相互协调所需要的过程,它需要在相互影响的项目目标和方案中做出平衡,以满足或超出项目干系人的需求和期望。 项目整体管理是在计划实施执行中将项目整体计划目标按步实施展开并转变成项目产出物的管理过程。是一项从项目开始到项目结束的全局性管理工作。实际执行项目时,为了更好完成项目标、任务和计划,我们还要在项目管理中进行综合变更控制。项目整体管理可使用于项目管理的每个阶段。

目录 1、项目概述 (1) 2、工作任务(Statement Of Work,SOW)书 (1) (一)整体要求 (1) (二)系统逻辑模型 (2) (三)系统功能描述 (3) (四)应达到的技术指标和参数 (3) 3、项目进度计划 (4) (一)分解项目工作 (4) (二)项目工作关系表 (5) (三)项目甘特图 (6) (四)网络进度计划图 (7) (五)里程碑计划 (9) 4、项目规模成本估算 (9) (一)分解项目工作 (9) (二)项目规模估算表 (11) (三)计算开发成本 (12) (四)计算管理、质量成本 (12) (五)直接成本 (12) (六)计算间接成本 (12) (七)计算总估算成本 (12) (八)项目报价 (13) 5.项目质量计划 (13) (一)项目质量保证组织 (13) (二)质量目标 (14) (三)质量策略 (15) (四)质量保证活动 (15) (五)质量控制活动 (17) (六)质量保证的报告途径 (17) (七)记录的收集、维护和保存 (17) 6、软件项目团队 (17) (一)团队组织及职责 (18) (二)项目的沟通计划 (19) 7、软件项目配置管理计划 (19)

图像处理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1.1理论背景 数字图像中的边缘检测是图像分割、目标区域的识别、区域形状提取等图像分析领域的重要基础,图像处理和分析的第一步往往就是边缘检测。 物体的边缘是以图像的局部特征不连续的形式出现的,也就是指图像局部亮度变化最显著的部分,例如灰度值的突变、颜色的突变、纹理结构的突变等,同时物体的边缘也是不同区域的分界处。图像边缘有方向和幅度两个特性,通常沿边缘的走向灰度变化平缓,垂直于边缘走向的像素灰度变化剧烈。根据灰度变化的特点,图像边缘可分为阶跃型、房顶型和凸缘型。 1.2、图像边缘检测技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数字图像边缘检测是伴随着计算机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随着计算机硬件、软件的高度发展,数字图像边缘检测也在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边缘检测技术是图像边缘检测和计算机视觉等领域最基本的技术,如何快速、精确的提取图像边缘信息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然而边缘检测也是图像处理中的一个难题。 首先要研究图像边缘检测,就要先研究图像去噪和图像锐化。前者是为了得到飞更真实的图像,排除外界的干扰,后者则是为我们的边缘检测提供图像特征更加明显的图片,即加大图像特征。两者虽然在图像边缘检测中都有重要地位,但本次研究主要是针对图像边缘检测的研究,我们最终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为了处理速度更快,图像特征识别更准确。早期的经典算法有边缘算子法、曲面拟合法、模版匹配法、门限化法等。 早在1959年Julez就曾提及边缘检测技术,Roberts则于1965年开始了最早期的系统研究,从此有关边缘检测的理论方法不断涌现并推陈出新。边缘检测最开始都是使用一些经验性的方法,如利用梯度等微分算子或特征模板对图像进行卷积运算,然而由于这些方法普遍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导致其检测结果并不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规划报告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报告《应用Matlab对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及滤波》 专业: 班级: 姓名: 指导老师: 二0 0五年一月一日

目录 设计过程步骤() 2.1 语音信号的采集() 2.2 语音信号的频谱分析() 2.3 设计数字滤波器和画出其频谱响应() 2.4 用滤波器对信号进行滤波() 2.5滤波器分析后的语音信号的波形及频谱() ●心得和经验()

设计过程步骤 2.1 语音信号的采集 我们利用Windows下的录音机,录制了一段开枪发出的声音,时间在1 s内。接着在C盘保存为WAV格式,然后在Matlab软件平台下.利用函数wavread对语音信号进行采样,并记录下了采样频率和采样点数,在这里我们还通过函数sound引入听到采样后自己所录的一段声音。通过wavread函数和sound的使用,我们完成了本次课程设计的第一步。其程序如下: [x,fs,bite]=wavread('c:\alsndmgr.wav',[1000 20000]); sound(x,fs,bite); 2.2 语音信号的频谱分析 首先我们画出语音信号的时域波形;然后对语音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在Matlab中,我们利用函数fft对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信号的频谱特性性。到此,我们完成了课程实际的第二部。 其程序如下: n=1024; subplot(2,1,1); y=plot(x(50:n/4)); grid on ; title('时域信号') X=fft(x,256); subplot(2,1,2); plot(abs(fft(X))); grid on ; title('频域信号'); 运行程序得到的图形:

项目管理课程结课报告

项目管理概论课程结课报告题目:项目管理与大学学习 院(系)机电学院 专业工业工程 学生秦德峰 学号1140840103 班号1408401 指导教师李伟刚 日期2015年6月16日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摘要:本文根据项目管理的定义、意义、重要性及知识体系的结构将大学学习作为一个项目进行阐述、分析、运营。 关键词:项目管理、大学学习、项目经理、知识体系 正文:项目管理就是把知识、技能、工具和技术应用于项目的活动之中,以满足项目的需要。项目管理诞生于冷战的军备竞赛时期并应用于北极星导弹潜艇工程、阿波罗登月计划等诸多重要的国家重大工程中。1996年美国项目管理学会正式成立并于150多个国家中拥有量150000名会员。这标志着项目管理正式的以体系化的形式进入学术界并迈入高速发展阶段。八十年代以前项目管理主要是以工程评审技术(PERT)、关键路径法(CPM)、工作分解结构(WBS)为基础。到了现代,随着计算机和现代化媒体技术的普及,项目管理逐渐便为利用信息化技术,采用标准化的文档管理项目。 项目是具有时限的,创造独特的产品或服务的努力、创新。在大学学习,学校要求我们在指定的时间范围内学习到特定的知识,获得特定的技巧。并且在大学的学习其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获得知识,更多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更多方法、开拓视野、勇于创新进而打造出一个个具有努力创新意识的能够灵活运用知识的创新型人才(产品)。基于以上论述我们可以了解到,大学学习同样是一个项目。而我们学生就是大学学习这一项目的项目经理。项目经理不是单纯的任务执行者,他是要胜任更为广泛的工作并具有一定的经营技巧。同时项目经理是一个项目全面管理的核心和焦点。项目经理的职责和工作性质决定了他必需有一定的个人素质、丰富等工作经验、协调和组织能力以及良好的判断力。只有具备了这样的能力才能够在大学学习这一项目中取得好的成果。 项目管理有九大知识体系其分别为: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费用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风险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采购管理以及项目综合管理。完美的处理好这九个知识体系就能够很好的达成对一个项目的管理。下面就以大学学习这一项目为例对这九条分别进行论述。 项目的范围管理范围五个过程分别是:收集需求、范围定义、建立工作分解结构、范围核实以及范围控制。大学学习这一项目的产生是应需求而产生的,对于学生而言:为了顺应社会潮流、社会发展(市场需求)需要大学学习;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活、得到更多的物质财富、支撑家庭(机构自身的需要)需要大学学习;为了培养个人能力、提高个人素质(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