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肝炎不同时期症状表现

合集下载

急性黄疸型肝炎症状诊断(专业文档)

急性黄疸型肝炎症状诊断(专业文档)

急性黄疸型肝炎症状诊断(专业文档)急性黄疸型肝炎症状诊断(一)、病程1、黄疽前期有非特异的前驱症状,与短暂的病毒血症相应的低热,关节酸痛,常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

同时有不适、疲乏,突出症状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黄疽前期可发生肝外病变和血清病样综合征:关节痛和关节炎、荨麻疹和血管神经性水肿、血管炎性病变、肾脏病变、紫癜、浆液膜炎、心肌炎、胰腺炎等。

黄疽前期症状的轻重和时间长短可有很大不同,可自数日至2周。

也可无明显黄疽前期,而以黄疸为最早的症状。

2、黄疸期最初发现常是尿黄,反映血清直接胆红素浓度升高;继而巩膜和皮肤黄染,粪便颜色变浅。

黄疽1—2周内达高峰,此时大多热退、胃肠道症状明显好转。

食欲好转是病情由极期开始缓解的常见标志。

肝脏轻度肿大、质软,有触痛和叩击痛。

小部分病人肋下可触及脾脏。

血管蜘蛛痣可短暂出现。

黄疸的消退要比其上升的时间缓慢得多,整个黄疽期1—6周。

3、恢复期随着黄疸的消退,症状逐渐好转。

血清丙氨酸转氨酶逐渐降低,急性乙型肝炎的胆红素下降常早于丙氨酸转氨酶复常。

极大多数病人在3-4个月内恢复。

小儿急性乙型肝炎恢复比成人要快。

在恢复期中病人仍可有疲乏和不适。

临床和血清学恢复后,肝组织病变减轻,但完全恢复须在半年以后。

(二)、中医中医把急性黄疸型肝炎(不论何型)都旧属于“黄疸”范畴。

有阳黄、阴黄之分。

阳黄者(1)、热重型:黄疸色泽明亮如桔色、口干、苦、渴、喜饮、口臭、恶心、呕吐、厌油、食减、尿赤、便干。

腹胀满,或有发热恶寒。

舌红津少,苔黄腻,脉弦滑或滑为主证。

(2)、湿重型:身目色黄,但色鲜减暗,头重身困、肢体倦怠、胸脘痞满、纳少厌泊,便稀或粘腻,舌苔厚腻微黄,脉弦滑或漏缓为主证。

(3)、湿热型:兼有上述特点湿热主证均显著。

明黄者其黄色暗晦,纳少脘闷,腹胀便糖、畏寒乏力、舌质谈、苔黄腻,脉沉迟为主证。

多见于慢性黄疸性肝炎。

急性者少见。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拥有健康,因为健康是生活幸福,事业成功的基础。

黄疸肝炎有何表现?这些症状最常见!

黄疸肝炎有何表现?这些症状最常见!

黄疸肝炎有何表现?这些症状最常见!黄疸肝炎疾病的危害很大,首先会直接损害人的肝脏,肝脏是人的排毒器官,如果肝脏出问题的话,排毒功能会下降,健康会进一步出现问题,所以黄疸肝炎会引起其他并发症,会导致人的体质变弱,严重的还会危及人的生命,所以需要及时治疗,治疗之前需要到医院查清楚病情处于哪一个时期。

★一、黄疸前期在这阶段因个体差异、患者表现复杂多样易被误诊,应特别注意,如有的患者表现为上呼吸道炎症,类似感冒。

有些患者可伴关节酸痛而被误认为风湿病。

也有少数人有剧烈腹痛而误认为急腹症。

还有少数人可出现等麻疹。

此期中末,查体可发现肝区叩击痛及压痛,半数以上患者肋缘下可触及肝脏,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明显升高,尿胆红素阳性。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乙肝核心抗体免疫球蛋白M(抗—HBcIgM)阳性。

此期患者的血液、大小便、呕吐物中均含有大量肝炎病毒,因而有很强的传染性。

★二、黄疸期热退后出现黄疸,常见巩膜首现黄染,继而全身皆黄,于数日至2~3周内达顶峰。

多数为轻度至中度黄疸。

此时消化道症状加重,肝脏肿大,有压痛及叩击痛;少数脾脏肿大,助缘下可触及。

部分病人伴有皮肤瘙痒、心动徐缓、腹痛及皮疹。

患者经过数日休息后,恶心减轻、呕吐消失、食欲逐渐好转。

血液白细胞计数一般正常或稍低,分类计数淋巴细胞偏高,可有少数异常淋巴细胞出现。

尿胆红素、尿胆原阳性(黄疸很深、粪便灰白色者,尿胆原可能暂时阴性)。

血清ALT活力显著升高,常在400u以上,此期持续2~6周或更久。

★三、恢复期此期黄疸渐退、肝肿大及其他各种症状均渐消退,食欲恢复正常,但仍感轻度肝区痛。

此期持续平均一月。

少数病例黄疸显著,持续数月不消,乏力、肝痛及胃肠症状不甚明显,肝功能显示阻塞性黄疸,ALT仅轻度或中度上升,称为淤胆性肝炎。

并发症:少数病例可并发心肌炎、心包炎、粟粒性病毒性肺炎、胰腺坏死、糖尿病、脑膜脑炎、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急性溶血性贫血、全血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血栓性静脉炎、肾炎、睾丸炎、丘疹性皮炎、多发性关节炎等中的一种咸数种。

急性重症肝炎症状包括什么?【健康小知识】

急性重症肝炎症状包括什么?【健康小知识】

急性重症肝炎症状包括什么?
文章导读
很多人都有急性的重症肝炎,这种疾病一般发病比较急,恢复起来也并不是很快,所以大家在平时要提高警惕,一般很多人的急性重症肝炎可能会先进入黄疸的前期,最后再进入黄疸期,会进行一个恢复期,以后彻底导致肝炎的发作,所以大家一定要提高
警惕。

(1)黄疸前期:多缓慢起病,发热轻或多无发热常出现关节痛、皮疹。

常见症状有乏力、食欲减退、厌油腻、恶心、呕吐、有时腹痛、腹泻。

本期平均持续5-7天。

(2)黄疸期:发热消退,自觉症状稍减轻,巩膜及皮肤出现黄疸,数日至3周内达到
高峰。

尿色深黄可出现一过性粪便变浅。

肝区痛、肝大、质较软,有压痛和叩痛。

本期持
续2-6天。

(3)恢复期:患者黄疸逐渐减轻、消退,大便颜色恢复正常,皮肤瘙痒消失,食欲好转,体力恢复,消化道症状减轻,黄疸消退,肝功能恢复正常。

本期一般为1-2个月。

2、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病历分析例题——急性黄疸型肝炎

病历分析例题——急性黄疸型肝炎

[病例摘要] 男性,15岁,因发热、⾷欲减退、恶⼼2周,⽪肤黄染1周来诊 患者2周前⽆明显诱因发热达38℃,⽆发冷和寒战,不咳嗽,但感全⾝不适、乏⼒、⾷欲减退、恶⼼、右上腹部不适,偶尔呕吐,曾按上感和胃病治疗⽆好转。

1周前⽪肤出现黄染,尿⾊较黄,⽆⽪肤搔痒,⼤便正常,睡眠稍差,体重⽆明显变化。

既往体健,⽆肝炎和胆⽯症史,⽆药物过敏史,⽆输⾎史,⽆疫区接触史。

查体:T37.5℃,P 80次/分,R 20次/分,Bp 120/75mmHg,⽪肤略黄,⽆出⾎点,浅表淋巴结末触及,巩膜黄染,咽(-),⼼肺(-),腹平软,肝肋下2cm,质软,轻压痛和叩击痛,脾侧位刚及,腹⽔征(-),下肢不肿。

化验:⾎Hb 126g/L, WBC 5.2?109/L, N 65%, L 30%, M 5%, plt 200?109/L,织红细胞 1.0%,尿蛋⽩(-),尿胆红素(+),尿胆原(+),⼤便颜⾊加深,隐⾎(-)[分析]⼀、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诊断 黄疸原因待查:急性黄疸型肝炎可能性⼤ 4分(⼆) 诊断依据 1.发热、全⾝不适、乏⼒、⾷欲减退、恶⼼呕吐、右上腹不适等黄疸前期表现,1周后出现黄疸 2.查体发现⽪肤、巩膜黄染,肝脾肿⼤,肝区有压痛和叩击痛 3.验尿:胆红素及尿胆原均阳性 1分⼆、鉴别诊断(5分) 1.鉴别黄疸型肝炎的类型 2.溶⾎性黄疸 3.肝外阻塞性黄疸三、进⼀步检查(4分) 1.肝功能(包括⾎胆红素) 2.肝炎病毒学指标 3.腹部B超 四、治疗原则(3分) 1.⼀般治疗:休息、多种维⽣素、严禁饮酒等  2.抗病毒治疗:包括⼲扰素、拉咪夫定等  3.护肝药物  4.中医药。

黄疸的临床表现

黄疸的临床表现

黄疸的临床表现文章目录黄疸的临床表现1、黄疸的临床表现发热:黄疸伴发热多见于急性胆管炎,同时还伴有畏寒。

肝脓肿、败血症、钩端螺旋体病均有中等度发热,甚至高热;急性病毒性肝炎或急性溶血时常先有发热,而后才出现黄疸。

腹痛:黄疸伴上腹部剧烈绞痛或疼痛者,多见于胆道结石、胆道蛔虫症或肝脓肿、原发性肝癌等。

病毒性肝炎者多表现为右上腹持续性胀痛与钝痛;肝脓肿或肝癌也可表现为上腹部或右上腹的隐痛或胀痛。

皮肤瘙痒:黄疸伴皮肤瘙痒者多见于肝内、外胆管梗阻(胆汁郁积)性黄疸,如胆总管结石、癌肿或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妊娠复发性黄疸等。

部分肝细胞性黄疸者也可伴有皮肤瘙痒,而溶血性黄疸常无皮肤瘙痒。

尿、粪便的颜色:梗阻性黄疸时尿色深如浓茶,而粪便颜色可变淡,胆道完全阻塞时粪便似陶土色。

溶血性黄疸者尿如酱油色,粪便颜色也加深;而肝细胞性黄疸时,尿色轻度加深,粪便色泽呈浅黄色。

2、黄疸的病因这是由于红细胞大量破坏(溶血)后,非结合胆红素形成增多,大量的非结合胆红素运输至肝脏,必然使肝脏(肝细胞)的负担增加,当超过肝脏对非结合胆红素的摄取与结合能力时,则引起血液中非结合胆红素浓度增高。

此外,大量溶血导致的贫血,使肝细胞处在缺氧、缺血的状态下,其摄取、结合非结合胆红素的能力必然会进一步降低,结果导致非结合胆红素在血液中浓度更为增高而出现黄疸。

3、黄疸如何诊断黄疸只是一种症状/体征,并非疾病。

对于黄疸的诊断并不难,但是鉴别诊断很重要。

只要血清胆红素浓度为17.1~34.2umol/L(1~2mg/dl)时,而肉眼看不出黄疸者称隐性黄疸。

如血清胆红素浓度高于34.2umol/L(2mg/dl)时,巩膜、皮肤、黏膜以及其他组织和体液出现黄染则为显性黄疸。

黄疸如何预防1、夫妻双方如血型不合(尤其母亲血型为O,父亲血型为A、B或AB),或者母亲RH血型呈阴性,应定期做有关血清学和羊水检查,并在严密监护下分娩,以防止新生儿溶血症的发生。

2、妇女如有肝炎史或曾生病理性黄疸婴儿者,产前宜测定血中抗体及其动态变化,并采取相应预防性服药措施。

黄疸诊断标准

黄疸诊断标准

黄疸诊断标准黄疸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通常表现为皮肤、巩膜和黏膜呈现黄色。

黄疸的出现往往意味着机体内存在一定程度的胆红素代谢异常,可能是由于肝脏疾病、胆道梗阻或溶血等病理因素引起的。

因此,对黄疸的诊断标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判断病因,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一、临床表现。

患者出现明显的皮肤、巩膜和黏膜黄染,伴有尿呈深色、大便呈浅色、全身瘙痒等症状。

在临床上,黄疸的程度可根据患者的皮肤、巩膜黄染程度来进行分级,一般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二、实验室检查。

1. 血清胆红素,正常值为总胆红素小于17.1μmol/L,直接胆红素小于6.8μmol/L。

如血清胆红素升高,提示存在胆红素代谢异常。

2. 血清转氨酶,肝功能异常时,ALT、AST等转氨酶水平常升3. 血清蛋白电泳,在肝病患者中,白蛋白水平常下降,球蛋白水平升高。

4. 凝血功能检查,肝脏功能异常时,凝血酶原时间常延长。

5. 肝脏影像学检查,B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帮助判断肝脏结构是否异常。

三、病史和体格检查。

医生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曾经患有的肝病、胆道疾病、溶血性贫血等情况。

体格检查时要注意观察肝脏、脾脏是否肿大,有无腹水等表现。

四、病因诊断。

除了了解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外,医生还需要进一步明确黄疸的病因。

常见的病因包括肝脏疾病(如肝炎、肝硬化、肝癌)、胆道梗阻(如胆结石、胆管癌)、溶血性贫血等。

对于不明原因的黄疸,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肝穿刺活检、胆道造五、诊断标准。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因诊断,可以综合判断患者是否存在黄疸。

一般来说,当患者出现皮肤、巩膜黄染,血清胆红素升高,伴有肝功能异常或胆道梗阻的证据时,可以诊断为黄疸。

但需要注意的是,黄疸并非单一疾病,而是多种疾病的共同表现,因此诊断时需要全面考虑患者的临床情况。

六、治疗。

针对不同病因引起的黄疸,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对于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引起的黄疸,可以采用抗病毒治疗、肝保护治疗等方法;对于胆结石、胆管癌引起的黄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等。

黄疸肝炎去检查哪一项

黄疸肝炎去检查哪一项

黄疸肝炎去检查哪一项文章目录黄疸肝炎去检查哪一项1、黄疸肝炎去检查什么1.1、HBV-DNA出现在发病前数周,ALT峰值后逐渐降低,在HBsAg阴转前HBV-DNA消失,但ALT正常后以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血清或单个核细胞,仍可能检出HBV-DNA。

恢复期中极低水平的病毒血症似无重要的临床和流行病学意义。

1.2、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或HBsAb)。

1.3、核心抗原(HBcAg)和核心抗体(抗HBc或HBcAb)。

1.4、HBV-DNA。

1.5、血清胆红素。

1.6、血清转氨酶。

总之,通过以上几项黄疸型肝炎检查项目之后,如果发现病情加重或者突变,要及时到专业肝病医院积极治疗,黄疸型肝炎只要积极治疗相信病情一定会有所控制。

2、黄疸肝炎有什么症状2.1、黄疸前期急性黄疸肝炎的前期症状会有数日到半月的时间,刚开始时是出现全身乏力的现象,如果是小孩子的话还会出现低热现象,大约有三分之一的病人起病是比较急的,还会出现轻度和中度发热,另外还会伴随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等症状。

2.2、急性黄疸期这时期患者的巩膜和皮肤开始出现黄疸,一般在两周之内就会达到高峰,会出现梗阻性黄疸表现,比如说大便的颜色会变浅,皮肤出现瘙痒、心动过缓等。

肝脏会出现长大,有充实感,还有压痛和叩击痛的感觉,这个病程大约会持续两到六个星期的时间。

2.3、急性恢复期急性恢复期的时间最短两个星期,最长需要四个月。

第一期和第二期的症状一般会在两周左右的时候就慢慢的消失了,如果是儿童的话病程会更短。

有大约5%的患者会有长期的肝区疼痛以及不适的感觉。

3、黄疸肝炎有什么危害3.1、损害肝脏由于肝炎病毒侵犯肝脏,并在肝细胞内不断复制。

在机体的免疫反应作用下,一起损害肝细胞,使肝细胞水肿、破坏使肝脏组织发生炎性侵润,充血、水肿、渗出、肝细胞变性和坏死等一系列变化。

这样就影响了肝组织的正常状态和结构,损害了肝脏的胆红素代谢的各种功能。

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表现

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表现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表现
导语:相信大家在平时的生活中的时候对于急性黄疸型肝炎,这一类的疾病不算是太了解,这样的疾病在中老年人当中出现的非常的频繁,尤其是对于一些
相信大家在平时的生活中的时候对于急性黄疸型肝炎,这一类的疾病不算是太了解,这样的疾病在中老年人当中出现的非常的频繁,尤其是对于一些很喜欢喝酒的人来说,这样的疾病发病率很高,所以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表现。

症状介绍:
急性肝炎发病较急,病程短小,大多经1-3个月康复,一般不超过半年。

但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急性丁型病毒性肝炎的恢复要较急性甲型病毒性肝炎、急性戊型病毒性肝炎要慢。

急性肝炎的临床表现: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庚型病毒性肝炎,虽然在病原学、流行病学、血清学、疾病过程和肝外表现等方面有一定区别,但在临床表现都极为相似。

急性肝炎的临床表现以消化道症状为主,可见乏力、纳呆、恶心、腹胀、发热、有或无身目黄染(发热、黄疸以甲型、乙型、戊型病毒性肝炎为多见)。

急性肝炎的体征以肝脏肿大(表面光滑)为主,且多有压痛或触痛,肝脏质地软或充实,仅少数患者有脾脏肿大。

急性肝炎的实验室检查:急性肝炎白细胞常稍低和正常,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肝功能试验,血清谷丙转氨酶明显高于正常,常大于正常最高值4倍以上,且持续时间较长。

B超:急性肝炎为肝细胞光点增粗、增强改变为主。

急性肝炎的症状与体征一般1-3个月后逐渐消失,很少有超过半年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疸肝炎不同时期症状表现?
标签:黄疸肝炎宜昌国中堂肝病症状溶血性
黄疸性肝炎是由于肝炎病毒使肝细胞破坏、肝组织破坏重构、胆小管阻塞,导致血中结合胆红素与非结合胆红素均增高,所引起的皮肤、黏膜和眼球巩膜等部份发黄的症状。

针对于不同患者的不同表现,专家经过多年临床研究,总结了不同时期的黄疸型肝炎症状,通过以下介绍,希望对我们的患者把握自己的病情有一定的帮助。

黄疸型肝炎症状:
1、黄疸早期症状:黄疸肝炎前期症状一般来说会持续2~7日,开始有2~3日发烧、精神不振、发困多睡、疲倦乏力。

随着病情的发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厌油腻、腹痛、两肋痛、腹胀、腹泻的情况也会出现。

另外,可能有些轻微的上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咽痛、流涕等,到小诊所检查可误判成感冒。

2、黄疸期症状:黄疸期症状大约持续1~2周,重的可持续1月以上,这时人的体征出现三黄症状:巩膜黄、皮肤黄、尿黄。

尿色如浓茶或如酱油样,大便发白。

随着黄疸的减轻和消退,消化道症状也逐渐减轻和消失。

3、黄疸恢复期症状:黄疸肝炎恢复期症状大约持续2~3周,有的持续1~2月。

这一时期黄疸已退,食欲恢复,精神和体力也逐渐恢复。

肝功转氨酶逐渐下降,一直到正常。

肝肿大也逐渐恢复。

但是肝
脏真正完全康复还需半年左右。

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的症状和体征与急性黄疸型肝炎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无黄疸型肝炎无黄疸,其它症状和体征也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