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锡矿成因的若干认识_以大厂_个旧锡矿为例_周怀阳
个旧锡矿文化写篇作文

以个旧锡矿文化写篇作文
《个旧锡矿的故事》
嘿呀,你们知道吗,个旧那可是个有故事的地方呀!尤其是那锡矿文化,可太有意思啦!
我记得有一次,我跑去个旧的锡矿博物馆参观。
一进去呀,就感觉像是进入了一个锡矿的奇妙世界。
那里面摆放着各种各样的锡矿石,有的亮晶晶的,有的黑乎乎的。
我就像个好奇宝宝似的,这摸摸,那看看。
然后我看到了一个模拟的锡矿开采场景,哇塞,那可太逼真了!就好像我真的置身于矿洞里一样。
我仿佛能听到矿工们挖矿的声音,“叮叮当当”的,特别带劲。
我还看到那些矿工们穿着厚厚的工作服,脸上沾满了灰尘,但眼睛里却透着一股坚定和执着。
在那里,我还了解到了锡矿开采的历史和过程,原来要得到那些锡可不容易呀,得经过好多道工序呢。
我一边看一边想,这些矿工们可真是了不起呀,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努力,为个旧的锡矿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走出博物馆的时候,我还在回味着那些场景和故事。
个旧的锡矿文化呀,真的是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它就像是一颗璀璨的星星,在历史的长河中闪闪发光。
哎呀呀,这就是我和个旧锡矿文化的一次亲密接触啦,真的是让我难忘呀!以后有机会我还得再去好好感受感受那独特的魅力呢!。
个旧锡矿成矿模式商榷

个旧锡矿成矿模式商榷
彭张翔
【期刊名称】《云南地质》
【年(卷),期】1992(11)4
【摘要】个旧锡矿是我国著名的三大锡矿之一,其成矿模式常被一些学者引用。
笔者近年来在查阅有关资料时注意到,这类成矿模式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总结、再现了成矿规律方面的认识,但亦有一些重大地质课题值得探讨。
笔者企盼通过讨论,能促进该矿成矿理论。
【总页数】7页(P362-368)
【作者】彭张翔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440.5
【相关文献】
1.个旧锡矿区不同岩石中锡的富集特征及成矿模式 [J], 朱金初;殷成玉
2.个旧锡矿成矿预测空间数据库建设及成矿信息提取 [J], 谈树成;虎雄岗;金艳珠;虎利雄
3.个旧高松矿田大箐东矿段深部铜锡矿床成矿模式 [J], 谭兆波;吴东兴
4.个旧大马芦锡矿层间氧化矿矿床特征及成矿模式 [J],
5.云南个旧锡矿花岗岩体兰蛇硐突起与成矿规律 [J], 王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云南个旧东区锡铜铅矿床的思考

关于云南个旧东区锡铜铅矿床的思考摘要云南个旧是我国最重要的锡、铜多金属矿集区,也是全球最大的锡多金属矿田。
如何发挥云南个旧锡矿田成矿的作用是矿产资源研究关注的焦点。
本文以云南个旧东区为例,对云南个旧东区锡铜铅矿床进行了相关思考。
在阐述云南个旧东区成矿地址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云南个旧东区矿床地址特征,探讨了云南个旧东区矿床成矿条件,旨在了解矿床在地壳中的分布规律,说明云南个旧东区锡铜铅矿床的重要性,以期指导实践。
关键词云南个旧;东区锡铜铅矿床1云南个旧东区成矿地质背景要了解云南个旧东区锡铜铅矿床,了解云南个旧东区成矿地质背景是关键。
关于云南个旧东区成矿地质背景,我们可以从大地构造背景和矿区地质特征两个方面来了解,其具体内容如下所述。
1.1大地构造背景大地构造主要是指地球的构造、演化及其运动变形和发展规律。
从云南个旧东区成矿的大地构造背景上看,该区域为东南地洼区滇桂地洼系个旧地穹列的西南隅。
个旧锡矿地处华南地槽褶皱区右江地槽褶皱带西缘,同时也是多个洼区的交汇部位。
从板块分布上看,位于华南及东南亚板块,印度板块,菲律宾海板块交接部位附近.北西侧大致以师宗—弥勒深大断裂为界与云贵地洼区的滇东地穹列及南北地洼区的康滇地穹列相邻,再往西为印度板块;南部以红河断裂为界,临菲律宾海板块,其东侧毗邻东西向展布的个旧地穹列的文山—西畴地穹及黔桂地洼列的南盘江地洼。
1.2矿区地质特征云南个旧东区矿区地质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地层;二是构造;三是岩浆岩。
具体说来,云南个旧东区矿区地层方面的特点主要为三叠系,局部出露有第三系及第四系。
矿区外围出露的三叠系是一套陆相沉积,与上覆地层呈不整合接触,主要为个旧组(T2g),从上至下分为白泥洞段、马拉格段及卡房段。
从岩石所反应的属性上看,该矿区地质所属灰岩、白云岩。
而云南个旧东区矿区在构造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则为褶皱构造,该褶皱构造属五子山复式背斜上的次级褶皱。
另外,云南个旧东区矿床在岩浆岩方面的特点与灰岩产状一致,次要矿物为榍石、斜长石、磁铁矿、黄铁矿、黄铜矿。
滇东南花岗岩与锡_银_铜_铅_锌多金属矿床的成因关系_张洪培

滇东南花岗岩与锡、银、铜、铅、锌多金属矿床的成因关系张洪培1,2,刘继顺1,李晓波1,2,章霞林2(1.中南大学地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长沙410083;2.蒙自矿冶有限责任公司,云南蒙自661100)摘要:滇东南锡、银、铅、锌多金属矿床主要分布在个旧、白牛厂、都龙3个矿区,而滇东南较大的3个花岗岩体又分别出露在3个矿区或附近。
花岗岩体均形成于燕山晚期,岩石化学、矿物成分相似,富含锡、银、铅、锌、钨、铜等成矿元素。
矿床主金属元素组合与岩体之间的距离由远而近出现由锡、钨、(铍、铌、钽)→锡、钨、(铁)、铜、铟→锡、铅、锌、银、铟、(锑)有规律的变化。
花岗岩浆是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热源。
岩浆侵入初期使上覆地层隆起产生背斜(凹陷部位成向斜);同时使地层产生一系列裂隙、压性断层或层间断裂;岩浆侵入晚期,这些断层再次活动,表现为张性,岩浆产生的含矿热液沿由其活动所造成的断裂迁移、充填、交代、沉淀而形成矿床。
关键词:滇东南;花岗岩;多金属;成因关系中图分类号:P611;P61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1412(2006)02-0087-04收稿日期:2005-03-16;改回日期:2006-04-04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072032)和云南省省院省校科技合作计划项目(2004YX06)资助。
作者简介:张洪培(1963-),男,山东莱芜人,博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矿产勘查和区域成矿学研究。
0引言滇东南以锡、银、铅、锌等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闻名于世。
这些矿产围绕个旧、薄竹山和老君山3个燕山期花岗岩分布,从而引起人们对于矿床与花岗岩之间联系的兴趣。
20世纪90年代以前,研究者普遍认为锡、银、铅、锌多金属矿床属与燕山期花岗岩有密切联系的“岩浆热液矿床”[1-9];80年代末以来,研究者开始怀疑岩浆热液成因,并提出了海底喷流沉积和岩浆热液叠加观点[10,11];一些研究者甚至认为燕山期酸性岩浆活动对于成矿几乎没有什么作用,矿床属于“典型的海底喷流沉积块状硫化物矿床”[12,13]。
广西大厂超大型锡矿的形成条件与成矿模式

l 矿 床 地 质 概 述
大 厂锡矿 床位 于 江南 古陆南 西 部 的丹池 锡 一多 金属成 矿 带 中段L 。矿 区 主构造 为 NNw 向复 式褶 1 ] 皱, 断裂 主要 由 NNw 向逆 断 层 及 NE 向横 向 断 裂
地幔 , 来源 于 地 球早 期 的壳 一 幔 分 离 作 用 。7 ~ 5 8 的大 陆地 壳物 质在 太 古 宙 就从 地 幔 析 出( w— 5 De e y和 Wide ,9 1 李 曙 光 等 , 9 0 , 后 期 的 地 n ly 1 8 ; 19 ) 在 质 演化 过 程 中 , 壳 活 动 的 主要 方 式 是 对 先 存 地 壳 地 的各种 改造 作 用 ( 陆松 年 ,9 7 。因此 , 19 ) 只有 那 些 具
组成 。地 表 出露 有 花 岗 斑岩 ( ; 脉 、 岩 脉 , 部 有 大规 模 W , n高 丰度 初始 地壳 的地 区才有 可 能形 ) 玢 深 S 为 黑云母 花 岗岩 (, 隐伏 岩体 。接 触 带 顶部 为 夕 卡 成 超 大型 矿床 。大厂地 处 我 国华南 W , n高 背景 区 )) ; S 岩 锌铜 矿床及 钨 、 锑脉 状矿 体 , 岩体 外缘 为锡 石 硫 化 物矿 床 , 外 为汞 矿床 , 现分 带性 。岩 体西 侧 大 厂 再 呈 背斜 为主 要锡 矿床 产 出部位 , 矿物 组成 复 杂 , 其 形态 多样 , 规模 巨大 。东 侧矿 体 则规 模较 小 , 矿物 组 分相
. 超 大型 矿床 的形 成 是 各 种 成 矿 因素 优 化 组 合 的 结 2 1 丰 富 的 矿 质 来 源
2 成 矿 地 质 条 件
果 , 矿 需要 长 时期 的多重 富集 作用 。 成
矿产 空 间分 布 的不 的研 究 认 为 矿 质 从 根 本 上 主 要 来 源 于
个旧锡矿史溯源

个旧锡矿史溯源陈今雄个旧是世界上最早生产锡金属的地区之一,具有二千多年的矿业开发历史。
自西汉开采矿业起,东汉时已形成分工协作之形式,明、清时期矿业开采渐盛,到民国年间曾有过鼎盛时期。
解放后,国家加强对锡业的扶持,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个旧已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锡工业基地。
相传,世居个旧的彝族先民,经常在有银铅、锡矿石的地方烧起篝火,人们常在此聚会、议事,平时又可取暖,所以篝火日夜不断,天长日久。
矿石和在高温下的木炭相互作用起了化学变化,一股白花花的液体从柴火下流出地面,凝固后在太阳光照射下闪闪发亮,十分神奇好看,人们很惊喜,把它拿着互相传看,一些有心计的人就把它打制成各式各样的饰物戴在头上,手上,便有了使用价值。
消息传开后吸引了不少人寻到个旧来开采,于是就有了开发矿山之举。
一、个旧产锡始于何时个旧矿业开发的起始众说纷纭,见诸于史载的有:《云锡纪实》称:“滇锡之开发,相传始于元、明之际,……清康熙四十六年开个旧银厂又开龙树脚,初为银铅矿,……至光绪十一年锡产渐盛……”。
曾鲁光《个旧锡务概览》谓:“个旧矿产历史,当自康熙始,此时为银厂时代,……。
按个旧地质,似采银在先,银穷而复锡现。
”《个旧县志》记述:“个旧采办矿产,始于元代,系采银、铜矿,以清康熙、乾隆年间为旺盛时期。
”《汉书·地理志》记:“武帝改滇王国为益州郡,中有贲古县,其北采山出锡,西羊山出银、铅,南乌山出锡。
”《后汉书·郡国志》亦载:“贲古采山出铜、锡,羊山出银、铅。
”正德,《云南志·临安府土产》载:“锡,蒙自个旧村出。
”明人鲁昭《格古要论》云:“藩锡出云南,宜镶碗盏;花锡亦出云南,大花者高,小花者次之。
”谢肇淛《滇略》记述云南之锡“临安府者最佳,上者为芭蕉叶,扣之声如铜、铁,其白如银,作器殊良。
”……以现有所见之历史记载,则个旧矿业的开发当在西汉年间,即距今二千多年之前开始。
若从考古发掘之文物来分析,我国夏朝开始已有用青铜铸造的生产工具、兵器和祭器。
个旧锡矿风流山矿段成矿规律及找矿远景

个旧锡矿风流山矿段成矿规律及找矿远景李遥【摘要】风流山蚀变花岗岩型锡铜钨多金属矿床与燕山晚期岩浆活动有关,多期次岩浆热液沿断裂带及花岗岩体冷凝产生的原生节理运移,在垂直于接触界面的原生节理中通过充填、交代形成矿体.在本矿区地下深部隐伏的花岗岩珠,其起伏叠生的边缘相-过渡相蚀变花岗岩分布区,是今后找矿的有利地段.【期刊名称】《云南地质》【年(卷),期】2016(035)002【总页数】6页(P182-187)【关键词】成矿规律;找矿远景;云南个旧风流山【作者】李遥【作者单位】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采选分公司,云南个旧66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44云南个旧锡矿以个旧断裂为界,将个旧矿区分割为东区和西区;风流山矿段位于矿区东区中老卡岩体西边的老厂矿田南部(图1)。
近年来,随着找矿勘查工作不断深入,在风流山矿区勘查工作中于地下深部发现了较多隐伏叠生的花岗岩体,这些在花岗岩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蚀变花岗岩珠,对锡、铜、钨多金属矿产的富集形成了有利条件。
笔者将区内成矿规律进行了初步分析总结,并认为该区有较大找矿潜力。
1.1 类型划分风流山岩体内部的蚀变花岗岩型锡铜钨多金属矿床包括以交代为主的浸染型锡铜钨多金属矿和以充填为主的脉型锡铜钨多金属矿两种类型。
为早期岩浆侵入冷凝分解的气液成矿作用再叠加后期岩浆侵入热液改造中-高温岩浆热液矿床。
(1)浸染型锡铜钨多金属矿脉沿断裂构造运移的成矿溶液在岩体内直接发生交代作用,岩体始终保持固体状态,被交代的岩石保存了原岩组构,交代过程中一般不发生体积改变,矿化体外形不规则,与黑云母花岗岩常呈逐变过渡关系。
区域内交代作用程度普遍较弱,但较发育;常见浸染型锡铜钨多金属矿化体呈似脉状形态与黑云母花岗岩交替产出。
(2)脉型锡铜钨多金属矿脉沿断裂构造运移的成矿溶液由于气液物化条件改变,其中的成矿物质直接沉淀于花岗岩原生节理裂隙中,具有充填作用的特殊组构,脉状锡铜钨多金属矿与黑云母花岗岩接触关系明显,规则,二者界线截然。
个旧东区玄武岩型锡铜多金属矿床成矿特征与成矿预测的开题报告

个旧东区玄武岩型锡铜多金属矿床成矿特征与成矿预测的
开题报告
本文将以个旧东区玄武岩型锡铜多金属矿床为研究对象,探讨其成矿特征并对其未来的成矿进行预测。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个旧东区是云南省个旧市下辖的地区,该地区含有丰富的锡铜矿资源。
其中,玄武岩型锡铜多金属矿床是该地区的一大矿藏类型。
玄武岩型锡铜矿床通常形成于火山活动期间,与玄武岩有着密切的联系。
该类型矿床类型具有丰富的矿化物,普遍存在着锡、铜、镍、铅、锑等多种金属元素。
因此,对个旧东区玄武岩型锡铜多金属矿床进行研究,对于深入了解该地区的矿产资源特征,预测未来的矿产资源开发方向,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对个旧东区玄武岩型锡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特征进行探讨,并结合地质、地球化学和矿物学的方法,对该矿床未来的成矿进行预测。
具体而言,本文将通过以下方面对该矿床展开研究:
1) 对个旧东区玄武岩型锡铜多金属矿床的地质背景进行梳理,深入了解其形成历史和演化过程;
2) 应用地球化学方法,分析岩石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和分布规律,探究该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和矿化作用过程;
3) 通过显微镜、扫描电镜等矿物学方法,研究矿床中的矿物组成、形态和结构等特征,深入了解其成因机制;
4) 结合上述研究结果,对该矿床的未来成矿进行预测。
3. 预期成果
本研究预期能够深入了解个旧东区玄武岩型锡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特征,并结合现有研究成果,为该地区的矿产资源开发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参考。
同时,本研究结果也可以为中国的锡铜资源勘探和开发提供一定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