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流水施工原理资料
21central_水利工程概论 第十章施工导流

我国50年代有些工程(如三门峡)为了减少混凝土方量,在纵向围堰不和 坝体结合处,采用了空框式混凝土围堰,如图5-4所示。
(4)木笼围堰、竹笼围堰
1998~2003年为二期工程阶段,主要任务有:在一个枯水期内 完成二期上、下游土石围堰的填筑,将围堰围护的大江基坑内的水 抽干,开挖至新鲜岩石后,浇筑混凝土重力坝的泄洪、左岸电厂、 垂直升船机、左岸非溢流坝等坝段,浇筑水电站厂房、安装首批水 轮发电机,同时修建左岸永久船闸。长江水流从导流明渠通过,过 往船舶从导流明渠或临时船闸中航行。
水改由施工泄水道下泄。在洪水期前,必须将大坝建筑到 拦洪水位以上。 • 大坝继续上升,河水仍由施工泄水道下泄。 • 大坝达到一定高程时,开始封堵施工泄水道(即封孔), 进行蓄水。如有必要,控制库水位上升速度,直到大坝建 遭到设计高程。
土石坝施工导流
当施工力量不足时,可以采用以下措施:
① 压缩第二期的工程量,如采用临时断面 ② 降低大坝拦洪水位,如设临时溢洪道等
(1)土石围堰
水利水电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型式,在岩基河床或有覆盖的地基上均可建造。 (a)、(b),当地有足够数量的防渗料,如壤粘土等。其中,(a)为斜墙式土石围堰,多 用于基础透水性较小的地方;(b)为斜墙带水平铺盖式围堰,适用于厚度不大的覆盖 层基础。(c)、(d),当地没有足够数量的防渗料或覆盖层较厚。当覆盖层的粗粒粒径 不大,又无较大的孤石时,可考虑钢板桩截水墙的型式。
汛期坝体过水
三峡的三期施工导流方案
一期工程的主要任务有:填筑一期土石围堰,将中堡岛及右岸后河 围护起来,形成一期基坑,将水抽干,开挖至新鲜花岗岩石,修建混凝 土导流通航明渠,长江水流和过往船舶仍从大江主河道通行。导流通航 明渠和左岸临时船闸竣工后,拆除一期土石围堰,进行三峡工程的第一 次截流——大江截流。
最新流水施工原理-课件(PPT演示)教学讲义ppt课件

• 一、确定每个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
•
令: t(模板)=2天; t(钢筋)=2天; t(混凝土)=1天;
• 二、流水步距
•
K=最大公约数[2,2,1]=1(天)
• 三、每个施工过程成立的专业队数
n(模)t(模)22 K1
n(筋)t(筋)22 K1
n(混)t(混)11 K1
• 四、为保证专业队能连续施工,应满足施工段数大于施工对数。 考虑到安装模板工作队在转移到第二结构层第一段施工时需等 第一层第一段的混凝土养护1天后才能进行施工,故取施工段数 m=6
•
三、某工程包括三幢结构相同的砖混住宅楼,
组织单位工程流水,以每幢住宅楼为一个施工段。
已知:
• (1)地面±0.00m以下部分按土方开挖、基础 施工、底层预制板安装、回填土四个施工过程组织 固定节拍流水施工,流水节拍为2周;
• (2)地上部分按主体结构、装修、室外工程组 织加快的成倍节拍流水施工,各由专业工作队完成, 流水节拍分别为4、4、2周;
•
有节奏流水施工
•
一、固定节拍流水施工
施工 过程
施工进度(天) 1234 5 6
基础
开挖
①
浇混凝土 基础
②
③
①
②
屋面板
吊装
①
78
③ ②
9 10 11
③
流水施工工期 T= (m+n-1)t=(3+3-1)×2=10天
• (一)有间歇时间的固定节拍流水施工
施工
施工进度(天)
过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预制涵管、安装涵管和回填压实。如果合同规定,
工期不超过50天,则组织固定节拍流水施工时,
建筑工程流水施工原理讲义

• 施工过程:n=3
施 工 段:m=3
• 流水步距:K=min(4,4,2)=2
• 专业队数目:
• 主体结构 4÷2=2 装修 4÷2=2 室外 2÷2=1
• 工期T2=(m+n’-1)×K=(3+5-1)×2=14(周)
施工 过程
专业 队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施工
专业 队编
施工进度(周)
过程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挖基 Ⅰ
槽
①②
③
Ⅱ-1
浇基
①
③
础 Ⅱ-2
②
Ⅲ-1 吊装 Ⅲ-2
G
①
G
②
Ⅲ-3 防水 Ⅳ
③ G
①②
③
流水工期 (m+n’-1)k+∑G+∑Z-∑C=(7+3-1)×2+1=19
水
施
等步距成倍节拍流水施工 成倍节拍流水施工
工
奏
流
等
水
节
施
奏
工
流 水
固定节拍流水施工
施
工
•
有节奏流水施工
•
一、固定节拍流水施工
施工 过程
施工进度(天) 1234 5 6
基础
开挖
①
浇混凝土 基础
②
③
①
②
屋面板
吊装
①
78
③ ②
9 10 11
③
流水施工工期 T= (m+n-1)t+∑G+∑Z=(3+3-1)×2+0+0=10天
工程项目流水施工原理(3篇)

第1篇一、引言在工程建设领域,流水施工原理是一种重要的施工组织方式,它能够有效地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降低成本,保证工程质量。
流水施工原理的核心思想是将工程项目按照施工工艺流程和施工顺序进行分解,将施工过程合理划分,使各施工队伍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按照一定的节奏和规律,有序、连续地进行施工,从而实现工程项目的快速、高效、优质完成。
本文将从流水施工原理的概念、特点、分类、组织方式、实施步骤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流水施工原理的概念流水施工原理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将工程项目按照施工工艺流程和施工顺序进行分解,将施工过程合理划分,使各施工队伍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按照一定的节奏和规律,有序、连续地进行施工,从而实现工程项目的快速、高效、优质完成的一种施工组织方式。
三、流水施工原理的特点1. 高效性:流水施工原理能够充分利用工作面,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
2. 经济性:流水施工原理能够合理配置资源,降低施工成本。
3. 质量稳定性:流水施工原理能够保证施工过程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
4. 组织管理便捷:流水施工原理能够简化施工现场的组织管理,降低管理难度。
四、流水施工原理的分类1. 按施工顺序分类:依次施工、平行施工、流水施工。
2. 按施工节奏分类:等节拍流水施工、等步距流水施工、无节奏流水施工。
五、流水施工原理的组织方式1. 施工过程分解:将工程项目按照施工工艺流程和施工顺序进行分解,形成若干个施工过程。
2. 施工段划分:根据施工过程的特点和施工要求,将工程项目划分为若干个施工段。
3. 施工层划分:根据施工高度和施工要求,将工程项目划分为若干个施工层。
4. 专业工作队组建:按照施工过程和施工段,组建专业工作队。
5. 施工顺序安排:根据施工过程和施工段,安排各专业工作队的施工顺序。
六、流水施工原理的实施步骤1. 工程项目设计阶段:在设计阶段,根据施工工艺流程和施工顺序,进行施工过程分解。
流水施工基本原理

第10章
流水施工原理
当编制控制性施工进度计划时,组织流水施工的施 工过程划分可粗一些,一般只列出分部工程名称, 如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吊装工程、装修工程、屋
面工程等。
当编制实施性施工进度计划时,施工过程可以划分 得细一些,将分部工程再分解为若干分项工程。 如将基础工程分解为挖土、浇注混凝土基础,砌 筑基础墙、回填土等。
第10章
流水施工原理
一、建筑施工组织方式
建筑工程施工的组织方式是受其内部施工工序、施 工场地、空间等因素影响和制约的,如何将这些因素 有效地组织在一起,按照一定的顺序、时间、空间展 开,是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依次施工
平行施工
流水施工
第10章
流水施工原理
(一) 依次施工
依次施工是按照建筑工程内部各分项、分部工程内在的 联系和必须遵循的施工顺序,不考虑后续施工过程在时 间上和空间上的相互搭接,而依照顺序组织施工的方式。
与依次施工组织方式相同,平行施工组织方式中, 工作队也不能实现专业化生产,不利于提高工程质 量和劳动生产率。(欲连续则无法专业化,欲专业 化则无法连续)
第10章
流水施工原理
(三) 流水施工 将拟建工程的整个建造过程分解为若干个不同的施 工过程,按照施工过程成立相应的专业工作队,采取分 段流动作业,并且相邻两专业队最大限度地搭接平行施 工的组织方式,称为流水施工组织方式。
第10章
流水施工原理
1.流水施工的特点
流水施工组织方式综合了依次施工和平行施工组织方 式的优点,克服了它们的缺点。 与之相比较,流水施工组织方式科学地利用了工作面, 争取了时间,工期比较合理。 工作队实现了专业化生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保证 了工程质量。 相邻专业工作队之间实现了最大限度的、合理的搭接。 资源供应较为均衡 。
流水施工原理与应用

流水施工方式 有节奏流水施工--异节拍流水施工
异节拍流水施工是指同一施工过程在各个施工段的流水节拍相等,不同施工过程之间的流水节拍不一定相等的流水施工方式。 1.异节拍流水施工的特征 (1)同一施工过程流水节拍相等,不同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不一定相等。 (2)各个施工过程之间的流水步距不一定相等。 2.异节拍流水步距的确定 Bi , i+1 = ti + tj - td (当ti ≤ti+1 时) Bi , i+1 =m ti + (m- 1)t i+1 + tj - td (当ti > ti+1 时)
流水施工参数
PART 1
工艺参数 时间参数 空间参数
流水施工参数 工艺参数
施工过程数是指一组流水的施工过程个数,以符号“n”表示。它可以是一道工序,也可以是一个分项或分部工程。施工过程划分的数目多少、粗细程度与下列几个因素有关: 施工进度计划的作用不同,施工过程数目也不同; 施工方案不同,施工过程数目也不同; 劳动量大小不同,施工过程数目也不同;
O3
添加副标题
流水施工概述
流水施工概述 流水施工概念
流水施工是指所有的施工过程按一定的时间间隔依次投入施工,各个施工过程陆续开工,陆续竣工,使同一施工过程的施工班组保持连续、均衡,不同施工过程尽可能平行搭接施工的组织方式。如图2-1所示
01
02
流水施工概述 流水施工与其他施工组织方式的比较
流水施工概述 流水施工与其他施工组织方式的比较
流水施工方式 有节奏流水施工--全等节拍流水施工
全等节拍流水施工方式的适用范围
全等节拍流水施工比较适用于分部工程流水,不适用于单位工程,特别是大型建筑群。因为全等节拍流水施工虽然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流水施工方式,它能保证专业班组的工作连续,工作面充分利用,实现均衡施工,但由于它要求划分的各分部、分项工程都采用相同的流水节拍,这对一个单位工程或建筑群来说,往往十分可了苦难,不容易达到。因此实际应用范围不是很广泛。
流水施工原理

施工段M
节拍tLeabharlann 步距k同一N在所有的M上的t都相等
同一N在所有的M上的t不完全相等
等节奏流水施工
有节奏流水:是指同一施工过程在各施工段上的流水节 拍都相等的一种流水施工方式 。 有节奏流水分为:等节奏流水和异节奏流水。
03
某工程分两层叠制构件,有三个主要施工过程,节拍为:扎筋3d,支模3d,浇混凝土6d。要求层间技术间歇不少于2d;且支模后需经3天检查验收,方可浇混凝土。其中浇混凝土有2个施工队同时施工。
02
某工程可以分为四个施工过程,四个施工段,各施工过程在各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如下表所示, 某工程分两层叠制构件,有三个主要施工过程,节拍为:扎筋3d,支模3d,浇混凝土6d。要求层间技术间歇不少于2d;且支模后需经3天检查验收,方可浇混凝土。
3、流水施工工期计算
1)不分施工层时, T=(m+n-1)t+ ΣZ - ΣC 式中 T——流水施工总工期 m——施工段数; n——施工过程数; t——流水节拍。 Z——两施工过程之间的技术与组织间歇时间。 C——两施工过程之间的平行搭接时间。 2)分施工层时, T=(m.r+n-1)t + ΣZ – ΣC 式中 ΣZ—— 同一施工层中技术与组织间歇时间之和; ΣC—— 同一施工层中平行搭接时间之和。 其他符号含义同前。
01
施工班组数n1等于施工过程数n。
各施工过程在各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彼此相等。
流水步距彼此相等,而且等于流水节拍值。
各专业工作队在各施工段上能够连续作业,施工段之间没有空闲时间。
02
03
04
1、等节奏流水施工的特征
2、等节奏流水施工段数目m的确定。
土木工程施工流水施工原理

第28页/共44页
补充1:关于“m≥N”问题: 例:
如某三层办公楼主体结构工程有钢筋、模板、混凝土三个 施工过程,流水节拍都为3天(暂不考虑施工段数量对流水节 拍的影响)当m分别为2、3、4时,试组织该工程流水施工 。
本例题将讨论m分别为2、 4 、 3时组织流水施工的结果。 并导出在有技术间歇、搭接时间和层间技术间歇情况下多层 建筑流水施工工期计算式
第10页/共44页
13.3.4 流水步距K 流水步距是相邻两施工过程在同一施工段开始工作的时
间间隔。一般也取0.5天的整数倍。当施工过程数为n时,流 水步距共有n-1个。
13.3.5 流水施工工期T 流水施工工期是指参与流水施工的第一个施工过程在
第一个施工段开始工作到最后一个施工过程在最后一个施 工段的工作结束位置的持续时间。
第11页/共44页
13.4流水施工分类
13.4.1 按流水施工对象的范围分 13.4.1.1 分项工程流水:也称细部流水 13.4.1.2 分部工程流水:也称专业流水或工艺组合流水 13.4.1.3 单位工程流水:又称综合流水 13.4.1.4 群体工程流水:又称为大流水。
第12页/共44页
13.4.2 按流水节奏的特征分类
Mt =(M+N-1)t =(M+N-1)K
第16页/共44页
2)、计算工期: T=(M+N-1)K=(6+3-1)×2=16天 全等节拍流水施工特点:
1)、t=k 2)、时间、空间都连续; 3)、T=mt+(n-1)K=(m+n-1)K
教材p297第一段说法不妥
第17页/共44页
3、有间歇和搭接时间的流水施工 1)、间歇时间Zi,j: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 流水施工原理 [目的要求] 了解: 了解流水施工的概念 ,了解流水施工的组织方式。 [讲授重点] 流水作业参数的确定,有节奏流水组织方法,无节奏流水组织方法。
[讲授难点] 有节奏流水组织方法和无节奏流水组织方法绘制。 [讲授内容] 第一节 流水作业的基本概念 一、流水 流水施工组织方式是施工对象按一定的时间间隔依次开始施工,各工作队按一定的时间间隔依次在各施工对象上工作,不同的工作队在不同的施工对象上同时工作的组织施工的方法。
1. 流水施工的特点 (1) 科学的利用了工作面,工期比较合理; (2) 工作队实现了专业化,且能够连续作业; (3) 单位时间投入施工的资源量较为均衡,有利于资源供应的组织工作; (4) 施工现场易于管理。 建筑安装工程的组织方式灵活多变,不同的施工组织方式,其施工的效率、经济效益甚至工程的质量都有所不同。以依次施工、平行施工和流水施工为例:
2.组织施工的三种方式 如【例1】:有四栋房屋的基础,其每栋的施工过程及工程量等如下: 表10-1 某栋房屋的施工过程及工程量
施工过程 工程量 产量定额 劳动量 班组人数 延续时间 工种
基础挖土 210m3 7m3/工日 30工日 30 1 普工 浇砼垫层 30 m3 1.5 m3/工日 20工日 20 1 混凝土工
砌筑砖基 40 m3 1 m3/工日 40工日 40 1 瓦工 回填土 140 m3 7 m3/工日 20工日 20 1 灰土工 ⑴ 依次施工(顺序施工) 一栋栋地进行 挖垫砌填
挖垫砌填
挖垫砌填
挖垫砌填
16151413121110987654321四三二一
施工进度栋号
人数时间劳动力动态曲线30204020302040203020402030
204020
图10-1 依次施工 ① 工期:T=16(天) ② 特点:工期长;劳动力、材料、机具投入量小;专业工作队不能连续施工(宜采用混合队组)。
③ 适用于:场地小、资源供应不足、工期不紧时,组织大包队施工
⑵ 平行施工(各队同时进行)
① 工期:T=4(天) ② 特点:工期短; 资源投入集中仓库等临时设施增加,费用高。
③ 适用于:工期极紧时的人海战术。
图10-2 平行施工 ⑶ 流水施工 ① 工期:T=7(天)
栋四三二一4321施工进度
号挖垫砌填
挖垫砌填
挖垫砌填
挖垫砌填
人数
时间劳动力动态曲线
1208080
160② 特点: 工期较短; 资源投入较均匀; 各工作队连续作业; 能连续、均衡地生产。 ③ 实质: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
栋
四三二一4321施工进度
号挖垫砌填
挖垫砌填
挖挖垫垫砌砌填
填人数
时间劳动力动态曲线
30501108060
20
90
图10-3 流水施工 二、流水施工参数 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图表是反映工程施工时各施工过程按其工艺上的先后顺序、相互配合的关系和它们在时间、空间上的开展情况。目前应用最广的施工进度计划图表有线条图和网络图。如为便于组织流水施工并计算工期,须引入几个流水施工参数。共有三种:工艺参数、空间参数、时间参数。
流水施工表达方式
线条图网络图
水平指示图表
垂直指示图表单代号网络图
双代号网络图
流水施工表达方式示意图 图10-4 流水施工表达方式示意图
1.工艺参数 ⑴ 施工过程数n 施工过程是组织流水施工时的基本工作单位。组织流水施工,要将施工对象的整个施工活动划分成若干个分部分项工程甚至是工序。不同的流水施工对象有不同的划分方法,一般可以按照下表划分:
表10-2 施工过程的划分
流水施工类别 用途 划分 举例 群体工程流水 控制性进度计划 单位工程 土建A幢、B幢 单位工程流水 实施性进度计划 分部工程 土方、基础、柱梁 分部工程流水 实施性进度计划 分项工程或工序 钢筋、模板、混凝土 分项工程流水 实施性进度计划 工序 涂料的基层处理、腻子、涂刷 划分施工过程应考虑: ① 对作业面、工期有直接影响的施工活动列入流水施工的施工过程; ② 不占用工作面、不影响工期、不影响前后工序施工的施工活动一般不列入,如混凝土制备;
③ 施工过程划分不宜过多; ④ 对实施性进度计划,施工过程不宜过少; ⑵ 流水强度V 每一施工过程在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工程量(如捣浇混凝土施工过程,每工作班能浇筑多少立方米混凝土)叫流水强度,又称流水能力或生产能力。
式中 V ——某施工过程的流水强度; Ri ——投入某施工过程的第i种资源量(工人数或机械台数); Si ——某施工过程的第i种资源的产量定额; X ——投入某施工过程的资源种类数。 2..时间参数 ⑴ 流水节拍t 在组织流水施工时,一个专业工作队在一个施工段上施工作业的持续时间,称为流水节拍。
mmQPKSRR
式中 mQ——某施工段的工程量;
XiiiSRV1 S ——每一工日(或台班)的计划产量; R ——施工人数(或机械台数);
mP——某施工段所需要的劳动量(或机械台班量)。
在确定流水节拍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 确定专业队人数时,应尽可能不改变原有的劳动组织状况,以便领导;且应符合劳动组合要求,使其具备集体协作的能力;还应考虑工作面的限制。
② 确定机械数量时,应考虑机械设备的供应情况和工作效率、及其对场地的要求。
③ 受技术操作或安全质量等方面限制的施工过程(如砌墙受每日施工高度的限制),在确定其流水节拍时,应当满足其作业时间长度、间歇性或连续性等限制的要求。
④ 必须考虑材料和构配件供应能力和储存条件对施工进度的影响和限制。 ⑤ 为了便于组织施工、避免工作队转移时浪费工时,流水节拍值最好是半天的整数倍。
⑵ 流水步距K 流水步距是相邻两施工过程在同一施工段开始工作的时间间隔。流水步距地数目取决于参加流水的施工过程数,一般也取0.5天的整数倍。当施工过程数为n时,流水步距共有n-1个。
一般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① 始终保持前后两个施工过程的合理工艺顺序。 ② 尽可能保持各施工过程的连续作业。 ③ 做到相邻两施工过程施工时间上的最限度地搭接。 ④ 应满足工艺、技术间歇与组织间歇等间歇时间。 ⑶ 间歇时间 流水施工往往由于工艺要求或组织因素要求,两个相邻的施工过程增加一定得流水间隙时间,这种间隙时间是必要的,它们分别称为工艺间歇时间和组织间歇时间。
3. 空间参数 (1) 工作面A 工作面是表明施工对象上可能安置一定工人操作或布置施工机械的空间大小,工作面是用来反映施工过程(工人操作、机械布置)在空间上布置得可能性。
(2) 施工段数m ① 划分施工段的目的 分段的目的就是要保证各个专业工作队有自己的工作空间,避免工作中的相互干扰,使得各个专业工作队能够同时、在不同的空间上进行平行作业,进而达到缩短工期的目的。 ② 施工段是对施工对象人为地划分出的施工作业面,施工段划分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 工程量大致相等,相差不大于10%~15%; 第二、 满足最小工作面的要求; 第三、 多层建筑流水施工,m一般不小于n; 第四、 尽量利用结构界限,尽量避免人为的施工缝; 第五、 多层建筑各层施工多划分数量、位置尽量一致。
第二节 节奏流水施工 根据流水节拍的特征,流水过程分为节奏流水施工和非节奏流水施工。任一施工过程节奏流水的总持续时间为
TmK 式中 T——持续时间; K——流水节拍; m——施工段数。
在节奏流水施工中,根据各施工过程之间流水节拍是否相等或是否成倍数,可分为固定节拍流水和成倍节拍流水。
一. 固定节拍流水 1. 无间歇时间的专业流水 11TnBmKmnK
式中 T——持续时间; K——流水节拍; n——施工过程数; m——施工段数; B——流水步距。
2. 有间歇时间的专业流水 121TmnKZZ
式中 1Z——工艺、技术间歇时间总和; 2Z——组织间歇时间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