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分析方法
红外光谱法快速鉴定聚氯乙烯塑料中增塑剂

1 3 处 理前塑 料 的测定 .
将塑料膜用剪刀剪 成适 当尺 寸于样 品架 上 , 然后 置于样 品 窗中进行 A R红外光 谱检 测 , T 如此 可得 样 品的红外 吸 收谱 图。 如聚氯乙烯中添加一定量的增塑剂 和填料 , 会干扰试 验的结果 , 无法真实地显示样 品 的高聚物 成分 , 显示 的只是 添加 剂与 聚合
・
I 2 4・
广州化 工
2 1 年 3 第 5期 0 1 9卷
红 外 光 谱 法 快 速 鉴 定 聚 氯 乙 烯 塑 料 中增 塑 剂
余丽娟 , 郑建 明 , 孙袁先 , 文雷 朱
( 江苏天瑞仪 器股份 有限公 司,江 苏 昆山 250 ) 13 0
摘 要 : 应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实现了塑料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快速鉴别。对增塑剂的定性采用了衰减全反射技
软化温度 , 减小溶 体 的粘工 性能
和 制 品 的 柔 韧 性 。 欧 盟 颁 布 的 关 于 邻 苯 二 甲 酸 酯 的 指 导 标 准 ( 20 / 4 E , 求 邻 苯 二 甲 酸 二 ( 第 0 5 8/ C) 要 2一 乙 基 己 基 ) 酯 ( E P 、 苯 二 甲 酸 二 正 丁酯 ( B ) 邻 苯 二 甲 酸 丁 苄 酯 D H )邻 D P 和 ( B ) 被 限制 在 所 有 儿 童 玩 具 和 服 装 以 及 其 他 物 品 所 使 用 的 BP将 聚氯乙烯材料中使 用。相应 的邻苯 二 甲酸二 异壬酯 ( I P 、 D N ) 邻 苯二 甲酸二异癸酯( IP 和邻苯二 甲酸二辛酯 ( N P 也 限制 DD ) DO )
wa r s n e . W i h is l to —p e i i t n me h d,s mp e r s l td a d p rf d,t e s l e twa spe e td t t e d s ou in h r c pt i t o ao a l swe e ioa e n u i e i h ov n sTHF a d n prcpi tn g n se h n 1 W i h s meh d,t e p lme n lsiie a e wels p r t d a urf d. e i t i g a e twa t a o . a t t i to h h o y ra d p a tcz r c n b l e a ae nd p i e i Ke r y wo ds:f u i rta so m n r r d s e to c p o re r n f r ifa e p c r s o y;p a tc;p t aae;p a tcz r l si hh lt l si ie
聚氯乙烯塑料中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标准样品

聚氯乙烯塑料中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标准样品邻苯二甲酸酯(Phthalates)是一类常见的塑化剂,主要用于增加塑料的柔韧性和耐久性。
其中,聚氯乙烯塑料(Polyvinyl Chloride, PVC)是一种广泛使用邻苯二甲酸酯的材料。
为了保证邻苯二甲酸酯塑化剂的增塑效果和质量,需要有相应的标准样品进行检测和评估。
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标准样品的制备是评估塑化剂质量和性能的关键步骤。
标准样品必须具备以下特点:1.代表性:标准样品应能够代表市场上常见的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的组成和含量。
通过调查和研究市场上可用的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商品样品,可以选择几个最常用的样品作为标准样品。
2.稳定性:标准样品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够在长期存储和使用中保持成分和性能的稳定。
为了确保稳定性,可以使用封存和贮存条件合适的容器存储标准样品。
3.纯度和准确度:标准样品应具有高纯度和准确的成分含量。
纯度可以通过化学方法或物理方法进行验证,确保标准样品的成分和含量与所要求的一致。
4.可追踪性:标准样品的制备应符合一定的标准和规范,确保制备过程的可追溯性。
制备过程应详细记录,包括使用的原材料、操作步骤和制备条件等。
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标准样品的制备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纯化法:根据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的化学性质,可以采用溶剂萃取等方法,将目标成分从混合物中纯化出来。
纯化后的样品再经过检测和分析,确保成分和含量的准确性。
2.配制法:根据市场上常见的配方和成分比例,可以制备出目标成分含量一定的标准样品。
在制备过程中,需要控制原材料的质量和配比,确保样品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认证法:可以通过委托第三方实验室进行认证,由其制备出符合国际或行业标准的标准样品。
该方法具有可追溯性和可信度较高,但是制备过程时间较长且成本较高。
总之,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标准样品的制备对于评估塑化剂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选择制备方法和准确控制制备过程,可以获得代表性、稳定性和准确性较高的标准样品,为塑化剂市场的监管和质量控制提供支持。
PVC薄膜中塑化剂(DEHP)的检测及分析

■■■■■■■■■■■■■■■■■■化工专业实训学时 16学时题目 PVC中塑化剂的检测及分析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精化)年级 2008级学生姓名学生学号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成绩一实验目的了解塑化剂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范围。
检测分析PVC(聚氯乙烯)保鲜膜中塑化剂(DEHP)的含量并掌握具体的检测方法。
掌握气象色谱分析仪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塑化剂DEHP是指“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二酯”,是一种有毒的化工业用塑料软化剂,属无色、无味液体,添加后可让微粒分子更均匀散布,因此能增加延展性、弹性及柔软度,常作为沙发、汽车座椅、橡胶管、化妆品及玩具的原料,属于工业添加剂。
邻苯二甲酸酯类(Phthalate Esters, PAEs)是邻苯二甲酸(Phthalate acid)的酯化衍生物,是最常见的塑化剂。
邻苯二甲酸酯塑化剂是具些许芳香气味或无气味的无色液体,中等黏度、高稳定性、低挥发性、成本低廉、低水溶解度,但易溶于多数有机溶剂中。
邻苯二甲酸酯类在日常及工业上被广泛使用,以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为最大宗,占塑化剂产量的四分之三,其次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
保鲜膜由于添加了大量的塑化剂,并非以化学键键结于聚合物中,所以容易受到外在环境因素如温度、使用时间、pH值的影响而释放到环境中。
即使与食物接触时并未加热,塑化剂就有机会渗出到食物中,尤其当接触的食物是表面具非极性油脂的鱼肉时更易溶出塑化剂。
在PVC保鲜膜中通常添加一些增塑剂,来增加玩具的弹性和韧性。
领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就是增塑剂中的一类,这类物质有毒性,会导致癌症。
欧盟指令在规定中PVC塑料制品中领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总含量不超过0.1%.因此确立一种准确,有效的检测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本实验先将PVC薄膜粉碎,用正己烷溶剂抽提,然后采用气相色谱法(GC),选用氢火焰检测器(FID)采取程序升温检测,用内标法对其进行定量分析。
三实验试剂及仪器1.试剂:无水乙醚、正己烷、无水乙醇(分析纯);DBP、BBP、DNOP、DEHP、DINP、DIDP、苯甲酸苄酯(色谱级)2.主要仪器:气象色谱仪(HPGC6890附FID、ECD检测器);炼塑机SK-160B(伤害橡胶机械厂)四实验步骤1.PVC样品的制作精确称取4份PVC粉末,分别为245.36g、243.62g、247.19、230.07g,并标号。
橡塑材料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测定红外光谱法

聚氯乙烯制品中邻苯二甲酸酯成分的快速检测方法红外光谱法》(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广州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聚氯乙烯制品中邻苯二甲酸酯成分的快速检测方法红外光谱法》国家标准起草组二0—六年^一月《聚氯乙烯制品中邻苯二甲酸酯成分的快速检测方法红外光谱法》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1 立项目的和意义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是一类环境激素,可通过呼吸、饮食和皮肤接触进入人体,干扰人体内分泌,致畸致癌,损害肝脏,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由于其特殊的性能且价格低廉,邻苯二甲酸酯作为增塑剂、添加剂,被普遍应用于聚氯乙烯制品的生产中。
同时,由于邻苯二甲酸酯与基质之间没有形成化学共价键,而是以氢键和范德华力连接,彼此保持各自独立的化学性质,因而容易释放出来,并通过各种途径为人体所吸收。
近些年来,由于此类化合物产量不断增加,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因此使其不断地进入环境,成为全球性最普遍的一类污染物。
针对邻苯二甲酸酯类污染,美国、欧盟、世界卫生组织、日本与中国先后将其列入“优先控制污染物名单”。
目前,邻苯二甲酸酯的检测主要集中于橡塑制品,特别是聚氯乙烯制品。
国内外对这类增塑剂的检测技术研究主要有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薄层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等。
这些方法均使用昂贵的检测仪器,且前处理过程复杂,在样品处理与测试过程中都使用到较多溶剂,测试周期较长,且成本较高,无法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输出信号并对其进行分析测定。
增塑剂的定性定量分析的关键在于选择一种合适的前处理与测试方法,以达到毒性小、污染少、分析时间短的目的。
因此,很有必要建立一种更加便捷环保的测试方法。
本标准针对这一需求,提出以红外光谱法(FTIR )为基础,对聚氯乙烯制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进行快速测定的技术。
此外,该方法还可与气质联用技术结合使用,提高气质联用技术的效率,具体表现在每个样品的FTIR 检测成本远低于气质联用法,且更加快速,有助于建立更高效且分析成本更低的操作程序。
热解吸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聚氯乙烯(PVC)材料中的邻苯二

热解吸-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聚氯乙烯(PVC)材料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快速、简单、绿色按照ASTM D7823(1)测定聚合物基质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时,有一些核心因素会影响数据质量,本文主要探讨这些影响因素。
D. Randle, R. Freeman, A. Hosaka and C. WatanabeFrontier Laboratories Ltd.1.引言邻苯二甲酸酯是邻苯二甲酸形成的酯的统称,常被用于消费品的生产中,用来使塑料制品柔软,更难被折断。
尽管大部分地区已经禁止在塑料加工过程中添加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但这些物质还会持续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危害。
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不会与聚合物形成共价键,因此很容易被释放到环境中,结果通过直接接触在食品、水、大气进行扩散。
有几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在世界范围内被严格管控。
美国(2)、加拿大、欧洲、日本及其他一些国家已经禁止在日用消费品中添加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并通过条例来监控日用消费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浓度。
在美国,国会永久性的禁止三种增塑剂(DEHP, DBP, BBP)的浓度大于0.1%(在儿童玩具的塑料组件或儿童护理品中)。
同时也暂时禁止了DINP、DIDP、DNOP这三种物质被添加到儿童玩具中,因为这些玩具有可能被放到儿童的嘴中(3,4)。
尽管已经有许多不同的分析方法来测定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含量,但大部分的实验室都是采用湿化学法,即被测物质从高分子聚合物基质中被溶剂萃取出来。
萃取出来的物质被气相色谱或液相色谱分离,最终将每个邻笨二甲酸酯类化合物定量。
传统的样品制备费力、耗时、昂贵,而且并不能完全将邻笨二甲酸酯类物质从高分子聚合物基质中萃取出来。
热解吸法与传统的以有机溶剂为基础的样品前处理方法不同。
热脱附法基于小分子化合物(例如邻笨二甲酸酯类物质)可自由移动通过高分子聚合物结构中的自由体积。
小分子的移动源于分子间碰撞(也就是布朗运动)。
UPLC-MS测定PVC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

UPLC-MS测定PVC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
UPLC-MS测定PVC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
刘奇松李冰清(东莞标检产品检测有限公司广东东莞523770)
【摘要】摘要:本文采用高效液相-电喷雾质谱(UPLC-MS)法对PVC 中的七种邻苯二甲酸酯类(DBP、BBP、DEHP、DNOP、DINP、DIDP、DnHP)进行了测定。
样品在超声波萃取下,以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淋洗分离,该方法回收率为81%~97%,相对标准偏差为5.24%~8.36%,测定低限为0.005ppm,各项指标均满足有关要求。
【期刊名称】化工管理
【年(卷),期】2014(000)014
【总页数】1
【关键词】PVC;邻苯二甲酸酯类;高效液相-电喷雾质谱;测定
一、前言
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是合成高分子材料的一类重要增塑剂,因其具有改进塑料的柔软性和耐寒性,降低软化温度,改善加工性能等优点,广泛用于聚氯乙烯塑料和合成橡胶领域。
1980年,美国癌症研究所(NCI)曾提出高剂量的DEHP有致癌作用,这一结论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
测定邻苯二甲酸酯的主要方法有双波长紫外吸收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荧光光谱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气质联用(GC-MS)、液质联用(LC-MS)等。
但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对增塑剂检测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兼具GC、HPLC的高分离能力和质谱(MS)的高灵敏度检测能力的仪器联用法GC-MS、HPLC-MS,应用日益广泛。
二、实验部分。
PVC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分析方法

PVC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分析方法在PVC玩具中通常添加一些增塑剂,来增加玩具的弹性和韧性。
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就是增塑剂中的一类。
这类物质具有毒性,会诱导癌症。
欧盟指令中规定PVC塑料玩具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总含量不超过0.1%。
因此确立一种准确、有效的检测方法十分有必要。
本文先将塑料样品进行粉碎、用正己烷溶剂抽提,然后采用气相色谱法(Gc),选用氢火焰电离检测器(rID),采取程序升温进行检测,用内标法对其进行定量分析。
测定的结果精密度较好,变异系数为4.2%,回收率在52%到69%之间。
1 引言PVC儿童玩具是由聚氯乙烯的聚合体制成的玩具。
为了增加玩具的弹性和韧性,通常在塑料中添加增塑剂,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DEHP、DNOP、DBP、BBP、DINP、DIDP)就属于增塑剂中的一类。
增塑剂可能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欧盟于1999年12月7日正式决定(1999/815/EC指令)在欧盟成员国内,对三岁以下儿童使用的与口接触的玩具(如:婴儿奶嘴、出牙器等)中的塑料增塑剂含量进行限制,要求这类增塑剂总含量不超过0.1%。
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能引起所谓肺部休克现象。
在PVC塑料中,增塑剂易挥发、抽提和迁移,因此对其毒性要予以足够的重视。
关于软质聚氯乙烯塑料制成的玩具,其中增塑剂等助剂的毒性问题,日本国立卫生科学研究所报导,软质聚氯乙烯塑料中的某些增塑剂(如DBP、BBP等)具有毒性,这类毒性会诱导癌症。
芬兰:1999年9月23日颁布法令,在三岁以下儿童使用的与口接触的玩具及儿童用品中,禁止含有DINP、DEHP、DBP、DIDP、BBP,总限量0.05%;1999年1O月19日生效。
意大利:1999年9月30日颁布法令,在三岁以下儿童使用的与口接触的玩具及儿童用品中,禁止含有DIDP、DEHP、DBP、DNOP、BBP,总限量0.05%;1999年1O月19日生效。
丹麦:1999年4月1日起,对于三岁以下儿童使用的玩具及儿童用品,禁售其中含有DIDP、DINP、DEHP、DBP、DNOP、BBP的产品,总限量0.05%。
PVC制品中增塑剂DEHP含量的测定

82Vol.36 No.11 (Sum.199)November 2008理化测试文章编号:1005-3360(2008)11-0082-04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作为聚氯乙烯(PVC)的增塑剂被广泛应用。
DEHP与PVC分子之间以范德华力和氢键相连,可随时间的推移,由PVC制品中迁移出来,对环境造成污染;另外,DEHP可通过呼吸、饮食和皮肤接触进入人体内,使人慢性中毒[1]。
目前DEHP的测定方法主要为气相色谱法[2-7],例如美国环保总局为测定水中DEHP而采用的GC-ECD-MS法[4];Hao-Yu Shen建立的GC-EI-SIM-MS法[5];张双灵等建立的食品塑料袋中DEHP的GC-FID检测法[7]。
GC检测器易受其他有机物污染,灵敏度波动较大,对样品的前处理要求较高,且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沸点较高,要求有较高的汽化温度及柱温,因而GC测定DEHP的应用受到了限制。
李满秀等[8]利用Fenton反应产生的羟基自由基与邻苯二甲酸酯水解产生的邻苯二甲酸钠反应,生成具有荧光的羟基邻苯二甲酸钠,然后采用荧光法间接测定样品中的邻苯二甲酸酯。
本实验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荧光光度法测定PVC制品中DEHP的方法,该方法降低了对仪器设备的要求,为制定相关标准、保障医用材料和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提供了依据。
1 实验部分1.1 仪器与试剂摘 要 :建立了荧光光度法间接测定聚氯乙烯(PVC)制品中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含量的方法。
PVC制品中的DEHP经超声提取后,碱性水解生成邻苯二甲酸钠,将其置于pH值为7.6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同Fenton反应产生的羟基自由基(•OH)反应,生成具有荧光的羟基邻苯二甲酸钠,测定其荧光强度可求出DEHP的含量。
DEHP浓度在4.28×10-2 ~2.14 mg/ml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54。
本测定方法操作简便,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VC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分析方法在PVC玩具中通常添加一些增塑剂,来增加玩具的弹性和韧性。
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就是增塑剂中的一类。
这类物质具有毒性,会诱导癌症。
欧盟指令中规定PVC塑料玩具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总含量不超过0.1%。
因此确立一种准确、有效的检测方法十分有必要。
本文先将塑料样品进行粉碎、用正己烷溶剂抽提,然后采用气相色谱法(Gc),选用氢火焰电离检测器(rID),采取程序升温进行检测,用内标法对其进行定量分析。
测定的结果精密度较好,变异系数为4.2%,回收率在52%到69%之间。
1 引言
PVC儿童玩具是由聚氯乙烯的聚合体制成的玩具。
为了增加玩具的弹性和韧性,通常在塑料中添加
增塑剂,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DEHP、DNOP、DBP、BBP、DINP、DIDP)就属于增塑剂中的一类。
增塑剂可能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欧盟于1999年12月7日正式决定(1999/815/EC指令)在欧盟成员国内,对三岁以下儿童使用的与口接触的玩具(如:婴儿奶嘴、出牙器等)中的塑料增塑剂含量进行限制,要求这类增塑剂总含量不超过0.1%。
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能引起所谓肺部休克现象。
在PVC塑料中,增塑剂易挥发、抽提和迁移,因此对其毒性要予以足够的重视。
关于软质聚氯乙烯塑料制成的玩具,其中增塑剂等助剂的毒性问题,日本国立卫生科学研究所报导,软质聚氯乙烯塑料中的某些增塑剂(如DBP、BBP等)具有毒性,这类毒性会诱导癌症。
芬兰:1999年9月23日颁布法令,在三岁以下儿童使用的与口接触的玩具及儿童用品中,禁止含有DINP、DEHP、DBP、DIDP、BBP,总限量0.05%;1999年1O月19日生效。
意大利:1999年9月30日颁布法令,在三岁以下儿童使用的与口接触的玩具及儿童用品中,禁止含有DIDP、DEHP、DBP、DNOP、BBP,总限量0.05%;1999年1O月19日生效。
丹麦:1999年4月1日起,对于三岁以下儿童使用的玩具及儿童用品,禁售其中含有DIDP、DINP、DEHP、DBP、DNOP、BBP的产品,总限量0.05%。
还有挪威、德国、法国、奥地利、希腊等国家都明文禁止使用含邻苯二甲酸脂类物质增塑剂的儿童玩具及儿童用品的使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儿童用品也随之增加,市场上出现了许多种供儿童使用的与口接触的玩具及其它儿童用品,如:婴儿奶嘴、出牙器等。
因此确立一种准确、有效的检测方法十分有必要。
2 材料与方法
2.1试剂无水乙醚、正己烷、无水乙醇(分析纯);DBP、
BBP、DNOP、DEHP、DINP、DIDP、苯甲酸卞酯(色谱
级)。
2.2主要仪器
气相色谱仪(GC9310);SGK-2LB空气发生器,SGD-300氢气发生器,粉碎机
2.3方法
2.3.1
PVC样品的制作
精确称取4份PVC粉末,分别为245.36g、243.62g、247.19g、230.07g,并标号。
分别精确称取0.2g左右4种具有代表性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于4个小烧杯中(① DBP:0.2157g、
②BBP:0.2044g、③DNOP:0.2020g、④DEHP:0.2278g)。
在每个小烧杯用lOmL左右的正己烷溶解增塑剂。
将1份PVC粉末倒人平底盘中平铺,将1份增塑剂用滴管均匀滴于粉末表面,混合均匀。
用30mL左右的正己烷洗小烧杯约三次,并滴于粉末表面,混合均匀。
用炼塑机反复炼塑1O到2O次,使物料混合均匀,粉碎,趁热将炼好的塑料掰成碎片状,装入原瓶。
2.3.2
样品的处理粉碎:将样品(PVC儿童玩具)用剪刀剪成大小适当的块状(面积小于0.5平方厘米),取适当的样品置于粉碎机中,注入液氮进行冷却处理,待液氮挥发完全后,盖上粉碎机的盖子,并用手压紧,打开电源进行粉碎。
样品的抽提:称取1克的样品粉末,用滤纸包裹,放于配有150mL烧瓶的索氏抽提器中,然后将120mL的乙醚倒人烧瓶中,连续抽提6小时。
将索氏抽提器烧瓶中的增塑剂用正己烷洗涤数次,转移到50mL容量瓶中,并用正己烷定容。
2.3.3
气相色谱条件载气:氮气(99.99%),45mL/min;色谱柱:HP一5,30m X0.5mm×1.5 m;进样口:280℃,压力3.4Psi(45℃),恒流5.OmL/min,线流速361cm/sec;进样方式:手动进样,不分流,lmin后吹扫;进样量:1 ;柱温梯度:45℃保持2min,二阶升温35℃/min到220℃,然后三阶升温5~C/min到300℃保持20rain;检测器:FID检测器,温度350℃。
2.3.4
标准液的配制标准液的配制:精确称取0.05克左右的标样(DBP、BBP、DNOP、DEHP、DINP、DIDP、苯甲酸卞酯内标)于50mL的容量瓶中,并用正己烷定容。
储备液浓度见表1。
分别取200 的标准储备溶液于lOmL容量瓶中,用正己烷定容。
标准工作液浓度见表1。
混合标准的浓度与7种标准工作液浓度相同。
3 结果与讨论
3.1谱图
3.2校正因子的计算
由表2可知,相对校正因子的测定结果说明重复性好。
用以内标法定量计算。
3.3精密度计算
根据表3中的数据,得出6次平行实验求得②号PVC玩具中BBP增塑剂含量的平均值为0.04597
标
准偏差为0.001977,相对标准偏差(变异系数)4.2%。
这表明实验具有较好的重现性,精密度良好。
3.4回收率计算
由表4可知样品的回收率在52.19%~67.83%之间。
影响回收率的几点因素:(1)在炼塑的过程中,有部分增塑剂挥发,或发生化学反应而转变成其他物质,造成在制作的PVC塑料中的增塑剂比加进去的量少。
(2)粉碎后的颗粒大小不可能达到理想的要求(直径0.1微米),在用正己烷抽提过程中,塑料中的增塑剂不可能完全抽提出来,从而影响回收率。
4 结论
(1)经过比较,测定PVC塑料玩具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选用FID检测器更好。
(2)通过试验得出,四个PVC自制样品中增塑剂(DBP、BBP、DNOP、DEHP)含量分别为0.059%、0.04 6%、0.04 9%、0.051%。
(3)结果表明本测定方法的变异系数为4.2%,精密度较好。
回收率在52.19%~67.83%之间。
(4)与其他方法比较,该方法简单、速度快、分辨率高、重现性好。